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单招学校的大学占地最多是多少亩

&&&&&&&&&&&&&
在线网校:
考试书库:
网校以及考试书库开发及拥有课件范围涉及公务员/财会类/学历类/建筑工程类
等9大类考试的在线网络培训辅导和全新引进高清3D电子书考试用书。
交流群加入:
点击查看:
<FONT color=#ff全国各大院校招生信息本网站陆续更新中,请广大网友点击查看。
若省份中没有看到您想查询的学校可以通过“学校名字查询信息。
若有疑问可咨询本网站,或者自行登录学校官网查看相关招生信息。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招生工作,按照“规范管理、优化服务、深化改革、办人民满意高考”的要求,规范学校招生行为,确保招生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章程。
2、学校是一所中央与河南省共建的全日制、公办,以工科为主,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艺术学和农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院校。
3、学校具有59年的本科办学历史,中文全称为河南工业大学,英文全称为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学校国标代码:10463,占地总面积2855亩,共有三个校区,其中两个老校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新校区位于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莲花街。
4、学校现有65个本科专业,11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三个专业(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具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人才培养教育体系。
二、组织机构
5、根据有关规定,学校成立由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校友代表、学生代表组成的招生工作委员会和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学校招生政策,讨论决定招生工作重大事宜。
6、学校招生办公室是学校组织和具体实施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负责学校本、专科招生工作。
7、学校成立由纪检、监察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招生监察工作小组,对招生工作实施全程监督。
三、招生计划与录取批次
8、我校2015年本科计划在包括河南省等30个省市区招生,专科计划只在河南省内招生。录取批次共有艺术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贫困地区本科专项批、本科二批、艺术专科批、普通专科批等六个。
9、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来源计划管理办法文件规定(教学厅[2011]5号),安排本科跨省(区、市)招生计划的高等学校,在国家核定的年度本科招生规模内,可以预留不超过本校本科计划总数1%的计划,用于调节各地统考上线生源的不平衡,用于顺延录取各省平行志愿投档过程中多投或增投的考生。我校预留计划使用的基本原则是:集体决议、顺延录取、公开透明。接受广大考生和家长的监督。
四、招生录取的原则
我校招生录取工作遵循公正竞争、公平选择、德智体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总原则。具体有:
10、即在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高考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按平行志愿投档规则或传统志愿优先投档规则从高分到低分,决定是否录取和录取专业。省招办负责监督检查与审批、盖章。当最低控制分数线以上第一志愿考生数超过计划数时,我校只在第一志愿考生中择优录取;当第一志愿不足时,在第二志愿考生中录取。同一志愿考生数超过应录取人数时,按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择优录取。实行完全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我校将严格按照各省有关平行志愿投档政策执行录取工作。
11、分配录取专业时,首先按照考生成绩从高到低排队,然后根据高分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顺序确定专业,高分考生专业确定后,再分配低分考生专业,不设专业志愿分数级差。专业志愿因满额而不能满足时,若专业服从调剂,向相近专业调剂录取,不同意专业调剂的不予录取。
12、在分配录取专业时,食品科学类、化学类、生物工程类、材料类专业参考化学、生物科目成绩;土木类、机械类、电气自动化类、计算机类、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等专业参考数学、物理科目成绩。
13、2015年学校共有机械类、计算机类、材料类、数学类、土木类、设计学类、新闻传播学类等6大类16个专业按大类招生,学生在大类下前两年打通培养,大一末期具体选择确定专业方向。
14、报考建筑学、广告学专业的考生应具有一定的美术绘画基础,建筑学专业入学后加试徒手画,对于徒手画测试不合格的新生,将调整专业。
15、报考本科设计学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动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考生在思想政治考核及体检合格、专业课和文化考试成绩达到各省规定的艺术本科分数线,按照校考专业课与高考文化课的综合分([文化课成绩×40%]+[专业课校考成绩×60%]),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录取河南省的艺术考生专业课使用省统考成绩。报考专科艺术设计、主持与播音专业的考生(仅在河南省招生),按照河南省专业课统考成绩与高考文化课成绩直接相加,从高到低折优录取。
16、符合加分条件的或符合优先录取条件的,按各省(市)招办招生录取有关规定执行。
17、身体要求:参考教育部最新“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录取考生。
18、按照国家规定,学生入学须缴纳学费、住宿费以及书本费等费用。各专业学费标准按豫发改办[号文件规定标准执行。我校具体学费标准如下:文科类3400元/生?年,理工类3700元/生?年,艺术类5700元/生?年,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学费15000元/生?年;中外合作办学专科专业学费12000元/生?年;软件学院专科专业学费10000元/生?年,住宿费根据宿舍情况800-1100元/生?年(收费标准以2015年河南省招办《招生考试之友》公布的数据为准)。
19、新生入学一个月内,学校进行全面入学资格复查,凡发现有弄虚作假者,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20、学校不委托也不允许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参与、介入学校招生工作。
21、本章程由学校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六、招生形式与招生咨询方式
我校在全国各省市都采取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的形式录取新生。
学校名称:河南工业大学
学校网址:www.电子邮件:zb@
学校地址: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城莲花街(新校区)邮编:450001
郑州市嵩山南路140号(嵩山路校区),邮编:450052
郑州市中原西路195号(中原路校区),邮编:450007
咨询电话:5 18 56025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
【】&&&&&【】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易贤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云南各地招聘
&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会员注册
本站不参与评论,(&&点此深度交流 )
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国家宗教政策和社会稳定,含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本站发表的评论,本站有权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将该文分享到:热门搜索:
系部与专业
★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河南经管学校,南阳经管学校,南阳经济管理学校)校园面积同类中专全国最大:目前我校占地600余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已初具大学规模。
&★社会影响首屈一指: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河南经管学校)系国家级重点、全国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实验基地、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河南省园林单位、省级文明单位。2006年教育部主办的全国&经管校现象&研讨会,2008年春期全省中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会先后在我校召开,连续六年被授予河南省最具影响力的十佳职业学校。
★教学设施先进完备:学校拥有教学楼5幢,学生公寓楼幢,建有计算机中心、千兆主干高速校园网,拥有配置先进的微机千余台;建有工科实训中心,拥有数控机床、铣床、焊工、电工、电子、汽车驾驶、汽车维修、汽车电器、餐饮服务、电子商务、艺术设计实训室、语音室、服装设计实训室等各专业相关实训设施。学校图书馆藏书30余万册,设有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专业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学生住宿实行公寓化管理,餐厅实行微机化管理,为学生提供舒适、安全的食宿环境。
&★师资力量实力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408人,其中,具有中高级以上技术职称的256人,省级学科带头人、优秀骨干教师48人,本科及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达100%,双师型教师达60%以上。
★准军事化管理全国第一家:我校在全国同类学校中首创准军事化管理模式,实现了校园军营化、学生士兵化,同时强力推行德育合格证书制,提升学生德育素质与职业技能。
★订单招生全国首创:学校先后与全国各地120余家知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培训和用人协议,确保除升入大学继续深造的毕业生外,全部安置就业,就业率达100%,且就业岗位月薪不低于2800元。现设有&话务通讯班&、&幼教双语班&、&蒙利区域经理班&、&深圳镇扬班&、&惠州鸿通班&、&广州交达精英班&、&上海通用汽车班&&比亚迪班&等订单特设班30余个。
★学校规模已经相当于大学专科。&&&|&&&&&&|&&&&&&|&&&
&&&|&&&&&&&
&&|&&|&&|&&|&
&&全中国只有两所年招生超过 万人的大学&&&&[作者:
220.165.246.146&]&&&[]
西南大学,是2005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西南师范大学、原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的教育部直属综合性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学校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缙云山下,风景秀丽的嘉陵江畔。学校现任党委书记黄蓉生,校长王小佳。 &&&&
  学校在长期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在教师教育和农业教育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20余万人。学校的教育学、心理学、农学学科优势明显,家蚕基因组研究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基础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创造了自然免耕法、家蚕基因库、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人类时间认知研究等为标志的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学校推广应用新成果新技术数百项,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学校占地9000亩,校舍面积近150万平方米。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5个博士点、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04个本科专业,学科涵盖11个学科门类,共40个一级学科。有35个省部(市)级重点学科、17个省部(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文科研究基地、6个重庆市重点文科研究基地。学校是重庆片“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牵头单位。有全日制本科生及研究生50000余人。 &&&&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任教师2650余人,专职科研人员300余人,其中,副教授(副研究员)以上1000余人,博士生导师113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级、省部级专家75人,重庆市学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73人,有国家级突出贡献的专家15人,有40余名教授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组成员、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组成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评审组成员、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顾问和委员;主持承担“973” 、“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400多项。 &&&&
  学校与美、英、加、法、德、日、澳、俄等近30个国家或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和开展科研合作,与国外20多所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选自:中国校友会&&&&
**************************************************&&&&
山东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著名大学之一。其前身为1901年创建的山东大学堂。一百多年来,山东大学汲取齐鲁文化营养,秉承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文化底蕴。著名文学家闻一多、老舍、梁实秋,科学家王淦昌、童第周、潘承洞、邓从豪、刘先志,共和国元帅罗荣桓、国学大师季羡林、著名诗人臧克家、原国家财政部长项怀诚等一大批学界泰斗、栋梁之才都曾在此执掌教鞭或蒙沐教泽。山东大学这所誉满海内外的百年名校,历经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等历史发展时期,2000年7月,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教育部和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将隶属于不同管理体制下的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山东大学。原山东医科大学创建于1911年,是卫生部直属的重点医科大学,曾为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做出重大贡献;原山东工业大学建立于1949年,是山东省规模最大的工科院校,山东重要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新技术研发基地,也是山东省属院校中惟一一所进入“211工程”建设行列的高校。三校合并组建新山东大学,实现了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揭开了山东大学历史发展的新篇章。日,教育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签署重点共建山东大学协议,使山东大学跨入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行列,标志着山东大学步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山东大学是党中央直管的省部级国家大学。&&&&
  今天的山东大学,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邵桂芳研究员兼任党委书记;著名青年数学家、博士生导师展涛教授任校长。 &&&&
   &&&&
  校本部坐落在风光秀美的泉城济南市,南依千佛山、北临黄河,与灵动的大明湖、趵突泉等风景名胜相伴,有东校区新校、东校区老校、西校区、南校区、齐鲁软件园和南外环新区6个校园,并在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海滨城市--山东威海市设有分校。学校总占地面积5400多亩,现有教职工1万余人,全日制本科生4万余人,研究生近1万人,继续教育、网络教育等其它各类在校生近5万人。学校有30个学院、教学部,3所附属医院和12所教学、实习医院,并设有研究生院;本科生和研究生层次教育涵盖了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学、工学、医学、教育学、军事学等十一大学科门类。形成了完整的学历人才培养体系,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专业1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硕士点199个,并拥有法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和博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等7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招收本科生的专业有103个。&&&&
  山东大学办学实力雄厚,是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之一,2001年跨入国家重点建设的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行列。拥有敬业博学的优秀师资队伍,现有教授933人,两院院士24人(含双聘院士),博士生导师452人,外聘博士生导师99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9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15人。拥有精良的教学科研平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6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50个;国家工程技术推广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4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学校综合办学条件优良,基本设施齐全,拥有120多个教学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6亿元,基建面积140万平方米,图书资料400多万册。学校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也呈现出良好势头。学校每年在研科研课题1400余项,年度鉴定科技成果100多项,申请专利近100项,应用技术成果转化率大于60%,为山东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125项,其中国家攀登计划12项,国家“863”、“973”计划63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60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96项,被SCI收录学术论文2269篇,每年被SCI收录的论文数等重要学术指标均进入全国高校前10名。&&&&
  山东大学传承保持着淳朴敦厚的学风,积淀形成了“山之韵、海之魂”的山大文化。新的历史时期,秉承“气有浩然,学无止境”的校训,“求真务实,开放拓新”的校风,学校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全面发展加竞争力,即培养民族和社会的中坚,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过硬的社会竞争力乃至国际竞争力、个性与人格得到健全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山东大学致力于“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学校十分重视本科教育。实行按学院和学科类别招生,并允许在校学生二次选择专业或修读第二学位;积极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再造,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和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需要;鼓励教授和名师上讲台授课,50%以上的课程实现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在全国高校首倡并大力推进“三种经历”,即第二校园经历、海外求学经历、社会实践经历,提高了学生的竞争力;实行了本硕连读和本硕博连读、公共外语分级教学、学分制,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
  山东大学以“担承社会责任,致力学术繁荣”为使命,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培育民族中坚,服务社会发展,探求科学真理,引领文明进步,全面实施全方位开放式发展战略、教育创新战略和人才战略,充满了青春和活力,一片生机盎然。面向社会,面向海内外进行学术、人才资源及学科建设等多方面、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构建起全方位开放式办学格局。学校推动校地合作,除了面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以外,还与济南、青岛、威海、临沂、日照等地方政府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加强校企合作,先后与鲁能集团、浪潮集团、将军集团、鲁南制药等大型企业集团合作,产学研工作得到拓展。推进校校合作,先后与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高校建立全面合作关系,与中国人民大学签署本科生“访学”协议,启动了包括本科生互换培养、师资共享、科研合作等内容的交流项目,校际合作空间进一步扩大。国际合作交流得到加强,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德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5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7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协议关系,与100多个学术机构建立了学术合作关系,近三年聘请国外长期专家127人次、短期专家400人次,每年招收的留学生发展到近2000名。&&&&
  日是山东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日。江泽民同志的题词是:“团结进取,开拓创新,为把山东大学办成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奋斗。”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山东省委、省府高度重视山东大学的建设,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新世纪、新山大、新机遇、新发展,深厚的历史积淀融于开放而富于创新精神的办学理念,将使百年山大焕发出蓬勃的青春活力,成为海内外学子治学与成才的理想殿堂。我们坚信,经过10年左右的不懈努力,山东大学将成为我国特别是华东地区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高新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建设成为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型的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
返 回&&&&
机构设置&&&&
  (一)机关党政机关&&&&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纪委、监察处&&&&
组织部&&&&
宣传部&&&&
统战部&&&&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
离退休工作处&&&&
人事处&&&&
教务处&&&&
科技处&&&&
社科处&&&&
研究生院&&&&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国有资产管理处&&&&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审计处&&&&
公安处、人武部、综治办、“610”办公室&&&&
基建处&&&&
后勤管理处&&&&
医院与卫生管理处&&&&
  (二)基层党组织、群团组织和直属单位&&&&
东校区党的工作委员会、东校区管理委员会&&&&
西校区党的工作委员会、西校区管理委员会&&&&
机关党委&&&&
后勤党委&&&&
产业党委&&&&
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
图书馆党委&&&&
出版社党总支&&&&
机械厂(工程训练中心)&&&&
校医院党委&&&&
第一附属中学党总支&&&&
第二附属中学党总支&&&&
基建直属党支部&&&&
工会(妇委会)&&&&
学术委员会办公室(学科建设办公室、211工程办公室)&&&&
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国内合作办公室&&&&
新区建设管理办公室&&&&
校友工作办公室&&&&
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高等教育研究中心(高等教育评估中心)&&&&
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国际教育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
图书馆&&&&
档案馆&&&&
博物馆&&&&
出版社&&&&
工程训练中心(机械厂)&&&&
校医院&&&&
《文史哲》编辑部&&&&
《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第一附属中学&&&&
第二附属中学(附小)&&&&
山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三)学院(部)&&&&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经济学院&&&&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法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外国语学院&&&&
艺术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
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
物理与微电子学院&&&&
化学与化工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土建与水利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医学院&&&&
口腔医学院&&&&
护理学院&&&&
药学院&&&&
管理学院&&&&
体育学院&&&&
马列部&&&&
齐鲁软件学院&&&&
  (四)科研机构&&&&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
山东大学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卫生部耳鼻喉科学重点实验室&&&&
山东大学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所&&&&
山东大学全息生物研究所&&&&
山东大学生殖医学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循证医学研究所&&&&
山东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所&&&&
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训练中心(山东大学岩土工程中心)&&&&
山东大学金融研究院&&&&
山东大学表面化学工程与电工新材料研究所(山东大学表面化学工程与电工材料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墨子研究所&&&&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
山东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返 回&&&&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邵桂芳简历&&&&
  邵桂芳,男,中共党员,汉族,1943年9月生,山东莱州人,1969年9月参加工作,197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本科学历。&&&&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省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大学党委书记。&&&&
  1963年8月至1969年9月,合肥工业大学采矿工程系学习;1969年9月至1970年7月,安徽淮南煤矿、合肥矿山机器厂锻炼;1970年7月至1972年11月,潍坊柴油机厂热加工车间团支部书记;1972年11月至1976年5月,潍坊柴油机厂厂办秘书、副主任;1976年5月至1981年11月,昌潍地区行署办公室秘书科秘书、副科长;1981年11月至1982年12月,潍坊市(县级)副市长;1983年1月至1983年10月,潍坊棉纺织厂厂长、党委常委;1983年10月至1991年8月,潍坊市委副书记、市长(期间:1986年9月至1987年8月,中央党校干部培训班学习);1991年8月至1993年4月,省经委主任、党组书记;1993年4月至1995年2月,省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办公厅党组书记,省政府机关党工委书记;1995年2月至1995年6月,省政府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办公厅党组书记,省政府机关党工委书记;1995年6月至2000年3月,省政府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期间:1997年9月至1997年11月,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2000年3月至2002年8月,省政府副省长、省政府党组副书记;2002年8月至2003年4月,省政府副省长、省政府党组副书记,山东大学党委书记;2003年4月,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省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大学党委书记。&&&&
  党的十四大代表,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省八次党代会代表。&&&&
校长展涛简历&&&&
  展涛,男,中共党员,回族,1963年4月生,山东兖州人,1987年7月参加工作,山东大学数学系毕业,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山东大学校长,中共十六大代表,第八届山东省委委员,中国数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青年联合会常委,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山东省青联副主席,山东省数学会理事长。&&&&
  1979年至1987年山东大学数学系学习,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7年留校任教,先后被评聘为讲师、副教授、教授;1991年1月至1992年12月获德国洪堡基金会奖励基金,赴德国弗莱堡大学从事合作研究;1995年任山东大学数学系副主任;1995年任山东大学副校长;1996年2月至1996年7月赴香港大学从事合作研究;1996年12月起任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日起任山东大学校长。&&&&
  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教育部“回国留学人员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在数论中著名经典问题“素变数三角和估计”、“算术级数中的均值定理”和“哥德巴赫型”问题研究中,取得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果;曾获得国家优秀教育成果二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山东省首届青年科技奖等,并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工程”入选专家,2003年5月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返 回&&&&
  详细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邮编:250100&&&&
  联系电话:67(传真)&&&&
  山东大学网址:www.&&&&
教育部通信地址: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 邮编:100816 总机:010-&&&&
教育部教育政务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制作维护&&&&
网站保留所有权利,未经允许不得复制、镜像选自:中国校友会网(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网(www.cuaa.net)&
&&&[]&[作者:
汉网 - 日&&&&
据悉,全国招生计划数排名前三位的高校依次为:&&&&
西南大学10600人,&&&&
山东大学10500人,&&&&
吉林大学9800人。 &&&&
(记者欧阳春艳)昨日获悉,教育部已批准部属高校2006年招生计划。在汉7所部属高校今年本专科招生计划总人数为4.26万人,比去年略有增加。 &&&&
在汉7所部属高校的招生计划数分别为:武汉大学7600人,华中科技大学9200人,武汉理工大学9000人,华中师范大学3900人,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500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人,华中农业大学4100人。其中,华中科技大学招生规模名列全国第四。 &&&&
根据教育部要求,今年用于调节各省上线生源不平衡的高校预留计划比例将有所下降,降低为各校招生总计划数的1%。教育部还将对各高校自行制定的分省招生计划进行严格监管,确保招生公平公正。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西南大学,是2005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西南师范大学、原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的教育部直属综合性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学校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缙云山下,风景秀丽的嘉陵江畔。是闻名遐迩的花园式学府、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绿化先进单位、教育部表彰的文明校园。学校现任党委书记黄蓉生,校长王小佳。&&&&
  学校的前身可追溯到1906年的川东师范学堂。学校在长期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在教师教育和农业教育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20余万人。学校的教育学、心理学、农学学科优势明显,家蚕基因组研究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基础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创造了自然免耕法、家蚕基因库、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人类时间认知研究等为标志的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学校推广应用新成果新技术数百项,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校占地近9000亩,校舍面积近150万平方米。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5个博士点、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04个本科专业,学科涵盖11个学科门类,共40个一级学科。有35个省部(市)级重点学科、17个省部(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文科研究基地、6个重庆市重点文科研究基地。学校是重庆片“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牵头单位。有全日制本科生及研究生50000余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任教师2650余人,专职科研人员300余人,其中,副教授(副研究员)以上1000余人,博士生导师113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级、省部级专家75人,重庆市学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73人,有国家级突出贡献的专家15人,有40余名教授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组成员、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组成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评审组成员、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顾问和委员;主持承担“973” 、“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400多项。&&&&
  学校与美、英、加、法、德、日、澳、俄等近30个国家或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和开展科研合作,与国外20多所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党政管理部门&&&&
  党委办公室 党委组织部 党委宣传部 党委统战部 纪委办公室、监察处 工会 团委 校长办公室 教务处 人事处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处) 发展规划处 科学技术处 社会科学处 党委学工部(学生处) 招生就业处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党委保卫部(武装部、保卫处) 财务处 基建后勤处 审计处 国有资产管理处 离退休党委(离退休工作处) 科技开发与产业管理处 校地合作处&&&&
  直(附)属单位&&&&
  培训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网络教育学院 图书馆 档案馆(校史博物馆)&&&&
  学报编辑部 出版社(音像出版社) 医院 信息中心 附属中学 附属小学 幼儿园&&&&
  教学试验农场 后勤集团 校友工作办公室&&&&
  分校区&&&&
  荣昌校区&&&&
  其 他&&&&
  研究院(中国农科院柑研所) 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黄蓉生简历&&&&
  黄蓉生
女,汉族,四川成都人,1955年12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重庆市第二次党代会代表;重庆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1974年7月参加工作,1982年1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政治系,获法学学士学位,并留校工作, 1987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第二学士学位班,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89年任政治系党总支副书记。1993年-1994年公派莫斯科师范大学访学。199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政治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历任西南师范大学政治系党总支副书记、西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西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2002年担任西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2005年7月担任西南大学党委书记。&&&&
  主要从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理论、邓小平理论等研究与教学。在《高等教育研究》、《高校理论战线》、《思想教育研究》、《光明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数余篇,在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著作多部,其中个人专著4部。已主持主研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目前主持承担有国家、省部级课题数项。&&&&
  科研成果多次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社科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重庆市 “五个一工程“ 奖。曾荣获中组部、人事部等六部委表彰的“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表彰的“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多种荣誉称号。&&&&
  社会兼职:教育部《高校理论战线》编委;重庆市高校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成员;重庆市首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术带头人;重庆市党建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常务理事;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会副会长。&&&&
校长王小佳简历&&&&
  王小佳
男,汉族,四川省南溪县人,1956年3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西南大学党委常委、校长。&&&&
  1978年至1990年在西南农业大学学习,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4年至1995年在瑞典德隆大学任高级访问学者;1992年3月至1996年6月任西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处副处长;1996年6月至2005年7月任西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务副书记兼副校长,校长;2005年7至今任西南大学校长。&&&&
  长期致力于生物遗传育种研究和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先后为博士、硕士和本科生开设“蔬菜育种学”、“生物工程学”等主干课5门,出版《生物工程学》等专著2部,主编全国重点规划教材《蔬菜育种学》等。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863高技术项目课题1项、高校博士点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1项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4篇,其中一级学报上发表20余篇。主研选育出“西园3号、4号、6号、8号”等系列甘蓝杂一代新品种。&&&&
  先后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2项,重庆市优秀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和软科学二等奖各1项,四川省发明协会金、银奖各1项。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2000年度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获2003年度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称号。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园艺学科分委员会主任,中国园艺学会理事,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重庆市遗传学会副理事长。&&&&
  学校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邮政编码:400715&&&&
  学校网址:http://www.&&&&
  联系电话:&&&&
  党委办公室:023-&&&&
  校长办公室:023-&&&&
教育部通信地址: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 邮编:100816 总机:010-&&&&
教育部教育政务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制作维护&&&&
网站保留所有权利,未经允许不得复制、镜像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西南大学关于印发“2+1”学期制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 &&&&
西南大学各单位:&&&&
《西南大学“2+1”学期制改革实施办法》经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 &&&&
“2+1”学期制改革是我校在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奋斗目标下提出的本科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学期制改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要求各单位务必做好学习、宣传工作,充分认识和理解学期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在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构建、学生管理、后勤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讨论,形成具体的工作方案,以确保“2+1”学期制的顺利实施。 &&&&
二○○六年三月九日 &&&&
西南大学“2+1”学期制改革实施办法 &&&&
西南大学合并组建以后,确立了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奋斗目标,对本科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推进学分制教学改革,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在汲取国内外学期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提出“2+1”学期制改革方案。 &&&&
一、学期构成与时间安排 &&&&
1.一个学年分为“2+1”学期,“2”即传统的秋季和春季学期,“1”即在秋、春季学期之间,设立选择性的夏季学期。 &&&&
2.秋季学期、春季学期教学时间为19周,夏季学期教学时间为6周,构成“19周+19周+6周”的“2+1”学期模式。 &&&&
二、课程安排与学分计算 &&&&
1.秋、春季学期按18周安排教学活动,1周安排考试,夏季学期按6周安排教学和考试。 &&&&
2. 3个学分以下的课程,各学院(教师)可以根据专业和课程特点选择分段教学:即秋、春季学期按9周安排教学,夏季学期按3周安排教学。 &&&&
3.所有课程按18学时计为1个学分。 &&&&
三、夏季学期的教学内容 &&&&
1.夏季学期教学内容根据学院、教师和学生自愿的原则进行安排,主要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
2.主要内容:全校通选课、辅修专业课程、双学位专业课程、实验课程、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重修课程、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短期培训、学生社会实践等。 &&&&
四、夏季学期的管理模式 &&&&
夏季学期实行灵活务实的管理模式,凡涉及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应根据工作职能事先做好工作方案,并安排好相应的值班人员,负责常规问题的协调和解决,以确保夏季学期的顺利实施。 &&&&
五、实施时间及2006年教学时间安排 &&&&
1.“2+1”学期制从2006年开始实行。 &&&&
2.2006年教学安排见附表。 &&&&
六、其他 &&&&
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
附件: 附表.doc &&&&
校长办公室
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两校虽大,但名气不算大.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悉,全国招生计划数排名前三位的高校依次为:&&&&
西南大学10600人,&&&&
山东大学10500人,&&&&
吉林大学9800人。 &&&&
9950人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font color=#08年
<font color=#08年
<font color=#07年
<font color=#06年
<font color=#05年
<font color=#04年
<font color=#03年
<font color=#03年
<font color=#01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职单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