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勷勤创新班与华南农业大学红满堂生物科学国家理科基地班哪个好

您当前的位置:&&&&&正文
华南师范大学
学校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联系电话:020-
学校网址:www.
招生网址:zsb.
近六年录控线与校线对比趋势图
近六年录控线与校线对比趋势图
华南师范大学各省市录取分数线(广东→理科)
华南师范大学各省市录取分数线(广东→文科)
华南师范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13→广东→理科)
环境科学类
生物工程类
生物工程类
公共管理类
公共管理类
教育技术学
环境与安全类
电气信息类
地理科学类
地理科学类
新闻传播学类
新闻传播学类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类
电气信息类
材料科学类
材料科学类
电子信息类
理科试验班类
理科试验班类
应用心理学
华南师范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13→广东→文科)
外国语言文学类
公共管理类
公共管理类
文化产业管理
公共管理类
工商管理类
外国语言文学类
外国语言文学类
新闻传播学类
新闻传播学类
政治学与行政学
文科试验班类
文科试验班类
地理科学类
地理科学类
编辑出版学
新闻传播学类
外国语言文学类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类
中国语言文学类
中国语言文学类
外国语言文学类
华南师范大学始建于1933年,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广东省省属重点大学。学校现有广州石牌、广州大学城和南海3个校区,占地面积共3059亩,校舍面积共126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景色怡人,人文景观遍布,文化气息浓厚,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学校设有24个学院和1个学系。现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含1个重点培育学科),9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个广东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5个广东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有71个本科专业,有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涉及到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医学等11个学科门类。有12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校拥有一批实力较强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有教育部激光生命科学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电化学储能材料与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与光子技术实验室、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部省共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基地(体育社会科学),有5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中心),6个广东省高校科研型重点实验室,3个广东省高校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6个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东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校还拥有“物理学科基础课”、“信息传播”、“心理学”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此外,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广东省网络图书馆、广东高校建筑规划设计院等机构均设在学校。
70多年来,学校数易校名,几度迁徙,虽历经沧桑,却弦歌不辏一代又一代华师人秉承鹎诖笱Ψ堆г骸把芯扛呱钛酰缮缁嶂湃瞬?的优良传统,承传南方大学“忠诚团结,朴实虚心,勤劳勇敢,实事求是”的革命精神,践行“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筚路蓝缕,薪火相传,共同铸就了学校今天的繁荣与发展。
学校自建国之初就开始面向全国招生,现招生范围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34个盛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5907人,硕士研究生6003人,博士研究生532人,博士后在站人员99人,有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俄罗斯、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33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1116人,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教师队伍结构良好、水平较高,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现有教师队伍1900多人,其中教授400多人,副教授500多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800多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研究生学历的1500多人。在师资队伍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2人、“千人计划”入围者1人、长江学者4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者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广东省领军人才4人、珠江学者4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5人,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1个,并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2人。
学校办学条件优越。现有多功能信息化图书馆3座,建筑面积达8.8万平方米,藏书332多万册。学校计算机网络建设起步早,网络设备先进,网络应用广泛,在全国师范院校中,华南师大是第二所联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高校,也是全国100所首批联入CERNET和INTERNET网的高等院校之一。目前,学校计算机网络在建设速度、建设规模、覆盖范围、网络主干和1000M高速接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网,以及上网的人数、上网的主机数、应用系统的开发和使用情况、网上教学和远程教育的应用等方面,均处于国内师范院校的前列。
学校充分发挥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和教师教育的特色优势,积极广泛开展对外交流活动。目前已与美、英、法、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韩国等40多个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的70余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密切的教育与学术交流合作关系;与全国多个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部队单位进行广泛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合作。
目前,学校正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立足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创新,立足服务广东经济社会新发展,大力实施学科提升、人才强校、管理创新、开放发展四大战略,全面推进各领域的改革发展,凝练优势,彰显特色,增强实力,为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
学校教师队伍结构良好、水平较高,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现有教师队伍1900多人,其中教授400多人,副教授500多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800多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研究生学历的1500多人。在师资队伍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2人、“千人计划”入围者1人、长江学者4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者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广东省领军人才4人、珠江学者4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5人,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1个,并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2人。
山西大学院系设置
---------------------------------------------
数学科学学院
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哲学社会学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环境与资源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成人教育学院
山西大学MBA教育中心
山西大学工程学院专业设置
政治学与行政学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技术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汉语言文学
新闻传播学类
编辑出版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地理科学类
应用心理学
电子信息类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生物工程类
工商管理类
文化产业管理
公共管理类
旅游管理类
视觉传达设计
理科试验班类
计算机网络技术
金融与证券
会计电算化
客户服务管理
艺术设计传媒
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
华南师范大学2014年招生简章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切实维护学校和考生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广东省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招生工作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并接受广大考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二章 学校概况
  第三条 学校全称:华南师范大学
  第四条 学校国标代码:10574
  第五条 学校地址华南师范大学现有石牌校区、大学城校区、南海校区。
  石牌校区: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55号,邮政编码:510631。
  大学城校区: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378号,邮政编码:510006。
  南海校区: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南海软件科技园,邮政编码:528225。
  第六条 办学层次:本科
  第七条 办学性质:公办普通高等学校
  第八条 办学类型:全日制
  第九条 学校隶属部门:广东省教育厅
  第十条 毕业颁证:按国家招生管理规定录取并取得我校正式学籍的学生,在允许的修业期限内获得规定的学分,达到毕业生要求时,准予毕业并颁发华南师范大学毕业证书。对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本科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
  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十一条 学校设立由学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贯彻执行教育部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的有关招生工作政策,负责制定招生章程、招生规定和实施细则,确定招生规模和调整学科招生计划。
  第十二条 招生办公室为学校招生领导小组的执行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根据学校的招生规定和实施细则,编制招生计划,组织招生宣传和录取工作,处理普通全日制本科招生的日常事务。
  第十三条 学校设立由学校领导和纪检监察部门组成的招生监督小组,对招生工作实施全程监督。在录取期间成立信访组,安排专人负责考生的信访、申诉、投诉处理工作。
  第四章 招生计划
  第十四条 学校分专业招生计划及有关要求均以生源省公布的专业目录为准。
  第十五条 录取批次:我校在广东省各录取批次如下:普通类师范本科专业在提前批录取,非师范本科专业在第一批录取;美术类、音乐类、体育类本科专业在第一批录取。如 有变动,以广东省招生办公室公布的招生目录为准。其他省份的录取批次具体请参照生源省招生办公室公布的招生目录。
  第十六条 大类招生:
  我校部分学院的非师范类专业实行大类招生,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只需在专业志愿栏中填写大类名称。新生入学后,前阶段按照大类学习,修读学校平台课程和 大类基础课程,后阶段按规定的专业分流原则和流程在本学院所属大类中选择专业进行专业培养,达到毕业与学位要求者,按所选专业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第五章 录取规则
  第十七条 执行教育部规定的高校和省级招办应按照&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原则实施新生录取工作。
  第十八条 普通类专业录取先按&专业志愿优先&,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录取,即先按考生所填报的第一专业志愿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相同分数的按排位先后录 取)。未被第一专业志愿录取的考生,按&分数优先,遵循考生第二至第六专业志愿&的方法录取(相同分数的按排位先后录取)。英语类专业录取需适当考虑考生 的英语单科成绩。
  美术类、体育类专业录取先按专业术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计划数的60%,后按文化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计划数的40%。
  音乐类专业:①音乐学(师范)专业广东省计划先按统考专业术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计划数的60%,后按文化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计划数的40%;其 它外省计划分声乐、钢琴、器乐方向按照校考术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②音乐表演专业录取分声乐、钢琴、器乐、作曲方向按照校考术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 取。③舞蹈学专业按照校考术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参加我校高水平运动员考试的考生,术科成绩在80-84分的,高考文化成绩可按照二本线(如有A、B线,按A线,其它类推)录取;术科成绩在85分以 上的,高考文化成绩可按照二本线的65%录取(录取人数不超过我校当年招收高水平运动员总数的30%)。预留计划用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不均衡的 调剂,用于同分数同志愿的各专业考生的调剂,用于艺术类、体育类专业同排名考生的调剂,便于学校完成各专业的招生名额。
  第十九条 美术类和音乐类专业,广东省只录取参加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组织的艺术专业术科统考及经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批准我校单独组织术科考试的考生,其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只录取参加我校单独组织的艺术专业术科考试入围的考生。
  第二十条 考生所填的专业志愿都未被录取时,如服从专业调剂,则按考生总成绩并兼顾单科成绩,调剂到招生计划有空额的专业录取,否则,作退档处理。
  第二十一条 广东省的高中毕业生报考我校普通类专业,三门学业水平考试都须达到C级及其以上等级;报考我校体育类、美术类、音乐类专业,三门学业水平考试均须获得等级成绩,且至少有两门达到D级及其以上等级。
  当考生考试成绩(或排序)相同时,综合素质评价及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优秀的考生可优先录取。专业录取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修习相关专业基础知识(模块)的考生。
  第二十二条 本校公共外语教学为英语,请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
  第二十三条 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公室公示通过的当年度《普通高等学校照顾加分考生资格》中的加分予以认可。
  第六章 录取体检标准
  第二十四条 我校录取考生的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 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以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 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为依据,对新生统一进行身体健康状况复查,对经复查不符合体检要求或不宜就读已录取专业者,按有关学籍管理 规定办理,予以转专业或取消入学资格。
  第七章 收费标准
  第二十六条 学生学费、住宿费的收费标准按照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物价局有关文件执行。学费标准:普通专业:每生每年元;软件学院软件工程(本科) 专业每生每年8000元;艺术类专业每生每年10000元。住宿费:视不同住宿标准,每生每年500&1500元。如2014年广东省政府有新的收费标 准,则按新标准执行。
  第八章 资助学生政策
  第二十七条 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等助学措施按照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和我校相关规定执行。
  第九章 招生的咨询与监督
  第二十八条 招生咨询
  咨询电话:(020)211097
  传真:(020)
  电子邮箱:zsb02@
  学校网址:http://www.
  招生网址:http://zsb.
  第二十九条 招生监督
  联系人:纪委监察处负责人
  监督电话:(020)
  传真:(020)
  电子邮箱:hs801@
  第十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章程已于日校长办公会议讨论审查通过,适用于华南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工作,由华南师范大学授权校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本章程若与国家和省的规定不一致,以国家和省的规定为准。--博才网
微信关注河北博才网微信号:hbrccom
微信查看最新信息微信扫一扫或用微信搜索微信号:hbrccom
安卓手机客户端更省流量手机扫描下载或者直接
猜你还喜欢的文章
热点文章排行榜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您还有150字可以输入
更多资讯请点击
热门关键字:,,,
【打印文章】
港姐选手颜值参差不齐 网友开启吐槽模式
AKB48小胙舨舜耘 露玉腿美背风情万种
组图:女星叶一云夏日写真 旗袍装性感大方
组图:中国最美校花秀美童颜 颜值爆表
组图:太甜美!刘诗诗露肩秀腿尽显热带风情
组图:《花千骨》马可赵丽颖“杀阡陌”VS小骨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我校举行2013年校园开放日暨招生咨询活动
发布时间:
【】 浏览 329 次
6月23日,我校在大学城校区举行2013年校园开放日暨招生咨询活动。在开放日活动现场,三个校区各院系、学校各部处及部分学生社团在行政楼前广场组成了全方位的咨询台。现场设置了内容丰富的学校、院系宣传栏,各学院领导和专业负责人均到场为考生解答。副校长朱f、沈文淮到现场参与咨询活动。&&&&&&&&&今年本科招生稳中有进&&&&&&&& 据了解,我校今年本科招生计划6200名,比去年增加200名,新增计划全部安排在广东省招生。招生专业共73个,其中师范专业20个,新增专业为文化产业管理、特殊教育、翻译、金融数学。师范类专业计划招生2400名,广东省生源在提前第一批录取。非师范类专业计划招生3800名,广东省生源在第一批录取。&&&&&&&& 沈文淮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学校设立心理学基地班、综合班、鹎诖葱掳嗳帜J脚嘌渭馊瞬牛酆习嗪鹎诖葱掳嗍枪壹度瞬排嘌J酱葱率笛榍睦硌Щ匕嗍枪依砜苹】蒲а芯亢徒萄瞬排嘌亍4送猓O钟10个学院11个大类32个非师范专业进行大类招生和培养。&&&&&&&& 入读华师的学生将有机会获三种资格:免试推荐研究生、国家公派留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不论是师范生还是非师范生,也将有更多机会与名师大家对话。&&&&&&&&&开放日展示学校魅力&&&&&&&& 上午10点,进场咨询的人数达到高峰。各个咨询台前挤满了前来咨询的考生及家长,咨询问题主要集中在专业实力、分数线、就业率等。&&&&&&&& 师范专业、金融、外语、计算机、电信工程、新媒体、文化产业管理等,都是热门咨询关键词。来自佛山的考生小张说:“我们希望通过开放日了解学校更多信息,对所选学校的专业基础、发展前景及校园文化等了解清楚做出志愿的选择。”&&&&&&&& 很多家长和考生对特殊教育专业也表示强烈兴趣。在该专业就读的陈梅浩同学向记者反映:“前来咨询的家长、考生对此专业了解仍欠全面,当前社会极需要这类专业人才去关心和帮助特殊群体。”沈文淮在接收采访时对此表示,华南师大特殊教育专业今年扩招至30人,并会大力支持该专业的发展。&&&&&&&& 嘉年华活动也吸引不少家长和考生目光。当学校跆拳道协会同学现场表演时,赢得阵阵喝彩,一位考生表示,进入华南师大读书,一定会积极参加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除了现场咨询与展示外,学校还开放宿舍、饭堂等场所供学生和家长前往参观。一位考生笑称:都说“食在华师,华南师范大学的饮食果然名不虚传。”
上一篇:&& & && &2013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4 年 3 月 华南师范大学 2013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目录一、学校基本概况 ................................................ 3 二、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
.. 4 (一)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4 (二)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5 (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情况及本科生所占比例................... 6 (四)本科生生源质量情况..................................... 7 三、师资与教学条件 .............................................. 8 (一)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8 (二)生师比................................................ 10 (三)本科课程主讲教师情况.................................. 10 (四)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 11 (五)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11 (六)教学行政用房、图书、设备、信息资源及其应用情……………12 四、教学建设与改革 ............................................. 12 (一)专业建设.............................................. 12 (二)课程建设.............................................. 15 (三)教材建设.............................................. 18 (四)教学改革.............................................. 191 (五)实践教学.............................................. 21 (六)创新创业教育.......................................... 23 (七)教师教育.............................................. 25 五、质量保障体系 ............................................... 27 (一)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情况.......................... 27 (二)校领导班子研究本科教学工作情况、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 27 (三)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28 (四)教学日常运行与监控.................................... 28 (五)本科教学基本状态...................................... 30 六、学生学习效果 ............................................... 31 (一)学生学习满意度........................................ 32 (二)应届本科生毕业、学位授予、攻读研究生、就业情况…………34 (三)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 37 (四)奖助学金情况.......................................... 39 (五)学生科技竞赛获奖、论文发表情况........................ 40 (六)毕业生成就............................................ 41 七、特色发展 ................................................... 41 (一)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41 (二)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特色和经验.......................... 43 八、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分析 ................................... 46 九、支撑数据 ................................................... 492 一、学校基本概况 华南师范大学始建于 1933 年,是“国家 211 工程大学”。学校现有广州石 牌、广州大学城和南海 3 个校区,占地面积共 3079 亩。 学校现有 4 个国家重点学科(含 1 个重点培育学科),9 个国家“211 工程” 重点建设学科,18 个广东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4 个广东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 有 83 个本科专业, 14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0 多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 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33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00 多个硕士学位授点权、 10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 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医学、艺术学等 12 个学科门类。有 15 个博士后流 动站。 师资队伍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含双聘)6 人、外籍院士 4 人、“千人计 划”入选者 5 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 2 人,长江学者 6 人、获得国家杰出 青年基金项目资助者 6 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 5 人、国家级教学 名师 2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6 人、中宣部“四个一批” 人 才 1 人、广东省领军人才 6 人、珠江学者 11 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 国家级培养对象 6 人、 香江学者 2 人、 广东省青年文化英才 1 人, 拥有教育部 “长 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 2 个、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 2 个,并有国 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4 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 13 人。3 学校拥有一批实力较强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2 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 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 个卫生部实验室、1 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 人才培养基地,1 个教育部部省共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 个国家体育总局 重点研究基地,8 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中心),6 个广东省高校科研型重点实 验室,3 个广东省高校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7 个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 重点研究基地,2 个广东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校拥有 3 个国家级实验教 学示范中心,12 个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 个广东省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学校充分发挥地处改革开放前沿、 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和教师教育的特色优 势,积极广泛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已与国外、境外 120 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 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引进外国智力与优质教育资源、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合作 办学、 举办国际会议、 出版学术成果、 对外汉语教学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 与加拿大卑诗省高贵林市、法国留尼旺大学、拉脱维亚共和国拉脱维亚大学共建 了三所孔子学院;与全国多个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部队单位进行广泛的人才 培养和科学研究合作。(以上相关数据截至 2013 年 11 月 13 日) 二、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追求卓越,具备自主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服务面向:以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办学质量为核心,立足推进教师教育改革 创新, 立足服务广东经济社会新发展, 大力实施学术立校、 人才兴校、 科研强校、4 开放活校四大战略,全面推进各领域的改革发展,凝练优势,彰显特色,增强实 力,为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 (二)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2012 年 10 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现设本科专业整理 和 2012 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工作的通知》 (教高厅函[2012]34 号 ) , 学校 2012 年底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新专业目录对原有本科专业进行整理,原有的 71 个专业调整为 78 个,专业涵盖文学、历史学、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 学、工学、法学、艺术学 9 个学科门类。调整后师范专业 13 个,非师范专业 56 个,师范与非师范兼招专业 9 个。表1 学科门类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2012 年本科专业数及学科门类分布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管理学 艺术学 合计专业数量4479121101111782012 年学校按教育部调整前的专业进行招生,共有 69 个本科专业招生,以 专业方向招生的本科专业有 11 个:小学教育(数学教育方向)、教育学(特殊 教育方向)、汉语言文学(中英文秘书方向)、英语(翻译方向)、英语(国际 商务方向)、教育技术学(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方向)、摄影(新闻摄影)、数学 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方向)、信息工程(光电子方向)、软件工程 (软件开发技术方向)、软件工程(数字媒体艺术方向)。5 表2 学科门类 经济学 法学2012 年本科招生专业数及学科门类分布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管理学 艺术学 合计教育学专业数量3479120811669(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情况及本科生所占比例 2012 年 9 月 30 日,全日制在校生 135933 人,折合在校生数 49993.4 人。全日制本科生 25479 人,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 70.91%。其中,师范生 10340 人, 占 40.58%;非师范生 15139 人,占 59.42%。图1全日制在校生比例1本质量报告中的学生规模、教职工队伍、资产情况统计数据与学校 2012 年 10 月上报教育部的《2012 年高等教育学校(机构)统计报表》一致。6 (四)本科生生源质量情况 学校生源充足,录取学生均为第一组志愿,考生录取平均分高出各省、直辖 市、自治区 10 分以上,个别省、直辖市、自治区超过 30 分。本科生招生范围包 括港、澳在内的全国 32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2012 年招生完成 数 110%。图22012 年文科类专业在各省市录取平均分超出当地一本线分数情况图32012 年理科类专业在各省市录取平均分超出当地一本线分数情况7 表3近三年新生报到率年份报到率201099.48%201199.54%201299.49%三、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切实优化师资队伍 结构。2012 年 9 月 30 日,学校教职工 3094 人,专任教师 2055 人,专任教师占 教职工总数的 66.42%。 1、教职工总量情况图42012 年教职工总量结构2、专任教师职称、学历、学位、年龄、学缘结构8 2012 年 9 月 30 日,学校有专任教师 2055 人,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合理,其 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 52.51%,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为 82.29%,具有 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为 51.82%。表 4 专任教师职称、学历、学位、年龄、学缘结构结构类型 教授 副教授 职称结构 讲师 助教 未定职称 博士 硕士 学历结构 本科 专科 博士学位 学位结构 硕士学位 学士学位 30 岁及以下 31-35 岁 年龄结构 36-40 岁 41-45 岁 46-50 岁数量(人) 494 585 859 97 20
203 446 477 340 317比例 24.04% 28.47% 41.80% 4.72% 0.97% 51.73% 30.56% 17.42% 0.29% 51.82% 34.60% 13.28% 9.88% 21.70% 23.21% 16.55% 15.43%9 51-55 岁 56-60 岁 61-65 岁 66 岁及以上 本校学缘 学缘结构 外校学缘126 117 20 9 616 14396.13% 5.69% 0.97% 0.44% 29.98% 70.02%(二)生师比 2012 年 9 月 30 日,全日制在校生数 35933 人,折合在校生数 49993.4 人, 专任教师 2055,外聘教师 501,折合教师数 2305.5,生师比 21.68。 (三)本科课程主讲教师情况
学年学校开设本专科课程 7821 门次,其中教授授课 1154 门次, 副教授 2269 门次,讲师 3391 门次,助教 384 门次,其他 623 门次。其它授课 情况含教育技能组、科技创作组等以组为授课者的记录 148 门次,未评职称的外 籍教师 96 门次,工程师、会计师、导演等非教学系列 379 门次。图 5 主讲教师授课情况(按门次)10 (四)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 2012 年 9 月 30 日,学校有教授 494 人。 学年,为本科生授课教 授 457 人,教授授课 603 门。表5 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项目比例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比例457/494=92.51%教授授课门数占总课程门数比例603/%教授授课门次占总课程门次比例.76%注:同一个教学班有多个任课教师授课的,在上述统计按最高职称计算。(五)教学经费投入情况表6 项 目 近 2 年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2011 年(元) 2012 年(元)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44,236,610.8345,675,366.53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704.691792.67本科专项教学经费18,972,844.4221,632,443.29本科实验经费10,600,000.0011,000,000.00本科实习经费3,800,000.006,600,000.00生均本科实验经费408.48431.73生均本科实习经费146.44259.0411 (六)教学行政用房、图书、设备、信息资源及其应用情况表7 2012 年教学行政用房、图书、设备、信息资源及其应用情况项目 教学科研仪器分项目 总值 生均数量 594,040,000 11,882.37 59,510,000 3,543,748 70.88 150 万 118 万 631,000 29,900 565,761 15.74 66,202 1.84单位 元 元 元 册 册 人次 册 册 种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设备值 新增 总量 生均 入馆读者 纸质图书借阅量 电子图书 电子期刊 总面积 生均面积 总面积 生均面积图书电子读物教学行政用房实验室四、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专业建设 学校专业建设以特色专业、重点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为依托,紧密 结合国家发展战略、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加强 内涵建设,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2 1、专业综合改革与优势专业 2011 年底,教育部发布关于启动实施“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 点”项目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 号)。该文件明确了“专业综合改革 试点”项目按照准确定位、注重内涵、突出优势、强化特色的原则,推进培养模 式、 教学团队、 课程教材、 教学方式、 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 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形成一批教育观念先进、改革成效显著、特色更 加鲜明的专业点,引领示范本校其他专业或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的改革建设。 2012 年广东省教育厅启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申报,2012 年 12 月物 理学、 英语 2 个专业获广东省教育厅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立项建设。 2013 年数学与应用数学、心理学获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立项建设。2013 年 8 月化学、经济学、生物科学、法学获广东省教育厅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 目”立项建设。 截至 2013 年 8 月,有国家级特色专业 10 个,占专业总数的 12.82%。省级 特色专业 19 个,占专业总数的 24.36%。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2 个,省 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6 个。表8 现有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重点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一览表序号 专业名称称号 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立项年度学院1教育技术学 /省级重点专业11教育信息技术学院13 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 11/ 2 数学与应用数学 /省级重点专业/国家级专业综 2013 合改革试点 数学科学学院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 3 化学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13 化学与环境学院4汉语言文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文学院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 5 英语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12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 11/ 6 物理学 /省级重点专业/省级专业综合 2012 改革试点 院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7思想政治教育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政治与行政学院8地理科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地理科学学院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 9 经济学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10 11 12 社会体育 心理学 历史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省级特色专业 13 2010 体育科学学院 心理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 13 经济与管理学院14 13生物科学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 生命科学学院革试点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美术学 传播学 音乐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 电子信息科学与 地理信息系统 旅游管理 新能源材料与器 省级特色专业 省级特色专业 省级特色专业 省级特色专业 省级特色专业 省级特色专业 省级特色专业 省级重点专业 10 10
美术学院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音乐学院 计算机学院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 地理科学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 化学与环境学院件 22 法学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2013 法学院2、新增 5 个教育部备案的本科专业 2013 年 3 月教育部公布《2012 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 结果》(教高[2013]4 号),金融数学、特殊教育、翻译、文化产业管理、酒店 管理 5 个专业成为经教育部备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单。 3、组织开展新增学士学位授予专业评估 开设于 2009 年的小学教育、新闻学专业, 2013 年上半年通过广东省学位 委员会的新增学士学位授予专业评估,获学士学位授予权。 (二)课程建设15 学校课程建设依托优势学科、特色专业、精品课程、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等 资源,立足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着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同时利用现代 教育信息技术手段,探索基于网上开放课程建设和共享的教育教学改革。 1、精品开放课程建设
学年,我校 4 门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4 门课程入选 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9 门课程入选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5 门 课程入选广东省精品视频公开课程。 2、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2012 级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教师教育类课程分为理论类课程、研究与 拓展类课程、实践类课程,总学分 29,其中理论类课程 9 学分(必修 8 学分、 选修 1 学分),教育研究与拓展类课程 8 学分(必修、选修各 4 学分),实践类 课程 12 学分(必修)。师范生通过对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学习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教师观与教育观,增强育人意识和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具有改革创新精神。同时 师范生在通识类课程四个模块中的修读“教育与心理”模块, 通读和精读一些教 育心理类名著,研读一些名校长、名教师的成长事例。 3、网络课程建设 学校立足特色,根据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积极推动网络课程建设,探索基 于网上开放课程建设和共享的教育教学改革,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促进学生16 学习方式转变。 学年学校共开设 73 门次的本科网络课程,共 7302 人 次修读。 4、公共选修课改革 为加强公共选修课的规范化管理,提升公共选修课程, 2013 年 3 月出台 《华南师范大学公共选修课管理办法》, 该办法从公共选修课设置的原则、分 类、要求、业绩、任课教师和课程准入条件、程序、建设等做了规范。 5、课程结构与数量
学年,我校共开设 2826 门课程,其中公共必修课 44 门,公共选 修课 192 门,专业必修课 1308 门,专业选修课 1282 门。图6 学年课程类型(按课程门数) 学年,我校共开设课程 7821 门次,其中公共必修课 1533 门次, 公共选修课 404 门次,专业必修课 3677 门次,专业选修课 2207 门次。17 图7 学年课程类型(按课程门次)(三)教材建设 学校教材建设以学科特色和优势为依托,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使教材建设与 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相结合,编写出版了一批及时反映教学改革最新趋势的适用 性广和实践性强的教材或系列教材。
学年,我校共出版教材 31 种。出版的教材主要为系列教材,如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建设项目”教材、“新世纪网络教育系列教材”、“高等 院校应用心理学系列教材”、“心理健康教育丛书”、“新世纪师范英语系列教 材”、“中国英语教师自主发展丛书”、“外研社基础外语教学与研究丛书·英 语教师发展系列” 、 “青苹果文库· 艺术素养系列” 、 “设计学院设计基础教材” 、 “高等师范院校历史学基础教育教学与研究丛书”等。 2012 年 11 月,学校入选第一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 教材 5 种 6 本, 在全省名列第三。 入选的教材均为经过教学实践检验, 使用面广、18 影响力大、教学效果好的教材。表9 第一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序 号书名主要作者出版社1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谢幼如、李克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上册)、 (下册)黄甫全人民教育出版社3运动生理学(第二版)邓树勋、王健、乔德才高等教育出版社4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何小亚、姚静科学出版社5植物生理学(第六版)潘瑞炽高等教育出版社(四)教学改革 1、 特色行动计划 2012 年教务处起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创新总体思路》,决定在“创新人 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学生成长平台和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四 位一体”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基础上,以“特色”为抓手,深入推进我校本科教育 教学改革,即将继续坚持 1 个中心任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 质量;分层次培养 2 类本科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和复合应用人才;围绕 3 个核心 环节进行改革与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改革与建设;加快人才 培养模式、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成长平台和教育教学管理的“四位一体”本科教 育教学创新。19 2、培养方案 2012 年 9 月启用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2 级),鼓励学生追求卓越, 主动求知,全人发展。新的培养方案将课程与教学改革划分为 6 大重点:深化分 类培养,推进通识教育,加强实践教学,凝炼专业特色,创新教师教育,统筹第 二课堂。 其中, 在实践教学方面, 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不少于总学分 (学 时)的 15%,理工类专业不少于 25%,师范类专业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图82012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选修课程学分比例图92012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实践课程学分比例3、通识教育改革20 2013 年开始,学校以“逐年建设,逐批完善”的方式推行通识教育改革,即每年 新建一批高质量的通识教育课,并提升一批已有的公共选修课质量。新的培养方案将公 共选修课重新划分为“人文与艺术”、“自我与社会”、“自然与科技”、“教育与心 理”、“实践与创新”5 大模块。其中,“教育与心理”特别面向师范生,旨在通过教 育经典的研读,使师范生获得厚实的教育理论素养;“实践与创新”旨在通过参与学科 竞赛、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和公益服务,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学以创新。2013 年,16 门通识教育课程获得学校立项资助建设,内容覆盖上述五大模块。 4、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与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学校以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为抓手,积极推动本科教学改革。2012 年学校 3 个人才 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广东省教育厅立项建设。 年分别有 18、24 个教育教 育改革项目获广东省教育厅立项建设。2012 年学校分批立项建设 22 项校级教育教育改 革项目。(五)实践教学 学校依托优质实践教学平台,构建二元多层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实践实训 平台,实施混合式、开放式实习新模式,实现“课内实验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创新训练与创业活动相衔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对接”。 1、构建二元多层的实验教学体系 学校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构建“基础实验课程—专业实验课程—大学生创新 创业研究课程” 三层次的实验课程体系, 丰富和优化 “基础—专业—综设—创新”21 四层次的实验项目体系,2013 年通过滚动建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结题 第四批 29 个和立项建设第九批 28 个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立项建设首批 23 个专业 61 个创新研究性实验项目,提升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品质和内涵。 2、优化实践实训平台 学校主动与中学、 科研院所、 企业等共建实践实训平台, 支持学生走出课堂, 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进行学习。2013 年 3 个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获国家立项建 设,2 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 6 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获省立项建设。表 10 2013 年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一览表序号名称 华南师范大学(牵头)、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类型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立项时间 20131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育学实践教育基地华南师范大学(牵头)、嘉应学院-江西省中 2 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理科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013华南师范大学-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历史学实 3 践教育基地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0134光电信息实验示范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35数学与统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36心理学创新型研究与应用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01322 基地华南师范大学-深圳三和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7 大学生实践基地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0138资源环境与信息科学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013数字动漫创意产业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基 9 地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01310生物学科类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01311华南师范大学材料化学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0133、实施混合式、开放式实习新模式 学校探索新型的跨院系、多专业混合式实习模式。2013 年,学校与广州市 黄埔区人民政府、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单位合作,进行了跨院系多专 业混合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探索境外开放式实习模式。 学年暑期组织了跨院系、跨专业、跨 年级学生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美国湘尼州立大学(SSU)暑期实 践交流、专业实习。 (六)创新创业教育 1、完善学生科研创新训练体系23 学校建设校、省级两级项目体系。2012 年共立项各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192 项。其中,创新训练项目 163 项,含国家 113 项;创业训练项目 15 项,含国家 级 9 项,创业实践项目 5 项,国家级 2 项。2012 年 1 篇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 目的学术论文入选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表 11 2012 年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和大学生课外科研立项情况类型级别 国家级项目数 150 200 192 16 148资助经费数(万元) 126.1 150 99.4 9.94 32.67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省级 校级 校级重点项目 校级一般项目大学生课外科研立项2、丰富常规竞赛与科技活动 学校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经费支持,建立常规的竞赛机制。2012 年举办了 “挑战杯”竞赛、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等八大竞赛,参赛学生超过 2000 人。同时还举办了理工节、经管节、艺术节、光电节、创业教育论坛等一系列科 技活动。 3、积极推进创业教育 学校秉承“开放、实操、效果、可持续”的工作理念,形成了“创新学科化、 创业整合化、政策系统化、服务社会化、价值市场化”的创业教育体系。24 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教育。 学年开设创业相关课程十余门,修读 学生 971 人。开设了青年创业特色班、创业特训班等特色课程。开展创业培训 2 期,共培训 900 余人。邀请创业导师及校外专家开展创业教育系列讲座数十场, 受益学生 5000 人。邀请创业导师开展创业沙龙 5 期,参与学生达 450 人。 加强创业实践教育。 石牌校区紫荆书屋创业实践基地经过第一届经营管理团 队为期一年多的经营,三个书屋总营业额达 218.2 万元,共捐助家庭经济困难学 生基金 89454.3 元, 创造勤工助学岗位 121 个, 发放勤工助学补贴达 17.72 万元。 2013 年,广东省副省长陈云贤莅临我校视察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并召开了 广东省大学生就业工作座谈会。 在第八届 “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 我校本科生项目“吾之汤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汤有为”和“狮子王”皮具 电商平台分获金奖和银奖。 (七)教师教育 1、优化构建,实施了 “四位一体”职前培养模式 从“目标、机制、主体、策略”出发构建了职前教师“四位一体”模式,并 把其演绎为四个 “五位一体” : 由教育信念、 理想、 情感、 知能、 意志组成的“信、 想、爱、能、会”骨干专家型教师“五位一体”要素结构,由“教务处、专业学 院、教育类学院、学生工作部、校团委”构成的“五位一体”培养机制,由“华 南师大、国外知名大学、部属师范大学、中小学、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五位25 一体”培养主体,由“加强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实施以赛促练、优化平台 建设、改进教育实践”组成的“五位一体”培养策略。 与此同时,优化了教师教育类课程结构,深化“大一感悟、大二领会、大三 掌握、大四提升”的分段式、层次性四年一体实践模式。 2、推进创新,启动了“2+2”顶岗实习新模式 为了让师范生既熟悉发达地区又了解欠发达地区教育,提升学生的全面素 质,2013 年试行了“2+2”顶岗实习模式,学生前 2 个月到农村中小学进行顶岗 实习,后 2 个月到省一级以上中学实习。 3、积极筹划,筹建“华南师大-普通中小学”协同发展联盟 为了革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本真意义上的教师教育一体化,优化 实习基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积极与省内各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粤东、粤 西、粤北县区重点中学联络,筹建“华南师大-普通中小学”协同发展联盟,目 前已有 120 所广东省一级学校以上高中同意加盟,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4、深化合作,与南海区学科共建取得了新进展 启动“南海区卓越教师培养培养计划”。培养计划涉及 15 个学科、115 名 南海高中骨干教师、 56 名由华师各相关学院推荐产生的导师。 每个导师围绕“教 育教学理论、学生管理、教育研究”等内容对学员进行为期 3 年的个性化指导。 以南海西樵高级中学为切入点,推动学科共建的深度合作。以语文、物理、英语 学科作为突破点, 以课题共研为纽带, 开展听课、 上课、 评课等教学研究活动。26 五、质量保障体系 (一)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情况 《华南师范大学“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规划》坚持学术立校、人才兴 校、科研强校、开放活校的战略思路。二级学院以本科教学为立院之本,师资队 伍为发展之源。 学校建立党政一把手教学第一责任人制度, 每年定期召开两个会——校长办 公会定期研究和部署本科教学工作的重大问题, 主管教学副院长例会教务处与学 院定期沟通与交流本科教学重要问题。 (二)校领导班子研究本科教学工作情况、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 校领导坚持“四个一”工程:校长办公会议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本科教学专 题会议,校领导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开学教学检查和听一次本科生课,校领导每 学期至少参加一场期末巡考,校领导每年至少参加一次本科生校外实习工作检 查。
学年,校长办公会议审议了《本科教学特色行动计划》、《南海 校区办学方案》、教学成果奖评选办法、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委员遴选、校内津 贴分配办法、职业教育学院筹办等议题。27 图 10 胡社军书记慰问我校国防生图 11 刘鸣校长参加 2012 级特殊教育专 业(新 专业)开学典礼(三)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学校基于人才培养目标,从教学组织保障机制、投入保障机制、评价保障机 制、反馈保障机制、激励保障机制、约束保障机制等维度建构质量保障体系。图 12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四)教学日常运行与监控28 学校运用制度与规范对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关键控制点实施管理。 1、建立专业调整机制。通过各类专业建设促进专业内涵发展;限制少数特 色不鲜明、生源和就业不理想的本科专业的招生规模。 2、严格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管理。按照《华南师范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管理办法》规范培养方案修订和调整。 3、建立教师调停课申请制度。在学校白皮书中公布每学年各教学单位调停 课情况。 4、严格考试管理。期末考试和缓考均采用集中考试周考试,教师提前考试 需提交课程考试计划调整申请。 5、学生成绩更正审批制度。教师对学生成绩进行修改,必须通过教研室、 学院、学校三方面的审批。 6、规范试卷与毕业论文管理。组织试卷、毕业论文等检查,评估考试命题、 阅卷、试卷分析等存在的问题,了解毕业论文选题、指导、答辩情况并形成各学 院检查分析报告。 7、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的督与导的作用。教学督导除随机听课和专项听课外, 参与本科教学专项评估与奖励活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进行指导和帮助。同时, 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开展调研。出版《教学督导简报》《教学督导快讯》,反 馈本科教学情况并对学校教学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29 8、建立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常态机制。通过多种渠道如 “校长信箱”“教 务处处长信箱”、学生评教、座谈会、学代会等解决学生的问题。从 2010 年开 始每学期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解答和解决学生问题。 9、本科教学基本状态白皮书发布制度。学校从
学年第 1 学期开 始,教务处每学期统计分析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如课堂教学秩序、课堂教学质 量评估结果、试卷和毕业论文检查情况、教材选购、期末考试、毕业与学位授予 等,分析本科教学的成绩与问题。 (五)本科教学基本状态 1、教学班规模图 13 学年教学班规模2、转专业情况表 12
年转专业情况30 年份转专业人数 144 176 125 91 114比例11 2.2% 2.7% 1.9% 1.4% 1.8%3、境内外学习 截至 2013 年 8 月,学校与 69 所(境外 66 所,境内 3 所)高校签署本科交 换生协议。 年学校本科交换生(派出)逐年增加。图 14 年我校本科交换生(派出)情况4、学生重修情况表 13
学年本科生重修情况学年
学年重修人数 重修人数占本科生比例 7.52% 4.55%5、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情况31 表 14 学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情况四级 实考人数
通过率 71.35% 73.85%六级 实考人数
通过率 36.76% 34.24%学年
学年6、体质达标率 学校积极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2013 年测试了 1000 米、800 米、 50 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等项目,按照 2002 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 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测试结果如下:表 15 体质测试达标率性别测试人数 1000 米 800 米 48.99%体质测试达标率 50 米跑 62.73% 61.04% 立定跳远 44.99% 79.56% 坐位体前屈 94.62% 96.97%男 女52.06% -六、学生学习效果 (一)学生学习满意度 1.学生评教表 16 项目 全校最高分 全校最低分
学年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结果 (2) 97.867 71.826(1) (2) (1) 97.5 62.32 98 66.71 97.714 61.36232 全校平均分 分数段 90-100 80-89.99 70-79.99 60-69.99 60 分以下89.68 54.67% 42.16% 2.94% 0.23% 089.74 55.77% 41.14% 2.99% 0.09% 090.55 63.22% 34.80% 1.79% 0.18% 090.58 61.49% 36.68% 1.83% 0 02.学生学习满意度 2013 年,学校通过网上问卷的形式,在 、 级本科生 中开展调查,共获得 20890 份有效问卷。学习满意度网上问卷包括五个模块:教 学硬件设施、课程教学质量、师资力量水平、教学管理服务和本科教学工作总体 满意度,结果如下:表 17 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图书馆藏书量 图书馆电子资源 公共教学楼设施条件 实验室设施条件 专业课程 公共必修课程 公共选修课程满意度 82.50% 84.70% 79.24% 82.26% 88.22% 87.76% 88.38% 89.06% 82.19%对学校硬件设施的满意度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 实验教学 师范教学技能33 课堂教学态度 授课方式 专业知识水平 师生沟通指导 对教学管理的满意度 学校教学管理服务 院系教学管理服务 本科教学工作总体满意度97.17% 94.43% 97.07% 88.18% 86.28% 87.72% 90.56%对任课教师的满意度图 16学生学习满意度从高到低排序(二)应届本科生毕业、学位授予、攻读研究生、就业情况 1、毕业与学位授予情况表 18
年毕业与学位授予情况年份 13 应届本科毕业生人数 23 毕业人数 13 毕业率 98.05% 98.91% 98.31%34获得学士学位人数 08学士学位授予率 97.96% 98.90% 98.24% 表 19年份 11
年我校双学位毕业情况双学位毕业人数 153 216 261 306 333 占毕业生比例 2.6% 3.4% 4.1% 4.7% 5.1%近三年双学位毕业人数最高的专业:经济学(29.8%)、法学(27.9%)、汉 语言文学(11.7%)、英语(3.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2%)。 2、毕业生攻读硕士研究生情况 2013 年,学校共有 756 人攻读研究生,升研率为 11.79%。攻读硕士研究生 学生中,有 391 人为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占 51.72%;365 人为个人考取硕士研 究生,占 48.28%。 756 名升学毕业生中,625 人为境内升学,占 82.67%;131 人为境外升学, 占 17.33%。其中 359 人被外校录取,占 47.49%;397 人被本校录取,占 52.51%。表 20 升学毕业生 2013 届毕业生升学情况 人数 391 365 625 131 397 35935类型 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考取硕士研究生 境内升学 境外升学 本校录取 外校录取比例 51.72% 48.28% 82.67% 17.33% 52.51% 47.49%756 人 625 名境内升学毕业生中,被 985 工程高校录取比例为 18.24%,211 工程高 校录取比例为 74.32%,中科院及下属单位录取比例为 2.03%。有一批优秀的毕业 生被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知名高校录取。图 162013 届毕业生境内升学情况2013 届共有 131 名毕业生到境外攻读硕士研究生,占毕业生 2.04%。毕业生 主要前往美国、英国等 14 个国家/地区深造。其中前五位为香港、美国、英国、 澳大利亚、加拿大。这批毕业生中,不乏被哥伦比亚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帝 国理工大学、约克大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爱丁堡大学等知名高校录取的佼佼 者。图 172013 届毕业生境外升学国家/地区情况36 3、就业情况 2013 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 87.62%,总体就业率为 98.967%。 近年来,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主要是普教系统和有限责任公司。近 3 年来,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在广东省内,占就业总人数的 95%左右。 省内就业地区以广州、佛山、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城市为主,珠三角地区就业的 毕业生占就业总人数的 79.74%。 (三)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 学校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两种方式,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共获得1673 有效问卷。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满意度、我校毕业生与其他同类学校学 生相比存在的优势、我校毕业生与其他同类学校学生相比哪些方面存在较大差 距、我校毕业生最需要加强的几个方面分别见图 18、19、20、21。图 18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满意度37 图 19我校毕业生与其他同类学校学生相比存在的优势图 20我校毕业生与其他同类学校学生相比哪些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图 21我校毕业生最需要加强的几个方面38 (四)奖助学金情况
学年,学校通过各种资助措施为学生发放资金近 5000 万元,用 于表彰优秀学生追求卓越发展,鼓励和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其中, 各类奖助学金、减免学费及临时困难补助 3500 万元,国家助学贷款 511 万元, 勤工助学收入 1000 万元。表 21
学年本科生主要奖助学金一览表类别项目 国家奖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 国家助学金人数 60 奖励或资助标准 8000 元/人 5000 元/人 3000 元/人 一等奖 5000 元/人, 二等奖 4000金额(元) 480,000 6,310,000 15,600,000政府奖助港澳台华侨奖学金25 元/人,三等奖 3000 元/人92,000学 新疆内高班毕业生专项培养助 41 学金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困难补助金 73 650-1000 元/人不等 一等奖 2000 元/人, 二等奖 1000 学年评优 学校 4589 元/人,三等奖 500 元/人 4,060,000 59,300 7000 元/人 287,000奖助特等奖3000 元/项, 一等 奖2000 元 /项 ,学金创新奖902二等奖1200 元/项,三 等奖800 元 /项, 377,435优秀奖300 元 /项39 先进班集体标兵 1500 元/班 ,先 先进班集体 58 个 进班集体 1000 元/班 学习优秀奖 新生“生活启动金” 342 627 500 元/人 2000 元/人 分 30000 元/人、12000 元/人和 优秀考生奖 79 6000 元/人三个等级 章文晋奖学金 10 2000 元/人 20,000 570,000 171,000 1,254,000 68,500新长城华美助学金 新长城助学金(烟草) 社会 易方达助学金 奖助 芙蓉学子助学金 仲明助学金 培英工程助学金 香港“中国烛光基金”助学金 珠海联谊会助学金100 4 30014( 个 人1840 元/人 1840 元/人 3000 元/人 10000/人(团队) 3000 元/人 4000 元/人 2000 元/人 2000 元/人184,000 7,360 900,000 140,000 60,000 120,000 20,000 32,000学金20 30 10 16(五)学生科技竞赛获奖、论文发表情况 2012 年,学校本科生获得省级以上(含省级)科技成果(竞赛)获奖数为 564 项,共有 2659 人次获奖;发表论文 241 篇,其中,被 SCI/EI/ISTP 三大索引 收录的论文约 20 篇。 在 2012 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学校的 84 支参赛队伍共 252 名本 科生参加了比赛,取得了突破性的优异成绩,创历史最佳。其中,9 支队伍队荣40 获 Meritorious Winner(一等奖),18 支队伍获得 Honorable Mention(二等奖), 57 队获得 Successful Participant(三等奖)。 在 2012 年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简称 iGEM)中,我校 3 名 2009 级本科 生喜获亚洲赛区比赛金牌。 2009 级材料物理专业本科生黄伟川、霍流等人,在 SCI 影响因子 2.5 的国 际凝聚态物理类著名期刊《Journal of Physics: Condensed Matter》(第 24 卷 38 期)上发表了学术论文。 (六)毕业生成就 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各层次各类型学生逾 40 万。毕业生在不同的岗位上 建功立业,为我国尤其是广东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在 40 多万毕业 生中,涌现了大批的杰出人才,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刘颂豪、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 长陈开枝、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吴颖民、首届全 国中学十大明星校长——广东省实验中学校长郑炽钦、金融学者谢百三、香港上 市公司粤海置地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叶旭全、 广东白天鹅酒店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颖聪等。 七、特色发展 (一)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围绕“追求卓越,具备自主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学 校探索多元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1 1、综合班、基地班、勷勤创新班 学校有三类拔尖人才培养。一是综合人才培养实验班(简称综合班,2001 年创建),培养跨学科创新型人才,设综合理科一班、综合理科二班、综合文科 一班、综合文科二班 4 个班。二是心理学基地班(2009 年创建),培养心理学 基础研究人才和应用研究型人才。三是勷勤创新班(2010 年创建),培养专业 学术创新人才, 设生命科学勷勤创新班、 光电子学勷勤创新班、 国学勷勤创新班、 数学勷勤创新班、物理学勷勤创新班、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勷勤创新班、教育学勷 勤创新班 7 个班。心理学基地班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综合班和勷勤创新班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学校将这三类班作为教 学改革先行先试的“特区”,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培养机制。 2、校所合作——华大基因研究院 学校 2010 年开始与华大基因研究院开展本科人才培养合作,2011 年正式签 署本科生联合培养协议。学校与华大基因研究院联合培养本科生中,已有两届共 10 人获得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亚洲赛区金奖,2 人 2013 年代表获奖 团队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MIT 参加 iGEM 总决赛。 3、校校合作——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等高校、中小学 2011 年,学校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签署 2+2 本科联合培养协议。化学与环 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与辛辛那提大学文理学院进行合作培养。学生前两年在我 校学习,后两年在辛辛那提大学学习。2013 年 6 月,我校首批与美国辛辛那提42 大学 2+2 联合培养的 4 位毕业生顺利毕业,并取得可喜成绩。化学与环境学院梁 嘉敏同学被俄亥俄州立大学、 佛罗里达大学等 4 所大学录取并获硕博连读全额奖 学金,生命科学学院苏心怡同学被京都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陈淏源、陈椿桃 同学被辛辛那提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学校与境内外 69 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丰富学生的第二校园经历。此外, 学校师范生培养与广大的中小学开展深度的交流与合作。 4、校地合作——南海区等地区 2010 年学校与佛山市南海区签署《共建“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框 架协议书》,双方在“教育体系、体制机制、师资队伍、学生发展”四大方面 18 个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学校的师范生培养多年来与多个地区保持稳定和深入的合作。 为了让师范生 既熟悉发达地区又了解欠发达地区教育,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2013 年学校试 行了“2+2”顶岗实习模式,学生前 2 个月到汕头、汕尾市的农村中小学进行顶 岗实习,后 2 个月到广州市省一级以上中学实习。 (二)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特色和经验 1、 形成“双线培养,多元发展”的本科教学体系 遵循“追求卓越,自主发展”理念,探索形成具有师范大学特色的“两条主 线,两类目标,多元模式,综合创新”本科教学改革路径。43 图 22 “双线培养,多元发展”本科人才培养体系(1)构建“两条主线,两类目标” 分析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师范性”和“综合性”的双重特征,设计两条培 养主线: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以大类教育为特色的非师范专 业人才培养。考虑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同时培养“学术性”和“应用性”人才的 需要,设置两类培养目标:面向学术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向应用的高素质创 新人才培养。两条主线和两类目标组合,突破了华师以培养中小学教师为主的单 一目标框架, 解决了师范人才和非师人才、 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同质培养的问题。 (2)发展“两条主线,两类目标”相组合的多元人才培养模式44 学校发展两条主线和两类目标相组合的多元人才培养模式:(1)以教师教 育为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心理学基地班、教育学勷勤班等;(2)以 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4+2”教师教育计划、师范专业; (3)以大类教育为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综合班“2+2”模式、国学勷 勤班等; (4)以大类教育为特色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非师范专业“A+B” 大类培养模式。多元模式配套专业二次选择、辅修、双专业、双学位等方式,为 学生提供更多个性化培养通道。 (3)创新“两条主线,两类目标,多元模式”教学改革实践系统 一是创新课程与教学。针对“重专业,轻基础”、“师范教育专业性不足” 等问题,构建宽厚结合的“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大类课程+专业领域课程”三层次 课程体系和师范专业独有的“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大类课程+专业领域课程+教师 教育课程”四类型课程体系。二是创新平台与实践。针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 足”、“课内和课外联动不足”等问题,在培养方案中设置“实践与创新”模块 和创新学分,将课外实践纳入学分体系。建设各类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实习基地、创业基地等平台,形成由课程实验、学科竞赛、创新项目、见实习、 “朋辈教育”艺体活动、创业训练等组成的“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 创新 实践教育体系。三是创新制度与机制。坚持激励与约束并举机制,完善教学质量 保障体系,强化本科教学业绩在教师职称评聘中的作用和分量,鼓励教师积极参 与教学。45 2、彰显“理论深厚,技能扎实”的教师教育培养特色 经过多年的探索, 我校教师教育形成“五位一体”的培养机制: 即 教 育信念、 理想、情感、知能、意志组成的“信、想、爱、能、会”五要素,并从“目标、 机制、主体、策略”出发构建了职前教师“四位一体”模式,并把其演绎为四个 “五位一体”。深入推进“大一感悟、大二领会、大三掌握、大四提升”的分段 式、层次性四年一体实践模式。 从通识和专业两个层面优化教师教育课程, 深入推进教师教育培养体系的革 新,夯实学生的教师教育理论基础。依托“卓越教师全程优化”项目建设,优化 教育实践基地, 形成院系统编、 混合编队、 顶岗实习、 双实践制等教育实习模式, 强化师范生的实践能力。构建“感悟、领会、掌握、巩固” 的分段式、分层次 四年一体师范技能培养特色。积极参与“国培计划”、省级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等国家级、省级项目,加强与地市、县(区)基础教 育的合作,强化基础教育研究与服务,引领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发展,探索教师教 育职前职后一体化。 八、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分析 长期以来,学校通过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但在人才培养 问题上, 还有一些问题和不足, 如人才培养顶天立地的问题——创新型人才创新 能力有待提高、 应用型人才与行业产业需求之间存在差距; 如办学国际化水平有46 待提高;如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待完善。针对上述问题和不足,我校将深入推进 如下几项工作: 1、人才培养顶天立地 学校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继续完善综合班、勷勤班、基地班、特 色班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这一类人才朝着顶天的方向发展,重视国家需求、重 视前沿研究,重在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朝着立地 的方向发展,重视社会需求、重视行业需求,重在提升学生核心能力。 2、办学国际化 坚持开放活校战略, 面向世界办学, 进一步加强与港澳台和国外高等教育机 构的交流与互动,开展合作办学,拓宽国际视野,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进一步 加强师资队伍国际化、课程国际化、学生国际化的程度。大力推进人才培养的国 际化,在大力开展交换生项目的同时,积极拓展国(境)外实习、联合培养等更 多渠道的国际化培养模式。 3、质量保障体系多维化 从质量保障类型的维度,逐步建立五位一体(院校自我评估、院校评估、专 业认证与评估、国际评估和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评估制度,完善院校自 我评估,推进专业认证与评估等评估制度。从质量保障要素的维度,推进质量内 涵建设。高校质量保障应包含如下要素:背景保障——人才培养目标和各级各类 质量标准;投入保障——教学条件和师资;过程保障——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与47 监控;结果保障——教学效果评价;机制保障——质量保障各个环节的评价、反 馈和持续改进。今后我校将不断推进质量要素的内涵建设。从质量保障主体的维 度,引入第三方评价,进行毕业生质量跟踪,完善校院二级教学组织,形成了外 部质量保障与内部质量保障相结合的质量保障体系。48 九、支撑数据1.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70.91% 表1 全日制学生 本科生 专科生 硕士生 博士生 留学生 全日制在校生 2.教师数量及结构 表 2 教职工数量及结构比例 类型 专任教师 行政人员 教辅人员 工勤人员 合计 表3 数量(人)
48 3094 比例 66.42% 18.55% 13.48% 1.55% 100% 本科生人数、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 数量(人)
35933 各类学生占全日制 在校生比例 70.91% 7.55% 18.87% 1.79% 0.88% 100%专任教师职称、学历、学位、年龄、学缘结构 数量(人) 教授 副教授 494 585 859 97 20 比例 24.04% 28.47% 41.80% 4.72% 0.97%结构类型职称结构讲师 助教 未定职称49 博士 硕士 学历结构 本科 专科 博士学位 学位结构 硕士学位 学士学位 30 岁及以下 31-35 岁 36-40 岁 41-45 岁 年龄结构 46-50 岁 51-55 岁 56-60 岁 61-65 岁 66 岁及以上 本校学缘 学缘结构 外校学缘 6
203 446 477 340 317 126 117 20 9 616 143951.73% 30.56% 17.42% 0.29% 51.82% 34.60% 13.28% 9.88% 21.70% 23.21% 16.55% 15.43% 6.13% 5.69% 0.97% 0.44% 29.98% 70.02%表4 职称 高级高级职称教师比例(52.51%) 数量(人) 比例1079 中级 85952.51% 41.80%50 初级 97 未定职称 20 合计 % 100% 4.72%表 5 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 (82.29%) 学历 研究生学历 本科 专科 合计 表6 学位 博士学位 硕士学位 学士学位 3.当年本科招生专业总数:69 个 表7 学科门类 专业数量 文学 9 历史学 1 当年本科招生专业总数及学科门类分布 理学 20 经济学 3 教育学 7 管理学 11 工学 8 法学 4 艺术学 6 合计 69 数量(人)
2055 博士学位教师比例(51.82%) 数量(人)
比例 51.82% 34.60% 13.28% 比例 82.29% 17.42% 0.29% 100%4.生师比=21.86 表 8 生师比相关数据 学生类型 全日制本科生 全日制专科生 原始数 51权重 1 1折合数
全日制硕士生 全日制博士生 全日制留学生 成人(业余) 成人(函授) 远程网络教育 自考助学班 折合在校生数 折合教师总数 生师比=折合在校生数/教师总数 5.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0122.97 724 17961.5 2 3 0.3 0.1 0.1 16 954 .7 6 5.5 21.68表 9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 折合在校生数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折合在校生数 6.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万元):5951 7.生均图书(册):70.88 表 10 生均图书 图书总数 折合在校生数 生均图书=图书总数/折合在校生数 8.电子图书=631000(册)、电子期刊种类数=29900(种) 9.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平方米)=15.74、生均实验室面积(平方米)=1.84 表 11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 93.4 70.88 993.4 11882.3752 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平方米) 行政办公用房面积(平方米) 全日制在校生数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平方米)=(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行政办公用
49993.411.32 房面积)/全日制在校生数 表 12 实验室面积(平方米) 全日制在校生数 生均实验室面积(平方米)=实验室面积/全日制在校生数 10.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元)=1792.67 元 表 13 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本科生数 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本科生人数 11.本科专项教学经费(万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元)=本科实验教学的经费总额/本科生人数 =79=431.73 13.生均本科实习经费(元)=用于学生校外实习的经费总额/本科生人数 =79=259.04 14.全校开设本科课程总门数=2826;全校开设本科课程总门次=7821 15.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按学科门类) 表 14 2012 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实践学分比例53生均实验室面积
1.84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45,675,366.53 .67学科门类 教育学 文学 工学 理学 历史学 法学 管理学 经济学 16. 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按学科门类) 表 1537.1% 19.2% 25.2% 25.7% 16.7% 16.1% 17.7% 16.8%2012 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选修学分比例 28.4% 21.6% 20.6% 18.9% 24.9% 23.1% 19.4% 13.2%学科门类 教育学 文学 工学 理学 历史学 法学 管理学 经济学17.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不含讲座)=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总数/ 全校教授总数=457/494=92.51% 18. 教授主讲本科课程占总课程数的比例=教授主讲本科课程的总门数/全校开设 课程总门数=603/%54 19. 应届本科生毕业率= 获得毕业证书的应届本科生数/应届本科生数 =.31% 20.应届本科生学位授予率=获得学位证书的应届本科生数 /应届本科生数 =.24% 21.应届本科生初次就业率=87.62%;应届本科生就业率=98.967% 22.本科生体质测试达标率 表 16 体质达标率 性别 测试人数 1000 米 男 女
52.06% 800 米 48.99% 体质测试达标率 50 米跑 62.73% 61.04% 立定跳远 44.99% 79.56% 坐位体前屈 94.62% 96.97%23.学生学习满意度 (1)学生评教 表 17 项目 全校最高分 全校最低分 全校平均分 分数段 90-100 80-89.99
学年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结果(1) (2) (1)
(2) 97.5 62.32 89.68 54.67% 42.16% 98 66.71 89.74 55.77% 41.14%5597.714 61.362 90.55 63.22% 34.80%97.867 71.826 90.58 61.49% 36.68% 70-79.99 60-69.99 60 分以下 2.学生学习满意度2.94% 0.23% 02.99% 0.09% 01.79% 0.18% 01.83% 0 02013 年,学校通过网上问卷的形式,在 、 级本科生中开展调查, 共获得 20890 份有效问卷。学习满意度网上问卷包括五个模块:教学硬件设施、课程教 学质量、师资力量水平、教学管理服务和本科教学工作总体满意度,结果如下: 表 18 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图书馆藏书量 对学校硬件设施的满意度 图书馆电子资源 公共教学楼设施条件 实验室设施条件 专业课程 公共必修课程 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 公共选修课程 实验教学 师范教学技能 课堂教学态度 满意度 82.50% 84.70% 79.24% 82.26% 88.22% 87.76% 88.38% 89.06% 82.19% 97.17%56 对任课教师的满意度授课方式 专业知识水平 师生沟通指导94.43% 97.07% 88.18% 86.28% 87.72% 90.56%对教学管理的满意度学校教学管理服务 院系教学管理服务本科教学工作总体满意度 24.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 表 19 项目 工作态度 道德品质 组织纪律性 综合素质 团队精神 身心素质 专业知识、技能 业务工作能力 社交能力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 满意度 87.39% 87.09% 87.09% 85.48% 84.52% 84.40% 82.85% 82.79% 80.75%57 计算机水平 学习和创新精神 解决问题的能力 外语水平 25.其它与本科教学质量相关数据 表 20 教学班规模(人) 1-30 31-60 61-90 91 及以上 表 21 年份 11
年转专业情况
学年教学班规模80.10% 78.60% 78.48% 69.70%比例 23.71% 41.23% 13.93% 21.13%转专业比例 2.2% 2.7% 1.9% 1.4% 1.8%
年交换生(派出)情况58 年份 11 2012 表 23 学年 实考人数
学年 表 24 重修人数 1159 表 25 年份 11 96派出交换生人数 113 112 135 330 学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情况 四级 通过率 71.35% 73.85% 六级 实考人数
通过率 36.76% 34.24% 学年本科生重修情况 重修人数占本科生比例 4.55%
年双学位毕业情况 双学位毕业人数 153 216 261 306 占毕业生比例 2.6% 3.4% 4.1% 4.7%59 2013 表 26 升学毕业生 类型 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个人考取硕士研究生 756 人 境内升学 境外升学 本校录取 外校录取 表 27 境内升学单位类型 985 工程高校 211 工程高校 中科院及下属单位 其它 表 28333 2013 届毕业生升学情况 人数 391 365 625 131 397 3595.1%比例 51.72% 48.28% 82.67% 17.33% 52.51% 47.49%2013 届毕业生境内升学情况 百分比 18.24% 74.32% 2.03% 5.41%2013 届毕业生境外升学国家/地区情况 百分比 36.64% 19.08% 18.32%境外升学单位所在的国家或地区 香港 美国 英国60 澳大利亚 加拿大 德国 澳门 西班牙 日本 俄罗斯 韩国 泰国 新加坡 台湾5.34% 5.34% 4.58% 3.05% 2.29% 1.53% 0.76% 0.76% 0.76% 0.76% 0.76%61
华南师范大学2013本科质量报告——为大家提供各种日常写作指导,同时提供范文参考。主要栏目有:范文大全、个人简历、教案下载、课件中心、 优秀作文、考试辅导、试题库、诗词鉴赏。
相关文档:
下载文档:
搜索更多: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甜梦文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南农业大学正方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