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到底怎教育人的啊?为什么美国人口都有创造力,冒险精神啊?为什么中国却区别很大啊?

美国教育和中国教育到底有什么不同-55BBS 我爱购物网
&&&美国教育和中国教育到底有什么不同
美国教育和中国教育到底有什么不同
美国的教育和我们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美国的家庭教育。虽然国情、文化及制度不一样,但好的东西我们都应该可以借鉴。下面是美国家庭教育的几个特点。
一.培养独立能力
孩子从婴儿襁褓时期就跟妈妈分床睡觉,两三岁的幼儿就住自己的房间了。父母只管孩子的安全,其他生活上的事,游玩、学习都由孩子自理、自主、自我选择。比如,从小就有自己存放衣服、玩具和学习用品的地方,自己收拾房间,整理,布置属于孩子自己的“小天地”,父母决不替孩子做什么事,最多从旁提醒、参谋。
二.参与家事决策
美国孩子在家里的确是小主人,不但参与家庭的各种活动,还参与家庭大事的决策。比如购买什么样的汽车、家电、电脑,怎样布置房间,怎样利用和美化庭院等,父母都倾听孩子的意见。许多孩子都跟父母一起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如收拾院子、种植花草树木、擦洗汽车、自行车、做室内外卫生、购买东西等。邻居家10岁的孩子,每周几次去洗衣店送取衣物,这是他固定的“岗位”。还有一家女孩子房间总是凌乱,妈妈就跟孩子订了个“协议”:每到周末各自彻底打扫自已的房间,晚饭前完成;平时每天临睡前要把各种物品整理好,养成随拿随放、注重环境整洁的好习惯。妈妈也就按“协议”不再唠叨不休。
三. 在和谐气氛中了解孩子
许多家庭都有吃饭时及饭后随便聊天的习惯,饭桌上的气氛和谐、幽默、民主,谁也不许打断谁的话,谁都能把心里话倒个一干二净。还有许多细心的妈妈总在孩子睡觉前去跟孩子谈谈“今天过得怎么样?什么事使你最开心?今天你向老师提了哪些问题?”父母跟孩子说话很客气、和蔼,极少见到疾言厉色的训斥、打骂,父母总是对孩子说“谢谢”“对不起”“请原谅”等等,用商量的口吻对话。
四. 多诱导、鼓励,不强制
对于孩子的游玩和兴趣活动,家长从不强制孩子去做什么,而是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让孩子独立地支配自己的课余时间。选择学练什么乐器和其它兴趣技能,家长总是给予支持、鼓励和指导,或帮助请家庭辅导教师,或支持孩子去上个什么技能培训班。
美国家长大都对孩子的学习不施加压力。他们的观点是:喜欢学的孩子自然会努力学,为什么要强制他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呢?强拗着去做,会伤害孩子的感情与个性。人的兴趣、爱好和才能本来就各不相同,孩子适合做什么就做什么,人生的路让孩子自己去走。成功的家庭教育,应是家长舍得拿出时间跟孩子以平等的态度进行对话、交流,对孩子正确的想法和行为给予充分肯定,让孩子在尊重和鼓励中成长。
美国家庭教育给人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从小就尊重孩子,重视给孩子个人自主权,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地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幼儿睡眠儿童护理怀孕周期人工喂养
9条其他回答
最近,美国出版了一本书,题为《虎妈战歌》。这本书的作者“虎妈”--一位美籍华人母亲的故事,还成了《时代周刊》的封面故事。美国将这样的对比现象放大在中美双方关注教育的人士面前。这本书不过是一位华人妈妈育儿成功的个体经验,为什么在美国竟然引起那样大的轰动?又为什么引起一些美国人叹为观止的惊呼和感叹?甚至从“虎妈”的教育模式总结为“中国式母亲的教育”,从而对美国发出“中国式母亲的教育为什么更成功、更优越”的诘问?这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教育现象和文化现象,让我忍不住想起多年前在我国幼儿园里,一位美国人看到我们的孩子对黑板上画的一个圆圈回答时的感慨。 美国人才观重视的是人格的健康与思想的独立 多年以前,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一位美国朋友来中国参观一所幼儿园,看到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画了一个圆圈,然后问孩子们是什么。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是个圆。这位美国朋友感慨地说,如果在美国,孩子们的回答会是五花八门:有说是太阳,有说是飞碟,有说是煎鸡蛋,有说是向日葵,有说是篮球……不一而足。那时,引起我们中国人的感慨,指向我们教育的弊端:整齐划一的规范式的教育,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受到的是一种“瘸腿式”的教育,我们的孩子童年就变得笔管条直,听话顺从,信服并服从于标准答案,而渐渐形成趋同性的思维模式和服从式的性格与人格。 应该说,这种反思,在变革的时代里,尤其显得重要而具有现实意义。日本近代史中经济的复兴,也是从他们重视教育、极大力量地投入教育,并吸取西方的教育经验、变革自身的教育模式开始的。因此,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在中美两国教育的差异和对比之中,我国出现了对教育改革的急切呼吁。 事实上,我们的教育确实存在着许多值得重视和需要变革的弊端。这在国门刚刚打开、美国式的教育异常鲜活而异样地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尤其显得格外醒目,有些地方甚至凸显得更加触目惊心。 自立和责任,是美国教育的核心精神与价值系统,是孩子从小教育的基点。因此,我们会看到美国的孩子,一般刚刚出生没几天,就被父母放在独立的房间,任孩子如何哭闹都不会让孩子和父母同床或同屋而寝。这在我们看来,几乎不近人情。如果孩子在学步期间跌倒了,很少见到美国家长大呼小叫地跑过去扶起孩子,关切地去问摔着没有,他们会笑着招着手让孩子自己爬起来,认为这是正常的,是孩子必须经过的一步。而我们则希望孩子最好一次跤也不要跌才好,哪怕家长自己再含辛茹苦,也得让孩子长在蜜罐里,不能比别人家的孩子差,尤其不能在起跑线上比别人差。在疼爱和宠爱之间,我们的天平从来都是倾斜的,尤其我们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这种宠爱无疑使得孩子自立的能力与责任的精神日渐欠缺,甚至减退,而不少孩子更易于出现心理的疾病和性格的偏执表现,在他们长大成人后,责任感的缺失,便从教育问题演变成为社会问题。可以说,在这方面,虽然在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实践中我们尽可能在努力,但是,无论在全社会,还是在个体家庭,依然是我们教育的短板。 在高考指挥棒为全社会教育的轴心没有得到根本变革的现状下,我们的人才观变得线性的单一而单薄。年年鼓吹而令人羡慕的高考状元,其实是这种人才观在大众心底的一种投影。而在各地小升初和中考前,为孩子博出保送的名额和加分的资格,各种奖项的花样迭出,则是这种人才观躁动于大众心理而显示出的心电图。如此教育的现状,已经让我们见怪不怪,基本上勾勒出我们教育的功利性和浅表性,最后只成为了分数和奖状的畸形竞争。所以,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成为了我们经久不变的校园格言。于是,获取高分或更多奖项,成为了学生、家长,乃至学校的追求。学生以此进入好的中学和大学,家长以此获得成功的满足,学校以此获取名誉和名誉带来的诸如择校费的经济收益等等。由此我们付出的代价,则是我们的孩子依赖性强,信奉的是分数,崇尚的是奖状,迷信的是权利和关系,想象力与创造性不足,无形中缩小了个人未来发展的空间。 而在美国,人才观重视的是人格的健康与思想的独立。他们的大学录取方式,便和我们高考分数定终生的模式截然不同,因为他们对于人才的标准,和我们的认知有着极大的差异。由此带来的人才差异,使得我们的学生不少处于高分低能状态,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弱,特别是大学扩招之后出现的高学历出身的学生,更显得高不成、低不就而学无所用,甚至出现心理和性格变异。而美国的学生则更为适应社会、适应现实、适应生活。在美国,很少未能上得了大学的孩子会嫉妒上大学尤其是读名牌大学的孩子;在他们长大成人之后,也很少出现对于那些功成名就的人士怀有嫉妒和仇富的心理。在公民教育的基础上,人才观便呈现阶梯和立体的多元化形态,长颈鹿可以伸长自己的脖子吃高树上的树叶,小羊也可以低头美美地吃属于自己地上的青草,而彼此各得其所。但在单一甚至畸形的人才观的指导下,“人”与“才”是割裂开的,我们重视的更多的是“才”而非“人”,于是,我们的孩子便容易在这样的教育体制和模式之下,学得身心疲惫,出现严重的心理和性格上的不健康,甚至不健全。 中国教育最主要的长处是对基础教育的重视、投入和实践经验 其实,这样的中美双方教育的差异对比,在我们改革开放的30多年历史中,已经成为我们并不新鲜的经历,在努力的改革和实验之中,已经成为我们痛苦却也是宝贵的经验,美国教育的先进理念和范式,曾经成为激励我们学习的榜样。 有意思的是,在中国教育改革进行了30多年之后,曾经是我们榜样的美国,却开始反思自己教育的不足和缺憾,反倒把我们中国的教育作为他们的榜样。这种“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现象,颇值得研究。 事实上,很多事情都是当事者迷,正如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样,我们的教育里有短板,也自有长板,而让美国人望其项背。其中最主要的长处,是我们对于基础教育的重视、投入和实践经验。这种基础教育在中小学和大学本科阶段,特别是在小学阶段,体现尤为明显。在美国,我曾经遇到过不少华人,他们都会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孩子送回国内读小学,原因就是我们的基础教育好,他们会对美国的小学教育颇有微词,不止一位家长对我说那里的小学基本就是放羊,一半时间玩,有一半时间学就不错了。我们也就会明白,为什么在美国人口中华侨华人只占5%,在著名的常春藤学府里,华裔学生比例竟达20%之多了。 我们的教育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关注和投入,也属于得天独厚。在美国,很难想象父母几乎全天候地陪伴子女一起学习。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在孩子步入独立学习的时候,是需要家长扶着走一走的,因为一个孩子成长的教育环境,从来都是由大环境即社会、亚环境即学校和小环境即家庭这样三种环境所构成的。在孩子小学阶段,尤其需要这三种环境的配合和交融,才有可能达到最佳效果。虽然有着功利的色彩,但我们的亲子教育却是有目共睹的,那么多家长愿意做出牺牲,愿意付出时间,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这在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无疑,这样的教育模式和方法,适合孩子初期教育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有利于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牢靠的学习基础,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更有意思,或者说更有意义的是,美国人对于中国教育新的认知,体现了对发展中的中国新的探求,希望在教育之中发现掌握未来的一些先知的秘密。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教育从来不是单一的,它从属于一个国家和民族,便和这个国家与民族的政治和经济同步发展。美国人看到我们教育中有他们需要获取的营养,我们也曾经获取包括美国在内许多国家与民族的营养。在美国人因一本书而大惊小怪的时候,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教育改革之路依然漫长,我们的教育应该和美国的教育互为镜像、互为镜鉴,彼此相学、彼此相长。
中美教子的不同之处:
横向激励与纵向发展
中国的儿童教育,表扬与批评为惯用的教育手段,教师喜欢采用横向比较法,如利用小红笔、小红旗、排名次表等方式鼓励孩子,看谁表现好。当纠正孩子不良行为时常常采取表扬其他孩子,以其他孩子做榜样的方式。美国教师则不同,一般对孩子不表扬也不批评,理由是:批评了你的孩子会刺激你的孩子,表扬了你的孩子会刺激其他的孩子,他们注重儿童自身的纵向发展而避免对儿童进行相互比较。
集体精神与发展个体
中国人强调个人服从集体,个体要与集体保持一致,如果出现不一致则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美国人强调个性差异,教师总是根据孩子不同的个性与能力安排活动。目的是为了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别于他人的独特个体。
稳重听话与活泼好动
中国人在评价孩子的性情时,“稳重听话”是一大优点,“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已在国人中形成共识。学校教育强调秩序井然,用各种规章来约束孩子的行为。美国人喜欢孩子富有孩子气,小学和幼儿园的课堂上允许孩子随便说话,甚至相互打闹,美国人总觉得中国孩子在课堂上太死板,没有生气。
强调自制与突出自主
中国教师总是鼓励孩子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专门做好某一件事,以期培养儿童的恒心、耐心,他们多强调儿童自我意识的社会性发展,多引导儿童逐步学会适应和控制自己的情感,而美国教师常常鼓励孩子在一段不长的时间内从事多项活动,以期培养孩子的灵活性、创造性,多注重儿童自我意识自然发展,多鼓励儿童自由且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肯定结果与重视过程
中国人重结果与技能的掌握;无论学习什么,为求学深学透,无论干什么,力求完美无缺。美国人重过程与能力的增减,他们注重孩子的参与意识,孩子们自由选择的机会多,教师还极力鼓励孩子自由发挥、自由创造,以培养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概括地说,中国人力图使儿童发现社会存在,创造环境使儿童学会怎样长大成人,儿童是被动的,富有可塑性的,重在成人的帮助指导下成长。美国人力图使儿童能真正作为孩子,儿童是主动的,富有创造的,自我实现是儿童自身的自然与发展,成人只需提供有利的条件即可。
中美家庭教育的跨文化比较:
今天,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而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是人才培养的竞争。我们知道,人才培养的首要阵地是家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的竞争是父母育儿能力的竞争。所以,世界各国在培养新世纪人才的教育工程中,都很重视家庭教育这一环节。虽然家庭教育在我国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的极大关注,但是时至今日,我国不少家庭的教育仍存在着误区,它甚至成为一种顽疾,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一代良好素质的形成。因此,借鉴其他国家在家庭教育中有价值的实践,对走出我国家庭教育的误区将有很好的启发和警醒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中美两国家庭教育相关方面的比较,分析形成两国家庭教育差异的原因,进而提出对我国家庭教育改革的启示。我们不能断言美国家庭培养的人就是理想中的现代人,但他们国家家庭教育中的合理成分;恰恰是我国家庭教育所缺乏的。因此,美国家庭教育的一些实践,能为我国家庭教育的改革提供借鉴。
一、中美家庭教育的结果比较
不同的教育目的、内容和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教育结果。我们可从中美两国家庭教育结果的比较中略见一斑:
一般而言,美国的儿童、少年从小就表现出以下特点:性格倾向积极,遇事镇定沉着,能与人和谐相处,开朗、胆大,有克服困难的毅力,敢想、敢做,具有创新精神;自立能力强,社会活动能力强,有作为社会成员独立存在的信心和勇气,他们18岁开始不依靠家庭,多数打工补贴自身的消费需用;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头脑,他们从小就参与“当家理财”,学会一些推销、与顾客沟通的能力等“经营之道”,实践使他们深知钱来之不易,从而养成了精打细算、勤俭度日的习惯。一句话,美国孩子的特点就是非智因素成熟,能力强,能较为顺利地适应社会。
而中国的儿童、少年,乃至大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不亚于美国孩子,但是往往在性格上表现出消极倾向:做事被动、胆怯,依赖性强,人际交往能力差,缺乏自立意识,不太会“当家理财”,独立生活能力差。一句话,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中国孩子的这些个性和特点,恐怕是与我国倾向于“学历教育”有很大关联,父母希望孩子躲在学校这座象牙塔里寒窗苦读,不让孩子在风云变幻的社会里摸爬滚打。
现代社会更能接纳哪一种教育结果呢?社会发展的动因是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要求人性的充分解放。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将越来越关怀人性的发展,人的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所以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有活力的、全面的人。显然,美国家庭教育更能培养个性张扬、有创造力、生存力的“人”,而中国家庭教育培养的是“守规矩”、“会读书”的所谓的“才”。这是中国家庭与学校“合作”进行“应试教育”的结果,这种教育的结果将严重影响我国青少年的身心素质。因此,中国家庭教育改革刻不容缓。
二、中美家庭教育的过程比较
从家庭教育的结果反观家庭教育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家庭教育虽然是非制度化的教育,父母的素质也参差不齐,但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同学校教育一样,也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其中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家庭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归宿点,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都是依据目的确定的。
1、教育目的的比较
家庭教育目的制约了家庭教育的方向,决定其总体效果,所以家庭教育目的是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决定中美两国家庭教育差异的根本原因。家庭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家庭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一旦目的确定,教育内容、方式都据之选择。那么,美国和中国家庭教育的目的,或者两国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有什么差异呢?
美国家庭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这个目的的期望值不高。“社会人”不是一种飘渺的理想,而是一个平实、易操作而又宽泛的要求。所以美国父母能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把子女个性中积极的成分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让子女实现自我价值,就算达到目的,也并不追求一些功利性的目标如高学历、好职业,但事实上,这样的教育却产生许多“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应,天才产生在不经意中。另外,在这个目的的指引下,确实能培养子女的自主意识和独立生存的能力。看看各个阶段的美国孩子:他们从小就独立睡;当会行走时,就自己玩耍,很少父母抱着玩;再大些时,就有自己的空间,房间内的摆设、布置和清理全由小孩负责;他们从小就做些力所能及的有偿服务,如做清洁、帮人看小孩、送报纸等,到了高中或大学后就勒工俭学,换取生活费。
相比之下,我国的家庭教育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首先,这个目的的期望值高,而且功利性强,因为“有出息”、“好职业”、“顺境”不是一个一般的目的,较难实现。出于这个目的,中国父母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对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专心、安静地坐下来读书、学艺,却忽视孩子的天分,限制他们的创造力,结果为了培养所谓的“人才”反而扼杀了天才,产生许多“有心栽花花不发”的效应。而且由于很少考虑孩子的性格、社会适应能力、公民意识等问题,即使学业成绩好,将来也未必能顺利地立足社会,有时候,还会使父母的期望完全落空。
2、教育内容的比较
有什么样的教育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内容。美国家庭教育内容丰富,注意让孩子在体力、认知、语言、社会性、情感上获得和谐发展,可称之为“素质教育”。在促进体力的增强上,重视开展幼儿户外活动、体育锻炼,如在庭院里荡秋千,野外远足等;在认知的发展上,重视训练孩子的各种感官,注意开拓孩子的文化、审美视野,孩子的学习兴趣,如父母到图书馆借阅图书或学习时,喜欢带上孩子,让其受周围环境的熏陶,萌发学习的愿望;在社会性的培养上,教育孩子自我服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要求孩子学会具有与同伴合作、分享、互助的行为;在情感的陶冶上,指导孩子欣赏音乐、美术、舞蹈、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如带孩子到美术馆、博物馆观看各种展品,鼓励孩子参加艺术创作活动,让孩子亲身接触、体验大自然的奥秘,如带孩子到森林公园旅游,海浪中游泳、攀登岩壁等。
中国的家庭教育内容虽然也可以分为德、智、体、美几方面,但往往是当孩子进入了学龄期(有的甚至在学龄前期)就开始将智育放在压倒一切的地位,使得教育内容出现不平衡的倾向。在体育上,中国的家庭保证孩子生长发育所需营养,保护孩子的安全,注意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与美国对比起来,这种教育是一种防御性的、静态的、消极的保护,温室培育起不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在智育上,向孩子传授知识、技能,如为孩子购置各种知识性、趣味性的读物,训练孩子朗读、书写、计算等技能,当孩子开始接受学校教育后,家庭教育出现学校化倾向,父母监督学习、检查作业、购买习题集、实行题海战,应付永无休止的考试;在美育上,越来越多的父母,认识到“一技之长”的重要性,因而盲目培养孩子特殊艺术才能,如把孩子送入绘画班、歌舞班学习,聘请家庭教师教孩子学拉小提琴、学弹电子琴等,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一方面无视孩子的兴趣,另一方面由于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费用,往往对孩子的要求过高而增加了他们的负担。
相比之下,美国的家庭教育内容相对丰富和科学,而我国家庭教育的内容狭窄,不够科学。比如家庭教育中的体育,中国的父母往往比较在意孩子的体形、体态这些体育中低层次的内容,重视保证孩子的营养、注意疾病预防,却容易忽略体能锻炼,孩子的户外运动少,多呆在家里看电视,肥胖症增多。智能可以分为实能和潜能,实能即实际能力,即你知道什么,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我国家庭教育忽略的是技能,如动手能力、协调能力、生活技能、劳动技能、工作技能等等,而美国在社会性的培养上特别重视这些技能,在他们看来,这些技能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本。我国的家庭教育在智育上忽略了一部分实能的同时,更加忽略的是潜能,潜能分为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表面上我国父母很重视知识的学习,空际上只注重认知能力中的低层次部分,这部分可以应付考试,但始终不能构成未来社会的创造力量。《全国青少年创造培养系列社会调查》中问,如果发现孩子在拆装闹钟,家长会有什么反应。40%的家长对孩子“训斥”、“警告”,48%的家长以“不耐烦”、“不屑于”或“敷衍”的方式对待,可见我国父母对创造力培养的认识还需要提高。相比之下,美国家长在认知发展上就注意培养孩子的多方面兴趣爱好,重视对创新精神的培养,美国许多专家不主张过早地让孩子死记硬背一些他们并不理解的知识。孩子放学回家后,中国父母问孩子的第一句话多是:“老师教你的知识记住了吗?”,“今天得了多少分?”,而美国父母第一句则问:“今天你向老师提了什么问题?”,“今天的课有意思吗?”。这就反映了中美父母对智能的不同理解。
3、教育方式的比较
家庭教育方式是父母完成教育内容的具体措施和手段,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和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风格习惯、历史背景紧密联系,而且受教育目的制约。反过来,能不能恰当地选择并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关系到家庭教育目的的实现和内容的完成。
一般而言,美国家庭以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为主,父母尊重孩子的人格和人权,把孩子当作是一个独立的和平等的家庭成员相待,与孩子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而中国家庭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相对欠缺,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与父母平等的人来尊重。
美国家庭民主的教育方式表现在:(1)孩子在家里有发言权、参与权,美国父母鼓励孩子“保留意见”、“固执”、“不听话”,允许孩子“不听话”主要是指思维上的“不听话”,据美国心理学家托伦斯研究发现,创造力高的孩子特点之一就是淘气、处世固执。(2)美国孩子有选择权,美国父母在孩子的认知能力有了初步发展时,就很重视让孩子自己去进行选择,作出决定,他们可以选择游戏、图书,长大了自己选择朋友,自己选择职业、自己选择婚姻对象、结婚时间。美国父母不会代替孩子选择,他们主要是引导孩子怎样进行选择,或者站在孩子的身后,给孩子信心,鼓励孩子“用你的眼睛去观察”。(3)美国父母如朋友,他们可以平等的交流,关系比较密切。(4)美国父母尊重孩子的隐私。
中国家庭的教育方式表现在:(1)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较少有发言权、参与权、中国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就是守规矩、服劝导、不要有异见。正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中国的教育制度从小把他们训练得十分驯服,从小灌输要听大人的话的思想,不允许有独立见解,更不允许像爱因斯坦自称的‘离经叛道’,这种教育方式只能培养出守业型人才”,“但却失去了中国的达尔文和爱因斯坦”。(2)中国孩子的选择权、自主权较小,许多事情都按父母的意愿去办或由父母包办代替。(3)中国父母在家庭里往往以权威出现,因此与孩子的距离较远。(4)中国孩子的隐私常常受到侵害,书包被搜查,日记被偷看,行动被跟踪。
美国父母主张开放式教育:(1)重视实际锻炼,强调在实践中培养孩子,而不是说教。美国人认为,凡是孩子的事情都让孩子自己去完成,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提高认识、积累经验、掌握技术、增强能力、培养兴趣特长,增强自信心和责任心。可以说,美国父母“给孩子开门的钥匙”而不是“替孩子开门”。(2)看重玩耍游戏,美国人认为玩才是孩子这个年龄段最重要的事。在美国,孩子进行各项兴趣活动、体育活动的时间都比较充裕,活动场所到处都有。父母经常利用节假日、周末带领孩子外出游玩,在玩的过程中开发智能如感知、想象、判断、推理和人的交际和情绪的调节等。
中国父母多是封闭式教育:(1)以说教为主,轻视实践活动的重要作用。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读书,连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都由父母包办,导致许多中国孩子学了许多知识都没用,走上社会后就什么也不会。(2)户外活动少,因为中国孩子从早到晚有学不完的功课做不完的作业,被功课压得喘不过气来;有时即使想活动一下也很难找到好场地。
民主的教育方式表现为一种宽松教育,优点很多:首先,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宽松是激发孩子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在高压下孩子的创造精神将受到压抑,只有在平和、愉悦的家庭氛围中才能激发孩子对知识的兴趣。而创造宽松的环境,必须与孩子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其次,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培养。孩子在家有发言权、参与权、选择权以后,主动性强、自主意识强、胆子大、有自信心和责任心。另外,亲情关系和睦使孩子愿意把秘密告诉父母,父母也理解孩子的情感世界,这能使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而专制的教育方式表现为一种管束教育,压抑创造性,束缚了个性的发展。
三、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原因分析
同是现代社会,同样有重视家庭教育的父母,为什么美国家庭教育和中国家庭教育有以上的差异?综合来看,造成不同教育的原因是:
首先,历史背景的差异。
美国是一个历史比较短的移民国家,旧有的思想文化保留得很少,在多元文化、思想价值观的影响下,能够较快地接受新的思想和文化,发展的约束较少,因此,他们更多的具有冒险和创新精神。而中国历史文化悠久,同时所受旧有的约束也较多,特别是封建小农意识长期的影响太深,文化价值观上多是比较内敛和保守的,缺少冒险精神和创造意识,顺从、听话教育被从小就灌输着,相对而言,在整体上也缺少一种接受新思想的环境。
其次,经济形态的差异。
美国生产力先进,商品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生存压力小,而且美国是个“能力社会”,用人机制健全,劳动力流通自由,跳槽机会多,所以美国人择业观开放,职业选择面宽。美国父母认为孩子将来只要能在社会上立足生存,职业是不分高低贵贱的(当然要合法)。另外,“商品经济使生产关系总处于躁动不安的变化之中”,职业更换不断,所以父母不企求子女一生顺境。因此,美国父母的教育目的重在育“人”,更为宏观、宽泛,以不变应万变。而中国经济落后,生存压力大,是个“学历社会”,行业流动性差,所以中国人往往把一生的幸福都压在某种职业上,选择面窄。中国父母认为学业成绩好,找到好工作,求得一生安稳,是一个人最好的出路。因此,中国父母的教育目的重在成“才”(“才”就是学业成绩优秀,能考上好学校,能获得高学历)。
再次,社会条件的差异。
美国经济条件好,社会养老保障健全。父母不认为养儿就是为了防老,自己老了可以进养老院,无后顾之忧。因而把孩子培养到18岁,并成为一个独立自主有责任心和同情心的人就算尽到了自己的义务,完成了养育孩子的任务,孩子将来的路如何走,全靠他自己去奋斗,将来能否光宗耀祖升官发财,父母考虑并不多。而中国则由于经济条件比较差,社会养老保障不健全和一些旧有的观念问题,对孩子的教育从个人养老或个人荣誉面子角度考虑得比较多,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来看待,要孩子知恩图报,因而在教养的方式和方法上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不少家长把打骂孩子看作是家庭内部私事,任何人无权干涉,更谈不上法律约束了。
最后,文化传统的差异。
1、价值取向不同
美国人重个性,价值取向是以个人为本的个体主义,注重个人利益,崇尚个人发展,实现自我,这是美国文化核心。美国一个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在民主的社会,每个公民习惯地琢磨一个很小的目标,那就是他自己。在家庭中,个人是本位,个体具有最高价值,不依赖他人存在,独立于家庭关系中。所以在美国家庭中,父母倾向于把自身与孩子看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自我”包括父母自我和子女自我。首先,子女自我价值的实现显然要尊重子女的意愿、兴趣和爱好,因人而异,美国父母比较重个人生活享受,平时决不会为了孩子而放弃去听音乐会、看电影、跳舞或约会。
中国人讲共性,有整体至上的价值观,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中国人认为人的确立方式是在“二人”对立关系中生成的。从古至今,“自我”这个概念总是与他人相伴而生,个人的价值只有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才得以体现。在中国家庭中,父母丧失自我,也不尊重子女的自我,我国父母丧失自我的表现就是存在严重的“亲子一体感”,父母把孩子视为自身价值的延续,将孩子作为自己生活的全部和人生的希望,具有和孩子不可分割的一体化感觉。这样父母会以自己的意志替代孩子的兴趣,站在成人的角度设计孩子的未来,所以中国父母的期望相对于孩子的能力是过高的。
美国重个性,中国讲共性的价值取向是有其经济背景的。美国在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中,充满活力的商品经济过早排斥了自然经济,独占鳌头近百年。个人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相对独立,个人只有提高自我、扩展自我,才能在商品经济竞争中立足和发展,所以养成了重视自我的传统。而中国自然经济延续数千年,中国人习惯性地束缚在土地上,个人失去了独立发展的条件,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也未能让中国人摆脱依赖性。个人的发展常需要“走关系”,对个人的评价是通过与他人的比较进行的,所以喜欢融入集体,以免被孤立。
2、思维风格不同
美国人是理性主义,美国的家庭教育推崇以理性的基本原则对待家庭成员和家庭事务。美国父母多是把抚养教育孩子的义务,与对社会应尽的义务一样看待,这是超越个人的立场,而不是完全从家庭本身或父母自身的利益来看待家庭教育。既然他们认为抚育子女是义务,也就不图养儿防老,不图回报,自己老了进养老院是一个人应有的归宿(当然,这些中国人视为不道德的做法源于美国的社会保障机制和文化习惯)。
中国人是情意至上,我国的家庭教育以人伦为基础,以情感情理为法则,来处理家庭人际关系。我国父母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从个人养老或个人荣誉面子角度考虑子女教育,在无微不至的父母爱怜中隐含着较为浓厚的“投桃报李”的私情。由此说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情远胜于美国,往往把家庭教育目的功利化。
本文是对中美两国家庭教育作一般性的比较,两国家庭教育中肯定存在着个别的特殊性,而且,事实上与中国比较,美国家庭教育中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比如过于放任造成儿童青少年诸多社会问题;过于理性,使孩子对赡养老人的责任感较为缺乏;过于重视“乐学”,使得儿童青少年学习水平下降等)。显然,本文并不是要全盘肯定美国的家庭教育,也不是要全盘否定中国的家庭教育。笔者试图通过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分析,引发对我国的家庭教育的改革思路:
1、教育目的――变“成才”教育为“成人”教育。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从总体而言,美国家庭的教育目的,更能产生创新人才,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不可否认,我国的家庭教育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中出现了误区,教育目的短期化、功利化,扼杀了不少天才。要改变现状,需要家庭内外的努力。宏观上讲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竞争的加强,人们择业观的开放,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将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而这种综合素质事实上就是最基本的“成人”教育。将“成人”作为家庭教育的目的,就会使我国的家庭教育走出误区,使得青少年的成长更切合自身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2、教育内容――变“片面”教育为“全面”教育,目前的家庭教育,由于教育目的是“成才”教育,造成在教育内容方面的误区就是智育压倒一切。这样的教育,会使孩子片面、畸形地发展,成为只会“死读书”人,这样的人将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因此,确立了“成人”教育的目的,在家庭中,父母应当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要提高综合素质,就必然要变片面的教育为全面的教育,尤其不能忽略潜能、道德、性情的培育。
3、教育方式――变“管束”教育为“宽松”教育,变“封闭”教育为“开放”教育。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往往权威大于民主,这样的教育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现代社会应该提倡“宽松”教育、“开放”教育。
教育永远是项耗资巨大的事业,美国虽富,教育经费也仍然没有满足的时侯,尤其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常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作为有孩子在公立学校上学的家长,我们也是慢慢才体会出美国初等教育系统的优缺点。
客观地讲,美国学校的物质条件普遍比较好,校舍宽敞,设施齐全,装备现代化。开始我很奇怪:美国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只是一栋楼房,旁边没有操场,若有片空地也是停车场,那么学生们到哪去上体育课呢。后来才发现这完全是老中的土眼光,人家的学校都有室内体育馆,起码有一两个篮球场大,夏有空调冬有暖气,四季的体育课风雨无阻全在屋里上,难怪美国人从小就受到良好的体育教育,成为一个热爱运动的民族。由于学校的设备好,电脑、科学等普及教育程度也比中国要高,女儿上完一年级时电脑玩得已比我还油了。学校的营养餐也值得称赞,每人一份密封包装,卫生而科学,每月还有张食谱,收费也很便宜,我们起初因收入低,女儿还享受了两年免费饮食。
美国的启发式教学也确有特长。例如我们当年在中国上常识课学到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时,往往是老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而美国的教学则完全不同,女儿上二年级时曾说:老师拿了三个花盆分别种下种子,两盆放在窗台上,其中一盆每日浇水,另一盆不浇水,第三盆虽浇水却放在不见光的柜子里;一星期后,三盆植物景况各不相同,老师请同学们自己总结这是为什么,孩子们都争相发言各抒己见。我记得女儿回家后还很兴奋地描述那几盆植物,而且用她自己的语言把植物生长三要素说明得那么准确生动!通过这种从感性启发到理性深化学到的知识孩子们似乎永远忘不掉,在这种教育下成长的美国学生也比较善于自我总结而且动手实践能力较强。
不讲纪律提倡冒进
不过,美国学校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的一点就是太自由,这当然也是美国这个所谓的民主自由国家的通病,所以美国人对此习以为常,但对我们这些从一个提倡“师道尊严”的国家中出来的父母来说,学校究竟是个管教学生的地方,老师应该和蔼友善,可该严要求之处也不能放任自流;反过来学生也应尊重师长,听从教导,不能没大没小。美国的学校里却完全没有这一套,老师试图成为学生们的朋友,对学生鼓励为主而很少批评,更不命令学生一切听自己的,因此如果学生觉得老师讲得不对可以发表不同看法,不管这学生说得对否老师都会表示感谢鼓励,下次学生们就更爱挑毛病了。要我们看这是鼓励孩子从小当众顶嘴,养成习惯那还得了!可美国人觉得这是培养孩子的民主意识,因此他们长大后嘴上没有把门的真正的畅所欲言。
另外美国人从小灌输的是法制观念和礼貌教育,“请”(PLEASE),“谢谢”(THANKS)等礼貌用语是从呀呀学语时就习惯讲的,如果破坏公物或打架伤人,孩子们会自然意识到是种违法犯罪行为。但在中国学校一贯强调的组织纪律性在美国根本不提,虽然学校也有条文校规,可对违章者却少有惩罚。这就要求老师颇有涵养,课堂往往热闹得象超级市场,越活跃的学生越被认为是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我的女儿性格内向文静,若在国内一定是个遵守纪律的好学生,可美国老师却常认为她参加课堂活动不够积极,经常她明知答案却不抢答就让别人占了先,有问题又不爱问,要不是老师对她的聪明智慧有所了解,准会被认为是反应迟钝。
我们中国人往往性格含蓄出言慎重还爱面子,答案不想得万无一失不会发表,问题问多了又怕别人以为自己笨,许多来美国上大学读研究生的成年人因有此传统在学业上亦会吃亏。我念研究生时,不少门课程(尤其文科)的评分是作业和考试各占三成,而参与课堂活动却占四成,就算你作业和考试百分之百正确,总评也只能得六十分。而中国学生一般都不善于在课堂上争相表现,这到不光是由于语言的问题,更是一种既定习惯,我们在国内上学时都是老师讲学生听,如有提问也得先举手,老师点到才有发言权,哪有大堂之上与老师或其他学生抢着讲话的?而这积习却往往使中国学生的总评成绩受影响。
中国小孩子也或多或少受到家长的言传身教,活跃冒进精神比不过美国同学,我们当父母的对如何引导孩子的社会活动能力实际上很是矛盾:一方面希望孩子能具有与美国人平等竞争的能力,不要因过于羞涩温文而吃亏;另一方面又觉得如果孩子真象美国人那样疯疯颠巅,会让我们看不惯,尤其女孩子总得文雅些为好吧!因而许多华人家长在不同的场合会给孩子不同的指示,有时恨不得是逼着他们去竞争--象显示学习成绩或才艺的各种比赛,一定要子女参加并得好成绩;有时又会指责他们太疯或参与太多社会闲杂活动--生怕孩子变得象美国人一样不听话。这种矛盾的双重文化教育会使年幼的孩子非常困惑而无所适从,这也是移民侨民和少数族裔儿童会出现成长期心理障碍的原因之一。而学校的美国老师不可能了解各族裔学生的不同文化背景及特点,来美国不久的家长们又对学校系统 知之甚少因此不善于与学校配合,所以在环境转变和文化差异中如何让孩子受到正面教育还真是个严肃的课题。
无统一大纲 教师各显其能
许多华人家长认为孩子学习成绩好就行,并以此来衡量学校教育的好坏,因而对美国过于放松的教育方式颇不以为然。我对此亦有同感,尤其我们中国人注重从小打下扎实的数理化基础,而美国小学的算术教学实在是不敢恭维,女儿上到四年级,让她算算买东西找钱还是一笔糊涂帐。另外美国学校中每个老师总是教同一年级,因此学生升一级换一位老师,这对老师来说备课容易,但对学生说来就得适合不同教师的不同教学方法。尤其是美国学校根本没有统编教材也无统一教学大纲,每个学校每个班所用教材全是老师根据自己喜好而选购的,因此别说转学升级时课程衔接不上,就是同校同级的不同班也可能用不同教材有不同进度。这简直是民主自由得过分了点。
我的女儿二年级时因搬家又转了学,新学校虽然各方面条件都比原校好,但女儿感到数学课太慢,她本已学到千位数加减法并开始学乘法了,可这里的二年级还在两位数加减法上打转。但美国学校好的一点是“因才施教”,当女儿的老师发现她数学能力超过其他学生时,就对她单独教学。特别是她三年级的老师竟是位博士,这位未婚的老小姐面貌严肃,开始女儿似乎较难与她亲近,然而那老师却非常擅长数学教学,全班不过十几个学生却被她分作四个不同水平的数学组,最高班只有我女儿一个人,采用的教材确实很有深度,这一年女儿的数学提高很快,加减乘除都会了,而且还对智力开发性的数学游戏颇有爱好。
我们刚对女儿的数学基本功松了口气,她升级换了老师,这位四年级老师不再分等级教数学,为适应大多数学生的水平,教学进度可想而知。几个月后我让女儿做除法题,她竟然忘了如何算,还振振有词地说:“我三年级学过除法,可四年级没再学,所以不会了。”真是误人子弟,怎么能越学越退步呢?但不能说四年级的老师不好,而是每位老师有其教学重点和擅长之处。四年级的老师擅长的是人文史地教学,一学年中学生们做了好几个工程浩大的“课题项目”。
科技史地课题五花八门
所谓“课题”(PROJECT)也是美国式教育的一个特点,每项由老师出大题目与要求,一般都既 有要写的又有要动手做的,而具体内容和形式则由学生自选回家完成,一两个月后交货,因此八仙过海每人做出来的都不相同,尽可能地发挥个人创造性。我女儿从二年级起就开始做这类课题项目工程了,命题五花八门,一会儿上天一会儿下海,但都与科学教育有关,学生们通过这些项目既学到了知识又增长了动手能力和美工技艺。
家庭教育:中国家庭教育与国外家庭教育的区别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观念与行为,对孩子道德意识的养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英国家庭教育在西方各国中是较有特色的,我们来看看他们一些做法。
  在英国的家庭中,绝对看不到对儿童的没有理由的娇宠,犯了错误的孩子会受到纠正甚至惩罚。父母们往往在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前提下,对孩子进行严格的管束,让他们明白,他们的行为不是没有边际的,不可以为所欲为。英国的法律明确规定允许父母体罚孩子,至今许多学校仍保留着体罚学生的规矩。
  在一般的家庭当中,5岁以下的孩子都不准与大人同桌吃饭,不允许挑吃挑穿,到了该做什么的时候一律按规矩办事,故意犯错误和欺负幼小,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不管是对什么人,孩子必须懂礼貌,说话客气,对父母兄弟姐妹也不例外。反之,孩子将受到父母的训斥,包括身体的惩罚。只有懂事而有礼貌的孩子才会受到父母的夸奖。这仅仅是英国家庭中绅士教育的一个侧面。言谈举止符合标准,对人彬彬有礼是对每一个孩子的基本要求。
  英国人普遍认为,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是孩子独立性格形成的最大障碍。要使孩子在日后能适应社会的需求,独立地去生活、工作、就必须从小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和自我克制,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在对待孩子的教育方面,英国人认为应该为孩子日后的独立生活负责,现实原则是第一位的,而亲情是第二位的。所谓“子不教,父之过”,这也是英国人的观点。父母应对孩子长大成人后的行为负责,如果孩子日后不能像其他人一样适应社会,对社会有所贡献,作为父母就没能尽到教育的职责,这样的父母是不称职的,他们应该感到愧疚,向社会检讨。
  在孩子幼小的时候,作为父母会悉心照料他们,但不应娇宠、溺爱他们。所以,英国的年轻父母很少总是将孩子抱在怀里,而是让他们随便地爬,随意地玩。总之,父母应该是孩子的道德教师,而不是孩子的保护神。所以当孩子不慎摔倒在地时,英国的父母绝不会扶起他,而是让他自己站起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去训练孩子的独立能力,使他们明白,他们每一个人都不能依靠父母去生活,而完全要靠自己。所以,在英国的家庭里,孩子永远不是中心。这一点西方的大部分国家的观念是一致的。
  在英国不论是富人家庭还是普通家庭,不论条件如何,都不会对小孩娇宠,人们会有意识地“创造”一些艰苦的环境,让孩子在其中遭受些人为的艰难,以磨练他们的意志,以便在以后的生活中养成坚强的意志,适应各种意外的困难。公学是英国的贵族学校,有些公学举世闻名。在这些名牌公学里上学的学生,都是富家子弟。公学学费昂贵,强调品学兼优。然而,在公学里读书的富家子弟却生活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校方故意将伙食弄得很差,又缺少取暖设备。学校要求每个公学学生必须在恶劣的天气里穿短裤出现在操场上、课堂上,坚持冷水浴,不准盖过暖的被子,冬天也要开窗就寝。这样做是为了除去孩子的娇气,养成坚强的意志,提高其身体的精神素质。在公学里,人们以吃苦为荣,以意志坚定为高尚,树立一种合乎自然的价值观。在英国人的眼里,这是一种模拟的生活环境,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一环境的磨练,准备许多实际生活的本领,以增强在艰难的环境下生活的能力。这也是对孩子的另一种钟爱,这种爱强于对孩子的和过分的呵护,这是父母必须做出的一种真爱。
  传统是无所不在的,一旦形成传统,习惯就会不问理由地存在于人们的行为和思想当中,具有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成为不问其所以然则然的自觉。传统的人文思想作为一种传统深深地植根于英国人的头脑中,成为他们认识事物的标准和价值所在,也成为他们行为的主导。在对待儿童的教育问题上,人们的认识是那样的统一,以至于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都在按传统办事,按传统的标准去评定孩子的行为。几乎所有的英国人都认为孩子应该懂得忍耐,因为现实的成人社会里有太多的需要忍耐的事情。他们认为,作为一个绅士,如缺乏忍耐的自我克制是最令人瞧不起、最没有修养的。即使是孩子,如果不能学会忍耐,将来也不会有大的作为。所以,在家庭中,如果孩子受到伤害,即使他们大哭也绝不会在父母那里得到安慰和同情。相反,对那些不能忍受疼痛而肆意大哭的孩子,父母会给予严厉的训斥。这样,日子久了,孩子渐渐地就会明白,他是生活在一个只能依靠自己的环境当中,不管是哪种痛苦,都不必求助别人,要自己去忍耐。时间一长,孩子的坚忍性格会自然养成的。坚韧不拔的性格有助于成就伟大的事业,这是英国人一致的看法。
  父母的一系列作法,孩子长大后会受益匪浅,一些人在后来的生活中便深深地领会了父母的良苦用心。所以有过这样经历的孩子在其成人后也会这样去要求他的孩子,这样便形成了传统,成为儿童教育的一种固定的模式。   中美教子的不同之处:
  1、横向激励与纵向发展
  中国的儿童教育,表扬与批评为惯用的教育手段,教师喜欢采用横向比较法,如利用小红笔、小红旗、排名次表等方式鼓励孩子,看谁表现好。当纠正孩子不良行为时常常采取表扬其他孩子,以其他孩子做榜样的方式。美国教师则不同,一般对孩子不表扬也不批评,理由是:批评了你的孩子会刺激你的孩子,表扬了你的孩子会刺激其他的孩子,他们注重儿童自身的纵向发展而避免对儿童进行相互比较。
  2、集体精神与发展个体
  中国人强调个人服从集体,个体要与集体保持一致,如果出现不一致则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美国人强调个性差异,教师总是根据孩子不同的个性与能力安排活动。目的是为了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别于他人的独特个体。
稳重听话与活泼好动
中国人在评价孩子的性情时,“稳重听话”是一大优点,“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已在国人中形成共识。学校教育强调秩序井然,用各种规章来约束孩子的行为。美国人喜欢孩子富有孩子气,小学和幼儿园的课堂上允许孩子随便说话,甚至相互打闹,美国人总觉得中国孩子在课堂上太死板,没有生气。
  3、强调自制与突出自主
  中国教师总是鼓励孩子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专门做好某一件事,以期培养儿童的恒心、耐心,他们多强调儿童自我意识的社会性发展,多引导儿童逐步学会适应和控制自己的情感,而美国教师常常鼓励孩子在一段不长的时间内从事多项活动,以期培养孩子的灵活性、创造性,多注重儿童自我意识自然发展,多鼓励儿童自由且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4、肯定结果与重视过程
  中国人重结果与技能的掌握;无论学习什么,为求学深学透,无论干什么,力求完美无缺。美国人重过程与能力的增减,他们注重孩子的参与意识,孩子们自由选择的机会多,教师还极力鼓励孩子自由发挥、自由创造,以培养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概括地说,中国人力图使儿童发现社会存在,创造环境使儿童学会怎样长大成人,儿童是被动的,富有可塑性的,重在成人的帮助指导下成长。美国人力图使儿童能真正作为孩子,儿童是主动的,富有创造的,自我实现是儿童自身的自然与发展,成人只需提供有利的条件即可。
  中美家庭教育的跨文化比较:
  今天,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而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是人才培养的竞争。我们知道,人才培养的首要阵地是家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的竞争是父母育儿能力的竞争。所以,世界各国在培养新世纪人才的教育工程中,都很重视家庭教育这一环节。虽然家庭教育在我国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的极大关注,但是时至今日,我国不少家庭的教育仍存在着误区,它甚至成为一种顽疾,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一代良好素质的形成。因此,借鉴其他国家在家庭教育中有价值的实践,对走出我国家庭教育的误区将有很好的启发和警醒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中美两国家庭教育相关方面的比较,分析形成两国家庭教育差异的原因,进而提出对我国家庭教育改革的启示。我们不能断言美国家庭培养的人就是理想中的现代人,但他们国家家庭教育中的合理成分;恰恰是我国家庭教育所缺乏的。因此,美国家庭教育的一些实践,能为我国家庭教育的改革提供借鉴。   中美家庭教育的结果比较
  不同的教育目的、内容和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教育结果。我们可从中美两国家庭教育结果的比较中略见一斑:
一般而言,美国的儿童、少年从小就表现出以下特点:性格倾向积极,遇事镇定沉着,能与人和谐相处,开朗、胆大,有克服困难的毅力,敢想、敢做,具有创新精神;自立能力强,社会活动能力强,有作为社会成员独立存在的信心和勇气,他们18岁开始不依靠家庭,多数打工补贴自身的消费需用;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头脑,他们从小就参与“当家理财”,学会一些推销、与顾客沟通的能力等“经营之道”,实践使他们深知钱来之不易,从而养成了精打细算、勤俭度日的习惯。一句话,美国孩子的特点就是非智因素成熟,能力强,能较为顺利地适应社会。
而中国的儿童、少年,乃至大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不亚于美国孩子,但是往往在性格上表现出消极倾向:做事被动、胆怯,依赖性强,人际交往能力差,缺乏自立意识,不太会“当家理财”,独立生活能力差。一句话,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中国孩子的这些个性和特点,恐怕是与我国倾向于“学历教育”有很大关联,父母希望孩子躲在学校这座象牙塔里寒窗苦读,不让孩子在风云变幻的社会里摸爬滚打。
现代社会更能接纳哪一种教育结果呢?社会发展的动因是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要求人性的充分解放。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将越来越关怀人性的发展,人的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所以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有活力的、全面的人。显然,美国家庭教育更能培养个性张扬、有创造力、生存力的“人”,而中国家庭教育培养的是“守规矩”、“会读书”的所谓的“才”。这是中国家庭与学校“合作”进行“应试教育”的结果,这种教育的结果将严重影响我国青少年的身心素质。因此,中国家庭教育改革刻不容缓
我感觉中国的教育是根据中国自己的国情来得,
其他地域的教育方式有可取之处,但不代表就适合我们。或者说就比我们的成功。
个人观点:每个国家的教育是不能用成功与否来评论的,
只能说是否从根处培养年轻一辈的创造力,
而此处的创造力是针对于自己所处的环境,及将来要面对的社会。
当今世界,日本――这个东方工业强国,不仅在综合国力,科学技术等方面跻身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且其教育发展也令世界刮目相看。近年来其幼儿教育经过改革也有长足发展,对我国当前的幼教改革是很有启示的。
日本的幼儿教育机构分为:幼儿园和保育所两种形式。幼儿园属于教育机构,归文部省管辖,而保育所则属于儿童的福利机构,归厚生省管辖。幼儿园只收三、四岁以上的幼儿,保育所则收一岁左右的孩子,甚至几个月的婴儿也可以入所。无论家庭状况如何,入幼儿园都要收取一定的费用,保育所的收费则是根据家庭的不同收入来计算收费的,收入多的家庭就多交,收入少的就少交。幼儿园和保育所的教育内容基本是相同的。日本的幼儿园还有国立、公立、私立之分,近些年来,日本的私立幼儿园发展较快,其规模比公立幼儿园要大得多。无论是公立和私立的幼儿园,都由国家、地方政府的教育行政统一管辖,国家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设备标准、幼儿师资等等方面都制定了统一标准。那么,又如何看日本幼教的改革呢?
一、日本幼教改革的重大趋势是注重儿童心理,培养幼儿爱心,进行丰富多样的情感教育。从1990年4月日本开始实施的《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日本幼教进一步强调幼儿健康心理的培养和情感的教育。在这以前,他们也还是比较重视幼儿的感情教育的,比如,在幼儿新入园时,为了使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教师们往往采用情感感染法,入园的头两周为适应保育期,头一天只送一小时,然后再依次递增,在这期间,教师尽可能用和蔼、亲切的态度接近新入园幼儿,使幼儿对教师产生一种信赖的情感,以克服孩子焦虑恐怖的心理。让先入园的幼儿举办欢迎会,把自己做的小礼物送给新入园的幼儿,增加幼儿之间情感的交流。幼儿园还把幼儿情感的教育渗透到教学计划中去,在幼儿入园的头两周,教学以稳定幼儿情绪为主题,帮助幼儿较快地完成从家庭到幼儿园的过渡。
当前,为了进一步加强幼儿的情感教育,日本的幼儿教师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作用,将情感教育融于在日常游戏中。通过饲养小动物及做日常清洁工作的游戏,让幼儿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培养对自己勤劳的父母的爱;通过喂养小动物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和热爱生命的情感;此外,通过幼儿喜欢的土、水、阳光玩的各种游戏,使幼儿充分接触大自然,培养其对大自然的亲近感情,激发其对生活的热爱。为了加强情感的内化过程,教师还通过各种拟人化的故事和各种辅助教育,使日常活动情境化、趣味化,不是把道德标准直接灌输给幼儿,而是创造环境,让幼儿通过亲身体会和环境陶冶,来培养丰富的情感。
日本幼儿情感的教育除了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对各种事物感兴趣的积极的态度以外,还十分重视培养幼儿的吃苦耐劳、坚强不屈的意志。坚韧不拔、自强不息是日本人民比较突出和优秀的性格,这种性格的养成,是从幼儿期就重视培养教育的结果。改革之前,日本社会也普遍存在着只重视智力开发,忽视儿童精神和品德的培养的现象,日本著名的幼儿教育家井深大就此曾强烈呼吁应当把精神品德的教育放在第一位,尤其应培养幼儿丰富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力。一位从日本访问回来的专家就曾指出,在日本的幼儿园中,经常受老师表扬的孩子,不一定是最优秀的孩子,但一定是最努力向上的孩子。由此可见,他们在日常活动中就非常重视培养幼儿从小养成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我们同日本比较,情感教育有自己的特点,我国一向寓情感教育于德育中,主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取得一些成效。但我们也存在着差距,一是我们的情感教育比较局限,还没有把它渗透到幼儿教育的各方面去。二是我们应借鉴日本的经验,情感教育不能单从概念和口号出发,应从日常细微小事入手,了解幼儿情感发展的动向,逐步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勤奋勇敢的良好情感;针对我国目前独生子女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溺爱、娇贯,独立生活能力差等等现象,适当设置一些困难情境,培养幼儿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强他们面临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去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
二、促进儿童个性的健康发展是日本幼教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早在1984年8月设立的临时教育审议会所提交的关于教育改革的咨询报告中就始终强调要重视儿童个性的培养。报告中指出:“此次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破除迄今在教育工作中存在着的一些根深蒂固的弊端,即划一性、僵化性和非国际性;确立尊重个人、个性、自由、自律、自我责任感的原则,也就是确立重视个性的原则。”1990年4月,日本在实施新的《幼儿园教育纲要》中再一次着重指出:幼儿园教育应重视个性的原则。适应幼儿个别差异进行教育。这也是日本幼儿教育观念的一大改革,是对日本教育的过去进行深刻反省的结果,是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而采取的积极对策。长期以来,是否重视儿童个性的培养一直是东西方教育的一大差别,美国著名人文学家路丝&;#8226;贝内迪克特在《菊花与刀》一书中详细阐述了她对日本人的独到见解,在关于儿童教育方面,他讲了一句至今对日本儿童教育有很大启发的一句话,就是“给儿童以最大限度的自由。”日本历来就是一个吸取先进经验,快速消化吸收的国家,重视儿童个性培养的原则就是日本吸收欧美教育经验的又一实践。传统的日本幼儿教育是极重视集体行动的一致性的,主张团结起来,共同进步,因而忽视个性的发展,新的《幼儿教育纲要》的颁布,对加强幼儿个性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前年,我国有一幼教代表团到日本参观访问,凭借他们对以往日本教育的印象,他们想象中的日本幼儿园对幼儿的约束一定很严格统一,然而,事实并不象他们想象的那个样子,幼儿园中幼儿的活动并不一致,在一部分幼儿进入活动室参加专题活动时,仍然有个别的幼儿在户外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向参观团解释说,培养孩子的个性,不能一概而论,需要耐心地个别指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重视儿童个性培养的改革已深入到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中了。
我国的幼儿教育近些年也比较重视幼儿个性的培养,在《幼儿园工作规程》第20条就明确提出了“注重个性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的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要贯彻好这一原则,就要求幼儿教师了解每个幼儿,要尊重他们的个别兴趣和需要,利用他们的长处,发展其特有的能力。在加强集体管理的同时,不要事事强求一致,要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幼儿的兴趣和发展水平,依此来确定每个幼儿的教育发展目标,确保每个幼儿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性,提高他们自主地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什么是社会适应性呢?日本教育家松本喜一郎认为:当一个人步入社会时,自己的需求能得到满足、愉快的生活,并且不给其他共同生活的人增添麻烦,还能作出有益于整个社会的劳动。良好的社会性的形成是有赖于教育和指导的,幼儿的社会性是从和周围的人们有了共同的生活才发展起来的。幼儿园作为培养幼儿社会性的社会环境担负着很重要的责任。从家庭到幼儿园,幼儿的人际关系首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里一个关系扩大的过程,幼儿从自己生活的小圈圈里第一次通过幼儿园这个幼儿集体向社会迈进了第一步。在这里,他们首次有了集体的意识,在与其他小伙伴的交往中,他们逐步开始了解人际关系,慢慢地学会将来社会所必需的方面。日本传统的幼儿教育与我国一样,都比较重视幼儿园的集体教育,但是,我国的集体性社会教育比较侧重于幼儿的集体生活观念的培养。对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培养比较单一;而日本则不然,它强调的是集体中间幼儿的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和交往,是通过集体来加强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教师向幼儿传授人际关系经验时,首先要求他们尊重别人,理解别人,在幼儿期就培养他们彼此之间的信赖关系,在与其他幼儿的共同生活和联系中,学会如何相互合作,如何解决纠纷,让他们逐步体验到与人共鸣的愉快感觉。
此外,在适应社会方面,日本的幼儿园针对本国的实际情况,从小就对幼儿加强安全教育。日本人口密度大,交通拥挤,又多台风、地震,所以社会教育中有关安全方面的教育占相当的比例。幼儿期的孩子身体各部分机能的发育尚未成熟,加之好奇心强,一旦对某件事物发生了兴趣而入了迷,则容易忽视对周围环境的注意,这样,极易造成对幼儿的不良伤害;因此,幼儿园就通过日常活动和教学,指导幼儿机敏地控制身体,适应各种场所和环境,灵活恰当地保护自己,教育他们珍惜和保护生命,养成保护生命所必要的习惯和态度。平时生活中,他们还进行防止灾难的训练,增强幼儿面对灾害的应变能力。此外,幼儿园还特别重视训练幼儿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熟悉常见的交通标志,积极遵守交通规则。
我国幼儿园活动中,增强幼儿适应社会能力的内容也逐渐增加,这不仅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独生子女教育问题成了我国目前幼儿教育的中心问题,社会适应能力差,不善于与人交往是独生子女教育中较突出的问题。尤其关于生命安全教育方面还是个薄弱环节,幼儿对危险的防范能力普遍较差,日本幼教在这方面的经验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四、强调幼儿园教育要有自己的特点,反对过早地小学化。在日本,对幼儿园应不应教幼儿识字和计算,也是有争议的。但是,大多数的幼儿园主张不能以教幼儿识字和计算为教育的主要任务,不要过早地把幼儿教育小学化。然而,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极其重视学历的国家,在中小学学业竞争是很激烈的,可是日本的大多数幼儿园却不重视知识的灌输和练习,这不与将来的学校教育的要求相背离吗?回答是否定的,幼儿园如此的教育方针恰恰是为了将来的激烈学历竞争做准备。因为,在日本的幼儿园,他们重视的是以后学习所最需要的心理基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非智力因素,例如兴趣、意力、情感等,这是一个人终身学习的内在动力。传统的日本幼儿教育也是比较侧重知识的传递和智力开发的,日本著名幼儿教育家井涤大先生为此也强调日本幼儿教育应放远目光,应服务于长远的教育目标。这次幼教改革,划清了幼儿园与小学的界限,为了避免过早小学化,他们把幼儿班级的划分也进行了革新,不要采用大、中、小班的这种学校体制的划分,而是用幼儿所熟悉的花的名子来划分班组,在教学方面,也进行改革,以开发幼儿的潜力为主,充分重视幼儿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为将来知识的输入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我国幼儿教育在这方面也存在着较严重的问题,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比较严重,为了迎合一些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在幼儿园教学中加入了许多小学化的文化和知识,实行课堂教学,加重幼儿的心理负担,忽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造成幼儿对学习的恐怖心理。等孩子入学后,发现学校教的东西自己在幼儿园已经学过,因而也就失去了兴趣,或者认为自己已经掌握,就不再安心学习。针对这种现象,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更应该放远目光,幼儿园教育应办出幼儿教育的特色来,不应一味地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幼儿教育中更重要的东西。
当今世界,信息社会,各国的教育科学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幼教的改革不仅促进了日本幼儿教育的发展,也无疑给我国幼教带来了良好的启示。当前,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再次把教育改革推向更新阶段,幼儿教育如何改革才能适应时代要求也成了一个重大课题。首先,我们应立足于本国的实际情况,学习世界各国幼教改革的先进经验,争取我国幼教的改革能取得可喜的成果。
自由教育,但指定课程一定要完成,基本数学,美国历史,英文文学,体育,生物,等
High School 高中
middle school, Junior high school 初中
如果高中毕业平均分二分半左右C便可直上大学
以下几点分析,希望能让你对美国教育有一定了解
一、为谁而学:
美国教育告诉学生学习是自己的事,让学生自己去想,想学什么东西,因而学生一般学得主动、灵活、高兴。而中国的教育总是要事先给学生做出细致繁琐的各种规定,该学什么,学多少,什么时候学,该怎么学等等,中国的学生视学习为功利,因而习惯于应付,学习是家长、老师的事情,是为升官发财找工作而学,学得被动、教条、无奈。
二、育人目标:
美国不太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极其看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因而才会有美国白领不会算10减6等于几貌似“可笑”的事情发生,他们觉得要趁孩子年龄小时抓紧培养创造性思维,而中国教育特别重视所谓的“双基”,重在练“基本功”,不重视对学生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美国的学生低分高能,中国的学生高分低能。因而世界500强企业,一般不愿意接收中国学生,在他们看来,中国教育是培养知识的奴仆,而不是在“育人”。
三、课堂:
中国的教育善于给孩子一个总结,把学生教到无问题就好;美国的教育善于给孩子一个启发,把学生教到能不断提出新问题。中国的课堂要举手发言,美国的课堂鼓励自由发言。中国的课堂如果对教师的结论不同意会遭受批评,而在美国的课堂上则受到表扬。中国的课堂讲纪律,美国的课堂讲人权。
四、师生关系:
在中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孩子刚踏入学校就知道老师总是高高在上,而在美国教授也没有什么权威可谈的。美国人不承认权威。中国孩子盲目崇拜老师,觉得老师总是对的,中国的老师喜欢保持威严,不苟言笑,美国老师很喜欢和小孩一起聊天,是要好的朋友关系。
考试制度不同
五、考试制度:
美国的考试经常是开卷,孩子们一周内交卷即可,而中国的考试则如临大敌,单人单桌,主监副监严防紧守。在中国,考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淘汰;而美国的考试目的在于寻找自身存在的不足,查漏补缺,以利于今后的发展。
六、班级人数:
中国虽明文规定每班不超过45人,但乡镇及县级学校班级人数平均60人之多,法律并不能约束什么。而在美国,一个班的人数不超过30人,31个人就属于违反教育法,不同的是美国人看重的是诚信――自我信誉度,故不敢越雷池半步。
七、时间:
在一年中,中国中学生有8个月是上课时间,每天11个小时左右的在校时间。美国学生每年只有1000个小时左右。上学时间短、课业负担少,这是让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孩子有了更多的自由安排时间还能让孩子学习自己安排时间。
八、成绩单:
成绩在美国属于“隐私”。老师给家长看成绩单,他只给你看自己小孩的成绩,不会公布全班的成绩。在中国,行政部门会想方设法的公布学校成绩。教师的考核也要看学生的升学率、优秀率。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在这样的机制下长达12年之久,心理压力之大是显而易见的。
九、教材:
美国的教材浅显,对孩子没有严格的要求,特别是数学,导致许多的成年人离开计算机对数字就没了概念,连日常生活的计算都成了难题,看之非常可笑,但是他们注重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的教材一味的强调夯实基础,才导致机械重复的作业一堆堆,其结果是造就了一批有一批的高分低能的人才。
十、课外生活:
中国一般不太允许小孩参加真正的社会活动。但在美国小学生一旦走进校门就开始真正参与社会活动了。美国的课外活动是学生自发参与,经费也是大家共同出资、共同寻求赞助。比如,8岁的孩子会帮人家清洗洗衣机,一次8美元,为别人演奏等等,把赚到的钱拿来搞活动。当然并非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赚钱,也有很多是打义工的。美国让小孩接触社会环境的方式非常多,他们认为教育即生活。 的。
前不久留美教育博士刘萍对中美教育作了一个比较并得出“美国初级教育不如中国”、“中国的初级教育基本功扎实”的评价(见“一个留美博士眼中的中美教育”日贴于“教育与学术”)。我认为她的看法是很片面的。作为一个教育学博士,如果她的观点广为传播,会误导许多人甚至整个教育界。本人在中国(学士和硕士)和北美(博士)都学理工科,且孩子在北美上学近十年。我想谈谈我的感觉和看法,供教育界人士或有兴趣的朋友参考。因时间匆忙,不便展开来写,这里仅讨论几个重点并以实例于以说明。
例一、尽管西方初级教育(小学和初中)比起中国来学习内容少、节奏缓,可我十多年来在北美的学校和公司里接触到的老外在业务上多数都很优秀,平庸者比例小于中国的大学毕业生,而且普遍敬业精神强。他们的表现一点也无法让我想象他们的基本功不扎实。我真的看不出他们在中学只作过1000道数学题和我们曾作过5000道数学题的差异。说什么“西方的先进科技都是靠移民”,未免太过夸张了,太夜郎自大了。这样的评价也只能在中国人的“坊间”流传,根本不可能被西方主流传媒认可。
例二、文革后公认77,78级学生最优秀。这种优秀不仅表现在学习而且在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但恰恰这两级学生的中小学阶段都是在文革中度过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停课闹革命,在“社会大学”中自觉不自觉地学习五花八门的各种知识,根本没上什么课更别说受什么严格的科学教育了。很多人都是靠的高考前恶补几个月考进大学。
例三、我本人72年(15岁)在四川考高中时正值“修正主义主义教育路线回潮”,我们也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把小学后三年和初中三年的课程全部补齐,而且弄得清清楚楚。
例四、君不见许多人小学和初中成绩很好,但一到高中便垮了下来。这样的人考大学一般无望。但那些小学和初中成绩一般,但高中成绩往上冲的人一般都是考大学的料。
这些例子这正好说明了人类获取知识的最佳模式和人体智力发育的自然规律,那就是:
一、人类获取知识的效率是与对该知识的兴趣有极大的关系。人类是天然具有好奇心的。而教育的作用就是如何诱导,刺激和引导这种好奇心。填鸭式和题海式教育是泯灭这种好奇心的天敌(必要的记忆背诵除外)。而且极易导致人对学习的反感心理以及对个人行为的其他负面影响。
二、15岁(左右)以前的儿童由于大脑发育不成熟,理解力和接受力相当有限,不宜于承担过重的学习负担,学了也是事倍功半。这段时间应让儿童在宽松的环境中用他们天性中的好奇心加上想象的翅膀,充分地感受生活,积累对自然的认识。而15至25岁才是人类理解力和接受力的高峰期,才是强化在校学习的适当阶段。15岁前是感性的量变积累过程,15至25岁才是一个将前面的积累转化为理性认识的质变过程。后一个时期的学习效率可以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前一个时期。
我想在这里多费点笔墨说说为什么在学生15岁以前减压的重要性。虽然15岁以前人的大脑发育不成熟,不宜于进行高强度的在校教育,但人从出生到15岁之间却是人认识社会,观察自然,了解世界的一个自然而重要的阶段。在这个期间发生的许多外部事件对儿童都是第一次,他们都觉得十分的新奇,会让儿童在脑子里产生千千万万个为什么。这些蒙蒙胧胧,千奇百怪,带有初级哲学色彩的命题会整天萦绕在儿童的脑子里,产生一种寻找解释的强烈冲动,不自觉地形成一种厚实的思想积淀和丰富的想象能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量变积累过程。说通俗点,只有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牛顿们才能够从容地躺在大树下沉思“为什么苹果往下掉而不是往上掉?”,瓦特们才能够目不转睛地盯着火炉琢磨“壶盖为什么会动?”,爱因斯坦们才能够有闲功夫去冥想“指南针为什么总是朝北?”。我们很难想象在“超负荷”,“极限运动量”,学生每日疲于奔命的学习环境中这些本来十分自然的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过程能够经常或普遍发生。这些思想积淀和想象能力在15岁左右并在适当的教育诱导下会释放出强大的学习效能,即形成质变的过程。不仅如此,勤于思考、善于想象也是任何有创造力的科学家的最重要的素质。事实上任何有首创意义的科学发现和技术进步都是对某个哲学命题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上的一个重新解释。而人类的文明和科学就是在这样不断的命题和对命题的不断解释中向前进步的。
反观我们的教育体系和方式无意识地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范围里破坏了这种宽松的环境,强迫学生从小学开始泡在深深的题海中直至高中毕业,捻灭了儿童心智自然发育的这个最重要的过程。他们进入大学以后由于长期的超负荷学习反而心力疲惫,学习兴趣减少,把很多的时间都花到谈情说爱打麻将上,完全走了一个反自然规律的路子。我们还能指望我们的教育培养出站在世界科学前沿的科学家?我们的初级教育还能说是“挺好的”吗?
我这里还不说高压的初级教育还剥夺和挤压了少年们的情感教育,美学教育,艺术教育,社会学教育(并非政治课)的空间所带来的另一方面的重要负面影响(如展开又是另外一个大题目)。这些教育是塑造一个完善人格的基本要素。一个人格不完善的人是难以有所成就的。
西方教育基本上照顾到了这些自然规律。在初中(15岁)以前基本上不给学生施加任何压力。学生学得很放松。既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还可以让各种兴趣自由的生长,各种思想自由地发展。让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有一个十分健全的发育。但一过15岁进入高中阶段,学习迅速变得严格起来,而且学习负担和压力都有显著的增加。这种状态将持续增强直到大学毕业。结果到大学毕业时学过的总内容比中国的大学生有多无少。换句话说,在校学习强度与人的理解能力及智力发育保持同步增长。这是值得中国教育界好好借鉴的。
其实西方这种教育方式与77,78级的教育过程有某种异曲同工之处。当然77,78级是歪打正着,瞎猫撞上了死耗子。那些专修教育学的先生女士们应该好好分析一下这个现象,多和学理工科的人聊聊,不要把你们学教育学(文科)的体会应用到学理工科上去。中国常常有人凭想当然来推论甚至实施一些重大的,基本的教育原则。例如部份中国人把早期教育产业化。但最愚蠢之极的莫过于由重点大学出面来办什么“少年班”之类。培养人不是养鸡。况且人人都知道现在由激素快速催长的洋鸡比起村前院后自然生长的土鸡,味道实在是差太多了。尽管让孩子接受学校以外的数学超前教育非常普遍,但我断然拒绝,因为我深知其结果对孩子是灾难性的,无异于拔苗助长。我认为让孩子跟着学校的大纲走是最宜于儿童身心和智力发展的选择。
我想,遵从教育自然规律与否才是中西方教育的根本差异,也是中国现行的教育方式中最深层次的,最实质性的,最难被人们注意到的要害问题。其实西方教育也没有什么高妙之处,只不过比较顺从客观规律而已。中国教育系统无视这种客观规律,即有主观决策的错误,也有现实中的无奈(人多学校少)。现实一时无法改变,但人们至少可以在主观决策中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来有效地减少偏差的程度和确定未来的正确发展方向,而不要自我陶醉于“中国的初级教育很棒”的海市蜃楼之中,把歪了中国教育界的舵把子,在错误的方向越走越远,误导亿万炎黄子弟。
当然西方教育在学科设置,教材编写和选用上的一些特点也是西方教育成功的另一些因素。这里限于时间和篇幅就不多说了。
总而言之,科学是有关自然的学问。用合乎自然规律的方法去学习科学才是最佳的途径。把科学搞成神乎其神、玄而又玄的一门“手艺”,在教育中违反自然规律进行高压强制灌输,用“学手艺”的方法来进行科学教育是不会有最好的教育效果的。它可以培养出很多“能工巧匠”来追赶西方科技,但其中必定罕有具有科学首创能力的世界级科学家来让中国在世界科学的前沿独领风骚,而后者恰恰是中国教育界几代人梦寐以求的最高境界。
当然我这里只谈教育。这决不意味我认为西方什么都好。
一个“剑桥女孩”眼中的中西教育差异
现年19岁的姜岫云曾经是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高二那年转入英国罗婷女子中学就读A-level。不久前,这位留英两年的女孩收到了剑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比较我在中英两国中学的学习经历,我感触最深的是到了国外后我不再认为老师讲的东西一定是对的,我会很理智、很主动地思考老师传授的知识,真正积极思考,主动发言表达自己的理解,甚至对老师说‘不’。”对于中西中学教育差别,姜岫云如是说。
“在国内,提问挺傻的”
姜岫云介绍,在英国的课堂上,老师通常采取的教学手段是分组讨论和案例分析,老师的教学十分注重学生的参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向老师说“不”在英国中学也很常见,一方面是因为那里的老师从来不会批评哪位学生的观点是错误的,因此学生永远不用担心由于问题很“愚蠢”而受到老师的责备或同学的取笑。另一方面,老师会不断问“你们懂了吗?”直到学生提出问题。因此学生们都很主动地发言,谈论自己对于问题的看法,甚至推翻老师的观点。“在英国,没有人会认为老师讲的一定就是正确的。但在国内,我就很少主动提问,因为环境如此,提问会让人觉得挺‘傻’的。”姜岫云说。
跟国内教育有很大差异的是,在英国,如果学生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负担太重,可以向自己的导师(相当于中国的班主任)和学校提出意见,经过考察,如果确实难以完成,老师需要减免学生作业的负担。而在中国的学校里,按时按量地完成各个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学生的“本职任务”,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国内中学教学像钻井,国外教学像铺沙”
“国内扎实的数学基础,令我在国外的学习中游刃有余。”姜岫云并不认为国内教学一无是处。她说,不到国外不知道,我们国内在理科方面的教育有多么扎实。国内教育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理科思维,理科的内容学得很深很难,主要训练思维严谨,学会寻找必要的条件来得出必然的结论,这种能力令中国学生在国外的学习中具备很大的优势。
但是另一方面,这种过于“专业”的教学令中国学生的知识面形成了一种窄而深的状态。中国的教学像钻井,洞很小,钻得深。英国的教学像铺沙子,面很宽,一层一层铺。姜岫云说,就拿数学来讲吧,英国中学的数学课程就有微积分,但只是作为入门学科,不会研究得很深,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真正的研究需要到大学里分专业深造。英国高中的课程选择也很灵活,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整个高中年级是不分班的。就拿姜岫云本人来说,按照学校的规定,她这个年级的学生只需选够3门课程就可以了。因为她爱好数学,因此选择了数学、数学(高级课程)、物理和商务研究四门课程。
“课余生活不能丢”
令记者感到惊讶的是,姜岫云的课余生活异常丰富,网球、演讲与戏剧、合唱队、“青年企业家”、社区服务等等。当记者问这么多的课余活动会不会影响正常学习时,小姜的回答是:“课余生活不能丢,劳逸结合效率才高嘛。”
在罗婷女中,学校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青年企业家”组织,为学生提供原材料进货渠道,让学生自己动手生产产品,然后自己负责销售。姜岫云觉得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收获颇丰。姜岫云每天一般有6到8个课时,每个课时35分钟,每门课一周的作业不超过9个小时,其余时间就可以自由支配了,通常就是进行一些课外阅读,然后就是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姜岫云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今天我要写一篇论文,在上课很疲倦的情况下,我如果出去打一小时的网球,精神上就会很放松,回来后很可能一鼓作气,本来要两小时写完的论文,一小时就搞定了,而且是在心情愉快的状态下,写出的论文质量也很高。”可是在国内,学生们主要坐在教室里,一天数个小时下来,精神十分疲惫,这样接受知识的能力肯定有所下降,不如劳逸结合调剂一下。其实,这种学习的模式就是英国中学所倡导的“大学习”概念,就是说一个学生的学习包括各种范围,不局限于文理课程中,交流、组织、艺术、体育等等都包含在内,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姜岫云建议,由于资金、学校规模的大小、办学模式以及高考的限制,国内的学校不可能都有自己的网球场,不可能如英国学校那样为学生提供类似“青年企业家”这样的组织,也不可能给学生提供滑雪这样的课余生活。但是,我们的学校可以组织合唱队,可以组织演讲与戏剧等这类有条件实施的项目,在可能的范围内丰富学生们的学习,达到“大学习”的效果。
扫描下载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人均gdp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