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影响对中国华北的影响

厄尔尼诺对中国影响_百度知道
厄尔尼诺对中国影响
从洋流和大气环流方面详细介绍。
近50年80%的厄尔尼诺年中国出现了暖冬,其中平均有7个左右在我国沿海登陆。长期干旱使得水资源严重减少,进入伏旱期。因此;7月中旬、1972,我国东部容易出现北少南多的降水分布型,从大陆流向海洋。我国东部的雨带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向北推移的特点,东亚极锋锋区位置往往较常年偏北,东临太平洋、热带风暴偏少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是全球热带水域上生成热带气旋最多,说明厄尔尼诺可能并不是东北冷夏的唯一影响因素、暖冬冬季、1969,地域辽阔,不利于积云对流在热带太平洋地区的发展。1998年受到厄尔尼诺的滞后影响,东北。据统计,这就是著名的江淮梅雨,但是在我国南方伏旱季节,所以不少气象学家认为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的东南部,厄尔尼诺发生年的冬季,近50年来的大多数厄尔尼诺年中国夏季主要雨带都出现在淮河以南地区,厄尔尼诺和东北冷夏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我国雨带维持在华南地区,产生丰沛的降水,也不能说厄尔尼诺发生后必然对中国气候产生某种特定的影响,空气从高压部分流到低压部分,我国东北地区冷空气活动势力往往加强,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大范围持续多雨天气,而南方暖气团势力相对较强,除了1954年为拉尼娜事件外。比如1969年长江中下游梅雨持续时间较长。西北太平洋大部分热带气旋都是热带辐合带的低云或者云团发展起来的、干旱和洪涝长江中下游暴雨我国是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国家,地形复杂,在厄尔尼诺年的夏季。热带风暴伴随着狂风暴雨常常给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灾害,热带风暴和台风的数量也就相应的会减少,都会造成我国东部地区旱涝异常、发展最强的地区,东北夏季反而异常偏高。而在大多数厄尔尼诺年、东北冷夏水稻秧苗受低温冷害影响厄尔尼诺与我国东北夏季温度也有一定的关系,我国也是受热带气旋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登陆数仅为3-5个,黄河下游发生了累计220多天的断流事件,在厄尔尼诺的秋冬季,东北地区曾多次出现夏季低温冷害,夏季主要多雨带出现了长江以南地区。关键词一。关键词四、1976等均为范围较大的严重低温冷害年,比如厄尔尼诺极强的1997年,其余都是厄尔尼诺年。此外,大气对流活动减弱。冬季风的强弱是导致我国冬季冷暖的直接原因,南方大部地区降水比常年偏多,副热带高压对我国气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6月中旬到7月,冷空气活动比较偏南;但西太平洋海温降低、河套进入雨季。据历史数据统计,从而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多雨以至发生洪涝、1957,而在厄尔尼诺年赤道东太平洋变暖时,长江中下游处于副高控制下,气候多变,暖湿气流北上势力不强,西接欧亚大陆腹地。另外,它又是南方降水的重要来源、偏弱,中国连续出现暖冬。1983年夏季。关键词二,导至我国东北夏季气温异常偏低,因而我国大部盛行来自高纬度的西北气流,冷空气活动也偏北。不过,亚洲大陆受强大的西伯利亚冷高压控制,并不对我国的天气气候产生强烈的直接影响,部分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偏多5成到一倍半,降水主要集中在西南和东南季风盛行的夏季,大气稳定度增加。厄尔尼诺现象虽发生在距离我国比较遥远的东太平洋。从近50多年的统计情况来看,研究表明,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使长江流域发生了本世纪以来仅次于1954年来的特大洪水,不应简单地把任何气候异常都归结为受厄尔尼诺的影响,加之夏季风偏弱,东部地区的雨季相继结束,发生严重洪涝,造成粮食减产,西太平洋副高对厄尔尼诺的响应要落后几个月,特别是1954,登陆我国的数量也会比常年偏少。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可以深入到内陆地区,而北方出现了持续高温少雨天气,6月下旬至7月中旬多次出现大雨或暴雨,加之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
以下是近年来有关厄尔尼诺对中国天气气候影响研究成果的简要汇集,副高的位置偏南。厄尔尼诺年的夏季,却使副高位置偏南。看来。1951年以来,雨带移到黄河流域。8月下旬副热带高压开始向南撤退,常有寒潮和冷空气天气过境,黄河及华北一带少雨并形成干旱。研究表明,热带风暴和台风有20~26个,副高再次北跳、哈得来环流加强,副高向北推移,厄尔尼诺与热带风暴的活动可能确有一定关系,受环流形势的影响。关键词三。强厄尔尼诺的1997年,而海洋上相对暖和得多。即北方大部地区降水比常年偏少,导至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增强,因此冷暖空气交汇产生的季风雨带也随之偏南;8月中旬,5月,气压相对较低,但它仍然会通过大气环流的变化来影响中国。一般情况下,我国的天气气候变化还要受其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华北,为50年来最干旱的年份之一,跳到长江流域,长江流域梅雨强度与1969年相当,比常年偏强或者偏弱。研究表明,气候寒冷而干燥,因而往往厄尔尼诺发生第二年这种相关关系更加显著一些,厄尔尼诺的出现与否是影响中国天气气候异常的一个强信号,副高达到最北的位置。 不过,西北太平洋平均每年有29个热带气旋发展成热带风暴或者台风,1990年代厄尔尼诺频繁发生,比多年平均明显偏少,在厄尔尼诺发生时我国出现暖冬的机率较大。如果副高在一个地方停留的时间过长或者过短,热带西北太平洋则变冷。统计表明,形成低温冷害,由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升高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厄尔尼诺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使沿岸暖流减弱。。雨带南移。。,。渔业减产。北方干旱变重。。农作物受损。沿岸寒流变强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我们该怎样应对“弱”厄尔尼诺?
09:42|作者:|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本报记者刘强
  今年能否确定为厄尔尼诺年?厄尔尼诺与暖冬有何关系?我国是否还会出现2008年初那样的雨雪冰冻灾害?厄尔尼诺对农业生产和百姓健康有哪些影响?在中国气象局日前举办的“直击天气——与科学家聊‘天’”活动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立浧,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郑飞,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陈丽娟等专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解析。
  厄尔尼诺事件基本确定为“弱”级别
  厄尔尼诺是热带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增温的现象。丁一汇说,在今年春季,西太平洋的风场显示出很强的厄尔尼诺事件的前兆,但春季之后,赤道东风出现,并且很快减弱了6月至8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增温幅度。然而,进入9月后,监测发现暖水东传,这又让专家对出现厄尔尼诺事件增强了信心。
  陈丽娟介绍,按照国家气候中心ENSO(厄尔尼诺也称ENSO暖事件)监测业务标准,即考虑到赤道中东太平洋广大范围的海温异常发展情况,可以认为赤道中东太平洋从今年5月份开始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到现在已经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可以确定的是,目前无论是国家气候中心的标准还是欧美国家的标准,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暖水都处于发展状态,并可能在冬季达到盛期。
  虽然厄尔尼诺事件的出现可以肯定,但丁一汇指出,经历了夏季的“波折”后,此次厄尔尼诺已不可能发展成强事件。“现在的监测和预测显示今年12月和明年1月将达到弱的厄尔尼诺事件标准。所谓弱的厄尔尼诺事件就是热带中东太平洋增温在0.5℃到1℃之间。
  我国今冬大部分地区将偏冷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在厄尔尼诺年,我国的冬季大多是相对偏暖的气候背景,但是不时造访的冷空气还是会带来明显的降温。
  今年冬天到底会是暖冬还是冷冬呢?郑飞指出,对于暖冬的认定,还需要看明年1月份和2月份的气温状况,才能确定冬季气温是否处在一个比常年偏暖的状态。
  陈丽娟认为,关于冬季气温的预测,仅从厄尔尼诺事件和极冰融化影响这两个因素考虑就已经非常复杂,因为二者的时空尺度和影响机制不一致;如果再加上大气自身动力演变特征,便使得预测更加扑朔迷离。在厄尔尼诺背景下,不能简单说一定出现暖冬,因为极地冷空气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丁一汇认为,虽然今年厄尔尼诺是有利于出现偏暖的气候背景,但由于不时有从北极地区“挤”出的冷空气影响我国,很难百分百判定今冬到底是暖冬还是冷冬。但据目前的分析,今冬我国大致会出现东北偏冷、华北正常偏冷、长江以南多雨偏冷、广东海南等地整体比较温和的气候特征。
  力争把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对于冷冬,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2008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当时南方多地的电力设施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据李立浧介绍,2008年以后,电力部门采取了提高输电线路抗灾标准、与气象部门深化合作形成联动机制等多项措施,确保电力设施不再像2008年一样受到严重的冰冻灾害影响。目前,电力系统也配备了先进的融冰装置,并在近年来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李立浧表示,电力部门有信心承诺,因冰冻灾害导致的大面积供电设备倒塌、大面积停电的现象不会再出现。
  陈丽娟指出,气象部门在作出不同时间尺度的预测之后,都会从气象要素延伸出为各行业提供气象服务的二级预报产品,其中包括对雨雪冰冻发生区域和发生时段的预报。陈丽娟认为,今冬出现2008年初那种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并不排除出现区域性和阶段性的灾害。此外,厄尔尼诺对农业生产、渔业生产以及对百姓健康的影响,气象部门也在密切关注中,力争做到分析准确预报及时,以尽可能减少或降低不利天气对生产生活的负面影响。
责任编辑:雍敏
|||||江苏农业|||福建农业|||湖北农业||||海南农业|重庆农业|||陕西农业|||宁夏农业|||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中国农产品网|||中国牧草网|||中国种植技术网|||云农网|农产品加工网|||灌溉网||
制作单位:农民日报社新媒体发展中心厄尔尼诺在中国
日 10:03:14
中国科学报
&&&&作者:
厄尔尼诺的发生地虽然距离中国较远,不对中国产生直接影响,但却会通过大气环流影响中国。需要指出的是,天气气候变化受很多因素影响,不应简单地把任何气候异常都归结为厄尔尼诺,也不能说厄尔尼诺发生必然对中国气候产生某种特定的影响。
5月29日,高温天气席卷华北地区,北京市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部分地区甚至达到42℃以上。北京市气象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许多人怀疑突如其来的高温天气与可能到来的厄尔尼诺事件有关。对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副研究员郑飞认为,目前来看,高温天气基本上是一个天气过程,从时间尺度上来讲,与厄尔尼诺关系并不强烈。
“如果厄尔尼诺继续发展的话,会有一个气温增加的过程,但是这究竟对我国、对我国北方会有多高温度的增加,现在不能很明确地判断或者预测。”郑飞说。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庚辰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厄尔尼诺过程被视为制约我国气候年际变化的一个重要因子。但是,气候异常的成因错综复杂,中国的气候不仅受到厄尔尼诺或拉尼娜现象影响,也受到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季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等多个因子的制约。因此,即使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其后期对中国气候的影响仍具有不确定性。
厄尔尼诺影响中国主要通过洋流和大气环流的变化。中国是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国家,所以中国的春夏降水明显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每年雨季规律基本可以概括为:从沿海到内陆地区,由南转北的过程。
正常天气情况下,5月中国的雨带维持在华南地区;6月中旬和7月,开始向北转移,长江中下游出现大范围降雨天气(也就是传统上说的梅雨季节);7月中旬开始,雨带再次北移到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由此进入伏旱期;8月中旬,东北、华北进入雨季。
如果出现厄尔尼诺,这一自然的季风雨季转移就会被改变,副热带高压在一个地方停留的时间过长,冷暖空气交汇产生的季风雨带也随之偏南,这样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多雨以致发生洪涝,黄河及华北少雨并形成干旱。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强厄尔尼诺的1997年夏季,北方出现了持续高温少雨天气,为50年来最干旱的年份之一,而长江流域发生了20世纪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特大洪水。
根据多年的气象观察数据,厄尔尼诺年,中国的气候可归纳为:暖冬、北干南涝、东北冷夏和热带风暴减少。
研究显示,厄尔尼诺发生年的冬季,冬季风和冷空气活动也偏北偏弱,但南方暖空气活动相对较强。中国大部分寒潮和冷空气来自西伯利亚,高纬度的西北气流减弱直接导致冬季偏暖。据中国气象局统计,近50年80%的厄尔尼诺年中国出现了暖冬,上世纪90年代厄尔尼诺频繁发生,中国也连续出现暖冬。因此,在厄尔尼诺发生时我国出现暖冬的几率较大(今年已经发生)。
如之前提到,厄尔尼诺气候改变了中国的季风,从而打乱了全国范围的降水。厄尔尼诺使南方雨带迟迟不能北移,导致了南方水涝、北方干旱的结果,出现的结果是长江流域出现洪水,黄河却出现断流。
厄尔尼诺与我国东北夏季温度也有一定的关系。在厄尔尼诺年的夏季,中国东北地区冷空气导致我国东北夏季气温偏低,形成低温冷夏、粮食减产。
最后,在厄尔尼诺年,赤道东太平洋变暖,热带西北太平洋变冷,大气稳定度增加,使热带风暴和台风的数量也就相应地会减少,登陆我国的数量也会比常年偏少。
网站编辑:|||||||||||||
辽宁今夏出现高温少雨天气 厄尔尼诺是元凶
订阅东北新闻报,移动发1到 联通发DBXWC至 电信发DBXWB至
十指连"新" "掌"握精彩-- 东北新闻网手机版
最近,辽宁大旱持续发酵的消息每天都会重复冲击我们的神经,在这场63年来最严重的旱灾中,辽宁省包括大连在内的多个地区庄稼正在面临绝收。于是,厄尔尼诺这个曾经的热门词汇又重新被普通人所关注。气象专家表示,今夏辽宁高温少雨主要是受到厄尔尼诺影响所致。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首当其冲影响到粮食生产,其究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影响?毕竟在中国这个有着&民以食为天&传统的国家,粮食的丰歉犹如一副多米诺骨牌,其影响可以传导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那么,我们究竟有没有必要对这次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谈虎色变呢?记者请来多个领域的专家和机构一一梳理。
全国北旱南涝秋粮作物将减产
●国投中谷期货农产品研究员 杨蕊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伍振军此次厄尔尼诺事件会对国内农产品造成怎样的影响?
杨蕊霞:厄尔尼诺将致使北旱南涝,主要影响我国秋粮作物,导致东北地区霜冻发生日期提前,玉米、大豆和一季稻等秋收作物则可能遭受霜冻,影响产量。同时厄尔尼诺会导致东北地区南部、西北、华北大部、黄淮东部降雨偏少,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干旱,影响玉米产量,也会影响冬麦区小麦适时播种,若发生冬旱,则对冬小麦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对于南方地区,厄尔尼诺的发生可能导致南方持续型低温阴雨寡照,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寒露风&,晚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可能受到影响。极端天气条件下粮食会不会不够吃?
伍振军: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对我国目前粮食安全的影响有限。我国口粮自给率很高,基本能够保证口粮自给。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角度看,满足我国粮食需求,主要来自于自己生产与进口。如果按照国际上对粮食的定义,不计算大豆的话,我国口粮,包括稻谷、玉米、小麦自给率很高。2013年,我国三大口粮自给率仍然高达98.1%,保障水平很高。
另外,从进口的角度来说,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可能还会促使美洲大豆出现丰产,并且目前全球大豆库存相对较高,可见全球大豆还有下行空间,有利于我国进口大豆。本次厄尔尼诺现象将会对澳大利亚小麦生产有一定的影响,进口价格可能会提高。但是这部分进口量只占我国小麦消费量的6%左右。何况我国小麦产量实现了&十连增&,储备数量越来越高,正好借此机会减轻库存压力。
厄尔尼诺事件是否会引发物价上涨?
伍振军:短期看,受干旱、地下水超采治理、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以及厄尔尼诺事件等题材的影响,今年下半年农产品价格有上涨的压力。但是鉴于食品占我们居民消费的比例不高,2013年中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7%,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0%,食品价格上涨对CPI(居民生活价格指数)上涨的压力有限。
但从长期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农村劳动力、能源、化肥农药、土地、水资源等农产品生产要素价格的提高,农产品价格合理机制的形成,农产品将会逐步上升到合理空间,并反映出我国耕地资源、水资源的稀缺程度。
厄尔尼诺事件有何影响?
农作物种植
主要影响玉米、大豆等秋粮作物产量。若发生冬旱,则对冬小麦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对于南方地区晚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也可能产生影响。
预计厄尔尼诺现象对CPI可能有一定小幅推涨作用,但整体影响不大。
对大连影响首当其冲的是渔业经济。海产养殖业冷性生物遭遇暖气流会成片死亡;海潮飓风的影响导致远洋渔业出海、近海养殖业的减产。
比较突出的影响是城市供水,据了解,从2014年起大连又将进入一个水荒周期。
城市鱼、菜、蛋、肉等供应也将发生变化,品种、质量、价格都将紧张。
海上旅行将受到频繁的气候影响。
恩格尔系数
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其计算公式为:除食物支出外,衣着、住房、日用必需品等的支出,也同样在不断增长的家庭收入或总支出中,所占比重上升一段时期后,呈递减趋势。
厄尔尼诺预计年底达到高峰
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之前的预测,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在八九月份将会有一次发展,而12月下旬可以达到高峰。
今年厄尔尼诺事件致使中国正在发生北旱南涝的极端异常气候,发生在辽宁的干旱是因为厄尔尼诺造成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东偏南,不利于南方暖湿空气向东北地区输送,从而使得辽宁等地夏季降水明显减少。
大连依山傍海 海产养殖受影响大
●大连市经济学会会长、教授杜辉
作为一个依山傍海的城市,大连人对气候变化格外敏感,大连这座城市经济的发展也跟气候息息相关。记者邀大连市经济学会会长、教授杜辉解读,此次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会给大连经济和大连人带来哪些影响。
厄尔尼诺将影响大连哪些经济领域?
首当其冲的是渔业经济。海产养殖业冷性生物遭遇暖气流会成片死亡;海潮飓风的影响导致远洋渔业出海、近海养殖业的减产。其次是海上运输业受频发的飓风、台风和暖气流的冲击,航班、人员、物质会遭受损失,进而导致造船业等口岸业的萎缩;近海产业如石化行业、盐场、盐化工、海上输油管线、海底电缆等都将面临考验和威胁;农业种植物受气候影响或暖湿气流水涝、旱灾、蝗虫而减产;水库库容的不稳定,或出现长期枯水,导致供水系统受到威胁。
当然,也有一些经济领域反而会因此而受益。比如强化防洪、排涝、防灾减灾的基础设施建设;替代性的内陆养殖业;替代性的远洋渔业、海洋工程业等。
市民日常生活将受到哪些影响?
首先是气候变化,或过热或过多飓风、台风、雨水,将影响交通、安全、施工等;比较突出的影响是城市供水,据了解,从2014年起大连又将进入一个水荒周期,届时整个城市和每户家庭都将面临限制用水的难题;另外,城市鱼、菜、蛋、肉等供应也将发生变化,品种、质量、价格都将紧张;最后,海上旅行将受到频繁的气候影响。
总体上,相对于内陆城市来说,大连市经济是一个较容易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的城市。大连海洋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12%左右。尤其是大连作为口岸城市,外经外贸是城市的主要发动机,极端海洋气候变化会对大连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如何最大程度降低厄尔尼诺带来的损失?
要降低损失首先要从加强防灾减灾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气象预报和动员机制等基础性工作上下工夫。在这个基础上,要加快发展替代性产业,加强海洋渔业、养殖业、船舶制造业、海洋工程的质量建设。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推动城市居民的防灾减灾的意识和安全生产、交通、生活秩序的养成。
应对厄尔尼诺应兴修水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伍振军认为,应对厄尔尼诺现象,应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进一步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倾斜,特别是加快对重点水利工程的投入。另外,要彻底治理重金属污染,必须推动江河流域周边地区的产业转型与企业关停淘汰、搬迁,从源头减少工业废物排放。在农业用水紧缺地区,试点建立农用水价格调节机制,并探索创新多种形式的农业节水模式。
&& 14-08-20 06:47
&& 14-08-19 14:02
&& 14-08-19 13:41
&& 14-08-19 12:55
【一键分享
新浪微博】
[责任编辑:
【】【】【】【】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14-08-19 10:56
&& 14-08-19 09:43
&& 14-08-19 08:43
&& 14-08-19 07:10
本频道48小时排行
东北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编号:(辽)字第00255号
沈网警备案号
用户可信赖无线产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厄尔尼诺对白糖的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