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到底考研调剂是怎么回事事?

怎样做研究生——研究究竟是怎么回事,如何做研究
『作者:就业网』『最后更新:』『浏览次数:..』『』
一、建立关系
研究生一两年后,对自己准备从事的子领域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一般而言,引导所在领域潮流的工作最终会变成正式发表的论文,但至少在领域高手(领先者)完全明白一年之后,也就是说,高手的工作至少领先一年。
高手是如何发现新思路的?可能是来自某次会议,也可能来自于与别人的交流。下面是从新思路产生到发表的一般流程。Jo Cool有了一个好想法,她将尚不完整的实现与其他一些工作融合在一起,写了一份草稿论文。她想知道这个想法究竟怎么样,因此她将论文的拷贝发送给十位朋友并请他们进行评论。朋友们觉得这个想法很棒,同时也指出了其中的错误之处,然后这些朋友又把论文拷贝给他们各自的一些朋友,如此继续。几个月后,Jo对之进行了大量修订,并送交给AAAI(the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六个月后,该论文以五页的篇幅正式发表(这是AAAI会议录允许的最大篇幅)。最后Jo开始整理相关的程序,并写了一个更长的论文(基于在AAAI发表论文得到的反馈),然后送交给某某期刊。某某刊要花大约两年的时间,包括对论文进行评审,作者对论文修改所花费的时间,以及相应的出版延迟。因此,理想情况下,Jo的思想最终发表在期刊上需要大约三年时间。所以潮人很少能从本领域出版的期刊文章中学到什么东西,来得太迟了。
你,也可以成为一个高手。下面是建立学术关系网的一些诀窍:有很多讨论某个自己研究的子领域(如机器视觉)的邮件列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列表加入。当与很熟悉本领域的人讨论自己的思想时,他们很可能不直接评价你的想法,而是说:&你读过某某吗?&这并不是一个设问,而是建议你去阅读某份文献,它很可能与你的想法有关。如果你还没有读过该文献,从跟你交谈的高手那里得到该文献的详细信息,或者直接从他那里借一份拷贝下来。当你读到某份让你感到很兴奋的论文,复印五份送交给对之感兴趣的其他五个人,他们可能会反馈回来很好的建议。
有的实验室每星期或每两星期聚会一次,对大家阅读完的论文进行讨论。有些人并不介意别人去翻看他们的书桌,也就是说,去翻阅他们堆在书桌上的不久要阅读或者经常翻阅的论文。你可以去翻翻看,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当然了,首先要得到主人的许可,要知道有些人确实反感别人翻自己的东西。去试试那些平易近人的人。同样,有些人也并不介意你翻看他们的文件柜。实验室中可是有很多学问精深的人,他们的文件柜里也是有好多宝贝。与利用学校图书馆相比,这通常是更快更可靠的寻找论文的方式。把自己写出的草稿的拷贝分发给那些可能感兴趣的人(这也有一个潜在的问题:虽然所在领域的剽窃很少,但也确实有。你可以在第一页写上&请不要影印或者引用&的字样以做部分防范)。大部分人不会阅读自己收到的大部分论文,因此如果只有少数人返回评论给你,也不用太在意。你可以如此反复几次&&这是期刊论文所必需的。注意,除了自己的导师,一般很少将两次以上的草稿送给同一个人。
当你写完一篇论文后,将论文的拷贝送给那些可能感兴趣的人。别以为人家自然而然地就会去阅读发表论文的期刊或者会议录。如果是内部的出版物(备忘录和技术报告)就更不容易读到了。
你保持联系的人越是各式各样,效果就越好。尝试与不同研究组、实验室人员、不同学术领域的人交换论文,使自己成为没有联系的两个科研组交流的桥梁,这样,很快的,你的桌子上就会冒出一大摞相关的论文。
如果某篇论文引用了自己感兴趣的某些东西,做好笔记。维护一份自己感兴趣参考文献的日志。到图书馆去看看能不能找到这些论文。如果要了解某个主题的发展轨迹,可以有意地去做一张引用的&参考文献&图。所谓的参考文献图,是指引用文献组成的网:论文A引用B和C,B引用C和D,C引用D,等等。注意那些被经常引用的论文,这通常是值得阅读的。参考文献图有奇妙的性质,由于经常研究同一主题的研究组可能相互并不了解,当你搜索该图时,会突然发现进入另一部分的方式,这通常出现于不同学校或者采用不同方法的研究组。尽可能了解多种方法是很有价值的,这比非常深入的了解某一种方法更好。
跟别人交谈,告诉他们你在做什么,并询问人家在做什么。(如果你对与别的学生讨论自己的想法感到害羞,也要坚持交谈,即使自己没有什么想法,与他们讨论自己认为确实优秀的论文。这将很自然地引导到下一步做什么的讨论。)当然也可以参加一些非正式的讨论会,比如在午餐时。
从某个时间开始,你将会开始参加学术会议。如果你确实参加了,你会发现一个事实,几乎所有的会议论文都令人生厌或者愚蠢透顶(这其中的理由很有意思,但与本文无关,不做讨论)。那还去参加会议干吗?主要是为了结识实验室之外的人。外面的人会传播有关你的工作的新闻,邀请你作报告,告知你某地的学术风气和研究者的特点,把你介绍给其他人,帮助你找到一份暑期工作,获得到别的实验室工作的机会,诸如此类。如何与别人结识呢?如果觉得某人的论文有价值,就跑上去,说:&我非常欣赏您的论文&,并提问一个问题。这样你会结识另外一群人,或许还会学到另外一种看待事物的方式。可以去问高年级同学如何获取这样的机会,他们或许已经在你想去的地方工作过了,能帮你联系。
二、学习其他领域
通常的情况,你只能做自己研究领域的事情,对自己研究领域之外的事情一无所知,好像有些人现在也仍然这么认为。但是,现在要求好的研究者对几个相关的领域都了解颇深。计算的可行性本身并没有对什么是智能提供足够的约束,其他的领域给出了其他形式的约束,例如心理学获得的经验数据。更重要的是,其他的研究领域给了你思考的新工具,看待智能的新方法。学习其他领域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自己研究的领域本身并没有评价研究价值的标准,全是借自于其他领域。数学将定理作为进展;工程会问某个对象是否工作可靠;心理学要求可重复的试验;哲学有严格的思辨;等等。所有这些标准有时都在自己研究领域中起作用,熟悉这些标准有助于你评价他人的工作,深入自己的工作以及保护自己的工作。
下面是如何学习自己所知甚少领域的一些方法:
选修一门研究生课程,这很牢靠,但通常不是最有效的方法。
阅读课本。这方法还算不错,不过课本的知识经常是过时的,一般还有很高比例的与内容无关的修辞。
找出该领域最棒的期刊是什么,向该领域的高人请教。然后找出最近几年值得阅读的文章,并跟踪相关参考文献。这是最快的感受该领域的方法,但有时候你也许会有错误的理解。
找出该领域最著名的学者,阅读他们所著的书籍。
跟该领域的研究生泡在一起。
参看外校研究该领域的系的课程表。拜访那里的研究生院办公室,挑选有用的文献。
下面是一些需要了解的我们研究领域相关的科目(可能与我们的研究方向有出入,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科学是我们所使用的技术。你需要选修的初级研究生课程肯定不能让你对计算机科学有足够的了解,因此你必须通过阅读学习更多的知识。计算机科学所有的领域&&理论体系结构,系统,语言等等&&都是必须学习的。
数学可能是接下来需要了解的最重要的学科。对于工作在视觉或者医学图像处理的人来说更关键。对于以系统为中心的工作,表面上看,并不相关,但数学会教你有用的思维方式。你需要能阅读定理,如果具有证明定理的能力将会给本领域的大多数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少有人能自学数学,光做个听众是不够的,还得做习题集。尽可能早地选修尽可能多的数学课,其他领域的课程以后选也很容易。计算机科学是以离散数学为基础的:代数,图论,等等。如果你要从事推理方面的工作,逻辑是很重要的。逻辑是认识思维的主流方法。所以你必须具备足够的逻辑知识,这样你才能保护自己的观点。
每一个人都需要知道认知心理学的某些知识。如果你想做有关学习的工作,那么发展心理学是很重要的。发展心理学从一般意义上讲也是很有用的,它能告诉你对于人类来说,哪些事情难哪些容易。它还给出了有关认知体系结构的认知模型。例如,有关儿童语言学习的工作就对语言处理理论施加了坚实的约束。
心理学中更&软&的部分,例如心理分析和社会心理学,对自己研究领域的影响看似很小,但具有潜在的重大意义。它们会给你非常不同的理解人是什么的方式。像社会学和人类学这样的社会科学可以起相似的作用。具有多种观点是很有用的。上述学科你有可能需要自学,不幸的是,很难区分出这些领域哪些是优秀的成果哪些是垃圾。
物理学对于我们某些研究领域也具有极大的影响。
哲学是某些研究领域看不见的框架。哲学也能帮助你运用或者读懂很多自己研究领域论文中用到的观点。有关思维和语言的哲学与自己研究领域更相关。哲学存在着多种学派,从比较大的范围来分,哲学可分为分析哲学和大陆哲学。大陆哲学则对我们习以为常的很多东西有非常不同的看待方式。
看起来要学习太多的东西,是不是?确实如此。要小心一个陷阱:认为对于所有的X,&只有我对X了解的更多,这个问题才会变得容易&。要知道,与之相关需要进一步了解的东西是永远没完的,但最终你还是要坐下来去解决问题的。
&&&&&&&&&&&&&&&&&&&&&&&& 三、笔记
很多科学家都有做科研笔记的习惯,你也应该这样。可能你曾被告知从五年级开始,对于每一门科学课都应该记笔记,确实如此。不同的记笔记方式适用于不同的人,可以做在线笔记,记在笔记本或者便笺簿上。可能需要在实验室有一个,家里还有一个。在笔记本上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只有你自己才会去读它,因此可以记得比较随意。记录下自己的思索,当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案,对将来可能用到的参考文献作小结。定期翻阅你自己的笔记本,有些人会做月度总结,方便将来的引用。
笔记中记录中的东西经常可以作为一篇论文的骨干。这会使生活变得轻松些。另外,你会发现写粗略的论文&&标题,摘要,分标题,以及正文的片段&&是一种记录自己当前工作的有效方式,即使你并不准备把它变成一篇真正的论文(过一段时间你或许会改变想法)。你或许会发现Vera Johnson-Steiner的书《Notebooks of the Mind》很有用,该书并不是描写如何做笔记,它描述了随着思想片断的积累,创新思想是如何出现的。
与同行交流的另外一种方式就是讲演,上面提到的有关论文写作的问题,同样适用于讲演。站在听众面前从容讲演而不会使听众恹恹欲睡的能力,对于你成功地获得别人的承认、尊敬乃至最终的求职都是非常关键的。讲演的能力不是天生的,下面是一些学习和练习讲演的方法:
Patrick Winston有一篇很好的有关如何作讲演的小论文。每年的一月,他都会就此作讲演,演示和描述他的演讲技巧。
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一个糟糕的演讲者,或者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演讲者,选一门公共演讲课。初级的表演课也很有用。
如果你的导师有定期的研究讨论会,自愿去作演讲。
计算机教研室有一系列的半正式报告座谈会,如果你觉自己的某些观点值得写进研究领域的Memo或者会议论文中,自告奋勇去作一场报告。
深入了解实验室的不同人研究的项目,当你外地的亲朋好友来的时候,你可以领着他们逛一圈,并就自己研究的内容做20分钟的汇报。
由于修改演讲远比修改论文容易,有些人会觉得这是很好的寻找如何表达思想的方式(Nike Brady有一次曾说,他所有最好的论文都来自于演讲)。
在一间空屋子里练习,最好就是你马上要做的报告。这有助于调整报告的技巧:每一张幻灯讲些什么;转换的延迟以及保持衔接;保持解释和幻灯的同步;估计报告的时间长度。你花在调整设备上的时间越少,留下来的与人交流的时间就越长。
用镜子,录音机或者录像机练习是另外一种方法。实验室会提供这三种设备,这也有助于调整自己的发音和肢体语言。
对于比较正式的报告,特别是你的答辩,应该在几个朋友面前练习一遍,请他们批评指正。
观察别人是如何做报告的。有很多访问MIT的人会做报告,参加这样的报告会能够感受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并且如果报告令人提不起兴趣,你可以暗中分析报告者错在哪里。
找一位朋友,将你最近的想法说给他听。这既可以提高交际技巧,又能检验自己的思路。
&&&&&&&&&&&&&&&&&&&&&&&&&&& 五、研究方法论
研究方法学定义了什么是科研活动,如何开展研究,如何衡量研究的进展,以及什么叫做成功。不同的方法论定义了不同的研究学派。方法是工具,使用即可,不要让他们来使用你,不要把自己陷于口号之中:&在问为什么之前,先搞清楚计算的是什么&。实际上,要在自己研究领域取得成功,你必须擅长各种技术方法,还必须具备怀疑的态度。例如,你必须能够证明定理,同时你还必须思考该定理是否说明了什么。
很多优秀的篇章都是巧妙地在几种方法论中取得平衡。例如,你必须选择一条在太多理论(可能与任何实际问题都无关)和繁琐的实现(把实际的解决方法表达得语无伦次)之间的最佳路线。你经常会面临区分&干净&和&肮脏&的研究决策。你应该花时间将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形式化吗?还是保持问题的原始状态,此时虽然结构不良但更接近实际?采用前一种方法(如果可行的话)会得到清晰确定的结果,但这一过程往往是繁琐的,或者至少不会直接解决问题。后者则有陷入各种处理的漩涡之中的危险。任何工作,任何人,必须做出明智的平衡。有些工作像科学:你观察人们是怎样学习算术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袋鼠是如何跳的,然后搞清楚原理,形成可检验的理论。有些工作像工程:努力创建一个更好的问题解决方法或者算法。有些工作像数学:跟形式化打交道,要理解属性,给出证明。有些工作是实例驱动的,目标是解释特定的现象。最好的工作是以上几种的结合。方法具有社会性,看看别人是如何攻克类似难题的,向别人请教他们是如何处理某种特殊情况的(内容有些难于理解,可尽量体会)。
最新专场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
最新招聘公告考研究生c类地区是怎么回事?
考研究生c类地区是怎么回事?
09-08-30 & 发布
广西,贵州,云南,西藏,宁夏,青海,新疆边远地区啊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考研是有分区的,大致是根据地理位置。分为ABC,复试成绩国家线是按照ABC递减的。C区有: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这个是09年)偶尔每年有点小变化。看学校在哪个区,对应哪个区的国家分数线。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边缘的地区,分数也会相应的低些,尤其是考研的时候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考研到底是怎么回事?_百度知道
考研到底是怎么回事?
还有考试之前就要去你看中的学校报名吗?那我怎么知道我最后我能不能考上呢什么是一试和复试?为什么还要联系导师
提问者采纳
过了国家线还得看你考试在所有人中的排名,关键不是你优不优秀。应届生在就读的地方报名就行了,初试成绩可能只差3-5分也没用复试时候拼的是综合素质,一般是1,就上了,一个415,除非你报考的就是你的本校,有一种先取得认同的感觉,够了,好多名校都是初试成绩一半,而是在你的竞争者面前是不是更优秀例如你考北大或中科院的金融:1,不过不管往届应届到报考学校考试一定没有问题,你复试就高,也就是说初试的500分相当于复试的50分,你的排名不够直接忙调剂,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所谓的联系导师,都是高分,但是在复试中相差的才不过区区4分,在考之前你得知要20个,如果两个都进了复试,也就是说这个360+的人已经注定要被刷掉,第二个是绝顶高分.3参加复试,结果399报了名,你赶紧忙调剂啊,这个时候老师不要你是件好事考研说白了就是一场选拔。一般都是看排名.2或者1,你的分数线有个国家线的限制,一个375,这个看你的具体情况,老师要你,往届生得到户籍所在地。考试之前倒是不一定非得去报考学校报名,复试考试本身的50分就等价于初试的500分,复试成绩一半
考研和高考不太一样。 考研程序:先期准备、报名、初试、调剂、复试、复试调剂、录取
先得获得最新的招生信息,并最后确定下报考的学校和专业。之后报名考试,因为各个专业的专业课(自命题科目)题目都不一样。
考研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网上报名一般在每年的9-10月,现场报名确认在每年11月,应届本科毕业生可
考研提前报名一般在9月...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跨专业就考你跨的专业,政治,高数,还有就是你学的专业课,英语大四第一学期快结束时考试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考研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常去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考研调剂是怎么回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