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资源整合的好处主要思路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建设意见的通知
系统程序框架加载中.....
招投标公告[][][][][][][][]
造价总站文件[][][][][][][][]
行业动态[][][][][][][][]
定额解答[][][][][][][][]
各省动态[][][][][][][][]
当前位置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建设意见的通知
&&&&各市、县人民政府,区直各委、办、厅、局:&&&&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建设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五年九月二十三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建设意见&&&&为进一步整合我区旅游资源,打造旅游品牌,培育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做大做强我区旅游产业,实现我区旅游产业的新突破和跨越式发展,现提出广西重点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建设意见。&&&&一、重点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建设总体思路&&&&(一)总体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景区景点建设为中心,以特色旅游线路建设为载体,以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整合资源、培育品牌、建设精品、形成网络。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加大部门联动和区域合作力度。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和区域布局,大力开拓海内外客源市场。加快旅游企业改革创新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全面构筑开放带动型旅游产业体系,促进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二)发展目标。&&&&力争到2010年全区接待国内游客8200万人次,接待入境游客28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50亿元人民币,旅游外汇收入6.5亿美元,旅游总收入6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同期全区cdp的10%左右。将我区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设施完善、服务一流、驰名中外的中国旅游强省,使旅游业成为我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对外开放的形象产业。&&&&(三)总体框架。&&&&全面构筑“一个旅游龙头、两条黄金旅游带、两大旅游集散中心、五大旅游特色、六大旅游品牌、八大旅游区、十条精品旅游线路”的总体旅游发展框架。&&&&1.进一步发挥桂林市对我区旅游产业发展的龙头辐射和带动作用。&&&&2.建设完善“桂林-贺州-柳州-河池-来宾-南宁-钦州、防城港(东兴)-北海”和“梧州-玉林-贵港-南宁-百色-崇左”南北、东西两条黄金旅游带。&&&&3.建设和完善桂林市、南宁市两大旅游集散中心。&&&&4.突出自然山水、滨海休闲、边关揽胜、民族风情和红色旅游五大旅游特色。&&&&5.着力打造桂林山水、德天瀑布、北海银滩、百色天坑、民族风情、红色之旅六大旅游品牌。&&&&6.全面推进大桂林山水文化旅游区、南宁壮乡绿城会展商务旅游区、德天跨国大瀑布旅游区、环北部湾滨海跨国旅游区、百色大天坑群旅游区、大瑶山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区、桂东宗教历史文化旅游区、左右江红色旅游区等八大旅游区的规划建设。&&&&7.整合建设桂林山水精华游、环北部湾滨海休闲度假游、德天跨国瀑布边关游、“刘三姐”风情游、大石围天坑群探秘游、桂东宗教历史文化游、邓小平足迹游、孙中山北伐足迹游和壮、瑶、苗、侗、仫佬民族风情游、中越边境跨国游十条精品旅游线路。&&&&二、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建设重点&&&&(一)建设和完善两大旅游集散中心。&&&&1.桂林旅游集散中心。完善和提升桂林作为世界旅游目的地、广西旅游集散中心、中国西南和中南地区旅游集散中心的地位和发挥桂林的旅游龙头和辐射带动作用,将其建成区域性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广西乃至中国的旅游客源集散、旅游教育培训、信息服务、旅游文化中心以及广西旅游形象宣传的窗口。完善桂林与国内外旅游客源地和主要旅游城市的交通网络。加强桂林与区内外旅游目的地在旅游企业和资本运营方面的联动与合作。完善城市会展商务、文化娱乐、宾馆饭店、公共交通、信息网络等公共服务系统。&&&&2.南宁旅游集散中心。强化南宁作为我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和发挥壮文化的集中展示和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南宁在交通、会展、商务、旅游购物等方面的集散作用。努力将南宁市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市场的壮民族文化特色鲜明、城市生态环境优良的区域性国际会展商贸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中心。建立与东盟、大湄公河次区域、泛珠三角和大西南对接的旅游平台及空间网络。加强南宁与两大黄金旅游带上其它城市和旅游区(点)之间的互动,突出南宁在我区旅游南北对接、东西呼应以及广西-越南-东盟国家大格局中的枢纽地位和集聚辐射功能。增加南宁至东南亚各国的航线并实现落地签证。加快建设和完善南宁的航空交通、国际陆路客运、城市交通、市政公用设施、信息网络平台、旅游安全保障、大型商贸物流设施、会展商务设施、文化娱乐设施、接待服务设施等。&&&&(二)着力打造六大旅游品牌。&&&&1.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构建以桂林山水为核心,以文化为内涵,以休闲度假、会展商务、民族文化体验相配套的复合型旅游产品空间体系,拓展桂林山水旅游品牌的旅游形象和产品空间。突出新桂林、新风貌、新体验的世界最佳旅游目的地之一、最佳人居环境和休闲度假地形象,充分展现桂林风景游览和历史文化名城形象。&&&&2.德天瀑布--“亚洲第一大跨国瀑布”。突出山水生态观光游、边关风貌揽胜游、生态休闲度假游、民俗风情体验游等旅游主题。将德天跨国大瀑布、爱江田园风光、硕龙地下长城、沙屯叠瀑、黑水河、明仕田园、下雷原始枧木林等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德天瀑布旅游品牌核心,打造“亚洲第一大跨国瀑布”旅游形象。&&&&3.北海银滩--“中国第一滩”。以环北部湾南亚热带海滨风光风情、中越边关风貌和人文历史积淀为特色,以北海银滩为核心,以涠洲岛、斜阳岛和星岛湖为两翼,将环北部湾的特色旅游资源串联组合,实现“点轴式”整合包装,进行集约开发和整体提升,打造“中国第一滩”的旅游形象。&&&&4.百色天坑--“世界最大的天坑群”。以百色大天坑群为核心景区,以乐业县城为旅游服务基地,配套开发布柳河--仙人桥景区、百朗大峡谷景区和黄掠洞天坑国家森林公园,构建百色大天坑群旅游品牌的核心支撑,重点开发游览观光、科普教育、科考探险、极限运动、高山原始部落、民俗文化体验等旅游产品,打造“世界第一大天坑群”旅游品牌。&&&&5.民族风情。&&&&(1)以刘三姐文化为主线,系统整合宜州刘三姐故乡文化、桂林印象·刘三姐、柳州鱼峰山、来宾忻城莫土司衙署、宁明花山崖壁画、田阳敢壮山布洛陀始祖文化、靖西壮族生态博物馆、那坡黑衣壮、龙州天琴长衣壮等壮民族文化旅游资源。&&&&(2)以大瑶山脉为载体,在金秀全县范围内开发瑶族特色旅游资源,以瑶族村寨游览、瑶族文化展示、瑶族历史文化研究、瑶族医药保建、瑶乡休闲度假、瑶族朝圣中心等为开发方向,深度挖掘瑶民族文化历史内涵,打造世界瑶都形象,并同时开发南丹白裤瑶等其它特色瑶民族文化旅游资源。&&&&(3)培育开发侗族建筑、苗族节庆等特色民族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少数民族典型原生态的村落、博物馆和民俗风情,适度开发民族文化主题公园,丰富品牌的层次结构和文化多样性。&&&&(4)开发我区具有唯一性的京族、仫佬族、毛南族等少数民族旅游资源。&&&&(5)弘扬、整合和提升特色民族节庆活动,以广西民族博物馆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为载体,集中全面展示我区少数民族风情,提高我区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力,让广西民族文化走向世界。&&&&6.红色之旅。突出革命遗址考察游、红色故里寻访游、革命足迹觅踪游、革命先烈凭吊游等红色旅游主题。以百色市为我区红色旅游中心,以邓小平同志所领导的百色起义、龙州起义革命史实为主线,将百色起义纪念地、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和政治部旧址、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第八军会师旧址、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田东经正书院、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前敌委员会旧址--魁星楼、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东兰韦拔群烈士陵园及故居、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军部旧址、龙州起义纪念馆、龙州起义革命烈士纪念碑园、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地及碑园、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山--老山界、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等系列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全方位提升和凸现“邓小平足迹之旅”、“长征之旅”和“抗战文化”三大红色旅游主题,形成我区红色旅游品牌核心,打造中国红色旅游品牌形象。&&&&(三)建设完善八大旅游区。&&&&1.大桂林山水文化旅游区。范围包括桂林、贺州两市及其辖县区和柳州市的三江县。将该区建设成为以桂林山水为领衔品牌,以游览观光、历史和民族文化体验、生态休闲度假、会展商务为主题旅游功能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重点配套、完善城市旅游交通、景区道路、会展商务、信息咨询、文化娱乐、特种旅游服务、旅游购物、旅游文化街区等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重点整合开发:&&&&(1)以漓江喀斯特地貌景观、资江--八角寨丹霞地貌景观、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自然山水观光旅游产品。&&&&(2)以灵渠、靖江王城王陵、龙脊梯田、桂海碑林、桂系名人故里、愚自乐园、荔浦龙怀、黄姚古镇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旅游产品。&&&&(3)以桂林乐满地、阳朔西街、东街、兴安水街、龙胜温泉、贺州温泉等为代表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4)以印象·刘三姐、三江程阳桥侗族风情等为代表的民族风情旅游产品。&&&&2.南宁壮乡绿城会展商务旅游区。范围包括南宁市及辖县区、防城港市上思县、河池市大化县。将该区建设成为以壮民族文化和东南亚风情、中国绿城、东南亚会展商务中心为特色和领衔品牌,以会展商务、民族风情体验、游览观光、娱乐购物、生态休闲为主题旅游功能的面向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重点配套、完善城市旅游交通、景区道路、城市公共服务、旅游接待服务、会展商务、旅游信息咨询、文化娱乐、风味餐饮、特色文化街区、旅游购物等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重点整合开发:&&&&(1)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广西民族博物馆、东盟文化艺术园、刘三姐剧场、南宁秀餐天下、广西少数民族生态博物馆、伊岭壮文化大观园等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2)以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及经济园区、国际会展中心、国际商贸园区、娱乐游憩商业区等为代表的会展商务旅游产品。&&&&(3)以城市绿色环境、标志性城市景观、邕江风景带、南宁青秀山、广西药用植物园等为代表的城市风貌观光旅游产品。&&&&(4)以南宁良凤江、环大明山、广西农业科技示范园、武鸣花花世界、横县茉莉花、大化七百弄、上思十万大山等为代表的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3.德天跨国大瀑布旅游区。范围包括崇左市及其辖县区、百色市所辖的靖西、德保和那坡三县。将该区建设成为以亚洲第一大跨国瀑布--德天跨国大瀑布为领衔品牌,以游览观光、休闲度假、跨国旅游、民俗体验为主题旅游功能的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重点建设、完善对外交通、瀑布补水、旅游城镇、口岸配套、边贸集市、旅游信息服务中心、特色民族文化娱乐、民族旅游商品开发、特色文化街区等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重点整合开发:&&&&(1)以大新德天跨国大瀑布、靖西大峡谷群、崇左石林、德保老虎洞--吉星岩等为代表的喀斯特山水观光旅游产品。&&&&(2)以宁明花山崖壁画、凭祥友谊关、大连城、龙州小连城、靖西旧州等为代表的南国边关历史人文旅游产品。&&&&(3)以那坡黑衣壮、龙州天琴长衣壮等为代表的少数民族风情旅游产品。&&&&(4)以崇左白头叶猴生态公园、大新明仕田园风光、黑水河、左江风光为代表的生态休闲旅游产品。&&&&4.环北部湾滨海跨国旅游区。范围包括北海、钦州两市及辖县区、防城港市的港口区、防城区和东兴市以及环北部湾近海海域,在线路组织上延伸至越南下龙湾。重点建设、完善城市旅游交通、景区交通、海上航线、直升机场、滨海观光大道、城镇接待服务、文化娱乐、边境口岸、信息咨询、旅游购物、边贸街区、海产品开发等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将该区建设成为以中国第一滩--北海银滩为领衔品牌,以会议度假、休闲疗养、边境商贸、考察观光、购物娱乐为主题旅游功能的区域性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重点整合开发:&&&&(1)以北海银滩、涠洲岛、海底珊瑚礁、红树林、钦州三娘湾、七十二泾、防城港江山半岛、金滩为代表的亚热带滨海特色山水旅游产品。&&&&(2)以东兴及越南的芒街、下龙湾为代表的中越跨国风情旅游产品。&&&&5.百色大天坑群旅游区。范围包括百色市的右江区、平果、田东、田阳、凌云、乐业、田林、西林、隆林等县区和河池市的巴马、凤山、东兰、天峨、南丹等县。将该区建设成为以世界第一大天坑群--百色大天坑群为领衔品牌,以游览观光、科考探险、长寿度假、民族风情体验为主题旅游功能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重点建设、完善对外交通、景区交通、直升机场、城镇和游客信息服务、地方文化娱乐、旅游购物、风味餐饮、特色文化街区等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重点整合开发:&&&&(1)以百色大石围天坑群、百朗大峡谷、布柳河--仙人桥、罗妹洞、黄掠洞天坑国家森林公园、凤山三门海天窗群、凌云蝶城山水为代表的大尺度喀斯特地貌特色山水旅游产品。&&&&(2)以巴(马)凤(山)盘阳河流域为代表的世界长寿文化旅游产品。&&&&(3)以天峨龙滩水电站为代表的红水河流域现代大型工程观光旅游产品。&&&&(4)以田阳敢壮山壮族布洛陀始祖遗址、南丹白裤瑶风情、红水河流域铜鼓文化为代表的民族风情旅游产品。&&&&6.大瑶山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区。范围包括来宾市及辖县区、柳州市除三江县外的所辖县区以及河池市所辖的金城江区和宜州、罗城、环江、都安等市县。将该区建设成为以刘三姐文化和世界瑶都等民族风情为领衔品牌,以民俗风情体验、观光休闲、生态度假为主题旅游功能的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重点配套、完善对外交通、景区交通、城镇风貌、度假酒店、特色民族餐饮、旅游信息咨询、壮瑶民族文化娱乐、特色民族文化街区、旅游购物等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重点整合开发:&&&&(1)以壮、瑶、苗、毛南、仫佬族等为代表的民族风情旅游产品。&&&&(2)以金秀大瑶山、武宣百崖大峡谷、融水元宝山、贝江、柳州大龙潭、宜州下枧河等为代表的特色山水旅游产品。&&&&(3)以宜州刘三姐、柳州柳候祠、忻城莫土司衙署等为代表的历史人文旅游产品。&&&&(4)以象州温泉为代表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7.桂东宗教历史文化旅游区。范围包括梧州市、玉林市和贵港市及各市辖县区。将该区建设成为以桂平西山、容县都峤山、梧州龙母故里文化、桂平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地址、玉林云天文化城为标志性景区,以宗教文化、观光游览、生态休闲度假为主题旅游功能的面向东南亚、粤港澳台和大西南地区的区域性旅游目的地。重点建设、完善对外交通、景区道路、内河航运、旅游城镇、旅游信息咨询、文化娱乐、宗教文化街区、旅游购物等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重点整合开发:&&&&(1)以容县都峤山、桂平西山、梧州龙母太庙、贵港南山寺、北流勾漏洞、博白宴石寺等为代表的宗教文化旅游产品。&&&&(2)以桂平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地址、玉林云天文化城、容县真武阁、陆川谢鲁山庄等为代表的历史人文旅游产品。&&&&(3)以梧州白云山、飞龙湖、玉林大容山、陆川温泉、博白温泉等为代表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8.左右江红色旅游区。范围包括百色市的右江区、靖西、德保、平果、田东、田阳、凌云、乐业等县区和河池市的金城江区、巴马、凤山、东兰、大化等县区以及崇左市的江洲区及龙州、凭祥、宁明、大新等县区。将该区建设成为以“百色风雷、两江红旗”为主题形象,以百色起义、龙州起义为领衔品牌,以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旅游功能的全国重点红色旅游区。重点保护和整合开发:&&&&(1)以百色起义纪念地(馆、碑、革命烈士陵园)、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粤东会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政治部旧址--清风楼、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田东经正书院、百谷红军村及红军码头、乐业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第八军会师旧址等为重点的百色起义红色旅游景区。&&&&(2)以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军部旧址、龙州起义纪念馆、龙州起义革命烈士纪念碑园、龙州铁桥保卫战遗址等为重点的龙州起义红色旅游景区。&&&&(3)重点保护开发河池市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前敌委员会旧址--魁星楼、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韦拔群烈士陵园及故居、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西山革命根据地旧址、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河池宿营地军部标语楼旧址等红色旅游景区(点)。&&&&(4)重点保护开发中共广西省委机关旧址(百色起义前奏“南宁兵变”策划地遗址)--南宁光昌汽灯店等红色旅游景点。&&&&(5)联线开发以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地及碑园、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山--老山界、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为代表,以“长征之旅”和“抗战文化”为主题的桂北地区红色旅游产品。&&&&(6)加大与百色大石围天坑群、凤山三门海天窗群、巴马盘阳河流域世界长寿文化旅游、田阳敢壮山壮族布洛陀始祖遗址、南丹白裤瑶风情、德天跨国大瀑布、宁明花山岩画、靖西通灵峡谷群等周边特色旅游产品及越南旅游市场的联动发展力度。加大与胡志明足迹之旅的联动开发力度。重点建设、完善景区内、外交通设施。加快百色市右江区、龙州和东兰县城红色旅游基地建设,配套开发城镇和游客信息服务、红色旅游文化娱乐、红色旅游购物和商品开发、老区特色风味餐饮、红色旅游文化街区等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全面整合和提升红色旅游品牌形象,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拓展旅游营销网络,强化旅游市场影响力。做好革命文物维修和陈列。&&&&(四)加快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1.重点推进60个旅游景区(点)项目建设(其中28个标有“*”符号的项目属自治区重点推进项目)。&&&&(1)生态观光游览类(17个):龙胜龙脊梯田b区、*资江--八角寨景区、*贺州大姑婆山旅游区、*德天瀑布旅游区、通灵大峡谷景区、圣堂山--长峒河生态峡谷景区、武宣百崖大峡谷景区、*柳州大龙潭--都乐岩景区、玉林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化七百弄景区、上思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环大明山生态旅游区、广西农业科技示范园、武鸣花花世界观光园、*阳朔东街--遇龙河景区、*百色大天坑群旅游区、凤山三门海天窗群景区。&&&&(2)休闲度假类(13个):桂林桃花江旅游度假区、*乐满地休闲世界二期工程、*北海银滩旅游度假区、碧海银沙国际度假村、*涠洲岛--斜阳岛滨海旅游度假区、合浦星岛湖旅游度假区、*钦州三娘湾海滨生态度假区、*巴马盘阳河长寿旅游度假区、龙胜温泉旅游度假区、宁明花山温泉旅游度假区、陆川九龙温泉旅游度假区、南宁九曲湾温泉旅游度假区、*防城港大平坡沙滩体育公园。&&&&(3)历史和民俗文化体验类(23个):*兴安灵渠--秦城水街景区、荔浦银子岩景区、*昭平黄姚古镇景区、*三江程阳桥景区、*宁明花山景区、靖西旧州--龙邦口岸景区、*凭祥友谊关--大连城景区、龙州边关历史文化景区、*田阳敢壮山壮族布洛陀始祖遗址景区、*金秀世界瑶都、*宜州刘三姐故乡--下枧河景区、忻城莫土司衙署景区、*容县都峤山景区、*桂平西山--白石山景区、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地址景区、*梧州龙母故里文化景区、*南宁广西民族博物馆、东盟文化艺术园、刘三姐剧场、广西少数民族生态博物馆、青秀山东南亚民俗文化园、南宁东南亚文化风情街区、南宁传统中医药文化旅游基地。&&&&(4)红色旅游(5个):*百色起义纪念地景区、*龙州起义纪念地景区、桂林八路军办事处旧址景区、红军突破湘江纪念碑园景区、*东巴凤革命遗址景区。&&&&(5)其他(2个):环北部湾海上国际豪华邮轮开发、南宁秀餐天下。&&&&2.旅游交通。加快修建或扩建贵港-桂平-平南-藤县、资源-龙胜、龙胜-三江、龙州-水口、靖西-龙邦、防城-东兴的高等级公路;完善和修建桂林-大圩-草坪-兴坪-福利、兴安华江-猫儿山顶、兴安-灌阳、金秀县城-荔浦、金秀-平南、大新-崇左-上思-钦州、南友高速-龙州-金龙-明仕-硕龙-德天、乐业-花坪-雅长-田林、乐业新化-磨里-布柳河仙人桥-天峨、忻城-宜州、忻城-红渡-古蓬-上林、上林-马山、防城江山-扶隆-上思、邕宁苏圩-上思、巴马-大化、大化-平果、东兰-凤山、凤山-乐业、凤山-天峨、东兰武篆-巴马西山、横县-灵山-浦北、隆林-贵州兴义、贺州-鹰扬关段等24条公路建设。&&&&完善桂林-柳州-南宁-凭祥-越南(河内、海防)的铁路客运和南宁-百色-昆明的铁路客运;增设桂林、南宁至北京、上海、广州、昆明、贵阳、深圳、香港、越南下龙湾、河内等主要客源地的旅游列车或车次;有计划地改扩建主要旅游城市火车站。改扩建南宁、桂林、百色田阳机场,增开我区主要机场的国际和国内航线、航班;适时开通互联的区内航空支线。建设北海二期客运码头;完善江山半岛国际旅游码头;开辟(通)南宁、柳州-贵港-桂平-梧州-广州(香港)的豪华旅游客轮;新建梧州铁路、公路、水运的联运码头;加快调整和修建红水河流域旅游码头。&&&&3.游客通关口岸。重点建设完善桂林、南宁两个航空口岸以及东兴、凭祥友谊关等公路口岸,规划建设大新硕龙、龙州水口、靖西龙邦等口岸,建设完善北海、防城港海上国际航线,完善口岸旅游服务功能。建立红色旅游与越南客源市场(包括“胡志明之旅”)的便捷对接通道。&&&&4.旅游接待服务基地。重点加强桂林、南宁、北海、柳州、百色、贺州、梧州、玉林、崇左、贵港、钦州、来宾、防城港、河池市城区和桂平、东兴、凭祥、龙州、宜州、阳朔、兴安、龙胜、资源、荔浦、三江、乐业、靖西、巴马、东兰、凌云、金秀、大新、容县县(市)城区以及硕龙镇、涠洲镇、黄姚镇、旧州镇、姑婆山旅游镇等38个主要市县(镇)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建设完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特色风味饮食街、特色旅游文化(商品)街区、特色文化娱乐设施;提升宾馆饭店档次和品位,建立旅游城镇医疗救护系统;完善市政建设,加强城市景观体系和城市标志物建设。&&&&5.旅游信息网络。重点建设完善38个主要旅游城镇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中心,并扩大覆盖范围;在香港、澳门、上海、广州、北京等主要客源地城市设立广西旅游咨询服务点;建设完善我区旅游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以及14个地级市的旅游网站;加大旅游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全面开展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全国性的旅游资源数据库。&&&&6.旅游商品。重点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和鲜明地方特征的民族工艺品、绿色风味食品、药用保健品、土特产品、旅游文化纪念商品、红色旅游纪念品、旅游日用品等系列产品。建设南宁(广西)旅游商品研发中心和旅游商品批发市场,完善桂林(瓦窑)旅游商品市场;在全区各市及重点旅游县建设一批特色旅游商业街;建立特色旅游商品销售网络;成立旅游商品行业协会机构,规范经营行为。&&&&三、重点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主要措施&&&&(一)加强跨区域旅游合作。&&&&1.加强与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旅行理事会、全球最大的旅游供应商、国际航空公司的联动,构建与国际主要旅游目的地特别是与东盟国家、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和地区的联动平台。研究和落实与东盟旅游发展合作的对策和政策、措施。开辟我区至东盟主要国家空中航线,建设航空旅游便捷通道。加强桂粤港澳地区、西南地区的旅游联动,推进与周边省区的无障碍旅游区建设。&&&&2.加强泛珠三角经济区域的旅游宣传促销合作;加大桂粤港澳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旅游项目投资合作开发力度,联合开展旅游项目招商引资。&&&&3.加强旅游扶贫合作和两广旅游人才培养。发挥我区在西南出海大通道和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构架中的枢纽作用和区位优势,构建大西南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格局。&&&&4.加强我区两大旅游集散中心、六大旅游品牌和八大旅游区之间的联动,联合开拓客源市场,推介旅游产品和线路,推进全区无障碍旅游区的建设,推进全区旅游企业的联合发展,重点促进南北旅游企业的联合开发与经营。&&&&(二)加强跨部门旅游联动。&&&&1.旅游部门要努力调整全区旅游产业发展总体布局,加快旅游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旅游品牌、重点特色旅游项目和旅游线路规划建设,集合各方面力量打造我区旅游品牌,培育我区旅游新的增长点。&&&&2.宣传部门要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整体提高我区旅游知名度。&&&&3.发展改革部门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应进一步突出旅游产业地位,加大对旅游产业资金投入和项目支持。&&&&4.交通部门要将旅游公路纳入全区公路建设规划,围绕重点旅游景区开发搞好配套公路建设,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应努力解决好以品牌旅游景区和项目为核心的旅游交通网络体系建设;铁路部门要增开旅游专列;航空部门要增开国内国际航空线路特别是东盟国家重点城市至广西的航空线,增开我区区内和广西至周边省区的航空支线。&&&&5.建设部门要加强对城市景观、完善城市功能和重点旅游县镇建设的指导,在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旅游开发方面应与旅游部门建立协调机制。&&&&6.农业部门要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积极协助和鼓励发展乡村旅游和农业旅游示范点。&&&&7.林业部门应加快森林生态旅游发展。&&&&8.文化、民族、民政部门要加强对重点文物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点烈士陵园、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缮,组织革命历史、民俗风情题材文艺和文学创作,指导组织与旅游相关的文艺演出活动,组织落实相关旅游项目计划,深入挖掘我区特色民族文化和革命历史文化,并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9.环保部门要加强旅游资源开发活动的环保监督,对重点特色旅游景区周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景观破坏的建设项目要从严审批。&&&&10.医疗卫生部门要与旅游部门联合建立旅游紧急救援系统,加强对旅游活动中传染病的监控和应急处理能力建设。&&&&11.水利水运部门要搞好江河、湖泊水上旅游安全管理,加快建设水利风景区。&&&&12.海关、边防、外事、口岸部门要积极支持边境跨国旅游,简化跨国旅游手续。&&&&13.财政部门要加大对旅游的投入,逐步建立以财政性资金为引导的投入机制,金融部门要为旅游开发建设提供贷款支持和融资服务。&&&&14.科教部门要积极推进科技新成果在旅游发展中的应用,大力扶持组建桂林旅游学院。&&&&15.国土、海洋部门要协调好旅游发展与其他海洋产业的功能关系,切实保护珍稀海洋生物旅游资源,处理好旅游开发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对特殊的地貌、海洋景观集中区要积极申报世界或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海洋类自然保护区。&&&&16.扶贫部门应通过扶持旅游开发加快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步伐。&&&&17.政法部门要配合搞好旅游市场秩序整顿,营造良好旅游环境,保护旅游经营者和游客的合法权益。法制部门应积极推进旅游产业的法制化建设,加强旅游立法,完善旅游法规,规范旅游行为,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18.安监部门要指导抓好旅游活动各环节的安全工作。&&&&(三)进一步强化政府主导型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1.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旅游产业发展在规划、政策、管理、旅游大环境、建立投融资平台和各部门联动、各旅游生产力要素整合、全社会支持等方面的主导作用。&&&&2.要打破部门和条块分割,形成合力,共同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培育大产业,整体推进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3.各地级市和重点旅游县要设立并完善旅游产业发展协调领导机构,有效的指导、组织、协调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四)完善投融资体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各级人民政府要全面贯彻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改善投资软环境,扩大对外开放的各项决定,广开渠道,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大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力度。集中筛选和包装一批特色旅游项目,重点对外推介招商。建立项目协调服务机制,实施鼓励旅游项目投资的优惠政策。对于符合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指导目录的重大旅游项目和有利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项目要积极鼓励外商进行投资;支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实体投资经营旅游项目。&&&&(五)创新和完善旅游管理体制与机制。&&&&完善各级旅游行政管理体系与职能,建立和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全区旅游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对旅游企业实行质量监督、信誉调控和理赔制度。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的组织和协调职能,逐步实现旅游行业的自律性管理。积极推进景区经营管理体制创新,完善景区特许经营权转让制度。推行“政府引导协调、专家指导管理、市场运作资本、企业开发经营、管理部门监督”的旅游项目投资开发模式和工作机制。&&&&(六)加大改革力度、做大做强旅游企业。&&&&加快旅游企业改革创新步伐,建立符合国际市场竞争要求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积极推进旅游企业上市、项目融资、资产重组,实现企业的规模化投资经营。鼓励区内外有实力的各类企业兼并、收购、控股我区旅游企业、旅游资产和特色旅游景区。努力组建一批跨国家、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旅游企业集团。在重点旅游城市,围绕旅游资源和产品的整合,组建以大型旅游项目为载体的大型旅游企业,建立新的旅游投融资机制,构建广西旅游资源和产品整合的企业主体。&&&&(七)大力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通过规范化、法制化、市场化手段管理和调控旅游市场,引导旅游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主体,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旅游行业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框架。加快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和旅游诚信建设。进一步做好旅游健康安全工作,巩固和完善假日旅游协调机制,进一步规范整治中越边境旅游市场,依法理顺旅游价格关系和价格管理体制,建立高效有序的投诉受理和处理机制,切实保护旅游经营者和游客的合法权益。&&&&(八)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科学整合旅游、外事、宣传、广播、电视、出版、外贸等部门宣传促销资源,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地宣传广西旅游形象。集合各级政府、旅游企业、旅行商、旅游代理商和经销商、媒体等各方面的宣传力量,统一宣传,谋求最大的营销效果。继续深入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广西优秀旅游县(市)”活动,打造旅游品牌。充分发挥桂林、南宁两个旅游集散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整合六大旅游品牌共同开拓客源市场,打破行政区域壁垒,相互宣传,互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集散地,跨区域合力打造统一的旅游形象,提升旅游品牌的市场影响。重点加强对主要旅游客源地的宣传促销,实施旅游品牌营销战略,着重抓好重点旅游景区和旅游线路的宣传促销。加强对旅游市场需求趋势及其变化特征的研究,及时改进和调整宣传促销方式和手段。&&&&(九)加快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完善以大专院校为骨干、以中专和职业高中为补充的旅游教育体系。吸纳知名专家、学者作为旅游顾问,建立专家信息库。加强旅游从业人员职业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建设桂林旅游学院,将其建成广西旅游人才培养基地乃至中国和世界旅游组织指导、联系的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完善桂林旅游人才市场,加大导游人员培训力度。充实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的人才队伍,构建学习型旅游组织,建立旅游企业家群体。有针对性地引进和培育通晓东盟民俗与文化方面的高级管理和经营人才。引进和培养旅游规划、社区旅游管理、旅游企业管理、文化旅游开发、饭店管理、职业经理、营销策划、会展旅游、少数民族民俗等方面高级人才和紧缺人才。实施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人才建设计划;与越南联合建立旅游人才培养机制。&&&&(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主要旅游城镇和重点景区及周围环境的综合治理,防止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旅游区域内排放污染物必须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严禁在重点景区周围新建污染型厂矿。突出保护重点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加强对历史文化遗迹遗址和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加快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坚持十分珍惜利用土地和严格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严格控制永久性旅游建设用地。旅游建设用地要纳入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加强高新技术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应用。&&&&(十一)加快完善旅游产业发展政策支持体系。&&&&依法制定和出台在财政扶持、税费优惠、土地使用、价格调控、引资奖励、行业改革、对外开放、投资融资、项目前期工作等方面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资源整合的好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