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苗脱皮蚕宝宝什么时候脱皮皮

&用户账号:
←点击获取验证码&&
&&&&&&&发布供应信息请先注册为金农网新用户!
您所在的位置:
出售二手1000升不锈钢暂存罐
3:02:22   来源:金农网用户中心   【
信息类型:供应信息
信息标题:出售二手1000升不锈钢暂存罐
发布时间: 3:02:22
信息编码:2354
金农网农业百科:斑节对虾苗种生产方法亲虾选择与饲养
&&& 广东斑节对虾育苗所需的亲虾大部分是从国外进口的,产地来自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地。亲虾经过长途运输后才抵达虾苗场。到场后应尽快验收下池。其程序一般为:到场后即开箱,先分开雌雄放入充气的新鲜海水中(可用大盆盛水);接着将死虾挑出。活虾按雌雄数量记录,并逐尾亲虾按健康、快蜕壳或刚蜕壳、病虾分别水池暂养。
&&& 到场后的亲虾,经过1&2天的恢复,即可进行眼柄切除手术和催熟。手术应在催熟池旁进行,术后的亲虾应迅速放到预先准备好的亲虾催熟池中。亲虾催熟的过程如下:
&& (1)催熟池的准备
&&& 催熟池一般都采用在暗室内建造水泥池,或者用原有普通育苗室,在室内四周墙壁涂上黑漆或盖上黑布,造成一个黑暗、安静环境。催熟池加入符合标准的海水约40厘米,然后用钛管加热棒加热至28.5℃并恒温,等待手术后亲虾下池。
&& (2)饲养
&&& 每天投喂优质鲜活饲料4次,分早上、下午、上半夜、下半夜。每次投饵前均应捞去残饵。操作时均由一人进行,小心、轻走。鲜活饲料一般有花蟹、砂虫、小贝类、墨鱼、鱿鱼等,下池前洗净切成碎片,使亲虾容易摄食。催熟3天以后要开始换水,换水一般不超过1/2,换水水温与催熟池水温应尽量一致。
&&& 一般在催熟3&5天后即有部分亲虾达到性腺成熟。这时应加强下池观察,采用台湾产的虾母灯很容易观察每尾亲虾是否成熟。成熟的亲虾应及时安排产卵、孵化。
&&& 本地亲虾来源可用专门的捕捞网具、方法从渔场捕获。捕获的亲虾一直装于船体活水舱内,上岸销售成交时,购买者应观察亲虾的性腺发育成熟与否,可把亲虾对着阳光从背部观察,若晚上则用手电筒从腹部照射,从背部观察,可清楚地观察到。成熟的亲虾卵巢大,几乎充满整个头胸甲背部,色泽为暗绿或墨绿色。快产卵的,成熟而丰满的甚至可见卵粒分离状。已成熟的卵巢重量占体重的11%&15%。选择亲虾时,还要注意选取肢体完整、未受伤、活动能力强的个体。
&&& 亲虾在海区捕获后,知距离运输的可立即放入桶中用小型空气泵冲气,进行活体运输。长途运输时,可把亲虾3&5尾放入盛有20升海水的塑料薄膜袋中,袋外加碎冰保持水温在18&21℃进行充氧运输。亲虾进繁殖场后,可直接连袋一起放入产卵池,然后把产卵池的水慢慢地注入薄膜袋中,当袋内外温度和盐度达到一致后,即可把亲虾放入亲虾催熟池准备安排催熟和产卵。
  产卵和孵化
&&& 按前要求挑选好已成熟的快产卵亲虾移入产卵池。对虾一般常在夜间产卵,长途运输后亲虾放入产卵池,多数雌虾都是在夜间产卵,长途运输后的亲虾放入产卵池,多数雌虾都是在当晚产卵,如果在三天内不产,这些亲虾一般不会再产卵。对虾产卵时游动于水的上层边游产,因此产卵池不要过小,以免游动时突然碰壁而影响产卵。
&&& 一个产卵池的亲虾以1&3尾/吨水为宜,要求水温26&29℃,盐度28&&33&,水深60&70厘米。亲虾产卵后,水池水面会产生泡沫,池周附有浅橙红色具腥臭的粘液,应除去这些粘液,并适当进行换水。目前,台湾斑节对虾的产卵率约为70%。一尾亲虾可产卵60&80万个,多者可达100万粒以上。产卵后第二天移出亲虾,让卵在产卵池内孵化,并进行微微充气。经12&13小时后(水温26&29℃)时,即可出膜孵化为无节幼虫,孵化率为70%& 80%。对孵化的无节幼虫应进行计数、分池培苗。育苗池构造育苗池构造,见以下图示。
&&& 虾苗培育
&&& 1.无节幼虫期的管养
&&& 无节幼虫刚出膜的体长为0.32&0.33毫米,具游动能力,趋光性强。此期不必投饵,亦不要大量充气,要求保持水深70厘米,培养密度为8&20万无节幼体/吨水。无节幼虫经6次脱皮成蚤状幼虫,所需时间当水温为27&29℃时,约需50小时;水温为21&22℃时,需110小时。该期成活率高达 90%。
&&& 2.蚤状幼虫期的管养
&&& 蚤状幼虫共脱皮3次,分三期。第一期蚤状幼虫体长约0.91毫米,蚤状幼虫怕强光。如在直射光下,幼虫摄食停止,体弯曲畸形,2&3天后死亡。从第三期蚤状幼虫起,耗氧量增加,必须补充足够的氧气,应加大气量进行充气。此期幼虫成活率低。仅有30%&60%,是斑节对虾人工繁殖过程中的主要难关。它的饵料以单细胞硅藻为主。
&&& 3.糠虫幼虫的管养?
&&& 蚤状幼虫经过3&4天,三次脱皮后变成糠虾幼虫,此期虾苗头尾向下呈直角弯曲,向后跳跃游动。糠虾幼虫适应力较强,存活率经3&4天后变为后期幼虫。它以丰年虫幼虫为主,轮虫桡足类等其他小型浮游动物为辅。
&& 4.后期幼虫的管养
&&& 糠虾幼虫经三次脱皮,进入第一期后期幼虫,此时虾苗体长约5毫米,外形已与在虾相似。从这期开始池水逐步加深,充气进一步加强。第五天后虾苗开始行底栖或附壁生活。后期幼虫的适宜温度为25&30℃盐度为14&&25&,一般培育到5&10日,便不怕强光,可移至室外养殖。后期幼虫(1&5)天的饵料为丰年虫幼虫、轮虫和桡足类等小型浮游动物,后期(5&10)天可吃较大型的动物性饵料。
&&& 虾苗越冬
&&& 可选择个体大、发育整齐的黑壳虾苗利用养殖水池挖深,盐度保持15&25&,以100&150尾/平方米的密度蓄养。越冬季节的投饵量可视情况而定,一般少投,因为水温低虾苗摄食量减少,再者为了适合高密度养殖,也应有意识地抑制虾的摄食量。越冬期间必须避免投喂过量的动物饵料,以防止水质恶化。也要防止因低温虾停在水底不动。因此,越冬期必须经常测定水中溶解氧、温度、盐度等海水理化因子的变化,必要时可采取相应措施。
&&& 虾苗运输
&&& 包装好虾苗应速用汽车或船运到养成池放养。如需长途运输,宜采用20&40&120厘米的塑料袋,盛海水15&20升,每袋放虾苗尾,充氧、密封运输;在夏季,需在袋内另加一个碎冰小袋,保持水温在15&18℃,这样可避免因高密度而引起虾苗途中死亡。运到养成池后,不能把虾苗直接倒入池中,应先把池水慢慢加入袋中,等虾苗适应池中的温度和盐度后,再倒至养成池。在正常情况下,虾苗入池后,快速成群游入水中,然后在池底栖息。
出售二手1000升不锈钢暂存罐公司常年购销二手设备 化工厂设备 淀粉厂设备 制药厂设备 饲料厂设备 乳品厂设备 奶粉厂设备 酒精厂设备 饮料厂设备 搪瓷反应釜 不锈钢反应釜 离心机 干燥机 降膜蒸发器 浓缩蒸发器 卧螺离心机 平板刮刀离心机 不锈钢冷凝器 卧式刮刀卸料离心机 槽型混合机 摇摆颗粒机 等二手设备 我们的宗旨:〃诚信服务 合作双赢〃。 我们都知道曾使用过即为“二手”,但二手不等于劣质。我们许多设备都是“二手的价格,一手的质量” 我们一直秉承:“诚信第一、客户至上、优质服务、净化环境、互惠互利”的五大原则,竭诚为各企事业单位提供“快速、高效、热情、周到”的服务,欢迎新老客户来电咨询洽谈!孙经理
以上信息由自行发布!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金农网”看到的,谢谢!
联系人:孙经理(男)
联系电话:
手机号码:
在线QQ咨询:
联系地址:全国各地
邮政编码:272600
电子邮箱:
信息标题:出售二手1000升不锈钢暂存罐
· ( 3:02:21)· ( 3:01:07)· ( 3:00:03)· ( 2:58:51)· ( 2:57:42)· ( 2:56:37)· ( 2:55:31)· ( 2:54:22)· ( 2:53:14)· ( 2:52:09)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金农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金农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金农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8 电子信箱:(请把#换成@)澳洲淡水小龙虾的人工养殖技术
您现在的位置:&&>>&&>>&&>>&水产正文
澳洲淡水小龙虾的人工养殖技术
文章来源:龙虾网?中国
更新时间:<font color="#08-7-7 12:10:35
   澳洲淡水龙虾又名红螯螯虾,原产于澳大利亚,是我国近年引进养殖和繁殖成功的大型优质淡水虾类新品种,也是世界名贵经济虾种之一,目前正在推广养殖。   澳洲淡水龙虾具有适应性强、食性杂、生长快、在3℃~35℃水温都能生存、耐干运、肉质好、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在广东一些单位试养时,每亩产量最高可达411公斤,经济效益良好。根据澳洲的养殖技术经验和一些试养情况,现将澳洲淡水龙虾的具体养殖技术和方法综合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1〗澳洲淡水小龙虾的人工养殖,凭着它独树一帜的生态特征,被水产养殖专家确认为全球最易养的名贵虾类之一,如今的发展证明小龙虾的人工养殖甚具商业价值和市场,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人工养殖始养于1985年的澳洲本土,中国自1990年引进.1992年获得成功.随着虾苗价格(cm--3cm为2.4元)的进一步下调,养殖规模已初步形成.在国际市场上, 红螯螯虾被澳洲当局限制出口,出口量控制在总产量的30%以内,商品虾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价格稳定及高昂.人工养殖澳洲淡水小龙虾成为极具竞争力的养殖新贵! 商品虾养殖 澳洲淡水小龙虾人工养殖的技术要求低,不需要较大的难度,只要有点水产知识的工作人员都能轻松握掌握结合我们工作室多年来实际养殖操作情况和知识的积累,把养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要点及高产经验与广大养殖户分享。 池塘条件 水源:水质优良,水源丰富,排灌水方便。 池底:杜绝池塘底漏洞,防止漏水逃虾。 养殖准备 清塘:把池塘水排干,补漏.有条件的晒塘几天。 消毒:方法&A 生石灰加水化粉后,全池泼洒,用量每亩生石灰30--60公斤,并用小许茶碱洒在有积水的地方(如没有积水不用) B 此法适合池塘进水后用,把生石灰和茶碱放进水中溶解后,全池泼洒,生石灰每亩用量50--80公斤,茶碱10--15公斤. C 进水:无论何时注入新水,一定要用60--100目的隔网,以防野杂鱼进入池塘,影响虾苗的成活率. D 种植水草:水草是澳洲淡水小龙虾隐蔽,栖息,脱皮生长的理想场所.水草能净化水质,减低水体的肥度,提高透明度,使水环境清新.同时,在养殖过程中,有可能发生投喂饲料不足的情况,水草也可作为龙虾的饲料.实际养殖中,种植水草能提高龙虾的单产量和产出优质商品虾的重要条件。水草在全国各地都有广泛分布,首先在池塘里注入10公分水,后在池塘底种植水草,每枝间隔1.5--2米左右,再注水便可.由于水草生长很快,一般与投苗关系不大。 投苗养殖 密度:在消毒后7--10天便可放苗,密度为只每亩. 虾苗:选择苗体活动力强,规格相对齐整的虾苗,放养的气温不低于12°C,虾苗规格越大,成活率越高。 投喂:1.5--3cm虾苗的前期投喂花生渣,一个月后可投喂市售人工配合饲料.3cm以上直接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养殖管理 成虾养殖的主要工作是投喂料,注换水,防漏洞,生石灰消毒。 投喂料:澳洲淡水小龙虾摄食量很少便可有很好的生长,投喂量在虾重的1.5%--2%.1.3cm--3cm的虾苗投喂花生片,3cm以上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投喂时间一般在黄昏,一天一次.两次效果更好,清晨为日投总量的30%,黄昏为日投总量的70%.注意气候,水温情况,适当调节投喂量。 换水:经常注入新水能改善水体环境,增加溶氧促进虾的生长.换水量没有严格规定,换水尽可能安排在白天进行. 防漏洞:平常多检查池塘周围是否有漏洞,如发现要马上修补漏水洞,务必注意! 消毒:用水溶生石灰全塘泼洒,大大缩短虾体脱壳的时间间隔,促进虾体快速生长,效果非常明显.还有沉淀污染物,净化水质,改善龙虾生长的生长的环境的作用。 澳洲淡水小龙虾的人工养殖能抓住以上几点,一定可以达到高产,生产出高品质的澳洲淡水小龙虾.高密度养殖(1尾每亩)可设增养机。
  〖2〗 澳洲淡水龙虾原产于大洋洲,是近几年从澳大利亚引进的一种大型淡水虾,包括红螯螯虾和牙别螯虾两个品种。该虾终生生活在淡水中,杂食性,有较快的生长速度,能在淡水中自然繁殖孵化,有较高的成活率和较强的抗病能力,攻击性弱,耐低氧,耐污,适应性强并且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可食比率高(腹部占总体重的42%~47%),并具有耐长途运输、可鲜活上市、人工繁殖设备简单、成本低等优点。根据北京市水产研究所对引进两种澳洲淡水龙虾试养研究,红螯螯虾生长速度比牙别螯虾快,牙别螯虾耐低温能力比红螯螯虾强。本章重点介绍有关红螯螯虾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方法。   (一)生态习性   1.形态特征   红螯螯虾整个躯体由几丁质甲壳覆盖,呈短粗状,体色为蓝绿色,由头胸部和腹部组成,长度比近似1∶1,第一对步足粗壮呈螯状,其末端膨大呈钳形,是防御敌害侵扰,进行自卫和掘洞的主要工具。其他步足中,第二、三步足为螯状,第四、五步足呈爪状。   2.生活习性   红螯螯虾的适应性较强,耐低氧和耐高温。红螯螯虾的习性是昼伏夜出,白天潜伏在水体可隐蔽的地方,傍晚和黎明前出来觅食,喜夜晚活动,不善游泳,多在池底爬行栖息,喜集群活动。交配季节,所有的红螯螯虾白天都显得十分活跃。养殖试验表明,红螯螯虾存活温度范围在5~35℃,适宜生长温度为13~28℃,当水温超过13℃即开始摄食,水温超过30℃,则会抑制生长。该虾在不利的生活条件下会打洞,据观察,在较软的池底泥中,养殖过程很少掘穴,但在越冬过程中,这种虾肯定打洞。   红螯螯虾耐低溶氧能力较强,如水中溶氧量为1毫克/升时仍能生存,在潮湿微水状态下,亦能存活较长时间,在养殖或越冬过程中,常发现红螯螯虾出现在堤埂上。幼体和怀卵虾则不宜在低溶氧的环境中,否则会导致幼体和卵胚的死亡。故在养殖过程中溶氧一般不应低于4毫克/升,在孵化过程中溶氧量还应高一些。   3.食性   红螯螯虾为杂食性动物,在天然条件下主要摄食有机物碎屑、着生藻类、丝状藻类、水生植物的根、叶及碎片,特别喜食汁多肥嫩的绿色植物,如水浮莲、水葫芦、马来眼子菜、绿萍和苦草等。动物性食物包括水蚯蚓、蚯蚓、水生昆虫的卵、蛹、螺、蚌和鱼肉等。在人工养殖情况下,可投喂配合饲料、农副产品加工的副产品(饼粕类、米糠、麸皮等),屠宰场的下脚料以及各种细嫩的陆草、瓜果、菜叶等。该虾养殖中的饲料比较容易解决。   4.繁殖与生长   红螯螯虾没有确定的繁殖季节,当水温在20~30℃时,一年四季都可进行繁殖,并且有多次产卵现象。每次产卵量因个体大小而异,一般年产卵量在1 000粒左右,受精卵粘附于雌虾的腹肢上孵化发育,孵化出的幼体仍附着于雌虾的腹肢上生活一段时间,经几次蜕皮后,才离开母体自由生活。   红螯螯虾从稚虾生长到成虾的整个生长过程中经过多次蜕皮。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刚孵出的稚虾每次蜕壳的时间间隔较短,在1~2天蜕壳1次,随着身体的长大,蜕壳间隔的时间也就延长。在蜕壳期间,该虾最容易受敌害生物或同类侵食,是该虾引起死亡的危险期。若在此期间人为捕捉、搬动、水质差或缺氧则更易死亡。   5.防逃   红螯螯虾攀爬能力很强,在夜晚或阴雨天喜欢到陆地上活动,因此饲养红螯螯虾的池塘必须建有防逃设施。用于红螯螯虾防逃的设施可采用带飞檐的土墙、砖墙及塑料板等,高40厘米左右。   (二)人工繁殖   红螯螯虾一年可多次产卵,白昼的长短对其繁殖有一定的影响。在水温下降至20℃以下则不见有产卵现象,当水温由20℃开始升温,则逐渐发生交配、产卵现象。该虾饲养得好,一年可繁殖2~3次。   1.亲虾的选择   (1)亲虾要求要求选择活力强、附肢完整、躯体光滑、无附着物和病害(如尾部腐烂和壳受损)的成虾作亲虾。为了取得较高的繁殖力,要选择体长在9厘米以上,成熟度好的、有较大产卵力的大螯虾,此外还要按规格大小分组,并选择与之相配的雄虾。   (2)雌雄鉴别同龄红螯螯虾的雄性个体大于雌性,且雄性成虾两个螯足前端外侧有一鲜红柔膜质斑块,外观极易与雌性区别。   (3)雌雄比例在自然养殖的条件下,雌雄比例与罗氏沼虾相仿,但雌性需稍多一些。在繁殖过程中,雌雄比例以2∶1较为合适。   2.亲虾的饲养及培育   经土池养成的成虾,在进入越冬池之前,必须用浓度为200×10-6的福尔马林浸浴10分钟左右,消除附着生物后,才能移入亲虾池养殖。   (1)培育池分为水泥池和土池两种。培育池的选择必须考虑以下情况:   ① 生产规模。根据生产规模选择一个面积适宜的亲虾培育池,但无论场地大小,其所处的位置都应该是水源良好,排灌方便,空气新鲜,环境安静,不受自然和人为的干扰。   ② 面积。面积应因地制宜,大规模生产一般在80平方米以上,甚至可以是2 000平方米以上,水体大,水质较稳定;小规模生产的培育池可几至十几平方米。   ③水深。一般在50~60厘米,越冬期,尤其是土池水应加深,这样有利于水温的恒定,减少能源的浪费。   ④ 水质。总的要求是水质要清新,溶氧要高,特别是强化培育期间溶氧要求在4毫克/升以上。越冬期间的温度应控制在16~18℃。   ⑤ 隐蔽物及防逃设施。为了防止亲虾的自相残杀现象,在高密度放养的培育池中加竹筐、挂网、毛竹等隐蔽物。由于在土池越冬期间的亲虾容易打洞,最好的防止办法是在水池的斜坡加浇水泥,堤埂周围用塑料薄膜拦高度为30厘米的防逃墙。   (2)亲虾的放养亲虾放养之前,水泥池要清理消毒,土池要清除淤泥、污物和残饲,修补漏洞,搞好防逃、排灌及保温设施。一般亲虾进池前,一般要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药物进行池水消毒,然后进行亲虾的放养。放养的密度直接关系到亲虾的培育效果,放养密度过大,则导致亲虾生长发育不良;放养密度太小,则会造成水池、人力及物力的浪费。一般视水池的面积、培育季节、亲虾生理状况及个体大小决定其放养密度。根据生产实践经验,每立方米水体可放规格为16只/公斤的虾20只左右。   (3)亲虾的培育及管理亲虾由于抱卵量少,因此必须提高亲虾培育过程中的成活率,才能保证苗种生产的产量。在培育及管理上必须保持良好的水质、丰富的营养、充足的氧气和适宜的温度及良好的防逃设施。   良好的水质使亲虾有一很好的生活环境,一般要视水色、透明度及天气的情况加水和排水。每隔3~4天换水1次,每次换1/3的池水,以保证水质良好。营养物质是亲虾性腺发育的物质基础,除了在池内投放少量的水生植物(如水葫芦等)外,早期培育一般投喂市售蛋白质含量较高的虾蟹颗粒饲料。在有条件的地方,特别是在升温强化培育的过程中,增加投喂一些小鱼、蚯蚓和贝壳类等动物性饲料,更能促进其生长发育。投喂量一般为亲虾体重的4%~5%,并视其吃食情况增加或减少。残留物必须定时吸掉,以免水质恶化。在越冬过程中可定时充氧,在强化管理过程中,必须不间断充氧。强化培育升温时,温度控制在28~30℃。另外,在土池越冬期间,要做好防逃工作,因为在非常寒冷的日子,红螯螯虾会打洞。   (4)亲虾越冬红螯螯虾的生存水温最低值为5℃。但通过生产过程中的观察,当水温低于9℃,3厘米左右的亲虾在越冬期间死亡率很高,成虾虽能生存,但2~3个月后也会出现大量死亡。因此,搞好亲虾的越冬工作,保证越冬期间的水温在16~18℃,也是整个繁殖工作的重要环节。   ① 越冬的主要设施。亲虾越冬的方法与罗氏沼虾相同,常用的越冬方法有塑料薄膜覆盖水池保温法、电热器加温法、温泉水越冬法、工厂余热水越冬法和玻璃温室越冬法等,都能达到亲虾安全越冬的目的。   ② 强化培育。红螯螯虾一年一般可抱卵2~3次,繁殖期为5~10月,盛期为6~8月。每只虾的抱卵量为40~1 400粒。这一阶段,亲虾要进行多次交配产卵,而每经过一次繁殖,都要消耗体内大量的营养物质,体质显著减弱。另外,当抱卵亲虾孵出稚虾后,应及时把母虾移出育苗池,并投喂足够的饲料,以便能再次达到性成熟。稚虾全部脱离母虾后,母虾立即开始交配产卵,开始下一次繁殖过程。   3.红螯螯虾的产卵及孵化   经过越冬期培育后,亲虾性腺成熟,在适宜的水温条件下(25~30℃),开始进行交配受精,并开始产卵和受精卵的孵化。   (1)虾的成熟期及交配产卵   ① 成熟期。当年养成的虾,经过越冬期间饲养及强化培育,都能达到性成熟,一般雌虾每只为50~70克,雄虾每只为70~100克。产卵的亲虾抱卵量与亲虾质量、个体的大小、生活环境、培育条件及年龄有密切的关系。据报道,同一规格的亲虾抱卵量第二年的卵粒数比初产卵粒数多。   ② 交配。在繁殖季节,雄虾主动接近雌虾,头部对头部,用第二步足平滑的外缘推击雌虾直到其作出反应,作出反应的雌虾会主动接近雄虾,雄虾抬起头胸部,腹部卷起,雌虾继续向前,直到爬上雄虾仰起的腹部之上,始终头对头。雄虾抱紧雌虾,并调整自身的位置,射精后雌虾立即跑开。   亲虾交配时间很短,通常只有1分钟。交配后的几分钟,雌虾用步足分散精团,此时最后一对步足起作用。   ③ 产卵。交配后24小时雌虾开始产卵,产出的卵紧裹腹部,附着于腹部的游泳足的纤毛上。通常再需24小时受精,完成受精的卵子在雌虾的腹部进行孵化。   孵化期间雌虾不活跃,一般隐蔽在隐蔽物中,少数抱卵雌虾仍旧摄食。此时,抱卵虾的腹部卵容易掉,因而在操作管理时要非常小心。   (2)孵化条件   从完成体外受精的卵到稚虾离开母体独立生活,在适宜的条件下要经过42天左右的培育期。此阶段的管理工作主要是满足亲虾和卵孵化所需要的生态条件,其中对温度、光照、水质、溶氧和饵料等要求较为突出。   ① 溶氧。抱卵虾的耗氧量大,在孵化期内要连续不断地充氧,使溶解氧在5毫克/升以上。   ② 光照。红螯螯虾的繁殖也受到光照的影响,一般光照14小时,然后盖上黑布,使水池黑暗10小时。   ③ 温度。控制在26~28℃。   ④ 抱卵虾的饲料。抱卵虾的饲料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包括新鲜的水生植物,用一些动物饲料,如鱼肉和少量的含蛋白质高的虾蟹颗粒饲料加以投喂,效果会更好些。   (3)孵化   抱卵的虾在孵化过程中,经常腹部卷曲爬行或栖息,借以保护受精卵不受外界的影响和损害。受精卵胚胎发育过程,卵色由黄绿色到暗红色,以后透明区逐渐扩大,卵球略有膨大并拉长,眼点出现,附肢形成,最后卵膜脱落,稚虾形成。但卵黄尚未全部消失,仍依附于母虾腹部生活。再经7~10天,稚虾开始离开母体,独立生活,此时稚虾变淡褐色,体长0.8厘米。与其他甲壳动物一样,在适温范围,水温越高,孵化时间越短,若遇低温,水温低至20℃时,变化幅度大,受精卵易脱落或长水霉致胚胎死亡。 一般水温为26~29℃时,孵化时间为42~47天。   (三)稚虾培育   1.稚虾的培育   稚虾离开母体生活,一般是在稚虾培育槽内进行,待稚虾全部离开母体后将亲虾移出,留下稚虾并进行培育。在此过程中,稚虾的平均体长为0.8厘米,经过25天的培育后,可达到2.4~3厘米,供养殖户进行养殖生产。   (1)培育槽的建造   培育池的面积为2~6平方米,高度80厘米,保持一定的斜坡,深的一端有排水孔,池壁要光滑,防止水槽粗糙或高低不平。也可用大的(1~2平方米)水缸。抱卵虾按不同发育期分别放于不同的育苗池内孵化(主要从抱卵虾的卵色或显微镜下检查来判断卵的胚胎发育情况)。孵出稚虾后,母虾与幼苗分开,以免母虾残食稚虾。这样,虾苗规格整齐、敌害生物少,成活率高,其育苗效果好。国外有些地方将抱卵虾单独放置产卵箱内,产卵箱的底部用网片或多孔板做成,使刚孵出的稚虾直接逃入水中,效果也不错。   (2)水质   ①培育用水。一般用河水或井水,水质要清新。为了防止动物掠食稚虾,最好用细网片盖住水池,不让蜻蜓和其他昆虫在水中产卵。用细网装在进水口,过滤昆虫、水生动物(如水蜈蚣)、小鱼虾及卵,因为这些动物争食和争栖息场所会影响红螯螯虾幼体的成活率。   ②水温。水温是稚虾培育的重要条件之一,水温的适宜与否将直接影响稚虾的生长速度、成活率,从而影响产量。在生产过程中,水温的适宜范围为27~29℃,且变化幅度不能超过2℃,若水温低于20℃,生长速度减慢,将严重影响成活率,因此在整个培育期间都要保持水温的相对稳定。   ③溶氧量。稚虾离开母体,培育槽要全日不间断地充气,使水中的溶氧充足。   ④酸碱度值。培育用水的酸碱度值应控制在7~8.5,偏碱性,如发现水质偏酸,则用生石灰来调节酸碱度值。用自来水进行小规模生产的繁殖场可用小苏打来调节酸碱度值。   ⑤吸污换水,保持水质清新。在培育期间,视污物残饲及水质(如氨氮等三态氮偏高),要定期地吸污换水,以保持良好的水质。   (3)稚虾的培育密度   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幼体的培育密度是通过产卵的抱卵虾只数来推算的,同时还要视抱卵虾的质量而定。根据生产经验,每平方米以放2~3只抱卵虾为宜。   (4)饲料   红螯螯虾成体的大部分所需营养是从腐败的有机物中获得,而幼体所需的营养大部分是动物蛋白,它们靠捕食各种微生物为食。在生长初期,稚虾属肉食性,大部分时间离开池底,附在水草上,捕食它们喜食的食物。水中浮游生物丰富程度对刚孵出的稚虾的生存、生长至关重要。如果是土池,只要经常施肥,使水中保持适当的浮游生物(或水色)。有时也需要增加一些无机盐类,使浮游生物迅速生长。如是水泥池,必须通过在池塘捕捞浮游生物,洗净后再投喂,或增喂少量煮熟的鱼肉碎片。投喂为每日3次(早上8时、下午2时和晚上8时),每次投喂后,检查各池的吃食情况,增加或减少投喂量。投喂鱼肉时,一定要掌握好投喂量,以免水质恶化。   (5)栖息场所 稚虾培育过程中栖息场所非常重要。实践证明,用合成纤维绳效果很好,但在生产过程中常采用棕榈片和水葫芦。加入水葫芦能改善水质,增加稚虾的隐蔽场所,并能补充稚虾的饲料。2.生长情况在较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平均水温在28℃,酸碱度值在7.4~8.45,溶氧不低于5毫克/升,经过25天的培育,稚虾平均体长可达2.4厘米,成活率超过80%。出池的幼苗可供养殖户进行养殖生产。   3.虾苗的捕捞和运输   (1)幼虾捕捞   稚虾培育至3厘米左右的幼虾时,要及时捕起来移到成虾塘去养殖。捕捞之前,应先把池水抽去,留下20厘米的水,用抄网把隐蔽物抄起后捕捞幼虾,然后用抄网轻轻刮捕,抄几网后继续把池水抽干,余下的幼虾随水逐步集中在收虾槽内,再一边排水,一边用小抄网在虾槽内捞苗。由于幼虾较小,体质幼嫩,所以操作必须小心细致。幼虾捕起之后,应及时地移入水质清新、氧气充足的水体中暂养,及时过数并计算成活率。   (2)幼虾的运输   由于红螯螯虾苗离开水体的忍耐能力很强,幼虾在5小时内的短距离运输可以不充氧。用泡沫塑料箱(80厘米×60厘米×20厘米)每箱放苗600尾,并放少量水葫芦和少量水运输,其成活率可达95%以上。近距离运输可用“蛇皮”袋加水葫芦运输,成活率可达100%。   (四)成虾养殖   根据澳洲的养殖技术资料和北京市引进试养实践,现将澳洲淡水龙虾成虾的主要养殖方法措施,综合介绍如下:   1.养殖池塘的要求   养殖池塘选在通风向阳、土质保水、水无污染的地方,面积以5~10亩为宜,水深1.5米,池塘底部平整,无或少淤泥,具有方便的进排水和防护防逃设施。在池中放入一定数量的石块、瓦片等遮蔽物,或每亩水面放入200~300个废旧汽车轮胎,供澳洲淡水龙虾隐蔽栖息。经试验养殖,使用整个的废旧汽车轮胎不利于淡水龙虾爬上爬出,也不利于轮胎内和轮胎外的水体交换,对于改善水质不利,易造成水质变坏和缺氧。可用砂轮锯将轮胎切成两半,给淡水龙虾营造一个理想栖息场所,并且在起捕时可以顺利地将躲藏在其中的虾倒出来,减少了对虾的操作。轮胎放入前用生石灰水消毒浸泡一天,再洗净下池。   2.澳洲淡水龙虾虾苗的放养   根据北京市地区气候情况和澳洲淡水龙虾对水温的要求,放养红螯螯虾虾苗最适时间以4月上旬为宜,放养牙别螯虾虾苗时间可适当提前些,3月下旬即可入池。   一般体长3~5厘米的虾苗,每亩水面可放养3 000~5 000只,苗小可适当增加。该虾强欺弱,小怕大,所以同池塘放养苗种规格要求整齐。放苗时要避免水温相差过大,放苗前用少量池水徐徐加入运苗容器内调节水温,直至容器内水温接近池水温度时,再将虾苗放入池中。虾苗放养在傍晚时下池为宜。   3.做好投饵工作   全日投饲量,掌握以吃饱、吃完、不留残饵为原则。每天投喂两次,早晚各一次,晚上按全日投饵量的70%~80%投喂。饲料投在池塘浅水边,要经常观察虾的摄食情况,调整投饵量。投饵过少会影响虾的生长,但投饵过多会增加成本,且会造成池中水质变坏,对虾的生长和脱壳均不利,应立即停食,注入新水。   据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试验,养殖成虾投喂的人工配合饲料由秘鲁鱼粉、豆饼、发酵血粉、棉仁饼、次粉、玉米、骨粉、蜕壳素组成。配合饲料中粗蛋白占40%为宜,颗粒饲料粒径2毫米。   4.加强饲养管理   在日常管理中,除经常观测澳洲淡水龙虾的摄食和活动、生长脱壳等之外,还要注意水质和池底环境变化。当水中溶氧量很低、水质恶化或雷雨闷热天或连阴天气,要减少投饵或停饲。由于淡水龙虾主要在底层活动,以采用压缩空气底层增氧为宜,水体溶氧保持在3~4毫克/升。从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养殖试验中得知:红螯螯虾生活水温为6~37℃,牙别螯虾生活水温为1~35℃,这两种虾最适生长水温为20~28℃。当天气过热时,为防止极限温度出现,可适当加深池水,以稳定池底水温。在高密度养殖情况下,应采用流水或微流水养殖。在饲养过程中,还要注意防除病害。   5.收获及捕捞   澳洲淡水龙虾生长快,当年放养可以当年收获上市。收获方法可用干塘围网捕捉,若养殖产量多,且要分批分期上市,可采用拖网、撒网捕捞和陷井笼捕,或者在池中轮胎上拴一条绳子和一个泡沫塑料浮子,起捕时顺绳子将轮胎提起,即可捕捉藏在轮胎内的淡水龙虾,收获时以清晨或黄昏效果较好。  (五)发展前景   红螯螯虾是近几年才引进的特种水产品,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渔场及大兴县大皮营乡渔场养殖的面积还很少,对其全面的推广和发展有待于市场鉴定。目前,我国的许多科研单位和养殖场正在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加以推广试验。因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容易使广大养殖户接受。下面谈谈其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1.经济价值   由于该虾的出肉率高,肉质鲜美,含肉率在42%~47%(腹部占总体重),所以就营养价值而言,能使广大消费者接受,但由于生产数量少,价格高,一般为160~200元/公斤,只有少数宾馆饭店能接受。   2.生物学特性   (1)温度红螯螯虾的生存温度范围(5~35℃)比罗氏沼虾(15~35℃)要求宽,但比淡水克氏螯虾要求得窄,且要经过越冬期。一般在室内水泥池即可自然越冬。尽管在极端的情况下会打洞,但在自然情况下不会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因为它受到温度的制约。   (2)个体大小通常成虾在100~150克/只,尽管比罗氏沼虾大,但比大龙虾(1 000~1 500克/只)小得多,能不能有市场竞争能力,还有待于消费者是否接受。   (3)适宜远距离运输红螯螯虾的离水忍耐力与大龙虾相似,这就给远距离销售带来极大的益处。   (4)育苗技术易掌握育苗技术难度不大,很容易使养殖户接受,但受到虾的抱卵量的制约,规模性生产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并且苗种价格贵,给养殖推广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5)病害出现比较少。   3.繁殖力的问题   红螯螯虾的怀卵量少,推广红螯螯虾养殖,首先要解决孵化育苗量,生产上只能提高大量越冬亲虾的成活率来实现,才能降低虾苗的成本,进而降低成品的价格,使得该虾有市场竞争力。   4.烹饪问题   与大龙虾相比,如何提高红螯螯虾烹饪质量,也是拓宽市场的前提条件之一,要有市场占有面,必须在美食上下一定的功夫。   总之,红螯螯虾的养殖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的,以技术为保证,才能有一广阔的前景。
   〖3〗 澳洲淡水龙虾又名红螯螯虾,原产于澳大利亚,是我国近年引进养殖和繁殖成功的大型优质淡水虾类新品种,也是世界名贵经济虾种之一,目前正在推广养殖。   澳洲淡水龙虾具有适应性强、食性杂、生长快、在3℃~35℃水温都能生存、耐干运、肉质好、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在广东一些单位试养时,每亩产量最高可达411公斤,经济效益良好。根据澳洲的养殖技术经验和一些试养情况,现将澳洲淡水龙虾的具体养殖技术和方法综合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一、养殖池塘要求   养殖池应选在通风向阳、水质无污染的地方,规格5亩~10亩,水深1.5米以上,沙泥底且底部平坦,塘边坡度为25°~30°,具有方便的进排水条件和防护防盗措施。在池中要放入一定数量的石块、瓦片等遮蔽物,或每亩放入300个以上旧轮胎,作为虾隐蔽栖息场所。    二、虾苗放养   4月开始可放养,体长3厘米~5厘米的虾苗每亩可放养5000尾~6000尾,虾苗小的可适当增加。但该虾强欺弱、小怕大,故同一池塘放养的苗种规格要求整齐。放苗时要避免水温相差过大,宜在黄昏或在黎明时下池。放苗前先用少量的池水徐徐加入运苗容器内调节水温,直至容器内水温接近池水温度时,再将虾苗轻轻放入池中。   三、做好投饵工作   根据一般经验,日投饵量以吃饱、吃完、不留残饵为准。一般小虾按体重的20%~25%、中虾按15%~20%、大虾按5%~10%投饵。每天投喂两次,早晚各一次,晚上投全日饲料量的70%~80%,饲料投在池塘浅水边。投饵过少会抑制虾的生长,但过多既增加成本又会造成池中环境恶化,对虾的生长和脱壳均不利。饲料可使用一般对虾饲料、成虾饲料和小杂鱼等。   四、加强饲养管理   在日常管理中,除经常观测池虾的摄食、活动和生长脱壳之外,还要重视水质和池底环境。当水中溶氧含量很低、水质恶化或遇雷雨闷热、连续阴天等恶劣天气时,要减少给饵或停饵。当天气过冷或过热时,为防止极限温度出现,可适当加深池水,以稳定池底水温。在饲养中还要注意防除病害,清除鸥类敌害及鲈、鲶、鳜等野生鱼类。   五、收获及捕捉   该虾生长快,当年放养可以当年收获上市,捕捉形式可用干塘或围网捕捉。若养殖产量高且大量产品分期分批上市时,还可采取拖网或撒网等网具捕捞和陷井笼捕。收捕时,以夜晚昏暗时效果较好。
作者:佚名
【】【】【】【】【】
网友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对本文有什么新的看法?有什么更加独到对见解?欢迎对本文发表您的评论,欢迎批评指正!
近期热点:
没有热点科技
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蚕宝宝什么时候脱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