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汉语言文学(师范类)什么时候开始上选修课

吉大一成助学中心
吉林大学继续教育在线报名
学 校 价:元
开班日期:电话咨询
总 课 时:120
上课时间:电话咨询
培训周期:一周以内
学校名称:
授课地点:吉林大学全日制自考学校
交通线路:1
本课程特别提示:
专业的名师带队,给您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赶紧来加入吧
课程详细介绍
东北师范大学自考本科段汉语言文学
东北师范大学自考本科段&&汉语言文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美学、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论选读等11门理论课及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专业代码:主考院校:东北师范大学
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主干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主干课
英语(二) 14 三选一
日语(二) 14
俄语(二) 14
外国文学史 6 主干课
语言学概论 6 主干课
中国现代文学史 6 主干课
中国国代文学史(一) 7 主干课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7 主干课
10/中国文化概论 5 七选二(不考外语者七选五)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4
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4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4
西方文论选读 4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4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4
毕业论文 不计学分
以上全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撰写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由吉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颁发本科毕业证书,东北师范大学在毕业证书上副署。凡符合条件的毕业生由东北师范大学授予相应的学士学位。
本课程特别提示:
专业的名师带队,给您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赶紧来加入吧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人才培养方案(2012版)
时间: 01:49
专业代码:B0110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汉语言文学听、说、读、写等基本素质,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及相关人文学科知识,初步具备汉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及教学技能,能够从事语文教学研究工作以及相关领域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通过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教育及教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教师职业素养,掌握从事本专业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及团结与协作精神;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主义公德和职业道德。
2、掌握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具有正确的文艺观点、语言文字观点和坚实的汉语言文学基本知识,并具有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解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
3、了解语言文学学科的新发展,并能通过学习,不断吸收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新的研究成果,根据社会需要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拓宽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在将新知识引入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富有开创精神。
4、基本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各学科学术发展的历史,熟悉中外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素养,逐步学会在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前提下,开拓新的知识领域。
5、熟悉教育法规,具有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和汉语言文学教学基本理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6、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7、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三、主要课程
写作、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语文课程教学论等。
四、学 制 四年
五、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六、学分要求
学生应修完本专业所有必修课程(通识教育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教师教育必修课),获得117个学分;必须修满应修选修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和专业类选修课),获得40个学分;必须完成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和其它集中实践性环节,获得51.5个学分;总计修满208.5个学分,方能毕业。
七、课程体系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表(详见附表)
八、教学计划表(详见附表)
课程体系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表
1、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学期学时分配表
各学期学时分配
各学期教学周数
通识教育必修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核心课
教师教育必修课
应修通识教育选修课
应修专业类选修课
学时数小计
2、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学期学分分配表
各学期学分分配
各学期教学周数
通识教育必修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核心课
教师教育必修课
应修通识教育选修课
应修专业类选修课
军事理论(训练)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
社会调查与学年论文
3、实践教学学时、学分及比例
课程内实验教学(学时)
独立设置实验教学(学时)
课程内实践教学(学时)
集中实践教学(周数)
实践教学学分/总学分(%)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全程教学计划表
课内总学时
通识教育必修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计算机基础及应用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大学英语Ⅰ
大学英语Ⅱ
大学英语Ⅲ
大学英语Ⅳ
形势与政策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Ⅰ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Ⅱ
通识教育必修课小计
应修通识教育选修课小计
专业基础课
现代汉语Ⅰ
现代汉语Ⅱ
中国现代文学Ⅰ
中国现代文学Ⅱ
中国当代文学
专业基础课小计
专业核心课
古代汉语Ⅰ
古代汉语Ⅱ
中国古代文学Ⅰ
中国古代文学Ⅱ
中国古代文学Ⅲ
中国古代文学Ⅳ
语言学概论
外国文学Ⅰ
外国文学Ⅱ
专业核心课小计
教师教育必修课
语文课程教学论
班主任工作
现代教育技术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教师教育必修课小计
专业类选修课
汉语语法分析
《文心雕龙》研究
诗歌创作与接受美学
文学批评与小说艺术
中国文化概论
唐宋诗词鉴赏
二十世纪中国作家专题
中国古典戏曲专题选讲
专业类选修课
语言与社会生活
语言与文化专题
外国文学名著选读
二十世纪西方小说中的政治
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赏析
中学语文名篇精读
跨文化交际
中学语文教学技能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
新闻采访写作
电视栏目专题
演讲与口才
新闻作品选读
词汇学及词汇教学
专业类选修课小计
应修专业类选修课小计
课内学时学分总计
军事理论(训练)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
社会调查与学年论文
集中实践小计
课内学时学分总计中不计课外学时和集中实践学时学分。
上一篇:没有了
--------------校内链接-------------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系院所室-----
教育与心理科学系
外国语学院
物理与电子工程系
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计算机学院
数学与计量经济系
经济管理系
建筑与材料工程系
机械与电气工程系
继续教育学院
语言文化职业学院
-----机关部处-----
党委办公室(督查室)
纪委(监察处)
招生办公室
就业工作指导中心
后勤产业集团
教育技术中心
国际合作交流作处
离退休工作处
-----学生社团-----
--------------校外链接-------------
版权所有@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文学院 鄂ICP备 号地址: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二路29号 邮编:430205&最佳浏览分辨率热门关键词:
热门关键词:
东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成人自考
14:14:26 点击: 次&
东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东北师范大学(英语: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简称东北师大或东师。位于中国吉林省长春市,“211工程”大学之一,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建校于1946年,原名为东北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50年,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易名为今名东北师范大学,学校类型变更为师范大学。目前共有本部、净月两个校区。学校占地面积167万平方米,其中本部校区占地73万平方米,净月校区占地94万平方米。 建校60多年来,已有20万余名毕业生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各类人才.
一、专业概述
、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
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可在科研机关、
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有的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可适宜在党政机关,
包括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对外交流以及其他企事业部门从
事文言文字工作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主要培养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或与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专
要求学生达到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
较强的写作能力、
阅读能力。
、如果你的学习非常优秀,或者你在校期间在权威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的话,
毕业之后你可以选择出国教书。
就业前景:主要到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
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备注
1&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
2&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
3&00015&英语(二)&14&三选一
&00016&日语(二)&14&
&00017&俄语(二)&14&
4&00037&美学&6&
5&00540&外国文学史&6&
6&00541&语言学概论&6&
7&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6&
8&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7&
9&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7&
10/11&00321&中国文化概论&5&七选二(不考外语者,七选五)
&00422&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4&
&00813&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4&
&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4&
&00815&西方文论选读&4&
&00812&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4&
&00821&现代汉语语法研究&4&
&06999&毕业论文&&不计学分
&&总学分&66&
考试地点:长春
毕业证书:成绩全部合格者,由吉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和东北师范大学联合颁发教育部电子注册的本科毕业证书。
沈阳成人高考&&辽宁成人自考&&成人自考报名点&沈阳自考
报名地址:沈阳市皇姑区长江街59号国美电器20楼2007室
咨询老师&QQ&&郝老师
电话咨询&024-31834817
&&&&&&&&&&&&郝老师
咨询网站:/
职场加油站
阅读上一篇:阅读下一篇:
找课114全国免费课程咨询热线,为您推荐口碑最好的中小学课外辅导、少儿英语、成人英语、出国留学机构(其他课程咨询恕不接待)
北京 400-001-&上海 400-001-&广州 400-001- 深圳 400-001-&天津 400-001-&杭州 400-001- 南京 400-001-&苏州 400-001-&济南 400-001- 青岛 400-001-&武汉 400-001-&重庆 400-001-
成都 400-001-&西安 400-001-&宁波 400-001-大连 400-001-
温馨提示:拨打招生免费咨询电话方法,先拨通400-001-9911,再根据语音提示按分机号,等待接通,欢迎您的来电。(电话接听时间段:周一至周日上午9:00―晚上20:00)
2013年国考面试推荐课程
课程名程 课程分类 课时 试听 购买
面试协议过关班 协议系列 54
结构化7天突破班 在职系列 34
结构化10天突破班 应届生系列 42
无领导小组讨论高分班 专项系列 26
2013年各省市网上辅导课程,
??????????
????????????????????
??????????
??????????
???????????????
音频公开课
6036
2173
2816
1882
2342
2386
3773
2430
7842
3164
4747
4467
4100
10424
8925
8740
7936
15014
12866
12804
三百六十行,欢迎各培训机构加盟吉林自考信息网上公布 2014年东北师范大学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报名考核时间
摘要:2014年东北师范大学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报名考核时间
主考院校: 东北师范大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年度: 2014年下半年& 实践课报名时间: 该项未初始化,详情请通过咨询电话向主考院校咨询!考核时间: 该项未初始化,详情请通过咨询电话向主考院校咨询!开考课程: & 毕业论文(设计)报名时间:
至 考核时间:
至 开考课程:
(6999)毕业论文咨询电话: 咨询:QQ:&
附件下载: (已下载46次)
吉林大学主考&颁发学士学位证&&国家高等教育全日制自考本科正在报名中&&报名方式:本网站在线报名QQ:7921553&&&&&&&联系电话:&&&&&咨询热线:9&&
版权所有& 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 ICP备案:ICP备号
吉林大学自考本科及二学位招生热线及短信平台:&&&&& QQ:&&&&&&&&&& 咨询及报名电话: 9&& 报名及咨询Q Q:(全日制自考本科) (第二学位)(远程和成人) 邮箱: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怎么样-有问必答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怎么样
提问者:邱正海,提问时间:问: 是主打专业吗?
回答者:刘建林86 回答时间:答:还可以,给你一些参考资料!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开拓创新精神,掌握现代化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和手段,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品德优、素质好、基础实、能力强的应用型和外向型中文专业人才,以及具有扎实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技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与中文专业相关的多元化应用型专业人员。其中包括通过各种资格证书而获得准入许可的各种专门人才,如中小学语文教师、高级文秘、国家、文案策划人员、新闻传播工作者、网站编辑、机关管理者和对外汉语教学教师,以及报考研究生进一步深造者和文学创作者。
主要课程:写作、文学概论、美学、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汉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办公自动化、语文教学论、儿童文学研究、影视文学基础、中国语文教育史、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秘书学、档案管理学、中文信息检索、秘书实务、公文写作、传播学、新闻采访与编辑、新闻评论写作、网络新闻学、摄影概论和数码摄像等课程。
一、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
汉语言文学具体包括三个主要的专业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文秘与办公自动化和新闻传播。我们将根据社会对应用人才的实际需求,来决定中文专业学科发展的内容、方向和重点。从目前社会对人材需求的走势来看,汉语言文学教育将是中文系在最近一个时期内办学的主体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中文领域多元化专业技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中小学语文教师、新闻传播专业人员、国家公务员、高级文秘人才、对外汉语教学师资,以及中文电脑应用管理人才、文学创作人员、报考研究生继续深造者等,为学生后在社会上求职奠定宽厚、扎实的基础。其中以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总的要求是,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开拓创新精神,掌握现代化中文信息处理的技术和手段,网络时代应具有的读写核心技能,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品德优、素质好、基础厚、能力强的应用性专门人才。
对培养对象的具体要求:
1.热爱祖国,热爱本职工作,追求真理,具有远大理想、高尚品质和实事求是、勤奋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竞争意识,成为自觉为国家现代化服务的人才。
2.具有本专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较宽厚文化素养、科学思维方式和独立创新精神。有较强的文字和口语表达能力,办公自动化的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前沿信息和发展动态。
3.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初步科学研究能力。
4.掌握一种外国语,能够较好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人格魅力、审美情趣和健康体魄。
二、学制与修业年限
本科学制为 4年,修业年限3―5年。本专业实现学分制。毕业累计最低需要修完 155 学分。其中公共教育课43学分。专业基础课58学分。专业和毕业10学分。专业主干课10学分。专业选修课为34学分。学生修完规定学分、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东北师范文学学士学位。
公共教育课 ( 4 3 学分)
1.写作 ( 4 学分)
系统讲授文章写作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体内容包括:一、导论;二、写作的思维模式;三、文章的材料检索;四、文章的表达手法;五、文章的起草修改;六、文章结构方式;七、文章的语言风格;八、文章的文体模式;九、文章的审美形态;十、记叙文;十一、议论文;十二、说明文;十三、诗歌;十四、散文;十五、小说;十六、戏剧;十七、应用文。作文训练配合知识、理论侧重文学体裁写作,包括指导、批改、讲评等环节。
2.文章解读论(2学分)
提供新的文本解读的理论和方法,展示文本解读的新视野。具体内容包括:一、文本阅读的理论定位和本质功能;二、文本阅读的中西方传统;三、评点式和考据式阅读;四、文体论式的阅读;五、社会学和文化学阅读;六、语义学和接受美学阅读;七、电脑文本的阅读。最后附录文本阅读精要训练,把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3.文学概论 ( 4 学分)
讲授文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一、本质论,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反映,是艺术的一种主要形式。二、构成论,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作品体裁,以及文学作品内容与艺术形式关系。 三、创作论,文学的创作过程,典型形象与典型化,意境与意境的创造,文学的风格和流派。四、发生发展论,文学的起源和发展,文学发展中的继承与革新,创作方法的演变,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五、鉴赏批评论,文学鉴赏的性质、基本过程、心理特征,文学批评的性质、作用、标准和原则,以及批评家的修养等。
4.现代汉语 ( 6 学分)
讲授现代汉语概况及规范化,现代汉语语音、词汇及汉字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现代汉语语法和修辞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词素、短语、单句、复句病句修改,选词、炼句、辞格等。通过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
5.古代汉语 ( 8 学分)
讲授语言典范的古代文学、历史等方面的文章,掌握古代汉语常用词汇和组词造句的规律,语法、文字、音韵、词汇方面的基本知识,学习古代汉语必备的工具书、古书注解、标点、今译等知识,并进行练习。
6.中国现当代文学 ( 8 学分)
讲授 “ 五四 ” 至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发展历程,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和文学现象,各个时期文学创作发展演变的情况,重要的作家作品,科学地分析、总结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
7.中国古代文学 ( 12 学分)
先秦文学、秦汉文学和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和宋辽金文学,元代文学、明代文学和清代文学。了解这些历史阶段古代文学发展、演变的过程;掌握文学史的基本线索;学习各历史时期产生的重要作品;正确地评价各时期重要的文学现象及代表作家的思想、艺术成就;探索中国古代文学的规律与特色;继承优秀的文学传统,以服务于当代的文化建设事业。
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44学分)
1 . 语文学科教学论(4)
讲授语文教学的性质、目标、原则,读文教学,作文教学,听说教学,语文知识教学,教学方法,语文教师,语文教材的体系、课本的编辑和典型教材分析。语文课文试讲。
2.电脑中文信息处理 (2学分)
第一章电脑写作:电脑写作:写作方式的革命、 中文平台和输入方法、 电脑写作的信息处理、电脑写作的表现手法、电脑写作的结构方式、电脑写作的语言风格、电脑写作的审美形态和电脑写作的实用技巧。 第二章多媒体: 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多媒体电脑系统、多媒体技术应用、 Windows 多媒体特性、多媒体附件程序、多媒体属性设置和配置Windows 声音方案。第三章网络技术:电脑网络基础知识、网络的广泛运用、如何上网、网上浏览的方法与技巧、超越语言障碍、收发电子邮件、网络信息检索、网上下载软件、网上聊天与交流、巧妙使用脱机工作、遵守网络礼仪和高效上网技巧。
3.语言学概论 (2学分)
讲授语言的存在和性质,语音、语汇、语法、语义、文字理论,语言和社会,语言和心理,语言的分类,语言的起源和发展,语言学的应用。
4.中国文化概论 (2学分)
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研究中国文化现象、体系和规律的综合性学科。它探讨中国人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精神的物化形态,以及中国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讲授内容包括:中国文化的内在意蕴、中国文化的结构功能、中国文化的积淀变迁、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与地域类型、中国文化与语言文字、中国文化与文学艺术、中国文化与科学技术、中国文化与哲学思想。它可以提供一种宽广全息的文化视角,阐释和理解中国人行为的方法及原则,使之呈现出清晰秩序、和潜在意义。
△文学系列
1.中国古代文论 ( 2学分)
讲述《尚书 ?尧典》、《论语》、《墨子》、《庄子》、《毛诗序》、《论衡?艺增》、《典论?论文》、《文赋》、《文心雕龙》、《诗品序》、《文选序》、《戏为六绝句》、《与元九书》、《答李翊书》、《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与李生论诗书》、《书黄子思诗集后》、《答洪驹父书》、《论词》、《岁塞堂诗话》、《沧浪诗话?诗辨》、《论诗三十首》、《童心说》、《曲律》、《醒世恒言序》、《序山歌》、《闲情偶寄》、《论文偶记》等古代文论名篇。
3.中国当代文艺思潮 ( 2学分)
讲授我国当代文学思潮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局限,并注意介绍、评述在当代文艺思潮的不同阶段出现的重要事件、作品、理论论争等问题, 以提高学生对当代文艺思潮、文学现象的分析和把握能力,正确认识当代文学的发展规律。
4.中国现代小说研究 ( 2学分)
讲授中国现代小说的兴起和发展脉络,思想和艺术成就。重点分析人生派、乡土派、浪漫派、新感觉派、京派、海派等小说流派的不同的文学主张和不同的艺术风格。既讲各个流派的总体特征,又注重作家个性透视。
5.中国当代小说史 ( 2学分)
讲授我国当代小说发生、发展的特点、基本规律及存在的局限;并对当代小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有影响的作品、重点作家的创作进行介绍和评述,以期引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加深对当代文学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6.文体学 ( 2学分)
总共讲述十二章内容:第一章总论、第二章文体的多维内涵、第三章文体的层面结构、第四章文体的形态分类 (上)――分类的依据、方法和规则、第五章文体的形态分类 (下)――中国文体分类的历史走向、第六章文体的历史嬗变、第七章中国狭义文章的流变、第八章中国文学体裁的流变、第九章文体的国际移植、第十章文体的复杂变异、第十一章文体的理论模式、第十二章文体的识别方法。
9.唐宋诗词赏析 ( 2学分)
解读唐宋诗词中的著名篇章,提高古代诗词的鉴赏能力和水平。同时学生还可以创作古代诗词样式的作品,古为中用,为现实服务。
10.东北乡土美学 ( 2学分)
地域美学是在国际上非常重视的一门学科,而在国内则刚刚起步。东北乡土美学内蕴丰富,特色鲜明,亟待开拓。本课程面对东北地域的人的心态,人的行为等诸多存在,以及深为国际瞩目的多彩的乡土艺术,结合人类文化学的最新成果,研究东北民间独特的审美意识、审美趣味,发现东北乡土所特有的思维方式,表述方式和接受方式。
11.儿童文学 ( 2学分)
本课包括 “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儿童文学体裁论”两大部分。在基本理论部分讲授儿童学的概念、本质、意义、功能等;在体裁部分讲授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儿童小说、儿童故事、儿童散文、儿童戏剧、科学文艺样式的基本特点、审美功能以及著名的作家、作品。
12.小说观念与中国小说 ( 2学分)
讲授中国历史上小说观念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过程,来审视中国小说的发展历程和脉络流向。并通过小说的叙事方式、叙事视点、叙事牛乳叙事话语和叙事技巧的研究,从而揭示小说特征和创作规律。
13.艺术概论 ( 2学分)
讲授除文学以外的其他艺术体裁如雕塑、绘画、舞蹈、电影、电视、音乐、建筑、杂技、实用装饰等基本知识和艺术欣赏。
14.影视文学基础 ( 2学分)
讲授电影和电视艺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影视艺术的功能、特性,样式与风格,艺术鉴赏的特点、要求,影视评论与写作。
15.电影作品解读 ( 2学分)
师生共同鉴赏、分析和评论最新世界各种电影节获奖作品,来品味世界各种艺术风格和体裁的电影作品,从而提高鉴赏和评论电影的水平。
16.文学创作 ( 2学分)
主要讲授文学写作的准备 ――深入生活,加强思想、艺术修养;几种主要文学体裁写作。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文学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为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提供文学修养和人文素质。
17.汉字与书法 ( 2学分)
讲授汉字的起源,汉字书法概论,书法与汉字书写的关系,书法艺术论。书法技法:包括执笔与运笔,选帖与临摹。楷书技法,各种书体介绍:行、草、隶、篆、章法布局;书法欣赏与创作。硬笔书法:钢笔、粉笔。辅之课堂作业指导。语言与文化 ( 2学分)
18.语言与文化
从语言与文化之间所建立的语言的文化与文化的语言之联系出发,重点介绍语言系统与文化、语言运用与文化、语言接触与文化、语言起源与文化、语言变化与文化等内容,对语文应用、外语学习、对外汉语教学、解读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
19.汉字学 ( 2学分)
第一章:概说(定义、特点、范围、简史);第二章: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规律;第三章:汉字的基本结构;第四章:研究汉字的基本方法;第五章:汉字与文化;第六章:古代字书与检字法;第七章:汉字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20.音韵学
第一章,音韵学的对象、功用和学习方法;第二章,音韵学的基本知识(1.汉语音韵结构特点、2.反切、3.关于声母的概念、4.关于韵母的概念、5.关于声调的概念);第三章,等韵学基本知识(1.六部韵图简介、2.韵图的结构、3.等的实质);第四章,《广韵》音系(1.《广韵》的体例和性质、2.介绍余乃永的《新校互注宋本广韵》、3.《广韵》的声母系统、4.《广韵》的声母和现代普通话声母的比较、5.《广韵》的韵母系统、6.韵图对《广韵》韵母的分析、7,韵图为声母分等的实质、8.《广韵》声韵结合关系、9.《古今字音对照手册》和《方言调查字表》介绍、10.《广韵》韵母与现代普通话韵母的比较、11.《广韵》的声调、12.《广韵》音系的构拟、13.《广韵》反切的规律、);第五章,汉语音韵学简史(1.韵书产生以前的古音研究、2.《广韵》以后的韵书和音韵研究)
21.汉语词汇学
第一章 绪论(一、什么是汉语词汇学;二、汉语词汇学的形成和发展三、汉语词汇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四、汉语词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二章 词、词素(一、词、二、词素);第三章 词汇(一、什么是词汇;二、词汇成分;三、词汇的内容和范围;四、词汇的其他类集);第四章 词义(一、什么是词义;二、词义的类型;三、词义类聚;四、词义的演变和发展;五、词义的特性;六、词义发展研究;七、词的释义);第五章 词汇学著作介绍(一、现代汉语词汇学著作;二、近代汉语词汇学著作;三、古代汉语词汇学著作;四、汉语词汇学史著作)。
24. 古汉语语词解诂方法
本课程主要从形、音、义、语法、方言、现代汉语语素、成语、外域语等多角度展示了语词研究和阐释的方法。有很多是发前人所未发,具有独特的视野,有很大的启发意义。课程中注意了材料和方法、语言和文化、古语与今语、理论同实践的关系,使课程内容既具有理论深度又具有实用价值,可使学生加深对语言的认识,拓宽语言研究的视野,增强语言研究的能力,提高古今语言的素养。
△语文教育系列
25. 中国语文教育史 ( 2学分)
纵观中国历史上各个阶段语文教育的状况和发展,来研究中国语文教育发展的规律和趋向。尤其应该突出中国历史上著名语文教育家的著述阐释,来推陈出新。
26.中外母语教育比较 ( 2学分)
通过中外母语教育的内容、体系、教材、方法等的比较研究,来分析中西方在母语教育方面的各自优势和长处,从而实现中西方母语教育的互补。
27.文学名著鉴赏 ( 2学分)
重点鉴赏中外现代和当代不同作家和体裁的经典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名篇,提高学生文学鉴赏的能力和水平。
28.教育学 ( 2学分)
教育基本理论大致包括教育的本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儿童身心发展等理论问题。社会的发展促使教育学的规范也应随之有所突破和变革,使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从粗糙的综合到分析、抽象、概括,再到更高一级更为深入的综合的全过程。本课程试图通过对教育系统发生的空间因素和时间因素的分析,回答教育展开过程背后的内在逻辑规律与动力系统。
29.教育心理学 ( 2学分)
主要内容包括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如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内容结构、发展历史与展望、研究方法、学习特点以及学习的基本理论等;知识的学与教,如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的学与教,学生问题的解决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学生认知发展、心理差异与因材施教的问题,教学设计的心理学问题以及学习的测量与评定等;品德与个性的形成与教育,如学生品德、人格的形成与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中的动机与社会心理因素,如学生的成就动机、学生群体心理与班级人际关系,以及教师的行为表现等等。
30.中文工具书使用 ( 2学分)
讲授工具书的定义、特点、分类,编排与检索,查考古今图书,查考篇目文句、报刊资料、汉语字词、人物生平资料、地理文献、古今典章制度、古今重大事件、百科知识、纪年法与历法的对照换算。
△文秘与办公自动化系列
40.秘书实务 ( 2学分)
讲授秘书与秘书工作的概念,秘书工作的任务、特点,秘书的素质与修养,秘书与决策,秘书与调查研究、信息资料、公共关系,秘书与文书,秘书与写作,秘书的工作方法及办公自动化。
41.公文写作 ( 2学分)
讲授国务院规定的我国公文种类。具体讲授公文的起源、历史演化、基本分类、主要特点、基本功能、表达方式、结构类型、语言风格、规范格式、写作要求,以及典范例文的分析等。
42.中国秘书史 ( 2学分)
讲授中国秘书工作的起源,了解中国秘书工作的发展历程,历代秘书机构的演进,秘书人员的培养、选用、考核,各种秘书工作制度和法规,总结秘书工作的历史经验,探索我国秘书工作的规律。
43.中外秘书比较 ( 2学分)
讲授中国与美、英、法、日等国秘书工作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共同规律,以及各自的特点,借鉴发达国家秘书工作的有益经验。
44.文书学 ( 2学分)
讲授文书的含义、特征、种类,现代文书的作用和用法,文书工作的任务、特点、制度、组织、程序等。
45.档案管理学 ( 2学分)
讲授档案管理工作的性质和原则,档案的收集、价值鉴定、保管、检索、提供利用、编研,统计和档案工作的现代化。
△电脑教育技术系列
46.电脑写作 ( 2学分)
主要讲授电脑写作的思维模式、中文平台、输入方法、信息检索、表达方式、结构形态、语言风格、起草修改、文体模板、审美形态、存储打印、实用技巧,以及常用文体的写作。它还包括中文信息处理的电脑辅助软件和相应的电子设备使用。提高学生运用电脑处理中文信息的实际能力。
47.多媒体与网络技术 ( 2学分)
主要讲述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两大部分内容。多媒体包括: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多媒体电脑系统、多媒体技术应用、 Windows 98 多媒体特性、多媒体附件程序、多媒体属性设置、配置 Windows 98 声音方案。网络技术包括:电脑网络基础知识、网络的广泛运用、如何上网、网上浏览的方法与技巧、过好语言关、收发电子邮件、网络信息检索、网上下载软件、网上聊天与交流、巧妙地使用脱机工作、遵守网络礼节、高效上网技巧。
48.网络课件制作 ( 2学分)
讲授网络课件制作的实用知识和基本理论。介绍网络课件制作的最新软件: Dreamweaver MX 、 Fireworks MX 、 Flash MX 的基本使用方法和实用技巧。讲授软件功能、文档创建方法、网页素材收集、网页定位技术、网页审美构图、网页图片优化、网页链接技术、网页上传和维护等。
49.电脑中文实用软件 ( 2学分)
介绍和中文专业及办公自动化有关的最新软件的主要种类、具体功能、安装和使用方法、应用范围等知识。如字处理软件、写作软件、阅读软件、看图软件、资料库软件、影视播放软件、杀毒软件、百科全书软件、绘图软件、系统应用软件等。
58.专业资格证书 ( 3学分/1个证书)
学生通过国家培训、认定和考试,获得国家颁发的教师资格证书、秘书资格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均可分别获取 3学分。
△毕业论文和专业实习 (必修,10学分)
59 . 专业实习 ( 6 学分)
专业实习是高等学校专业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检验各种专业理论的价值和学习的成效,以及发现学生自身知识结构的缺陷。专业实习也是学生寻找就业途径、提前了解社会现实的一种方式。学生在进入三年级以后,可以利用寒暑假或者四年级上学期前后两个月的时间,自主独立完成专业实习任务。
根据近年来国内高校专业实习的一般模式,采取分散实习的方式。根据专业设置,主要拟定四个实习方向: 1.中小学语文教育;2. 新闻与宣传;3. 文秘与办公自动化;4.对外汉语教学。学生可自主选择实习方向和实习单位。在学校老师提供咨询、实习单位有关人员的具体指导下,独立完成实习任务。
0. 毕业论文 (4学分)
讲述属于毕业论文写作相关知识和撰写方法。具体包括:一、毕业论文的概念内涵;二、毕业论文的选题原则;三、毕业论文的信息检索;四、毕业论文的结构方式;五、毕业论文的语言特色;六、毕业论文的审美形态;七、毕业论文的内容提要;八、毕业论文的示范例文;九、毕业论文的注意事项;十、毕业论文的法规文件。
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和选题,分组开题,在相关专业导师的指导下,按照学院关于毕业论文发学术规范要求,独立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职业资格证书研修课
60. 教师资格教育课 (3学分)
课程由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教学三部分构成。学生必须通过培训、考试、认证后方能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并获得学分。
60.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课程 (3学分/门)
职业资格证书属技能性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拓宽就业渠道的有力措施。中文系课程的开设,要适当考虑这种技能鉴定考试的需求。凡取得一个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可以获得3学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