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用手机拍植物查中草药植物图片大全药名和药性

关于药品的常识
一、认识药品。
药品在维护我们的身体健康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的身体一旦受到疾病的侵扰,譬如感冒、腹泻、发烧等,小到身体不适,大到身体重大疾患,都必须使用药品予以调节或治疗,才能恢复健康。因此,健康离不开药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药品。
那什么是药品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一百零二条关于药品的定义: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论断药品等。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为什么特殊呢?
从使用对象上说:它是以人为使用对象,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有规定的适用症、用法和用量要求;从使用方法上说:除外观,患者无法辨认其内在质量,许多药品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而不由患者选择决定。同时,药品的使用方法、数量、时间等多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使用效果,误用不仅不能“治病”,还可能“致病”,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因此,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另外,药品还有其本身的特性:
1.种类复杂性:具体品种,全世界大约有20000余种,我国目前中药制剂约5000多种,西药制剂约4000多种,由此可见,药品的种类复杂、品种繁多。
2.药品的医用专属性:药品不是一种独立的商品,它与医学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患者只有通过医生的检查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才能达到防止疾病、保护健康的目的。
3.药品质量的严格性:药品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存亡,因此,其质量不得有半点马虎。我们必须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均一、稳定。
另外,药品的质量还有显著的特点:它不像其他商品一样,有质量等级之分: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合格品等等,都可以销售,而药品只有符合规定与不符合规定之分,只有符合规定的产品才能允许销售,否则不得销售。
切记:药品质量符合规定不仅是产品质量符合注册质量标准,还应使其全过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MP)。
制药人的使命:保障药品安全、有效、均一、稳定。
随机推荐查询工具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中医药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第3版:科教
第1版 今日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科教
为了调查中药资源,他的足迹遍及全国各地,并在此基础上主持编写了新中国第一部权威性本草著作《中药志》,开创了全国中药资源系统调查整理的先河。以他名字“Hsiao”命名的暗紫贝母曾出现在我国发行的一套药用植物邮票中。
肖培根院士的绿药情缘
本报记者 张东风
肖培根院士
本报记者 张东风摄
  从昔日的意气风发、英姿勃勃,到今日桃李芬芳、硕果累累,肖培根院士在探索绿药之路上走过了58年。他从未进过洋学堂,是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药用植物专家;他开创了新中国中药资源系统调查和整理研究之先河,奠定了我国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基础,致力于中药资源利用的基础理论研究,倡导中药现代化、国际化;他是中国药用植物及中药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学术带头人,也是国际著名传统药物学家;他被人们誉为“中草药的活辞典”。让我们走近肖培根,追寻、感受肖老“绿药觅踪”那不寻常的人生。  从中药“门外汉”变为中药“活字典”  肖培根:“一些传媒把我说成是个天才,其实,所谓天才就是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1953年春,21岁风华正茂的肖培根以优异成绩从厦门大学毕业了。一个偶然的机会,让这个学植物的年轻人走上了从事中药和药用植物研究的道路,与中药结下了一生的情缘。  当第一次面对一株开着紫红色花卉的紫花洋地黄植物时,年轻的肖培根被考住了,不识其为何物。老专家热情地告诉他,这就是大名鼎鼎、可以治疗心脏病的中药紫花洋地黄。“正是这件事吸引我走上了研究中草药的道路。接触中药第一次的难堪和失败,却变成了我要更好熟悉中药的动力。”&肖培根说。  被分配到中央卫生研究院(现中国医学科学院)从事药用植物及中药研究工作的肖培根,工作之余是图书馆的常客,只要是有关中药的书籍,他都要反复地阅读,并写下读书心得和笔记。每个月的薪金大部分被他用来购买中医药和植物方面的书籍,一有机会他就向中药老专家讨教。  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展了第一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肖培根领导着一批刚出校门的年轻人投身到野外调查中。他们深入产地,拜中药老师傅和当地药农为师,边干边学,几年中足迹踏遍全国各地,北至黑龙江的黑河,南至海南岛的三亚,西至新疆的伊犁,东至沿海各地,掌握了全国常用中草药的植物学特征、生长条件、分布情况、鉴定特征、产销情况。他在这次普查的基础上主持编写了新中国第一部权威性本草著作《中药志》,开创了全国中药资源系统调查整理的先河。  此后,《中国本草图录》、《新华本草纲要》、《新编中药志》、《当代药用植物典》等一批大型科学著作也经肖培根主编出版了,为中药的整理提高、开发和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世纪60年代,肖培根还六进西藏,参加了首次对藏药的系统调查、整理、总结工作。在“五七”干校制药厂,他学会了制药,并自己创制新药。  正是这些经历练就了他识别中草药的本领,使他从对中药一窍不通的“门外汉”迅速成长为中药的“活字典”。  开创药用植物亲缘学,将研究与利用结合  肖培根:“中国有着‘世界之最’的中草药资源和使用经验,亟待用现代科学去研究、开发和利用。”    中药资源学研究是一项十分艰苦但又极其重要的工作,却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借鉴。肖培根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围绕着中药资源开发、应用中药资源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以及农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多门学科进行攻关,取得了一批为国内外同行交口称赞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他开创并发展了一门包括植物系统、化学成分、疗效之间相关性的新学科——药用植物亲缘学,使药用植物的研究和开发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如在对毛茛科植物鉴定过程中,肖培根亲自解剖了大量植物的花,他仔细观察各个类群的蜜叶、花瓣、花萼是怎样的,它中间的进化过程是怎样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突然有一天他发现,Isopyrum(扁果草)属和邻近的一些植物类群有明显的不同。就是这个发现让他与另一位教授确定了一个植物新属“人字果属”。  在此后的研究中,肖培根又陆续研究发现了药用植物的32个新种和11个新变种。如,三角叶黄连(雅连的原植物)、蒙古黄芪、暗紫贝母(川贝母的主要原植物)、湖北贝母,这4个植物新种或新变种后被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为保证中药用药的正确性起到了重要作用。1982年,我国发行的一套药用植物邮票中,就有在植物名称后面以肖培根名字“Hsiao”命名的暗紫贝母。  为了从基础理论角度支持中药资源的开发,在多年实际工作的基础上,肖培根开始致力于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和疗效间存在规律性的研究。在对一些重要药用植物类群开展多学科的研究及传统疗效的计算机统计分析中,肖培根发现,不少药用植物存在着亲缘关系,它们的植物形态、化学成分和疗效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继而他在乌头类、莨菪类、大黄类等类群研究中首次总结出了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和疗效间存在的联系及规律性。  利用这一药用植物亲缘关系规律,肖培根发现,凡是叶子具有任何掌状分裂的大黄植物中都含有番泻苷,而且也有明显的泻下作用。他还推测西藏茄科的矮莨菪属(又称马尿泡属)中很可能会含有莨菪碱类的生物碱成分,后来的研究果然证明了这一推测,矮莨菪不但含有莨菪碱类的生物碱,而且含量还非常高。他还根据这种规律从同科属亲缘相近的植物种类中寻找进口药的国产资源,开发出了国产萝芙木制剂:降压灵。  肖培根的这一研究,不仅用于指导中药资源开发、寻找新的药源,可以减少盲目性,提高成功率,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还可用于指导中药质量研究;用于对中草药进行系统整理,为新药寻找提供有价值的筛选线索;还能帮助预测成分或有效成分等。  提出三级开发理论,让中药资源开发走向良性循环  肖培根:“只有在深入研究和开发的基础上,才能获得真正过硬的好产品。也只有在正确地处理利用与保护这对矛盾时,才能保证中药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    1983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今药用植物研究所)成立,肖培根出任所长。研究所建在当年有“北京的西伯利亚”之称的西北旺农场,全部仪器设备加起来还不足10万元。  肖培根提出中药三级开发理论,即一级开发瞄准药材和原料,不断扩大药用植物和中药资源的数量和提高它们的质量以保证供应、保护已有资源;二级开发将药材和原料再加工为药品和其它轻工业产品;三级开发寻找创制新药和新制剂。并为药植所制定了发展西洋参、天麻、沙棘、灵芝和金荞麦五大重点项目的目标,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此后的13年中,在他领导下,药植所白手起家建立了药厂,西洋参、天麻、灵芝、金荞麦、沙棘等一批重要中草药的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开发的西洋参、蜂王浆等10余种产品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推广西洋参、天麻等成果产生社会经济效益超过亿元。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德培认为,肖培根的这一理论,为药用植物和中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指明了方向,促进了我国药用植物和中药资源开发走向良性循环。  从年的10年间,药植所科研成果和科研论著也成就辉煌:162项院级以上重点课题、80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其中4项获国家奖励,45项获部级奖励,发表论文600余篇,编撰专著26部(卷)。  而肖老培养的60名博士和18名硕士研究生,也已遍及海内外。他们中的不少人已成为所在学科领域的中坚力量,有的已在中药新药研究与产业化方面,走出了一条使传统中药产业化的路子。  中药走向世界的首要倡导者  肖培根:“中药没有出去见世面,怎么能发展?中药如果不走现代化的道路,是一定会被时代所抛弃,是没有任何出路的!”    1978年,肖培根作为新中国第一个派到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WHO)总部工作的技术官员,并开始担任WHO传统医学咨询顾问团顾问,与后来的中岛宏总干事成为了药物处的同事。  1980年,肖培根第一次站到大型国际讲坛上。他被邀请参加了在法国举行的第一届国际药用植物研究大会,并作“中草药的传统经验及其在药物研究及新药寻找中的运用”的学术报告,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有关中草药的大型国际讲坛首次系统介绍我国中药科研成就,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掌声。  自1963年以来,肖培根应邀访问了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及大洋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结交各国知名专家和草药专家,与不同肤色、不同背景的外国同行建立起深厚的友谊。他一直在各种国际学术会议上满怀激情地介绍中药现代研究的最新成就,扩大中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并撰写英文专著对中医药进行系统论述和介绍,内容涉及中药的概况和丰富资源、中药的现代研究方法及途径、中药在中国保健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药与新药开发等。近几年来,他已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了20多篇系统介绍中草药的学术论文。  1994年,他作为大会主席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第三届国际传统药物学术大会,并当选国际传统药物学会主席。他在传统药物研究领域的造诣,还使他成为了诸多国际著名学术刊物的编委,并一直担任着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咨询团顾问。  58年弹指一挥间。如今,走入耄耋之年的肖院士仍勤奋耕耘在药用植物亲缘学的领域里,不断地探索,致力于为药用植物及中药研究和提高、为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做出贡献。他说:“生药学和中药学在21世纪,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会再度辉煌!”  链接:  肖培根院士:中国药用植物及中药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学术带头人,国际著名的传统药物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利用与保护研究中心主任、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咨询团顾问。1994年当选国际传统药物学会主席,曾任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主任。1988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002年获“全国杰出专业人才”荣誉称号;200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先后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专著20余部(卷),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近80名,其中博士研究生60人。
国内统一刊号:CN11-0153 邮发代号:1-140(国内)D-1138(国外)
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甲四号 邮编:100192 电话:&&
传真: mail:广告热线:Copyright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All
Rights Resened您所在的位置: &>&
金不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异名】独脚乌桕(《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石琴薯、山乌龟(《广西中草药》),地乌龟(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地不容(《文山中草药》)。【来源】为防己科植物华千金藤的块根。【植物形态】华千金藤木质藤本。块根近球形,外皮灰褐色。茎中空。外皮灰白色,有条纹,无毛。叶互生,薄膜质,阔三角状圆形,盾状着生,长10~15厘米,宽14~20厘米,先端钝具小凸尖,边缘有不明显的浅波状,下面苍白色,掌状脉9条,5条向前,4条向后;嫩叶叶脉红色,折断流出红色汁液;叶柄长20~30厘米。雌雄异株,复伞形花序腋生;雄花序近肉质,总花梗长约4厘米,分枝长1~1.5厘米;萼片6,狭倒卵状长圆形;花瓣3~4,短而阔的倒卵形,内面有2枚腺体。核果倒卵形,长和宽均约6毫米,压扁状,背脊两侧各有小横肋15~18条,肋的中段低平,两侧凹陷。花期夏季。生于向阳山坡、石缝、峭壁及溪边、沟旁灌木丛中。分布广东、广西、云南、四川、湖北、浙江等地。【采集】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化学成分】根含左旋延胡索乙素(即四氢掌叶防已碱)约1%,尚含黄酮甙、氨基酸、有机酸、糖类和酚类。【药理作用】①镇痛、催眠及镇静作用乙醇提取物、总生物碱、非酚性生物碱及提得之结晶(左旋延胡索乙素)均有明显镇痛作用(小鼠热板法),酚性生物碱则无效。左旋延胡索乙素5毫克/公斤即能显著镇痛,其镇静、催眠作用与延胡索同,参见"延胡索"条。②对呼吸、血压的影响麻醉犬腹腔注射左旋延胡索乙素15~80毫克/公斤对呼吸无明显改变,低剂量对血压无明显影响,高剂量则使之下降。【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寒。"【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健胃止痛,散瘀消肿。治外感咳嗽,咽痛,口舌生疮,呕吐腹泻,痢疾,胃痛,痈疽肿毒,跌打损伤。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痔疼痛,跌打肿痛,神经痛,牙痛,急性胃肠炎,菌痢,上呼吸道感染,咽痛。"②《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健胃止痛,消肿解毒。"③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肺结核,痈疮,脓肿,消化不良,口腔炎。"④《文山中草药》:"治胃痛,腹胀,腹泻,疟疾。"⑤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对口疮及汤火伤。"【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研末、磨汁或浸酒。外用:捣敷、研末撒或磨汁涂。【宜忌】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孕妇忌服。"辽宁中医药大学大连校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杨丹丹,樊丽娜,秦泽军,等辽宁省大学..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辽宁中医药大学大连校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杨丹丹,樊丽娜,秦泽军,等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肉植物有没有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