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距是20cm的平凹透镜焦距的度数是?

焦距为20cm的凹透镜中的焦距指哪到哪的距离,一般怎么计算?(最好是初二学生能懂)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焦距为20cm的凹透镜中的焦距指哪到哪的距离,一般怎么计算?(最好是初二学生能懂)
焦距为20cm的凹透镜中的焦距指哪到哪的距离,一般怎么计算?(最好是初二学生能懂)
首先,我先告诉你焦距怎么算:经凹透镜成正立缩小虚像,物与像在透镜同一侧. 1/u(物距)+1/v(像距)=1/f(透镜焦距).那什么是焦距呢?焦距指由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那你知道焦点吗?平行主轴的光束,照于凹透镜上折射后向四方发散,逆其发散方向的延长线,则均会于与光源同侧之一点F,其折射光线恰如从F点发出,此点称为虚焦点.简单的说,焦点就是(比方)对称于轴线平行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发散了(向外张开了一个角度)就像一个喇叭一样,两条发散线反向延长,交于一点(交点必定在轴线上),那点就是焦点!你初二是吗?想当年我也只是初中学过,已经大三了.在图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把蜡烛放在20cm刻度处时,通过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缩小(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在45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蜡烛不能在光屏上成像(选填“能”或“不能”),放大镜就是利用凸透镜的这一特点来观察物体的(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幻灯机”).【考点】;.【专题】实验题.【分析】(1)先求出物距,根据物距和凸透镜焦距的关系,判断凸透镜的成像情况.(2)实像和虚像的重要区别在于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3)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解答】解:蜡烛放在20cm刻度处时,凸透镜放在50cm处,物距为:u=50cm-20cm=30cm,凸透镜焦距为10cm,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在45cm刻度处时,物距为:u=50cm-45cm=5cm,凸透镜焦距为10cm,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故答案为:缩小;不能;放大镜.【点评】本题要注意蜡烛是一个刻度处,而不是蜡烛和凸透镜的距离,此处容易出现错误.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dongfeng老师 难度:0.68真题:4组卷:6
解析质量好中差(1)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1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23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cm;②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24),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③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像的性质][1][30][15][倒立、缩小的实像][2][25][16.7][][3][20][20][倒立、等大的实像][4][15][30][倒立、放大的实像][5][5][][正立、放大的虚像]}上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____;当蜡烛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2)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玻璃板后放一支与A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____的关系;用直尺分别测量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目的是探究____的关系.-乐乐题库
&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知识点 & “(1)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习题详情
264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0.9%
(1)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1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23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10&cm;②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24),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③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像的性质&1&30&15&倒立、缩小的实像&2&25&16.7&&3&20&20&倒立、等大的实像&4&15&30&倒立、放大的实像&5&5&&正立、放大的虚像&上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倒立、缩小的实像&;当蜡烛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远离&(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2)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玻璃板后放一支与A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的关系;用直尺分别测量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目的是探究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1)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1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23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cm;②将蜡烛、透镜和光屏...”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根据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定义进行判断.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2)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关系,用刻度尺测量物距和像距是为了比较物像到平面镜距离关系.
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物距为25cm,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蜡烛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光屏应远离凸透镜.(2)选择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用直尺分别测量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目的是探究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故答案为:(1)10;同一高度;光屏的中央;倒立、缩小的实像;远离;(2)大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1)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凸透镜的焦点、焦距、三种成像情况和应用,是凸透镜成像的重要知识点,一定要掌握.(2)平面镜成像实验中,要明确实验器材、实验目的、实验结论,以及结论的应用.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1)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1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23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cm;②将蜡烛、...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1)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1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23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cm;②将蜡烛、透镜和光屏...”主要考察你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知识点的认识】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指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一)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跟物距有什么关系?设计并进行实验:(二) 实验器材:带刻度的光具座、蜡烛、光屏、透镜(焦距在10~20 cm之间)、刻度尺.见实验装置图.(三) 实验步骤:(1)先测出透镜的焦距;(2)实验探讨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跟物距的关系.(1)先测出透镜的焦距:让凸透镜在阳光下来回移动,找着最小、最亮的点,用刻度尺量出亮点与凸透镜的距离,这就是这个凸透镜的焦距.(2)实验探讨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跟物距的关系:[方案]①把透镜放在光具座标尺中央,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标尺上用粉笔标出等于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②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③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④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像的变化是放大还是缩小,是正立还是倒立,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测出,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⑤当蜡烛到一定位置上时,光屏没有像,用眼睛直接对着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把蜡烛与凸透镜、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像的正倒,填入表格中.【命题方向】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是中考命题的热点.【解题方法点拨】识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探究中注意物理学方法.
与“(1)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1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23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cm;②将蜡烛、透镜和光屏...”相似的题目:
在利用光具座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1)某同学只能在光屏下边缘看到一个残缺的像,这是由于&&&&,如果不改变透镜和屏的位置,只移动烛焰,使像移到屏的中央,应将烛焰&&&&移动.(2)该同学在光屏上形成了烛焰的清晰的像以后,用不透明的纸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这时光屏&&&&.A.像全部消失&&&&&&&B.像的上半部分消失C.像下半部分消失&&&D.仍有整个像,但比原来暗一些.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小丽发现:实验所用的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是“0~90cm”,而实验桌上却有两个凸透镜,规格如下表所示.小丽面临的问题是:为了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选用哪个透镜较好?序号直径焦距甲5cm30cm乙4cm10cm你认为,应该选用的凸透镜是&&&&(填“甲”或“乙”);如果选用另一凸透镜,在实验中将会遇到的问题是:&&&&.&&&&
“(1)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2013o株洲)如图所示是物体AB经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示意图,当AB沿主光轴远离镜头时,则物体上A点的像A′会沿(  )移动.
2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2013o威海)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和蜡烛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可以在光屏上得到(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2013o鄂州)如图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某位置(图中未标出),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a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缩小倒立的像;将蜡烛从a点滑到b点后,再移动光屏,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变小.则(  )
2(2005o辽宁)如图蜡烛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选填“倒立”或“正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上述成像情况一致的是&&&&.如果在前面的实验中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移动中间的凸透镜,要使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则应向&&&&移动凸透镜(选填“左”“右”).
3(2011o河北)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1)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1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23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cm;②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24),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③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像的性质][1][30][15][倒立、缩小的实像][2][25][16.7][][3][20][20][倒立、等大的实像][4][15][30][倒立、放大的实像][5][5][][正立、放大的虚像]}上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____;当蜡烛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2)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玻璃板后放一支与A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____的关系;用直尺分别测量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目的是探究____的关系.”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1)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1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23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cm;②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24),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③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像的性质][1][30][15][倒立、缩小的实像][2][25][16.7][][3][20][20][倒立、等大的实像][4][15][30][倒立、放大的实像][5][5][][正立、放大的虚像]}上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____;当蜡烛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2)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玻璃板后放一支与A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____的关系;用直尺分别测量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目的是探究____的关系.”相似的习题。眼睛的焦距焦度以及度数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眼睛的焦距焦度以及度数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测凹透镜焦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