海滨夏夜多美教学设计中第五小节一连用了四个叠词细心品读体会作者在结尾处用这么多叠词的妙处

同步练习海滨夏夜中第五自然段用这么多叠词的妙处_百度作业帮
同步练习海滨夏夜中第五自然段用这么多叠词的妙处
同步练习海滨夏夜中第五自然段用这么多叠词的妙处“此情可待成追忆”模块系列教案-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此情可待成追忆”模块系列教案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3528 更新时间:
《陈情表》  
1. &&&&&&&&2. &
《项脊轩志》  
                                      &&&&&&&&&&&&&&&&&&&
  &&&&&&&&&&& &&&
  &&&&&&&&&&&&&&&&&&&&&&&&&&&& &&&&
&&&&&&&&&&&&&&&&&&&
  &&&&&&&&&&&&&&&&&&&&&&&&
  &&&&&&&&&&& &&&&&&&&&&&&&&
&&&&&&&&&&&&&&&&&&&
&&&&&&&&&&&&&&&&&&&&&&&&&&&&&&&&
&&&&&&&&&&&
⑿在叙写这几个人物时,作者分别表现了她们怎样的性格特点?  
第三课时  
【讨论与研习】  
&& 1细节传情。  
&& 2托物传情。项脊轩牵系着归家的几代人,而且都是作者最思念的人;项脊轩牵系着作者和家族的许多事,轩的变迁反映了家族命运的变化;轩是作者喜悦与悲哀、希望与梦想的见证。文章处处写项脊轩,实际上是处处在写作者自己的感情,小屋成了全文思想感情的一个绾结,成为抒发内心感受的一个触发点。尤堪称道的是写怀念亡妻的文字:“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亭亭如盖的枇杷树,融
&& 3直呼传情。作者善于即事抒情,在事件叙写中往往直接倾吐自己的感受,将感受和事件融为一体,造成一种如歌如泣的情调,感染读者的心灵。如写老妪述说母亲的事后,“语未毕,余泣,妪亦泣。”写出了作者对至亲骨肉刻骨铭心的哀思,委婉动人。又如写祖母一节,文章最后写道:“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作者让感情的潮水尽情放纵奔流。以上所举文字,皆是直抒胸臆之语,我们读之,完全可以想象得出,作者写到这些文字时
4叠词传情。文中运用不少叠词,既写物貌,兼写心情,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如“往往”一词,既强调门墙到处都是,话语中又流露出作者对分家后出现的杂乱现象的厌恶和不满。又如“珊珊”一词,既写出树影晃动时轻盈舒缓的样子,同时也透露了作者对项脊轩无比深挚的感情。再加“亭亭”一词,既使人想到树木高高耸立,又使人想到人之亭亭玉立,这一笔中间,寄寓了作者对亡人的感慨和惆怅,读来富有余味。  
【学以致用】  
口头作文:从学校、家庭日常生活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某种感情。   
1.有人说我们的生活太平淡,缺少让人感动的东西。其实,生活中不是缺少感动,而是缺少一颗颗善于感动的敏锐的心。请看最近一位同学的一封“非典时期非常家信”的一个片段:   
非典时期非常家信(片段)  
……想家思亲之情悄悄地爬上心头。往日在家的情景一幕幕掠过脑海。   
早晨,是妈妈您早早起来,煮好牛奶和鸡蛋,摆好在餐桌上,再细心慈爱地关望着我;是妈妈您成天问我想吃什么,设着法子把每一餐变成我最好的享受;是爸爸不论工作再忙再累,只要我在家,总要找时间陪陪我,关注我的学习、生活;是你们总是不厌其烦地叮嘱我:“别玩得太久,当心着凉感冒”……而这一切,在家时,我为什么没能细心体会到这些琐碎生活小事背后那浓浓的亲清,有时,甚至不以为然,如今,在这抗击“非典”的非常时日里,在对你们的深深思念中,我深切感悟到了,原来这些,都是爱;这些,都是幸福。记得一篇文章中曾写道:“当爱像空气般围绕你身边,也许你并未细心觉察到它的存在,可是,就在你蓦然回首去追寻它的那一刹那,你才,原来那感动的泪水已经在心中流下。”   
2.师生共同竞赛――说说身边的“感动”。  
&&& 3.借鉴《项脊轩志》的传情手法,写一写自己的亲人或其他熟悉的人物。  
&&& 4.假如你拥有自己的一间书房的话,请尝试给它起个有特点的名字,并写一段文字介绍命名原因。  
《长亭送别》  
【教学目标】  
1. 理解文中主题,领悟剧中的矛盾冲突和莺莺性格中的叛逆精神。  
2. 通读全文,理解情节,分析剧中人物形象,体会主人公在分别时难舍难分的微妙心理。  
3.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欣赏情景交融的特点。  
4. 品味曲词多用修辞,融古代诗词和民间口语为一体而富于文采的特点。  
5.欣赏优美曲词,领略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  
体悟莺莺别离时的心理,理解主人公的叛逆精神,明确本剧的戏剧冲突。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提纲挈领地了解剧情,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与性格特征。  
2.体会课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3.积累相关知识,为鉴赏课文打好基础,把握课文情节、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  
【课文导入】  
【有关背景】  
《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长亭送别》是第四本第三折,是全剧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随着剧情的发展,莺莺终于克服了身心解放的要求与封建精神桎梏的矛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与张生私下结为夫妻。但老夫人逼张生赶考,崔、张爱情又面临新的威胁。无奈中,张生只好起程“上朝取应”,莺莺在长亭为他送别。这场送别戏共有十九支曲文,由莺莺主唱,既是塑造莺莺形象的重场戏,也充分体现了王实甫剧作情景交融、富于文采的特点。  
【关于作者】  
王实甫是元代著名杂剧《西厢记》的作者,但是关于他生平情况的历载却很少。王实甫是大都(今北京)人。后人推测他的生卒年大约是1260-1336年,主要创作活动大约在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1295年-1307年),这正是元杂剧的鼎盛时期。  
“”“”“”
《西厢记》之所以能成为元杂剧的“压卷”之作,不仅在于其表现了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进步思想,而且它在戏剧冲突、结构安排、人物塑造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西厢记》的戏剧冲突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封建势力的代表"老夫人"与崔莺莺、张生、红娘之间展开的冲突。这是维护封建礼教的封建势力和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主的叛逆者之间的冲突。此外,《西厢记》还有由崔莺莺、张生、红娘之间的种种矛盾引起的另一条戏剧冲突的线索,这些冲突虽然属次要,却是大量的,错综复杂的,常常和主要矛盾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推动戏剧情节一环扣一环地发展,具有强烈的戏剧效果。这正是《西厢记》令人叫绝之处。《西厢记》的角色不多,戏却很多,情节曲折。  
《西厢记》的结构规模在中国戏剧史上是空前的。它突破了元杂剧的一般惯例,用长篇巨制来表现一个曲折动人的完整的爱情故事。因此它避免了其它元杂剧由于篇幅限制而造成的剧情简单化和某种程度的模式化的缺点,能够游刃有余地展开情节、刻划人物。这是王实甫的一个创举。  
《西厢记》最突出的艺术成是成功地塑造了栩栩如生、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王实甫很善于按照人物的地位、身份、教养以及彼此之间的具体关系,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并且调动多种艺术手段,生动、鲜明地将其表现出来。崔莺莺、张生、红娘、老夫人都由于王实甫的卓越才能而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  
王实甫的《西厢记》问世以后,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版本数量众多,流传至今的明清刻本约有一百种。明清两代的众多学者对《西厢记》评价很高,直到近现代,《西厢记》的各种版本依旧活跃在舞台上,备受人们的赞赏。  
【课文讲解】  
1.本折的标题为《长亭送别》,点明了送别的地点。一说起长亭,不由使人想起了别离,因为古代驿路上总是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古人的送别也总是在这里设宴饯别,故而“长亭”本身也就带上了别离的色彩。我们知道“情由景生,境由情现”。也就是说:“没有了境也就没有了景,情也就难有所依托。”  
下面先听我为大家朗读范仲淹的《苏幕遮》体会一下这首词所展现的意境。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鉴赏:这首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这本是词中常见的结构和情景结合方式。它的特殊性在于丽景和柔情的统一。是阔远之境、丽之景与深挚之情的统一。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所描绘的景色却阔远而丽。本文也多处采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情同景生,景由情显,恰切地在“长亭”这个令人伤感的地方演绎了一曲“秋”的悲歌。  
2. 赏析【端正好】   
碧云天― 烘托气氛 情景交融   
黄花地― 诗情画意   
西风紧 &北雁南飞 ―化用诗词 加深意境   
霜林染醉― 促人想象  
(1)其中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作用:借凄凉的暮秋景象写莺莺的离愁别恨。(这首曲子化用了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景物描写是怎样情景交融的?   
曲子的前四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作者如椽之笔,由头顶之天至脚下之地,从耳边之风到眼中之归雁、经霜的红叶,大块设色,融情于景,只捕捉几样形象,稍加点染,就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令人情不自禁地想起柳永的名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后两句是莺莺自问自答,在为离别而痛苦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满山的红叶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采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崔莺莺因张生即将远离而无限感伤的心境。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在离人眼里,霜林之所以醉,是由惜别的血泪染红的。“醉”字,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了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态。至此,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亦有人说这段曲词句句是景,只一“泪”字是情。只一“泪”字,就使全篇景物都闪耀出别离的泪光,它们都成了传情之物。“总是离人泪”,画龙点睛,着墨不多,却倾注了作家全部心血。   
(3)【端正好】曲词如何体现了《西厢记》以词采典雅见长的特点?   
【端正好】一曲将途中之境、深秋之景、离人之情完美的融合在一起,鲜明地体现了《西厢记》以词采典雅见长的特点:  
①意象的组合,典雅华美――碧天白云、黄花堆积、秋风阵阵、北雁南飞;  
②情感的抒发,委婉含蓄――“醉”“泪”;  
③动词的运用,恰到好处――“染”。  
【课堂小结】  
清代梁廷楠《曲话》卷五云:“世传实甫作《西厢记》,至‘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构思甚苦,思谒扑地,遂死。”曲坛上这一逸闻,正好说明作者呕心沥血之苦,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真是无雨无以丽其姿,无严霜无以煊其色!可以说是剧曲中一首“秋思之祖”。  
【板书设计1】  
一、(《端正好》至《叨叨令》)长亭路上  
斜晖霜林图:碧天白云、黄花堆积、秋风阵阵、北雁南飞  
《端正好》:浓色重彩& 以景写情  
二、(《脱布衫》至《朝天子》)长亭别宴筵席之中  
黄叶衰草图:飒飒秋风、黄叶纷飞、袅袅烟气、野草零落  
《滚绣球》:借景抒情& 哀婉动人  
三、(《四边静》至《二& 煞》)分手之时  
古道烟霭图:青山疏林、轻烟薄暮、夕阳古道、风啸马嘶  
《叨叨令》:口语入曲& 通俗真切  
四、(《一& 煞》至《收& 尾》)长亭别后&   
《一煞》、《收尾》:虚情实写& 正语反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戏剧冲突在戏剧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2.引导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提纲挈领地了解剧情,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与性格特征。  
【教学步骤】  
1. 关于戏剧冲突的起点:  
戏剧危机。危急的戏剧事件,险要的戏剧情境和紧张的人物关系,都可以构成戏剧危机。  
(1)戏剧危机的设置:  
l戏剧事件的选择。(《宰相刘罗锅》第二本)  
江苏叶国泰修河堤30里,花掉国库500万两银子。上奏章表功时谎报称300里,乾隆下江南来到江苏要亲自踏访。受贿人和|和贪污犯叶国泰急了。和|让叶把秦淮女子送到驾前,可万事无忧。但只担心江宁知府刘墉捅漏子。  
乾隆驾到,沉醉于女色歌舞之中,刘墉偏偏这个时候从河堤工程赶来捅漏子。乾隆要去河堤视察。叶国泰、和|商议让绝代佳人吟红姑娘出场。  
来到江堤上,叶要遮掩事实真象,刘要乾隆放马跑上一程。刚跑,忽然一阵江风吹来,和|以江南瘴气横行吓乾隆;刘墉以反话激乾隆,乾隆正要纵马江堤时,忽然传来吟红的歌声,把乾隆“勾”了过去。……  
l人物之间的不可调和的冲突关系。(《马陵道》孙膑与庞涓)  
l为人物的行为设置层层障碍。  
(《赵氏孤儿》,即《搜孤救孤》)春秋时,晋国佞臣屠岸贾诬陷大臣赵盾,杀其满门。搜其遗孤赵武不得,下令如十日之内不献出此儿,即将国中所有与赵武同庚的婴儿杀死。赵盾门客程婴与公孙杵臼定计,以程婴之子假冒赵武,藏于公孙家,并由程婴前去告发。屠将公孙与婴儿一起处死,从而保护了赵家的后代。  
(2)戏剧冲突的延续:  
戏剧冲突的要素:冲突的贯穿性,矛盾的刚性。  
戏剧冲突的蓄势:抵触、退让、妥协、容忍等,积蓄反扑的力量。  
(3)戏剧冲突的结束:矛盾的解决,两种力量的调和。寻找冲突解决的正确途径:  
l事件为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  
l人物为性格发展的必然归宿。  
l出人意料。  
l向深层开掘。   
(4)冲突的表面张力:戏剧冲突的表面张力即紧张场面。怎样创造戏剧的紧张场面?  
l让观众知道一些秘密而剧中的角色并不知道。  
l让观众感到角色是走在一条错误的路上。  
l设置时间的紧近感。  
2. [滚绣球]中通过哪个词来极力体现出主人公难分难舍的心情?  
  1恨归去得疾  
恨&&&& 2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的行车儿快快的随)  
&&&&&& 3此恨谁知(松了金钏减了玉肌)  
(1)离情难舍,寸阴可贵,恨柳丝难系马,望疏林“挂住”残阳不落,分明是写情,但同时我们也能看到柳丝飘垂、斜阳挂树、暮色苍然的景色。这是情中见景。   
(2)马儿慢慢行,车儿快快随是景,而实际抒发的却是虽一时半刻的厮守也不肯放弃的惜别深情。并且一笔双至,莺莺的依恋,张生的难舍,同样传神。   
莺莺眼中的枫林红叶是离人的泪,垂柳长条是拴征马的缰绳,碧云、黄花、西风、归雁、车儿、马儿,凡途中景物,无一不是传情寄恨的标记。这是特定的途中之境与莺莺之情的合一,不可挪移他处。  
3. 简析【叨叨令】   
【叨叨令】一曲采用哪些手法来补述莺莺动身前已经产生和未来将要产生的愁绪的?   
一曲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和五个叠词。这段曲词是莺莺在自己丈夫和最知心的丫环红娘面前尽情倾诉离别的痛苦心情,因此在描写上与前面【端正好】和【滚绣球】委婉含蓄的内心独白不一样,整段曲词的词汇、语句都是民间口语,但通过加衬字“儿”;通过变换叠音形容词,通过设置成排比句,造成一种音韵的回环反复,产生一唱三叹,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把莺莺柔肠百结的离别苦痛,写得哀哀切切,见情见态。莺莺那种如泣如诉、呜呜咽咽的声气口吻,宛然在侧。  
4. 赏析【脱布衫】,是怎样以景写情的?   
黄叶衰草图:飒飒秋风、纷飞黄叶,袅袅烟气、凋零野草。   
长亭离筵,环境一变,情随境转。酒席间最使莺莺关情的当然是张生。离筵上的张生,不同于西厢之境,内心难受,但又要矜持,作者用细腻传神之笔,从莺莺的眼睛里写出张生的委曲难言之情:“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这种细腻隐微的情绪,正合离筵特定之境与张生之情,极为精妙。  
5.赏析【幺篇】【满庭芳】【朝天子】三支曲子,说出莺莺唱词中蕴含怎样的怨情?   
【幺篇】怨张生年少情薄,全不挂念数月来两人耳鬓厮磨的恩爱生活。   
【满庭芳】怨供食太急,子母们当回避,分别在际,竟不能与张生举案齐眉,厮守片刻。   
l【满庭芳】中用了几个典故?其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运用孟光献饭的典故,是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体贴之心;运用“望夫石”的典故是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爱之深切。  
【朝天子】怨美酒无味,清淡似水,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 怨世间人为了“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竟忍心“拆鸳鸯在两下里”。   
既写离别之愁,又写对功名利禄的恨。借景(物)抒情,杯盘酒菜,都供传情,“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  
l&“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中刻画了她什么性格特征?明确:恨蜗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指功名。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对偶。 这支曲子突出了莺莺的轻功名、重爱情的叛逆精神。  
【板书设计2】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进一步把握曲词的艺术特色,并对莺莺这一形象作分析评价。  
【教学步骤】  
1、从夫人的说话来看,她是怎样一个人?   
提示:“三辈子不招白衣女婿”,贪图富贵权势的势利贵族。   
老夫人:老辣、世故、阴险、狡猾,满脑子封建思想,时刻不忘自己 相国 夫人的高贵门第。一心守着“相国家谱”。对于女儿,她从顽固的封建观念上为女儿“着想”。用严厉的管教与防范来“爱”,使女儿觉得这种“母爱”苦不堪言,甚至咒骂她为“狠毒娘”。她是以“慈母”面目出现的封建家长的典型,是剧中封建势力的代表。对女儿追求真正的幸福和自由的爱情难以接受,并百般刁难,甚至不惜赖掉当众亲口许下的婚约。她恪守“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的信条,充分显示了她势利小人的一面,暴露了她虚伪自私而又冷酷无情的封建本性,是一个最不受欢迎的角色。  
2、“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一句采用了什么手法?与谁的诗句所表情意手法相同?   
提示:夸张手法,意思是说因为离愁别恨而消瘦了;与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同。   
3、“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表现了崔莺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珍惜爱情,轻视功名利禄。   
4、【满庭芳】中用了几个典故?其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运用孟光献饭的典故,是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体贴之心;运用“望夫石”的典故是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爱之深切。   
5、“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一句是化用了谁的诗句?   
提示:范仲淹《苏幕遮》。   
6、“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这个典故出于何处?用此典故表明了怎样的意思?   
提示:语出苏轼《满庭芳》词。表明了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痛恨态度。  
崔莺莺:相国之女,名门闺秀,她性格善良,知书达理,是个深沉、幽静的少女。与张珙在佛殿相遇后一见倾心,尔后又于墙角联吟,真诚相爱。这就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天理”。之后,她不改初衷,任凭母亲怎样阻拦,都矢志不渝。最终得到承认,获得爱情的胜利。  
7、怎样理解【耍孩儿】中的典故?   
提示:“红泪”借王嘉《拾遗记》的典故,“司马青衫”借白居易《琵琶行》的典故,表现主人公因离别而生的伤心之情。“伯劳飞去燕西归”则用牛郎织女的典故表现两人缠绵难舍的心情。   
8、【五煞】表明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提示:对张生的生活的关心,千叮万嘱,真情自现。   
9、【二煞】中所用是几个典故?这些典故的作用是什么? 用一个字概括出来并加以分析。  
提示:三个典故,其作用是表明崔莺莺对张生的担心。   
明确:怕。   
“怕”什么?明确:怕“停妻再娶”;怕“金榜无名誓不归”。   
为什么“怕”?  
明确:莺莺的担心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是有现实基础的。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妇女地位低下,始乱终弃的事是屡见不鲜的。实际上,作为《西厢记》故事雏形的《会真记》(唐元稹作)和《莺莺歌》(唐李绅作),都将张生描写为始乱终弃的薄情文人。莺莺的离愁别恨,固然反映她对爱情的执著,同时也是她对不能掌握自身命运的悲哀和抗争,而不只是单纯的儿女情长。莺莺的离愁别恨,是她对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哀和抗争,而不只限于“儿女情长”。她的离愁别恨中闪耀着重爱情轻功名、反抗封建礼教的思想光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莺莺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及时代局限性:莺莺的态度突出地表现了她的叛逆性格和对爱情的执著。从她的轻功名,重爱情的反封建精神的抗争中,我们也可以窥见封建时代妇女身上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以及在男女不平等的社会里妇女悲惨屈辱的地位,莺莺的痛苦是一种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痛苦。  
10【一煞】写“别愁”,使用了“青山”、“古道”、“夕阳”、“烟霭”四种意象,试从中找出有关“愁”的诗句。   
鉴赏:【一煞】中“夕阳”一句,看似平易,含情极深。日夕薄暮,本是当归之时,而今却挥袂远别,人何以堪!一个“古”字,不但平添了许多苍凉凄味,而且把别离的凄苦之情推及古今,它包含着人物内心的许多“潜台词”,也启发着读者观众的丰富联想。“无人语”三字既道出了环境的寂静,更刻画了莺莺“笑吟吟一处来,哭哭啼啼独自归”的孤独感和无处可诉的痛苦心理,使“长亭送别”留下了境界深远、意味无穷的余韵。  
青山: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林逋《长相思•吴山青》   
古道: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千里断肠,关山古道,回首高城似天杏。赵企《感皇恩•别情》   
夕阳:秋草独行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王贾宜宅》   
斜阳外,寒鸦点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烟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霖•寒蝉凄切》   
11.用现代汉语改写《长亭送别》【一煞】   
连绵的青山啊,你为何阻挡我送行的目光。枯槁的树木啊,你为何不为我望穿的打开一条通途。烟云雾气,你遮蔽了这孤单的古路,也掩埋了我苦闷的心灵。   
夕阳,你的到来使弥漫在这古道上的最后一句窃语也烟消云散,只让无情的秋风将这悲凉的马嘶送到我的耳畔。   
马车啊,来时我是那样催促你追寻他的脚步,而归去时你也只能步履为艰,因为我的心情很沉重!   
12.《长亭送别》最后一句“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李后主《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江城子》中“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试作比较分析。&   
明确: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物象,饶有新意,各具特色。李煜将愁变成了水,秦观又将愁变成随水而流的东西,李清照又将愁搬上了船,王实甫则把愁装在了车上。都很自然贴切,不着痕迹,且意境完整。  
13.《长亭送别》语言特色有哪些?(华美典雅,富于文采)  
(1)善于以景物描写设置戏剧环境,渲染气氛,情、景交融,情、境合一,富于意境美,语言委婉隽永;  
(2)较多地借用或化用古代诗词的语句乃至意境,善于将古代诗词中典雅凝炼的语句,与生动活泼的民间口语融为一体,语言更具有诗化的特点;  
(3)修辞方法多种多样。  
14.张生人物形象:  
出身贫寒,先人虽做过礼部尚书,但身后萧条,“只留下四海一空囊”。和崔莺莺相见时,仅为“白衣一秀工”。但他为人诚挚,对爱情执著而专一,为了爱,他不惜抛弃功名,赁居西厢,并借故搭斋,通过月下联吟、琴音相挑等多种方式的真诚努力来获得莺莺的爱。甚至身染沉疴,也未能改变他对莺莺的一往情深。同时,他又书生气十足,在赖婚的崔母面前无计可施,甚至想“解下腰间之带,寻个自尽”,但对爱情炽热追求,在红娘的帮助下最终获得了真挚的爱情。  
14.红娘人物形象:  
为莺莺和张珙牵线搭桥,机灵乖巧,善解人意。面对老夫人的赖婚,她从容镇静,机敏为二人辩解,指出双方的结合是“一心一意两相投”。接着条分缕析, 历数老 夫人的过错,迫使她答应婚事。红娘的形象,集中体现了正义对虚伪、爱情对礼教的胜利,成为我国戏曲画廊里的一个不朽典型。民间称热心促成别人婚姻的人为“红娘”。  
【板书设计3】  
&&& 一.& “暮秋天气”、“离人伤感”---底色和基调;  
  &&&&&&&&&& ①“西风黄叶”“意痴心醉”---各自暗相思  
&&& 二.&& ②“合欢未已”“眼底空留”---重情轻名利  
&&&&&&&&&& ③“两意徘徊”“泪眼愁眉”---意恐迟迟归  
三.“夕阳古道”“烦恼填胸”---怎一个愁字了得  
【布置作业】  
请以《长亭路》为题,将【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三曲改写成散文。   
参考:暮秋时节的一天,碧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地上到处是零落的菊花,萧瑟的秋风一阵紧似一阵,避寒的大雁结阵飞向南方。百草憔悴,雾凉霜寒,枫林经霜变红,在秋风中纷纷离枝,坠落于地。   
一辆油壁香车从普救寺驶出,穿过疏林,驶向十里长亭。车上坐着相府千金崔莺莺和侍女红娘。傍晚清冷的阳光斜照在莺莺挂满泪痕的脸上,哀怨中透着几分娇媚。轻车左前侧,张生骑在马上,不紧不慢行着。秋风掀开车厢幕帘一角,红娘顺眼望去,恰见张生向车厢投过深情一瞥,面容凄惨,双目噙泪。   
一间破败的亭子孤零零座落在山脚路旁。车马声惊动亭上栖鸦“噗噗”飞起。莺莺被红娘搀下车来,目睹此景,倒吸一口凉气。此处就是分手之地吗?“开席吧!”老夫人冰冷的声音告诉莺莺:这是无法拒绝的现实。张生和莺莺对视一眼,纵有万语千言要讲,却又无从说起。看着南飞的大雁,莺莺在心里对张生说,托付深情的大雁,传来平安的消息吧!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  
【教材分析】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之一,创作于1594到1597年。  
意大利维洛那城的凯普莱特和蒙太古两个家族有世仇,他们之间常常发生流血事件。&   
一天,凯普莱特家举行盛大的化装舞会,蒙太古的儿子罗密欧在朋友怂恿下,戴上假面具去参加。舞会上,他与凯普莱特的女儿朱丽叶一见钟情。但经过化装的罗密欧还是被朱丽叶的堂兄提伯尔特认出,两人差点打了起来。舞会结束后,罗密欧偷偷跳进凯普莱特家的花园,想再看看朱丽叶。朱丽叶此时正好站在阳台上,喃喃自语,表达自己的爱恋之情。罗密欧十分激动,也向他倾吐衷肠。直到天亮,俩人才依依惜别。第二天,罗密欧把二人的感情告诉了修道院的劳伦斯长老。长老表示支持,并暗中主持婚礼,希望借此结束两家的宿怨。结婚的当天中午,罗密欧和朋友班伏里奥、茂丘西奥在大街上与提伯尔特相遇,发生冲突,茂丘西奥被刺死。罗密欧忍无可忍,也拔剑刺死了提伯尔特。这使两家的仇恨更加激化,罗密欧也因此遭放逐。罗密欧走后不久,凯普莱特就逼迫朱丽叶与帕里斯伯爵结婚。朱丽叶焦急万分,请求劳伦斯长老帮助。长老急中生智,一面让朱丽叶在婚前的夜晚服下他的假死药,一面派人送信给罗密欧,让他适时赶来带走朱丽叶。朱丽叶依计行事,可是送信的人却没有如期找到罗密欧。罗密欧听到朱丽叶的死讯,悲痛欲绝,匆匆回到维洛那城,来到朱丽叶的墓地。罗密欧误以为朱丽叶已死就自杀了,而朱丽叶已死的罗密欧也以死殉情了。在这血的教训和大公的严正指责下,两家终于和解。从而昭示了腐朽的封建家族的没落和年轻一代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的胜利。剧本中的人物对话,语言简练,音韵和谐,是诗的语言,表现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3.()!?!!!!?!!!
【课外拓展】施咸荣在《莎士比亚全集前言》第五部分的评述: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创作除早期写的诗歌外,主要是用无韵体写的诗剧三十七部。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很喜欢莎士比亚的戏剧,不仅在自己的著作中经常引用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和人物,而且在论及戏剧艺术时充分肯定莎士比亚在戏剧发展史上的地位,指出他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上的杰出成就,提出“莎士比亚化”的创作原则,即不从抽象概念而是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生动丰富的情节去塑造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恩格斯在致拉萨尔的信中认为戏剧的发展应当是“德国戏剧具有的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在人物的性格描写方面,恩格斯要求拉萨尔“稍微多注意莎士比亚在戏剧发展史上的意义”,并说:“我认为,我们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于一五六四年四月二十三日出生在英国中部斯特拉福德城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幼年在家乡的文法学校念过书,学习拉丁文、文学和修辞学。后来家道中落,曾帮助父亲经商,一五八七年左右只身到伦敦谋生,据说从事过马夫或仆役一类当时被看作“最下等的职业”。后来当了演员和编剧,随着剧团到各地巡回演出,与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有比较广泛的接触。他在剧团里扮演过像《哈姆莱特》中的鬼魂之类的配角,也担任过导演,但主要是编写剧本,开始时不过是给旧剧本加工,逐渐由加工而改写,或自己创作。他后来成了剧团的股东,一六一三年左右从伦敦回到家乡,一六一六年四月二十三日逝世。莎士比亚在世之日只见过自己的少数剧作出版,有些还是出版商未经他本人同意私自印行的。死后七年,才由戏剧界的朋友搜集了他的遗作,出版第一个莎士比亚戏剧集,即后人所谓“第一对折本”。莎士比亚的朋友、著名戏剧家本?琼孙曾为这部戏剧集题词,称莎士比亚为“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恩格斯认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莎士比亚便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剧坛上这样的一个“巨人”。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文学运动开始较晚。由于连年战乱(英法百年战争、被史家称为“红白玫瑰战争”的封建内战),社会长期动荡不安,直到一四八五年都铎王朝建立,削平封建贵族的内乱,英国国内才出现统一的局面。十六世纪上半叶,亨利八世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地打击封建贵族和封建教会,没收教会的土地分给新贵族或廉价卖给新兴资产阶级。到了十六世纪下半叶伊丽莎白王朝,中央集权的王权已经比较巩固,资本主义经济经过较长期的原始积累,已初步繁荣,文学艺术也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下迅速发展,诗歌更是盛极一时。而用诗体写作的戏剧,经常在乡村巡回演出和在大众化的剧场上演,与人民群众有比较密切的联系,不仅最为繁荣,而且最有成就。一五八八年英国击败入侵英伦海峡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整个伦敦欢欣若狂,国内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因而在这个时期,洋溢着乐观主义的喜剧和以英国历史为题材的戏剧十分流行。   
但到了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英国国内情况发生急剧的变化。英国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和经济繁荣,主要依靠剥削国内广大的农民和城市手工业者。特别是为了输出羊毛和发展毛纺织业,“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深入农村,使无数农民流离失所。农村中大片土地荒芜,乞丐遍野。伊丽莎白女王有一次巡游全国,也惊叹“到处都是穷人”!十六世纪末全国缺粮,粮价高涨数倍,给开始繁荣的资本主义经济投下阴影。一六○七年,中部各郡农民难以生活,曾发动规模相当大的起义。   
另一方面,王权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长期联盟在十六世纪末也开始解体,彼此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资产阶级革命风暴已在酝酿中。在资产阶级内部,主张禁欲主义、仇视民间戏剧的清教徒势力也在迅速扩展。人文主义者要求的思想自由与学术自由,已受到封建残余势力和资产阶级内部清教徒的双重威胁,英国的文艺复兴运动到了强弩之末,文化危机已露端倪。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改革现实的理想日趋破灭,有些剧作家也脱离了人民,投靠腐朽的宫廷贵族。一六四二年清教徒取得政权,下令封闭伦敦剧场,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戏剧终于到了闭幕的时刻。   
莎士比亚研究者根据莎士比亚戏剧的上演和出版日期、剧本的内容和风格以及能够找到的当时零星资料,大致确定了莎士比亚剧本的创作年代。一般把他的创作按思想和艺术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1590―1600)主要创作历史剧、喜剧和诗歌。他的诗歌都在他在世时出版。最早出版的是长篇叙事诗《维纳斯与阿都尼》(1593)和《鲁克丽丝受辱记》(1594)。稍后出版的是杂诗,这些杂诗据莎士比亚研究者考证,有不少是出版商鉴于莎士比亚的诗很受欢迎,把其他人的作品掺杂在一起,拼凑成诗集,冠以莎士比亚之名。他的十四行诗出版最晚(1609),一般认为是在一五九二至一五九八年间陆续写成的。莎士比亚的诗歌主要赞颂美好的事物,歌颂友谊,抒写爱情,总的说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理想。   
莎士比亚的十部历史剧中写得最晚的是《亨利八世》(1612),约在莎士比亚即将退隐的晚年,目前已确认该剧是和戏剧家弗莱契(1579―1625)合写的。其他九部历史剧都写于第一时期,其中除《约翰王》(1596―1597)写十三世纪初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外,实质上是内容相衔接的两个四部曲:《亨利六世》上、中、下篇(1590―1591)与《理查三世》(1592―1593);《理查二世》(1595―1596)、《亨利四世》上、下篇(1596―1597)与《亨利五世》(1598―1599)。这些戏剧概括了一百余年间(1377―1485)英国历史上的动乱,描写了对法战争和国内的封建内战,塑造了一系列反面君主和理想君主的形象,反映了莎士比亚反对封建割据、拥护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和爱国情绪。这些戏剧在内容上并不十分符合历史的实际情况,艺术上的成就也颇不一致。有些写得比较一般化,缺点也比较明显,如人物缺乏具体细致的性格描写,过多地描绘华丽热闹的场面等等。莎士比亚历史剧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理查三世》、《亨利四世》上、下篇和《亨利五世》。《理查三世》塑造了暴君理查三世的形象,批判了封建暴政;《亨利四世》和《亨利五世》描写了亨利五世为太子时在下层社会厮混,与流氓为伍,即位后改邪归正,成为英明的理想君主。这两个剧本体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认为通过道德改善可以产生开明国王,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与理想的社会制度。   
创作于第一时期的十部喜剧《错误的喜剧》(1592)、《驯悍记》(1593)、《维洛那二绅士》(1594)、《爱的徒劳》(1594)、《仲夏夜之梦》(1595―1596)、《威尼斯商人》(1596―1597)、《温莎的风流娘儿们》(1598―1601)、《无事生非》(1598―1599)、《皆大欢喜》(1599―1600)、《第十二夜》(1599―1600)等,闪耀着人文主义理想的光芒,充满着乐观精神和爱国热情。这些剧本主要写爱情、友谊和婚姻,主题虽大同小异,情节却生动而且丰富,不落俗套。恩格斯对莎士比亚的喜剧的评价很高,在一八七三年十二月十日致马克思的信中指出:“单是《风流娘儿们》的第一幕就比全部德国文学包含着更多的生活气息和现实性。单是那个兰斯和他的狗克莱勃就比全部德国喜剧加在一起更具有价值。莎士比亚往往采取大刀阔斧的手法来急速收场,从而减少实际上相当无聊但又不可避免的废话。”   
写在这一时期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有喜剧的气氛。尽管主人公的结局是悲剧,但封建贵族之间的隔阂却因此消除,爱情的理想仍然得胜。有的评论家认为这个剧本里“处处是青春与春天”。   
然而,写在这一时期较后的成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等,已带有对社会的批判因素,欢乐气氛中也夹杂忧郁色采。在《皆大欢喜》中,作者刻划了森林中的乌托邦式世界,与丑恶的现实世界相对比;在《威尼斯商人》中,诗人把理想人物鲍西娅所在的贝尔蒙特描绘成理想世界,拿它与充满金钱罪恶的威尼斯现实世界相对比。这一切说明诗人对现实的认识已趋深化,逐渐意识到自己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之间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矛盾。于是诗人的创作进入第二时期。   
在第二时期(1601―1608)中,莎士比亚虽然也创作了一些喜剧如《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1601―1602)、《终成眷属》(1602―1604)、《一报还一报》(1604―1605)等,但弥漫在早期喜剧中的欢乐气氛和乐观情绪已经消失,相反地出现了背信弃义、尔虞我诈的罪恶阴影,它们实质上是悲喜剧。   
这一时期的杰出成就是悲剧。莎士比亚的重要悲剧如《哈姆莱特》(1601)、《奥瑟罗》(1604)、《李尔王》(1605)、《麦克白》(1606)、《雅典的泰门》(1605―1608)、《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1607)等,揭露了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已开始出现的社会罪恶和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矛盾。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悲剧是《哈姆莱特》。作者在他精心刻划的主人公哈姆莱特的形象上寄托着自己的人文主义理想,哈姆莱特的性格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许多特点,哈姆莱特的内心矛盾也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内在矛盾。   
写在《哈姆莱特》以后的几部悲剧,越来越反映出人文主义者莎士比亚的思想危机,剧中的浪漫主义光辉越来越减弱,现实主义描写越来越突出。作者在《奥瑟罗》中刻划了伊阿古的形象,对现实社会中的邪恶势力作了比较深刻的批判。在《李尔王》中,作者一方面描写现实社会中人情的浅薄,在金钱关系影响下子女对生身之父也是利欲熏心,忘恩负义,另一方面认为昏聩的国王只有沦为乞丐,才能对冷酷自私的现实世界有所认识,从而完成道德改善,转变为合乎人文主义理想的有人性的君主。但在这两个悲剧中,作者还塑造了奥瑟罗、苔丝狄蒙娜、考狄利娅这类闪耀着理想光辉的正面人物形象。在以后的悲剧《麦克白》、《雅典的泰门》中,这类正面人物不再出现,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日趋破灭。在《雅典的泰门》中甚至弥漫着一种愤世嫉俗的消极情绪。因好客而倾家荡产的雅典贵族泰门在尝尽世态炎凉之后,咒骂人类,仇恨人类,终于疯狂而死。他死前还在海滨的墓上写了墓志铭,抒发他厌世的思绪。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要在作品中既忠实于生活,又抒发人文主义的乐观精神和美好理想,已经不可能了。作者终于逃离现实,转向梦幻世界,以幻想来解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这便是莎士比亚创作第三时期的特色。   
第三时期(1609―1613)的主要作品是传奇剧《辛白林》(1609)、《冬天的故事》(1610―1611)和《暴风雨》(1611)等。这些剧本对黑暗的现实间或有所揭露,但宽恕和谅解的精神贯串全剧,人物和背景都富于传奇色彩,机缘巧合和偶然事件的运用过于突出。《暴风雨》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这出喜剧有很高的艺术性,玄妙的幻想、瑰丽的描绘、生动的形象、诗意的背景彼此交融,达到了有机的统一。但人文主义者的理想已化作虚无缥渺的幻影,诗人只能通过奇谲的梦幻世界表现出对人类前途的朦胧憧憬。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还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革命阶级,有与封建的、宗教的黑暗势力作斗争的革命朝气。作为这一阶级的思想家和代言人的人文主义者,运用人道主义的思想武器来抨击封建的和宗教的世界观,不仅直接为资产阶级制造舆论,而且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和利益,在历史上起过很大的进步作用。   
莎士比亚的大部分戏剧,都是根据旧剧本、编年史或小说改写的,但在改写过程中,作者注入自己的先进理想,给旧的题材以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赋予它们新的生命。他继承并发扬古希腊罗马戏剧和英国民间戏剧的优秀传统,不顾“三一律”之类的清规戒律,突破喜剧和悲剧的界限,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创造性的革新。   
莎士比亚的戏剧从主题到人物刻划和细节描写,都放射出人文主义者反封建、反宗教的强烈思想光芒。在喜剧中,针对中世纪封建制度和禁欲主义的束缚,他尊重妇女,歌颂爱情,塑造出一系列理想化的资产阶级新女性的可爱形象。在历史剧和悲剧中,他又刻划了一系列封建暴君的形象,无情地揭露和批判封建暴政。他还在戏剧中提倡人道以反对中古神道,把人比作天神,强调人的伟大和力量,说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他也常常在剧中揭露宗教的伪善,例如《威尼斯商人》中说:“在宗教上,哪一桩罪大恶极的过失不可以引经据典,文过饰非,证明它的确上合天心?”   
在创作的中期,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理想与残酷的现实之间发生激烈的矛盾,他又着力抒写现实生活所激发的强烈爱憎,表现出对现实的清醒态度和批判精神。《雅典的泰门》的主题思想就是批判资产阶级社会里黄金支配一切的罪恶作用,主人公泰门在独白中说:“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这东西,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马克思认为“莎士比亚绝妙地描绘了货币的本质”。   
早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莎士比亚就揭示了资产阶级在提倡发展个人才智和事业心时所表现出来的弱肉强食的掠夺本质。福斯塔夫为自己的行为辩解时说:“既然大鱼可以吞食小鱼,按照自然界的法则,我想不出为什么我不应该抽他几分油水。”在后期的悲喜剧《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中,作者也有类似的比喻:“嘿,它们也正像人们在陆地上一样,大的拣着小的吃……在陆地上我也听到过这一类的鲸鱼,他们非把整个的教区、礼拜堂、尖塔、钟楼和一切全都吞下,是决不肯闭上嘴的。”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道主义思潮的核心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人道主义思想武器用来抨击宗教的和封建的世界观时虽很有威力,然而在矛盾和斗争日趋激烈的年代,企图用这个思想武器来寻找出路,解决社会矛盾,却显得软弱无力。莎士比亚笔下的理想人物如哈姆莱特等,空有“重整乾坤”的雄心壮志,在“颠倒混乱的时代”,却无法独力扫荡社会罪恶,改造现实,只能造成个人悲剧。   
莎士比亚所拥护的,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度;他所相信的,是“开明君主”统治下自上而下的改革。他看不起群众,反对群众的暴力革命,因而在阶级矛盾激化时,他只好把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解释为善与恶的冲突,寄希望于道德改善。但道德改善既难以实现,又无法解决社会问题,结果就不可避免地使作者自己的思想陷入重重的矛盾之中。莎士比亚的一系列重要悲剧除了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问题外,也反映了作者思想上的这种矛盾。这些矛盾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文艺复兴时期作为先进阶级知识分子的人文主义者共同的矛盾。   
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的特点,是幻想与真实的巧妙结合。   
莎士比亚的戏剧首先是反映生活真实的戏剧,他的创作与他所生活的时代有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恩格斯在青年时代写的《风景》一文中指出:“不管他剧本中的情节发生在什么地方――在意大利、法兰西还是那伐尔,――其实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永远是他所描写的怪僻的平民、自作聪明的教书先生、可爱然而古怪的妇女们的故乡,merry England(英文:快乐的英国);总之,你会看到这些情节只有在英国的天空下才能发生,只有几部喜剧――例如《仲夏夜之梦》――的人物性格,令人感到有南方和它的气候的影响,跟《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人物的性格一样。”德国的伟大诗人歌德在论莎士比亚时也说:“使莎士比亚伟大的心灵感到兴趣的,是我们这世界内的事物:因为虽然像预言、疯癫、梦魇、预感、异兆、仙女和精灵、鬼魂、妖异和魔法师等这种魔术的因素,在适当的时候也穿插在他的诗篇中,可是这些虚幻形象并不是他著作中的主要成分,作为这些著作的伟大基础的是他生活的真实和精悍,因此,来自他手下的一切东西,都显得那么纯真和结实。”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中也称戏剧演员是“时代的缩影”,认为“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自己演变发展的本来面目”。   
莎士比亚在反映生活的真实时,又受到时代的先进理想的鼓舞。在他的戏剧中,现实主义的描绘往往与浪漫主义的抒写浑然融合。诗人有时偏重于抒写理想,以大胆的想象创造高远的意境,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幻想;他有时又偏重于描写现实,善于用精雕细琢的写实手法描绘生活,勾画出人物最细微的心理特征,以强烈的爱憎揭露社会的不合理现象。他的戏剧既有现实的深度,又有理想的光辉,二者相辅相成,表现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精神、两种艺术方法的不同程度的结合。   
莎士比亚善于通过激烈的冲突刻划丰富而鲜明的性格。恩格斯在这方面曾给予莎士比亚很高的评价,他在致拉萨尔的信中说:“我觉得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从这方面看来,我相信,如果把各个人物用更加对立的方式彼此区别得更加鲜明些,剧本的思想内容是不会受到损害的。古代人的性格描绘在今天是不再够用了,而在这里,我认为您原可以毫无害处地稍微多注意莎士比亚在戏剧发展史上的意义。”   
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虽然穿着古代的服装,却富于现实生活气息,在思想、感情、性格等方面都是个性化的。他的重要悲剧里的主人公,有奔放的感情和雄才大略,言语行动上流露出英雄气概,表现了高尚的情操。他的著名戏剧中的一些人物如哈姆莱特、奥瑟罗、麦克白夫妇、李尔、罗密欧、朱丽叶、夏洛克和福斯塔夫,都已成为欧洲文学中杰出的艺术典型。尤其是《亨利四世》中的福斯塔夫这个典型,更是受到恩格斯的推崇。   
莎士比亚的戏剧通常都有两个以上的故事线索交错发展,互相衬托补充,最后融合在一起,如《威尼斯商人》和《温莎的风流娘儿们》都有三个平行交错的故事线索。这样的结构可以展开广阔的社会画面,描绘众多的人物。   
在语言的运用上,莎士比亚戏剧也很有特色。在伊丽莎白时代,讲究修辞的浮艳诗风很盛,莎士比亚早期诗歌的辞藻过于雕琢,诗体比较绮丽,但在他成熟的戏剧里,语言却生动精炼。当时英国语言正处在一个发展和丰富的重要阶段,莎士比亚一方面运用书写语言和口语,一方面也广泛采用民间谚语和俚语,有时自己还创造新词,因此他的语言丰寄广博,灵活有力,可以随着人物性格、身份、地位的不同而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他的戏剧主要是用无韵体写成的诗剧,不仅有音韵节奏之美,而且善于形容譬喻,描绘生动鲜明的形象,抒写大胆热烈的幻想。剧本中的许多佳句已经成为英国语言的精华,经常被人引用。据拉法格回忆,马克思在一八四八年后为了“想使自己的英语知识达到完善的境地”,曾把“莎士比亚特殊风格的词句都搜寻出来加以分类”,进行学习。   
我社为适应读者需要,曾在一九五四年出版十二卷的《莎士比亚戏剧集》,主要根据解放前出版的朱生豪译本。当时未及对译文作全面校订,所缺历史剧六种,也未及补译。朱生豪的译本是有一定的特色的,但由于译者在解放前受种种条件的限制,译文也还存在着误译和删节的缺点,尤其是喜剧部分,删节较多。这次出版《莎士比亚全集》,对译本作了一次全面校订,力求既保持原译的特色,也尽可能订正错误,补上删节部分,使译本比过去有所改进。朱生豪未译的六个历史剧和全部诗歌也都译出补全。   
这次校订和补译所采用的版本,主要仍根据朱生豪所用的一卷本《莎士比亚全集》牛津旧版,个别地方参照了一九五五年出版的一卷本牛津新版、威尔逊(John Dover Wilson)编的剑桥版注释本和其他各种版本的注释本。各剧的编排次序也依据牛津版。   
作者像一帧,原系英国画家约翰?泰勒所作,曾由昌都斯(Chandos)公爵收藏,故以“昌都斯像”著称。这里的作者像系英国乔治?夏夫爵士(Sir George Scharf)根据昌都斯像重绘,刊于一九三○年出版的一卷本牛津旧版。   
     施咸荣   
     1978年4月  
爱 情 与 死 亡――读《罗密欧与朱丽叶》  
用今天的人的眼光来看,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故事似乎是有点不可思议。在这一个凄婉的爱情剧中,除了恋人之间那火热的表白之外,其它的一切都完全被死亡的阴影所笼罩。更奇怪的是,这死亡正是两位恋人共同追求的东西――以死来表明心迹。毫无疑问,这种高纯度的爱情代表了诗人心中的理想;而剧中的主人公为实现他们爱的理想,把生命都看得毫不足惜;这既体现出他们体内沸腾的生命的热度,他们个性的高贵,也体现出对于爱的最高境界的极端化的、不顾一切的追求。在这一点上,罗密欧和朱丽叶可说是旗鼓相当,一拍即合。爱,是内面生长的原始之力,死,是这力的最后归宿。  
在那一见钟情的凯普莱特家的舞会上,朱丽叶仅凭着与罗密欧短暂的接触就说出这种令人震惊的表白:“要是他已经结过婚,那么坟墓便是我的婚床。”(《莎士比亚全集?5卷》第113页)这种话让世俗中人瞠目结舌!她不知道他的名字,也不清楚他的身世,彼此交谈不过四、五句,只是在舞会上玩笑似的同他接了两个打破礼节的吻。但是这就够了,他们两人都从对方身上认出了自己。这个自己,就是那从未得到过展示的胆大妄为、一追到底、死不回头的个性。这种个性用不着解释,身体的接触比什么都能说明问题。火一般热情的、刚烈的少女朱丽叶一开始就领悟了本质性的东西,知道自己所要的那个人非他莫属,也隐隐地感到爱情从此摆不脱死亡的阴影。这种局面丝毫没有使她畏缩,因为她那高贵的心使她从来就将爱情看得高于自己的生命,并且这种看法是不由自主的。这样的爱当然超凡脱俗:“罗密欧啊,罗密欧!为什么你偏偏是罗密欧呢?否认你的父亲,抛弃你的姓名吧;也许你不愿意这样做,那么只要你宣誓做我的爱人,我也不愿再姓凯普莱特了。”(同上,第117页)朱丽叶这种对爱情的信念当然不是空穴来风,这是由她特异的个性同冷漠的现实碰撞,在十四年里头逐步建立起来的信念,只是从前她不自觉罢了。爱情唤醒了她的自觉意识,她决心同现实对抗,用生命来换取理想。爱,就如同岩浆一样在她年轻的躯体内喷发,她身不由己,明知有危险,还是一次次跑回窗前不断向罗密欧表白。在两人的爱情中,欢乐是那样的少,刻骨铭心的痛苦贯穿了始终。这痛,是他们爱的标志,每一瞬间都活在死亡的威胁中,爱因此变得超级的浓缩。朱丽叶大逆不道地同罗密欧私奔到教堂结婚了,现实和家规都根本不在这个自作主张的小姑娘眼中。但她清醒地知道自己同罗密欧的爱只能属于黑夜,他们所做的,是要用性命来付出代价的事,她没有对这个吃人的现实存一星半点的幻想,即便马上就死,她也要忠于爱情。“来吧,黑夜!来吧,罗密欧!来吧,你黑夜中的白昼!因为你将要睡在黑夜的翼上,比乌鸦背上的新雪还要皎白。来吧,柔和的黑夜!来吧,可爱的黑颜的夜,把我的罗密欧给我!等他死了以后,你再把他带去,分散成无数的星星,把天空装饰得如此美丽……”(同上,第143页)这种爱情的呼唤同时也是不祥的死亡的呼唤,未来已在她那聪慧的头脑的意料之中了,她看到了它,她渴望投入到它里面,她的热血所达到的极境令世俗者望尘莫及。人,尤其是以爱情为生命的女人,生来便具有理想至上的倾向,以及为完美而不顾一切的冲动。罗密欧从窗口的绳梯下降去逃命时,朱丽叶说道:“你现在站在下面,我仿佛望见你像一具坟墓底下的尸骸。”(同上,第154页)她已经清清楚楚地看见了死神。凭着敏锐的直觉,她知道他们短暂的爱情正滑向那永久的黑夜,她愿同她爱人一道在那最后的目的地安息。但她还活着,所以必须抗争。很快父母就来逼她嫁给她所不爱的人了,形势已无可挽回。她不想死,因为放心不下爱人,可是她做了死的准备。劳伦斯神父为她策划了逃亡的计谋。她横下心战胜恐惧,喝下了安眠的酒,被抬进墓穴。然而命运的差错却又使得她的爱人丧生。这个时候,她和他的爱情便走到了尽头,她达到了顶峰,只剩下她自己那个关键性的动作了。她勇猛地将匕首刺进年轻的胸膛,倒在了爱人的身上。如流星划过天际,她那短暂而美丽的光芒照亮了人们的心房。人们震惊地,原来爱真的可以超越一切,包括越不过去的死亡的鸿沟;原来人真的可以与死亡为伴,活在最最纯净的境界里。  
罗密欧也是世俗中的一个异己,他走向成熟的爱情的道路不如朱丽叶那么直接。他首先爱上的是冷美人罗瑟琳,那是一种少年的自恋似的单相思,这样的相思往往是真正的爱情必不可少的前奏。当他在舞会上遇见同样充满了渴望的朱丽叶时,两颗激情的心便撞出了耀眼的火花。还有什么能比这种青春的狂热的爱更动人?还有什么比这迅速升华到天堂的情感更神圣?罗密欧于刹那间明白:爱情真的降临了,由于他长期的执着,也由于他的虔诚。眼前的朱丽叶是这样的美,这样的投合他的心意,苍白的罗瑟琳没法同她相比。在那个奇异的夜晚,他看见的是朱丽叶,也是他自己,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是那样的心心相印,自恋由单相思提升到了真正的身心交流,没有了朱丽叶,他自己也活不成。所以当他后来杀了人被亲王放逐时,后悔不及的他觉得生命已没有了意义,因为放逐的生活里不可能有朱丽叶。神父劝阻了他自杀的举动,告诉他自杀就等于是杀死朱丽叶,为了爱人,他必须强打精神活下去,等待时来运转。于是漫长的折磨开始了。虽然他们被迫分开,但现在两人就好象是一个人,一方遇难,另一方也将死去。他们之间并没有任何约定,却好像从头至尾都处在约定之中。朱丽叶的噩耗传来时,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尽快回到爱人身边,然后同她死在一起。这个同样以爱情为生命的男人,一点都不比女人逊色。他买下毒药,骑上快马向他的爱人飞奔;他像追求爱情那样去追求死亡。在他那临终的眼里,的死亡就是爱的目的地,除了死在爱人的怀里,他别无它求,因为这个冷酷的世界不让他们活,也不让他们爱。他虽骑在马上,心已经全部死了。他用自己那死人一般的躯体同巴里斯格斗,杀死了他,闯进朱丽叶所在的墓穴;然后又用死人一般的手葬了巴里斯;用死人一般的目光问候被他杀死的提伯尔特;最后,用死人一般的嘴唇亲吻着朱丽叶喝下了毒药;他终于在无限痛苦中追求到了他所要的无限的幸福,在同死亡的合一中得到了永生。罗密欧作为一个男人的形象在今天看起来是很陌生的,只有那最最热烈的诗人的心灵,才能诞生这样的形象。他同朱丽叶都是属于天堂的人,这个世界不适宜他们,他们至死不屈,做了叛逆的冤魂。但说到底,天堂不正是属于像他们这样的世俗生活的叛逆者的吗?  
他们从未想到过要同他们所面对的现实周旋或妥协,对于他们俩来说,现实是一道死亡之墙,他们在热恋中根本就对它视而不见,但在深深的心底,两人都知道墙是越不过去的。虽然朱丽叶也曾抱着幻想喝下神父调制的安眠药,罗密欧也曾怀着希望在外地苦等,那只是出于生的本能。从一开始,两人不约而同的对这爱情的预测便是以“没有好结果”,“大不了一死”这样的基调为前提的。知道自己很可能死,却还要惊天动地地爱一回,这是青春爆发的热力绘出的风景,在这眩目的风景面前,死亡隐退了。谁不愿意享受幸福?由此可以推测出他们所处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存环境,或许就正是这样的生存环境,才会产生如此凄美纯净的爱情,因为只有这种极致的爱可与它抗衡,否则爱就根本不能存在。由此又令人想到作者的爱情理想正是他对于爱情处境的自我意识,想到人如果不能如剧中的主人公那样拼死一搏便什么也不是,古往今来都是如此。面对死亡的爱在现实中是很难行得通了,但在艺术的生存中,我们仍然可以一次次演习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不朽的故事,用我们的热血一次次向这个充满了恶的世界发出宣言。  
浏览此文章的网友还同时浏览了:
&文章录入:725qah&&&&责任编辑:725qah&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备课中心导航
热 门 文 章
相 关 课 件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仲夏夜之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