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胜宝英文word怎么翻译英文

热线:400-777-5515
总搜索量:986&&今日预计曝光量:33
共281件商品
你是要采购产品吗?点击这里发布一条求购信息,让供应商主动找你
*免责声明: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搜了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产品行业分类
找地面插座请来搜了网地面插座频道,这里提供海量的地面插座供应、地面插座批发、地面插座经销商及厂商信息,为您提供最新最全面的地面插座价格参考和在线洽谈的机会,最新的地面插座报价尽在搜了网。
按排行字母分类:|||||||||||||||||||||||||
|||联系我们|疑难解答||||
|意见反馈|招贤纳士|||竹溪教科研论坛2010年12月第14期&总第95期
竹溪教科研论坛2010年12月第14期 总第95期
                      论坛
                   
             竹溪县教育科研学术研究编辑委员会 竹溪教科研论坛2010年12月第14期
湖北省竹溪县教育局甘霖教师专刊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cn/posts/06/45/CA/42/A.jpg"
ALT="竹溪教科研论坛2010年12月第14期&总第95期"
TITLE="竹溪教科研论坛2010年12月第14期&总第95期" />
与竹溪校园诗人汪时富同游牛头山水库的甘霖老师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cn/posts/06/45/CA/2B/A.jpg"
ALT="竹溪教科研论坛2010年12月第14期&总第95期"
TITLE="竹溪教科研论坛2010年12月第14期&总第95期" />
天地博爱隐深山,竹溪佳景美名传。2009年竹溪县大裕沟“问心路”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cn/posts/06/45/CA/04/A.jpg"
ALT="竹溪教科研论坛2010年12月第14期&总第95期"
TITLE="竹溪教科研论坛2010年12月第14期&总第95期" />
山清水秀洛河美,心静身闲一生轻。2009年甘霖老师洛河寻秋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cn/posts/06/45/C9/DD/A.jpg"
ALT="竹溪教科研论坛2010年12月第14期&总第95期"
TITLE="竹溪教科研论坛2010年12月第14期&总第95期" />
2010年汇演,甘霖老师且当主持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cn/posts/06/45/C8/B5/A.jpg"
ALT="竹溪教科研论坛2010年12月第14期&总第95期"
TITLE="竹溪教科研论坛2010年12月第14期&总第95期" />
2010年汇演后与学生演员合影的甘霖老师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cn/posts/06/45/C9/93/A.jpg"
ALT="竹溪教科研论坛2010年12月第14期&总第95期"
TITLE="竹溪教科研论坛2010年12月第14期&总第95期" />
2010年夏甘霖老师游竹溪河水库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cn/posts/06/45/C9/A1/A.jpg"
ALT="竹溪教科研论坛2010年12月第14期&总第95期"
TITLE="竹溪教科研论坛2010年12月第14期&总第95期" />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cn/posts/06/45/C9/CE/A.jpg"
ALT="竹溪教科研论坛2010年12月第14期&总第95期"
TITLE="竹溪教科研论坛2010年12月第14期&总第95期" />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cn/posts/06/45/C9/BD/A.jpg"
ALT="竹溪教科研论坛2010年12月第14期&总第95期"
TITLE="竹溪教科研论坛2010年12月第14期&总第95期" />
                 “大家”的追求 不变的信念
             ——全县师德先进个人城关中学工会主席伍勇同志先进事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为自己而活着的人被人唾弃,为他人而活着的人受人敬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追求个人享乐的人,生命毫无价值,人生一片渺茫;追求人类文明幸福的人,他的生命丰富多彩,人生充满希望和力量。
  在人生的道路上,刚过而之年的伍勇同志凭着他不变的信念和不懈的追求,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着他的学生和他的同事。
                  “大家”的追求 无私的奉献
  历史向前翻到1989年9月。一个刚从孝感师专毕业,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师范生,这几天一直在等待毕业分配的焦躁中度过。此后不久,他便被分配到洛河中学任教。他就是伍勇。在大学学习化学专业的他,原本想毕业后在化学这一充满趣味的学科一展他的报负,然而到洛河中学后,学校的教师缺口之大使他觉得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为了学校的发展和教学的顺利开展,他那拿惯化学实验器材的手不得不画起几何图形,他那描述惯了化学变化的口不得不捡起一度停下的English.,在“大家”的舞台这是他不记个人得失的开始。
  在洛河中学,曾经有一件事定格在了他当年的同事和学生的心底。事情发生在93年下半年,学校为了生存与发展发动教师、学生治地上山去砍荒。劳动过的山地上堆积了不少砍倒的枯芦苇,一位学生太顽皮在玩火的过程中点燃了砍倒的芦苇,火头迅速向四处奔驰,一时间,不少学生慌了神。在这紧急关头,伍老师同其他老师一道一边组织学生到达安全的地方,一边注意火头走势,防止出现人员安全问题及重大财产损失。就在他将学生安全转移之后,猛然间发现一处火头马上要烧到荒地外的树林了。那片树林的后面可是绵绵大山呀!如果烧过去,后果不堪设想。伍老师几个纵步跳过去,挡在即将烧着的一窝芦苇前拿着树枝迎战火头,最终山林安全了。等其他老师赶过去看时,只发现他的头发被火燎掉了,衣服多处被烧破。大家问他怎么样,他只是简单的笑笑:“没什么问题!”在这有惊无险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一个心中时刻有“大家”的铁汉子。
  由于在洛河工作的表现出色,1997年教育局将他调入城关中学。到这里后,他就接过了初三的化学教学任务和初三班主任工作,初三不同于初一、初二,要作的繁忙使得他常年无节假日。正是他工作的出色,被当时的学校校长陈崇良同志看在眼里。99年,陈校长因病休息,就将初三的工作交给了伍老师全面负责。虽然,伍老师当时家里也有困难,其爱人在泉溪林业站工作,读小学二年级女儿必须同他照顾,然而,伍老师在学校的大局面前,并没有说出自己的困难,而是自己说服妻子将孩子放在了年迈的爷爷奶奶身边。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伍老师陪着学生一起学习,有时竟到了晚上一点。在他的感召下,学校初三工作秩序井然,教学质量稳步向前,当年中考取得了正取2人的好成绩,巩固了城关中学在全县中考的排名。2000年,曾宪洋同志来接管陈校长的校长工作,老校长诚恳的对曾校长说:“伍勇这个人有较强的管理能力,且工作扎实,简直就是一头老黄牛,你在接手学校工作之后,在人员任用上他是最好的人选。”听了这些话,也通过在同事们中的了解及曾校长自己的观察,2000年秋,在曾校长的提名下,伍老师由一名普通老师走向了学校工作的岗位——担任城关中学政教主任。一年以后,他再次得到领导和同事的信任。2001年秋,他放下政教工作,担任城关中学工会主席兼任继教主任。
  在此之前,城关中学规模较小,也就没有设立工会。新官上任,且又是毫无模子可循,真是让他一筹莫展。怎样才能发挥工会的作用,使其能减少学校的同部矛盾,让老师在学校里感到工作愉快,同事们相互其乐融融呢?为了大家庭的利益,这可是急坏了这位在讲台上从来都不知道“急”是怎么写的他。在此之后,我们发现,在工会的倡议下学校先后实现了政务公开、普级普职表模公开、学校财物公开,这在教师中引起了不少的反响。与此同时,他所领导的工会,竭力凝聚学校的人心,只要是教师们当中出现的困难或问题,我们总能看到工会主席的忙碌身影。为了丰富教师们的业余活动,在他的组织下,每年都会与一些兄弟学校开展联谊活动,而且每次也总能看到而立之年的他在球场上活跃的身影。
  另外,我们还能从下面的点滴中感受到伍老师魅力的存在。在他的组织下,我校获得县级献血先进单位;在他的劝说下,我校住房公积金工作顺利开展;在他的促进下,响应教育局号召的教代会在第一时间成立。是呀,在老师们的眼里,他成了工会的一面旗帜,这面旗帜不管插到哪里,老师们都觉得很亲切很踏实。
  其实,伍老师不仅是一个处处有“大家”观念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心中有他人的人。这是在担任继教主任以后,让大家感觉出来的。现在学校开展的继教对于一部分老师而言,觉得可有可无,之所以“有”是因为每年都有那么一次“讨人厌”的例行检查,之所以“无”是因为除了在检查之前大抄以外,其它时间基本少有人问津。伍老师深知继教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校一批同志的前途,因为我校80%的教师是年青教师。为了让同志们不至于后悔,也为了使这项工作能有成效,他可是费尽了心思。在每周的例会上,伍老师常常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疏通大家思想上的障碍。除此之外,伍老师也身先士卒,自己也加强学习,研究高中教材,研究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加强英语学习等等。在他的带领下,有很多老师也自觉跟了上来。城关中学变成了学习型的学校,这些没有他“大家”的思想是办不到的,没有他不计酬劳的耕耘也是办不到的。
                  “小家”的依恋 真爱的奉献
  同伍老师在一个办公室,常常听到他说这样的话:此生能有两个家,是我最大的幸福,离开了任何一个,人生将会为之失色。乍一听来,怎么也不明白,一个人不就一个家吗,能有两个家?后来,我专门就这个问题问他,才恍然大悟。原来一个是他生活的家——家庭,那里有他的贤惠、任劳任怨的妻子和懂事、活泼可受的女儿;一个是他事业的家——学校、班级,那里他的荣辱与共的同事和企盼获得真知的学子。这两个家在他的心里有着至高无尚的地位,然而在这两个家构成的天平上,我们却明显的发现,虽都是深爱着,天平的重心却偏向后者。
  先来说他的生活之家吧?这个家位于跃进桥头,是林业局的临街的底层,房屋面积不大,但迫于生计,两间房屋改做了门面房。家里有妻子和女儿,妻子原本是林业局的职工,后来下岗,现在就着其中一间做着小生意;女儿以前在实验中学读书,后来因学习下降被迫转到了自己所在的城关中学由自己补习。对于这个家,他心里有太多的愧疚。妻子开店一天到晚就一个人忙里忙外,本来身体就差,有时候吃饭的时间都有不能保障,她是多么希望丈夫能给自己出出力呀?可是,初三教师加上班主任的工作不许伍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去照顾妻子。天长日久,妻子难免有些抱怨。可有一件事,让他的妻子再没有了抱怨。有一次,伍老师带着女儿回家,妻子正在外面忙着,父女俩便坐在沙发上看电视。难得的全家团圆,妻子一忙完,赶忙去看他们。可谁知,就那么一会儿功夫,伍老师和女儿居然倒在沙发上睡着了。妻子一看,噙着泪给他俩盖上毛毯……
  像这样的事,在伍老师身上又何止一次呢?他也真想抽出时间来呵护妻子呀,力所能及的帮她干一些家务呀!然而不能。
  但若说起令外一个家,伍老师可是神采飞扬。俗话说:铁打的磨盘,流水的兵。伍老师年年当班主任,但对学生的爱一届一届传递着,没有疲劳,没有终止。由于他的努力,常有毕业了的学生表达对他的感激,一封书信,一瓶充满祝福的星星,一只只表达感恩的千纸鹤……常有东西光顾他的桌头,这令很多老师羡慕不已。循着伍老师爱生的足迹,我们还能找到:
  张友,伍老师所带的05届毕业生。这个学生天性好动,经常惹事生非,为班级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面对这种学生,伍老师并没有歧视他,也没有简单的让其回家复习。而是本着对他的爱及治病救人的精神,多次到他家里走访,并对该生进行思想教育,这名学生有了很大进步。由于基础差没考上高中,但他对伍老师有着很深的感情。后来,这名学生在广州打工,但心里仍念念不忘老师,在给老师的来信中,他这样写道:“当初在学校里不好好读书,真对不起您,对不起所有老师,现在出社会了,我才感觉到当初您说那些话的份量。老师,我一定会谨记你的教诲。”
  候润豪,伍老师所带的01届毕业生。在临近中考还有两三个月时,他的爷爷过逝了,整个家庭都处在一种悲痛的氛围中,由于他跟爷爷有很深的情感,也被这种情绪笼罩。为了不影响他的学习,伍老师将他从家里接到学校并安排在自己的寝室里,并安排起居,让他静心复习。后来这名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一中。
  伍老师在这个家里对学生的这种爱是无时无刻的,有时宁愿自己吃亏也不愿让学生受到损失。那是1999年4月的一天,有一个学生逃学在校外游荡,伍老师利用晚上时间走访。由于天黑看不清路,在家访回为的过程中,连人带车摔在坎下,导致腿部和身上多处受伤。但想着还有几个月就要中考,伍老师忍住伤痛第二天又站在了讲坛上。那名学生后来听说后,痛悔不已,转变了态度,后来经过努力考上了二中。
  这让我想到了《引子》里面的一句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为自己而活着的人被人唾弃,为他人而活着的人受人敬仰。伍老师就是这样一个用行动让人敬仰的人。
                  不变的信念 事业的奉献
  历史发展到今天,教师成为不为人们所看好的职业,其在社会上的地位也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而下挫。于是,许多人从学校里走出来,换了新的职业。其中,伍老师也有不少走出去的机会,但他最终还是留下来了。不但留下来,而且常能站在学校发展的前列,用自己独到的视野,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来改变着自己所在的学校。
  近几年来,主抓学校继教工作的他,正在用行动实践着他的理想——改变教师的观念和习惯,最大的促进学校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他秉承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对大家的教学水平的提高当成自己的事。多少次,他伏案为校本培训编写教材;多少次,他指导年青教师如何提高自身能力;多少次,他帮着老教师改变思想观念。他将自己的执著,变成了对事业的钟情和奉献上。数不胜数的事例在城关中学的历史中记载着。
  如今,离他步入教坛已十七年。十七年,可以说弹指一挥间。十七间,又是一个漫长的阶段。十七年,没有能改变伍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情怀。在谈笑间,伍老师说:我为自己是一名教师而感到骄傲自豪,我也离不开这个职业,如果还有来世,我还愿意当一名教师。
                    美丽的事业 漫漫的征程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一直很敬畏教育这一事业,因为有了它才有人类世代不竭的文明传承;
一直很敬畏教师这一称谓,因为有了它才有个人走出愚氓的智慧初开。
当一沓厚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摆在我的眼前,又一次激起我深深的思考——我们该如何领会《规划纲要》,如何将先进的教育理念细化为人生分分秒秒的美丽,如何将竹溪的教育事业变成自己的事业,如何将亘古以来的“人师”塑造得更为熠熠生辉?或许,这是一个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然而这又是每一个站在讲台的“人师”必须要正面,必须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我是一个有着六年教龄的年轻老师,六年来,我认真履行着教师的职责,仔细体会着身为人师的幸福,精心培育着所教过的学生,但每每看着学生的照片,或者在街头遇到
“老师好”的问候,在内心春风荡漾的同时,又会立即升腾起一种无法言说的绞痛。这种痛,是对曾经教育经历的不满,是无法变更的永远的遗憾。今天,站在《规划纲要》的角度看,昔日的某些选择,是对崇高教育精神的违背和亵渎。造成这种不满或亵渎的,有自己,有他人,也有群体内不良习气的作祟。有例为证:
  其一:首战失利之省
  那一天,我带着一丝忐忑走上了讲台,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教书生涯。面对五十六双清澈如泉的眼睛,我竟然有些害怕,怕教不好他们,怕遗漏了知识,怕学生突然提出刁钻的问题。记得,给他们上的第一节课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照理说,抓住新闻的几大要素,适当予以拓展也就可以了。但那时,总怕讲掉什么东西,备课很琐碎,结果讲得很枯燥,很呆板,无甚条理。看到学生无精打采的表情,心里越来越急,越来越躁。下课时,我无意向大家提起了毛泽东写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时,有一些学生开始起哄,闹着要我背完。看着这阵势,脑子里原本清楚的句子,刚背两句便忘得没有踪影。随着下课铃声的敲响,我的第一节课草草收场。
这节课永远刻在我心底,从那时起,我清醒意识到讲课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依某一个老师的成法在课堂上重复。按现在《纲要》的说法,就是落后的教育观念,粗糙的专业知识,陈旧的内容方法,不以学生为主体,就无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无法给学生良好的教育。或许,每一个老师都有不成功的课,每当我们想起这些不成功的时候,是不是心中充满了对自身的不满,对学生的愧疚呢?
  其二:学科失衡之困
  偏科是现在许多孩子的通病,正常的情况下,一个班是小面积的学生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在一个班级大面积的人在同一学科出现偏科的话,或许就不能全怪学生了,症结可能在老师身上。
在我们某些学校,同样的分班,公平的考试,一段时间之后,有些老师教出来的学生,所考成绩明显落后于其他班级,而且越到高年级这种差距就越大。所以,学校可能只让他带七、八年级。但对学生而言,学一门学科,兴趣的培养,基础的夯实,恰恰就在起始年级。由于这个原因,学校这门学科便成了恶性循环,凡是他教过的班,其他人接手费九牛二虎之力也只能保前三分之一人达到及格水平。许多学生学到最后,就再也提不起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成绩严重失衡,考学变得无望。学校为挽救这些教师,确保学校良性发展,采取了许多办法,找辅导老师帮带,督促自学及听课,但均未能起到多大作用。原因是,有的老师,不思进取,不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专从学生身上挑毛病;有的老师,自认学校领导找茬,表面听从,内心抵触,提高速度很慢;有的老师,破罐子破摔,无所谓教书好坏,只图清闲度日、工资到手。
  这样的情形,并非特例,但如何行之有效的增强教师的高尚职业情操,促进教师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保障教育的公平、均衡或许又是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因为,上述的情况一旦出现,到初三的时候,面对严重失衡的学科现状,即便再心急如焚,也没有丝毫用处。每每想到此,我总有感觉太过于亏欠学生,因为一时选择的不甚,使一些学生失去了继续读书的机会。这既是为师者的“过错”,也不符合《规划纲要》中“教好每一个学生”的原则?忏悔,晚矣!
  其三:考试扭曲之痛
  学校里,对学生、教师而言,最关心、最在意的莫过于每次大型考试了。因为,学生能否顺利升学,教师评先、评优、晋级和奖惩能否成功,全凭成绩说了算。
  当成绩成为教师利益之所在,学生人生之所系的时候,就有些教师开始打起成绩的主意。每逢考试之前,有的或明或暗的向学生灌输一些作弊理念,有的就干脆给监考的老师打招呼,要求对本班学生放松些;有的在改卷期间,要求“宽松政策”,从而获得可喜成绩。我一向看不惯这种投机倒把的作风,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世范”。然而,它却实实在在的存在于各学校内,有的人把它变成了一种习以为常的思维。在临近毕业考试前夕,我也受到同事这方面的压力,无奈之下,给学生做了一些不恰当的宣传。虽然,平时一向严格训练的学生不为之所动,但我已深感有辱为师者的尊严。面对毕业后的学生,我无法如以前谈笑风生,神情自若,当我们都不能正视自己的时候,还能奢望先前的“德育”在学生们身上发酵、延续吗?我深表怀疑,也对当初听从错误的建言感到痛心。
  说到这里,我们看到《规划纲要》中有这样的表述,“坚持以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这句话,或许能让迷失的人清醒,让“亡羊”的人“补牢”,让我们的每一位教师能够气正风清。
  带着对教育、对教师的敬畏,对未然的虔诚,我写下上面的这些话,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宽恕。最后,套用艾青的一句话诠释我的所想:为什么我的眼里看到不足?是因为我对竹溪教育爱得深沉。身为一名普通教师,我们不能仅仅把教育当成一种职业,更应该当成最美丽的事业,为之拼搏,为之奋斗,即便前面是漫漫征程,只要我们怀着一颗赤诚之心,用先进的理论,高尚的情操武装头脑,我们就一定能让绚丽的花朵开遍溪城。
  以上,便是我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一点体会。不妥之处,敬请谅解。
                    浅淡教学工作的得与失  五年的教育时光如同朝露般,絛忽间就已成为历史。如何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是目前我的重要任务。记得自己先前的承诺是要做一名好老师,今天看来,似乎离目标尚远,但总得说来,五年的沉淀丰富了我生命的内涵,有些东西是值得汲取的:
  一、志向不变,激情不逝。踏上教坛的那一刻起,我便对自己订下做一名好老师的目标,五年来,我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尝试同不同的方式方法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虽然不尽令人满意,但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在教学的过程中,心中始终涌动着一团烈火,支配着自己去努力,去不断得进步。这一点,在令后要继续深化,并且要取得切实明显的效果。
  二、责任常记,爱心永驻。我深知教育是改变人一生的事业,所面对的对象是人,所改变的是时代风尚、人的精神、个人及家庭的命运,这种责任是其它的事业是无法取代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我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以此勉励并督促自己。在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充分意识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严就不是真正的爱,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关爱方式:语言上亲和与批评相融,生活上关心与勉励共存,精神上集体凝聚与真心交流互补。通过写课堂交流、写日记、困难化解和生活关怀以及建班级药品箱,建班级图书室等等方式,用爱滋润学生的心田。这些措施,在班级的稳定及学生的思想成长上起了重要作用。
  三、法制为纲,管理民主。一个班级如同一个小社会,没有制度不行,朝令夕改也不行。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我逐渐认识到一个班级的管理制度必须从初中入学开始,此时和学生商议制定班级管理制度,一旦制定,就要作为班级的根本大法管上三年,并且随着学生的不断成长以及情况的不断变化进行修改,使之成为有效培养学生行为和习惯的总纲。班级的核心管理制度和理念应该深入人心,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沿着这样的道路前进。对于屡次犯错的同学,必须根据班级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在班级当中形成共同维护班级管理制度,共同维护集体利益,共同打击班内旁逸斜出的异类,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良好的风尚。在班级的管理过程中,应该渗透并实践民主集中相结合的原则。民主不能一切让学生说了算,同时也不能让学生明显感到只是老师命令的执行者,两者之间必须有一个折衷,让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下自主管理,老师在集中的方试中拔乱反正。
  四、心灵掌控,定期洗脑。现阶段的初中生,心灵在电视、电脑年复一年的冲击中,呈现出多样化,有些同学沉浸在追星的逆流中,有的陷入虚荣的泥淖里,有的被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所笼罩,思想的复杂使得部分学生无心向学,并且影响到班级的风气;因而必须加强对学生心灵的掌控力,必须要让学生认同教师的正确的观点与理念,这就必须时常对学生进行洗脑。洗脑的过程,应该是属于学生自我反醒,寻回自我的过程。具体的办法是利用班级公约中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引导,在政训上集体诵读,在课堂上摆明正确观点,在班会上积极引导,在日记中反复纠正,适当的时候进行个别教育,审时度势走进学生心灵深处,让正确的思想成为学生思想的主流。
  五、及时反醒,与时俱进。在几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一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管是班级管理,还是教学中,我能够充分的反思自己的不足,并且利用学生来为自己挑刺以改变自己管理、教学中的弊端,同时利用可以利用的时间加强自我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及班级管理水平。
  这些理念和举措伴随我走了五年,多半属于前辈们用过的,属于老生常谈,但却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值得我细细体会、精化。与之相伴,五年来,我的教育教学也存在诸多不足;
  一、眼高手低,心浮气躁。我觉得在五年的教学工作中,最大的毛病是:总觉得自已很有能耐,而实际具体的工作又不能够精益求精,老处在一种心神不宁的状态当中,总对自己的生活不满,却又总不能下定决心去改变,心思浮躁。这种毛病的存在给我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改变。
  二、脑袋缺筋,情绪化浓。五年的教学过程,感觉到自己很弱智,在处理问题学生时,总是一厢情愿,结果适得其反。同时,在管理和教学中,容易被情绪化左右,严重伤害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同时也困挠了自己管理与教学。期待高,落差大,容易情绪化,不经意间就引得同事们不高兴,这是自己要留意的。
  三、教学不精,用心不专。在教学的过程中,只图形式上的满意,而没有顾及内容上的实在,对教材的研习不够,对别人的成品教学思路过于依赖,逐渐养成了懒散的作风。对上课的态度不够认真,有时直接拿别人的东西上课,对课堂,对教材的预见性不够,不能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
  四、教研懒散,缺乏意志。长期以来,一直做井底之蛙,教学与教研不能并重,不能长期坚持写教研日记,对待一些教研科题,一些教学管理中的事件缺少一种敏感性。总认为自己行,但就是不愿意变成有用的文字材料,生活态度的无斗志影响到自己的教学教研中,把自己变成了不愿意做草包的草包。
  这些问题,时刻牵动着我的神经,使我五年中一事无成。希望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也是我着力改变的时候。这或许是灯,或许是舵,或许是黎明前的一抹曙光。
  我不能永远是一个庸人,我必须改变,我也一定会丑小鸭变白天鹅的!坚信。
                       我心中的好老师
                 ——“好老师”标准之浅析
                   (特别提示:本文写于06年春,新洲支教之时。)  正襟危坐,抛开一切杂念来审视:我心中的好老师。我想先应从己身扩大至大众之身,由大众之赞同来寻得一个穿透时空的思想,找到一个共同的取舍,搞清楚:社会需要的好老师“好”的准则。
  首先,越入眼帘的“好”,是《竹溪教育》日报载的《忠诚“跪教”
境界参天——乡村教师陆永康跪着教书36载》。文章之所以感动我,让我从中寻觅“好”的真谛,并不是因为该文导源自《光明日报》,也不是因为他残疾教书的艰难。他的伟大,请大家从下列文字中体味:
  “他知道,知识,可以抚平他肉体上的苦难,身体上的残疾。后来,学校停课了,他失学了。但他一直没有扔下书本,自学完成了小学到初中的全部课程,成了村里为数不多的文化人。”
“20岁那年,因为贫困,村上的孔荣小学流失了最后一个老师。陆永康接下了给孩子们教书的任务,成为一名民办教师,‘跪’在了讲台上——这一跪,就是36年。”
“水族的女孩子过去是很少被送去读书的,陆老师就一家一家去动员,一次一次去家访,直到全村适龄女孩都来上学。”
  “陆永康对教学一丝不苟,有弄不懂的东西,他就到6公里远的中心小学去向别的老师请教。他还针对水族学生不熟汉语的特点,采用‘双语’(汉语、水语),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一年他所教的毕业班42人,有22人考取了初中,这在孔荣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这四个片段,实际上渗透了陆永康理应为“好”的四大理由:其一,对知识的敬畏与追求的坚韧;其二,对社会历史责任的清醒认识;其三,作为播火者和启蒙者的无畏;其四,对民族未来的深情与坦荡。正因为这四种精神,所以他的事迹冠名以“忠诚”而不显俗,他的境界达至于“参天”而不显媚。
  其次,能够深深叩击我心弦的,是2007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校园枪击案中舍身堵枪眼的以色列客籍教授利布雷斯库。今天,是他舍生取义的第38天。或许,那充满血腥与罪恶的枪声早已沉寂,那饱含着悲哀与痛楚的心灵日渐平静。但是,他舍身堵枪眼的身影及与之相辉映的精神却已经传遍并刻在了全球每一个有良知的人的心里。既算作对死者的缅怀,也为了寻找我们需要的“好”,就让我们在次回到现场:
  教授和同学们都在教室上课,突然听到隔壁教室传出一阵巨响,像是砸锤子的声音。同学们很快回味过来是枪声,有人赶紧钻到桌子底下隐蔽起来,还有的则打开窗户直接往下跳。当我越过窗户,回头看教授的一刹那间,发现他留在后面把住教室门,结果正好撞到了枪口上。他这一堵,为我们全班的学生成功逃脱换回了宝贵的时间。我们班没有一人伤亡。
  看完了这段描述,我的心再也不能静如止水,从澎湃的血流里我找到了来自于逝者身上的本真。这种本真完全是出自一种至纯至上的爱,这种本真不存在面临十字路口般的抉择,而本是一种骨子里的精神:用生命呵护学生的生命,用生命谱写师者的荣耀。
  由此,我们想要的这种“好”透过这两位先生业已显现。但这还不够,不足以让我们把握那万人宣扬的“好”。怎么办呢?让我们基于对上述两则事迹的认识,再次旅行,不仅仅在师者的身上去寻觅,也从不同的角度去探求:
  角度一:官方要求
  《中国优秀教师评选条例》体现了官方对“好”的解读:热爱祖国,坚定信念,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校,依法执教,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敬业爱岗,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治学严谨,学风端正,具有团结协作、改革创新精神。
  角度二:民间呼声
  作为约定俗成的意识,中国老百姓多年来标准为:师德方面要求师德方面要求勤勤恳恳,严肃认真,不苟言笑,严以律己,有责任心,公平公正;师生关系方面要求要热爱学生,要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爱学生,关心学生;教学方面要求知识丰富,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讲课生动风趣,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个性方面要求和蔼可亲,善解人意、理解人;穿着方面要求是朴素大方……
  角度三:学生企求
  在众多对“好”老师的倡导中,学生的态度不疑对老师的影响是最切实而明显的,但学生又因年龄、知识水平、思想状况、所处环境等的不同,形成不同的需要。新华网报导:香港某媒体曾就“心目中的好老师标准”在学生中进行过调查,其结果为:
  认为好老师最需要具备的素质为专业知识,之后依次为爱心,教学热诚和教学技巧。
  那么大陆的情况怎么样呢?从中小学生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城市学生的态度,我们以“2003年中国杭州名师名校长论坛”推出的“老百姓眼中的好老师”评选活动作为依据,来窥测大陆学生的好老师标准,其答案是这样的:
一律表示尊重学生是好老师的首要标准。其它还有,好老师必须幽默,应符合“亲其师,信其道”的要求;好老师不要过多的打听学生隐私,应该尊重学生的某些不影响他人的行为及爱好。
农村学生的态度,我们以本星期我在新洲乡中心学校八年级(3)班作的关于此问题的调查为证,通过分析,答案如下:
  一个好老师的标准最重要的是平等,包括师生平等,及老师对学生应一视同仁。其次是不能打骂学生,人品要好,对学生关心、负责,能理解学生。
  如果我们将眼光投向学生的高端,从大学生对其老师的认可度中去寻找好老师的标准,我们又能得到什么呢?下面仅列几个事例,以供我们的参考:
  事例一:蔡元培聘请刘师培为中国文学教授,开的课是《中国中古文学史》,我也去听过一次讲,当时觉得他的水平确实高,像个老教授的样子,虽然他当时还是中年。他上课既不带书,也不带卡片,随便谈起来,头头是道,援引资料,都是随口背诵,同学们都很佩服。 
      ——冯友兰《我在北就大学当学生的时候》
  事例二:《世界通史》是英文本,讲授者是英国公使馆秘书嘉特莱先生。他的讲授以黑板为主。他在黑板上写的注释,我不仅用心抄录下来,并且刻意模仿他的字迹。他的粉笔用得那样圆转如意,每一行是整齐的。每一字是一笔不苟的,每一笔是亮白的。我在抄录中,得益不少。
——陶希圣《北京大学预科》
  事例三:他(鲁迅)讲课时,态度冷静而又充满热情,语言朴素而又娓娓动听,无论是评论历史,或是分析社会,都能入木三分,他的言论是当时在旁的地方难以听到的。
                         ——冯至《“但开风气不为师”》
  事例四:钱先生(钱穆)在讲得起劲的时候,声音越来越洪亮,呼吸越来越急促,脸上也越加泛出一阵一阵的红润,带着一种南方之强的学者气息。……我觉得要特别提起令人钦佩的地方,是时时刻刻蕴藏在他的脑子里面的一股新鲜活泼的动力和精神……
                         ——柳存仁《北大和北大人》
  事例五:王氏(王岳川)讲课,重视启发学生的艺术感悟能力。……学生听得如醉如痴,老师讲得十分投入。
                         ——余杰《火与冰&先生意气》
  从上面的五则事例中,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佩服”、“得益”还是“如醉如痴”,这里面饱含着的既是站在人生层面的心心相系,亦是为人师者境界的最好写照。
  至此,我们由内而外、自上而下的苦寻过后,一个完整的好老师似乎就要呼之欲出了。但稍加分析我们发现:存在于师者本身的“好”,质而纯(质朴而纯粹);存在于百姓眼中的“好”,博而杂(广博而芜杂);存在于官方意识的“好”,平而峻(平稳而冷峻);存在于学生视野的“好”,亲而微(亲善而精微)、骨而邃(风骨尽显而深邃非常)。这不同的要求在同一时刻承载于一个人身上,难免众口难调,稍不注意是否会千夫所指呢?原本探究的意义,在于从“‘我’心中的好老师”中得到教益,而此刻我们是否该踌躇不前、前功尽弃呢?不!再次温故上述的种种准则后,我们自己需要有所取舍,有所归并,有所升华,从而得到了自己的好老师“好”的标准:品德与学术。正如,蔡元培长北京大学时既“注重邀请饱学之士任教,使学生的智识增进;但亦注意学生品德的修养。故教员的行为苟有影响学生堕落的危险,则无论其学识如何渊博,亦不能不割爱使其去职。”果能孜孜以求此二者并能站在这二者精极之上的老师,又有谁不是一个好老师呢?
日 星期五 浓雾如棉
  早晨,浓浓的雾笼罩着天地。
  坐在高楼上,放眼望去,除了抵眼帘的静默的菜畦,百米外的错落的屋舍,一切都看不清,看不透。耳朵里不时传来录音机柔和的英语的旋律,老师们此起彼伏的高亢的语调,小鸟们嬉戏林间的啾啾的和鸣,公鸡们四野汇集的嘹亮的唱晓。此刻,我周身轻松,所有的念头似乎都从头脑里一一隐去,但唯有几颗晶莹的泪在这温馨如诗的早晨久久不愿从心头落下……
  坐在我眼前,蜷缩着身体,低垂着脑袋,面孔埋向一侧,泪雨直落的女孩,她叫迪,是班上的第二名。和她一起学习、生活了两年,我从来没有预料到,一向落落大方、心胸开阔的她会如此不堪一击,会如此情不自禁,会如此痛苦流涕。看着悲凄楚楚的她,我的脑海顿时浮现出近期她的种种影像:蓬松脏乱、偏向一侧的发式;疲倦黯然、愁容堆砌的愁容;战战兢兢、迟缓木然的微笑;失魂落魄、无心听课的眼神。所有这些本已让我紧张,又碰上其他老师反映:前天,英语老师王老师说,这迪不得了,上我的英语课居然跟同桌说笑哇;昨天,物理老师说,这余悲迪怎么了,总感觉心事重重无精打采。这些影像和话语的重复叠加,使我的心头由紧张到惊恐,进而满肚狐疑——迪这是怎么了?
  带着这个疑问,我在第四节晚自习下后找到她。问她什么话,她半天不说一个字,只是一个劲地低着头,似乎很难受的样子。这在以前是不曾有过的情况,由此我想她的心理一定有什么委屈或者碰到了她一时解决不了的障碍。于是,我就单刀直入的对她说,通过这一段时间对你的观察,我发现你陷入了两种困难;一是生活无序,二是学习无序。随之,我详细说了说如此判断的理由。然后,关切的问她是不是?她微微点点头,说:是这种情况。然后,我让她找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接下来又一阵沉默。为趁热打铁,我依据判断,直指问题的症结,说:这些情况说明你的内心对自己的要求降低,其次是心头有一时迈不过去的坎。现在你能说说,为什么对自己的要求降低,有什么难言之隐,好吗?我满含关切的问。这一问,似乎掀开了她内心长久沉封的憋闷。我明显感到她的在哽咽,但就是不说话。我抓住时机剖析道:是你认为我哪一点儿没做好吗?她说:不是。是你感觉到其她的老师对你冷漠吗?她说:是,王老师这一段时间好像见不得我一样。有一次,她讲的一个句子,之前我在资料上都已掌握,于是就去拿同桌的资料看,但她只认为我不听讲和别人说闲话;还有一次,我们都在讨论问题,她专说我不应该。说着说着,她委屈的泪涌出来了。我一边给她宽慰,一边让她认识到误解与磨难是人生中的必修课,只有从中走出来人才能真正成长。看着她打开了心扉,我便接着问,那你目前学习存在什么困难吗?她说:有,我对化学、物理不感兴趣。你以前物理很少有人考优生而你都能考到优生,而化学现在是启始学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心理呢?我穷追不舍。她说:八年级下学期的时候,在月考和期末考试时,我的物理都没有考好。那时我便认为物理难学,我也学不好,便对它冷漠了。化学一开始老师没有讲时,我看到后面的化学方程式,一看头都麻了,认为很难,所以就没有兴趣。
  听到这里,我说:其实你是心理原因。物理学科的成绩,要说差,以前一班、二班的同学应该从基础上比你差多了,考试也回回考不好。但是,现在清,在比你还差的成绩上待了一年,可现在换个老师,她的成绩立即青云直上,月考考了79分,这次单元测试考了93分。所以说,你不是能力、基础和头脑不行,而是在心理战上败下阵了。她信服的点头。我接着说道:要说化学,你同样是犯了心理暗示的错误。我知道你们学二次函数的时候,感觉非常困难。现在拿到化学式,由于没学,上面的化学符号全都不认识;再者,和数学的方程一联系,就用学数学的难来类推学化学的艰苦,这样必然头痛无比,认为自己断难学好。这无异于自设囚笼,自挖陷阱啊?
说到这里,她的情绪明显放开了些?然后,我拿出半年前写给汤美玲的一篇文章给她看。因为汤美玲当时也遭遇着和她同类的问题,相信对她有所启示。等她看完之后,我想非常有必要这九年级这个节骨眼上解决她内心存在的这种阻碍,这不仅能为她这一年的学习扫清障碍,也能够为她将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也必须让她尽快重拾信心,重获斗智,能理智看待老师的教学风格及不可预料的误解和批评。
  这样一个聪明的女孩,学习上不能占得鳌头,我这个当班主任的从心底感到很不是滋味。通过这次谈话,看到她的精神状态似乎好了一点,这是令人欣慰的,真希望她能够早点挺过人生的困难,完全投入到紧张的战斗中来。
  看看窗外,远方雾早已逝去,天澄澈起来了。我想:她心中的迷雾大概也会如同这晨雾般快快的消逝吧!
元旦晚会,作诗一首送给朝夕相处的学生!
高亢的音乐萦绕在耳梁
沸腾的色彩描绘着激昂
欢乐的笑容荡漾在心海
幸福的我们尽兴于一堂
今夜属于在座的每一位老师、同学
今夜属于青春活泼、不懈追求的我们
这是一个多么有感情的词汇
它让老师和学生的心交融
这是一个多么有活力的词汇
它让青春与梦想在互助中绽放
这又是一个多么温暖的词汇
它凝聚着一个集体的团结与爱心
它浸透着每一位学子家一般的浓情
我们为“我们”
增添了新的色彩与内涵
我们要用心底
至真至纯至美的心尽情讴歌我们
打开尘封已久的历史之门
带着虔诚穿越时空
静静地悄悄地
去找寻曾经的“我们”
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
一双双清澈空明的眼睛
响亮的号子里夹杂着奶声奶气
整齐的脚步下踏出了清新与坚定
这,是大家刚从不同的沟壑村落走来
娇小的身躯 好奇的心灵
构成了一幅精巧美丽的画
构成了一个崭新的集体——我们
一个新的生命由此诞生
每一个人的呼吸汇聚成她的呼吸
每一个人的脉博跳动出她的脉博
每一个人的勤奋与善良丰富着她的生命
(3)班成为她永恒的名字
“刻苦成就未来,行动点燃梦想”
成为她不变的承诺
岁月在那一刻变得清晰而厚重
我们在那一刻迎接新生与挑战
风萧萧兮木叶下
金秋暖逝兮天下寒
那天早晨 你像往常一样开启家门
枯叶如梭刀般划过你的脸
北风如利刃般削着你的肌肤
握紧手中新书 给家一个回眸
毅然穿过黑暗 用行动为“我们”增添了一份坚强
一本陌生的书摆在你的面前
白色的肌肤 金黄的卷发 幽幽的蓝眼
迥异的文字让你惊诧
粗识每一个字母你的都认识
细看每一个单词你都犯嘀咕
天空湛蓝美丽 而你的心却阴云密布
第一次考试你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打击
在耻辱中沉沦还是迎难而上捍卫尊严?
你选择了 “不服输”
硬是让难懂的文字屈服于你的檐下
你再一次用行动为“我们”增添了一份希望
数字在黑板上挑战你的智慧
尺规在图形里点燃你的斗志
灵动的自然呈现出她的纯美
奇妙的地理勾勒出她的奥秘
千年的文明照亮了你蒙昧的心
鲜活的事例指导着你如何做人
那个下午 你陶醉了
你为自己生命的成长而赞叹
你为自己求知的完美而庆幸
然后 你醒了
你不再埋怨 不再灰心
你用全身心的精力 升华了属于大家的“我们”
我们站在了新的门槛上
我们拥有了新的血液与生命
不管是和风细雨 还是骤雨初歇
不管是艳阳高照 还是纷飞冬雪
泪水与拼搏相伴
坎坷与希望并存
我们有属于自己的喜悦与荣耀
我们有属于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本是一个欢乐的海洋 无忧的夜晚
欢乐的背后我们仍要思考
究竟如何面对明年中考
究竟如何让自己的青春岁月激情燃烧
如果大家不健忘
或许你还记得我们的誓言音犹在耳
如果大家不健忘
或许你还记得我们的月考耻辱未雪
残酷的现实摆在你我面前
如何才能在逆势的环境中成就你我
今天是一个终结 同时又是一个起点
光荣与梦想属于我们九(3)班
顽强与奋斗属于我们九(3)班
明年的中考大家会让佳绩成为现实
让“我们”成为永恒
在今天这样一个欢乐的夜
尽情的欢乐 尽情的燃烧吧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辉煌璀璨的一生
              红 花 & 掌 声
            ——写给2009年开学典礼 永恒的红花
 三月的阳光抚摩着大地,一切为之苏醒:山在萌动中蕴育新的生命,水在欢悦里奏响前进的号音。迎着希望,载着梦想,今天,我们在庄严的五星旗下重温过去的热忱,展望明天的旅程。
  一朵朵鲜红夺目的花儿映衬着稚气未脱的成熟与坚定,一本本单薄沉重的荣誉证印证着昨天的奋斗与虔诚。这一天,是幸福的一天。曾记否,踏入校门的那一刻,有多少惊喜与疑惑;曾记否,三天的军训,骄阳的淫威,严格的训练,我们流过多少汗,念过多少遍“坚强”;曾记否,ABC的字母,正负数的跳跃,朦朦的灯影里,我们下过多少苦功,洒过多少热泪;曾记否,凛凛的寒风,炎炎的流火,亘古的书声,我们走过多少磨难,跨过多少坎坷……
  一切的一切,如同电影在脑海里闪现,和着这鲜红的花儿,我们淌着喜悦的泪水。是的,我们应该高兴,这一天,是我们的。不管是拥有暂时的成功,还是分享别人的快乐;不管是反醒,还是重拾拼搏的干戈,我们都应举杯庆贺。
  这朵朵届届相传的红花如同陈年的佳酿,愈看愈发的让人感受到它的香甜。那沁人心脾的馨香,让饮之者受到鼓舞,让闻之者获得新生。这红花,是一种催化剂,能催生我们不竭的激情;这红花,是一种冲锋号,能吹醒我们沉睡的斗志。让红花在每一个人的心底生根吧!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努力提升自己的水平,这便是城关中学生生不息之魂。
  三月的春风,灿烂的笑容;舞动的青春,永恒的红花。试问,什么是我们的使命?
拳拳的掌声
  时间漫过,白云在头顶上飘浮,掌声在耳畔边响起。今天是一个庆功会,又是一次动员会,更是一场翻开人生新页的誓师会。这样的场合,不可或缺掌声。
  作为一名学生,掌声早已成为我们表现欢喜的“家常便饭”,成为一个特定场合的机械动作,尔或是心安理得的享受方式。然而,今天,我想让大家重新考量拍动着的双手:这不是逢场做戏,亦不是干涩无味的符号!在今天,她们有着鲜活的意义——这是我们对英雄的礼赞,这是我们对心灵的洗涤。
  站在醒目的领奖台上,握着凝聚心血的荣誉证书的他们,欢喜与沉重同在;坐在静静的观众席里,叩问闲淡无依的日日夜夜的你,悔恨与勇气同生。几百双同时拍打着的手,不仅是瞬间的记忆,更是我们心灵共振的集中呈现。掌声里,我们看到课堂上那一双双紧盯着黑板渴求知识的眼睛;掌声里,我们听出一次次面对挫折,一次次对自己说“不放弃”的那种不屈;掌声里,我们嗅出城关学子不畏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与伟力。
我们需要在掌声里认识自己,我们需要在掌声里找到前进的方向。人的一生,漫长而又短暂,尊严与价值的奠基就在你手中的这几年。纯正的追求,是一切贤哲的共同恪守的准则,也应该成为我们的奋斗的原动力。
  和煦的阳光,高涨的势气;拳拳的掌声,坚定的梦想。试问,什么是我们的人生?
  伴随着一阵爆竹的轰响,我们辞去旧年;伴随着一段人生的终结,我们再次背上行囊。同学们,任何人无法复制自己的青春,任何人无法在悔恨时修改自己的历史,现在正是我们审视自我、不懈努力的时刻。让我们在红花的笑颜里,在掌声的激励中,载着梦想,携着春风,无怨无悔地向前进吧!
<竹溪教科研论坛>创刊百期征文启事 
  <竹溪教科研论坛>自1999年创刊以来,不知不觉已陪伴我们走过了十一年的风雨历程。在这成长岁月中,<竹溪教科研论坛>逐渐由简单走向丰富,由稚嫩走向成熟,它记录和见证了竹溪教科研人的发展与成长。在<竹溪教科研论坛>即将迎来创刊100期之际,<竹溪教科研论坛>编辑部特面向广大读者征集文稿。
   一、征文内容:
  1、以“我和<竹溪教科研论坛>的故事”为题材,讲述<竹溪教科研论坛>伴您工作、生活和成长的故事,记录<竹溪教科研论坛>带给您的感动、影响、思考与启发。
  2、发表对<竹溪教科研论坛>的评论,可以针对整体,也可以针对具体某篇文章、某个栏目、某个版面或某一期报纸,要求内容具体,观点明确。
  3、为<竹溪教科研论坛>提建议。为了使我们的<竹溪教科研论坛>能够越办越好,越来越成心目中喜欢的刊物,请将您的“金点子”告诉我们。比如可以增减哪些栏目,可以尝试哪些风格,怎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创作热情等等。
  4、为<竹溪教科研论坛>送祝福。<竹溪教科研论坛>创刊百期,您可以就将您对的期待和祝福,写成文字,告诉我们。可以是对联式,也可以是短信式,字数不在于多,贵在情真。辞藻不在于华丽,重在情深。<竹溪教科研论坛>将在您的祝福下,高歌前行!
  二、征文形式:题材不限,散文、诗歌、小说、评论等均可,字数不限。
  三、征文日期:即日起至日止。
  四、征文评奖:根据来稿质量,评选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和优秀祝福语若干条。
  五、来稿地址:邮箱.cn。
  也许,您是目睹<竹溪教科研论坛>诞生的领导;也许,您是参与<竹溪教科研论坛>初创的前辈;也许,您是一直支持<竹溪教科研论坛>的作者;也许,您是时时关心<竹溪教科研论坛>的读者;或者,您在<竹溪教科研论坛>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恰是您的处女作;也或者,您的建议促成了<竹溪教科研论坛>风格的转向;也或者,您的第一次投稿就遭到我们拒绝,您曾激动过日日夜夜的创想却没有得到承认……那么,您也许有一些故事,愿与我们分享;有一些情感,愿向我们倾诉;有一些激励,愿与我们共勉;有一些建议,愿向我们提出。现在,请将您的感情,您的故事,甚至您的抱怨,您的批评,写成文字,发送或转交给我们,让我们用文字记录下“我”和<竹溪教科研论坛>成长的足迹,共同庆祝<竹溪教科研论坛>百期华诞!
                               <竹溪教科研论坛>编辑部
                                 2010年7月
顾问:欧胜宝 熊地茵 向良余
主编:马 佾
熊春云 蔡小东 高 如 郭国霞 李桂芝 李再朝 胡显才 谢扶明 邹笃军 刘秀云 欧阳琳 甘云华 唐秉杰 汤 辉 谭文成 左太春 肖祖兵
周保华 胡世魁 胡 青 陈振武 瞿祥友 吴志新 沈小霞 吴鹏飞 魏 云 李茂志 李祖敏 屈 冰 何荣华 敖景余 叶文红 石崇新 马爱华
程用忠 敖金材 吴朝良 周怛星 蔡东升 封益江 敖远龙 汤显义 谭 竞 袁 俊曾志明 万绍明 杨程  刘永树 刘晓红
地址:湖北省竹溪县中峰镇中心学校
投稿信箱:mayi681012 @.cn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址怎么翻译成英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