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友南月人间四月天是什么意思思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
湖北省恩施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简称恩施高中)是湖北省重点中学,创办于1938年12月。前身是湖北省立联合中等以上学校恩施分校。1938年日寇侵凌武汉前夕,各中学随省政府西迁恩施,由当时的一中等六校和省立十三中公、私立中等学校合并为湖北省立,兼任校长,教育厅长兼任副校长,恩施高中即为分校之一,校址在恩施城梓桐巷道台衙门。1954年被列为全省十八所重点高中学校之一。占&&&&地160余亩创办于1938年12月
学校现坐落首府恩施市,实行一校两区,老校区坐落在自治州首府恩施市城区土桥坝的黄家峁上。校园占地160余亩,建筑面积6万余平方米。2011年4月,州委州政府决定将该校整体搬迁至龙凤新校区,新校区计划投资3亿元,校园占地710亩,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办学规模为10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000人。校园依山傍水、丛林掩映、环境幽雅、气候宜人,是静心读书、潜心研究、陶冶情操的理想境地,素有“黄家峁上好读书”的美誉。校园占地160余亩,建筑面积7.2万余平方米。学校建成了,各类、、、电教室设备齐全,藏书8万余册,中外期刊300多种,还建有、和多媒体数字化教学系统。[1]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306人,高级教师85人,特级教师5人,有67个教学班,其中新校区有高一年级31个教学班,学生1700人,老校区有36个班,有高二高三年级学生2300人。学生来自全州八县市,大部分住校食宿。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和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思想,遵循“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训,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办学成绩显著,办学特色突出,生活丰富多彩,教学质量一直居全州首位。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值得骄傲的是,学生在各科奥赛中获省二等奖以上的有350余人次,在省州体育比赛中获金、银铜牌300余枚。学生上国家重点线的人数年年攀新高,先后有4人跻身全省前10名,录取、北大40余人。2004年高考600分以上73人,重点线以上232人,居学校首位;2005年高考在全州上重点线人数普遍下降的情况下,该校上重点线人数266人,并取得理科总分第一、文科第二的好成绩,以较大优势领先全州其他学校。学校长期坚持走“质量立校、”的道路,教育教学研究在学校蔚然成风。
学校已先后荣获“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北省绿色学校”、“湖北省中小学校贯彻《》先进学校”、“湖北省实施《》先进单位”、“湖北省校园管理先进单位”、“湖北省学校美育先进单位”、“湖北省电教先进单位”、“湖北省优秀考点”、“湖北省食品卫生信誉度A级单位”、“湖北省五四红旗团委”、“湖北省教育工会工作先进单位”等省级表彰。
在未来的发展中,学校将继续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重要思想,坚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努力使学校成为一所教学设施完善、校园环境美好、人际关系和谐、教育质量在全州领先的恩施州基础教育的龙头学校,实现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创精品、建名校”的要求,为我州基础教育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党委书记邱建华,男,,中共党员,湖北人,大学学历,1964年11月出生,现任恩施高中党委书记、校长。
1983年8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建始县五中、建始县一中任教,1995年3月调县委政法委工作,任政工科副科长、综治办副主任。1998年7月至2003年11月先后任中共建始县业州镇委副书记,镇长,书记,镇人大主席等职。2003年12月当选为中共建始县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委。06年2月兼任建始一中建始师范党委书记、校长。2006年4月至9月赴浙江省挂职学习,长助理。2006年8月任恩施高中党委书记、校长。2009年任州恩施州教育局副局长。2011年12月任恩施高中党委书记。
谭斌谭斌,男,,中共党员,湖北人,学历,1970年5月出生,中学数学高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现任恩施高中校长,党委委员。1991年7月毕业于数学系,同年分配到恩施高中工作至今。长期担任班主任,历任副主任、主任,2006年8月担任恩施高中副校长。2001年被表彰为全国模范教师,有多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或获省级以上奖励,2004年被确定为省级骨干教师,2005年7月获湖北大学研究生学历。2009年9月任恩施高中校长至今。
副校长 曾凡培
曾凡培曾凡培,男,,中共党员,湖北人,大学学历,1961年12月出生,现任恩施高中副校长,党委委员。1982年8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宣恩县区、乡中学,县委党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十年。历任宣恩县委组织部组织科长、县委组织员办公室主任、县科委副主任、县科协主席、县委组织部副部长。2005年元月任恩施高中副校长至今。
廖家声廖家声,男,,中共党员,湖北人。1954年2月出生,大学学历,现任恩施高中副校长,党委委员。
1979年毕业于政治系,同年分配至恩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任教。1984年5月调任恩施州统战部任副科长,1986年7月任利川市人民政府副市长,1991年3月任恩施高中副校长至今,现为湖北省中学学会常务理事。
谭荣谭荣,男,,中共党员,湖北人,大学学历,1953年12月出生,现任恩施高中副校长,党委委员,兼任校工会主席。
1978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恩施分院,先后在恩施州教研室、恩施州教育局工作,历任教研员、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教育局职改办副主任、督导室副主任、主任、普教科科长、招生办主任职务。1993年至1999年兼任省民族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州教育研究会秘书长职务。1997年2月调恩施高中任现职至今。1993年获省教委、省基金会表彰为先进教育工作者,1999年受表彰,2001年至2005年连续五年被州总工会表彰为优秀工会主席。
张绍元张绍元,男,,中共党员,1963年3月出生,湖北人,中学数学特级教师。现任恩施高中副校长,党委委员。1984年毕业于数学系,同年分配到恩施高中任教至今。历任副主任、主任、年级主任等职,2001年任恩施高中副校长至今。2001年被评为中学数学特级教师,现为中国一级教练员,中国数学学会会员,湖北省数学学会会员,州数学学会副理事长,州德育教研会副秘书长。1995年被表彰为“湖北省优秀青年教师”,2000年被州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有十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辅导学生参加全国数学联赛有20多人获全国奖。
调研员 肖慈仁
肖慈仁肖慈仁,男,,中共党员,湖北人,大学学历,1949年1月出生,中学数学高级教师。1989年12月至2006年8月担任恩施高中副校长,2006年8月任调研员。1974年8月毕业于,同年分配到恩施一中(现恩施高中)任教至今。1984年被评为湖北省优秀班主任。1987年被评为恩施州优秀党员。1988年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1989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荣获“人民教师”奖章。1994年被评为恩施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1995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2002年被评为湖北省学生军事训练工作先进个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湖北省恩施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其名称累经更迭,最早是“湖北省立联合中学恩施分校”,后被称为“湖北省立恩施高级中学”、“湖北省立第七高级中学”、“湖北省恩施第一中学”、“湖北省恩施地区第一中学”、“湖北省高级中学”,已走过70年的光辉历程。70年来,她为鄂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解放以后,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了大批的建设人才,成为湖北省著名的重点中学之一。恩施高中70年,经历了4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第一个历史时期,解放前的11年,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国难中建校—“联中”时期()、战后艰难办学-------“七高”和“恩高”时期()。
第二个历史时期,解放后至“文革”前17年,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恢复发展时期(),二是探索前进时期()。
第三个历史时期,和整顿发展时期()。
第四个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发展时期(),大致可分三个阶段:一是工作重点转移阶段(),二是深化改革发展阶段(),三是加快改革发展阶段(1999---2008)。
第一个历史时期解放前11年
恩施高中解放前的11年,大致可分为两个历史阶段: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一、国难中建校—“联中”时期()
1937年12月,南京失守。1938年5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准备进而夺取郑州,围攻武汉。在步步进逼的形势下,1938年7月,当时湖北省政府主席决定把全省公私立中学合并,组成湖北省立联合中学,下设22所分校。校长、副校长分别由省府主席陈诚、省教育厅厅长兼任,各分校由教务主任主持校务。
恩施高中就“湖北省立联合中学恩施分校”,系由一中、省立荆州八中、省立宜昌四中、省立恩施、附中、私立、私立武昌育杰中学等7校合并而成,分为26个班,学生1140余人,为“联中”最大之分校。1938年11月完成迁校任务,12月12日在原省立恩施十三中(校址在梓桐巷道台衙门—解放后恩施施县人武部所在地)开学上课。学校具体工作由教导主任李叔熙负责。
1939年初,恩施分校迁到金子坝,借用民房作教室、宿舍。全校分为3个大队:一大队由高中三年级、高中二年级(一下)各班组成,住高家大屋;二大队由高中一年级、高中二年级(上)各班组成,住李家大屋;三大队由初中部各班组成,住杜家大屋。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1940年,高中、初中分别设校。初中部命名为“湖北省立恩施初级中学”,校址在小龙潭,高中部命名为“湖北省立恩施高级中学”,校址在金子坝,校长为李叔熙,3个年级共9个班,学生400余人。
1941年推行,恩施属第七行政区,故“湖北省立恩施高级中学”更名为“湖北省立第七高级中学”(简称“七高”)。1943年2月,王道隆任校长,1943年8月王研农任校长,1945年1月,任校长。
恩施高中,是一所具有传统的学校。
在鄂西特委的领导下,当时恩施分校先后建立地下支部三个,直属两个,有共产党员36人。1938年11月,当时中共鄂西七区工委兼青年部长魏威先后派地下党员、田琪、、李祖霞、、秦国雄等,考进恩施分校高中一部读书,组建了第一个地下党小组,李琪任党小组长,1939年扩建为高中一部党支部,由黄宗俊任支部书记日,学生黄生智由魏威亲自监誓加入地下共产党组织,接着先后发展了叶华盖、许绍锡、、关锡义、吴子中入党,并建立起高中一部第二个党支部,黄生智任党支部书记。1939年9月,初中毕业的地下党员黄明才、夏木三、夏志夫、刘学武、李恺风、阎承锐、和宣恩初中毕业的地下共产党员孙友南等,升学到恩施分校高中二部读书,由魏威指定建立了二部党支部,黄明才担任支部书记。党组织根据“隐蔽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十六字方针,积极慎重地开展各种革命活动:帮助“生活书店”推销《新华日报》;组织进步同学参加“”,学习进步书刊;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如组织歌咏会、办壁报等),扩大抗日救亡的影响;敌机轰炸恩施时发动同学积极参加救护受伤群众,捐献衣物;发现和培养入党对象;组织党员学习,教育党员提高警惕性,增强性,保护党的组织。1940年3月,党组织发动同学支援屯堡女子高中分校(即“四女高”)的反饥饿、反迫害的学生运动,斗争一直延续到5月,终于迫使政府当局作出让步,准许学生监督食堂,提高了伙食标准。1940年6月,日寇西侵,沦陷,作为省府所在地的恩施,实际上成为当时湖北的政治军事中心,国民党政府加紧对恩施的全面控制,加紧对鄂西地下共产党组织及其活动进行疯狂的破坏与镇压。1941年1月,青年教师肖萸、学生冷裕保被抓走,嗣后,有的学生被抓,有的失踪,有的逃走,一时人心惶惶。1941年2月,当时任中共恩施县委宣传部长的冯夷叛变自首,夏木三、黄明才、刘学武、李恺风、阎承锐、夏志夫、涂建欧、田虎荫、赵宗一等先后在恩施被捕。黄宗俊、李琪也先后在秭归、宜昌被捕。“七高”的地下共产党组织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损失惨重。但是党所领导的革命斗争活动,在师生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恩施高中也是一所具有优良校风的学校。
抗战时期,物资匮乏,学习条件很差。没有课本,大部分教材是油印的。入夜,几个人围着一盏桐油灯复习功课,完成作业。几百学生挤在阴暗潮湿的民房里,生活艰苦,自不待言。1939年夏,一大队所在的高家大屋因年久失修而倒塌,压死学生4人。由于物价飞涨,伙食很差,经常是,白水煮菜,糙米糁和。然而,艰难的环境,艰苦的生活,却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习惯。他们以救亡图存为已任,专心致志,勤学不辍。
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也很艰苦。没有课本,大部分教材要由教师编写油印。待遇菲薄,物价飞涨,而且经常拖薪欠薪。但他们仍能忠于职守,搞好教学。教师们的这种工作态度,更激发了学生的热情。
二、战后艰难办学—“七高”“恩高”时期()
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省府机关、大学和中等学校纷纷东迁武汉。“七高”是湖北省第七行政区所辖学校,又是七区唯一的高中,决定留在恩施,并将原省四女高和省七女高的恩施籍女生共30余人转入七高学习,开创恩施地区男女合校之先例。
省府各机关东迁武汉后,空出许多房屋。1946年1月“七高”迁到土桥坝的黄家峁原省财政厅、省银行和民享社3个单位的住地。校本部设在山上原省财政厅住地,办公室、教室、图书室、厨房等都比较宽敞,又有较宽广的操场和篮球架、单双杠等体育设施。学生宿舍按年级分为“仁、义、礼、智”4个“斋”。山下龙洞桥西为西区(即原“民享社”住地),有3间教室,7栋宿舍,分为“天、地、元、黄、宇、宙、洪”7个“斋”;龙洞桥东为东区(原“省银行”住地),即女子部,女生宿舍称为“信”字斋。学校办学条件到这时才有了较大改善。
学校搬迁之前,规模为9个班,学生400余人,迁到土桥坝后,班级和学生人数都有所增加。1947年秋季有10个班,1949年秋季有12个班,学生600余人。开设课程有、、、、、、、、、和等。
1947年2月,任校长,1949年9月,刘厚章任校长。1947年2月,第七行政区番号撤销,校名又恢复为“湖北省立恩施高级中学”。
1949年11月初,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鄂西。省府当局一再责令恩施高中(还有恩施师范和恩施农校)迁往上课,校舍也被国民党军队宋希濂部占驻了一部分,社会秩序混乱,特务横行。学校于11月4日停课,学生全部离校。校长同当局虚与委蛇,同意迁往利川,另一方面则成立“恩施高中留施办事处”,暗中组织留校教职员工,准备迎接解放。
在解放前的11年间,从鄂西这所唯一的高中毕业的学生共有1246人,其中不少人先后考入当时在大后方的西南联大、、、、、湖北省教育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工学院等院校深造,解放后他们在祖国建设的各条战线上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第二个历史时期 解放后至文革前17年
恩施高中在解放后至“文革”前的17年,大致可分为两个历史阶段:
一、恢复发展阶段(1949一1957)
日,恩施解放。11月7日,校长到城内东门军政办事处报到。恩施地委文教部部长密加凡接见了他,并嘱咐立即通知学生在原校上课,教职工一律留任,继续工作。刘厚章立即回校与在校教职员工共商开学事宜。11月8日,密加凡同志召集省立3校(恩施高中、恩施师范、恩施)教职员工开会,宣布政策,消除疑虑。各校遂于11月底复课。恩施专署正式任命刘厚章为恩施高中校长。
解放后,政府采取各项措施发展教育事业,实行学校向工农开门的方针,由于学校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恩施高中当时仍是鄂西南地区唯一的一所高中,故新生从地区所属8个县择优录取。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学校建设。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年先后拨款近11万元,修建了教室(19间)、实验室(1栋)、学生宿舍(3栋)、大礼堂、大厨房,并修缮了原有的危旧房屋。1953年,中央教育部直接配备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室的全套实验仪器、标本、模型及实验药品,并拨款购置了图书2万多册,使图书馆藏书达到4万余册。这些都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利条件。
解放初期,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是新中国的中心任务,把旧学校改造成适应新社会需要的新型学校就成为学校当时的主要工作;1953年以后,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学校工作则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950年1月,学校教育工会成立,由任主席。1950年8月,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共青团的前身)在师生中发展团员,并建立起学校第一个,由陈静生任支部书记。
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是“团结、教育、改造”,学校较好地执行了这一政策。当时很多教师存在各种顾虑,党和很注意政策,尊重他们,关心他们,团结他们。1951年冬至1952年春,全校师生到宣恩参加土改,与实行“三同”,扎根串联,组织,参加清匪反霸的斗争,师生受到深刻的,提高了政治觉悟。1953年春,全校教师赴武汉参加“湖北省教师思想改造讲习班”学习,由于“讲习班”正确执行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风细雨,与人为善,绝大部分教师心情舒畅。
改革教育教学内容是改造旧学校的重要内容。首先,取消了“课”和“公民”课,开设时事政策课,讲授《》、(社会发展史》和时事政策。政治课强调联系实际,结合政治活动进行以和为中心的“五爱”教育。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师生积极捐钱捐物,参军参干,学校还组织师生在附近农村办起了6所夜校、7个读报组,宣传土改和抗美援朝,并教农民学文化,师生也在活动中受到了锻炼,提高了觉悟。师生还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建校劳动,种植蔬菜等,培养劳动习惯,树立劳动观念。
在基本完成对旧的教育体制改革的工作后,学校就把中心转到教学工作上来:建立正常教学秩序和必要的规章制度,加强教学管理;同时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探索教学改革的路子。从1950年起,学校就建立起语数、理化生、政史外、体美音等教研组,以后逐步分小,各学科单独组成小组;还建立了集体备课、、观摩课等制度。到1953年,学校掀起学习《教育讲稿》、《教育学》、《教育原理》等教育理论的热潮,鼓励教师探索教育规律,改革教学方法。
1953年以后,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示,学校确立了“面向教学,学习苏联先进经验,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质量,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指导思想,强调贯彻德、智、体、美、综合技术“五育”并重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1956年春,党和国家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师生纷纷制定进修计划或“红专”规划,增强了学习的自觉性,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1954年,该校被列为省属18所重点中学之一。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1956年该校高考成绩跃居全省第三;1957年高考成绩也名列前茅,化学和政治两科成绩,均获全省第一。
为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1955年秋,上级派来党员华惠民同志但任副校长,并建立起由在恩施师范、恩施、恩施高中3校工作的党员组成的联合党支部。1956年8月,又派来唐辉钺同志担任该校第一位专职党支部副书记,建立起解放后该校第一届党支部委员会;1956年8月,学校团支部升格为团委会,由龙子健同志任团委书记;1957年10月,派余建方同志来校任党支部书记,唐辉铖同志任副书记,从这时起,学校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
1956年8月,学校改名为“湖北省恩施第一中学。”1953年—1956年,学校一直保持12个班的规摸,学生500多人。到1957年秋季,学校增至16个班,学生发展到800余人。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学校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圆满完成了接管、整顿、巩固、提高的任务,及时建立起了一套与新的社会制度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和党、政、工、团组织,正确贯彻了党和国家的和知识分子政策,调动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学校发展态势好,教育教学质量较高,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人才。
二、探索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是恩施高中探索发展的8年,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教育革命探索阶段,二是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阶段。
(一)教育革命探索阶段。
1957年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58年中央指示:“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贯彻党和国家的,适应大跃进形势的要求,学校掀起了教育革命热潮,对教育教学规律进行探索。一是直接参加校内外生产劳动,教学上实行“大五一制”(上课5周,劳动1周)和“小五一制”(上课5天,劳动1天)相结合的制度。全校师生走出校门,先后到恩施开荒种地,到九股山挑硫磺,到恩施见天坝烧木炭,到柳州城办农场,到大办钢铁。那时在校内也建立了炼钢铁,引龙洞河水修建电站,解决了学校照明用电,先后士法上马办起了硫酸厂、水泥厂、肥皂厂、粉笔厂、化肥厂、副食品加工厂等校办工厂,师生日夜奋战,劳动热情高涨。通过劳动,师生增强了与劳动人民的联系,培养了吃苦耐劳的习惯,学到了不少实际知识和生产技能。但是,由于劳动任务过重,劳动时间过长,加之处于生活困难时期,使教学工作处于混乱状态,影响了文化课的学习,影响了师生的身体健康。
二是探索改革教育教学体制。1958年学校“戴帽子”办起了工业专科学校,招了3个班,1960年又“穿靴子”招收了2个初中班,同时把也纳人该校,还接纳了原由恩施师范和该校联办的幼儿园,这样恩施高中(当时称恩施一中)就形成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条龙”.的办学模式,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小学5年、初中、高中各2年)的实验学校。学制缩短了,劳动时间增加了,如何做到教学劳动两不误,办法是删减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方法,强调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当时师生都以极大的政治热情投入试验。这样改革的结果,破坏了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也违背了,教学质量明显下降。师生中还掀起了一个比学赶帮热潮,并树立起了郭素文(化学教师,省劳模,参加1959年全国“群英会”,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田良臣(工人)、罗伦文(管理员)、文隆盛(学生会主席)四面“红旗”。
这一时期,政治运动也不少。1957年寒假集中开展了反右斗争,一部分教师受到批判、斗争、劳教:1959年又在教师中“拔白旗”,由于混淆了思想、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使一部分教师受到不应有的打击,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
(二)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阶段。
1961年1月中央正式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0年底,恩施高中已和恩施工专分家,1951年划归恩施县城关镇,外县学生全部回各县一中就读,两个初甲班调入恩施二中(现恩施市一中),恩施二中高中部学生则并入该校。教职工也作了部分调整。
1962年秋,学校贯彻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中小学工作条例》(简称“五十条”)和《》、接着又贯彻中央和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上述精神,学校制定了《恩施一中工作条例》,对教育革命探索的得失进行了总结,着重纠正了削弱智育的偏向,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指导思想,恢复了正常,学校又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为了全面贯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五十条”要求,学校采取了一系列加强教学工作的措施:(1)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的方针,每学期劳动安排1周或10天,正确处理好教学与劳动的关系;(2)恢复和建立教学管理制度,保证教学时间,各科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3)加强教研工作,实施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改进教学方法,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各学科都定期举行、观摩课;(4)加强师资培养,抓好教师的政治、业务学习,强调教师要教书教人,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对子,提倡以老带新,严格把关;(5)按大纲和,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加强能力培养。在学生中提倡“三个一”活动.(背100篇典范性文章,写一手好毛笔字,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在政治思想工作方面,学校强调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作深入细致的工作,树立典型,学习先进。1963年,全校深人广泛开展了学雷锋的活动和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活动,组织了100多个“学习毛主席著作小组”和“学雷锋小组”,涌现了大量的好人好事。1964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学校制定了《班主任思想政治工作条例》,使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
体育卫生工作也有所加强,建立了学生健康卡片,连续四年保持专直单位卫生红旗的称号,坚持“两操”()和课外活动,效果良好。
年,国家先后3次拨款共6万4千元,修建起教师办公楼、、水塔及学生宿舍1栋。图书、仪器、实验药品等每年都有添置。当时,学校的办学条件在全区范围内是最好的。
从1964年秋季起到“文革”前夕,学校一直保持18个班(每个年级6个班)的规模,学生800多人,教职工近100人。
1960年8月恩施高中和恩施工专分校,原书记余建方调到恩施工专任支部书记,由张德洽同志任恩施高中代理党支部书记。1963年5月,宋瑛任党支部书记。校长,副校长张德洽。1963年秋季,学校制定了整改方案,规定行政干部要深入基层,校长、主任必须兼课,分到年级、部门蹲点,精减会议,减少兼职。为了加强政治思想工作,1965年9月,学校设立了政治处,由李同明同志任主任。总之,贯彻“八字方针”以后,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全面贯彻了,恢复了正常,改进了,教师教得认真负责,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各项工作生机勃勃,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这一时期恩施高中的毕业生,无论是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还是直接进人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或是参加工农业生产的,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民族、为国家奉献自己的青春。
(三) 一校两区
2011年4月,州委州政府决定将恩施高中整体搬迁至龙凤新校区,新校区计划投资3亿元,校园占地710亩,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为10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000人。新校区建设彰显人性化、平民化、标准化、民族化、生态化、景观化的特色,形成“一轴一心多区”的总体格局,“一轴”即校园空间主轴线,“一心”即教学核心区,“多区”即学生生活区、体育运动区、教工生活区、生态景观区、后勤管理区等。
学校实行一校两区,老校区座落在自治州首府恩施市城区土桥坝的黄家峁上。现有在编教职工306人,高级教师85人,特级教师5人,有67个教学班,其中新校区有高一年级31个教学班,学生1700人,老校区有36个班,有高二高三年级学生2300人。学生来自全州八县市,全部住校食宿。
学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和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思想,遵循“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训,秉承“以人为本,忠孝雅诚,传承民族传统文化;[3] 全面育人,德才兼备,夯实终身发展基础”的办学理念,通过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感恩教育、实践教育、法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每一名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审美,努力培养各方面的高素质优秀人才。恩施高中的学生在各科奥赛中获省二等奖以上的有350余人次,在省州体育比赛中获奖牌300余枚,高考上一本线的人数年年攀新高,先后有4人跻身全省前10名,52人被清华、北大录取。
在未来的发展中,恩施高中全体师生员工决心在州委、州政府和州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传承、借鉴和创新,努力把恩施高中创建成全省一流示范高中,成为恩施州扩大对外影响的一张靓丽名片。
[4]张绍元老师
,男,1963年出生,中共党员,1984年毕业于数学系,同年分配到恩施高中任教至今。现任恩施高中副校长,党委委员,分管教学工作。
张绍元兼任教师第二党支部书记,曾任副主任、主任、年级主任等职务。现为中学特级教师,中国奥林匹克数学一级教练员,中国数学学会会员,湖北省数学学会会员,州数学学会副理事长,州德育教研会副秘书长。1995年被表彰为“湖北省优秀青年教师”。2000年被州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多次被学校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辅导学生参加全国数学联赛有十多人获全国奖,同时多次被数学学会评为“优秀辅导教师”。担任过八年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多次被学校评为“先进团支部”和“先进班集体”,八九年所带班级被团州委评为“先进团支部”。作为年级主任带领全年级教师在2001年高考中创历史最好成绩,高考重点线225人。一贯注重教育教学研究,有十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
刘仁甫老师
,男,,1955年8月出生,湖北省恩施市人,中共党员。1978年毕业于物理系,刘仁甫1993年被破格评为中学物理特级教师,1994年获中学物理高级教师任职资格。现任中国物理教学研究会会员,湖北省物理学会会员,恩施州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学物理湖北赛区一等奖优秀辅导教师,二OO五届慈善阳光班班主任。
自从教以来,带过十届毕业班,做过十二年班主任,担任过近六年教务处副主任,近四年教务主任工作,被州教委表彰为全州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多次被学校评为“先进教师”和“优秀党员”。在教育、教学、教研领域有多篇论文在全国部分专业会议和专业杂论上获奖和发表。
谭文蛟老师
谭文蛟,男,现年50岁,大学本科,湖北建始景阳人。72年高中毕业回乡锻炼,73年1月参加教育工作,任教初中语文,并兼任、校书记。75年8月入学习,任系学生会宣传委员,78年被评为校级模范生。78年7月毕业,由省教育厅统分到恩施高中任教语文至今。工作期间,又通过获得中文。在恩高工作的28年里,兼任过班主任、团委副书记、语文教研组长、年级组成员。曾参加89年、2001年特级教师评选工作。84年以来,曾多次受到州、县级表彰。88年以来,曾8次应聘参加全国高考语文评卷。89年以来,在教师履职年度考核中曾7次被评为优秀。92年9月被破格评为中学高级教师。97年被评为高中语文特级教师。99年被省教育厅评为湖北省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曾任恩施州中语会副理事长,是省中语会第五届理事。现为中国青年阅读学会理事、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综合业绩,92年被选入《中国骨干教师辞典》(副主任题词);95年被选入《中华当代教坛名师辞典》;是《科学中国人.专家人才库》的入选者。
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潜心探索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规律,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追求“低负担、高效率”的教学境界,形成了独特的。任教了11届毕业班的语文课,参加全国高考,成绩均居全州前茅,并有8人夺得全州语文单科状元。指导的学生作文,有20多篇或在国家和省级语文报刊上发表,或在全国性和省级竞赛中获奖。指导的校内外青年教师优质课,有5人在省、州级竞赛中获奖。
长期坚持学习政治理论和教育理论,坚持教学与教研并重,教研促进教学的原则,在语文教学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参与主编和编写了6本教育教学论著、教学指导书和作文指导书,都由省级以上出版社正式出版。83年以来,撰写了1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权威性语文杂志上发表,有1篇被选入《中国写作年鉴》一书,有1篇被著名语文专家在其专著中作为范例评述,该书《》是全国高校文科教材。还有20篇教学论文和专题发言稿,或在省、州级教师论文竞赛中获奖,或在省、州级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宣讲。思考和探讨的课题有:《中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学》、《中学语文教学与哲学思维》、《高中作文教学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罗文斌老师
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1996年毕业于中文系,同年分配到恩施高中执教至今;现为中学语文罗文斌高级教师,湖北省中语学会会员,会员;多年担任恩施高中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并被“青于蓝杂志社”聘为特约编辑。
谦虚谨慎,勤学好问,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正是罗文斌的这种作风,从而奠定了坚实的语文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的深厚功底,使他在语文教学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2001年代表恩施高中参加“恩施州高中语文优质课竞赛”,他执教的《冬天之美》获得一等奖,并受到同行和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2006年又代表学校参加“恩施州高中语文优质课竞赛”,他执教的《》再次获得一等奖。教学之余,笔耕不止。罗文斌积极从事教学研究,已经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18篇,代表作有《谈谈《〈我有一个梦想〉的语言艺术》、《谈谈孟子的论辩艺术》等。作为班主任,罗文斌始终坚持以积极引导、正面教育为主,耐心细致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面对“”,罗文斌经常给学生谈教师职业的伟大与崇高,教师应耐得住寂寞和清贫等等;面对各种腐朽思想,罗文斌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对各种歪风邪气,他教育学生要敢于作坚决的斗争……罗文斌坦言:参加工作14年,其间他没有参与过打麻将、斗地主之类的娱乐活动
他所带的班级始终保持着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态势,先后被授予“体育示范班”、“卫生示范班”、“文明示范班”、“文明值周先进班”等荣誉称号。从1999年担任班主任以来,他所带的班级连续8年被评为“先进班集体”、“五四红旗团支部”,2007年他所带的2005级9班被评为“全州五四红旗团支部”,他本人也连续8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2001年教师节,他还被授予“优秀教师”称号。2008年,他被授予“全州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覃术文老师
覃术文,男,利川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学化学一级教师。2001年7月任教于,化学学科带头人,广水市骨干教师,曾任共青团委员会委员,校团委书记、年级主任。多次被评为 “优秀班主任”、“教学标兵”、“师德标兵”、“优秀共青团干部”等称号。2002年获广水市、随州市、湖北省首届高中化学优质课比赛中一等奖第一名,2005年获广水市高中化学优质课比赛一等奖,2005年获广水市论文比赛二等奖。2006年获随州市电教作品大赛一等奖,2009年在全国高中化学中获“湖北省优秀辅导教师”称号,2009年在随州市优秀论文比赛中获一等奖,2010年被评为广水市“优秀青年教师” 荣誉称号,2011年被评为随州市“十大名师” 荣誉称号。
赵明华老师
赵明华,男,1970年10月出生,1992年毕业于湖北民院政史系,调入该校前任建始一中副校长,政治教师。
1992年至2002年12年间一直担任工作;2002年秋季至2005年春担任建始一中学生处主任,兼政治教研组长;主编的《建始一中德育手册》,现已经成为建始一中的依据,2005年秋季至2009年秋季担任年级主任;2008年9月被县政府任命为建始一中副校长,分管教学工作。在教学中他不断地探索,总结教学经验,撰写多篇论文发表,2004年8月被光明日报社聘为特约编审,并主编了《首辅一号 高中政治总复习》一书在全国公开发行。2009年被被湖北省教研室表彰为湖北省优秀政治教师,2010年秋季起草并实施了《建始一中教学过程质量奖实施方案》,为建始一中实施打下了基础。
阳绪文老师
阳绪文,男,34岁,中教一级数学教师,省数学学会会员。1998年9月到建始二中工作,历任高中一二三各年级及高三补习班数学教学工作,并担任了实验班及数学备课组长。期间获得了师德师风先进个人,州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年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为优秀。2006年8月通过公开招聘考试进入建始一中工作至今,历任高中一二三各年级数学教学工作,经过第一届教学,至今已完成高一高二两个年级的教学任务,正担任一个班主任及一个实验班的数学课,所带的实验班的数学成绩始终处于领先。期间获得了优秀教师称号,学校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经过了州新课改调研示范课教学,得到较高的评价。
胡艾玲老师
胡艾玲,女,建始人,中学物理一级教师。2002年大学本科毕业,在随州任教。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堂效果良好,长期担任快班的物理教学,有丰富的高考备考经验,曾连续三年担任高三物理学科把关教师,对物理专题复习和知识系统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2004年、2007年,多次在全国奥林匹克中获随州市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2007年,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中获一等奖。2008年,在随州市优质课比赛中获一等奖。2009年,在随州市中学物理优秀论文比赛中获一等奖。2011年,获随州市“优秀物理教师”荣誉称号。
李玉艾老师
李玉艾,男,1970年8月出生,1994年6月毕业于化学教育专业,并获得理学学士学位;担任建始一中09级实验班班主任和两个实验班化学教学任务,兼任建始一中化学教研室主任。该老师取得很多荣誉:在、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同时被学校评为、年度优秀教师;2010年9月被表彰为优秀教师;2010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2011年3月被评为建始县师德师风模范;2011年5月被县委组织部和人社局推选为第二届恩施州优秀人才侯选人。
左世炎老师
左世炎,男,建始人,毕业于生命科学系生物教育专业,现任宣恩一中信息处副主任、高一年级副主任、高一“阳光班”班主任、生物教研组长。年被评为恩施州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2008年被湖北省教研室评为湖北省生物学科优秀教师,同年被人民政府表彰为“宣恩县十大名师”,2009年被恩施州教育局授予恩施州首届“师德模范”称号,同年被表彰为慈善阳光班优秀班主任,2010年被宣恩县人民政府表彰为优秀班主任。2006年在州生物优质课竞赛中中获一等奖,同年在省优质说课竞赛中获二等奖。撰写的多篇论文被省、县教研室评奖或公开发表。
陈自胜老师
陈自胜,男,建始人,中学历史一级教师,毕业于;1993年7月——2002年在客房中学任教政治和历史学科的教学;在学校先后担任团支部书记,政教主任,教务主任等职务。2002年8月参加建始一中教师招聘考试,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用,一直担任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在建始一中的教学中,已经送走了4届毕业班。多次被学校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多次主讲优质课,公开课,教研课,示范课等。所写的论文《浅谈山越民变》发表月《魅力中国》杂志。在建始一中现担任高三历史学科组长,历史教研室主任。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见来月经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