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词瀚先生是谁?现在是负责什么的私塾先生?

黄词瀚是资本领导力专家吗?有没有相关他的介绍_百度知道
黄词瀚是资本领导力专家吗?有没有相关他的介绍
提问者采纳
黄词瀚主席将携手IPG资本CEO,也是ILC资本的创始人,ILC资本已经开始启动,同时,
常年与中国首富,有几十位的企业家参与资本投资项目,、19号黄词瀚主席将在李阳疯狂英语总部开设《资本领导力》的高端培训,届时会有100多位企业家参加!
黄词瀚 Mark(资本领导力专家、联合国领导发展学院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杨承路先生,日本经营之神,掌管1300亿元财富的中科创金融控股集团董事长张伟先生等多位国内著名金融家、ILC国际领导力中心 主席)
黄词瀚先生专注于研究古今中外政商帝王成就霸业之道、投资家一起授课。此外, ILC资本还会举行商业路演,
曾受到两位美国总统和一位英国首相亲切接见,美国顶尖商业领袖频繁互动。
现担任多位行业领袖及政府要员的领导力顾问,曾帮助了数千家中小型企业在一年内实现了纯利润5倍至10倍以上的革命性增长黄词瀚主席是ILC国际领导力中心的创始人
其他类似问题
黄词瀚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的浏览器不支持javascript,不能使用此页面的全部功能。
请换用其他浏览器或者开启对javascript的支持。
关于成功学的一些反对方面的文章
成功学:是一个自我管理领域不得不谈到的话。从某种程度上讲,成功学的存在,就说明有需求,这种需求,有人的天性,也有环境的作用。正如后面所要提及的,成功是自我管理的目的还是什么?成功的定义是什么?成功学走火入魔?主流媒体对成功学的批判。
一:“成功”学:
百度百科 成功学
  “成功学”实际上是一门关于自我管理的学问,或者说是理想信念与目标行动教育方面的内容.可以开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助课程。学者曾经指出:“虽然‘情商热’和‘财商热’都有组织策划的成分,但作为一个持续10多年的社会文化现象,‘成功学现象’却不是某一个机构力所能及,它既有天时地利的社会环境因素,又有人们心理需要的配合,既有成功学本身的魅力,又有成功学培训和图书等丰富的载体的配合。可以说,成功学现象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它的发生和发展对人们的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
互动百科 成功学
成功学在中国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成功学”进入中国。一时间,“成功”书、“成功”讲座层出不穷,催生出一大批“成功学”痴迷者。励志书籍,成功培训,教育培训以及传销,这些的火爆无不是建立在渴求成功的欲望上。据调查,中国有81.3%的人读过成功学书籍,86.5%了解过所谓成功人士的奋斗经历。
从来没有哪个老师,能像李阳一样把“成功学”淋漓尽致地应用在教学上。为达到最好的现场效果,李阳每次演讲都会随车带着自己的音响设备,保证“疯狂情绪”的输出和传达到位。人们对“成功学”的崇拜容易转化为对“成功学大师”的崇拜。2007年,李阳在博客里曝出包头某中学学生给老师下跪的图片,并称”这是伟大的一跪“。
非你莫属
成功学狂热者 挑战波士团底线
新周刊:有一种毒药叫成功
人民时评:中国人如今为何热衷“成功学”?日人民网—观点频道刘以宾
《管理学家》:唐骏们的成功学是不正之风
新周刊:有一种毒药叫成功
现代社会有三粒毒药:消费主义、性自由和成功学。
消费主义以品牌为噱头,以时尚为药效,将人卷入无休止的购买与淘汰的恶性循环中,恋物成瘾;性自由以人性为噱头,以性爱为药效,不断释放暧昧与激情的烟幕弹,纵欲成瘾;成功学以速成为噱头,以名利为药效,误导急于走捷径成为人上人的年轻人投身其中,投机成瘾。
三粒毒药中,以成功学危害最巨——它以教育之名,行“毒”化社会气氛、“毒”化人心、破坏多元价值观之实。
在成功学的逻辑中,如果你没有赚到“豪宅、名车、年入百万”,如果你没有成为他人艳羡的成功人士,就证明你不行,你犯了“不成功罪”!
助你“实现人生价值”、“开发个人潜能”、“三个月赚到一百万”、“有车有房”、“三十五岁以前退休”……成功学泛滥于职场和网络,上进人群迷失在多款提升课程和短期培训班里,成功学大师满天飞,成功学培训蔚为大观成产业。
——我们何时变得如此迫切渴望成功?成功何以变得如此简单粗暴?那些成功学大师除了演讲收钱还能做什么成功的事?我们可不可以不成功?
个人奋斗很可嘉,实现自我很诱人,名利滋味很甜美。但一个社会结构中,成功人士不过1%,且离不开长期实干和机遇。若成功一学就会,且成王败寇,成功人士光 荣,非成功人士可耻,那么,社会中99%的大多数还怎么活下去?生活中有许多美好事物和价值,是成功学课程所蔑视、给不了的和教不会的。
当全民成功变成狂热风潮,成功上升为绝对真理般的、人人趋之若鹜的主流价值观,成功学就是一粒毒药,而信奉成功学的人就沦为牺牲品。
成功学,还是“伪成功学”?
事实上,在“成王败寇”的价值观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的美国,人们已经开始在反思。《纽约时报》前著名记者亚历山德拉·罗宾斯出版了《过度追求成就者:身 不由己学子的秘密生活》一书提醒人们,现在全世界的学生处在比以前更为强大的成功压力之下。她以中学母校的优秀学生为个案,他们承认自己已经努力到了极 限,感到孤独、无奈、惶恐、无法形容的痛苦和心力交瘁;有的学生为了弥补精力上的不足,甚至用毒品来提神,而这也得到了父母的默许。罗宾斯说:“如果孩子 们过度追求成功,那么,无论他们获得多大成就都感到远远不够。”
人们对成功的普遍焦虑,成就了成功学这门产业,同时也由于过于渴望、过于焦虑,使得人们对成功学的缺陷视而不见。首先,在目前流行的成功学话语中,只存在成 功/失败的二元对立,对成功者捧得越高,对失败者的唾弃则越狠:都30岁了,男的还没房没车、女的还没钓到一个金龟婿,你彻底完了!——在这样的语境下, 还没有成功的人只会日益感到压抑;其次,“成功”的概念被置换为“发大财”、“出人头地”,“成功人士”被塑造为住洋楼、养番狗、开名车、穿名牌,并且基 本排斥除此之外的其他价值观,淡泊名利、闲云野鹤、满足现状、小情小调,通通都属浪费生命。——难道过有趣味的生活不算成功?其三,成功学鼓吹成功有捷 径,可以复制、可以速成,“成功”仿佛成了流水线上的工业产品,人人唾手可得。——有几个人是通过学习这些所谓“成功法则”成功的?贩卖“成功法则”的人 倒真的赚大钱了。其四,成功学宣扬只要目标、计划明确,就一定能达到目的,“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往前冲”;“如果我不能,我就一定要,如果我一定要, 我就一定能”。——这不是现代版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吗?还真有人相信每天背诵“成功语录”能发达的,不过此人后来得了强迫症。
不靠谱的成功学导师
《阳光小美女》中的爸爸,身为成功学讲师,到处演讲推广“成功九步法”,自己却从未体验过成功的滋味。
北京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王文元撰文提及,为了搞清成功学的奥秘,曾专门去听一个名气没有陈安之响、但也属重量级的台湾成功学大师的授课。他说这位成功学 大师讲的,无非是“去掉我执”、“返璞归真”之类的禅言或道论,而且错漏百出。他的观感是:“明明授课者在‘我执’,却要听者去掉‘我执’;明明授课者是 在进行‘现代化’运营,却让听者去铜臭,归璞真;明明授课者自己并未真正成功,却要喋喋不休地大讲成功之道……好一副霸道相。听后令我绝倒:原来不过如此 如此。这哪里是成功学,分明是一种舌辩术,完全是效法苏秦、张仪故技,凭借成稔于胸的骗人说辞,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有人评论陈安之的演讲煽动能力确实很强,“但就是因为太强了才是真正的致命之处”。他的演讲、培训费动辄成千上万,只要有人来听他演讲,他就算成功,因为赚 到钱了,而且还不少。至于听众成不成功,他不必打包票,因为成功了是可以解释为他激励有效,不成功则是你自己不够认真、努力。这就是成功学大师的赚钱之 道。他们也许称得上“成功”,但这个“成功”是建立在更多渴望“成功”的人身上的。
什么样的成功才叫成功?
如果一个社会只允许有“成功/失败”的二元对立语境存在,这个社会是有问题的。事实上,本来就不应该用这种武断的二元对立模式来进行价值判断,有人愿意成功 向上、出人头地,这无可厚非;但也要允许一些人发发呆、做做梦,过点没有多少追求的小日子。每个人的性格、成长经历都各自不同,不是非得每个人都得走不是 成功就是失败这两条路,在这两条路之间,还有N条路通向各人所理解的成功。
比如说,男人和女人的价值判断会有所不同。有调查显示,9成香港专业女性认为成功的定义是拥有快乐家庭,其余依次为能够发展个人兴趣、经济独立和健康;多数 受访者并未将子女成绩优异、到了某特定年龄要在工作上达至某个薪酬或级别,看作主要的成功指标。给身边的人带来快乐,同时自己也得到快乐;如果机遇和运气 都不错,有钱也不坏,但这并非体现成功的唯一方式——这个网友的看法颇具代表性。
“他是个彻底的失败者,一生没工作,情事不断还是个同性恋,花20年写了一本没几个人看的小说。但晚年回首人生,他发现那些难熬的日子才是一生中最好的时光, 因为那些日子造就了他。而快活的日子全是浪费时间,没有任何收获。”这是《阳光小美女》结尾的一段台词,说的是普鲁斯特。什么叫成功,什么又叫失败,其实 并不绝对。
成功学:众神喧哗的战场 庞大浮躁的市场
《中国青年报》曾做过一项关于成功学的调查,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2076人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81.3%的人读过成功学书籍,86.5%的人了解过成功人士的奋斗经历。
  但凡去过机场的人,想必都会对其书店里轮番播放的成功学视频和书刊,印象深刻。那些赤裸裸的成功宣言,不停地告诫你,不成功,便成仁。
  本报记者 吴娟 实习生 姚朴睿
  在唐骏深陷学历造假一事之后,他说,“你欺骗一个人没问题,如果所有人都被你欺骗到了,就是一种能力,就是成功的标志”。
  成功如此诱人,还有什么是不能牺牲的呢?这个问题显然让正在选书的少年困惑,他手上三本书,都是讲述唐骏如何成功的。广州购书中心经管区,叶建华安静瘦弱,站在电影屏幕般大小的书架面前,快被成功励志的图书盛景淹没了。书封上的商业领袖都带着帝王般的微笑,召唤他跨进成功者的队伍。
  日,北京,唐骏的《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在书店仍然没有下架。
日,北京,唐骏的《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在书店仍然没有下架。
  机场里赤裸裸的成功宣言
  马云说,“如果我能成功,80%的人都能成功”,唐骏说,“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华人成功学大师”陈安之的目标是“帮助全中国每一个人,13亿都要成功”。
  叶建华认为,成功并不遥远。多读这些书,学习前辈的经验即可。他才16岁,在广州机电技师学院读中专一年级,已经有了自己对于成功的定义,“成功就是年薪有一百万”,略带迟疑,但透出巨大渴望。在浩大吵闹的书展现场,他声音弱小,与陌生人聊天时手会微微发抖。这并不是一个十分自信坚定的人,但这并不妨碍他有梦想。
  《中国青年报》曾做过一项关于成功学的调查,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2076人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81.3%的人读过成功学书籍,86.5%的人了解过成功人士的奋斗经历。
  但凡去过机场的人,想必都会对其书店里轮番播放的成功学视频和书刊,印象深刻。那些赤裸裸的成功宣言,不停地告诫你,不成功,便成仁。
  随手取下一本新世界出版社的《史玉柱商道真经》,封面上写着“史玉柱教你独门秘笈,如何跑出惊人的创富速度”;《王传福传:比亚迪神话》的作者成杰据说有“近十万董事长、总经理及企业高管听过他的总裁修炼课,100%的企业在三个月内业绩快速递增”。石油工业出版社的《我们的成功可以复制》封面语为“成功可以复制,创新来自模仿,把商业领袖的成功秘诀粘贴到自己身上”。
  在学校里,叶建华从不把时间花在打游戏和沉迷网络上,讲述成功的书籍倒是他的最爱。广州芳村的一号文化馆,是他常逛去买书的地方,这一次趁着南国书香节图书打折,再多买几本。卡耐基、拿破仑·希尔、稻盛和夫,以及手头上的唐骏,他很愿意和人分享他读过的成功者的故事。
  叶建华曾听过一个叫黄词瀚的人作演讲,上千学子被激发得振臂高呼,那场面如此激动人心,使他摆脱贫困的阴影和自卑的虚弱,沉浸在辉煌的梦想中。有时候,书中的成功学教育也会让他在某些道德问题上困惑不已。他告诉记者,拿破仑·希尔说,做一个成功者,最要讲究诚信。而面对偶像唐骏正陷入巨大的诚信危机,他的回答是,“重点是如何成功,小的欺骗可以容忍”。
  对成功的渴望催生出巨大的市场,其中暗流涌动。据广州购书中心销售部门的李小姐说,在天河广州购书中心,这类书籍的销售占一楼总销售的60%,其中各种商业领袖传记品种高达3500种,其中李嘉诚、马云、李开复、唐骏都是大卖品种。“《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在我店一般每月可卖到一两百本,现在因为唐骏的‘学历门’影响,才开始走低。”
  胡泳曾在1998年出版过《海尔中国造》,是大陆最早写企业史的作家之一。他有关海尔的书销售高达20万册,并被海尔选为新进员工的企业教科书。他说,能够创作出内容翔实的企业传记,必须和传主有深入的交流。而现在市面上大多数谈成功的书,都是杜撰或抄袭,最终会带来劣币驱除良币的恶果。
  财经作家吴晓波曾说,我们不要“google”作家,一个公司史的写作者应该是能够接触到该公司的内部档案,并且曾经长期跟踪报道过该公司的记者或研究人员。
  《马云十年》目前的销量在3万册左右,作者张刚说,该书现已卖到国外。作为《环球企业家》的记者,他“先后密切接触阿里巴巴四到五年”,“该书内容上除借鉴一些背景知识外,80%都是原创”。他根据自己对马云的认识撰写成书,尽管有些书中内容并不被传主赞许,但“要保持独立、客观的写作”。
  你抄我,我抄你
  商业成功人士的名字,就是摇钱树。出版界内部的人士说法,“有些人气极高的名人,只要挂上他名字的书都好卖。很多关于自己的书,传主根本不知道,当书名铺天盖地而来时,传主也不可能有精力去挨个追究。”
  于是,各类有关商业领袖的成功经验谈的书籍有愈演愈烈之势,翔实之作毕竟少有。就记者调查来看,只需将此类书籍粗略一翻,便可知其中也充斥着大量粗制滥造、相互抄袭的内容。甚至很多图书连名字都雷同。
  比如,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过《左手马云右手唐骏》,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过《左手唐骏右手马云》,还有新世界出版社的《规划人生:唐骏向左·李开复向右》。
  其中,出版于2009年的《左手马云右手唐骏》在小标题为“雅巴联姻:打造阿里网络帝国”章节中的内容,与发表于2005年《互联网周刊》的文章《雅巴联姻马云面挑战 是否回购阿里巴巴成悬念》一文,有100多字雷同。其雷同内容为:“10亿美元现金和雅虎中国的全部资产换得新阿里巴巴40%的股权,这就是说,保守估计新阿里巴巴的公司价值至少达到了28亿美元。这已经超过了盛大的市值,而且也接近于上市后被放大的百度的市值。除此之外,在并入雅虎中国的全部资产之后,新阿里巴巴在业务层面也已经升级为中国互联网的大佬级公司。”
  而中国致公出版社出版、成杰撰写的《史玉柱传奇》(出版于2008年11月),在其小标题为“《哥德巴赫猜想》下的数学梦”章节中,其约300多字段落与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巨人不死密码》(2007年8月)中小标题“第一个破灭的数学梦”章节之下文字完全雷同。
  还有更多书籍的雷同之处,记者暂不一一列举。在这个行业里,出书的潜规则并不难看到。胡泳说,在《张瑞敏如是说》出版后,跟风而来的“如是说”出了一大堆。
  其中,记者看到,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如是说”,有《李彦宏如是说》《牛根生如是说》《马云如是说》等多达十几种。按照胡泳的观点,“如果你写‘某某如是说’,至少,你要采访到本人,有跟他面对面的交谈,才可以叫如是说”。而这些书里,都看不到和写作对象面谈的迹象。其中,在同为该社出版的《王石如是说》(2009年出版)里,有280字的段落与中华工商联合会出版社出版、雷万里所著的《策划》(2004年出版)的其中段落内容雷同。
  该书责编陈骝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称,“这套书卖了三十万册”,但如果追问出版写作细节,则变得甚为谨慎,顾左右而言他。
  书中同样含有雷同内容的《左手马云右手唐骏》,为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其社长郝先生对本报坦率地说,因为同类品种太多、太滥,导致出版的这类书都卖亏了,最多也没卖超过一万册的。他说,这类书一般都是出版社自己找作者,一本书完成时间为2-3个月。但不能抄袭,否则要退回去重写。“这个很好查,编辑会把其中段落放到网上一搜就能知道他是不是纯抄的。但是各种资料整理到一起,再改写一下是可以的。”
  陈骝对本报说,他们所出的一系列“如是说”,书稿都经过传主审定认可。但阿里巴巴集团公关负责人陶然称,至少不记得有这个出版社的书来找过他所在部门审定内容。
  因为写作马云之书的盛况,使他每年会接到无数写作者的授权和审稿要求,有的书事先都不知道就那样冒出来了,在不违背基本事实的情况下,碍于情面,多会应许。“但发生多了其实心里会有些不舒服,比如我每次到机场看到那些书就觉得碍眼。”
  看来看去,会看出门道:原来各种有关马云和阿里巴巴的书稿,相互照搬抄袭大有人在,大多数内容也并无新意,好多都是根据该企业发布的新闻消息改编。“而那些新闻消息,其实都是从我们这发布出去的。”陶然的职责是,对其中所写企业主要事实部分进行分辨,“内容雷同的东西,我不能也没精力完全分辨和修改,这该是出版社分内的事情”。
  据出版界人士介绍,这类商业人物传记分两种类型,一种是自传,由传主本人所写,或由传主本人提供所有资料,另一人执笔,两人合著。比如李开复的《世界因你而不同》就是这种类型。另一种是其他人所著,他不用通过传主的授权,但要对其书写内容的真实度负责。其次,如果书的封面使用传主的肖像,必须同时对其著作权和肖像权负责。
  在市面上,这类商业领袖传记存在的类型多数为后者,数量几乎占到90%。这类书内容质量粗糙的情况较多。
  有业内人士详细透露了操作过程:汗牛充栋的成功学书籍,如何煽动人们的热情呢?答案是:复制加粘贴。
  中信出版社常出版商业领袖传记,其主编闫向东告诉本报,对于这类书籍,市场上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工作室,雇有一些专业写手,比如在校大学生等。有时一个月就能整出十几本稿子。这些写手并无署名权,有时署工作室负责人的名字,有时直接用个化名。他们操作书稿的方式,内容上基本都是利用网上的各种文章,摘抄,然后整合在一起。这些写手并无版税可拿,大多一次性买断,支付几千块稿酬即可。
  “这些跟风而动的书,并不会一无是处:它有一定的信息意义,故事大多可读。在二线城市、农村地区,很多进城务工人员、识别能力不是非常强的人是主要的消费群体。”
  “在卖得好的情况下,有3万-5万册的销售是非常有可能的,而成本极低,其利润就很可观。”
  他还介绍,如果按照正规操守出版这些图书,成本显然要高多了,“一般支付给作者的版税都在10%,如果是国外引进的例如有关巴菲特、杰克·韦尔奇的图书,还有翻译和编辑的成本”。
  磨铁出版社出版商沈浩波的意见是,作为读者,他非常讨厌所谓的成功学的书,但市场的自律和完善需要一段时间,只需要给市场更多的自由,它自然会淘汰那些不良产品。
  叶建华不太相信记者讲述的“成功圣经”出炉记,直到两本书中内容一样的段落出现在他眼前。他从惊讶变得有些不知所措了,离开时,把原本要买的书轻轻放回了书架。
“成功”为何成“毒药”
昨天的《中国青年报》以一个整版披露了图书市场成功学伪书盛行现象。《成功的六大要诀》、《迈向成功的100个心理法则:出人头地的攻略》、《卡耐基夫人写给女人一生幸福的忠告》、《比尔·盖茨如是说》、《李嘉诚如是说》、《拿破仑·希尔如是说》……书店架上“成功学”图书有几百种,每天的销量十分可观。
  “有几个读者知道,他们捧读的成功学著作,是由一个不太成功的我写成的!”———一位“成功学”图书写手披露,市场上流行的所谓“成功学”,多是粗制滥造、东拼西凑而成,某种意义上可以叫做“成功学”伪书。
  历史上凡伪书盛行,必然是迎合某种社会需要。今天“成功学”伪书大行其道,究竟迎合了哪种社会心理?
  当今社会上只有两种人,要么在奔赴成功的路上,要么在为不成功而痛苦。话未必准确,确也反映了人们对成功的一种焦虑。当我们从传统体制下走出来,在越来越强调自我奋斗的今天,每个人都没有了太多的束缚,都面临着种种机会。然而,在为这种变化而欣喜的同时,压力也随之而来:火爆的股市搏杀,人家日进斗金,自己一无所获,焦虑;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人家名牌大学榜上有名,自己只是读个普通学校,焦虑;奔波于仕途,别人步步高升,自己却止步不前,焦虑……
  《有一种毒药叫“成功”》———这是《新周刊》最近刊出的一个大字标题。“在成功学逻辑中,如果你没有赚到&豪宅、名车、年入百万&,如果你没有成为他人艳羡的成功人士,就证明你不行,你犯了&不成功罪&!”这样一篇文章,引起了强烈的心理共鸣。
  “成功”变成“毒药”,对“成功”似乎不太公平。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东西方的无数先贤为了悟透成功的真谛而皓首穷经;在纷繁的现代社会中,一代又一代有识之士为成功而上下求索。可以说,社会的进步正是在一个个成功中积累的。推动进步的“成功”,现在为何让人带上憎恨的情绪?
  并非成功“有罪”,“有罪”的是成功的判断标准。一位名牌大学毕业生对曾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的李开复说:“我希望自己能像您一样成功。”“你认为,成功到底是什么呢?”大学生答道:“成功就是有财富、有地位,成功就是做领导、做管理。”大学生与李博士的对话,反映的恰恰是社会对成功判断的误差。“三十而立,官不立、钱不立,等于没立”,于是,当了处级的想厅级,赚了百万的想千万,如此标准之下,成功不再是动力,而成了驱赶人的“鞭子”。
  一个崇尚一元化成功的社会一定是不完整、不均衡的,绝大多数成员都很难体会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如果把所有人的成功看作一个大大小小的同心圆,那么,圆心应当是包容的价值、多元的标准,而绝非仅仅写着“功利”二字。李开复博士说:在多元化成功的视角下,衡量成功的标准有很多种———可以是一个人的地位和财富,也可以是一个人的创造力和影响力,可以是一个人对他人的帮助或贡献,也可以是一个人在自身基础上的提高和超越……
  如果成功有“学”,我们希望它是砥砺精神、宽容开放的新型成功学,而绝不是给人们焦虑心理火上浇油的“伪成功学”。对这些推波助澜的伪书,我们想说:被成功焦虑着的人们,需要一碗“心灵的鸡汤”,而不是一碗“漂满功利油花的毒药”。李忠志
畸形的“成功学”导致“忽悠”辈出
张悟本、唐骏、王亚丽、李一、董思阳……最近这段时间,他们是舆论的焦点,因为他们的成功光环遭到了普遍性质疑,他们相继陷入涉嫌造假的舆论漩涡。这个时代大行其道的“成功学”,究竟有着怎样的内核?
“忽悠”辈出的时代
2010年春节晚会上,魔术师刘谦的表演,是整场晚会最为精彩的一个节目。我们看到这位年轻人创造了不可能的奇迹———他的手穿过玻璃,拿到了那些钱。
 尽管我们知道这只是一场魔术,但魔术师神奇的手,还是骗过了我们所有人的眼睛。然而更为奇妙的是,这一档节目出现在春节晚会上,仿佛是一个谶语,预示了接下来将会出现的一系列怪诞的社会现象。
更为神奇的魔术,是社会上一些成功人士,他们高明的手段,将神奇地攫取更多的钱财和名声,让刘谦相形见绌。
随着“悟本堂”的倒掉,“神医”张悟本的江湖骗子的真面目昭然若揭,一夜之间,从“神医”变成了“骗子”。他的神奇医术、他的华丽言辞,还有那比仙丹还要可爱的绿豆汤,用流行语来说,就是他的“忽悠”手段和工具,统统变成了笑料。
张悟本并不高明的骗术,为何征服了成千上万的民众,实在是发人深省。然而,更为意味深长的是,制造“神医”骗局,张悟本并非第一个,而且绝对不是最后一个。据说,包装捧红张悟本的营销团队称,倒了一个张悟本,我们马上可以捧出李悟本、刘悟本。
我相信他们并没有夸大其词。并非营销公司有什么特别的能力,而是在今天,张悟本这样的奇迹般的人物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太容易获得成功了。他们遍及各行各业,个个精通成功之术,并愿意为赢得成功而付出任何代价。
在并不太长的时间段里,仅从大众媒体上,我们就看到了诸如王亚丽、李一,以及学界形形色色的抄袭者等一大堆例子,而且一个比一个神奇,一个比一个更出人意料。
这是一个需要大忽悠并且产生大忽悠的时代。
“粉丝崇拜”泛滥
公众的势利心理也助长了坑蒙拐骗之徒的胆大妄为。
娱乐化媒体的推波助澜,将公众对成功者的尊崇和敬仰,变成了一种“粉丝”式的崇拜。成功人士迅速“明星化”和“偶像化”。只要成功了,只要成名了,无论对错,一律拥护。
即使是在文化界,也弥漫着这样一种偶像崇拜的风潮。从“郭敬明抄袭案”和“汪晖抄袭案”中所显示出来的言论倾向,可以看出,学者(作家)明星化,学生(读者)粉丝化,学术不再是求真意志的体现,而是话语权力的争夺和学术圈利益的再分配关系。
公共的学术平台也不复存在,只有一个个利益小圈子。知识理性被粉丝化的迷狂所代替。因为对象是偶像,所以,他即便抄袭,也还是偶像。对成功者无条件的崇拜和无原则的追随,暴露了公众内心根深蒂固的权力崇拜心理和利益至上原则。
唐骏事件看上去似乎这个时代很重视学历,很重视文化知识,以致像唐骏这样一个很有能力的人,都不得不去伪造学历。但事实上,所谓学历、文凭之类,也无非是一种特殊的沽名钓誉的工具而已。一些人之所以热切地追求高学历,仅仅是因为它有可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利益,而并非出自对知识、学术、艺术的热爱和尊崇。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读书也是为了现实的利益。知识从一开始就被工具化。从一开始读书,到后来的专业选择,教育并不培养学生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兴趣,而被看做是一种长线投资。在大学里,那些看不到直接利益回报的专业,如人文类,就很少有人问津。而涉及金融、实业、技术类的专业则爆满。
由于知识与精神价值相分离,纯粹成为一种追名逐利的工具,那么,得到一份证明知识水平的文凭,跟一个人的精神追求无关。它可以成为一桩买卖,哪怕是一桩弄虚作假的买卖,也都无所谓了。
惩戒机制缺失
骗子无所不在,并非当下中国才有,每个时代都有形形色色的坑蒙拐骗之徒。但当下中国的骗子窃贼却有一种卓然不凡的特殊品格———他们能够在骗局被当众戳穿的情况下,化劣势为优势,变坏事为好事。
如前不久发生的“涉嫌学术抄袭事件”。事发后,当事人不去澄清自己的不轨行径,却要去质疑揭发者的动机,把一个抄袭事件提升为思想观念的派性分歧,变被动挨打为主动进攻。
事实上,无论何时何地,大忽悠们的行径和手段都大抵相似,而在败露之后却毫无廉耻反而显得理直气壮猖獗一时的,却似乎只在当下中国才有。无论是中国传统的“礼义廉耻”道德规范还是现代所尊崇的“契约诚信”的法则,统统被抛到九霄云外。
监管和惩戒机制的缺失,也是造成当下社会弄虚作假、坑蒙拐骗等恶劣之风愈演愈烈的原因之一。这也暴露出另一方面的制度弊端。不道德的行径,缺乏公共舆论监督和谴责,也缺乏有效的惩戒机制,以致骗子因道德和利益上的低成本,而有可能获得高回报,他们愿意去冒一下险。即使事情败露,他们也依旧可以蒙混过关。每一年都有许多学术不端行为被揭发,但得到严厉惩处的却很少。
一些手中握有权力的人,还可以通过某种利益交换而逃避惩处。惩戒机制的缺失,同时也让其他人觉得不公平,乃至产生了不作弊白不作弊、不偷不骗反而吃亏的心理。
借助丑闻来赢得舆论关注,这一点可能是娱乐界的潜规则。因为丑闻也有传播价值,媒体可以利用这种丑闻,扩大炒作。作弊者也借机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然而,这种娱乐文化的原则,也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价值准则。文化的“泛娱乐化”,正像病毒一样迅速扩散,给本就虚弱不堪的精神生活以致命的侵蚀。
中国式成功神话
“打工皇帝”的传奇,奇迹般地演绎了传说中的“穷小子变富翁”、“灰姑娘变公主”的童话故事。现实如同童话一般美好,同时,看上去又是那么真实可信。
 大忽悠们之所以能够忽悠成功,也在于利用了公众迷信奇迹的心理。在“成功神话”的光芒照耀下,暗淡的日常生活似乎充满了希望。对于公众来说,他们太需要奇迹来赢得成功了。
事实上奇迹并不存在,存在的是欺骗。依靠奇迹成功的人士,跟“骗子”只有一纸之隔,甚至,“奇迹”与“欺骗”往往就是他们的正反两面。
在某种程度上说,唐骏式的“成功神话”,仿佛就是这个国家经济腾飞奇迹的缩影。以牺牲诚信和核心价值为代价,片面追求速度和成功的奇迹。仅就速度和奇迹方面而言,这种模式就是“中国模式”,一种特殊的“中国制造”。这种中国式的成功人士,如同那些用劣质的材料、粗劣的工艺生产出来的假冒伪劣商品一样。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依靠个别媒体的鼓噪和推动,把垃圾变成黄金。
可以说,他们以极低的成本,赢得了极大的利润。从营销学角度看,他们是成功的。因此,悟本堂营销部门的说法,自有其道理。但其内在价值却是一派匮乏和空洞。
这种畸形的“成功学”,也暴露了我们这个社会在制度层面的某些弊端。如果只有奇迹才能够获得成功,那么,这也就意味着社会给公众,尤其是那些出身平凡的公众的机会太少。他们要出人头地,不得不乞灵于奇迹。
如果社会不给一个恪守诚信的公民以平等机会,不给脚踏实地的劳动者以报偿,那么,就等于是在鼓励人们通过不诚实和不道德的手段来创造奇迹。这就必然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所谓“格雷欣效应”。
逆向淘汰机制,破坏了社会健康的人才机制,也败坏了社会的道德肌体。
给失败者以尊严
在一个尊崇“丛林原则”的环境中,失败者是没有出路的。弱肉强食、赢者通吃,驱使人们不断地去竞争、去赢得成功,无论以什么样的手段和途径。金钱、智力、美色、身体、权力……可以调度的任何资源,只要能够换来利益和成功,都将被人们所征用。
而那些缺乏这些资源的社会阶层,必将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下风,处于丛林食物链的底端。一旦落败,则一无所有。
骗术是畸形“成功学”最为恶劣也最为凶险的一招,它近乎孤注一掷。然而,与骗子文化相伴随的,则是对强权的崇拜。只有不受约束的绝对权力,才能够保护通过骗术得来的利益。
一个健康的社会,并不只是尊崇成功者,更重要的是,它还给失败者以尊严,并始终有机会获得成功。如果不能给失败者以机会和尊严,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滋生骗子的土壤,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建立现代政治制度和健康的社会伦理。
中国人如今为何热衷“成功学”?
《中国青年报》报道:暑期,“成功学”类图书吸引了很多青年读者的眼球。《成功的六大要诀》、《迈向成功的100个心理法则:出人头地的攻略》、《卡耐基夫人写给女人一生幸福的忠告》、《比尔·盖茨如是说》、《李嘉(李嘉博客,李嘉新闻,李嘉说吧)诚如是说》、《拿破仑·希尔如是说》......据书店工作人员透露,目前架上“成功学”图书有几百种,每天的销量十分可观。这类书覆盖面广,从专门写给女人的书到写给青少年的成功教育,还有写给职场人群的和写给企业管理者及销售人员的等等。各种“成功学”图书充斥市场,一些书粗制滥造、夸大其辞,让“成功学”图书几乎成为一种“伪知识”的代名词。
  就像专门研究天体演变、天体运动以及相互关系的天文科学一样,笔者并不怀疑“成功学”本来也是一门科学、一门学问,而且是严肃的科学和学问。尽管价值取向不同“成功观”亦有所不同,但就“成功”这个概念而言,古今中外还是有相对一致的看法和标准。既然“成功”是古往今来伴随人类社会进程的一种重要现象,那么就一定有它客观存在着的规律。这种规律包括与成功有关的方方面面,甚至是大规律、小规律的集合体。而“成功学”,无非是研究和揭示成功规律的专门学问。
  既然从事的是“成功”科学的研究,按说就该遵守任何一个科学研究领域都须恪守的科学精神,例如求实精神、实证精神、探索精神等等。即使某些应用科学以及可用来卖钱的专利,同样也不能离开科学精神。但从眼下国内热门的“成功学”研究与传播现状看,不仅与科学精神已相去甚远,甚至已蜕变为一种“产业”。
  眼下靠“成功学”混饭和发财的很多人,科学精神、观念的正确性、书籍的“含金量”大概同样不是其最关心的问题,他们甚至不会考虑东拼西凑胡乱炮制出来的所谓“成功学”一旦卖到读者手中,会不会误导乃至贻害青少年。怎样攒书、用什么样的书名、标题书才能卖得火,才是写手们、出版商们的兴奋点。中青报报道的写手小书(化名)的“幕后揭秘”是最好的证明:自2004年8月到现在,小书撰写了几十本书,基本上以两个月出3本书的频度。据说圈子里最快的人可以一个月出3本书,每本20万字。以这样的方式和速度生产出的“精神食粮”,不可能有多少真正的营养,不可能不残留各种有害物质。何以至此?这大概也是“应运而生”。如今希望成功的人太多,对成功的“渴望度”太高,试图不经艰苦努力便能一举成名、一夜暴富的心理太盛。于是,正好为“成功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土壤,正像写手小书揭密的那样:“即使读者知道了真相,也没有办法,他们没有措施制止这种行为,总有人要读书,书店里这么多书,他们没有鉴别能力......”
  让成功学如此“兴盛”的主要动力究竟是在供应方还是需求方?笔者以为,与其说是供应诱发了需求,不如说是需求推动、带动了供应。虽然“价值多元化”早已被接受,但一个社会不能没有一种健康的主流价值观。如果说过去人们在“成功”问题上的主流价值观是为社会作贡献,是基于国家、民族利益而追求个人价值实现,那么在今天的很多人看来,发财就是成功,升官就是成功。至于财是怎样发来的,官是如何当上去的,已无明确的道德标准,即使缺德的发财、腐败的升官,同样可引来羡慕的眼光。正如中国少年儿童出版总社副总编辑申平华表示的那样:很多“成功学”图书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出在基本哲学观和价值观上,鼓吹成功不择手段以达到目的为准,例如曾经风行一时的“狼道”和“厚黑学”;有的“成功学”图书讲述的只是雕虫小技和小聪明,教人一些世俗化的做人和处世的技巧,缺少社会能够认同的价值观和理念。
  热火朝天发展着的“成功学”产业和乱哄哄进行着的“成功学”兜售与购买,也许只能是一种暂时现象。如今出版业发达,网络更为真假知识和学问的传播提供了便捷和高效率,而成功学毕竟是其中的一部分甚至一小部分。甭说目前书店里有几百种“成功学”图书,即使增加到几千种,也不足以把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引入歧途。看来,粗制滥造的“成功学”图书之所以大行其道,靠的主要还是迎合;而全社会本来就缺少主流价值观或主流价值观面临种种挑战,才是鱼龙混杂的所谓“成功学”火爆的根本原因。
  当今人们为何会变得如此浮躁、浅薄,为何会变得如此“物质主义”?其间有着深刻的历史遗留原因、现行体制原因、精神文化原因以及教育缺位的原因,这不仅需要出版业反思、“成功学”炮制者忏悔,更需要政府管理部门进行反省。像检测蔬菜农药残留那样监控“成功学”类图书的出版发行也许必要,更重要的则是对全民进行各种形式、途径的正确“成功观”的教育。当然,这是一个重塑民族精神、张扬主流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极为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眼下几乎无利可图但却能造福后代的伟大事业。
商人李阳的疯狂成功学
“家暴事件”让李阳再次以疯狂的方式进入人们视野。将英语教育和民族主义结合的教学方式让他在中国获得了巨大成功。此番事件的发生让外界猜测,商人李阳背后,个人的疯狂与中国社会的压抑和扭曲之间,或许也存在着某种逻辑关联。
  抑郁负能量总是在睁开眼后的半小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时内不请而至。说不清楚的衰弱感和障碍感擒住李阳全身,逼他陷入绝望。
  这不是“家暴门”后的某个早晨,这是过去十几年中,李阳的每一个早晨。
  通常,他会起身,踱进卫生间,原地跳100下,洗个冷水澡,待血液加快循环后,才把那个在虚无中无限下沉的自己拯救回来。
  “这是轻度抑郁症。”李阳为自己诊断,但他的学生们都不信。“我从最初无法和人沟通,到现在演讲人数在中国最多,这一路超越,自我斗争得很激烈。”
  电影导演张元很早就看出李阳问题不轻,“给别人做人生导师的人,往往自己的心理毛病更大。”他说。
  1999年,李阳在北京太庙、上海外滩、湖南邵阳希望小学,甚至迪斯科舞厅里率众大喊英语的场景,被张元拍成纪录片《疯狂英语》。拍摄前的交流中,李阳告诉张元,自己小时候睡在父母中间,因为羞于启口,最后把屎尿拉在裤子里了。年少的他还曾用一种贴在脸上的仪器治疗近视,有回仪器发热异常,少年李阳也不吱声,忍耐到极限后,脸上已经烙下了疤……
  那部纪录片张元前前后后拍了一年,他觉得李阳是一个有多自卑就有多坚强、“反差特别大的人”。
  多重人格。就像内心里潜伏着一只魔鬼。李阳承认,这些年,他的“容忍度”每况愈下。
  8月31日上午,魔鬼出头。在北京团结湖公园旁的家中,李阳与美籍妻子,也是“疯狂英语”学校的讲师Kim为家庭琐事发生争吵,很快升级为暴力冲突。李阳在几分钟内,多次将妻子的头部撞向地板……
  “战斗”甫一结束,Kim就带着当时唯一在家的三女儿去团结湖派出所报警。她从当天下午开始,用微博账号“丽娜华的Mom”连续发布自己的受伤照片,包括额头、耳朵、膝盖。
  网民哗然。这个中国最具声望的英语老师之一,用他自己的话说,一下成了家庭暴力代言人。
  9月17日,李阳坐在自己的GMC房车里,向本刊记者描述了“案发现场”的处处细节。在我们之前,他已经接受过不少家媒体的采访。
  事情过去半月有余,他故事说得很熟练,面色和语态也轻松起来,像是在分享一部昨天睡前看的美剧。
  “美国人人高马大的,抱着也不容易啊。”他笑笑。
  他很意外地提起张柏芝的“艳照门”,说想收集一下,孤独的时候看看。
  房车飞驰在周末清晨的京藏高速公路上,目的地是西北六环外的北京翻译学院。从全国各地慕名赶来的大约150名学员,要在这里度过免收学费的“北京总部第1期两天两夜魔鬼训练营”。
  阶梯教室里的气氛在李阳走进大门的瞬间被引爆,他在讲课过程中也数次用手势提醒大家降低掌声分贝,因为有人提醒他楼下的教室在进行考试。
  “各位亲爱的神”,他这么称呼他们,身后的大幅喷绘上写着“学习李阳,超越李阳,感受李阳”。
  有学员说家里并不支持自己追随“疯狂英语”,他靠逃学才来到这里。李阳回应:“大学的课不上也罢。”他不忘告诫他们,回到学校之后不能去挑英语老师的发音错误,因为“老师是世界上心胸最狭隘的人”。
  李阳用笨拙的口语模仿“学校里老师”只会一个劲地教语法:“Somebody doing something”,然后咬牙切齿:“掐死他。”讲台下反馈来一阵高度认可的笑声。
  他用分解方法,教大家如何标准地说出单词“gentleman”中的“t”:“特,特,特妈的。”
  他叫助理发给记者一本学员手里的小册子,意思是跟着一起练。手册里的第一句是“ladies and gentlemen”,下面注上了一行汉字:“来第死/安的/尖头门”。句子左边是一张Kim老师的照片和来自于她的鼓舞:“掌握这本小册子,迈向成为真正语言天才的第一步吧!”
  学员们把手册高高举过头顶,神情亢奋,脸色明亮,像染上一层釉质。摄影师跟记者开玩笑说,如果是红封面就更有趣了。
  他们穿着统一的白色T恤,腹部印着“为世界创造一个奇迹”。每个人在开课之前都领到一个装着学习资料的红色布袋,快放学时,李阳要求大家在座位上齐举布袋拍摄合影,一个个快乐的脑袋在红海中影影绰绰,看上去颇有神圣感。
  李阳在课堂带动方面无疑技巧高超,他知道什么时候说什么话最能撩拨这群学生,而且习惯把每句话的最后一个词留给学生来补充。
  “我说你们是”“神!”
  “因为我是”“神!”
  相当数量的学员来自一些地名冷僻的农村,很多人是第一次见到李阳老师。但“神”与“神”之间有着高度默契。
  没有下课铃,也没有人在等待下课铃。李阳曾在广东人民广播电台担任英文主播,他音色一流,逻辑清楚,很轻易就让学员笃信:在这里,每个人都是隐约的、尚未诞生的传奇。
  常常有学员按捺不住激情,从中间打断李阳的讲解,冲到讲台上拿过话筒,分享起自己学英语的故事。
  “我初中英语没及格过,光初中就上了5年,后来我学了李阳老师的‘疯狂英语’,高考得了138分!”
  故事都大同小异,李阳认真听完,然后叫助理把摄像机拿过来:“对着镜头重说一遍,我要拍一下。”
  150人的场面对李阳而言实在算不上什么。在张元的纪录片中,李阳一次次面向数万人兜售自己的成功学。
  “语言侵略的后面是经济侵略,经济侵略后面真正的目标是经济占领……欧洲、美国、日本是未来我们这代人赚钱的三大市场,所以我说,要有这个观念:大家看在钱的分儿上,今天晚上就开始学外语吧。”
  他的脸上还有青春痘留下的坑洼痕迹,面前的群体也如青春痘般疯狂。
  《纽约客》驻华记者欧逸文曾在一篇对李阳的长篇报道中,描写过当时中国压抑和扭曲已久的社会形态:“激动的人群,大声的劝导,捣鼓着自从‘文革’以后中国就不再允许的民粹主义。”
  他引用作家王朔对李阳的评论:“我见过这种煽动,那是一种古老的巫术,把一大群人集中,用嘴让他们激动起来,就能在现场产生一股排山倒海的力量,可怜的人也会顿时觉得自己不可战胜,这与其说是打气不如说是省事或说愚弄,中国的很多事都是这么办的,做一场梦,把所有问题解决掉。”
  这段话摘自王朔为张元的《英语也疯狂》一书所做的序,张元本人对李阳的评价则相对暧昧和徐缓,他在电话里对记者说:“李阳把英文教育和民族主义结合在一起,认为掌握英语工具的目的是打击西方。他有那么多听众,大家很喜欢他,某种程度上可能也是他正好满足了当时很多人的要求,有他存在的社会背景。”
  但在进入新世纪头10年之后,至少在这次的北京训练营上,李阳没再讲这些内容。
  他在课堂上找到几个很自然的节点,开始插播广告。一件印着李阳头像的T恤定价280块。“有烫金和烫银的两种,今天50块一件,有需要的举手?”几只手臂举了起来,但显然不够让他满意,“你们可以先带走,将来想到了就(把钱)捐回来。”
  另一件主打产品是定价50元的他的自传《我“疯狂”我成功》。“我4折给你们,”李阳鼓动道,“人只有花了钱才会认真,需要的举手!我签名50本。”
  这部“自传体成功学着作”只有零星笔墨涉及李阳本人的成长经历,但却放进诸多其他名人的励志故事,包括刘翔、丁俊晖、张艺谋、爱迪生、巴尔扎克、拿破仑。
  励志故事是李阳的酷爱。他的自传在9年时间里改版30多次,隔几个月就要与时俱进做些增删。他经常驻足机场书店,观看液晶屏幕里的名家讲座,马云尤为常见。登机前,他会一次买下200块钱的杂志。《中国企业家》、《东方企业家》、《环球企业家》是必读。
  “我不读大部头,都读浓缩的故事,像《哈佛商业评论》。”李阳说,“我知道有人说成功学是毒药,说这话的人脑子都有问题。轻易否定一些东西的人,比如那些尖酸刻薄的教授,他的人生一定不会成功。”
  李阳在书页侧面签上名字,送给现场媒体一人一本自传。在这本书的前后有30页广告,拉动读者成为李阳老师“终身钻石亲传弟子”,费用12万。“12万给孩子一个灿烂的未来,值!12万等于您孩子的国际成功,值!”
  如果你没那么多钱,不妨考虑“世界上最牛、最酷、最震撼的夏令营,10天10夜彻底解决你英语和人生的困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词瀚传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