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实验装置?讲装置一直阳光后观察的现象

本题是用白磷燃烧消耗氧气来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要使实验结果准确可靠,需保证装置气密性良好,如果药品换成镁来验证,将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原因是镁不但能和氧气反应,还能和空气中的氮气反应.
解:该过程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如果装置漏气,活塞就不能回到原来的位置.故填: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后,白磷燃烧消耗了试管中大约五分之一的氧气,空气的体积为,含有氧气,活塞向左移至约刻度处.故填:;装置漏气或白磷不足,测量结果偏低.故选,;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保持不变,因为空气中没有含氯元素的物质,所以产物中不可能有氯化镁.故填: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保持不变,空气中没有含氯元素的物质;[提出猜想]根据资料,氮化镁的颜色为淡黄色,所以有可能是氮气造成的.故填:氮气;[实验探究]为了证明猜想,可将燃烧的镁带放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观察镁带能否继续燃烧,如果能燃烧,观察产物是什么颜色.故填:将燃烧的镁带放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实验结论]镁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故填:,.
本题主要能分析实验探究过程,并且能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
936@@3@@@@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98@@Chemistry@@Junior@@$98@@2@@@@实验分析与处理能力@@@@@@13@@Chemistry@@Junior@@$13@@1@@@@科学探究@@@@@@2@@Chemistry@@Junior@@$2@@0@@@@初中化学@@@@@@-1@@Chemistry@@Junior@@$912@@3@@@@猜想与事实验证@@@@@@96@@Chemistry@@Junior@@$96@@2@@@@对科学探究的理解@@@@@@13@@Chemistry@@Junior@@$13@@1@@@@科学探究@@@@@@2@@Chemistry@@Junior@@$2@@0@@@@初中化学@@@@@@-1@@Chemistry@@Junior@@$915@@3@@@@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97@@Chemistry@@Junior@@$97@@2@@@@科学探究能力@@@@@@13@@Chemistry@@Junior@@$13@@1@@@@科学探究@@@@@@2@@Chemistry@@Junior@@$2@@0@@@@初中化学@@@@@@-1@@Chemistry@@Junior@@$933@@3@@@@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98@@Chemistry@@Junior@@$98@@2@@@@实验分析与处理能力@@@@@@13@@Chemistry@@Junior@@$13@@1@@@@科学探究@@@@@@2@@Chemistry@@Junior@@$2@@0@@@@初中化学@@@@@@-1@@Chemistry@@Junior@@$957@@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99@@Chemistry@@Junior@@$99@@2@@@@基本的实验技能@@@@@@13@@Chemistry@@Junior@@$13@@1@@@@科学探究@@@@@@2@@Chemistry@@Junior@@$2@@0@@@@初中化学@@@@@@-1@@Chemistry@@Junior@@$1136@@3@@@@元素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特点@@@@@@107@@Chemistry@@Junior@@$107@@2@@@@认识化学元素@@@@@@15@@Chemistry@@Junior@@$15@@1@@@@物质构成的奥秘@@@@@@2@@Chemistry@@Junior@@$2@@0@@@@初中化学@@@@@@-1@@Chemistry@@Junior@@$1173@@3@@@@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111@@Chemistry@@Junior@@$111@@2@@@@质量守恒定律@@@@@@16@@Chemistry@@Junior@@$16@@1@@@@物质的化学变化@@@@@@2@@Chemistry@@Junior@@$2@@0@@@@初中化学@@@@@@-1@@Chemistry@@Junior@@$1177@@3@@@@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111@@Chemistry@@Junior@@$111@@2@@@@质量守恒定律@@@@@@16@@Chemistry@@Junior@@$16@@1@@@@物质的化学变化@@@@@@2@@Chemistry@@Junior@@$2@@0@@@@初中化学@@@@@@-1@@Chemistry@@Junior@@
936@@98@@13@@2##912@@96@@13@@2##915@@97@@13@@2##933@@98@@13@@2##957@@99@@13@@2##@@15@@2##@@16@@2##@@16@@2
求解答 学习搜索引擎 | (1)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兴趣小组的同学选用了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如图)和量程体积足够大且润滑效果很好的针筒注射器,将足量的白磷放入试管后,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并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后,等到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观察现象.\textcircled{1}正式开始实验前,该兴趣小组同学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处,然后松开活塞,观察到活塞返回至20ml刻度处.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___.\textcircled{2}实验后,可以观察到针筒活塞会从原来的20mL刻度处慢慢向左移到约___处.A.4mL刻度,B.8mL刻度,C.12mL刻度,D.16mL刻度\textcircled{3}下列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是___A.装置有点漏气,B.白磷的量不足,C.用干燥的红磷代替白磷做实验(2)小婧同学学习化学后知道,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但她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却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生成淡黄色固体?[查阅资料]小婧查阅资料,记录了下列几种物质的颜色:物质MgOMgC{{l}_{2}}M{{g}_{3}}{{N}_{2}}Mg{{(N{{O}_{3}})}_{2}}颜色白色 白色淡黄色白色其他同学认为不必查阅氯化镁的颜色,他们认为不可能生成氯化镁,理由是___.[提出猜想]分析资料,小婧认为淡黄色固体可能是由镁与空气中的___反应生成的.[实验探究]小婧设计实验证实了自己猜想,她的实验方案是___.[实验结论]根据小婧的实验结果,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装置气密性____.(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4)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____.-乐乐题库
&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知识点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习题详情
144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2.9%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注射器的活塞向左移动8mL&.(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的现象为注射器的活塞先向右移动,然后向左移动12mL&.(4)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试管发生炸裂&.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本题是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探究,要把空气中的氧气消耗掉,在本实验中用的是过量的白磷,燃烧后的生成物是固体,不需要占很大的空间.本实验中用的是40mL的试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并且活塞在20mL处,有助于反应结束后计算体积.要使本实验成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装置的气密性好;②白磷足量;③必须冷却到室温再读数.还要注意防止试管受热不均或气体体积受热膨胀过大,从而造成试管炸裂.
解:(1)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处,说明装置的气密性比较好.故答案为:良好(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这只是消耗了40mL的试管中空气中的氧气,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会发现注射器的活塞向左移动8mL.故答案为:注射器的活塞向左移动8mL(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从图中可以看出,白磷共消耗了60mL空气中的氧气,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空气受热膨胀先向右移动,然后才向左移动,会发现注射器的活塞向左移动12mL.故答案为:注射器的活塞先向右移动,然后向左移动12mL(4)因为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会使密闭体系内气体压强增大,所以该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橡胶塞弹出、试管爆裂、注射器活塞弹出等.故答案为:试管发生炸裂(答案合理即可).
本考点是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属于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这类探究实验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装置的严密性②所用药品的量③生成物的状态④读数时要冷却到原温度等.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设计的步骤中不同的现象去思考,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本考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主要考察你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
【知识点的认识】该探究是为了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并且是测定其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的.最早是二百多年前,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通过实验得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其体积的1/5的结论.目前,人们已能用实验方法精确地测定空气里氧气大约占其体积的21%. 【命题方向】近几年来,对该考点的命题,主要是围绕教材中的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中氧气的方法,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而进行的.考查的内容常常有以下七点:1.仪器和药品的选用. 2.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及其原因. 3.实验现象及其分析. 4.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5.反推剩余气体(即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6.空气的污染. 7.实验后瓶内液体的酸碱性等等. 中考的考试重点是其中的第2、3、4、5四个考点;题型主要是以实验探究的形式出现,当然有时还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解题方法点拨】在解答这类题时,一般是不考虑空气中氧气和氮气之外的其它成分.要理解该实验探究的原理如图所示, 即利用红磷燃烧消耗空气里的氧气后,使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当打开弹簧夹时,在瓶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水就会被压入瓶中,使液面大约上升至原来瓶内气体体积的1/5.这样通过有形的水柱体的体积来暗示无形的氧气在瓶内空气里的体积,从而推算出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含量.解答每个考点的方法点拨如下:1.仪器和药品的选用要注意两点:(1)仪器选用要恰当,填写其名称时不可有错别字;特别是燃烧匙中的匙经常被写错.(2)药品选用时,要所选的药品能够在空气中燃烧,并且还不能有气体生成.2.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及其原因,要注意以下四点:(1)操作要规范、准确;例如,引燃红磷后一定要迅速地把塞子塞紧;否则,燃烧匙进入装置过程中装置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会使实验结果偏大,引起实验误差;还有可能会使白烟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等等.(2)顺序要正确;例如,实验前在集气瓶中先装入少量水,然后将余下部分再划分为五等分,否则会使实验结果偏大,引起实验误差;再如,实验时一定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否则会引起实验误差或者造成实验失败;又如,实验时还要先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否则,红磷燃烧时有部分空气从导管口逸出,引起实验误差偏大或者造成实验失败;还有,要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否则,可能使氮气仍然处于膨胀状态,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等等.(3)实验时引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瓶中,以防生成的白烟过多地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4)红磷和烧杯中的水一定要足量,否则会使实验结果偏小,引起实验误差. 3.实验现象及其分析,需要抓住两点:(1)红磷燃烧的现象--发出黄白色火焰,并有大量的白烟生成,放出热量;这说明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其实生成的白烟就是五氧化二磷的小颗粒.(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就会倒吸进入集气瓶中;且液面上升至原来瓶内气体体积的1/5.这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4.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要弄清两点:(1)瓶内液面上升至原来瓶内气体体积的1/5,也就说明了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2)误差偏小的原因有:①装置漏气;②红磷的量不足;③没待装置冷却就打开了弹簧夹,并进行读数判定了(因为此时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占据了部分水的体积);④弹簧夹右边的导管中存有的空气进入集气瓶内;⑤红磷熄灭时,集气瓶中的氧气并没有完全耗尽,只是氧气的浓度达不到红磷燃烧的要求而已;⑥烧杯中的水可能不足以注满原来瓶内气体体积的1/5.当然,装置漏气还有可能会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时溢出,从而引起误差偏大;还有,集气瓶装水前,就将其划分为了五等分;这样实验前装的水会增加用来暗示氧气体积的水柱体的体积,从而引起误差偏大.5.反推剩余气体(即氮气)的性质和用途,由空气的成分可知,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通过该实验可以推断归纳出氮气的性质有: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氮气不支持燃烧,氮气难溶于水,常温下氮气是无色气体等等.进而推断出氮气的用途有:氮气常用作保护气,食品包装时充氮可以防腐等等. 6.空气的污染,由于红磷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扩散到空气中,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从而造成空气污染.7.实验后瓶内液体的酸碱性,由于红磷熄灭后不长时间,白烟也就逐渐消失,溶解于瓶内水中,生成了磷酸,导致瓶内液体显酸性;如果滴入石蕊试液会变成红色.
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相似的题目: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请你协助他共同完成下列实验相关的内容.(1)实验探究的目的是&&&&(2)收集的信息数据:①空气中N2占78%,O2占21%,其它气体及杂质占1%(按体积计)②O2可支持燃烧③红磷、硫、木炭都可以在空气中燃烧(3)方案设计:利用&&&&在空气中燃烧以消耗空气中O2的实验完成(填写字母).A.红磷&&&&&&&&B.硫&&&&&&C.木炭(4)实验步骤:A、打开止水夹,检查装置是否漏气B、向瓶内装少量的水,作好标记C、等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D、将点燃的××顺迅速伸入瓶内,并加紧橡皮塞E、连接实验装置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为&&&&(填编号)(5)实验现象:①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观察到红磷燃烧放热,&&&&:②打开止水夹时,观察到&&&&.(6)实验结论:&&&&(7)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8)结论分析:若实验所得结论与实际结论偏离,可能的原因是(填写两点即可)a.&&&&  b.&&&&(9)启示:通过实验,我们还可知道氮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为目的进行了下列探究:实验目的: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实验:下图是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的实验.大家一致认为,&&&&同学的实验设计存在问题,不能用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原因的&&&&.进行试验:下面是甲、乙两同学的实验过程,请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Ⅰ.甲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体积分数).它的操作过程如下(有100mL和500mL量筒供选用):①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后,将c处的止水夹夹紧,点燃红磷后,迅速插入左边的广口瓶中;?②待燃烧停止,整个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将c处的止水夹打开.结果发现烧杯中的水进入到广口瓶中;?③待烧杯中的水不能再进入广口瓶后,打开广口瓶的橡胶塞,将广口瓶中的水全部倒入到100mL量筒中,测得其中水的体积为76mL.④甲又设法准确地测定了实验前原广口瓶中空气的体积,数据为400mL.回答下列问题:(1)红磷燃烧时最明显的现象是&&&&;(2)该同学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与理论值21%相比较,产生误差的原因很可能是&&&&(导气管的体积可忽略不计)(3)该同学的第④步操作中测定广口瓶中空气的体积的方法是:&&&&.(2)乙同学选用容积为45mL的18x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收到良好效果.请你分析回答下列问题:Ⅱ.实验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Ⅱ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2)乙同学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mL刻度处才停止.反思应用:(1)甲同学的实验,不仅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还能得到剩余气体的一条物理性质是&&&&.(2)乙同学的实验与甲同学相比,优点是&&&&(写一点).
(2008o淮北模拟)在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演示实验时,小明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对此装置评价错误的是(  )此装置可以直接测出瓶中原有的氧气的质量此装置不使用导管,所以既避免了反应后导管中的空气进入瓶中引起误差,也避免了导管中留有一定量的水引起误差该装置能使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更精确在探究中可以领悟科学研究的严密性和趣味性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2011o珠海)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物质R应该选用(  )
2(2010o南宁)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3(2010o锦州)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2010o南宁)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2010o锦州)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
3采用燃烧的方法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里的氧气,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选用下列哪种物质最为适宜(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装置气密性____.(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4)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装置气密性____.(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4)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____.”相似的习题。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实验装置的改进
下载积分:798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58|
上传日期: 16:47:1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实验装置的改进.PDF
官方公共微信湛江市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如下图),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提出问题】暗红色的固体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条件,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更明显?【查阅资料】铜有+1和+2两种化合价,通常情况下,氧的化合价为-2,碳的化合价为+4或-4.【猜想与假设】(1)同学们认为这种暗红色固体可能是一种化合物,并猜测它的化学式为Cu2O(Cu4C、Cu2C).(2)同学们还认为,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状态、质量比,以及反应装置,可以使该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减少出现暗红色固体的情况.【分析与交流】(1)小吴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你认为这样建议的原理是使用颗粒更小的反应物,可以增加表面积,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C2Cu+CO2↑.(2)小周建议用图乙装置替代甲装置.与甲相比较,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置的作用是是有利于集中加热,获得持续高温.【试验与结论】同学们决定按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他们在检验了乙装置的气密性后,往试管中加入已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不能(填“可以”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不久,即可看到试管底部变红热,停止加热后,仍能看到红热现象,并沿试管底部自下而上蔓延,这个现象说明该反应是放(填“吸”或“放”)热反应.待产物冷却后,同学们终于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紫红色铜珠,实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解:【猜想与假设】中,因为铜有+1和+2两种化合价,通常情况下,氧的化合价为-2,碳的化合价为+4或-4.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暗红色固体的化学式可能为:Cu2O(Cu4C、Cu2C)【分析与交流】(1)物质接触面积越大反应就越充分,碳与氧化铜的化学反应式是:2CuO+C&2Cu+CO2↑;故答案为:使用颗粒更小的反应物,可以增加表面积,有利于反应的进行;2CuO+C&2Cu+CO2↑;(2)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置更有利于集中加热,并能利用反应放出的热量,答案为:是有利于集中加热,获得持续高温.【实验与结论】实验时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可能是炭也氧气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故不能判断碳一氧化铜发生了反应,停止加热后,仍能看到红热现象,并沿试管底部自下而上蔓延,这个现象说明该反应要放出热量.故答案为:气密性;不能; 放.在明确探究目的在基础上,仔细阅读所给的信息,猜测化学式时应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物质接触面积越大反应就越充分,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反应是合理的;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置的作用是有利于反应物受热;用改进后的实验装置时,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根据现象做出在正确的分析.当前位置:
>>>有位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及所用药品如图所示),仔细观察后回..
有位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及所用药品如图所示),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给氧化铁加热时,要先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后加热,其目的是&&&&&&&&&&&&&&&&&&&&&&&&&&&&&&&& 。(2)在C 处看到的现象是&&&&&&&&&&&&&&&&&&&&&&&&&&&&&&&&&&,说明反应后有&&&&&&&&&&&&&&&&&&&&生成。(3)本实验设计中,在B 处所采取措施的目的是&&&&&&&&&&&&&&&&&&&&&&&&&&&&&&&&&&&&&&&&&&&& ,其优点是&&&&&&&&&&&&&&&&&&&&&&&&&&&&&&&&&&&&&&&&&& 。
题型:实验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1)赶走试管里的空气,以免试管里的氧气与一氧化碳反应发生爆裂。(2)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二氧化碳(3)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环境 ;不污染环境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有位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及所用药品如图所示),仔细观察后回..”主要考查你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氧化铁自身具有氧化性,我们可以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灼热的氧化铁可以和氢气(H2)、碳(C)、一氧化碳(CO)等具有还原性物质反应,生成铁+X(氧化物)。 实验室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①反应原理:3CO + Fe2O32Fe + 3CO2 ②装置: ③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澄清石灰石变浑浊,尾气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 ④实验步骤:a.检验装置的气密性b.装入药品并固定装置c.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点燃酒精灯d.待装置内的空气全部排尽后点燃酒精喷灯给氧化铁加热e.当试管内的红色粉末变为黑色时,停止加热f.待玻璃管内的固体冷却后,停止通一氧化碳,并熄灭酒精灯⑤实验结论:红色的氧化铁被一氧化碳还原成单质铁,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得到了氧,生成了二氧化碳。⑥化学反应方程式:3CO + Fe2O32Fe + 3CO2 CO2+Ca(OH)2==CaCO3↓+H2O2CO+O22CO2⑦注意事项: a.反应条件:高温;若无洒粉喷灯可在酒精灯火焰上加一个金属网罩。 b.CO有剧毒,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未反应完的气体要进行尾气处理;尾气处理方法有收集法、燃烧法(将CO转变为无毒的CO2)以防止污染空气。 c.操作顺序:CO要“早出晚归”,洒精喷灯要“迟到早退”。实验开始先通入CO,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CO 与空气混合,加热时发生爆炸;实验完毕后要继续通入 CO气体,直到玻璃管冷却,防止高温下的铁与空气接触,被氧化。
发现相似题
与“有位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及所用药品如图所示),仔细观察后回..”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5090225646519292537677443155431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