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中澳大利亚邮票特有动物是

黑白永留方寸间——新中国邮票中的“熊猫”
黑白永留方寸间
——新中国邮票中的“熊猫”
1212012-30227
珍稀动物熊猫&
1959311219951995-152220002000-333
国画作品熊猫&
19635934197357-62651981J63159161985T10641478
儿童玩具熊猫&
1978J34291984T92210
运动会吉祥物熊猫&
1988J15119902111990122920052005-282931320072007-22292614.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三天内拍卖
当前位置: >
澳大利亚动物邮票10张&&&拍品编号:&
领 先 者:
起 拍 价:2元最小加价幅度: 1元
运&&&&&&费:
快递:10.00,
挂号信函:5.00
开始时间: 21:47:12
结束时间:
浏览次数:30次 出价次数:3次
线上收款方式:中介保护,即时到账
线下收款方式:
农业银行(0553218)
年代:不详品相:八五品
品相描述:信销
详细描述:拍下后请3天内付款,拍品可预留,发货可延迟!
最新20条出价记录
沈少在努力
敬告: 您的出价表明已认同本站的 , 根据本网所售商品的特殊性及古旧书行业的具体情况,网站不支持7天内无理由退货。
最新20条留言
暂无留言记录。
您不是注册用户或您还没有登录,不能进行拍卖留言! &&&
您最近浏览的拍品记录
友情链接:中国动物邮票(2)
  野生动物是大自然的产物,自然界是由许多复杂的生态系统构成的。有一种植物消失了,以这种植物为食的昆虫就会消失。某种昆虫没有了,捕食这种昆虫的鸟类将会饿死;鸟类的死亡又会对其他动物产生影响。所以,大规模野生动物毁灭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产生严重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国家对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原林业部和农业部列出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白鳍豚、中华鲟等)和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如猕猴、黑熊、金猫、马鹿、黄羊、天鹅、玳瑁、文昌鱼等),名录还对水生、陆生动物作了具体划分,明确了由渔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主管的具体种类。我国自1949年10月至2008年12月,共发行珍稀动物邮票共45套,珍稀兽类邮票19套,珍稀鸟类邮票12套,珍稀昆虫类邮票2套,珍稀爬行类邮票1套,珍稀鱼类邮票1套。26.1992--2&& 鹤& 日我国邮政发行了一套鹳邮票(1992--2),全套二枚。1黑鹳,面值20分。2白鹳,面值1.60元。鹳科在鸟类传统分类系统中是鸟纲鹳形目中的一个科,又俗称送子鸟。鹳是17种长颈的大型鸟类。与鹭、红鹳和鹮有亲缘关系。鹳体高约60--150公分以上。头和颈的全部或部分可能没有羽毛。鹳无鸣管,所以不发声或几乎不发声,但有些种在兴奋时击嘴作声。飞行时颈向前伸,脚向後伸直,交替地拍打翅膀。分布于亚洲、非洲和欧洲,有一个种,即黑颈鹳,也见于澳大利亚。除在繁殖期离群配对外,多数鹳均成大群。鹳白天进食,多数种类吃浅水滩和田野中的小动物。有些种类吃屍体。亲鸟用树枝造成大平台形的巢,常在树上和岩石突出部结群营巢。白鹳营巢于屋顶和烟囱上。每窝产3--6枚粉白色的卵。孵化期约5周,双亲共同抱卵。鹳分为典型鹳和林鹳。林鹳属的1种和鹮属的3种曾称为林鹮,嘴向下弯,与鹮相似。典型的鹮嘴直或近乎直。欧、亚、非洲的黑鹳高约100公分,体羽黑色,腹部有一白斑,红嘴和红脚。27.1992--4& 近海养殖& 为了宣传发展近海养殖业、增殖业对恢复渔业资源的重要意义,日我国邮政发行了一套近海养殖邮票(1882--4),一套四枚。1真鲷,面值20分。2中国对虾,面值25分。3梽孔扇贝,面值50分。4海带,面值80分。这套邮票的4枚图案,设计者主要采用喷绘艺术手法,借助喷笔的气压泵调节着色的浓淡,既使色彩变化过渡显得匀称美观,又使画面产生出一种淋漓尽致的艺术效果。在背景处理上,设计者巧妙借用中国画“以白当实,化无为有”的意境,删去了水和水草等形象,既突出了主体的海水产品形象,又使整个画面简洁、洗炼,耐人寻味。图案中的面值、中英文国铭和中文、拉丁文海产品名称,均设计在同一个位置,并一律加单线边框,形成了一种统一之美。近海养殖:中国地跨热带、亚热带和寒温带,拥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域,海岸线长1.8万多公里,有岛屿6500多个,水深200米以内的大陆架面积约1.5亿公顷,是世界上的海洋大国之一。沿海滩涂水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人海河流带入大量有机质,海水养分充足。适宜鱼、虾、贝、藻、蟹等繁殖生长,水产资源丰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人民就已经开始进行海水养殖,历史悠久。特别是广东、福建、浙江三省沿海人民,很早就具有养贝的经验。如在宋朝,就出现了插竹养牡蛎的方法,而且简单实用。河北省的港湾养殖,也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自清末开始,天津市小站就利用海水养殖梭鱼、鲈、对虾等。新中国成立后,海水养殖业被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促进了海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比方,20世纪50年代,海带的筏式养殖、人工育苗和南移技术获得成功,养殖面积和产量增长很快;60年代,紫菜的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获得新水平;70年代末,真鲷人工育苗技术取得成功;80年代,对虾、海湾扇贝等海产品种的人工育苗技术又有新的突破,促使近海养殖品种和养殖面积不断增加,产量逐年上升。1980年,全国近海养殖面积为13万公顷,养殖产量为44万多吨;1990年,全国近海养殖面积扩大到42.89万公顷,养殖产量增长到162.4万吨。1980年—1990年,全国近海养殖产量以平均每年12万吨的速度增长,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一海水养殖大国,初步实现了“以虾带贝、以贝保藻、以藻养珍”的良性循环,并成为沿海地区经济中的重要产业。据不完全统计,1991年中国全年水产品总产量超过1300万吨,其中海水养殖产量为180多万吨,比1990年增长14%,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其中对虾养殖面积为218万亩,产量突破20万吨;海带养殖面积为18万亩,产量高达34万吨;扇贝、贻贝、裙带菜、滩涂贝类和海水鱼的养殖,都有较大的发展。但是,近年来由于捕捞工具的改进和渔船数量的增加。全国捕捞能力大大增强。近海水产资源濒临枯竭的危险。因此,“八五”期间,近海养殖业已被列为开发的重点,除对原有的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渤海湾“两岛一湾”浅海滩渔业继续进行综合开发外,将拓展对江苏以南浅海滩涂和海岛渔业的综合开发,尽量满足人们对高蛋白、营养型食品的需求。28.1992—7& 昆&&虫& 日,第19届国际昆虫学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为纪念这次会议,我国原邮电部发行一套《昆虫》特种邮票4枚,即(1992--7)。&1七星瓢虫,面值20分。2半黄赤蜻,面值30分。3大草蛉,面值50分。4中华大刀螳,面值2.00元。(一)七星瓢虫--无脊椎动物,昆虫纲,鞘翅目,瓢虫科。瓢虫的一种,因背部像葫芦瓢而得名。根据食性,瓢虫可分为植食性与肉食性两大类群。前者以植物为食,对人类有害,但数量较少;后者占绝大多数,以捕食蚜虫、粉虱等农业害虫为主。七星瓢虫是肉食性瓢虫的一种,它体长不足七毫米,呈卵圆形;背部拱起似半球,头黑色,顶端有两个淡黄色斑纹,前胸黑色,足黑色,密生细毛。鞘翅红色或橙黄色,上面有七个黑斑,所以叫七星瓢虫。目前世界上约有100万种以上的昆虫,七星瓢、半黄赤蜻、大草蛉、中华大刀螳这四种昆虫都是我国著名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天敌昆虫是影响害虫发生数量的重要生物因子,自古以来人们就注意保护天敌昆虫,利用它们防治农林害虫。七星瓢,属鞘翅目瓢科。瓢科昆虫在世界上约有5000种,我国记载的有320种,绝大部分种类是益虫。它们是小型的甲虫,背面呈半球拱起,有鲜艳的色彩和美丽的纹点;受到惊吓装死时,附肢都紧缩在盖状的硬鞘翅下,故被称为“花盖虫”。七星瓢又叫“七星瓢虫”,身体比黄豆稍大,鞘翅呈黄色或红色,上面缀有七个黑色斑点。它以捕食棉蚜、豆蚜、槐蚜、桃蚜、草蚜为主,是我国北方小麦、棉花、花生等作物上蚜虫的主要天敌。半黄赤蜻,属蜻蜓目蜻科。全世界共有4000多种鲭蜓,我国已知有300种,都是捕杀害虫的能手。半黄赤蜻仅见于我国福建、广西和江西3省。它在蜻蜓中属中等体型,体态纤细,赤红的躯体十分艳丽;翅膀半部透明、半部呈金黄色,故名半黄赤蜻;四个翅膀的前端黑痣明显,易与其它种类相区别。大草蛉,属脉翅目草蛉科。草蛉类昆虫种类繁多,全世界约有5000种,我国有200种,大多为陆生。大草蛉呈草绿色,其复眼有金色闪光。翅阔、透明,观之极美。经常飞翔于草木之间,其卵产在树叶上。幼虫为纺锤状,在树叶间捕食蚜虫,人们称之为“蚜狮”。近年来,我国用人工饲料大量繁殖草蛉幼虫,用以防治棉铃虫、蚜虫等农业害虫。中华大刀螳,亦称“螳螂”、“刀螂”,属螳螂目螳螂科。全世界约有1800种螳螂,我国有55种以上。螳螂体型较大,头部呈三角形,复眼大,触角细长;前胸很长,胸部有翅两对,足三对,还生有呈镰刀状的粗大前足一对;在其腿节和胫节生有倒钩状的小刺,用以捕捉各种害虫。其卵产于鞘内,古称之为“螵鞘”,可作中药。我国常见者即“大刀螂”,体长一般在8厘米左右,为黄褐或绿色,分布很广。此外,还有斑螳螂(小刀螂)、薄翅螳螂和刀螂,亦属益虫。设计者使七星瓢、半黄赤蜻、大草蛉、中华大刀螳这四种益虫,在4枚邮票画面上形成了不同方向、不同结构的大斜线。这一构图布局增加了“向上”的动感,赋予昆虫以生命的活力。设计者巧妙地以一个长方形的绿色背景为底衬,又以昆虫打破了画面上方的水平线,使大斜线与水平线、垂直线互为交织,使人感到昆虫有欲冲出画面之势。其绿色背景不是一块静止的平面,而是采取喷绘手法求得柔和变幻的流动感,使四种不同的黄绿色表现出不同植物的生命力。画面背景并未加以很具体的描绘,反而给人们留下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联想余地。29.1993—3 野骆驼& 日我国邮政发行了野骆驼邮票(1993--3),全套二枚。1,野骆驼--沙漠之舟,面值20分。2,野骆驼--母与子,面值1.60元。野骆驼在历史上曾经存在于世界上的很多地方,但至今仍在野外生存的仅有蒙古西部的阿塔山和我国西北一带,这些地区都是大片的沙漠和戈壁等“不毛之地”,不仅干旱缺水,而且夏天酷热,最高气温为55℃,砾石和流沙温度可达71—82℃,冬季奇冷,寒流袭来时,气温可下降到零下40℃,常常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恶劣的生活环境,却使野骆驼练就了一副非凡的适应能力,具有许多其他动物所没有的特殊生理机能,不仅能够耐饥、耐渴,也能耐热、耐寒、耐风沙,所以得到了“沙漠之舟”的赞誉。野骆驼的体型高大而稍瘦,体长2.2—3.5米,尾长50—60厘米,肩高1.8—2米,体重450—690公斤。头部较小,后部具有分泌黑色臭液的臭腺。吻部较短,上唇裂成两瓣,状如兔唇。鼻孔中有瓣膜,能随意开闭,既可以保证呼吸的通畅,又可以防止风沙灌进鼻孔之内,从鼻子里流出的水还能顺着鼻沟流到嘴里。耳壳小而圆,内有浓密的细毛阻挡风沙,还可以把耳壳紧紧折迭起来。眼睛外面有两排长而密的睫毛,并长有双重的眼睑,两侧眼睑均可以单独启闭,在“鸣沙射人石喷雨”的弥漫风沙中仍然能够保持清晰的视力。据说它还能够预感到风暴的来临。野骆驼的颈部较长,弯曲似鹅颈。背部的毛有保护皮肤免受炙热阳光照射的作用。尾巴比较短,生有短的绒毛。背部生有两个较小的肉驼峰,下圆上尖,坚实硬挺,呈圆锥形,峰顶的毛短而稀疏,没有垂毛。过去曾认为驼峰是贮水的器官,但实际驼峰的结构主要是脂肪和结缔组织,隆起时蓄积量可以高达50公斤,在饥饿和营养确乏时逐渐转化为身体所需的热能。它还具有适当变化的体温,在傍晚时升高到40℃,在黎明时则降低到34℃,从而适应荒漠地带一天中较大的温差。野骆驼的四肢细长,与其他有蹄类动物不同,第三、四趾特别发达,趾端有蹄甲,中间一节趾骨较大,两趾之间有很大的开叉,是由2根中掌骨所连成的1根管骨在下端分叉成为“丫”字形,并与趾骨连在一起,外面有海绵状胼胝垫,增大接触地面部分的面积,因而能在松软的流沙中行走而不下陷,还可以防止足趾在夏季灼热、冬季冰冷的沙地上受伤。它的胸部、前膝肘端和后膝的皮肤增厚,形成7块耐磨、隔热、保暖的角质垫,以便在沙地上跪卧休息。野骆驼的全身的淡棕黄色体毛细密柔软,但均较短,毛色也比较浅,没有其他色型,与其周围的生活环境十分接近。每年5—6月换毛时,旧毛并不立即退掉,而是在绒被与皮肤之间形成通风降温的间隙,从而度过炎热的夏天,直到秋季新绒长成以后,旧毛才陆续脱掉。30.1993—11& 蜜&& 蜂& 日我国邮政发行了一套蜜蜂邮票(1993--11),全套四枚。1,蜂王,面值10分。2,采蜜,面值15分。3,中华蜜蜂,面值20分。4,授粉,面2.00元。(二)半黄赤蜻属蜻科,仅见于我国福建、广西和江西3省。它在蜻蜓中属中等体型,体态纤细,赤红的躯体十分艳丽;翅膀一半部透明、一半部呈金黄色,故名半黄赤蜻;四个翅膀的前端黑痣明显,易于其它种类相区别。(三)大草蛉成虫体长约14毫米,翅展约35毫米。黄绿色,有黑斑纹。头部触角1对,细长,丝状,除基部两节与头同样为黄绿色外,其余均为黄褐色;复眼很大,呈半球状,突出于头部两侧,呈金黄色;头上有2~7个黑斑,触角下边的2个较大,两颊和唇基两侧各1个,头中央还有1个,常见的多为4斑或5斑,但均属同种。口器发达,下颚须和下唇须均为黄褐色。胸部黄绿色,背中有一条黄色纵带;腹部全绿,密生黄毛。足黄绿色,跗节黄褐色。4翅透明,翅脉大部黄绿色,但前翅前缘横脉列和翅后缘基半的脉多呈黑色;两组阶形排列的阶脉只是每段脉的中央黑色,而两端仍为绿色;后翅仅前缘横脉和径横脉大半段为黑色,阶脉则同前翅;翅脉上多黑毛,翅缘的毛多为黄色。大草蛉是完全变态昆虫,一年可繁殖3代,以老熟幼虫在茧内越冬。卵有长丝柄,十多粒集在一处象一丛花蕊。幼虫称为大蚜狮,头部有3块大黑斑,体长达12毫米。捕食棉蚜、桃蚜、麦蚜等多种蚜虫以及棉铃虫的卵和小幼虫等。是有益的昆虫。已用于生物防治。图案上的这只大草蛉,复眼金碧辉煌,翅翼宽大,躯体修长,浑身呈草绿色,美丽悦目;它附在一片绿叶上,那两条扬起的触须十分潇洒;那片绿叶突出水平线,在空白处映出淡淡的影子,使画面有虚有实,显得色彩丰富。(四)中华大刀螳---螳科,螳螂目.是全国性品种,广布于南北各地。中华大刀螳的适应力很强,早在1896年就随同苗木一同引进到美国等地,并繁衍后代。中华大刀螳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型品种,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成虫体长通常都能达到7--10cm,体型很大,而且前胸宽阔,头显得较小,体色从草绿色到褐色及各种程度的中间过渡色型都有.后翅有大型的黑斑。性情凶猛,食物包括蜘蛛、蟹子、蛙、螳螂在内的所有昆虫。&中华大刀螳是中型捕食属性昆虫,&幼虫和成虫均可以捕食多种果树、蔬菜、花卉等中小型害虫,&甚至某些大型害虫,&如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昆虫。中华大刀螳具有捕食量大、捕食害虫时间长、食虫范围广等优点。昆虫幼虫期生长具有蜕皮现象,&生长速率有周期性变化。蜜蜂是一种会飞行的群居昆虫,属膜翅目、蜜蜂科。体长8—20毫米,黄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头与胸几乎同样宽;触角膝状,复眼椭圆形,口器嚼吸式,后足为携粉足;两对膜质翅,前翅大,后翅小,前后翅以翅钩列连锁;腹部近椭圆形,体毛较胸部为少,腹末有螯针。它们被称为资源昆虫。成蜂体长约2公分--4公分。蜜蜂完全以花为食,包括花粉及花蜜,后者有时调制储存成蜂蜜。毫无疑问的是,蜜蜂在采花粉时亦同时对它授粉,当蜜蜂在花间采花粉时,会掉落一些花粉到花上。这些掉落的花粉关系重大,因它常造成植物的异花传粉。蜜蜂身为传粉者的实际价值比其制造蜂蜜和蜂蜡的价值更大。雄蜂通常寿命不长,不采花粉,亦不负责喂养幼蜂。工蜂负责所有筑巢及贮存食物的工作,而且通常有特殊的结构组织以便于携带花粉。大部分蜜蜂采多种花的花粉,不过,有些蜂只采某些科的花的花粉,有的只采某种颜色花的花粉,还有一些蜂只采一些有亲缘关系的花之花粉。蜜蜂的口部是花粉采集和携带的器具,似乎能适应各种不同种类的花。蜜蜂会发出声音,这是因为它有发声器官,这个发声器官位于蜜蜂腹部的两个极其小的黑色圆点。蜂王在巢室内产卵,幼虫在巢室中生活,经营社会性生活的幼虫由工蜂喂食,经营独栖性生活的幼虫取食雌蜂贮存于巢室内的蜂粮,待蜂粮吃尽,幼虫成熟化蛹,羽化时破茧而出。家养蜜蜂一年繁育若干代,野生蜜蜂一年繁育1--3代不等。以老熟幼虫、蛹或成虫越冬。31.1994—3&& 鲟&& 日我国邮政发行了一套鲟的邮票,全套四枚。1鳇鱼,面值20分。2中华鲟,面值40分。3白鲟,面值50分。4达氏鲟,面值1元。鲟科生活在海洋和大的河流、湖泊中,体长最大的可达5米,有报道捕获7米长的。鲟科的鱼口前有四须和口排长一横列,生活在海中的一般春季向大江河中洄游产卵。性成熟较迟,因为被人类捕获的多,面临绝种的危险,现在许多国家都加以保护。鳇鱼是鲟的一种,它是我国黑龙江省的特产鱼类之一,资源也比较丰富。鳇鱼体重一般在50~150公斤。据1979年测量142尾的资料统计,平均每尾长2.4米,重 140公斤,年龄以22~40龄的个体为主。其中一尾长达3.9米,重501公斤,年龄54岁。1980年还捕到一尾重达542公斤的个体。鳇鱼生活为于江河中下层的鱼类。常年栖居于淡水,不作长距离洄游。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远在公元前1千多年的周代,就把中华鲟称为王鲔鱼。中华鲟属硬骨鱼类鲟形目。鲟类最早出现于距今2亿3千万年前,一直延续至今,生活于我国长江流域,别处未见,真可谓“活化石”。中华鲟是我国特产鱼类,体纺锤形,体表披五行硬鳞,尾长,口腹位,歪尾。这是一种海栖性的洄游鱼类,每年9~11 月间,由海口溯长江而上,到金沙江至屏山一带进行繁殖。孵出的幼仔在江中生长一段时间后,再回到长江口育肥。每年秋季,当中华鲟溯江生殖洄游时,在各江段都可捕到较大数量的中华鲟,故有“长江鱼王”之称。白鲟,又称作中华匙吻鲟,和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鲟同属匙吻鲟科的亚种。另名为中国剑鱼,是最大的淡水鱼类。因为其吻部长状如象鼻,又俗称为象鱼。中国古代白鲟被称之为鲔。当代因为其生存水域遭受破坏,其物种稀少,所以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白鲟属于鲟形目匙吻鲟科白鲟属的一种。因体色较浅而得名。又名琴鱼、朝剑鱼,古名鲔。体长梭形。吻长剑状,前端狭而平扁,基部肥厚。体无骨板状大硬鳞;仅在尾鳍上缘有一列棘状鳞,背部浅紫灰色、腹部及各鳍略呈白粉色。在鱼类起源、演化与地理分布上,有重要学术价值。身体结构方面,白鲟身体呈梭形,前部稍平扁,中段粗壮,后部略侧扁。头极长,头长超过体长的一半,其上布有梅花状的陷器。吻呈剑状,特别延长,前端狭而平扁,基部阔且肥厚。吻的头部腹面,能自由伸缩。上下颌有尖细的小齿;吻须一对,短小,位于腹面。眼细小。整个头部皮膜表面密布着许多细梅花斑状的感觉神经细胞组织。鳃孔大,体光滑无鳞。在尾鳍上叶具有8个棱形鳞板,向后延至尾鳍上叶。背鳍起点在腹鳍之后,均由不分支的鳍条组成。尾鳍歪形,上叶发达,前缘具一列棘状鳞。达氏鲟是一种淡水定居性鱼类,常在江河中下层活动,喜栖息于流速较缓、富腐植质和底栖生物的沙质底或卵石碛坝的河湾或深沱中,生长速度较快,一般体长0.8—1.0米,体重5—10公斤,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达氏鲟体长呈梭形。头呈楔形,背面粗糙。吻较短,前端尖细。口下位,横裂,唇具小乳突。吻腹面具须2对。眼小(较中华鲟相对为大)。鼻孔、鳃孔均大。鳃盖膜与鳃峡相连。左右鳃孔分离。体被5行骨板状硬鳞,鳞间表皮粗糙。尾歪形。外形与中华鲟相似,但成鱼体长较短,体重较轻。鳃耙呈三角形薄片状,体背及侧面青灰色。腹面灰白色。鳍青灰色,边缘白色。达氏鲟是一种淡水定居性鱼类。常在江河中下层活动,在长江的湖南岳阳市以上至金沙江下游较习见,亦进入大型湖泊。尤喜栖息于流速较缓、富腐植质和底栖生物的沙质底或卵石碛坝的河湾或深沱中。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长江干支流及沿江大型湖泊,已受到长江上游各省的重视,与中华鲟同样受到有效保护。31. 1994--15 鹤 邮票& 日我国邮政发行了一套鹤邮票(1994--15),共二枚。1美洲鹤,面值20分。2黑颈鹤,面值2元。鹤是鹤科鸟类的通称,是一些美丽而优雅的大型涉禽,鹤科分为鹤亚科和冕鹤亚科2亚科,1--4属,15种。其中鹤亚科有1--3属13种,在南美洲以外的各大陆均有分布,而在东亚种类最多,中国有1--2属9种,占世界15种鹤的一大半,是鹤类最多的国家,这9种鹤全部是中国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鹤亚科后趾小而高位,不能与前三趾对握,因此不能栖息在树上。冕鹤亚科1属2种,特产于非洲,冕鹤与鹤不同,可以栖树。鹤在中国文化中有崇高的地位,特别是丹顶鹤,是长寿,吉祥和高雅的象征,常被与神仙联系起来,又称为“仙鹤”。美洲鹤是北美洲的特有种,每年秋季到美国得克萨斯州南部靠近墨西哥湾海岸的阿兰萨斯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的盐泽地及淡水湖里越冬,春季回到加拿大北部的伍德布法罗国家公园繁殖,每年迁徒路线的单程为4000公里左右。美洲鹤面颊和头顶裸露,为鲜红色,飞羽和颈项是黑色的,其余部分的羽毛都为纯白色。喙为淡黄色,腿和脚是黑色的。体长大约1.27米,体高大约1.50米,是北美洲最高大的鸟类。发达的器官是这种鹤的显著特征,它的气管卷曲在胸部的龙骨突内,长度可达1.52米,超过了它的体长。近一百米年来,由于狩猎、拣卵及栖息地的破坏,美洲鹤濒临灭绝。美洲鹤一般3岁即配对繁殖。美洲鹤每年一窝卵,一窝通常2枚。每对美洲鹤幼鸟只能活1只,另一只由于相互间的激烈争斗而死亡。黑颈鹤是大型涉禽,身长115--120厘米,体重5.35公斤。全身灰白色,颈、腿比较长,头顶皮肤血红色,并布有稀疏发状羽。除眼后和眼下方具一小白色或灰白色斑外,头的其余部分和颈的上部约2/3为黑色,故称黑颈鹤。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种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类,为中国所特有的珍贵鸟类。黑鹤颈为候鸟,每年在青藏高原繁殖,冬季在南方过冬。每年4月份迁至可可西里,在高寒草甸沼泽地或湖泊河流沼泽地中活动,并选择适应的地区进行繁殖育幼。长途飞行时,黑鹤颈群多排成“一”字纵队或“V”字队形前进,到达目的地后,开始分群配对,并转为成对活动。这一阶段,在栖息地处觅食,伸颈低头,或仰首长鸣,或绕着大圈跑动,雌雄鸟之间表现极端兴奋,特别是雄鸟更主动,绕着雌鸟跑动,展翅跳跃,向雌鸟展示自己的风姿。5月初开始,经常在早晨到中午时间交配,5月底开始产卵。没能明显的筑巢期,而是在开始产卵及以后整个卵化过程中不断完善巢穴,巢结构简单,大小不定,巢材无特殊需求,因生长的草被而定,刚产不久的卵淡青色,布满不规则的棕褪色斑点,特别是钝端十分密集,经孵化一般时间后,淡青色变为土褐色。孵化期31--33天。32.1995--5& 鸮& 日我国邮政发行了一套鸮邮票(1995--5),全套四枚。1雕鸮,面值10分。2长耳鸮,面值20分。3雪鸮,面值50分。4草鸮,面值1元。鸮是我国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现在用来命名鸮形目猛禽,该目猛禽均为夜行性鸟类,广泛分布于除南极洲外的世界各地,现存约140种,其中体型最大者是雕鸮,常见的种类有长耳鸮、短耳鸮、仓鸮、草鸮、雪鸮等。雕鸮又叫大猫头鹰,希日-芍布,老兔。鸟纲,鸮形,目鸱,鸮科。夜行性猛禽。中国体型最大的猫头鹰。除繁殖季节成对外,平常单独活动。听觉和视觉在夜间异常敏锐。白天隐蔽在茂密的树丛中休息。国家II级保护动物。雕鸮是中国鸮类中体形最大的,体长56~89厘米,体重1.4--3.95公斤。面盘显著,为淡棕黄色,杂以褐色的细斑。眼先密被白色的刚毛状羽,各羽均具黑色端斑。眼的上方有一个大形黑斑。皱领为黑褐色。头顶为黑褐色,羽缘为棕白色,并杂以黑色波状细斑。耳羽特别发达,显著突出于头顶两侧,外侧呈黑色,内侧为棕色。通体的羽毛大都为黄褐色,而具有黑色的斑点和纵纹。喉部为白色,胸部和两胁具有浅黑色的纵纹,腹部具有细小的黑色横斑。虹膜金黄色或橙色。脚和趾均密被羽,为铅灰黑色。长耳鸮别名长耳猫头鹰、夜猫子,属于鸱鸮科。中型猛禽,体羽棕黄色,上体密布黑褐色粗羽干纹和虫蠹状细斑。嘴铅褐色,先端黑色。爪黑色。栖息于山地森林或平原树林中。主要以鼠类和昆虫为食。对于控制鼠害有积极作用,应大力保护。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耳鸮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北部的大陆上,在国外分布于欧洲、亚洲中部、非洲北部和西北部以及北美洲等地。在我国的长耳鸮除了在青海西宁、新疆喀什和天山等少数地区为留鸟外,在其他大部分地区均为候鸟,其中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河北东北部等地为夏候鸟,而从河北、北京往南,直到西藏、广东,以及东南沿海各省等地均为冬候鸟。但是它们的迁徙行为不同于其他物候现象稳定的候鸟,而受食物因素的影响较大,例如在东北的沈阳也曾记录到越冬的长耳鸮群体,而其他越冬地的长耳鸮栖居的时间和地点并不十分稳定。此外,食物还影响着长耳鸮的繁殖成功率和它们的种群数量。雪鸮,又名白鸮、雪猫头鹰、白夜猫子,是一种白色或褐白相间具横斑的猛禽,鸱鸮科的一种大型猫头鹰。栖息于北极苔原,有时向南到欧洲、亚洲和北美洲。体长约60公分(约2尺)。翅宽;头圆形,不具耳羽束。吃小型哺乳动物(如野兔和旅鼠)和鸟类。营巢于开阔的地面上。雪鸮属于体形较大的鸮类,体长约为50--71cm,雌性平均体长为66cm,雄性平均体长为59cm,翼展125--165cm,体重1.6--3公斤,雄性体型明显小于雌性;由于本物种分布在高纬度和高海拔的寒冷地区,因而雪鸮通体几乎纯白色,体羽端部近黑色,因而在头顶、背部、双翅、下腹遍布黑色扇形斑点,而雌鸟和幼鸟的黑色斑点更多;无其他鸮类常见的耳状羽,浑圆雪白的头部看起来颇为可爱;虹膜黄色;喙黑色;足黄色,强健有力,覆有密羽,爪黑色,钩曲,长2.5--3.5cm,能迅速征服大型猎物。雄性幼鸟的颈部、颈后和尾羽都比雌性幼鸟白。雄性雪鸮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白,部分年老的雪鸮全身会接近纯白色,而雌性雪鸮身上的一些斑点终身不消失。雪鸮的羽毛非常浓密,正是这些浓密的羽毛使它们能在气温零下50℃的环境下还能保持近40℃的体温。因此,如果它们遇到强风,就会找到石堆、雪堆或是干草堆作为避风处,然后蜷缩身体贴在地面上,这样它们浓密的羽衣就能为它们御寒。草鸮是中等体型的鸮类,体长35厘米,夜行猛禽。面庞心形。似仓鸮,但脸及胸部的皮黄色色彩甚深,上体深褐。喙坚强而钩曲。嘴基蜡膜为硬须掩盖。翅的外形不一。尾短圆,尾羽12枚,有时仅10枚。脚强健有力,常全部被羽,第四趾能向后反转,以利攀缘。爪大而锐。尾脂腺裸出。无副羽。耳孔周缘具耳羽,有助于夜间分辨声响与夜间定位。营巢于树洞或岩隙中。雏鸟晚成性。草鸮是中型猛禽。体长32cm,翼展1.16米,体重450g。上体暗褐,具棕黄色斑纹,近羽端处有白色小斑点。似仓鸮,面盘灰棕色,呈心脏形,有暗栗色边缘。飞羽黄褐色,有暗褐色横斑;尾羽浅黄栗色,有四道暗褐色横斑;下体淡棕白色,具褐色斑点。嘴黄褐色。爪黑褐色。虹膜-褐色;嘴-米黄色-略白。33.1995—15& 珍稀动物特种邮票& 日,我国和澳大利亚联合发行了“珍稀动物”特种邮票,全套两枚。这套中澳联合发行的“珍稀动物”邮票选用了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大熊猫和澳大利亚的考拉,中国设计家精雕细刻,用白色的底色加上栩栩如生的动物主图,鲜明突出。考拉相貌可爱,颇似玩具熊,受到人们的喜爱,可以说是澳洲最受欢迎的动物。考拉学名树袋熊,是树栖动物,看似笨重可爱,在树上却比较灵活,手指可以对握,善于攀爬,并可以在树间跳跃,且富于攻击性。它们仅以桉树叶为食,主要分布于澳洲动物从昆士兰到维多利亚之间的沿海桉树林中,在南澳大利亚的袋鼠岛也有分布,并可沿河岸森林分布到部分内陆地区。考拉享有澳大利亚“国宝”之称。在全澳大多数地区,野外生存的考拉数目极少,人们更多的时候只是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和动物园里才能见到它们的身影。以桉树叶为食的考拉一身粗硬的短毛,行动笨拙,憨态可掬;整日里除了吃便是睡,即使醒着也是一副睡眼惺忪的模样,十分惹人喜爱。第1图【考拉】又叫树袋熊,是低等的有袋类哺乳动物。其成年体重约10公斤,身高70厘米左右,圆眼睛,短耳朵,秃鼻子,体态臃肿,毛软而厚,无尾,胸腹部为淡白色,其余体表部分为灰色或褐黄色,外形非常像熊,当地人叫它“土熊”,其实,它与熊毫无亲缘关系。以前它曾广泛分布在澳大利亚,数量较多。如今,只分布在澳大利亚东南部沿海一带狭长的桉树林中,数量稀少,仅剩下几千只。澳政府已制订法律,严禁猎捕,限制出口,大力保护,使之免于灭绝。考拉是典型的树栖动物,因其前后肢均有5趾,其中大趾和食趾在一起,与另外三趾恰好相对,这种排列便于抓握,因此它在树上极善攀爬,很少到地面活动。它是素食者,而且非常挑食,澳大利亚约有600多种桉树,它仅吃其中的二三十种桉树叶,也不喝水,只靠这些桉叶为其提供营养和水分,当地人也叫它“库博尔”,意思就是不饮水。每只考拉一天要吃1至2公斤新鲜的桉树叶,其它什么也不吃,正是因为它这种独特的食癖,一般动物园难以应付,现只有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动物园饲养着这种动物,供人观赏。考拉性情温顺,胆小,从不攻击别的动物,总是一副笑脸,但抵抗力也弱,一旦受到欺辱,会像婴儿一样哭泣,叫人爱怜。它不合群,喜独处。每年9月至次年1月为配偶季节,怀孕35天后产一仔。新生幼仔全身无毛,眼鼻紧闭,后肢发育不全,但前肢已经长出爪来,就是靠着有力的前肢,幼仔可以从产道口自行爬进母兽的育儿袋里继续发育,四五个月后,身上长出柔密的毛,离开育儿袋,爬到母兽的背上玩耍,但睡眠、吸奶时还是钻进袋中。母子间依恋性很强,尽管幼仔已经长大,但雌兽还爱背着它,形影不离。一年后,幼兽可以独立生活,三四岁成年,可以繁殖,寿命约15至20年左右。第2图【熊猫】为较高等的食肉类动物,属大熊猫科。其体胖似熊,面容像猫,但它既不是猫,也不是熊。四肢、肩、耳廓和眼圈为黑色,其余体表为白色。成年体重约100公斤,体长1.5米左右,尾短小。现只分布在我国四川、甘肃和陕西的山林中,数量稀少,仅有1 000只左右,为我国特有动物,也是世界级珍稀动物,受到国家法律严格保护。它栖息于海拔1 500至3500米的高山深谷密林里,过着独居生活,昼夜均活动,特别是早晨或黄昏更是活动频繁。行动缓慢,能涉水,善爬树,不怕寒冷,无冬眠习惯,主食竹子的嫩茎和竹叶,每天能吃10公斤左右的竹叶子,边走边吃,也吃野果、竹鼠、鸟卵等,喜食肉。但它性情温顺,从不主动去攻击其它动物,只能拣些动物尸体吃。喜欢饮水,爱游泳,自卫能力差。每年春末夏初,为求偶季节,秋天分娩,每胎一至二仔,一月后始长毛,3个月能行动,半年后可独立生活,4岁成年,寿命约15年左右。34.1995—11&中泰建交亚洲象&&1995年中国和泰国建交20周年,两国联合发行亚洲象邮票,一套2枚。亚洲象是亚洲大陆现存最大的动物,一般身高约3.2米,重可超5吨。现分布于北纬24.6度以南的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的勐腊县及南亚、东南亚部分地区。亚洲象是列入《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濒危物种之一的动物,也是中国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中国境内现仅存300余头。亚洲象属今天只有一种,包括4个亚种,印度象,锡兰象,苏门答腊象,婆罗洲侏儒象,(1)斯里兰卡象(锡兰象)是亚洲象现存最大的亚种,重公斤,肩高3.1米。分布于斯里兰卡。(2)印度象其次,重达公斤,肩高2.9米。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3)苏门答腊象则重达公斤,肩高2.7米。分布于苏门答腊。(4)婆罗洲侏儒象最小,重公斤,肩高2.4米。分布于婆罗洲北部。亚洲象 - 栖息生态&亚洲象生活在潮湿的热带、亚热带森林和草原,但是它常常在密林里穿行。亚洲象的食量很大,每天要吃掉约300公斤的新鲜饲料,所以象经常集群搬家,以获得食物来源。为了生存,象群每天要奔走18到20个小时,只睡2小时到4小时。亚洲象喜欢人烟稀少、温暖湿润的森林、沼泽地区,不适应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 35.1998—29& 海底世界-珊瑚礁观赏魚& 日我国邮政又发行了一套海底世界邮票(1998--29),全套共八枚,每枚面值均为200分。1条纹刺盖鱼。2兰斑鳃棘鲈。3兰斑蝴蝶鱼。4马达加斯加蝴蝶鱼。5马夫鱼6千年笛鲷。7圆斑拟鳞鲀。8甲尻鱼。1.条纹刺盖鱼(小型张左上角)又名主刺盖鱼、条纹棘蝶鱼,俗名皇后神仙、大花面,为幅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刺盖鱼科刺盖鱼属的其中一种鱼类,本鱼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区,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我国及台湾地区均有此鱼。本鱼体略高而呈卵圆形;背部轮廓略突出,头背于眼上方平直。吻钝而小。眶前骨宽突,不游离;前鳃盖骨后缘及下缘具弱锯齿,具一长棘;鳃盖骨后缘平滑。幼鱼体呈深蓝色底色,头及身上有许多亮蓝色和白色圈纹。幼鱼的身上横纹在体后端呈弧形或环状,随成长而逐渐转为1--25条纵纹且颜色变黄。一般需要四年才完全变为成年色泽。家养的主刺盖鱼有可能保留幼年花色。成鱼体为黄蓝相间的纵纹,尾鳍黄色,具黑眼带,在胸鳍处有块大横斑,但此横斑未达背部。体被中型圆鳞,具数个副鳞;头具绒毛状鳞,颊部与奇鳍具小鳞,前鼻孔大于后鼻孔,奇鳍鳍条在成长后会延长。尾鳍钝圆形。体长可达40厘米。2.兰斑鳃棘鲈(小型张上中)。是海水鱼类,辐鳍亚纲,鲈形目,姥鲈科。分布于印度洋西部,西太平洋热带水域。饲养时要求水温在24--27摄氏度:性情凶猛,最小水族箱尺寸不小于800升。兰斑鳃棘鲈是肉食性鱼类。体长达35厘米。胸鳍鳍条数多为17。背鳍和臀鳍鳍条部末端呈圆形,幼鱼的头和体侧具6块黑色横斑。成体呈褐色,具极细小蓝点。3.蓝斑蝴蝶鱼(小型张右上角)&,慈鲷科 其特征:体侧扁,吻小、突出。体色鲜黄,体侧中央上部具宝蓝云状斑,而幼鱼的云状斑色较淡;头部有一黑眼带,尾柄处具黑圆斑。夜晚云状斑则变为黑色。该鱼性情温和,喜栖息于1--10公尺的清澈珊瑚礁海域,尤以轴孔珊瑚丛间最常见,并以此类珊瑚虫为食,属肉食性鱼类。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热带海域,包括台湾南部、东北部及兰屿、绿岛、澎湖海域。4.马达加斯加蝴蝶鱼(小型张左中),为幅鳍鱼纲鲈形目蝴蝶鱼科的其中一种。本鱼分布于印度洋及太平洋区,本鱼体呈方圆形,吻突出,体色在头部为银色,至身体时渐转变成白色。明显的特征为体后方有一橘红色的大斜带,从背鳍软条部延伸至臀鳍软条部,且在尾鳍上也有一橘黄色条纹。体侧有数条“ㄑ”字型的细条纹。头部有条带白边的条纹通过眼睛,额头有一白缘的黑斑。体长可达13厘米。5.马夫鱼(小型张右中)广泛分布于印度洋与太平洋。我国只产于南海。暖水性小型珊瑚礁鱼,一般体长100毫米左右,最大可达200毫米以上。为我国海南岛沿海习见种。背鳍鳍棘11根,第四鳍棘延长呈鞭状,鳍膜亦随之延长。口小。牙细尖呈刚毛状。体侧有2条宽横带。侧线完全。尾鳍近截形6.千年笛鲷(小型张左下角)鲈形目鲈形亚目笛鲷科海洋鱼类。其特征是体甚高,被中大栉鳞,侧线上方和下方鳞列全部斜行。吻钝尖,背缘平直。上颌前端具2对大尖锥牙,下颌具l行尖锥牙。前鳃盖骨后缘凹刻窄而浅。背鳍和臀鳍鳍条后缘尖形。幼鱼体侧具3条黑色斜带,随生长模糊至消失。暖水性底层鱼类。全长可达800毫米。拖网、钓钩作业捕捞的重要经济鱼类。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见于南海和东7.圆斑拟鳞鲀(小型张下中)别名小丑炮弹、花斑拟板机鲀,鳞鲀科,其分布在印度洋至西太平洋。体稍延长,呈长椭圆形,尾柄短。口端位,齿白色,具缺刻。眼前有一深沟。除口缘唇部无鳞外,全被骨质鳞片;颊部亦全被鳞;鳃裂后有大型骨质鳞片;尾柄鳞片具小棘列,向前延伸不越过背鳍软条后半部。背鳍两个,基底相接近,第一背鳍位于鳃孔上方,第I棘粗大,第II棘则细长,第III背鳍棘明显,突出甚多;背鳍及臀鳍软条截平;尾鳍圆形。成鱼体深黑褐色;腹部有成列的大形白斑,背部在眼后至第二背鳍间黄色,具小黑斑;吻部黄色;眼前有一黄带。第一背鳍黑色,第二背鳍与臀鳍白色,基部与鳍缘橘黄色;胸鳍白色,基部黄色;尾鳍黄色,基部与鳍缘黑色。8.甲尻鱼(小型张右下角)俗名皇帝神仙、帝王鱼,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盖刺鱼科的其中一个种体长卵形。本鱼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主要特征是体侧扁,呈长卵形。口小、略突出,前鳃盖骨下具一枚向後之尖锐硬棘。体色以黄色或橘黄色为主,体侧具6--7条镶黑边的蓝白色横带;背鳍後半部与臀鳍具蓝色条纹,腹鳍与尾鳍黄色。幼鱼的背鳍末端具蓝色假眼斑,成鱼则无。雌雄鱼体色无明显差异。幼鱼生活于浅水域,成鱼常躲藏於礁穴中,生性害羞。杂食性,以藻类、海绵及附著生物为主。真鲷---硬骨鱼纲,鲈形目,鲷科,真鲷属。地方名:加吉鱼、红加吉、铜盆鱼、大头鱼、小红鳞、加腊、赤鲫、赤板、红鲷、红带鲷、红鳍、红立、王山鱼、过腊、立鱼。是中外驰名的名贵鱼类。真鲷肉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每百克可食部含蛋白质19.3克,脂脂4.1克,味道特别鲜美,素有“海鸡”之称。真鲷体色鲜红,日本称红加吉,有吉祥喜庆之兆。真鲷两侧臼齿2行,体红色,后鼻孔椭圆形。鱼身体扁平且椭园形。尾鳍边缘黑色。中国明对虾又称东方对虾,旧称中国对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对虾属。过去常因成对出售,故称对虾。中国对虾个体较大,体形侧扁。雌体长18~24厘米,雄体长 13~17厘米。甲壳薄,光滑透明,雌体青蓝色,雄体呈棕黄色。通常雌虾个体大于雄虾。对虾全身由20节组成,头部5节、胸部8节、腹部7节。除尾节外,各节均有附肢一对。有5对步足,前3对呈钳状,后2对呈爪状。头胸甲前缘中央突出形成额角。额角上下缘均有锯齿。养殖品一般体长12-15厘米,体重20-40克。生命周期为一年,个别能活两三年。栉孔扇贝,俗名干贝蛤、海扇,属软体动物门、瓣腮纲、珍珠贝目、扇贝科、扇贝属。贝壳较大,两壳大小及两侧均略对称,右壳较平,其上有多条粗细不等的放射物,两壳前后耳大小不等,前大后小,壳表多呈浅灰白色。产于我国北部沿海,山东长岛、威海、蓬莱、石岛、文登和辽宁大连、长山岛等地是主产地。海带,别名昆布、江白菜。褐藻的一种,生长在海底的岩石上,形状像带子,含有大量的碘质,可用来提制碘、钾等。中医入药时叫昆布,有“碱性食物之冠”一称。藻体褐色,长带状,革质,一般长2-6米,宽20-30厘米。藻体明显地区分为固着器、柄部和叶片。固着器假根状,柄部粗短圆柱形,柄上部为宽大长带状的叶片。在叶片的中央有两条平行的浅沟,中间为中带部,厚2-5毫米,中带部两缘较薄有波状皱褶。也是藻类植物,像根的部分只是起到固着作用的根状物,像叶部分叫叶状体。一年生的藻体叶片下部,通常即能见到孢子囊群生长,呈近圆形斑块状;二年生的藻体几乎在全部叶片上都长出孢子囊群。固着器为叉状分枝的假根所组成。孢子成熟期在秋季。36. 1999-5 《马鹿》特种邮票马鹿,又称赤鹿,大型鹿类动物,栖息在高山森林或草原,分布于欧、亚、北非及北美,其体态矫健,雄性长有一对美丽而坚硬的鹿角,深受人们喜爱,是我国II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此套邮票系中俄两国联合发行,分别描绘了栖息在中国和俄罗斯两国领土上的马鹿。马鹿是仅次于驼鹿的大型鹿类,因为体形似骏马而得名,体长为160—250厘米,尾长12—15厘米,肩高约150厘米,体重一般为150—250千克,雌兽比雄兽要小一些。它的夏毛较短,没有绒毛,一般为赤褐色,背面较深,腹面较浅,故有“赤鹿”之称;马鹿属于北方森林草原型动物,但由于分布范围较大,栖息环境也极为多样。马鹿是大型鹿类,体长180厘米左右,肩高110~130厘米,成年雄性体重约200千克,雌性约150千克。由于产地不同,马鹿的形态也有一些差异,在全世界共分化为24个亚种,中国的马鹿大约有7~9个亚种之多,大多是中国的特产亚种。雌兽比雄兽要小一些。头与面部较长,有眶下腺,耳大,呈圆锥形。鼻端裸露,其两侧和唇部为纯褐色。额部和头顶为深褐色,颊部为浅褐色。颈部较长,四肢也长。蹄子很大,尾巴较短。马鹿的角很大,只有雄兽才有,而且体重越大的个体,角也越大。雌兽仅在相应部位有隆起的嵴突。雄性的角一般分为6或8个叉,个别可达9~10叉。在基部即生出眉叉,斜向前伸,与主干几乎成直角;主干较长,向后倾斜,第二叉紧靠眉叉,因为距离极短,称为“对门叉”。并以此区别于梅花鹿和白唇鹿的角。第三叉与第二叉的间距较大,以后主干再分出2~3叉。各分叉的基部较扁,主干表面有密布的小突起和少数浅槽纹。夏毛短,没有绒毛,通体呈赤褐色;背面较深,腹面较浅,故有“赤鹿”之称;冬毛厚密,有绒毛,毛色灰棕。臀斑较大,呈褐色、黄赭色或白色。马鹿川西亚种,背纹黑色,臀部有大面积的黄白色斑,几盖整个臀部,与马鹿其他亚种不同,故亦称“白臀鹿”。马鹿属于北方森林草原型动物,但由于分布范围较大,栖息环境也极为多样。东北马鹿栖息于海拔不高、范围较大的针阔混交林、林间草地或溪谷沿岸林地;四川白臀鹿则主要栖于海拔米的高山灌丛草甸及冷杉林边缘;而在新疆,塔里木马鹿则栖息于罗布泊地区西部有水源的干旱灌丛、胡杨林与疏林草地等环境中。马鹿随着不同季节和地理条件的不同而经常变换生活环境,但白臀鹿一般不作远距离的水平迁徒,在选择生境的各种要素中,隐蔽条件、水源和食物的丰富度是最重要的指标。它特别喜欢灌丛、草地等环境,不仅有利于隐蔽,而且食物条件和隐蔽条件都比较好。但如果食物比较贫乏,也能在荒漠、芦苇草地及农田等生境活动。马鹿在白天活动,特别是黎明前后的活动更为频繁,以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为食,种类多达数百种,也常饮矿泉水,在多盐的低湿地上舔食,甚至还吃其中的烂泥,夏天有时也到沼泽和浅水中进行水浴。平时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群体成员包括雌兽和幼仔,成年雄兽则离群独居,或几只一起结伴活动。马鹿在自然界里的天敌有熊、豹、豺、狼、猞猁等猛兽,但由于性情机警,奔跑迅速,听觉和嗅觉灵敏,而且体大力强,又有巨角作为武器,所以也能与捕食者进行搏斗。36.2000—3&&&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我国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很多,至九十年代初,共公布了257种一级、二级保护动物,其中属于一级保护的动物有以下几十种:峰猴、熊猴、台湾猴、豚尾猴、长尾叶猴、黑叶猴、菲氏叶猴、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川金丝猴)、黑长臂猿、白眉长臂猿、白掌长臂猿、马来熊、大熊猫、紫貂、貂熊、云豹、豹虎(东北虎、华南虎)、雪豹、儒艮、白暨豚、亚洲象、野驴(蒙古野驴、西藏野驴)、野马、野骆驼、黑鹿、白臀鹿、坡鹿、白臂鹿、梅花鹿、豚鹿、穈鹿、野牛、野牦牛、藏羚、赤斑羚、塔尔羊、高鼻羚羊、扭角羚、台湾羚、北山羊、河狸、短尾信天翁、白腹军舰鸟、白鹳、黑鹳、朱鹮、中华秋沙鸭、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拟兀鹫、胡兀鹫、斑尾榛鸡、雉鹑、海南山鷓鸪、黑头角雉、红胸角雉、灰腹角雉、黄腹角雉、棕尾虹雉、白尾梢红雉、绿尾虹雉、褐马鸡、蓝鹇、黑颈长尾雉、白冠长尾雉、白颈长尾雉、黑长尾雉、孔雀雉、绿孔雀、黑颈鹤、白头鹤、丹顶鹤、白枕鹤、白鹤、四爪陆龟、黿、巨蜥、扬子鳄、白鲟、中华鲟、达氏鲟、盘羊、有冠鹮、河豚等等。我国对重点野生动物的保护是非常重视的,八十年代以来,陆续制订、颁发了保护法规,公布了保护物种,严禁滥捕滥杀,逐步挽救了一些濒临灭动物。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初,我国特别发行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邮票,这将进一步增强全民族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一套《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Ⅰ级)》邮票,全套十枚随着全球性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野生动物的生存面临着空前的危机。为了进一步宣传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意义,国家邮政局发行了这套小版张邮票,包括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种,作为该系列邮票的第一组,以后将陆续发行。这些动物都曾上过新中国邮票,现在把它们集中到一个小版张上再次发行,不仅形式新颖,更有其独特的宣传教育作用。第1图【朱鹮】朱鹮又叫朱鹭、红鹤,是一种美丽的中型鸟类。其模式产地为日本(1835年)。曾分布在西伯利亚(俄)、朝鲜和我国东北、华东及甘肃、陕西、福建、台湾、海南等地。现今在日本新鸿县的佐渡岛还残留1只老鹮。我国1981年在陕西洋县发现了7只朱鹮,现已繁殖到200只左右。并在秦岭南麓的陕西洋县设立了朱鹮保护观测站。日,我国发行了T94《朱鹮》邮票1套3枚。第2图【金斑啄凤蝶】属中型至大型的美丽蝶种,是世界上最珍稀的蝴蝶之一。其模式产地为毗邻江西的广东北部的龙头山。海南亚种模式产地在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的五指山。福建亚种模式产地在福建建阳县的武夷山。广西亚种模式产地在大瑶山。日,我国发行了特56《蝴蝶》邮票1套20枚,其中9枚即为此蝶种。第3图【大熊猫】大熊猫又叫熊猫、猫熊,属于食肉目,猫熊科,体态胖软,四肢粗壮,是我国特产动物。其模式产地为四川宝兴(1869年)分布于我国岷山山区(四川、甘肃)、凉山山区(四川)和秦岭山区(陕西)约37个县。较早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有王郎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四川平武县)、卧龙自然保护区(四川汶川县)、佛坪珍贵动物保护区(陕西佛坪县)、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四川青川县)、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甘肃文县)。另外,尚有甘肃的尖山、陕西的周至和四川的白河、喇叭河、鞍子河、大风顶、黄龙寺、九寨沟、小寨子沟、蜂桶寨等以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我国分别于日、日、日发行了特59、编号57-62、T106三套《熊猫》邮票,共计17枚(含无齿票与小型张)。1961年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决定以大熊猫形象作为该组织的会徽和会旗。第4图【褐马鸡】褐马鸡,俗称角鸡、黑雉,属鸡形目、雉科,全身呈浓褐色,是我国特有动物。其模式产地为天津(应是河北西北部)(1862年)。分布在我国的山西、河北和北京。现有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山西交城、方山县)、河北省褐马鸡自然保护区(河北蔚县)。我国于日发行了《褐马鸡》邮票1套2枚。第5图【中华鲟】中华鲟,嘴尖突,口小无牙,身体呈椭圆形。它们生在江河,长在海洋,为大型洄游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种。其模式产地为中国(1834年)。分布于我国长江、黄河、珠江、闽江、钱塘江、淮河、辽河等水域及沿海。现有湖北宜昌的小溪塔中华鲟人工繁殖研究中心(所)。我国曾发行1994-4《鲟》邮票1套4枚,其中第1枚即为此鱼种。第6图【金丝猴】金丝猴,圆头长尾,青面蓝鼻,鼻孔朝天,相貌奇特,肩背毛发金黄,闪闪发光,由此得名。为我国特有的世界珍稀动物之一。其模式产地在四川宝兴(1870年)。分布于我国的四川、甘肃、陕西和湖北(与大熊猫分布地基本相同)。现有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湖北房县、兴山和巴东)、周至自然保护区(陕西周至县)、白河自然保护区(四川南坪)。我国于日,发行了特60《金丝猴》邮票1套3枚,并同时发行了无齿票。第7图【白鱀豚】白鱀豚,又名鳍豚,身体呈纺锤形,其视听器官已经退化,但大脑却特别发达,声纳系统极为灵敏,为我国特有的水生动物之一。其模式产地为洞庭湖(1918年)。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现有长江天鹅洲古道白鱀豚自然保护区(湖北)、铜陵大通镇白鱀豚养护场(安徽)、长江新螺叚白鱀豚保护区(湖北)、东洞庭湖保护区(湖南)、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湖北武汉东湖)——“淇淇”饲养地。我国于日发行了T57《白鱀豚》邮票1套2枚。第8图【丹顶鹤】丹顶鹤,又称仙鹤、白鹤,属鹤形目、鹤科。其身姿秀丽,修颈长足,举止优雅,是一种大型的珍贵涉禽。它的模式产地为日本(1776年)。分布在亚洲东部,繁殖在西伯利亚、日本和我国黑龙江,越冬地在我国山东(荣城)及长江中下游。现有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扎龙自然保护区、吉林省通榆县的向海自然保护区、江苏省盐城地区沿海珍禽自然保护区。我国于日发行了特48《丹顶鹤》邮票1套3枚。第9图【东北虎】东北虎属哺乳纲、猫科。它们体魄健壮,勇猛异常,素称“森林之王”。虎的模式产地为孟加拉(1758年)。东北亚种模式产地为朝鲜(1844年)。分布于西伯利亚、朝鲜和我国黑龙江、吉林。现有土星砬子东北虎自然保护区(黑龙江桦南县及双鸭山市)、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吉林安图县)。我国于日发行了T40《东北虎》邮票1套3枚。第10图【扬子鳄】扬子鳄,亦称鼍,爬行纲、鼍科。背部暗褐色,腹部灰色,皮肤上覆盖着粗糙的角质鳞片,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其模式产地为安徽芜湖清水河(1899年)。曾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和江淮之间,现分布在安徽、浙江、江苏。现有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安徽的宣城、南陵、泾县、郎溪和广德5县)、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安徽宣城)。我国于日,发行了T85《扬子鳄》邮票1套2枚。过桥票1【梅花鹿】属偶蹄目鹿科,为亚洲所特有动物。现在野生的梅花鹿已经很少,大部分在我国境内,在东北、四川、江浙、两广和台湾等尚有零星分布。我国已在江西九江彭泽县建立了野生梅花鹿自然保护区。日,我国发行了T52《梅花鹿》邮票1套3枚。过桥票2【亚洲象】属长鼻目象科。亚洲象比非洲象略小,仅分布在亚洲南部和东南部的印度、斯里兰卡、中国、泰国、缅甸、马来西亚等国。现在我国仅在云南西双版纳和沧源、盈江一带残存着不足200只野象。日,为纪念中泰建交20周年,两国联合发行了邮票,票图即为亚洲象。38.2001—4&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日和日,我国邮政分别发行了两套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级)邮票,即01--4特种邮票。这两次发行的邮票不同以往,而是分别将12种被保护的野生动物展示在一个小版张上,这次的小版张也不同于以往发行的套票小版张,这次以两枚过桥票和十枚面值票组成一张小版张。2000--3小版张两枚过桥票以梅花鹿和亚洲象为图案,其他十枚面值票分别是:1朱缳,面值30分。2金斑喙凤蝶,面值60分。3大熊猫,面值80分。4褐马鸡,面值1元。5中华鲟,面值1.50元。6金丝猴,面值2元。7白暨豚,面值2.60元。8丹顶鹤,面值2.80元。9东北虎,面值3.70元。10扬子鳄,面值5.40元。2001--4小版张两枚过桥票以黑颈鹤和野牦牛为图案,其他十枚面值票分别是:1扭角羚,面值30分。2白鲟,面值60分。3麋鹿,面值60分。4达氏鲟,面值80分。5北山羊,面值80分。6虎头海雕,面值80分。7野骆驼,面值80分。8雪豹,面值1元。9紫貂,面值2,60元10高鼻羚羊,面值5.40元。面值30分的扭角羚属偶蹄目牛科。它是介于牛和羊之间的类型。体型较大、健壮,毛较长。体长2米,重约200公斤左右。雌雄都长角,角虽然不长大,但形状特别,是向前伸再向后转曲,故又名“扭角羚”。它们栖息于海拔3000米左右的高山林区,不惧寒冷。季节性迁移时可结成50只以上的大群体。性悍,尤其是被群体逐出的大雄羚。但也常遭到群豺的围杀。听、嗅觉发达。在林中奔跑灵活迅速。发情期在7-8月,繁殖期在2-3月。每年可产一胎,每胎一仔。在我国分布于陕、川、甘、滇和西藏。面值60分的白鲟属鲟形目白鲟(匙吻鲟)科。体形特大,最重可达500公斤。头部较长;吻更长,似剑,故又称“剑鲟”。其实白鲟在水中游动时身体是暗黑色的,打捞上来以后,体色才逐渐变浅,在标本瓶里浸泡就全部退色。称作“白”鲟真是名不符实。白鲟非常凶猛,在河中专门猎食各种鱼类,其次是虾蟹等动物。善泳。春季逆水上游产卵。怀卵量大,卵粒亦大,营养丰富,可制成美味的“鱼籽酱”。白鲟是中国的特有鱼种,主要分布在长江干流。东海、黄海和钱塘江口也曾有发现。现湖北宜昌等地已进行人工养殖。面值60分的麋鹿属偶蹄目鹿科。雄鹿比雌鹿大。只有雄鹿长角,角形与其他鹿类的角不同,是前枝分叉多,后枝分叉少,还多是单枝叉。蹄宽大。尾较长,似驴尾。由于上述缘故,俗名“四不像”。野生麋鹿早已灭绝,现存世上的2000余只麋鹿,均是19世纪末残留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中所养一群的后代。1900年南海子猎苑毁于战乱,麋鹿就此在中国绝迹。幸好尚有18头麋鹿流亡于国外,被英国贝福德公爵全部搜集到,并放养于自家的公园,从而拯救了这个珍稀物种。自1956年起,陆续由英国引进麋鹿返回故里—中国。现在我国已发展到500头以上了。面值80分的达氏鲟属软骨硬鳞鱼类中的鲟形目鲟科。它与中华鲟非常相似,但它上体黑下体白,体也比中华鲟小。雄体5公斤、雌体10公斤即可成年。达氏鲟主要生活在长江中,虽然个头很大,身披“盔甲”貌似“武士”,但它的性情却很温顺,以江湖底层泥沙中的水生植物、硅藻、底栖无脊椎动物及腐殖质为食。一般在秋冬时产卵,也有在春季产卵的。怀卵量有数万粒。卵及肉都是名贵的佳肴。鲟是经济价值颇高的鱼种,同时,它还是古老的鱼种,是研究鱼类演化的活化石,学术价值相当高。面值80分的北山羊属偶蹄目牛科。形似家山羊,雌雄羊颏下都长有须。成年雄羊的双角比雌羊的角粗而长,最长的纪录是1.473米,形似两把弯刀。北山羊结群活动,少则十余只,多则上百只。它们栖息在高山上,从不下到林带以下。常在悬崖峭壁的险峰中行进,还喜在峰顶上了望。不惧寒冷。在晨昏时觅食,白日隐卧于乱石中。胆小,若感到不测便迅速奔逃。攀登险峰能力强,敌害极难追捕到它。冬季雄羊间有争偶现象,角斗激烈。春末夏初产仔,每胎一仔。寿命十余年。我国新疆天山一带的北山羊最为有名。过去曾是国际上著名的狩猎兽,由于数量日渐稀少,现已严加保护,不准狩猎。面值80分的虎头海雕属隼形目鹰科。体硕大,两翼展开可达2米。体羽以黑色为主,头顶、肩、腰、尾及腿部为白色。嘴、爪强硬,呈黄色。在海岸、河口和岛屿附近活动。常翱翔于海空,当鱼儿游在水面时,它便迅速俯冲下来,一掠而过,用其利爪准确地嵌入鱼体内,牢牢地抓向天空,然后飞到岸石或大树上慢慢啄食缓咽。营巢于高大的树上或岸边峭壁的石隙中。产卵1-2枚。我国沿海一带,吉林图门江口、大连、营口和台湾都有发现。数量稀少,属濒危行种。面值80分的野骆驼属偶蹄目有峰驼科。体形高大,身高可达2米,重约350公斤。背部具有前后两个尖锥状的肉峰。身披细密的褐色绒毛。四肢细长。脚掌宽阔,底部呈扁平的厚趼状,不仅适于在沙漠中行走,还起着隔灼热及御寒的作用。眼睑为双重,鼻瓣膜启闭自如,都起着防止风沙侵入的作用。野骆驼是典型的荒漠动物。它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虽然它在有灌丛地带取食、憩息,但不留恋,仍然在那气候异常干旱、水源少、植物稀疏、极端贫瘠的荒漠地区四处流浪。嗅觉灵敏。它们常结成10只左右的小群活动,群中有一只健壮的成年雄驼率领,冬末交配,孕期一年多。春初产仔,每胎一仔。全球野生状态下的骆驼仅此一种,学术价值颇高。目前数量约1000只,亟待加强保护。面值1元的雪豹隶属食肉目猫科,体形似豹,但比豹小。体长1米余,尾长1米,重约50公斤。毛色较浅,呈灰白色,身上的黑圈斑较大,毛也长,尾粗圆。它是中亚高原地区的特产动物。在我国栖息于青藏高原,甘肃、四川和内蒙等山地。不惧寒冷和风雪。性凶悍、孤独。它常在晨昏时寻猎野羊、野兔及旱獭等动物,善于利用本身的毛色和花斑潜伏在乱石中,待猎物临近时突然跳跃其背上咬断喉咙。每年繁殖一次,每胎2-4仔,寿命10余年。面值2.60元的紫貂属食肉目鼬科,体形比家猫略小,尾巴也较粗短,头小,吻尖。全身黑色,头颈部毛色较淡。它栖于寒冷地区的原始森林中,单独活动,行动敏捷,善于爬树,以鼠类动物为食,也捕捉鸟类和鸟卵。每年繁殖一次,每胎1-4仔初。生幼仔极小,一月后能随母兽活动,半年多可独立生活。它分布在我国新疆西北部的阿勒泰地区和东北的吉林、黑龙江两省。紫貂皮具暖、轻、牢、美四优点于一身,因此是毛皮中最珍贵的一种。由于多年来过度猎杀,现已濒临绝迹。面值5.40元的高鼻羚羊属偶蹄目牛科。体似绵羊,但它的吻部特别发达,额鼻部向上高高隆起,故名“高鼻羚”。仅雄羊有角,呈灰白色;而幼雄羊的角呈半透明的白玉石状。栖息在干旱地区的草原地带。结群活动,有时一个大的群体竟有数百上千只。冬季交配,夏季繁殖,每胎1或2仔,寿命可达十余年。它是中亚闻名的特产动物,在我国新疆西北部曾经广为分布。由于其角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羚羊角”,因而遭到过度的猎杀,自20世纪50年代后便在我国绝迹。今后应考虑由国外引进饲养繁殖。过桥票中的野牦牛属偶蹄目牛科。是大型食草动物,最大的牦牛肩高可逾2米,体重800公斤。全身披挂着长长的黑毛,四肢较短而粗健。雄牛的角比雌牛的要粗壮。尾毛蓬松粗长。它是典型的高原动物,耐寒冷与风雪。栖于海拔米的高山上,结群活动。性较温顺,一旦被惹怒,它也会主动攻击,力大无穷,可将行驶的越野汽车用角挑翻。每年可繁殖一次,每胎一仔。寿命可达20余年。它是青藏高原的特产动物,甘肃、四川等地也有分布。是国际上动物园中观赏展览的珍品。黑颈鹤属鹤形目鹤科。雄鹤与雌鹤相似,但雄鹤比雌鹤大。除颈、翅和尾羽黑色外,其他部位的羽毛均为灰白色。头顶是赤红色。它是鹤类中唯一生活在高原的鹤种。繁殖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带的湖泊、沼泽地。春季是它们的繁殖期。它们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一旦相许,终生为伴。筑巢于沼泽地中较高的草上,巢较简陋。各巢间有一定距离,互不干扰。每次产卵2枚。小鹤两个月后便能飞羞。秋季则结成10只左右的小群整队飞往南方越冬。杂食性,除水草等植物外,昆虫、鱼、蛙、虾、蟹等都食。它们仅分布于我国青藏、云贵高原。近年来受到我国的大力保护,数量明显增长,现约有3000只左右。39.2002—27& 长臂猿& 日,我国邮政发行了一套长臂猿邮票(2002--27),全套四枚。1白掌长臂猿,面值80分。2白颊长臂猿,面值80分。3黒长臂猿,面值80分。4白眉长臂猿,面值2.00元。长臂猿,因其前臂长而得名。长臂猿是猿类中最细小的一种类人猿,也是行动最快捷灵活的一种,身高不足一米,双臂展开却有150厘米,站立时手可触地。长臂猿,与三种猩猩并称“四大猿”,世界上目前共有7种,我国有5种长臂猿,即白掌长臂猿、白眉长臂猿、海南黑冠长臂猿、黒长臂猿和白颊长臂猿,它们都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分布在我国云南、海南、广西。其寿命可达30年。长臂猿生活在高大的树林中,采用“臂行法”行动,像荡秋千一样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一次可跨越3米左右,加上树枝的反弹力可以达8-9米,且速度惊人。但是它们在地面上却显得十分笨拙。40.2003—12&& 藏&& 羚&& 日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套藏羚羊套票(2003--12),全套二枚。1藏羚羊群,面值80分。2乳藏羚,面值2.00元藏羚属牛科、藏羚属,别名:藏羚羊、长角羊、羚羊,主要分布在中国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现存野生种群数量约在20~22万只。由于藏羚独特的栖息环境和生活习性,目前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动物园或其它地方人工饲养过藏羚羊,而对于这一物种的生活习性等有关的科学研究工作也开展甚少。藏羚羊形态:四肢匀称、强健。尾短小、端尖。通体被毛丰厚绒密,且毛形直。藏羚羊,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我国特有物种,群居,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严禁贸易的濒危动物。1970年之前仍有100多万只,但随着1970年代中期藏羚羊羊绒的巨大经济价值被人类所人知和开发,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的20多年内,偷猎现象便开始频发,一年就被杀害几万头藏羚羊,这使得它们的族群在90年代便急速下降到了5万多只。但目前由于自然保护联盟和国际的大力保护和关注,它们的数量已明显有所回升,现存约21万只左右。41.2004—6&&& 孔&& 雀 &&日我国邮政发行了一套孔雀邮票(2004--6),全套二枚和一枚小型张。小型张的图案是开屏的孔雀--竟艳。&二枚邮票图案是: 1娉婷的蓝孔雀,面值80分。 2白孔雀婀娜,面值80分。 3小型张竞艳,面值6元。孔雀属鸡形目雉科,又名为越鸟,东南亚东印度群岛和南亚印度产的一种大型的陆栖雉类,有羽冠,雄的尾毛很长,展开时像扇子,有绿孔雀、蓝孔雀、黑孔雀和白孔雀四种。群居在热带森林中或河岸边,羽毛可做装饰品。孔雀头上有羽冠。雄鸟颈部羽毛呈绿色或蓝色,多带有金属光泽。尾羽延长成巨大尾屏,上具五色金翠钱纹,开屏时如彩扇,尤为艳丽,可供观赏。雌鸟无尾屏,羽色亦较差。产于热带,在我国仅见于云南和西藏东南部。蓝孔雀的体羽主要是有金属光泽的蓝绿色。绿孔雀的长尾与蓝孔雀相似,体羽绿色和铜色相间。两个种的雌鸟的体羽呈绿和褐色相间,体大小几如雄鸟,但无长尾屏,也无冠羽。孔雀栖息于开阔低地的森林中,白天结群,夜间栖于高树上。在生殖季节每只雄孔雀拥有2--5只雌孔雀。每只雌鸟产4--8枚微白色卵,产于地面洼处。白孔雀其全身洁白无瑕,羽毛无杂色,眼睛呈淡红色。开屏时,白孔雀就像一位美丽端庄的少女,穿着一件雪白高贵的婚纱,左右摆动,翩翩起舞,非常美丽。目前世界已定名的孔雀仅有两种:印度孔雀(亦称蓝孔雀)、爪哇孔雀(亦称绿孔雀)。而有些学者将白孔雀也列为另一种孔雀,其实白孔雀就是印度孔雀的变异。所以说白孔雀的祖籍是印度和斯里兰卡。孔雀作为颜色多变的鸟类,白色并无特别,也非白化病的表现。孔雀的习性即白孔雀的习性;那么为什么白孔雀较为罕见呢?原来在雌孔雀眼里,雄白孔雀的单调色彩不会有蓝孔雀和绿孔雀的斑斓更具有吸引力。42.2004—19&&&华南虎& 为进一步推进华南虎的保护工作,祝贺第19届国际动物学大会于日在中国北京召开,国家邮政局发行了这套邮票。设计者采用细腻写实的工笔画法,在中国传统生宣纸上,描绘了华南虎头部的特写(第1图)和华南虎母子图(第2图),展示了华南虎的雄姿和生活的一幕。华南虎又称厦门虎、南虎、中国虎。隶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猫科、豹属、虎种,是我国目前唯一尚存的特有亚种虎。与其它虎种相比,华南虎个头偏小,毛色略深,身上的虎纹较宽,脖子和脸部稍长。在虎家族中,华南虎是与原始虎的骨骼特征最为接近的古老虎种。它性情孤僻,不合群,喜欢独来独往,没有固定的巢穴,经常沿着一定的路线循环往返,活动范围可达一、二百公里。它不上高山,也不呆在树林里,而是藏匿在灌木或茂密的野草丛中栖息。它怕热,喜欢野浴,常常逗留在山涧流水或小溪旁不愿离去。它以野猪、鹿和羊等有蹄类动物为食,饥饿时,也潜入村庄附近盗食猪、牛等家畜。华南虎到2-3岁时便进入发情期,雌雄间相互发出求偶信息,吼声特别响亮。怀孕的雌虎100多天分娩,每胎通常产2-4仔,但成活率不高,幼虎随雌虎一年左右即可独立生活。华南虎的寿命约为10年。华南虎曾是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虎类。建国初期,据统计,出没在我国13个省区的华南虎尚有4000多只。但是,由于过份的捕猎,特别是为保护农业生产的发展,1959年我国曾将它作为害兽除之。因此,数量急剧下降,在广东、湖南、福建等盛产华南虎的省区,几乎已经绝迹。现在我国野生华南虎的数量仅剩20-30只了。为拯救华南虎免于灭绝,1977年我国已将华南虎列为禁捕的第二类,现又将其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中的保护物种。并建立了梅花山、车八岭、壶瓶山、宜黄、风阳山、罗霄山等华南虎自然保护区。43.&2006—6& &犬&& 国家邮政局于日发行《犬》特种邮票1套4枚。邮票上的4种犬均原产于中国。北京犬头大胸宽,整个身体藏在长长的丝毛下面,只露出两个大大的黑眼睛和短吻。北京犬性格温顺,聪明又喜欢玩耍,深得人们喜爱,是一种标准的室内伴侣犬。巴哥犬又叫“斧头狗”、“叭儿狗”、“板凳狗”,长着又圆又大的头,两只眼睛向外突出,面部还有许多褶皱。小巧、聪明的巴哥犬性格温和,炯炯有神的眼睛和丰富的面部表情给人以快乐的感觉。松狮犬又叫“松毛狗”、“雄狮犬”,属于中大型犬,浑身长满像狮子一样蓬松浓密的直毛,大头,宽吻,黑色的鼻子,配上小小的眼睛和耳朵,给人忠诚稳重的印象。由于松狮犬结实健壮,神态高雅,热爱主人,过去常把它作为护卫犬和猎狼犬,现在多作为伴侣犬。藏獒是世界三大巨型犬之一,被描述为“体大如驴,奔驰如虎,吼声如狮”,体形硕大、雄伟,宽宽的头,强壮的上下颌,长着厚重的被毛,能够抵御寒冷。藏獒的特点是性格坚毅,力大凶猛,属护卫犬,藏民视之为保护神。犬,食肉目犬科动物。有强腭、利齿、健腿,嗅觉和听觉敏锐,适于主动捕猎生活。犬很可能由狼进化而来,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和伙伴。根据科学家的研究,从狼到狗的演变花了约一万四千多年的时间。狗勇敢、坚毅、有忍耐力、忠诚而殷勤。根据用途,狗可分为猎犬、玩赏犬、警犬等等。据载,我国先秦时期就以名犬为玩赏的宠物互相馈赠,有的还成为贡品。至明清之际已培育出许多闻名世界的犬种,如北京犬、哈巴狗等。屠格涅夫(俄罗斯)的《木木》、芥川龙之介(日本)的《小白》、特罗耶博尔斯基(前苏联)的《白比姆·黑耳朵》等都是感人的写狗名篇。44.2008--4& 中国鸟 &日发行《中国鸟》特种邮票1套6枚,分别为台湾蓝鹊、藏鵐、黄腹角雉、黑额山噪鹛、红腹锦鸡、白尾地鸦,面值均为1.20元。邮票上的4种犬均原产于中国。北京犬头大胸宽,整个身体藏在长长的丝毛下面,只露出两个大大的黑眼睛和短吻。北京犬性格温顺,聪明又喜欢玩耍,深得人们喜爱,是一种标准的室内伴侣犬。巴哥犬又叫“斧头狗”、“叭儿狗”、“板凳狗”,长着又圆又大的头,两只眼睛向外突出,面部还有许多褶皱。小巧、聪明的巴哥犬性格温和,炯炯有神的眼睛和丰富的面部表情给人以快乐的感觉。松狮犬又叫“松毛狗”、“雄狮犬”,属于中大型犬,浑身长满像狮子一样蓬松浓密的直毛,大头,宽吻,黑色的鼻子,配上小小的眼睛和耳朵,给人忠诚稳重的印象。由于松狮犬结实健壮,神态高雅,热爱主人,过去常把它作为护卫犬和猎狼犬,现在多作为伴侣犬。藏獒是世界三大巨型犬之一,被描述为“体大如驴,奔驰如虎,吼声如狮”,体形硕大、雄伟,宽宽的头,强壮的上下颌,长着厚重的被毛,能够抵御寒冷。藏獒的特点是性格坚毅,力大凶猛,属护卫犬,藏民视之为保护神。台湾蓝鹊体型修长,头及上胸黑色,尾羽羽端黑白相间,中央尾羽形长。杂食,结群繁殖,有强烈的护巢行为,常结小群活动。生活在海拔300~1200米阔叶林或次生林中。属台湾特有种。藏鵐为小型鸣禽,是我国青藏高原东部山谷的特有种,分布于青海东南部及西藏东部,北纬31°以南无记录,栖于海拔3600米以上的山柳灌丛地带。冬季结小群活动。食物为昆虫。黄腹角雉别名角鸡、吐绶鸟,栖息于海拔600~1600米的亚热带针阔混交林内,以蕨类及植物的根、茎、叶、花、果为食。繁殖期3月~6月,雄鸟有复杂的求偶炫耀。产于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为我国特产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额山噪鹛栖息于高山上的杉树林中,雌雄终年相伴,几乎总在林下苔藓和干树叶中活动,不出树林,在树上过夜,黄昏时雌雄常高声对鸣。食物为昆虫和植物种子等。是我国特产种,仅限于甘肃南部的舟曲、迭部、文县等地,数量稀少。红腹锦鸡又称金鸡,是驰名中外最漂亮的观赏鸟类,栖息于海拔500~2500米的山地中,夜晚栖于树冠隐蔽处,白天下树在地上活动,极善奔走,但飞翔能力较差。是我国的特产种类,没有亚种。分布于河南、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湖北、湖南、广西、四川、重庆、贵州、陕西、甘肃等地,其中以陕西宝鸡附近的秦岭山脉最多,该地名“宝鸡”即是由于盛产红腹锦鸡之故。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尾地鸦是新疆特有种,分布仅限于环塔克拉玛干荒漠东至罗布泊的山麓地带海拔900~1300米有胡杨树分布的一个环状范围内,栖居荒漠灌丛及多灌木的荒野,多在地面快速行走,但也停栖于灌木丛中。目前的数量已不足7000只,是国际知名的濒危物种。45.全套的动物邮票有:古生物有特22古生物;鱼类有特38金鱼、94-3鲟、98-29海底世界、92-4近海养殖4-1真鲷和4-2中国对虾(还有4-3栉孔扁贝,不属鱼类,但是海洋贝壳类);昆虫类有特56蝴蝶、92-7昆虫、93-11蜜蜂;爬行动物有T85扬子鳄;鸟类有特48丹顶鹤、T35金鸡、T79益鸟、T83天鹅、T94朱鹮、T110白鹤、T114猛禽、T134褐马鸡、92-2鹳、94-15鹤、95-5鹄、97-7珍禽、04-6孔雀08-4中国鸟、普30中国鸟及改5飞雁、纪5、10、24和平鸽、纪52(邮电)大雁、95-3(鼎湖山)4-4白鹇、2012-5太平鸟和和平鸽、05-15向海保护区的鸟类鹤、野鸭、雄鹰等;哺乳类有纪11(西藏)4-2、4-4牦牛、特40养猪、特59熊猫、特60金丝猴、02-27长臂猿、编号57-62熊猫、T106熊猫、T28奔马、J60.3-3骆驼、93-3骆驼、T57白鱀豚、T63牧业牛、T52梅花鹿、T132麋鹿、99-5马鹿、T68紫貂、T161野羊、03-12藏羊、95-15考拉和熊猫、06-6犬、95-11大象、T60东北虎、04-19华南虎T153雪豹、05-23金钱豹和美洲豹、98-15.3-1老虎、3-2狮子、2000-3中国一级保护动物(1)、2001-4中国一级保护动物2)。其他还有一些动物形象,如和平鸽、螃蟹、虾米、松鼠等,不一一列出
来自:&&&《》
更多精彩,关注微信号:360doc
馆友评论(0)
您好,请&&或者&&后再进行评论
合作登录: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container: s,
id: 'u1442766',
scale: '20.3',
display: 'inlay-fix'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澳大利亚动物介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