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祝孩子生日快乐的话成功了但不快乐,又有什么意义

家庭教育|看看国外是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力
阅读是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许多国家都非常注重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国际的阅读教育中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下面,阿波老师就列举几个比较典型的国家,看看他们是如何推进阅读教育的发展。
英国:政府免费给孩子送“书包”
由于外来移民剧增,英国正快速变为多种族、多语言的国家,英国人语文能力下降已经成了一大隐忧。许多人士批评了政府的教育政策,指出许多小学毕业生缺少基本的文学素养。因此,英国教育部下决心要在几年内让80%的11
岁学童达到应有水准。
年年初,英教育部发出号召,要把阅读进行到底,并借助各种传播工具宣传阅读。现在从连续剧到网络,到处都看得到政府宣传阅读的信息。英国全国阅读年活动所点燃的阅读热情至今仍在继续,原本到处可见的阅读年标语“读书吧”,如今又变为“继续读下去”,而接受政府委托的阅读信托组织组织的民间阅读活动陆续出现。
自2005 年起,英国政府决定实行一项儿童阅读培养计划,每位5
岁以下儿童的家庭都能免费得到一书包图书。英国政府希望通过这个计划,使大部分儿童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
加拿大:阅读是一门学科
加拿大对孩子阅读的重视体现在各个方面。从公共图书馆到学校,不仅提供了大量好的视、听、读资料,同时非常重视对家长的培训。孩子从0
岁开始,就有大量的分级读物。家长很容易通过分级找到孩子喜欢又能读得下去的好书。这样,孩子到了学前班阶段,一般都形成了较好的阅读习惯。
加拿大的公共图书馆有大量关于如何指导孩子阅读的书籍,每个小学图书馆配有至少一名学生阅读指导老师。从学前班开始,每个孩子每周都可以从图书馆借1-2
本书带回家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每天也都有专门时间让孩子阅读。老师对学生的阅读水平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评级,然后为学生提供相应级别的读物,再高年级,就会要求孩子写阅读报告,把阅读向写作方面引导和过渡。
孩子的阅读是加拿大教育最重视的一项作业。一般加拿大的孩子,每周读5-10
本书是最正常的,有些会更多。表面看,孩子们读的都是一些杂书,似乎和学习不搭边。但是,就是这些杂书,使孩子的阅读速度在二年级的时候差不多就能赶上成年外国人学英语的进度,在中学就可以在课堂上分析世界名著了。而由阅读而生的其他方面的能力就更不用说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校园星才艺秀
推荐培训机构
查看: 195|回复: 6
阅读权限70
徐小平,新东方创始人之一,曾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著名留学、签证、职业规划和人生发展咨询专家,现创“真格”天使投资基金。
教了无数孩子怎么学习英语,他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呢?他认为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更能成就孩子呢?
阅读权限70
当父母和孩子意见相左,怎么办?
我的两个儿子个性不同,在加拿大出生,美国念大学,但在十五六岁之前的梦想居然都是当摇滚巨星。天天在家里弹吉他,唱歌。我陪着他们弹吉他,鼓励他们。我欣赏着,也觉察到,他们并没有显示出巨星的特征。但这没有关系,鼓励孩子自由发展,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兴趣,不知不觉,兴趣可能会变,但人生的方向也就会一点点找到了。
果然,孩子们摇滚歌星的梦很快做完了,但对音乐的探索,已经成为他们知识结构的一部分,会让他们受益。
随后,小儿子迷上了烹饪。十二三岁时,报名了一个烹饪班。我从震惊中听到这个消息后,还略微不悦。不过,我忍住了,很快说服了自己,不应以自己的好恶来决定孩子的人生,转而支持他。现在,他们几个男孩子出去玩,自己带着烤箱,拉风。你可以想见,会多受女孩子欢迎。
小儿子的兴趣不断刺激着我的神经。当他第一天告诉我要学街舞时,老实说,我不开心。心想,这简直是丢人。好吧,我承认,我有时是outman、oldman。我宁愿我孩子是跳芭蕾的王子,也不喜欢他们是街头的霸王。
这和我的审美取向有关。起源于街头的舞蹈,多多少少和反叛少年有联系。但事实上,我又克服了自己的反感,给他钱上街舞课,请韩国老师来教。我知道,跳街舞的人群中没有博士,没有MBA。但我的孩子喜欢,这也是正当的爱好,我就尊重并支持他。现在他是美国大学街舞队的队员。
年前,小儿子突然跟我说,打算以后去参加街舞队四处巡演,就不考大学了。我听到后简直五雷轰顶,快站不稳了。但我仍强忍着愤怒对他说,好呀。
今年,我刻意带着他参观了美国的一些大学。他感受到大学的氛围和诱惑力,对我说,我要上大学。我很欣慰,目的达到了。现在他一边在美国读大学,一边继续跳他的街舞。如果当初跟他严词厉色,说不准他不读书,可能会激发他的逆反心理。家长最忌讳用家长式强权命令孩子,春风化雨的手段则有效得多。
通过观察孩子的爱好,我几乎能看到小儿子未来生活的内容了。他一定是在他所热爱的领域里工作。我曾想过,如果他要做一个有特色的厨师会怎么样?没什么不好,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不都很好吗。搞不好他还能创造一个新的流行品牌呢。
我鼓励孩子们发展自己的兴趣,多出去认识世界,多交朋友。喜欢交朋友,受人欢迎,这样的个性今后会帮到他。在团队中,老板、客户、同事就会喜欢他,愿意成全他,给他机会。这对于人生和事业都是很有帮助的。
阅读权限70
可以影响,但别代替他们思考和做决定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即使只有十二三岁,也应该当做一个独立人格的人来平等对待。要跟他们平等沟通,尊重他们的选择权。你可以影响他,但不可以代替他思考,更不可以代替他做决定。现在想,即使小儿子坚持选择专业跳街舞的人生道路,我也会支持他。因为我相信,某天,他也会回到大学校园来。
对大儿子,我也是这样做。他18岁时,有次和同学为一个问题争执了起来,态度激烈。我就跟他说,对谁都要谦卑、宽容点才好。他不置可否。我们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父母希望孩子掌握自己人生智慧的心情很迫切,不希望孩子走弯路。但千万不要忘了,孩子有个成长过程,你不要指望他在18岁时就理解、掌握老爸我全部的人生智慧。
两年过去后,我找他回顾当年的谈话。他对我说,还是你对。对人就是要和善、谦卑、尊重。我心里很高兴。
孩子常来跟我聊他们的困惑。大的问题大到人生的意义。小的问题小到,学习古希腊哲学史到底有什么价值。
我要知道答案,尽量来分享。遇到我不确定的东西,就照实说我也不确认。一般而言,对儿子遇到的问题,我胸有成竹,但我不急于给他们答案。我只想给他们打开探索的通道,教他们方法。
大儿子有次面临选择的烦恼。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又被朋友召集出去玩。他问我该怎么办,其实我心里早就写好答案了,应该去社团,因为他先答应参加社团活动。但是有时对孩子来说,哥们意味着一切,确实很难选。我就问他,你对哪个承诺在先?对哪个有责任?
他想了想,去社团了。
他最近跟我说,有个女孩似乎喜欢他,但邀请她一起参加party却被拒绝了,很郁闷。我调动我有限的恋爱经验,跟他分析,是不是这个女孩子心情不好,刚刚跟妈妈吵架了?是不是没拿到奖学金?没找到答案,但是教另外一些角度来看问题,他就释然很多。
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教给他方法比告诉他答案长远得多。
阅读权限70
我对孩子最大的期望并非成功二字,而是快乐地生活
中国虎妈甚至在美国引发了争议,这样的教育确实存在。我不喜欢这样的教育方式,也很难批评他们,但首先,我认为孩子童年应该充满了欢乐。
哈佛大学前任校长曾说,童年不是为成年做准备的。如果把18岁之前的人生都叫做童年,不快乐,而是像服刑一样熬过来,人生四分之一就白活了。这样长大的孩子,到青年时期能幸福吗?虎妈把孩子的童年当做通往成功的工具。很有点像中国的农耕时期,父母把孩子当养老的工具。这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并不一定代表未来。
我的两个儿子一样面对着社会竞争的压力。要拿什么荣誉,上什么学校,这都是很实际的问题。我曾有名校情结,老在他们面前念叨名校如何如何。有天小儿子问我,如果上了你说的名校,但是不开心。那上名校还有意义吗?
他的话击中了我,的确,如果成功了不快乐又有什么意义?
我身边有熟悉的企业家朋友,事业上很成功,是为了逃离某种东西奋斗成功,内心一直痛苦。我不想他们这样。
反过来说,让孩子自由自在,开心成长,这样的孩子一定有出息。我对孩子们最大的期望是过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而不是成功这两个字,这点,我是坚定而不困惑的。
阅读权限70
遵守死规矩不如让他成为拥有独立人格的人
现在,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意愿长大,在美国念大学了。我教育孩子谈不上很成功,但很满意他们的状态,快乐、自信已经成为他们的基调。
我在家里没定什么规矩。要叫爷爷奶奶,要尊重长辈,对家庭聚会要认可,也就是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我对孩子更多的期待,是让他觉得这样做好,而不是类似三从四德的死规矩。
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孩子,是懂得底线和规则的。不作恶、不撒谎、不闯红灯等等。这些是重要的社会教育内容。相比之下,我对他社会教育的要求更高。相信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这些都懂。一般来说,家庭教育管得太严的,孩子没什么出息。
我在国内,给他们电话打不通时,就会很愤怒。但我一想到,许多家庭,每天几个电话找孩子,孩子也不一定有出息,内心就平静了。我年轻的朋友加藤加一,一无所有的情况下,从日本来到北京,成为一个有影响的时评家。作为一个年轻人,他再好不过了。她妈妈从不跟他打电话,他们母子感情也没有减弱。
于是我自己宽慰自己,孩子也忙着呢,一个礼拜打一次电话就够了。当然,如果孩子一个月都不给我打电话,那我就恼怒了,但也没办法,我尽量忍住,不表现出来。我希望孩子在自由、开心的环境中成长。归根结底,孩子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的人,你必须尊重他。
阅读权限70
有些事情,是知易行难啊!
阅读权限70
谢谢分享!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积玉桥金地国际花园别墅区TH7-101&&电话:027-&&传真:027-&&&&法律顾问: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快乐的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