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竿的选择选择

鱼竿的选择关键在哪里
好鱼竿的特点是:细、长、直、轻,坚韧有弹性,伸缩自如。垂钓者常用的有竹竿、苇竿、玻璃纤维竿和碳素竿几种。这些竿各有优缺点,垂钓者可根据个人喜好和经济条件酌情选用。
&&& 好鱼竿的特点是:细、长、直、轻,坚韧有弹性,伸缩自如。垂钓者常用的有竹竿、苇竿、玻璃纤维竿和碳素竿几种。这些竿各有优缺点,垂钓者可根据个人喜好和经济条件酌情选用。自制竹竿省钱,而且是一种乐趣。制做一副精美的鱼竿不亚于制作一件工艺品。购买玻璃纤维竿简便省事,竿长可超过自制竹竿,而且轻便;高级碳素竿重量特别轻,使用尤为方便,但价钱较贵。
&&& 目前越来越多的垂钓者使用玻璃纤维竿,这也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喜爱垂钓的表现。
&&& 竹竿的制做与维护
&&& 竹竿一般用淡竹、水竹、紫竹、楠竹、苇竹,以后三种为佳。不论选用什么竹子,既不要当年的新竹,也不要四五年以上的老竹。要不老不嫩的,竹子节密,表面无虫蛀、无刀伤。竿梢选用山竹为好,这种竹生长在丘陵或大山腰中,有的生长在石缝中,采集较为方便。
&&& 先用锉刀把竹节疤尽量锉平,然后用砂纸或碎玻璃片打磨光滑。但不要刮去竹皮,尤其是在两节竿的插头处,要细心打磨,直到插进去不紧不松为止。若发现竿不直,可在地上用于树叶、树枝燃一堆火,把竹竿放在火上慢慢烘烤,烤到竹的表面渗出竹油时,再慢慢用手将弯处扳直,边烤边扳,不能操之过急,直到满意为止。套头处用细线或细铁丝缠绕,至少缠绕10厘米以上。如想更坚固,可在绕线外边再缠上塑料带。
&&& 竿的内节,有人主张打通。打通与否,各有利弊。打通的,细竿可分别插入,使数节竿变成两节竿,这样,外出携带方便,而且细竿插入粗竿中,可以得到保护。有人主张竿的内节不要打通,说打通内节不坚固。我们认为,论坚固性不打通为好,但使用不方便,若是五节竿,合起来就是一小捆,加之其他辅助鱼具之类,不便携带。再说,打通的鱼竿,在钓鱼时被折断的很步。最缅的一节梢竿虽易断,但也不是因打通内节所致。所以,权衡利弊,还是将竿的内节打通为好。
&&& 每节竿的长度以不超过1.75米或1.80米为宜。这样在车船上横放或竖放都很方便。竿的总长度可因时、因地制宜。春天可用短一些的竿,秋天、夏天、冬天需用长竿。在小塘口垂钓可用短竿,在大塘日、湖泊、水库垂钓需用长竿。
&&& 为了适应钓大鱼时放线的需要,可在手竿的末节竿上安一绕线轮,将一部分鱼线绕在线轮上,遇着大鱼可以任意放线。
&&& 一副好鱼竿应当在插接或拉伸后笔直,浑然一体。使用前可悬垂一定量的重物傲试验。竿的弓形力点应在全竿1/2前部的1/2~1/3处,去掉重物后应恢复原状。
&&& 在制竿时,可用桐油(清漆)将竿的内、外涂遍,晾干。隔一两年油漆一次。这种鱼竿,不怕雨淋,不怕虫蛀,经久耐用。竿子用后用布擦净,晾干,放入布袋内平放或挂起,以防变形。
&&& 玻璃纤维竿和碳素竿的选购
&&& 一副玻璃纤维竿或碳素竿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元,购买时应认真挑选。不要光看层层外包装的精美,而应从质量上进行检查。挑选步骤如下:
&&& 先打开最末端的漏水盖,检查每节末端透明漆(或彩色漆)部分,看看是否有气泡颗粒所造成的空隙,纤维条纹是否粗而凌乱,每节的厚度是否均匀。无气泡的,纤维条纹细密、整齐的,厚度均匀而且较厚的是好竿。
&&& 将竿逐节拉开伸直,平举着向左右摇晃,竿身必然振动,有反弹力。若从竿梢算起第四、五节开始有反弹力,正合适,若从第六、七节开始有反弹力,说明此竿太软;若从第三、四节开始有反弹力,则说明此竿属硬性竿。也可以不挥动鱼竿,向前平伸,看从第几节开始有弯曲度。好竿的弯曲度较小,而且仅仅表现在竿的前部。若从竿的中部开始就有弯曲度,说疆此竿质量欠佳。
&&& 购买玻璃纤维竿或碳素竿,在选择时要细看接头处(即插入竿内几厘米的那一段)是否硬实,是否光滑,有否裂纹。再从前面把每节抽出,看是否露出接头(即黄色或白色的那一小节),若无露出便是好的。竿子全部拉出后,整体应较直挺,若中间弯度过大,说明质量欠佳。在使用这种竿子时,一定要从里面穿线,以增加竿子的弹力和拉力。
&&& 近几年,市场上出售一种竿,竿梢的2~3节是碳素的,这就更好。因为碳素竿的弹力、拉力都比玻璃纤维竿好,而且重量轻。
&&& 后两种竿又有国产竿和进口竿之分。有人迷信进口鱼竿,进口鱼竿的光洁度、工艺确实较佳,但近几年我国的威海市已引进日本的鱼竿生产线,所产的鱼竿并不比进口竿差,有些竿的拉力还超过了进口竿。若从实用出发,我们以为还是买国产竿为好。
&&& 须提醒垂钓者注意的是,碳素竿易导电,遇雷雨天气,在高压电线下,不要用碳素竽垂钓。
&&& 玻璃纤维竿和碳素竿在每次使用后要用布擦干净,晾干,再装入套内挂在墙上或平放,不要斜靠在墙边,以免竿子变形。
(责任编辑:nlnln)
------分隔线----------------------------
天下名泉无数,历代茶人都试以品质而论泉之高下,谁是天下第...
好的鱼具和精美的饵料,只是钓鱼的物质保障。但有了这些是否...
采用独立悬架结构的汽车,就是左右两个车轮没连在一根刚性车...
虽然都称为四轮驱动,但四轮驱动也分为不同形式,根据前后动...
前轮驱动形式只有前置前驱一种形式,也就是将发动机放置在车...
有人说,现在到市场上选车的感觉,就有点像是在选美一样,看...
问题奶粉事件使母乳喂养观念深入人心,然而,由于各种原因,...
在斑驳的绿荫下休憩采摘是一件非常令人愉快的事,特别是对于...
怎样选择有助于大脑发育的健脑益智食品呢? 人类生命的延续、...
婚嫁祝词,古来丰富。根据被祝对象,归纳甄别,大体两类:一...查看: 14958|回复: 5
如何去选择和认识鱼竿
& &&&关于钓竿的分类及选择,我们现在使用的钓竿一般分为手竿和投竿两大类。手竿又分为溪流竿和台钓竿等,投竿分为海竿、矶竿和路亚竿等。手竿和投竿区别在于手竿不带渔轮,投竿是带渔轮的。
首先讲讲溪流竿和台钓竿的区别;什么是溪流竿?溪流竿一般长50-80CM,50-70称为短节竿,70-80称中长节竿。溪流顾名思义是专为溪流垂钓而设计,收起后节短,便于携带,主要用于钓溪流内的小型渔类。什么是台钓竿?台钓竿一般在90-120CM之间,它又分鲫竿、鲤竿,竞技竿、战斗竿等。有并继式和振出式两种,鲫竿用于休闲钓和钓中小型鱼类;鲤竿比鲫稍硬,用于大中小型鱼类;竞技竿比鲤竿又要硬些,适合快速上中小型鱼,一般用于竞技比赛;战斗竿又分3、4、5、6号或3H、4H、5H、6H等,号越大越硬,一般用于中大型鱼的快速上鱼,罗非竿和战斗杆类似,但是罗非竿比战斗竿还要偏硬。
溪流竿与台钓竿的优缺点 溪流竿节短,携带方便;台钓竿节长携带不方便;溪流竿节多,调性软,硬度不高,价格便宜,只适合钓小型鱼种,遇上大鱼往往喜欢断竿,而且起鱼很慢,特别是所用线组较粗,上鱼时与鱼第一回合的较用力过大时,特别爱断竿。台钓竿节长而少,调力均匀,硬度大,价格高,可以小钩细线搏大鱼,断竿极少,一般都是钓鱼的技术或不小心搞断,搏鱼极少有断竿现象。
矶竿 矶竿又称手海两用竿,原主要用于大海矶钓,现又成为淡水钓大鱼的必备武器,矶竿的调性界于手竿和海竿之间,比海竿要软,不适合远投,一般用中小型渔轮,长度一般在3.6米—7.2米之间。 海竿 海竿也称投竿,主要用于远投,说是海竿但现在主要用于库钓居多,一般在1.8米—4.5米之间,配中大型渔轮使用。路亚竿 路亚竿一般用高碳材料制成,长度一般在1.6米—2.4米之间,一般为两节,钓性硬,钓竿整体弹性极佳。直柄竿配纺车式渔轮,枪柄竿配鼓式轮使用。
台钓竿:专用于台钓法,长节,较轻,较硬,径细的钓鱼竿即可称为台钓竿。
台钓竿一般分为:并继竿又叫插节竿,振出式竿又叫伸缩式竿振出式最常见、常用。
选竿时,先看竿的外表,漆面光洁度,是不有斑点,竿尖与软线接头粘接是不良好,竿的每节与上一节的接头是不均匀(从近几年开始流行配合处的加强垫露出5-10mm使竿子的曲线更流畅)。查看每节竿两端有无裂纹,管壁是否均匀。如有必要,再查每节竿(振出式)内藏接头长度,从细到粗节的接头长度为35mm、45mm、55mm、65mm为最佳(接头长度允许正负5mm)。在鱼具店里挑选时,首先要看说明.在外包装盒上,竿把上都有说明.说明有(1)收缩长:一般分为竿收缩长(台竿收缩长一般1米到1.1米);(2)节数(本),如四本为四节一般是3.6米长,又称12尺,五节(本)为4.5米长,又称15尺,六节(本)为5.4米长,又称尺18尺,一般最常用的就只这三种长度,3.6米和4.5米最为常用;(3)先、元径,先径指竿尖粗细尺寸、元径指手把最后端的粗尺寸。先径一般为1mm左右,元径(最粗的部份)和手把制作大小有关,总之,根据需要,在保证结实牢固的前提下要整体要尽量细、硬;(4)含碳量:96 %以上即可;(5)重量:选3.6米的竿重量在90克以下为宜,选4.5米的竿重量为130克以下为宜,选5.4米的竿重量选180克以下为宜。
调性:通常台钓竿又分为软竿、中硬钓竿,硬钓竿、超硬钓竿四种,俗称五五、四六、三七、二八竿,台钓中最常用的是超硬钓(二八竿)。如何选取呢?我们把新竿抽出,一个人拿竿尖,另一人拿竿把,然后稍用力抬竿,查看竿主要弯折点位置,如果折点至竿尖长度是竿全长的十分之二,轻微抖动时只有1-2节在抖动,那么,这竿就是超硬钓,也即二八竿,如此类推。由于现在国产竿与进口竿从质量上区别不是较大,而且现市售竿基本上都是合资竿多,所以,无论在那垂钓,建议选购超硬钓竿。因超硬钓竿的提竿反映速度明显快,中鱼率高,上鱼方便,不会因竿软而难提上岸来,节数少,轻。
向心力:在用样重的竿中作比较。新竿抽出后,手握竿把,用力向上作起鱼动作,抬竿。当竿从放平到抬起60度角以上时,感觉一下,竿的手感重量是在竿的中间部位,还是往手心处收回,重量往手心回收的竿是好竿,反之,钓鱼时会感到竿越来越重。
软硬度:在匀速上下抖动竿时,竿尖40%以上的部份不能太软,不好的竿尖会象左右上下或象蛇行一样没有规律性的乱弹。好的竿只是随抖动方向弹动。
受力均匀度:仿照起鱼受力抬竿动作,一人拿住竿尖,一人用力抬竿,查看竿弯曲弧度是否均匀,如竿尖到竿尾有明显成折点也叫死点,那么,这竿就有问题,易折断。
材质的区分:手感轻、调性硬、总质量也轻的竿子,材质自然高档,但是越是材质很高的竿子,硬度越大,重量越轻,韧性越差,非专业钓手很难掌控好垂钓的力度。
价格:购竿必备条件,谁都知道。选竿要注重性价比,这点很重要。如想买到又轻、又牢固、又细、价钱又低的竿,可能世上没那么多好事。质量、做工好的竿一般价格不菲,平时多听,选时多看,尽量用相对最少的钱购到你心中认为最满意的竿。这要看你对竿的认识程度、选竿功底了。
鱼竿的种类可谓五花八门。当我们走进一个渔具店,常常被琳琅满目的鱼竿搞的眼花缭乱。那么我们如何挑选一支趁手的鱼竿呢?本人写一帖,介绍点小经验,希望大家以后购买鱼竿时少走弯路。
一、鱼竿的材质成分以及性能差别
除了竹竿外,市场上常见的鱼竿主要是玻璃钢鱼竿和碳素鱼竿。前者材质成分是玻璃纤维、树脂和油漆,后者的材质成分是碳纤维、树脂和油漆,加工方法都是先将玻璃纤维或碳纤维加工成预浸布或碳素布,然后再利用模具将布卷成筒状的竿节,然后经过烘干、打磨、上漆等环节制造而成。由于卷制时经常需要用树脂粘合,碳素竿的含碳量大小就取决于在加工过程中所填加的树脂成分的多少。
在这些制造鱼竿的素材中,玻璃纤维的特性是重量重、强度低、韧性强,碳纤维则重量轻、强度大但是比较脆,而用于起粘合作用的树脂和起保护作用的油漆的比重都比碳纤维大。由于材质特性上的差别导致了制造出的鱼竿有不同的特性:玻璃钢竿竿体粗、重量大但柔韧性好;碳素竿竿身细、重量轻、强度大但比较脆。现在,玻璃钢鱼竿在追求强度和轻量化相结合的手竿或矶钓竿领域已经基本被碳素鱼竿所淘汰。而用碳素纤维加工生产的碳素鱼竿,由于采用的碳丝模量不同、使用碳纤维比例的差别和设计思路的原因,又使得钓竿的整体性能和价格也有较大的差别。比如,两支鱼竿假设碳素纤维的含量和设计加工工艺一样,但分别使用模量为60吨、30吨的碳纤维加工生产,制造出来的产品从性能到价格会有巨大的差异,60吨高碳竿重量轻、强度大、调性硬,相应的价格也高很多,30吨模量的碳布制作的竿则相反。同样道理,如果两支竿使用的碳丝模量一样,但在制作过程中由于工艺水平的差异或成本方面的考虑,使得产品中碳素纤维的含量不同,碳纤维含量高而树脂含量低的鱼竿各方面的性能都优于低碳高树脂的竿子,当然,它们之间的价格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市场上的碳素鱼竿又细分成由普通碳纤维、高密度碳纤维、超高密度碳纤维制成的性能和价格不同的碳素鱼竿。比如同为15尺的鲤竿,使用高密度碳纤维的鲤竿虽然重量可能不超过120克,但它的强度要比150克以上重量的普通碳素布制造的鲤竿要好很多。因此,我们在选购碳素竿时不但要注意它的含碳量,还要注意制造鱼竿的碳布模量。
遗憾的是由于高碳纤维常常被作为导弹、飞机制造方面的原料,因此西方国家禁止对我国出口。而国产的碳丝又差强人意,由此造成了多数国产竿使用素材不如进口竿的尴尬,所以目前市场上的高档竿目前仍由日系品牌占主导地位。
二、真假碳素竿的鉴别
市场上还有一种价格低廉的鱼竿,表面上看同碳素鱼竿没有什么不一样,渔具店的某些奸商经常会美其名曰“包碳竿”,其实这种鱼竿是不折不扣的玻璃钢鱼竿。基本的制作方法是在给鱼竿喷外漆前,在整支竿节的外面涂上一层碳粉,或者有的干脆只在竿节的前后搭口内外涂上碳粉,这样处理的鱼竿表面上同碳素竿没有什么区别。有些人为了鉴别其真伪,或许想利用碳素导电的原理使用万用电表去测试,遗憾地是这种方式检测也不一定得出正确的结论。道理很简单:如果奸商将整个竿节暴露的部分以及搭接口的里外都涂上一层碳粉的话,你将电表的测试头放在竿节的任何位置上都会导电,因为你所能见到的任何部位都有一层导电的碳粉。其实,大可不必这么麻烦,一个最简单的鉴别方法就是将每一个竿节都在大理石或瓷砖地面上轻轻撞击,能够发出清脆金属响声的一般可以确定是碳素鱼竿,玻璃钢鱼竿是发不出这种声音的。
三、挑选鱼竿的方法
能够分清碳素竿同假冒碳素竿的区别只是选择钓竿最起码的要求,接下去你就可以根据你的经济状况和想要钓取的对象鱼种确定你所要购买的鱼竿的档次范围。但由于每个人的经济状况不同,因此涉及价格方面的问题我就不多谈了。至于根据鱼种选择,我认为最好还是将用于垂钓小型鱼的鲫竿和用于垂钓大型鱼的鲤竿分别购买,钓什么鱼用什么竿,因为毕竟用鲫鱼竿垂钓鲤鱼是力所不及,而用鲤鱼竿钓鲫鱼又好象杀鸡用牛刀。当然,如果你只想买一支竿玩休闲,应该首选一支重量不太重的综合竿或者干脆买一支中调性鲤竿。
确定了购买范围,就要在此范围内进行比较选择,其原则:一是首选一些知名厂家的产品。当然,名牌也是仿冒者的主要对象,山寨货自然更多。二是尽量选择长节竿,短节竿除了携带方便外,竿节越多、越短就越容易因受力不均而断竿。三是不要被说明书上的含碳量多少所蒙蔽。
在对具体鱼竿挑选之前,你还要确定你是想要一支调性硬的竿子还是选一支软调竿子。这里有一个概念,“调性”指的是什么?通俗点讲,调性就是竿子受力时的弯曲点位置,也就是竿子的软硬。日本竿多用本调子、胴调子、先调子来解释钓竿的受力点位置。国内多用软调、硬调、超硬调、极硬调或者四六、三七、二八、一九等来表示竿子的软硬或受力点的位置。但由于生产厂家的不同,调性的标准也不同,在一个厂家标称为超硬调的鱼竿,在另一个厂家可能只能算做硬调。因此,鉴别调性的方法只能互相比较。比较的方法是将几支同一类型的鱼竿在水平方向上反复振颤,根据主弯曲部位离竿梢的位置区分调性,越靠近竿梢说明调性越硬。有一点请注意:调性仅仅表示竿子的软硬而同强度无关。强度是指鱼竿可以承受的力量。并非软调竿强度就弱而硬调竿强度就强。鲫鱼竿很多都做成硬调而鲤鱼竿也有不少做成软调,你能说硬调的鲫鱼竿就比软调的鲤鱼竿强度高吗?
那么究竟是软调竿好还是硬调竿好?我个人认为:
1、软竿溜鱼趣味性大,不容易断线折钩,更有利于保护线组。当我们在钓混养池或者野钓时,如果我们将目标鱼锁定在鲫鱼等小型鱼类时,我们一般选择的线组都比较细小,此时如果碰上体形稍大,力量稍微大于线组承受极限的大鱼时,我们手中如果使用的是一支软调竿,竿子就会起到以柔克刚的作用,减缓鱼对钩、线的作用力,从而增加了战胜大鱼的几率;相反,同样的线组如果配在一支极硬调的竿上,其结果可能是鱼用不着费太大的劲挣扎就可以带着你的钩子扬长而去。
2、硬竿扬竿反应速度快,更有利于控鱼,起鱼迅速。当某一水域大鱼很多,而且经常碰上超级巨物时,我们会将目标鱼锁定在大鱼身上,这时选择小钩细线显然是无知的做法,正确的选择是在竿子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尽可能加大线组。此时选择钓竿的标准就要将重点放在有利于钓手的操控方面,以便使大鱼始终处于自己的掌控范围内。如果我们选择一支调性软的竿子,在中鱼后就难以控制鱼的逃窜方向,甚至会出现鱼溜人的被动局面。
3、硬竿更容易因操作不当而折断。溜鱼时遇到大鱼冲到眼前时,很多人会采取将鱼竿向头顶上方使劲竖立的错误做法。这时,鱼一旦发力下钻就会将竿梢硬向下拉,使竿梢同竿体形成接近180度的对头弯。在这种情况下,硬调竿会更容易折断竿梢。
在确定了选择鱼竿的范围后,下面我们就介绍具体的挑选鱼竿方法。我将其概括为“一振、二挑、三摸、四看、五掂”十字要领。
一振。振动的目的是检验钓竿的调性和鱼竿的搭接口是否密实。方法是将鱼竿各节抽出(插紧)后左右晃动鱼竿,通过这种手法除了可以看出鱼竿调性外,还可以发现竿节之间搭接是否严密。如果振动鱼竿时始终有杂音,说明搭接口锥度处理的不好,容易出现断裂、拔节或者两节卡死拔不出来的问题。
二挑。挑的目的是检验鱼竿的强度和受力均匀程度,顺便也可以进一步检验鱼竿的调性。方法是一人扯住竿梢的软辨绳,另一人持竿模拟中大鱼的情况均匀加力上挑(注意不可猛然发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感受到钓竿的整体力量,更重要的是通过竿子的弯曲弧度观察竿子是否受力不均,如果鱼竿在某一部位出现明显的急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过节不好”,说明鱼竿的受力不均,“过节不好”的地方就是断竿的隐患所在。
三摸。将每支竿节都抽出来用手细摸,可以从中感觉到竿体是否平滑,油漆是否均匀,有无气泡等。特别是竿梢,通过手摸很容易发现一些技术水平差的小厂生产的产品出现竿稍粗细不均等问题。
四看。看的目的无须多讲,重点讲一下看那些部位。首先要看钓竿的外观漆面是否光滑,有无明显瑕疵;其次将竿子的每一节都抽出来,振出式看竿节的后搭口是否厚薄一致,插接竿看前插口是否厚薄均匀,是否有裂纹,前节同后节的搭口长度是否在3公分以上(过短很容易拔节),然后将竿子抽出(振出竿)或插好(插节竿),看每次抽出或插入的位置是否始终在一个位置,如果位置一会深一会浅,始终不能固定在同一位置,说明接口处厚薄不均或锥度有问题;最后看一下竿梢是否正直,多数小厂生产的产品前面两节都可能不直。
五掂。上述工作做完后,还要掂一下竿子的重量。比如两支钓力值都是800克的12尺鱼竿,由于使用的碳纤维材料不同,高碳纤维鱼竿可以做的很轻,而另一支就只有靠加厚竿壁和加粗竿节才能达到要求的强度,这种加厚竿壁的竿无疑更重一些。
应该注意的是,钓竿的重量还有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就是竿子的重心是否偏前,重心偏前使力臂加长,同样自重而力臂加长就增大了力矩,使用起来将会非常压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头沉”。因此,不要以说明书上标明的重量作为参考的标准,而要将整支钓竿都伸展开后进行掂量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有时候说明书上标明很轻的竿子,由于设计不合理可能给你手上的感觉会很重。不过,头沉也并不一定是缺陷,很多高档的短尺鲫鱼竿故意设计成头沉,目的是为了便于抛投轻钓组。
钓鱼技巧精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钓鱼竿选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