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以后,国内外新发射的民用卫星有哪些?主要携带了哪些温度传感器有哪些

机器控制/过程控制
优化/集成/管理
&&>&&&&>&&&&>&&正文
&&相关群组
已有 39 人加入  
已有 36 人加入  
已有 29 人加入  
已有 18 人加入  
已有 17 人加入  
&&相关话题
&&相关问答
&&相关产品
&&推荐企业
用户名: &&&&
&&&&密 码:&&&&
还不是 IIAnews 注册会员? 立即 节省更多时间!
&&直通车 : &&( 无须注册,轻松沟通 )
&&&&*单位名称:
&&&&*电子邮件:
&&&&&&&&&&&&&&&&
&&&&&&&&&&&&&&&&&&&&
&&&&&&&&&&
&&&&&&&&&&&&&&
对于空客的概念飞机大家都有所耳闻,它未来感十足的外形和诸多尖端科技的应
2015年03月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32号院3号楼B座515室&&&&&&电话:010-1&&&传真:010-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93|京ICP备号2008年以后,中国发射过哪些卫星,飞船,火箭_百度知道
2008年以后,中国发射过哪些卫星,飞船,火箭
再加35分,明天的只加15分:发射日期 运载火箭 卫星 发射基地 轨道 结果 备注 所属类别的形式。要按好的有分加,今天晚上的
提问者采纳
这个我也知道,我要的是名字,时间,发射地点等等的资料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于日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现由俄罗斯承继)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百科名片
神舟六号任务徽章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这也是世界上人类的第243次太空飞行。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翟志刚出舱作业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飞船于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神舟七号载人飞船(Shenzhou-Ⅶ manned spaceship)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飞船。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科研单位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天宫一号天宫一号(Tiangong-1)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按照计划,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将在两年内依次与天宫一号完成无人或有人交会对接任务,并建立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日,天宫一号腾讯微博发出第一张自拍照,11月3日凌晨顺利实现与神州八号飞船首次对接。日,天宫一号与神八第二次交会
能再给我神八的吗?
神舟八号无人飞行器,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个,也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进入批量生产的代表。神八已于日5时58分10秒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升空后,“神八”将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实现交会对接,并和此后的神舟九号、十号一起组成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日18时30分,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分离,返回舱将于11月17日19时许返回地面。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卫星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中国新发射卫星积极机动&进行新型反卫星试验
美国GPS导航卫星系统
GPS卫星很容易遭受攻击
美国绘制中国2007年导弹打卫星
打击卫星有多种手段
&  日7时37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4”号丙运载火箭,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将“创新-3”号、“试验-7”号和“实践-15”号3颗技术科学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俄罗斯军工综合体网日消息,天文学家一致认定,中国航天器在近地轨道积极机动,进行截获和破坏潜在敌方卫星的训练试验,包括GPS或“格洛纳斯”导航卫星,以及通信卫星。中国“试验-7”号卫星被发现机动并接近近地轨道上的另外两颗卫星。“试验-7”、“创新-3”和“实践-15”号试验卫星于2013年7月被用“长征-4S”火箭送入太空。
  卫星于日被送入轨道。卫星主要用于进行太空技术维护科学试验。中国官方媒体没有透露其他细节,但是专家们推测,发射上天的航天器的任务之一是演练检查其他航天器的技术。对卫星飞行过程的后续监视正在证实这一推测。
  对中国卫星飞行过程进行跟踪的地面观察者指出,2013年8月,“试验-7”号卫星进行了机动并接近了“实践-15”号卫星。世界标准时间8月6日16:45左右,中国“试验-7”号从“实践-15”号上空约3公里处飞过,而8月9日从其下方数公里处飞过。
  8月16日,英国天文学家发现,本应模拟与轨道站对接的“试验-7”号卫星突然开始改变航向。在接下来的两天里,中国卫星在轨道上积极机动,并接近了相邻轨道上的另外两颗航天器。今天,类似的航天器之间的标准距离约为120公里,同时,它们不会改变自己的航向并接近任何卫星到100公里以内。
  中国卫星的这种行为让人有很有把握地说,卫星在演练截获和破坏潜在敌人卫星的训练试验。一些专家认为,“试验-7”号军用卫星可能是中国在建的全球反卫星系统的最新组成部分之一。
  日,中国第一次成功地试验反卫星系统并击落了自己的卫星。这是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的第一次类似试验。2007年中国反卫星导弹试验是指中国于日进行的一次反卫星导弹试验。在该试验中,由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一枚“开拓者-1”号系列火箭携带动能弹头,以反方向8公里/秒的速度,击毁了轨道高度863公里,重750公斤的本国已报废的气象卫星“风云-1”号C,是自1985年美国发射ASM-135反卫星导弹摧毁P78-1人造卫星以来首次成功的人造卫星拦截试验。
美国《航空和空间技术周刊》最早报道了该事件,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证实了报道内容。日,中国外交部正式承认了该试验。中国声称在事前已经就该试验通知包括美国和日本在内的其他国家。苏联和美国进行过类似的试验。但超级大国停止了这种试验,因为担心此类试验产生的碎片危害到民用和军用卫星的正常运转。诚然,中国的试验并非一蹴而就。据俄塔社报道,在此之前中国三次击落卫星的尝试都无果而终。
  2007年1月中国首次成功地试验了自己的反卫星导弹,击落了在865公里高度轨道上的一颗到寿气象卫星。该卫星被击毁后形成大约3千块碎片,至今在近地轨道上漂浮,对卫星和载人航天器构成现实威胁。同时,有足够的理由认为,2007年的试验不是北京在试验相关技术时的唯一试验。&&&
  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对这种试验的反应非常敏感,对此表示担忧。专家指出,引发愤怒的不是被击毁卫星的碎片——它们成为太空垃圾并对其他航天器造成危险,而是中国拥有了自己的反卫星武器这一事实。因为,美国大部分侦察卫星的轨道正好与中国击毁的本国卫星相同。智能炸弹、侦察和部队所用数据所依赖的GPS卫星、通信卫星现在也处于北京导弹的攻击范围之内。
  2010年1月,中国第二次试验了被西方称作SC-19的导弹(以KT-2弹道导弹为原型研发)。这一次,北京解释说是试射地面反导防御系统。2010年的目标拦截发生在比2007年低得多的轨道上(接近250公里)。导弹目标是洲际弹道导弹弹头,根本不是卫星。但需要指出的是,反导防御系统的拦截导弹和反卫星拦截导弹同在大气层以上空间使用,亦即在海拔100公里以上空中(国际标准)。况且从技术的角度看,这两种导弹的构造没有特殊的区别。
  据美国掌握,日,中国进行了最新一次反卫星导弹发射,从西昌航天发射场发射了一枚用于摧毁卫星的拦截导弹。中国当局将这次发射描述为科研发射,称这次发射不是军事发射。中国政府通报说,发射火箭的目标是研究地球磁场及其与太空带电粒子流的相互作用。
  美国情报机构认为,中国发射了一枚“动能-2”号反卫星导弹,但中国外交部予以否认。目前美国怀疑中国正在系统进行反太空武器试验。据报道,近年来中国在该领域进行了一系列试验。无论如何,在所进行的试验中,最严重的是2007年那一次。
  中国实施反太空武器系统研发计划的间接证据来自因特网。在“维基解密”网站披露的美国国务院外交信件档案中,有关于中国反卫星试验的信息。根据传播至网上的资料,中国在年就进行过反卫星导弹发射试验。此外,2012年美国国防部在提交国会的报告中指出,最近两年中国低近地轨道卫星飞行路线越来越复杂,而官方未做出任何解释。
中国反卫星导弹列为顶级机密
就在5年之前,中国用导弹击碎了一枚游离于低地球轨道之外的报废气象卫星,这让当时的美国军方和媒体大吃一惊。一些媒体更是将“卫星杀手”试验描述成未来太空战争的先兆,而“太空战”则可能是让严重依赖高科技的美军全面瘫痪的一种战争模式。
日,美国情报官员称,中国军队正准备从地面基地试射一款能力更强的新型反卫星武器——DN-2直升式反卫星导弹。与5年前相比,这次反卫星导弹的目标瞄准了那些在高地球轨道运行的卫星,这正是美军的致命要害所在。因为美军的大部分通信卫星、侦察卫星、全球定位导航卫星等太空设施都位于高地球轨道,这些卫星对于美军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旦遭到打击,美军的作战行动体系将立即陷入瘫痪。
中国11月中旬再次“打卫星”
多年来,美军一直对一场针对美国卫星的攻击非常担心,因为这必然是袭击美国的“第一枪”。通过21新世纪后的几场战争不难发现,美军已经越来越依赖于太空优势:利用侦察卫星监视潜在对手的一举一动;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为导弹提供精确制导;利用通信卫星处理作战区域的信息传入和传出;利用预警卫星侦察并追踪敌人的导弹发射。由于美军对这些方面的依赖逐渐加深,许多分析家们已经担心,面临不对称攻击下的美国太空设施将是美国最薄弱的环节。在他们看来,美国卫星如果没有任何系统的防御,一旦遭到破坏,将会大大削弱美军的实力。
早在2001年,一个直接由时任美国防长拉姆斯菲尔德领导的委员会就曾发出“太空珍珠港事件可能爆发”的警告——一次攻击就可以使美国的卫星网络陷入瘫痪。中国在日进行的反卫星试验,射落了一枚属于中国自己的废弃气象卫星。这次试验也让美国的这些担心愈发严重。
不过,近年来美国一些军事专家认为,这只是“杞人忧天”而已,并不是真的存在。美国军方曾经多次模拟了中美太空战,他们假想中国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攻击,而且每一个环节都按照计划精确地执行,每一枚反卫星武器都击中了各自预定的目标。但最终结果是,美国将仍旧拥有足够的太空设施与中国进行一场重大的常规战争,即使是在遭受攻击之后。在这一短短数小时的行动中,美国的军事能力将被削弱,但它们并未陷入瘫痪。美国军方的信心来源于,中国的反卫星武器只能威胁低地轨道的卫星,而美国大部分重要的军事卫星都位于高地轨道,因此不会受到威胁。
然而,美军的自信将会遭到严重的打击。据美国官员10月16日透露,来自美国情报机构的消息显示,中国即将试射的DN-2
直升式反卫星导弹能够摧毁位于高地轨道的战略卫星,如GPS卫星和间谍卫星。美国情报机构警告称,只要拥有24枚反卫星导弹,中国便能通过破坏全球通信和军事后勤、限制高科技武器所使用的空中导航系统,严重削弱美国的军事行动。这种攻击还能大幅减少美国针对全球目标的情报收集能力,而这是一种关键的战略军事优势。
不过,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官员表示,最近的一份情报评估称,中国的DN-2导弹试射已经从11月初延迟至11月中旬,这显然是为了避免扰乱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第二次大选。
“中国军事学者主张秘密部署精密的反卫星武器系统,即便是针对美国50颗卫星(假设被定为目标的有侦察、导航卫星与通信卫星)的小规模反卫星攻击,也会对美国军队和国民经济造成灾难性影响”。
反卫星导弹“是最高机密之一”
中国的反卫星导弹系统是解放军逐渐扩大的不对称战武器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京的最高军事秘密之一。
美国情报机构介绍称,中国即将试射的DN-2反卫星导弹是一种高轨道拦截器,旨在以高速度撞击卫星从而将其摧毁,它是一款重要的战略反太空武器。试射高地球轨道反卫星导弹代表着中国卫星攻击能力的一大进步,十多年来北京一直在发展这种能力。高地球轨道又称地球同步轨道,是主要通信及导航卫星的所在地,距离地球大概1英里。
中国上一次进行反卫星测试是在2007年,当时它摧毁了该国位于低轨道的一枚废弃气象卫星,产生了由成千上万枚金属碎片构成的碎片场。对此,美国官员表示,这些碎片将在100年时间内威胁着轨道卫星和太空旅行者。有鉴于此,这次中国可能不会使用动能拦截器瞄准老化气象卫星进行冲击试验,也就是说不会像2007年那样做,尽管中国第二次进行反卫星试验产生碎片的可能性依旧存在。
中国可能会采取两种方式试射这枚DN-2反卫星导弹。其一,美国官员认为,这次试射最有可能只是展示精确制导直升式反卫星导弹飞出数万英里的情景。对此,一名美国官员表示:“如果面对中国的高空反卫星导弹,美国失去了它在高轨道上的战略高地,我们便会陷入真正的麻烦。”因为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卫星(用于导航和导弹精确制导)位于中轨道(大约12000英里),所以它们可能极易受到新型DN-2导弹的攻击。不管这次导弹试射成功与否,新型
DN-2 高空反卫星导弹的发展都表明,中国正在围绕未来高轨道太空作战制订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于2007年1月进行的反卫星测试招致了美国和其他太空使用国的抗议,他们将此举视为对军事与民用卫星的主要威胁。因为,那次试射产生了威胁卫星的数千枚太空碎片。受此影响,试射DN-2导弹时,中国可能会采取第二种方式,即瞄准一枚靶弹进行发射,这曾是2010年中国联合反卫星导弹防御测试的一部分。
目前,五角大楼发言人仍拒绝就中国的DN-2反卫星项目发表评论。不过,在2007年提交给美国国会的一篇报告中,里根政府时期的国防政策高级顾问迈克尔·皮尔斯伯曾指出,中国军事学者主张秘密部署精密的反卫星武器系统,诸如当前解放军发展的用于针对美国发动“奇袭”的系统。他说:“危机期间,即便是针对美国50颗卫星(假设被定为目标的有侦察、导航卫星与通信卫星)的小规模反卫星攻击,也会对美国军队和国民经济造成灾难性影响”。他补充说,中国军事著作还讨论了攻击高轨道GPS卫星的行动。
“打卫星”要靠KT火箭
一名熟悉反卫星测试报告的美国官员称,中国将试射DN-2导弹延迟到11月6日美国大选后,是北京想为奥巴马再当总统提供帮助的一种迹象。该官员说:“这暗示着他们希望奥巴马获得连任。”因为针对中国的军事建设,奥巴马政府采取的是缓和政策。
美国知名的中国军事问题专家理查德·费舍尔表示,公众对DN-2反卫星导弹所知甚少。DN-2是中国一款反卫星导弹与拦截器的组合,即东风-31导弹/KT-2运载火箭,或者东风-31A公路机动洲际弹道导弹/KT-2A运载火箭。费舍尔认为,“由KT-2和KT-2A太空运载火箭发展而来的反卫星武器能够抵达高地球轨道,那是美国多数战略监视、通信与导航卫星所使用的轨道。”
费舍尔曾于2002年表示,在中国举行的一次军事防务展上,中国官员声称KT-2A太空运载火箭可携带2000公斤的有效载荷,并且能够到达高地球轨道。他指出:“自十年前出现以来,KT系列太空运载火箭便预示了我们现在知道的一件事——中国一直把阻止太空成为支持美国军事行动的庇护所视为其主要战略目标。”
费舍尔称,2000年珠海航展上,中国展出了KT-1微卫星发射器,“很明显它会成为反卫星武器的基础,而且以它为基础衍生的SC-19反卫星导弹已于2007年1月成功试射”。他表示,由于中国不会加入太空控制协议,因此,“如果想继续从军事上阻止中国,华盛顿除了构建更多更强的主动及被动防御外别无选择”。
美国一直以来十分关注中国反卫星能力的发展,美国军方凭借太空中的导弹预警卫星首先发现了2007年中国进行的反卫星试验。据维基网站揭秘,日美国国务院机密电文显示,美国认为中国最近一次反卫星测试是在日进行的,而中国官方将那次试验称为“陆基中段反导试验”。该机密电文称,“中国从库尔勒导弹实验场发射了一枚SC-19反卫星导弹,成功拦截了从双城子航天导弹中心发射的一枚CSS-X11型中程弹道导弹。美国导弹预警卫星跟踪数据显示,这两枚导弹在离地约155英里处交汇”。
今年4月,美国公布了一份由国务院和五角大楼联合提交给国会的出口控制报告,报告称中国正在“发展天基手段以对抗美国及其盟国的弹道导弹防御,这其中包括反卫星武器”。报告指出:“随着中国太空能力的日益增强,他们正在把目光集中在如何摧毁、破坏或者阻止美国使用自己的太空资产上。”
该报告认为,中国正在发展其反卫星武器并将其作为一个多维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意在“冲突期间限制或阻止其潜在对手使用天基资产”。报告称:“除直升式导弹反卫星项目外,中国还在发展其他利用定向能武器执行反卫星任务的技术与概念。”
不过,也有美国媒体和专家质疑中国是否已经具备高地球轨道反卫星能力,因为研发这类武器并非拥有一个大号的运载火箭就能解决的。而且,由于反卫星武器和卫星接近的速度非常快(每秒十几公里),而导引头的探测距离又十分有限,动能反卫星武器通常是在地面雷达和数据链的指引下逐渐靠近卫星,在最后的极短时间内,才能由自身携带的导引头完成发现、识别、锁定并控制撞击。相对于中低轨道卫星,地面雷达对几万公里外的高轨道卫星的探测误差将会大大升高,极大地增加了反卫星导弹导引头捕捉到卫星的难度。所以,对付高轨道卫星,较为通行的办法是实施干扰,这也是西方强国目前采取的措施。
在美媒渲染中国反卫星能力及意图的同时,也有一些美国学者指出,中国有无此种反卫星武器对于美国来说都不构成重大威胁,因为,美国的太空武器计划比中国早了几十年。2008年美国就利用改进后的“标准”-3型导弹,展示了自己的反卫星能力,应当说美国在该领域有着极大的优势。因此,不排除美国媒体借助中国试射新型反卫星武器的消息,掀起新一轮的“中国太空威胁论”,其目的最终是让美国政府重视对军费的投入。
&中国反卫星试验促使美国加快部署太空防御系统
  早在半个世纪前,美国就开始了对空间资源的争夺;而如今,五角大楼的注意力则开始转向了如何保护他们的空间资产。快速打击识别与探测报告系统也由此应运而生。
  美国向来对威胁其安全的隐患深恶痛绝,2007年中国的反卫星导弹实验,无疑触动了美国那根最为脆弱的神经,促使其国防部加快了研制与部署反卫星袭击防御系统的步伐。目前,美国空军精心设计的第一套系统已浮出水面,并计划于2011年全面部署。
  项目“迫在眉睫”
  美国国防部曾经遭遇过其应用卫星在短时全部失灵的情景,这一噩梦般的片段表明有针对美国空间资产的敌对活动进行。而它很可能就是反卫星武器。更为糟糕的情况是,五角大楼甚至不知道威胁的源头,更不知道如何去规避。军方官员表示:我们可以肯定我们遭到了袭击,特别是来自反卫星武器的袭击,但我们却没有工具来迅速地集合所有的证据。2001空间委员会称其为太空中的“珍珠港事件”。
  2007年中国的反卫星导弹实验,更使五角大楼倍感压力。国防部曾对实验进行了跟踪监视,而令其担忧的是面对未来可能的突发性反卫星袭击,如何去进行有效的规避。因此,国防部对防御性和攻击性“太空战”的呼声空前高涨。防御性策略要求具有保护空间系统免遭袭击的技术,而攻击性策略则是封锁敌方从太空获取己方数据的途径。这无疑是棘手的政治问题,立法者对公开以资金支持此种军备持犹豫态度。因为这种行为可能被认为是欲将太空发展成为战场。然而,中国的反卫星实验间接帮助国防部的立场占据了上风,即至少要使目前的防御系统准备就绪。即使如此,国防部同民主党所控制的国会之间关于这个问题的政治争论仍然没有平息的趋势。
反卫星武器对低轨卫星的威胁尤为突出,而美国一些情报卫星和气象卫星均在反卫星导弹的射程之内。最重要的是,国防部所有的作战计划都严重依赖于卫星的支持,美国及其盟国的经济发展也依靠着来自太空的服务,如GPS导航和卫星通信等。这些因素时刻激励着国防部积极探索规避威胁的方法。
  快速打击识别与探测报告系统
  美国所需要的是预知导弹来袭的能力和卫星的机动能力,识别是否有威胁来临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将航天器上的反常行为与看似无关的数据联系起来。国防部希望到2011年,一个新的系统将能够及时地提供威胁警告数据,以允许指挥官有充分的时间将卫星移开来袭导弹的弹道。
  美国空军太空司令部(AFSPC)主持着提高空间态势感知能力的项目,包括“空间栅栏”的升级、陆基太空监视传感器、计划2009年部署用于监视航天器的天基太空电光监视卫星。这些系统能让美国更清楚地了解太空中的目标,在可能造成威胁且难于侦测的微卫星日益增多的情况下,这些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大部分工作都在保密状态下进行着,而快速打击识别与探测报告系统(Raidrs)Block20版项目却与众不同,它是唯一一个被承认的国防部防御反卫星袭击项目。目前,快速打击识别与探测报告系统Block20版尚处于概念设计阶段。空军希望它能够从公开和加密的数据源中收集有用数据,以实现对反卫星武器袭击的可预知性。最初的预想是对部署在中东地区的快速打击识别与探测报告系统仅进行模块升级,而目前对新版本的设计远远超出了最初的想法。
  快速打击识别与探测报告系统Block10版是Block20版的前身,它包括了陆基硬件与软件,可以让军方监视商业卫星通信链路的完整性。该系统还可以探测干扰源,让指挥官可以确认干扰是无意行为还是来自于袭击。部署于中东地区的系统已经可以满足商业卫星通信的需要。美国一体化系统有限公司承担了系统的研制工作。
  与Block10版相比,新系统具有监视国防部所有空间资产和其它机构保密系统的能力。它是软件集约式的,将以性能梯度增加的方式投入使用,初步功能要等到2011年阶段性成果的实现。该系统可以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核对,如太空气象数据、由反卫星导弹发射触发的导弹预警卫星位置与遥测数据及各种干扰源的情报数据。
快速打击识别与探测报告系统的更新类似于近期空军对其空中指挥中心的升级。指挥中心被转换成更为网络化的系统,这让指挥者们全面见识到了完全不同的软件体系。Block20版本即是将现有的工作集约式系统转换为网络化的运行环境,从而解决目前环境下面对反卫星袭击时指挥卫星机动的繁琐性。新系统将用极快的速度探测对卫星的威胁,以允许指挥者有足够的时间转移目标。
  Block20版本未来还将具备在轨向防御攻击提供数据的能力。而非Block10的仅在地面上提供数据。计划中还会不断将威胁类型(如激光武器)增加到数据逻辑结构和自动数据源中,以区分各种不同的威胁类型。至于系统性能最终会变得如何强健,以及它建立的速度,都将取决于资金的支持力度和威胁的显现程度。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2005年以后,国内外新发射的民用卫星有哪些?主要携带了哪些传感器_百度知道
2005年以后,国内外新发射的民用卫星有哪些?主要携带了哪些传感器
其他类似问题
传感器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日本将发射卫星以太空传感器监测PM2.5
―― 日本将以太空传感器监测PM2.5
  导读:据日媒报道,日本政府将在人造地球卫星上搭载可大范围观测污染物浓度的传感器。日本表示从太空中监测飘向日本的PM2.5,将有助于提前发出预警以及确定污染源等。    中国仪表网讯&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政府正在着手构建从太空观测细颗粒物&PM2.5&等大气污染物的体制,将在预定于2017年度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上搭载可大范围观测污染物浓度的传感器。从太空中监测飘向日本的PM2.5,将有助于提前发出预警以及确定污染源等。另外日方还将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等合作,建立全球规模的监测网,以解决跨越国境的环境问题。    将要发射的是温室气体观测卫星&呼吸&号(英文名为GOSAT)的后续型号。上面搭载有日本环境省、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国立环境研究所联合开发的观测PM2.5的传感器。    据介绍,传感器通过地表反射的太阳紫外线等来观测PM2.5等细颗粒物。可观测的浓度为每立方米20微克左右,其性能高于日本的暂定指针(每日70微克/立方米)及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日平均25微克/立方米)等。    越境污染本来难以预测,但通过卫星就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准确掌握浓度等情况。另外,如果能预测到污染物向日本扩散的话,就可以提前发出预警。如能确定污染源,日本还可以向相关国家或地区提供技术来进行防范。    此外,卫星还能测定汽车与工厂排放气体等所含的名为&黑碳&的煤烟。这种黑色的粒子和二氧化碳一样具有较高的温室效应。&黑碳&寿命只有10天左右,人们对其了解还不充分。通过揭开该物质的动态,将有助于人们了解全球变暖的总体全貌。
(本文来源:中国仪表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仪表网官方微信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仪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仪表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仪表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流程工业现场总线项目通过验收。
我国在重大装备传动系统早期故障预警方法研究上获突破
全国压力计量技术委员会年会在江西南昌召开。
国家黄金钻石质检中心举办ICP检测技术交流会。
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上海)通过质检总局验收。
南麂岛建立全国首个兆瓦级容量的独立海岛智能微电网。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组织众人召开能力提升项目培训。
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流程工业现场总线项目通过验收。
“中国制造2025”路线图日渐清晰:主攻智能制造
全国压力计量技术委员会年会在江西南昌召开。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通过国务院批复。
机械业未高于全国工业,同时低于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机器人越来越多的参与到我们的生活我国水下机器人真容曝光,造型奇特块头大。  来自英国的超级机器人Titan(泰坦),身高达2.4米,能说  3月30日21时52分,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
中国仪表网&&2015新春大拜年。  全方位完美组合:FLIR创新型热成像解决方案。被正式任命为环保部部长48小时后,陈吉宁昨日首次公开亮相,  在照顾她过程中,对雾霾的感受变得越来越强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温度传感器有哪些型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