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英语八年级下册之人能和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

为什么说“仁者爱山,智者爱水”?_百度知道
为什么说“仁者爱山,智者爱水”?
提问者采纳
乐观的,爱山,可信赖的,常常能够明察事物的发展;乐,仁者静,而不固守一成不变的某种标准或规则、执着的形象,这就是一个崇高的人,取得成功。”【注释】(1)知者乐水,它没有像山那样固定,以山和水为自己人生的楷模仍然是我,寻求另外的发展,站得高,不忧不惧,像群山一样向万物张开双臂,音zhì:“知”,一个有价值的人。像山一样坚忍不拔。仁爱之人则和山一样平静,“明事物之万化,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勇是儒家人格的最高理想、爱水;知者乐;聪明人活动,山和水的特点也反映在人的素质之中,不役于物,仁者乐山,他们总是活跃的。智:“聪明人喜爱水。勇是智和仁的结果、待物,一个快乐的人,不可逾越。直到现在,它始终矗立不变,有仁德者长寿,看得远,也可以为恶。”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仁者乐山,仁者寿、仁。【译文】孔子说,同“智”,也是许多中国人的最高追求,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一个长寿的人。孔子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体的;难于追随。聪明人快乐,一样稳定;智者乐,包容万物,即便不能成功,古音yào,可以为善;知者动,因此能破除愚昧和困危,所以,宽容仁厚,所以能够长寿:智者动,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有仁德者喜爱山,也能随遇而安,仁德者沉静,山是稳定的,具有不同的面貌,仁者乐山,也不伤于物,是最可靠的支持。”【评析】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仁者静。聪明人和水一样随机应变,像水一样勇往直前,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因此他说,仁者寿,亦与之万化”;水则是多变的:“智者乐水,深不可测,喜爱的意思子曰,他们以爱待人,它柔和而又锋利:“知者乐水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阅读(18535)回复(37)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孔子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体的,山和水的特点也反映在人的索质之中。因此他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山是稳定的,可信赖的,它始终矗立不变,包容万物.是最可靠的支持;水则是多变的.具有不同的面貌,它没有像山那样固定、执着的形象,它柔和而又锋利,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难于追随,深不可测,不可逾越。聪明的人和水一样随机应变,常常能够明察事物的发展,&明事物之万化,亦与之万化&,而不固守一成不变的某种标准或规则,因此能破除愚昧和困危,取得成功.即使不能成功,也能随遇而安,寻求另外的发展.所以,他们总是活跃的、乐观的。仁爱之人则和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他们以爱待人、待物,像群山一样向万物张开双臂,站得高,看得远,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所以能够长寿。
&&& 智、仁、勇是儒家人格的最高理想。勇是智和仁的结果。像山一 样坚忍不拔,像水一样勇往直前,这就是一个崇高的人,一个有价值 的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长寿的人。直到现在,爱山、爱水,以山
和水为自己人生的楷模仍然是我,也是许多中国人的最高追求。 个人签名:巍巍中华,龙的传人!
作者:发表于: 15:59:42
国内污染严重,难寻的美景,顶起!
作者:发表于: 16:01:57
作者:发表于: 16:02:07
顶起顶起!
作者:发表于: 16:05:13
&仁&,古字为一竖加两横,一竖表示阳(奇为阳),两横是为阴(偶为阴),阳和阴合二为一是为&仁&也&&现炒现卖。
作者:发表于: 16:37:46 引用:以下是为何今夜总下雨在& 15:59:42&发表的:
国内污染严重,难寻的美景,顶起!
污染非常严重 个人签名:巍巍中华,龙的传人! 作者:发表于: 16:38:26 引用:以下是olina1027在& 16:01:57&发表的:
同乐同乐 个人签名:巍巍中华,龙的传人! 作者:发表于: 16:40:41 引用:以下是楚人徐在& 16:05:13&发表的:
&仁&,古字为一竖加两横,一竖表示阳(奇为阳),两横是为阴(偶为阴),阳和阴合二为一是为&仁&也&&现炒现卖。
说的好,学习。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仁之端也 个人签名:巍巍中华,龙的传人! 作者:发表于: 16:50:29 引用:以下是olina1027在& 16:01:57&发表的:
个人签名: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度,在逆民心。 作者:发表于: 16:57:07 引用:以下是江南风流才子在& 16:40:41&发表的:
引用:以下是楚人徐在& 16:05:13&发表的:
&仁&,古字为一竖加两横,一竖表示阳(奇为阳),两横是为阴(偶为阴),阳和阴合二为一是为&仁&也&&现炒现卖。
说的好,学习。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仁之端也
这是高人讲的,每天《百家讲坛》里有的&&《易经的奥秘》。
作者:发表于: 17:10:27
引用:以下是楚人徐在& 16:57:07&发表的:
引用:以下是江南风流才子在& 16:40:41&发表的:
引用:以下是楚人徐在& 16:05:13&发表的:
&仁&,古字为一竖加两横,一竖表示阳(奇为阳),两横是为阴(偶为阴),阳和阴合二为一是为&仁&也&&现炒现卖。
说的好,学习。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仁之端也
这是高人讲的,每天《百家讲坛》里有的&&《易经的奥秘》。
是啊,中华文化很深奥的。大道若渊,焉在口舌之间。我只看过四书。不懂得地方,老楚要多多指教,呵呵。
讲易经的那位高人好像叫曾仕强
&您的帖子被江南风流才子于 17:20:40编辑过 个人签名:巍巍中华,龙的传人! 作者:发表于: 17:13:11 引用:以下是江南风流才子在& 17:10:27&发表的:
引用:以下是楚人徐在& 16:57:07&发表的:
引用:以下是江南风流才子在& 16:40:41&发表的:
引用:以下是楚人徐在& 16:05:13&发表的:
&仁&,古字为一竖加两横,一竖表示阳(奇为阳),两横是为阴(偶为阴),阳和阴合二为一是为&仁&也&&现炒现卖。
说的好,学习。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仁之端也
这是高人讲的,每天《百家讲坛》里有的&&《易经的奥秘》。
是啊,中华文化很深奥的。大道若渊,焉在口舌之间。我只看过四书。不懂得地方,老楚要多多指教,呵呵。
我才刚学《论语》,还没看完,兄弟多指教。
作者:发表于: 17:18:37 引用:以下是楚人徐在& 17:13:11&发表的:
引用:以下是江南风流才子在& 17:10:27&发表的:
引用:以下是楚人徐在& 16:57:07&发表的:
引用:以下是江南风流才子在& 16:40:41&发表的:
引用:以下是楚人徐在& 16:05:13&发表的:
&仁&,古字为一竖加两横,一竖表示阳(奇为阳),两横是为阴(偶为阴),阳和阴合二为一是为&仁&也&&现炒现卖。
说的好,学习。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仁之端也
这是高人讲的,每天《百家讲坛》里有的&&《易经的奥秘》。
是啊,中华文化很深奥的。大道若渊,焉在口舌之间。我只看过四书。不懂得地方,老楚要多多指教,呵呵。
我才刚学《论语》,还没看完,兄弟多指教。
不敢不敢,共同学习进步 个人签名:巍巍中华,龙的传人! 作者:发表于: 17:49:03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盲者乐音。
作者:发表于: 17:51:00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作者:发表于: 18:00:22
dddddd 个人签名:我不是个随便的人,我随便起来不是人! 作者:发表于: 18:02:35
. 个人签名:矛 盾=对 立 !浆 糊=和 谐 !毛邓江胡 =翻复和泥 作者:发表于: 18:17:35
意境深邃。
作者:发表于: 20:52:41
作者:发表于: 22:08:50
& 个人签名:巍巍中华,龙的传人! 作者:发表于: 22:10:28
作者:发表于: 22:13:43
& 个人签名:巍巍中华,龙的传人! 作者:发表于: 22:17:24
楼主,孔子教你造谣了?中国儒学教你胡说八道了?儒家教你以讹传讹了?
作者:发表于: 22:17:39
好文章,顶顶顶!
作者:发表于: 22:26:17
& 说一套,做一套的虚伪伪君子。
作者:发表于: 22:27:11
典型的腐乳。
作者:发表于: 22:35:12 引用:以下是太平洋8234在& 22:26:17&发表的:
& 说一套,做一套的虚伪伪君子。
伪君子这个称号对你是合适不过了,典型的数典忘祖王八蛋。
作者:发表于: 22:44:38 引用:以下是American007在& 22:35:12&发表的:
引用:以下是太平洋8234在& 22:26:17&发表的:
& 说一套,做一套的虚伪伪君子。
伪君子这个称号对你是合适不过了,典型的数典忘祖王八蛋。
& 小马甲,真辛苦你了。
&& 我说楼主发过的一个造谣贴,难道我批错了?你何必拿数典忘祖的大帽子扣我呢,原来你的祖宗是造谣的祖宗啊!
&& 失敬,失敬。
作者:发表于: 22:52:40 引用:以下是太平洋8234在& 22:44:38&发表的:
引用:以下是American007在& 22:35:12&发表的:
引用:以下是太平洋8234在& 22:26:17&发表的:
& 说一套,做一套的虚伪伪君子。
伪君子这个称号对你是合适不过了,典型的数典忘祖王八蛋。
& 小马甲,真辛苦你了。
&& 我说楼主发过的一个造谣贴,难道我批错了?你何必拿数典忘祖的大帽子扣我呢,原来你的祖宗是造谣的祖宗啊!
&& 失敬,失敬。
我倒是见到你经常扣帽子,你的帽子是到处乱飞呢。骂你一下你就受不了。少扣帽子的应该是你吧。
作者:发表于: 23:02:13
试顶一下,能出来吗?
作者:发表于: 23:03:31 引用:以下是takeyili在& 23:02:13&发表的:
试顶一下,能出来吗?
不让我说话的,你就一个没人性。
作者:发表于: 23:23:48
阅 个人签名:如我统三军,那就是小倭寇的灾难 作者:发表于: 23:28:50 引用:以下是太平洋8234在& 22:17:24&发表的:
楼主,孔子教你造谣了?中国儒学教你胡说八道了?儒家教你以讹传讹了?
我在别的地方看见这个图,说是在青海拍摄的,就发上来让大家看看。至于真伪我就不清楚了。
如果这图是假的,那我以后就不发了 个人签名:巍巍中华,龙的传人! 作者:发表于: 23:29:56 引用:以下是太平洋8234在& 22:26:17&发表的:
& 说一套,做一套的虚伪伪君子。
我可不是伪君子,只想做个君子,呵呵 个人签名:巍巍中华,龙的传人! 作者:发表于: 23:32:00 引用:以下是American007在& 22:17:39&发表的:
好文章,顶顶顶!
谢了 个人签名:巍巍中华,龙的传人! 作者:发表于: 23:43:21 引用:以下是太平洋8234在& 22:44:38&发表的:
引用:以下是American007在& 22:35:12&发表的:
引用:以下是太平洋8234在& 22:26:17&发表的:
& 说一套,做一套的虚伪伪君子。
伪君子这个称号对你是合适不过了,典型的数典忘祖王八蛋。
& 小马甲,真辛苦你了。
&& 我说楼主发过的一个造谣贴,难道我批错了?你何必拿数典忘祖的大帽子扣我呢,原来你的祖宗是造谣的祖宗啊!
&& 失敬,失敬。
你怎么证明我是造谣&的呢?如果是假的,那我道歉 个人签名:巍巍中华,龙的传人! 作者:发表于: 23:54:45
& 个人签名:一条路没有终点,是因为与无数条路交汇在一起! 作者:发表于: 21:09:30“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乐”字的读音(转)--在路上
http://sunshineforest./index.html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乐”字的读音(转)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乐”字的
读音为何读“yào”?(转载)
  “乐”字应该读作“要”。王力主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乐”字中,第三个读音:“yào,五教切,去,效韵,疑。药部。”下注云:“喜好,喜爱。《论语?壅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此即读“要”之说。  然而,此“乐”字,真就应该读作“yào”吗?  按唐代陆德明之《经典释文》云:“乐,音‘岳’,又五孝反,下同。”稍微解释一下,所谓“五孝反”,是古代的拼音法,“反”指“反切”。那么《经典释文》中的“五孝反”即同于王力主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里的“五教切”。《经典释文》意思是,“乐”读音作“岳”,又可读作“五孝反”的音“要”。“下同”,是指《论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一句中有两个“乐”字,第一个“乐”字读音解释完了,下面第二个“乐”字的读音与第一个相同。  在《经典释文》中,“要”这个读音是作为第二个选择的,而第一读音应为“岳”。那么,对于这个“要”的读音,应当怎么看呢?  明代秦钺之《慈湖家记》云:“音释家‘乐山’、‘乐水’,并五孝反,尤为害道。”此中即指出,将“乐”读作“五孝反”之“要”音,是“尤为害道”的,即不同意读作“要”。  又清代翟灏之《四书考异》云:“此‘乐’字,或言不应音‘岳’,恐《释文》有讹。然《礼记》‘乐不可及’、‘敬业乐群’、‘有所好乐’,俱一音‘岳’,则先儒自有此音训。下‘知者乐’,‘乐’字释文,亦五孝反,确属可疑。”  此中举出《礼记》中的三句带有“乐”的话,并且以前的儒家对这三句话中的“乐”字都定音为“岳”。既然古儒已经有了注音,而现在又将《论语》中的“乐”字,定音为“五孝反”的“要”音,实在是值得怀疑的结论,恐怕《经典释文》本身就有所错误。  通过上述简单的引证,可见将《论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中之“乐”字,读作“要”音,也是值得推敲的。从“经学”的角度看,该“乐”字应正读作“岳”音,基本是可以确定的。  在文末,再说两句题外话。为什么“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呢?有云:“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又有将“五行”之说引入者,云:“知者属土,故乐水;仁者属木,故乐山。”录此二说,以供参考。  所以,到底是读le 还是yào是有争议的,不能一概而论。
&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中的“乐”该怎么发音?
  对于“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中的“乐”,是应该读Le还是yue还是Yao呢?余秋雨读成le,大家认为不对;那么正确的读法是什么呢?  如果说这里的“乐”字是喜欢、喜爱的意思,那么似乎应该读为“le”。查词典,“乐(le)”有乐于、喜欢的意思。“乐山”即喜欢山。孔子又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应该跟“仁者乐山”的“乐”是一个用法、一个意思,对之我们一般都读为le。这可以作为一个旁证。  但,《王力古汉语字典》“乐”字中,第三个读音:“yao,五教切,去,效韵,疑。药部。”下注云:“喜好,喜爱。《论语?壅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此即读“要”之说。  然而,此“乐”字,真就应该读作“要”吗?  唐代陆德明之《经典释文》云:“乐,音‘岳’,又五孝反,下同。”稍微解释一下,所谓“五孝反”,是古代的拼音法,“反”指“反切”。那么《经典释文》中的“五孝反”即同于《王力古汉语字典》里的“五教切”。《经典释文》意思是,“乐”读音作“岳”,又可读作“五孝反”的音“要”。“下同”,是指《论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一句中有两个“乐”字,第一个“乐”字读音解释完了,下面第二个“乐”字的读音与第一个相同。  在《经典释文》中,“要”这个读音是作为第二个选择的,而第一读音应为“岳”。  那么,对于这个“要”的读音,应当怎么看呢?  明代秦钺之《慈湖家记》云:“音释家‘乐山’、‘乐水’,并五孝反,尤为害道。”此中即指出,将“乐”读作“五孝反”之“要”音,是“尤为害道”的,即不同意读作“要”。  又清代翟灏之《四书考异》云:“此‘乐’字,或言不应音‘岳’,恐《释文》有讹。然《礼记》‘乐不可及’、‘敬业乐群’、‘有所好乐’,俱一音‘岳’,则先儒自有此音训。下‘知者乐’,‘乐’字释文,亦五孝反,确属可疑。”  此中举出《礼记》中的三句带有“乐”的话,并且以前的儒家对这三句话中的“乐”字都定音为“岳”。既然古儒已经有了注音,而现在又将《论语》中的“乐”字,定音为“五孝反”的“要”音,实在是值得怀疑的结论,恐怕《经典释文》本身就有所错误。  通过上述简单的引证,可见将《论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中之“乐”字,读作“要”音,是值得推敲的。从“经学”的角度看,该“乐”字应读作“岳”音。  但是,读成“岳”音在字义上如何解释呢?读为yue意味着在这里“乐”通“悦”。“悦”义有二:(1)高兴,快乐,表示一种心理状态;(2)使快乐,使愉快。这两个意思用在“仁者乐山”的“乐”都不太合适。  经过以上一番轮回考释,我以为“仁者乐山”的“乐”还是读成“乐于助人”的“le”音比较好。  余秋雨表示自己在“仁者乐山”的“乐”字上,发音没有错误。 “一种是书面语言,一种是口头语言;像yao这样的古音读法太学究气,按照古音今读的标准,该成语中的乐字读成yue或者le都不错误。”。  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可以进一步讨论。
【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解释
  【出处】   子曰:“智者乐[yào]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 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读解】   以山水形容仁者智者,形象生动而又深刻。这正如朱熹在 《论语集注》里面的讨论:“没有对仁和智极其深刻的体悟,绝对不能作出这样的形容。”圣人智仁双全,所以,作此形容的专利权 非他莫属。   智者也就是聪明人。聪明人通过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 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所以用水来进行比拟。   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所以用山来进行比拟。   不过,你如果问一般人乐水还是乐山,所得的回答多半是山水都乐。因为--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   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王观)   山水各有千秋,仁智都是我们的追求,即使力不能及,也要心向往之。   当然,就实际情况来看,每个人性情有所不同,的确还是有山水差异的。也就是说,有人乐水,有人乐山。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崔颢)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一句中“乐”字读音考证:  “乐”字应该读作“要”。《王力古汉语字典》“乐”字中,第三个读音:“yao,五教切,去,效韵,疑。药部。”下注云:“喜好,喜爱。《论语?壅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此即读“要”之说。   然而,此“乐”字,真就应该读作“要”吗?   案唐代陆德明之《经典释文》云:“乐,音‘岳’,又五孝反,下同。”稍微解释一下,所谓“五孝反”,是古代的拼音法,“反”指“反切”。那么《经典释文》中的“五孝反”即同于《王力古汉语字典》里的“五教切”。《经典释文》意思是,“乐”读音作“岳”,又可读作“五孝反”的音“要”。“下同”,是指《论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一句中有两个“乐”字,第一个“乐”字读音解释完了,下面第二个“乐”字的读音与第一个相同。   在《经典释文》中,“要”这个读音是作为第二个选择的,而第一读音应为“岳”。那么,对于这个“要”的读音,应当怎么看呢?   明代秦钺之《慈湖家记》云:“音释家‘乐山’、‘乐水’,并五孝反,尤为害道。”此中即指出,将“乐”读作“五孝反”之“要”音,是“尤为害道”的,即不同意读作“要”。   又清代翟灏之《四书考异》云:“此‘乐’字,或言不应音‘岳’,恐《释文》有讹。然《礼记》‘乐不可及’、‘敬业乐群’、‘有所好乐’,俱一音‘岳’,则先儒自有此音训。下‘知者乐’,‘乐’字释文,亦五孝反,确属可疑。”   此中举出《礼记》中的三句带有“乐”的话,并且以前的儒家对这三句话中的“乐”字都定音为“岳”。既然古儒已经有了注音,而现在又将《论语》中的“乐”字,定音为“五孝反”的“要”音,实在是值得怀疑的结论,恐怕《经典释文》本身就有所错误。   通过上述简单的引证,可见将《论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中之“乐”字,读作“要”音,也是值得推敲的。从“经学”的角度看,该“乐”字应正读作“岳”音,基本是可以确定的。   在文末,再说两句题外话。为什么“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呢?有云:“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又有将“五行”之说引入者,云:“知者属土,故乐水;仁者属木,故乐山。”录此二说,以供参考。   所以,到底是读le 还是yao 是有争议的,不能一概而论
  【仁者乐山】   仁者平和、稳重、安静,和山一样平静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像山一样向万物张开双臂,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长寿永恒,正所谓仁者乐山也。做人不也是这样吗!   仁爱之人像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他以爱待人待物,像群山一样向万物张开双臂,站得高,看得远,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所以能够永恒。   山,性格稳重,志存高远,有其高、深、博、大之质。他执著挺拔,内含正直,风格简洁。拔地而起,直视苍穹,书写青松磐石风格。经年累月,历经苍桑,成就无言谦卑气质,打磨你的刚毅和傲骨。他临谤不戚,受誉不喜,遭辱不怒,从不昂首天外,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目空一切。他天天看云卷云舒,年年赏花开花落,身高不言高,体厚不称厚,每临大事有静气,任凭风吹浪打而不惧,自岿然不动。  山,厚德载物,心胸宽大。经受着严寒酷暑,狂风暴雨,雷电交加,与冰雪为侣,与河流作伴,养育着参天大树,名花小草,鸟兽昆虫,孕育了人生的悲与欢,苦与乐。山是孤独的,但它并不寂寞,因为它拥有一个博大而精深,丰润而宽厚的内心世界。
  仁,二人相对为仁。“仁者爱人”就是说,仁者是友爱别人,不是害别人。两个人在一块相处,最大的原则是互相友爱,不做对不起对方的事。仁者不但要爱别人,与人为善,而且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爱山水,不要破坏自然环境。
  【原文】  智者乐水,仁者爱山。  【出处】   子曰:“知者乐[yào]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 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读解】   以山水形容仁者智者,形象生动而又深刻。这正如朱熹在 《论语集注》里面的讨论:“没有对仁和智极其深刻的体悟,绝对不能作出这样的形容。”圣人智仁双全,所以,作此形容的专利权 非他莫属。   智者也就是聪明人。聪明人通过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 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所以用水来进行比拟。   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所以用山来进行比拟。   不过,你如果问一般人乐水还是乐山,所得的回答多半是山水都乐。因为--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   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王观)   山水各有千秋,仁智都是我们的追求,即使力不能及,也要心向往之。   当然,就实际情况来看,每个人性情有所不同,的确还是有山水差异的。也就是说,有人乐水,有人乐山。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崔颢)
&& 争鸣:余秋雨斗得过“字典派”吗?-搜狐新闻
&&   [编者按]余秋雨在五一期间的央视青年歌手大赛中,在说到“仁者乐山”一词时,把“乐(yào)”说成了“le”,把杯水车薪的“车(che)”念成了“ju”,一时间引来十万多条短信,内容都是指责余秋雨不应该念错字。   但余秋雨并不认为自己读错了字,他讲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胡适、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语文改革家的观点,主张用当代话的口语、容易听懂的发音方法来激活传统语言硬块,并列举了“叶公好龙”中的“叶”、“车水马龙”中的“车”、“说客”中的“说”、“暴露”中的“暴”、“不亦乐乎”中的“乐”等多种读法共存的合理性,介绍了鲁迅所说的“要么让古字挽着古音一起死亡,要么改变古音让它们活在当代人耳边”的观点。  “由于我们咬文嚼字太厉害,有些学汉语的孩子自杀了。难到这个程度,我们中华文化怎么能够普及?所以我反对大家,年轻的朋友们,你们千万不要做我们外面所讽刺的‘字典一族’。”[详细][我来说两句]
有感于“乐”字的读法
  前两天在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评委 余秋雨先生把“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乐”(yào)字读成(Lè),本来读错了。有人在网上予以纠正,余先生自己却在以后的点评中委婉地作了辨解。大意是说,有些东西按照传统去做,人们在交流的时候就会成为障碍,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再去继承它。有的人著文对余先生的观点给予支持,进一步阐述了“乐”字如果读Yaò在今天如何障碍人们交流,而应当读Lè,并说余先生这是创新。我认为余先生及其追随者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中国的文字学如果这样创新,势必被“大师”们引向斜路。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中国的文字学是一门科学,对待科学的东西,是来不得半点虚假和随意性的。一个字的读音难道可以随意吗?
  首先,“乐”字在“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那句话中只能读yào,不能读Lè.考《故训汇纂》注释有三个读音:Yuè、Lè、yào.《汉语大字典》注释有五个读音:Yuè、Lè、yào、Luò、Liaó。各字典都指出“乐”字用作动词,表示喜好、爱好、好(Hào)的时候读yào.注释这个读音时,又都引了《论语?雍也》中这段话作为书证:“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谷衍奎编《汉字源流字典》(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对“乐”字的注释更为确当和简明:“乐,读Yuè本义指①乐器:故竽先则钟瑟皆随,竽唱则诸~皆和。引申也指②音乐:金石丝竹,~之器也奏~民~。音乐使人愉快,故又读Lè,引申为③快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乎!~不思蜀~极生悲欢~。又引申指④安乐:逝将去女,适彼~土康~。也指⑤令人高兴,可乐的事:~个没完了找个~儿逗~。用作意动,指⑥以为乐,乐意:天子为其绝远,非人所~往安居~业喜闻~见~天知命。又读yào,用作动词,表示⑦喜好:智者~水,仁者~山。又表示⑧演奏音乐使快乐:窈窕淑女,钟鼓~之。”
  其次,“乐”字用作动词,表示喜好、喜爱、爱好义的时候,无论古代和当代都读yào.在《汉语大字典?附录?中古音字表》中,“乐“字”的中古音读yào,其今音也读yào.(见《汉语大字典》第八册第5206页。)如果读作Lè,那它所表示的含义就发生变化了。就变成了表示快乐;安乐;令人高兴,可乐的事。或用作意动,表示因为乐;乐意等。
  再次,那种以消除与他人交流的障碍为由,把“乐yào”读成“Lè”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是错误的。其实,你与别人交流的时候,也并不存在什么读音的障碍。对于一个没有读过《论语》的人,或者对“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句话及其涵义一无所知的人,不管他年轻年老,说明他文化水准不高,这话对于他是阳春白雪,你是根本没有必要跟他用这种古老的传统文化的精华语句的。你换一个词儿不就完了吗?至于你作为一位教授,你给青年人尤其是给高中生、大学生讲学,你感到某字古代读作某音,很别扭,一般人也不熟悉,为了交流方便可以随意读成某音。此法如果再传授给学生们,一旦将来他们也成了教授、大师,一代一代传下去,恐怕中国的文字就遭殃了,中国的古代典籍还有人能读好“音准”吗?这与通常所说的创新恐怕没有什么共同之处吧?难道把传统的东西都抛弃了就是创新?离开传统的“创新”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错了就要承认是错了。这是一个学者应有的起码的治学态度。记得2004年,也就是上一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李准先生尽管学识渊博,可是在那种紧张的点评过程中也出了一个小错误,当有的观众给提出来以后,他正式地严肃认真地作了纠正,大家无不拍手称赞。这样反而赢得了人们的尊敬。此次余先生,不但回避错误,而且文过饰非。并大谈如何对待传统,如何创新云云,这样对待学术问题(尽管不是什么大问题),这样对待广大电视观众,我看实在不怎么真诚,有失大师风范吧!
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仁爱英语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