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3芯2.5平方电缆 直径铜芯电缆能有几个千瓦.求计算公式

50平方米的铝电线能用多少千瓦_百度知道
50平方米的铝电线能用多少千瓦
提问者采纳
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往上减一顺号走。由表5 3可以看出。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通过心算而得,依次类推,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如2.5mm’导线、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二点五下乘以九。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载流量为2.5×9=22.5(A)。即50,双双成组减点五:(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6×7、16×5,倍数逐次减l、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二点五下乘以九,高温九折铜升级,倍数依次减0.5。“三十五乘三点五、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穿管根数二三四;95,八七六折满载流。“条件有变加折算铝线的载流量的计算是有一个估算口诀的,即35×3.5=122.5(A)。50*3=150A
150&#47、10×6,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25×4。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说明,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高温九折铜升级”,即4×8,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条件有变加折算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如果是高压线.如果是不连续工作可带90KW以内的负荷.间断性可带100KW,那就看电压等级了.如果是裸电线时.当然这是指的是380V的电缆如果是连续工作能还不超过75KW的负荷,连续工作可带90KW以内的
是毫米。怎么可能是米。按照实际的可以承受50千瓦,也就是5万瓦。要按照书面上计算可以承受4万瓦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电线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50平方铝心电缆最大能承受多少千瓦_百度知道
50平方铝心电缆最大能承受多少千瓦
我有更好的答案
折合成的功率约70个千瓦的样子;在三相四线的情况下;其安全的载流量在明线装置时为143安培50平方的铝芯线按国家标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电缆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⒈电线电缆型号的选择选用电线电缆时,要考虑用途,敷设条件及安全性等;根据用途的不同,可选用电力电缆、架空绝缘电缆、控制电缆等;根据敷设条件的不同,可选用一般塑料绝缘电缆、钢带铠装电缆、钢丝铠装电缆、防腐电缆等;根据安全性要求,可选用阻燃电缆、无卤阻燃电缆、耐火电缆等。&⒉电线电缆规格的选择确定电线电缆的使用规格 (导体截面)时,应考虑发热,电压损失,经济电流密度,机械强度等条件。根据经验,低压动力线因其负荷电流较大,故一般先按发热条件选择截面,然后验算其电压损失和机械强度;低压照明线因其对电压水平要求较高,可先按允许电压损失条件选择截面,再验算发热条件和机械强度;对高压线路,则先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截面,然后验算其发热条件和允许电压损失;而高压架空线路,还应验算其机械强度。若用户没有经验,则应征询有关专业单位或人士的意见。一般电线电缆规格的选用参见下表:电线电缆规格选用参考表导体截面mm 2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环境温度25℃架空敷设227 IEC 01(BV)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环境温度25℃直埋敷设VV22-0.6/1 (3+1)钢芯铝绞线环境温度&30℃架空敷设LGJ允许载流量 A容量 kW允许载流量 A容量 kW允许载流量 A容量 kW1.01710&&&&1.52112&&&&2.52816&&&&437213821&&648274727&&1065366536&&16915984479754251206711061124693514782130751508450187105155891951097023012919510924213595282158230125295165120324181260143335187150371208300161393220185423237335187450252240&&390220540302300&&435243630352&3、同一规格铝芯导线载流量约为铜芯的0.7倍,选用铝芯导线可比铜芯导线大一个规格,交联聚乙烯绝缘可选用小一档规格,耐火电线电缆则应选较大规格。&4、本表计算容量是以三相380V、Cos&=0.85为基准,若单相220V、Cos&=0.85,容量则应& 1/3。&3、当环境温度较高或采用明敷方式等,其安全载流量都会下降,此时应选用较大规格;当用于l繁起动电机时,应选用大2~3个规格。&5、本表聚氯乙烯绝缘电线按单根架空敷设方式计算,若为穿管或多根敷设,则应选用大2~3个规格。&6、以上数据仅供参考,最终设计和确定电缆的型号和规格应参照有关专业资料或电工手册。7.运输中严禁从高处扔下电缆或装有电缆的电缆盘,特别是在较低温度时 (一般为5℃左右及以下),扔、摔电缆将有可能导致绝缘、护套开裂。&8.尽可能避免在露天以裸露方式存放电缆,电缆盘不允许平放。&9.吊装包装件时,严禁几盘同时吊装。在车辆、船舶等运输工具上,电缆盘要用合适方法加以固定,防止互相碰撞或翻倒,以防止机械损伤电缆。&10.电缆严禁与酸、碱及矿物油类接触 ,要与这些有腐蚀性的物质隔离存放.贮存电缆的库房内不得有破坏绝缘及腐蚀金属的有害气体存在。&11.电缆在保管期间,应定期滚动 (夏季3个月一次,其他季节可酌情延期)。滚动时,将向下存放盘边滚翻朝上,以免底面受潮腐烂。存放时要经常注意电缆封头是否完好无损。&12.电缆贮存期限以产品出厂期为限,一般不宜超过一年半,最长不超过二年。13.电线电缆敷设安装的设计和施工应按 GB 50217-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等有关规定进行,并采用必要的电缆附件(终端和接头)。供电系统运行质量、安全性和可靠性不仅与电线电缆本身质量有关,还与电缆附件和线路的施工质量有关。通过对线路故障统计分析,由于施工、安装和接续等因素造成的故障往往要比电线电缆本体缺陷造成的故障可能性大得多。因此要正确地选用电线电缆及配套附件,除按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外,还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4.电缆敷设安装应由有资格的专业单位或专业人员进行,不符合有关规范规定要求的施工和安装,有可能导致电缆系统不能正常运行。&15.人力敷设电缆时,应统一指挥控制节奏,每隔 1.5~3米有一人肩扛电缆,边放边拉,慢慢施放。&16.机械施放电缆时,一般采用专用电缆敷设机并配备必要牵引工具,牵引力大小适当、控制均匀,以免损坏电缆。&17.施放电缆前,要检查电缆外观及封头是否完好无损,施放时注意电缆盘的旋转方向,不要压扁或刮伤电缆外护套,在冬季低温时切勿以摔打方式来校直电缆,以免绝缘、护套开裂。&18敷设时电缆的弯曲半径要大于规定值。在电缆敷设安装前、后用 1000V兆欧表测量电缆各导体之间绝缘电阻是否正常,并根据电缆型号规格、长度及环境温度的不同对测量结果作适当地修正,小规格(10mm 2 以下实芯导体)电缆还应测量导体是否通断。&19.电缆如直埋敷设,要注意土壤条件,一般建筑物下电缆的埋设深度不小于0.3米,较松软的或周边环境较复杂的,如耕地、建筑施工工地或道路等,要有一定的埋设深度(0.7~1米),以防直埋电缆受到意外损害,必要时应竖立明显的标志。以下有之前在学校时老师留下的方法,看来还挺实用,所以发在这里了^_^&电缆电线电流的大小口诀计算&导线的载流量与导线截面有关,也与导线的材料、型号、敷设方法以及环境温度等有关,影响的因素较多,计算也较复杂。各种导线的载流量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算出,不必查表。&1.&口诀&铝芯绝缘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10下五,100上二,&25、35,四、三界,.70、95,两倍半。&穿管、温度,八、九折。&裸线加一半。&铜线升级算。&说明&口诀对各种截面的载流量(安)不是直接指出的,而是用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为此将我国常用导线标称截面(平方毫米)排列如下:&1、1.5、&2.5、&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1)第一句口诀指出铝芯绝缘线载流量(安)、可按截面的倍数来计算。口诀中的阿拉伯数码表示导线截面(平方毫米),汉字数字表示倍数。把口诀的截面与倍数关系排列起来如下:1~10 16、25 35、50 70、95 120以上&〉&〉&〉&〉&〉&五倍&四倍&三倍&二倍半&二倍&现在再和口诀对照就更清楚了,口诀&10下五&是指截面在10以下,载流量都是截面数值的五倍。&100上二&(读百上二)是指截面100以上的载流量是截面数值的二倍。截面为25与35是四倍和三倍的分界处。这就是口诀&25、35,四三界&。而截面70、95则为二点五倍。从上面的排列可以看出:除10以下及100以上之外,中间的导线截面是每两种规格属同一种倍数。&例如铝芯绝缘线,环境温度为不大于25℃时的载流量的计算:&当截面为6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30安;当截面为150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300安;&当截面为70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175安;&从上面的排列还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在倍数转变的交界处,误差稍大些。比如截面25与35是四倍与三倍的分界处,25属四倍的范围,它按口诀算为100安,但按手册为97安;而35则相反,按口诀算为105安,但查表为117安。不过这对使用的影响并不大。当然,若能&胸中有数&,在选择导线截面时,25的不让它满到100安,35的则可略为超过105安便更准确了。同样,2.5平方毫米的导线位置在五倍的始端,实际便不止五倍(最大可达到20安以上),不过为了减少导线内的电能损耗,通常电流都不用到这么大,手册中一般只标12安。&(2)后面三句口诀便是对条件改变的处理。&穿管、温度,八、九折&是指:若是穿管敷设(包括槽板等敷设、即导线加有保护套层,不明露的),计算后,再打八折;若环境温度超过25℃,计算后再打九折,若既穿管敷设,温度又超过25℃,则打八折后再打九折,或简单按一次打七折计算。&关于环境温度,按规定是指夏天最热月的平均最高温度。实际上,温度是变动的,一般情况下,它影响导线载流并不很大。因此,只对某些温车间或较热地区超过25℃较多时,才考虑打折扣。&例如对铝心绝缘线在不同条件下载流量的计算:&当截面为10平方毫米穿管时,则载流量为10&5&0.8T40安;若为高温,则载流量为10&5&0.9T45安;若是穿管又高温,则载流量为10&5&0.7T35安。&(3)对于裸铝线的载流量,口诀指出&裸线加一半&即计算后再加一半。这是指同样截面裸铝线与铝芯绝缘线比较,载流量可加大一半。&例如对裸铝线载流量的计算:&当截面为16平方毫米时,则载流量为16&4&1.5T96安,若在高温下,则载流量为16&4&1.5&0.9=86.4安。&(4)对于铜导线的载流量,口诀指出&铜线升级算&,即将铜导线的的截面排列顺序提升一级,再按相应的铝线条件计算。&例如截面为35平方毫米裸铜线环境温度为25℃,载流量的计算为:按升级为50平方毫米裸铝线即得50&3&1.5=225安.对于电缆,口诀中没有介绍。一般直接埋地的高压电缆,大体上可直接采用第一句口诀中的有关倍数计算。比如35平方毫米高压铠装铝芯电缆埋地敷设的载流量为35&3=105安。95平方毫米的约为95&2.5&238安。&三相四线制中的零线截面,通常选为相线截面的1/2左右。当然也不得小于按机械强度要求所允许的最小截面。在单相线路中,由于零线和相线所通过的负荷电流相同,因此零线截面应与相线截面相同。如何选用电线型号规格-教您简单易记方法&电工快速估算口诀一:各种绝缘导线安全载流量的估算截面与安全截面的倍数见表&口诀一:二点五下整九倍,往上减一顺号对,三五线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半倍。注:&二点五下整九倍,往上减一顺号对,&即是2.5mm²;即以下的各种铝芯绝缘导线其安全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²;以上,导线的安全载流量和截面的关系为: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渐减一;而35MM²;的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截面的33.5倍;即&三五线乘三点五&,50MM²;以上,截面数和安全电流之间的倍数关系为两个两个线号一组,倍数依次减0.5倍.即&双双成组减半倍&.特别提示:表适用于铝线绝缘导线,环境温度为25&;C时明敷.当环境温度升高和敷设方式变化以及采用铜线时可用下述估算方法进行修正.口诀二:&条件不同另处理,高温九折铜升级.导线穿管二、三、四,八、七、六折最好记.&注:当使用的导线为铜导线时,其安全载流量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点,可按表加大一个线号记算.如记算16MM²;的铜线,可视为25MM²;的铝线,用口诀一有25&4=100A,即为&高温九折铜升级&.导线穿管根数增加,导线的安全载流量减小.估算可视为明敷,再打一个折扣.一根管子穿两根线时的安全电流为明敷时的0.8倍.二:10(6)/0.4KV三相变压器一、二次额定电流的估算口诀三:容量算电流,系数相乘求,六千零点一,十千点零六;低压流好算,容量流好算。三:10(6)/0.4kv三相变压器一、二次熔丝电流估算口诀四:低压熔丝即额流,高压二倍来相求。注:低压侧熔丝大小,可以根据高压侧额定电流的大小来选择;高压侧熔丝电流约为高压侧电流的二倍。例:10/0.4KV,100KVA三相变压器、低压侧熔丝电流是多少?解:按口诀三,高压侧电流为:100&0.06=6A故高压侧熔丝电流为:6&2=12A低压侧额定电流为:100&1.5=150A低压侧额定电流为:150A四:直接起动电动机控制开关及熔丝的估算口诀五:熔丝三倍供电流,七千瓦电机直接投;六倍千瓦选开关,四倍千瓦熔丝流。注:1、口诀适用于380V笼式电动机,一办当供电线路容量不小于电动机容量的三倍时,才允许7KW即以下的电动机直接起动。2、直接起动常使用的开关,如胶盖闸刀开关、铁壳开关等,其容量可按电动机容量的六倍进行选用,作短路保护用的熔丝电流,可按电动机容量的四倍选择。例:4.5KW电动机用铁壳开关直接起动,其开关容量及熔丝如和选用?解:根据口诀五:4.5&6=27A4.5&4=18A故&开关选HH4-30,熔丝选20A五:电动机供电导线截面的估算口诀六:多大电线配电机,截面系数相加知。二点五加三、四加四,六上加五记仔细;百二反配整一百,顺号依次往下推。注:不同截面的导线所供电动机容量的范围就能直接算出,其方法是:&多大电线配电机,截面系数相加知。&即用该导线截面数再加上一个系数,是它所能配电动机的最大KW数。1、&二点五加三、四加四,&即是2.5MM²;的铜芯绝缘线,三根穿管敷设,可配2.5+3=5.5KW及以下的电动机;而4MM²;的铜芯绝缘线,三根穿管敷设可配4+4=8KW即以下的电动机;如10MM²;的铜芯绝缘导线能10+5=15KW电动机。2、&百二反配整一百,顺号依次往下推。&表示当电动机的容量达到100KW以上时,导线所配电机的容量范围不再是上面导线截面数加上一个系数关系,而是反过来120MM²;的铜芯绝缘导线能配100KW电动机,顺着导线截面规格号和电动机容量顺序排列,依次例推,即150MM²;的导线可以125KW的电动.六:电焊机支路配电电流的估算口诀七:电焊支路要配电,容量降低把流算。电弧八折电阻半,二点五倍得答案。注:电焊机属于反复短时工作负荷,决定了电焊机支路配电导线可以比正常持续负荷小一些。而电焊通常分为电弧焊和电阻焊两大类,电弧焊是利用电弧发出的热量,使被焊零件局部加热达到熔化状态而到焊接的一种方法;电阻焊则是将被焊的零件接在焊接机的线路里,通过电流,达到焊接温度时,把被焊的地方压缩而达到焊接的目的,电阻焊可分为点焊、缝焊和对接焊,用电时间更短些。所以,利用电焊机容量计算其支路配电电流时,先把容量降低来计算,一般电弧焊可以按焊机容量八折算,电阻焊按五折算,这就是&电弧八折电弧半&的意思,然后再按改变的容量乘2.5倍即为该支路电流。口诀适用于接在380v单相电源上的焊机。&&
中国安防展览网微信公众平台:搜索"AFzhan"或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安防展览网微信,安防资讯尽收眼底!
更多相关信息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安防展览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安防展览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费注册后,你可以了解安防行业更多资讯查看安防行业供求信息凸显安防行业自身价值
想快速被买家找到吗只需要发布一条商机,被买家找到的机会高达90%!还等什么?
《安防新视界》
期号:第68期
《安防新视界》
期号:第67期
日期:/dd>
《安防新视界》
期号:第66期
《安防新视界》
期号:第65期
《安防新视界》
期号:第64期您现在所在的是:
→ 浏览主题:
* 帖子主题:
文章数:13
年度积分:-78
历史总积分:-78
注册时间:
铜芯线的安全载流量计算方法是
220伏的电压下1000瓦电流约等于3.966安
380伏的电压下1000瓦电流约等于1.998安
& & & 2.5平方毫米铜芯线的安全载流量是28A
口诀1:按功率计算工作电流:电力加倍,电热加半(如5.5KW电动机的额定工作电流按“电力加倍”算得为11A)
    口诀2:按导线截面算额定载流量:
  各种导线的安全载流量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得出。口诀如下:10下五,100上二;25、35四、三界;70、95两倍半;穿管、温度八、九折;裸线加一半;铜线升级算。
10下五是指10个平方以下的线安全载流量为线径的五倍,如6平方毫米的铝芯线,他的安全载流量为30A
    100上二是指100平方以上的线安全载流量为线径的二倍,如150平方的铝芯绝缘线安全载流量为300A
    25、35四三界是指10平方至25平方的铝芯绝缘线载流量为线径的四倍,35平方至70平方内的线(不含70)为三倍。
    70、95两倍半是指70平方与95平方的铝芯绝缘线安全载流量为线径的两倍半。
    “穿管、温度,八九折”是指若是穿管敷设(包括槽板等,即线加有保护套层),不明露的,按上面方法计算后再打八折(乘0.8)。若坏境温度超过25度的,按上面线径方法计算后再打九折。对于穿管温度两条件同时时,安全载流量为上面线径算得结果打七折算
    裸线加一半是指相同截面的裸铝线是绝缘铝芯线安全载流量的1.5倍。
    铜线升级算即将铜导线的截面按铝芯线截面排列顺序提升一级,再按相应的铝芯线条件计算,如:35平方裸铜线,升一级按50平方铝芯线公式算得50*3*1.5=225安,即225安为35平方裸铜线的安全载流量。
先估算负荷电流
1.用途
这是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千瓦或千伏安)算出电流(安)的口诀。
电流的大小直接与功率有关,也与电压、相别、力率(又称功率因数)等有关。一般有公式可供计算。由于工厂常用的都是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因此,可以根据功率的大小直接算出电流。
2.口诀
低压380/220伏系统每千瓦的电流,安。
千瓦、电流,如何计算?
电力加倍,电热加半。 ①
单相千瓦,4.5安。 ②
单相380,电流两安半。 ③
3. 说明
口诀是以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的三相设备为准,计算每千瓦的安数。对于某些单相或电压不同的单相设备,其每千瓦的安数,口诀另外作了说明。
① 这两句口诀中,电力专指电动机。在380伏三相时(力率0.8左右),电动机每千瓦的电流约为2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倍”(乘2)就是电流,安。这电流也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例1】 5.5千瓦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11安。
【例2】 40千瓦水泵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80安。
电热是指用电阻加热的电阻炉等。三相380伏的电热设备,每千瓦的电流为1.5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半”(乘1.5)就是电流,安。
【例1】 3千瓦电加热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安。
【例2】 15千瓦电阻炉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23安。
这句口诀不专指电热,对于照明也适用。虽然照明的灯泡是单相而不是三相,但对照明供电的三相四线干线仍属三相。只要三相大体平衡也可这样计算。此外,以千伏安为单位的电器(如变压器或整流器)和以千乏为单位的移相电容器(提高力率用)也都适用。即时说,这后半句虽然说的是电热,但包括所有以千伏安、千乏为单位的用电设备,以及以千瓦为单位的电热和照明设备。
【例1】 12千瓦的三相(平衡时)照明干线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18安。
【例2】 30千伏安的整流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安(指380伏三相交流侧)。
【例3】 320千伏安的配电变压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80安(指380/220伏低压侧)。
【例4】 100千乏的移相电容器(380伏三相)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150安。
②在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单相设备的两条线,一条接相线而另一条接零线的(如照明设备)为单相220伏用电设备。这种设备的力率大多为1,因此,口诀便直接说明“单相(每)千瓦4.5安”。计算时,只要“将千瓦数乘4.5”就是电流,安。
同上面一样,它适用于所有以千伏安为单位的单相220伏用电设备,以及以千瓦为单位的电热及照明设备,而且也适用于220伏的直流。
【例1】 500伏安(0.5千伏安)的行灯变压器(220伏电源侧)按“单相千瓦、4.5
安”算得电流为2.3安。
【例2】 1000瓦投光灯按“单相千瓦、4.5安”算得电流为4.5安。
对于电压更低的单相,口诀中没有提到。可以取220伏为标准,看电压降低多少,电流就反过来增大多少。比如36伏电压,以220伏为标准来说,它降低到1/6,电流就应增大到6倍,即每千瓦的电流为6*4.5=27安。比如36伏、60瓦的行灯每只电流为0.06*27=1.6安,5只便共有8安。
③在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单相设备的两条线都是接到相线上的,习惯上称为单相380伏用电设备(实际是接在两相上)。这种设备当以千瓦为单位时,力率大多为1,口诀也直接说明:“单相380,电流两安半”。它也包括以千伏安为单位的380伏单相设备。计算时,只要“将千瓦或千伏安数乘2.5”就是电流,安。
【例1】 32千瓦钼丝电阻炉接单相380伏,按“电流两安半”算得电流为80安。
【例2】 2千伏安的行灯变压器,初级接单相380伏,按“电流两安半”算得电流为5安。
【例3】 21千伏安的交流电焊变压器,初级接单相380伏,按“电流两安半”算得电流为53安。
估算出负荷的电流后在根据电流选出相应导线的截面,选导线截面时有几个方面要考虑到一是导线的机械强度二是导线的电流密度(安全截流量),三是允许电压降
电压降的估算
1.用途
根据线路上的负荷矩,估算供电线路上的电压损失,检查线路的供电质量。
2.口诀
提出一个估算电压损失的基准数据,通过一些简单的计算,可估出供电线路上的电压损失。
压损根据“千瓦.米”,2.5铝线20—1。截面增大荷矩大,电压降低平方低。 ①
三相四线6倍计,铜线乘上1.7。 ②
感抗负荷压损高,10下截面影响小,若以力率0.8计,10上增加0.2至1。 ③
3.说明
电压损失计算与较多的因素有关,计算较复杂。
估算时,线路已经根据负荷情况选定了导线及截面,即有关条件已基本具备。
电压损失是按“对额定电压损失百分之几”来衡量的。口诀主要列出估算电压损失的最基本的数据,多少“负荷矩”电压损失将为1%。当负荷矩较大时,电压损失也就相应增大。因些,首先应算出这线路的负荷矩。
所谓负荷矩就是负荷(千瓦)乘上线路长度(线路长度是指导线敷设长度“米”,即导线走过的路径,不论线路的导线根数。),单位就是“千瓦.米”。对于放射式线路,负荷矩的计算很简单。如下图1,负荷矩便是20*30=600千瓦.米。但如图2的树干式线路,便麻烦些。对于其中5千瓦
设备安装位置的负荷矩应这样算:从线路供电点开始,根据线路分支的情况把它分成三段。在线路的每一段,三个负荷(10、8、5千瓦)都通过,因此负荷矩为:
第一段:10*(10+8+5)=230千瓦.米
第二段:5*(8+5)=65千瓦.米
第三段:10*5=50千瓦.米
至5千瓦设备处的总负荷矩为:230+65+50=345千瓦.米
下面对口诀进行说明:
①首先说明计算电压损失的最基本的根据是负荷矩:千瓦.米
接着提出一个基准数据:
2 .5平方毫米的铝线,单相220伏,负荷为电阻性(力率为1),每20“千瓦.米”负荷矩电压损失为1%。这就是口诀中的“2 .5铝线20—1”。
在电压损失1%的基准下,截面大的,负荷矩也可大些,按正比关系变化。比如10平方毫米的铝线,截面为2 .5平方毫米的4倍,则20*4=80千瓦.米,即这种导线负荷矩为80千瓦.米,电压损失才1%。其余截面照些类推。
当电压不是220伏而是其它数值时,例如36伏,则先找出36伏相当于220伏的1/6。此时,这种线路电压损失为1%的负荷矩不是20千瓦.米,而应按1/6的平方即1/36来降低,这就是20*(1/36)=0 .55千瓦.米。即是说,36伏时,每0 .55千瓦.米(即每550瓦.米),电压损失降低1%。
“电压降低平方低”不单适用于额定电压更低的情况,也可适用于额定电压更高的情况。这时却要按平方升高了。例如单相380伏,由于电压380伏为220伏的1 .7倍,因此电压损失1%的负荷矩应为20*1 .7的平方=58千瓦.米。
从以上可以看出:口诀“截面增大荷矩大,电压降低平方低”。都是对照基准数据“2 .5铝线20—1”而言的。
【例1】 一条220伏照明支路,用2 .5平方毫米铝线,负荷矩为76千瓦.米。由于76是20的3 .8倍(76/20=3 .8),因此电压损失为3 .8%。
【例2】 一条4平方毫米铝线敷设的40米长的线路,供给220伏1千瓦的单相电炉2只,估算电压损失是:
先算负荷矩2*40=80千瓦.米。再算4平方毫米铝线电压损失1%的负荷矩,根据“截面增大负荷矩大”的原则,4和2 .5比较,截面增大为1 .6倍(4/2 .5=1 .6),因此负荷矩增为
20*1 .6=32千瓦.米(这是电压损失1%的数据)。最后计算80/32=2 .5,即这条线路电压损失为2 .5%。
②当线路不是单相而是三相四线时,(这三相四线一般要求三相负荷是较平衡的。它的电压是和单相相对应的。如果单相为220伏,对应的三相便是380伏,即380/220伏。)同样是2 .5平方毫米的铝线,电压损失1%的负荷矩是①中基准数据的6倍,即20*6=120千瓦.米。至于截面或电压变化,这负荷矩的数值,也要相应变化。
当导线不是铝线而是铜线时,则应将铝线的负荷矩数据乘上1 .7,如“2 .5铝线20—1”改为同截面的铜线时,负荷矩则改为20*1 .7=34千瓦.米,电压损失才1%。
【例3】 前面举例的照明支路,若是铜线,则76/34=2 .2,即电压损失为2 .2%。对电炉供电的那条线路,若是铜线,则80/(32*1 .7)=1 .5,电压损失为1 .5%。
【例4】 一条50平方毫米铝线敷设的380伏三相线路,长30米,供给一台60千瓦的三相电炉。电压损失估算是:
先算负荷矩:60*30=1800千瓦.米。
再算50平方毫米铝线在380伏三相的情况下电压损失1%的负荷矩:根据“截面增大荷矩大”,由于50是2 .5的20倍,因此应乘20,再根据“三相四线6倍计”,又要乘6,因此,负荷矩增大为20*20*6=2400千瓦.米。
最后 .75,即电压损失为0 .75%。
③以上都是针对电阻性负荷而言。对于感抗性负荷(如电动机),计算方法比上面的更复杂。但口诀首先指出:同样的负荷矩——千瓦.米,感抗性负荷电压损失比电阻性的要高一些。它与截面大小及导线敷设之间的距离有关。对于10平方毫米及以下的导线则影响较小,可以不增高。
对于截面10平方毫米以上的线路可以这样估算:先按①或②算出电压损失,再“增加0 .2至1”,这是指增加0 .2至1倍,即再乘1 .2至2。这可根据截面大小来定,截面大的乘大些。例如70平方毫米的可乘1 .6,150平方毫米可乘2。
以上是指线路架空或支架明敷的情况。对于电缆或穿管线路,由于线路距离很小面影响不大,可仍按①、②的规定估算,不必增大或仅对大截面的导线略为增大(在0 .2以内)。
【例5】 图1中若20千瓦是380伏三相电动机,线路为3*16铝线支架明敷,则电压损失估算为:已知负荷矩为600千瓦.米。
计算截面16平方毫米铝线380伏三相时,电压损失1%的负荷矩:由于16是2 .5的6 .4倍,三相负荷矩又是单相的6倍,因此负荷矩增为:20*6 .4*6=768千瓦.米 600/768=0 .8
即估算的电压损失为0 .8%。但现在是电动机负荷,而且导线截面在10以上,因此应增加一些。根据截面情况,考虑1 .2,估算为0 .8*1 .2=0 .96,可以认为电压损失约1%。
以上就是电压损失的估算方法。最后再就有关这方面的问题谈几点:
一、线路上电压损失大到多少质量就不好?一般以7~8%为原则。(较严格的说法是:电压损失以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为准(如380/220伏),允许低于这额定电压的5%(照明为2 .5%)。但是配电变压器低压母线端的电压规定又比额定电压高5%(400/230伏),因此从变压器开始至用电设备的整个线路中,理论上共可损失5%+5%=10%,但通常却只允许7~8%。这是因为还要扣除变压器内部的电压损失以及变压器力率低的影响的缘故。)不过这7~8%是指从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开始至计算的那个用电设备为止的全部线路。它通常包括有户外架空线、户内干线、支线等线段。应当是各段结果相加,全部约7~8%。
二、估算电压损失是设计的工作,主要是防止将来使用时出现电压质量不佳的现象。由于影响计算的因素较多(主要的如计算干线负荷的准确性,变压器电源侧电压的稳定性等),因此,对计算要求很精确意义不大,只要大体上胸中有数就可以了。比如截面相比的关系也可简化为4比2 .5为1 .5倍,6比2 .5为2 .5倍,16比2 .5倍为6倍。这样计算会更方便些。
三、在估算电动机线路电压损失中,还有一种情况是估算电动机起动时的电压损失。这是若损失太大,电动机便不能直接起动。由于起动时的电流大,力率低,一般规定起动时的电压损失可达15%。这种起动时的电压损失计算更为复杂,但可用上述口诀介绍的计算结果判断,一般截面25平方毫米以内的铝线若符合5%的要求,也可符合直接起动的要求:35、50平方毫米的铝线若电压损失在3 .5%以内,也可满足;70、95平方毫米的铝线若电压损失在2 .5%以内,也可满足;而120平方毫米的铝线若电压损失在1 .5以内。才可满足。这3 .5%,2 .5%,1 .5 .%刚好是5%的七、五、三折,因此可以简单记为:“35以上,七、五、三折”。
四、假如在使用中确实发现电压损失太大,影响用电质量,可以减少负荷(将一部分负荷转移到别的较轻的线路,或另外增加一回路),或者将部分线段的截面增大(最好增大前面的干线)来解决。对于电动机线路,也可以改用电缆来减少电压损失。当电动机无法直接启动时,除了上述解决办法外,还可以采用降压起动设备(如星-三角起动器或自耦减压起动器等)来解决
根据电流来选截面
1.用途
各种导线的截流量(安全用电)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算出,不必查表。
导线的截流量与导线的截面有关,也与导线的材料(铝或铜)、型号(绝缘线或裸线等)、敷设方法(明敷或穿管等)以及环境温度(25℃左右或更大)等有关,影响的因素较多,计算也较复杂。
2.口诀
铝心绝缘线截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 S(截面)=0.785*D(直径)的平方
10下5,100上二,25、35,四三界,70、95,两倍半。 ①
穿管、温度,八九折。 ②
裸线加一半。 ③
铜线升级算。 ④
3.说明
口诀是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为准。若条件不同,口诀另有说明。
绝缘线包括各种型号的橡皮绝缘线或塑料绝缘线。
口诀对各种截面的截流量(电流,安)不是直接指出,而是用“截面乘上一定倍数”来表示。为此,应当先熟悉导线截面(平方毫米)的排列:
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 
 生产厂制造铝芯绝缘线的截面通常从2.5开始,铜芯绝缘线则从1开始;裸铝线从16开始,裸铜线则从10开始。
①这口诀指出:铝芯绝缘线截流量,安,可以按“截面数的多少倍”来计算。口诀中阿拉伯数字表示导线截面(平方毫米),汉字数字表示倍数。把口诀的“截面与倍数关系”排列起来便如下:
...10*5 16、25*4 35 、45*3 70 、95*2.5 120*2...... ??
现在再和口诀对照就更清楚了,原来“10下五”是指截面从10以下,截流量都是截面数的五倍。“100上二”是指截面100以上,截流量都是截面数的二倍。截面25与35是四倍和三倍的分界处。这就是口诀“25、35四三界”。而截面70、95则为二点五倍。从上面的排列可以看出:除10以下及100以上之处,中间的导线截面是每每两种规格属同一种倍数。
下面以明敷铝芯绝缘线,环境温度为25℃,举例说明:
【例1】6平方毫米的,按“10下五”算得截流量为30安。
【例2】150平方毫米的,按“100上二”算得截流量为300安。
【例3】70平方毫米的,按“70、95两倍半”算得截流量为175安。
从上面的排列还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在倍数转变的交界处,误差稍大些。比如截面25与35是四倍与三倍的分界处,25属四倍的范围,但靠近向三倍变化的一侧,它按口诀是四倍,即100安,但实际不到四倍(按手册为97安),而35则相反,按口诀是三倍,即105安,实际则是117安,不过这对使用的影响并不大。当然,若能“胸中有数”,在选择导线截面时,25的不让它满到100安,35的则可以略为超过105安便更准确了。同样,2.5平方毫米的导线位置在五倍的最始(左)端,实际便不止五倍(最大可达20安以上),不过为了减少导线内的电能损耗,通常都不用到这么大,手册中一般也只标12安。
②从这以下,口诀便是对条件改变的处理。本名“穿管、温度,八、九折”是指:若是穿管敷设(包括槽板等敷设,即导线加有保护套层,不明露的),按①计算后,再打八折(乘0.8)。若环境温度超过25℃,应按①计算后再打九折(乘0.9)。
关于环境温度,按规定是指夏天最热月的平均最高温度。实际上,温度是变动的,一般情况下,它影响导体截流并不很大。因此,只对某些高温车间或较热地区超过25℃较多时,才考虑打折扣。
还有一种情况是两种条件都改变(穿管又温度较高),则按①计算后打八折,再打九折。或者简单地一次打七折计算(即0.8*0.9=0.72,约为0.7)。这也可以说是“穿管、温度,八、九折”的意思。
例如:(铝芯绝缘线)
10平方毫米的,穿管(八折),
40安(10*5*0.8=40)
高温(九折)
45安(10*5*0.9=45)
穿管又高温(七折)
35安(10*5*0.7=35安)
95平方毫米的,穿管(八折)
190安(95*2.5*0.8=190)
高温(九折)
214安(95*2.5*0.9=213.8)
穿管又高温(七折)
166安(95*2.5*0.7=166.3)
③ 对于裸铝线的截流量,口诀指出“裸线加一半”,即按①计算后再一半(乘1.5)。这是指同样截面的铝芯绝缘芯与裸铝线比较,截流量可加一半。
【例1】 16平方毫米裸铝线, 96安(16*4*1.5=96)
高温, 86安(16*4*1.5*0.9=86.4)
【例2】 35平方毫米裸铝线, 158安(35*3*1.5=157.5)
【例3】 120平方毫米裸铝线, 360安(120*2*1.5=360)
④对于铜导线的截流量,口诀指出“铜线升级算”,即将铜导线的截面按截面排列顺序提升一级,再按相应的铝线条件计算。
【例1】 35平方毫米裸铜线25℃。升级为50平方毫米,再按50平方毫米裸铝线,25℃计算为225安(50*3*1.5)。
【例2】 16平方毫米铜绝缘线25℃。按25平方毫米铝绝缘线的相同条件,计算为100安(25*4)。
【例3】 95平方毫米铜绝缘线25℃ ,穿管。按120平方毫米铝绝缘线的相同条件,计算为192安(120*2*0.8)。
附带说一下:对于电缆,口诀中没有介绍。一般直接埋地的高压电缆,大体上可采用①中的有关倍数直接计算,比如35平方毫米高压铠装铝芯电缆埋地敷设的截流量约为105安(35*3)。95平方毫米的约为238安(95*2.5)。
下面这个估算口诀和上面的有异曲同工之处: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2.5平方*9 4平方*8 6平方*7 10平方*6 16平方*5 25平方*4 35平方*3.5
50和70平方*3 95和120平方*2.5 .....................
最后说明一下用电流估算截面的适用于近电源(负荷离电源不远),电压降适用于长距离估算截面的
还补充一个和供电半径的计算,这个也是选截面的方法.
供电半径计算低压导线截面的选择,有关的文件只规定了最小截面,有的以变压器容量为依据,有的选择几种导线列表说明,在供电半径上则规定不超过0.5km。本文介绍一种简单公式作为导线选择和供电半径确定的依据,供电参考。
1低压导线截面的选择
1.1选择低压导线可用下式简单计算:
S=PL/CΔU%(1)
式中P——有功功率,kW;
L——输送距离,m;
C——电压损失系数。
系数C可选择:三相四线制供电且各相负荷均匀时,铜导线为85,铝导线为50;单相220V供电时,铜导线为14,铝导线为8.3。
(1)确定ΔU%的建议。根据《供电营业规则》(以下简称《规则》)中关于电压质量标准的要求来求取。即:1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的用户受电端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对于380V则为407~354V;220V单相供电,为额定电压的+5%,-10%,即231~198V。就是说只要末端电压不低于354V和198V就符合《规则》要求,而有的介绍ΔU%采用7%,笔者建议应予以纠正。
因此,在计算导线截面时,不应采用7%的电压损失系数,而应通过计算保证电压偏差不低于-7%(380V线路)和-10%(220V线路),从而就可满足用户要求。
(2)确定ΔU%的计算公式。根据电压偏差计算公式,Δδ%=(U2-Un)/Un×100,可改写为:Δδ=(U1-ΔU-Un)/Un,整理后得:
ΔU=U1-Un-Δδ.Un(2)
对于三相四线制用(2)式:ΔU=400-380-(-0.07×380)=46.6V,所以ΔU%=ΔU/U1×100=46.6/400×100=11.65;对于单相220V,ΔU=230-220-(-0.1×220)=32V,所以ΔU%=ΔU/U1×100=32/230×100=13.91。
1.2低压导线截面计算公式
1.2.1三相四线制:导线为铜线时,
Sst=PL/85×11.65=1.01PL×10-3mm2(3)
导线为铝线时,
Ssl=PL/50×11.65=1.72PL×10-3mm2(4)
1.2.2对于单相220V:导线为铜线时,
Sdt=PL/14×13.91=5.14PL×10-3mm2(5)
导线为铝线时,
Sdl=PL/8.3×13.91=8.66PL×10-3mm2(6)
式中下角标s、d、t、l分别表示三相、单相、铜、铝。所以只要知道了用电负荷kW和供电距离m,就可以方便地运用(3)~(6)式求出导线截面了。如果L用km,则去掉10-3。
1.5需说明的几点
1.5.1用公式计算出的截面是保证电压偏差要求的最小截面,实际选用一般是就近偏大一级。再者负荷是按集中考虑的,如果负荷分散,所求截面就留有了一定裕度。
1.5.2考虑到机械强度的要求,选出的导线应有最小截面的限制,一般情况主干线铝芯不小于35mm2,铜芯不小于25mm2;支线铝芯不小于25mm2,铜芯不小于16mm2。
1.5.3计算出的导线截面,还应用最大允许载流量来校核。如果负荷电流超过了允许载流量,则应增大截面。为简单记忆,也可按铜线不大于7A/mm2,铝线不大于5A/mm2的电流密度来校核。
2合理供电半径的确定
上面(3)~(6)式主要是满足末端电压偏差的要求,兼或考虑了经济性,下面则按电压偏差和经济性综合考虑截面选择和供电半径的确定。
当已知三相有功负荷时,则负荷电流If=P/。如用经济电流密度j选择导线,则S=If/。根据《规则》规定,农网三相供电的功率因数取0.85,所以S=P/×0.38×0.85j=P/0.P/jmm2(7)
三相供电时,铜线和铝线的最大合理供电半径计算公式:
Lst=1.79×85×11.65/j=1773/jm(8)
Lsl=1.79×50×11.65/j=1042/jm(9)
若为单相供电在已知P时,则S=If/j=P/Un/j=4.55P/j(按阻性负荷计)。按上法,令4.55P/j=PL/CΔU%,从而求得:
L=4.55CΔU%/jm(10)
将前面求得的ΔU%代入(10),同样可求出单相供电时,铜线和铝线最大合理供电半径计算公式如下。
Ldt=4.55×14×13.91/j=885/jm(11)
Ldl=4.55×8.3×13.91/j=525/jm(12)
选定经济截面后,其最大合理供电半径,三相都大于0.5km,单相基本为三四百米,因此单纯规定不大于0.5km,对于三相来说是“精力过剩”,对单相来说则“力不从心”
有关电缆线径、截面积、重量估算公式
一、 估算铜、铁、铝线的重量(kg/km)
重量=截面积×比重 S=截面积(mm2)
1. 铜线 W=9S W=重量(kg)
2. 铝线 W=3S d=线径(mm)
3. 铁丝 W=8S
实际铜的比重8.9g/cm3、铝的比重2.7g/cm3、铁的比重7.8g/cm3
二、 按线径估算重量(kg/km)
1. 铜线 W=6.98d2≈7d2
2. 铝线 W=2.12d2≈2d2
3. 铁丝 W=6.12d2≈6d2
三、 估算线径和截面积
S=0.785d2
怎样选取导体截面
首先计算负荷距(架空线)
负荷距=功率×长度
=PL P=功率(kw) L=长度(km)
例:xx车间与配电房变压器相距200m,动力负荷200kw,问需要铜芯线多大平方?如改成铝芯线,需要多大平方?
先计算负荷距=200×0.2=40kw/km
因为
根据“铜线:每千瓦公里用2.5mm2,铝线:每千瓦公里用4mm2”
铜线 40×2.5=100mm2 实际选用120mm2。
铝线 40×4=160mm2 实际选用185mm2。
铝线计算截面公式
实际选用185mm2
Δu是电压损失百分数(允许电压损失是额定电压的4%)一般是5%。
文章数:87
年度积分:93
历史总积分:93
注册时间:
文章数:4284
年度积分:1741
历史总积分:7741
注册时间:
附有举例,应当能更便于应用,未仔细看;
如果有实际使用的例子,可能亦有参考价值。
文章数:151
年度积分:290
历史总积分:1265
注册时间:
哇,葵花宝典!
文章数:11834
年度积分:1229
历史总积分:17934
注册时间:
2014相约国庆
& & 一份好的参考资料.
mengshihuan
文章数:18
年度积分:187
历史总积分:187
注册时间:
好资料,大家享,楼主好人。
文章数:162
年度积分:137
历史总积分:670
注册时间:
我有点晕了
bingfengnz
年度积分:263
历史总积分:263
注册时间:
好资料,受益匪浅!此帖发自手机工控论坛
xzyangqi1969
文章数:97
年度积分:99
历史总积分:987
注册时间:
好资料,谢谢楼主!
年度积分:54
历史总积分:54
注册时间:
以下是引用节能设备在 14:05:55的发言:
铜芯线的安全载流量计算方法是
220伏的电压下1000瓦电流约等于3.966安
380伏的电压下1000瓦电流约等于1.998安
& & & 2.5平方毫米铜芯线的安全载流量是28A
口诀1:按功率计算工作电流:电力加倍,电热加半(如5.5KW电动机的额定工作电流按“电力加倍”算得为11A)
    口诀2:按导线截面算额定载流量:
  各种导线的安全载流量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得出。口诀如下:10下五,100上二;25、35四、三界;70、95两倍半;穿管、温度八、九折;裸线加一半;铜线升级算。
10下五是指10个平方以下的线安全载流量为线径的五倍,如6平方毫米的铝芯线,他的安全载流量为30A
    100上二是指100平方以上的线安全载流量为线径的二倍,如150平方的铝芯绝缘线安全载流量为300A
    25、35四三界是指10平方至25平方的铝芯绝缘线载流量为线径的四倍,35平方至70平方内的线(不含70)为三倍。
    70、95两倍半是指70平方与95平方的铝芯绝缘线安全载流量为线径的两倍半。
    “穿管、温度,八九折”是指若是穿管敷设(包括槽板等,即线加有保护套层),不明露的,按上面方法计算后再打八折(乘0.8)。若坏境温度超过25度的,按上面线径方法计算后再打九折。对于穿管温度两条件同时时,安全载流量为上面线径算得结果打七折算
    裸线加一半是指相同截面的裸铝线是绝缘铝芯线安全载流量的1.5倍。
    铜线升级算即将铜导线的截面按铝芯线截面排列顺序提升一级,再按相应的铝芯线条件计算,如:35平方裸铜线,升一级按50平方铝芯线公式算得50*3*1.5=225安,即225安为35平方裸铜线的安全载流量。
先估算负荷电流
1.用途
这是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千瓦或千伏安)算出电流(安)的口诀。
电流的大小直接与功率有关,也与电压、相别、力率(又称功率因数)等有关。一般有公式可供计算。由于工厂常用的都是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因此,可以根据功率的大小直接算出电流。
2.口诀
低压380/220伏系统每千瓦的电流,安。
千瓦、电流,如何计算?
电力加倍,电热加半。 ①
单相千瓦,4.5安。 ②
单相380,电流两安半。 ③
3. 说明
口诀是以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的三相设备为准,计算每千瓦的安数。对于某些单相或电压不同的单相设备,其每千瓦的安数,口诀另外作了说明。
① 这两句口诀中,电力专指电动机。在380伏三相时(力率0.8左右),电动机每千瓦的电流约为2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倍”(乘2)就是电流,安。这电流也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例1】 5.5千瓦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11安。
【例2】 40千瓦水泵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80安。
电热是指用电阻加热的电阻炉等。三相380伏的电热设备,每千瓦的电流为1.5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半”(乘1.5)就是电流,安。
【例1】 3千瓦电加热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安。
【例2】 15千瓦电阻炉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23安。
这句口诀不专指电热,对于照明也适用。虽然照明的灯泡是单相而不是三相,但对照明供电的三相四线干线仍属三相。只要三相大体平衡也可这样计算。此外,以千伏安为单位的电器(如变压器或整流器)和以千乏为单位的移相电容器(提高力率用)也都适用。即时说,这后半句虽然说的是电热,但包括所有以千伏安、千乏为单位的用电设备,以及以千瓦为单位的电热和照明设备。
【例1】 12千瓦的三相(平衡时)照明干线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18安。
【例2】 30千伏安的整流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安(指380伏三相交流侧)。
【例3】 320千伏安的配电变压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80安(指380/220伏低压侧)。
【例4】 100千乏的移相电容器(380伏三相)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150安。
②在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单相设备的两条线,一条接相线而另一条接零线的(如照明设备)为单相220伏用电设备。这种设备的力率大多为1,因此,口诀便直接说明“单相(每)千瓦4.5安”。计算时,只要“将千瓦数乘4.5”就是电流,安。
同上面一样,它适用于所有以千伏安为单位的单相220伏用电设备,以及以千瓦为单位的电热及照明设备,而且也适用于220伏的直流。
【例1】 500伏安(0.5千伏安)的行灯变压器(220伏电源侧)按“单相千瓦、4.5
安”算得电流为2.3安。
【例2】 1000瓦投光灯按“单相千瓦、4.5安”算得电流为4.5安。
对于电压更低的单相,口诀中没有提到。可以取220伏为标准,看电压降低多少,电流就反过来增大多少。比如36伏电压,以220伏为标准来说,它降低到1/6,电流就应增大到6倍,即每千瓦的电流为6*4.5=27安。比如36伏、60瓦的行灯每只电流为0.06*27=1.6安,5只便共有8安。
③在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单相设备的两条线都是接到相线上的,习惯上称为单相380伏用电设备(实际是接在两相上)。这种设备当以千瓦为单位时,力率大多为1,口诀也直接说明:“单相380,电流两安半”。它也包括以千伏安为单位的380伏单相设备。计算时,只要“将千瓦或千伏安数乘2.5”就是电流,安。
【例1】 32千瓦钼丝电阻炉接单相380伏,按“电流两安半”算得电流为80安。
【例2】 2千伏安的行灯变压器,初级接单相380伏,按“电流两安半”算得电流为5安。
【例3】 21千伏安的交流电焊变压器,初级接单相380伏,按“电流两安半”算得电流为53安。
估算出负荷的电流后在根据电流选出相应导线的截面,选导线截面时有几个方面要考虑到一是导线的机械强度二是导线的电流密度(安全截流量),三是允许电压降
电压降的估算
1.用途
根据线路上的负荷矩,估算供电线路上的电压损失,检查线路的供电质量。
2.口诀
提出一个估算电压损失的基准数据,通过一些简单的计算,可估出供电线路上的电压损失。
压损根据“千瓦.米”,2.5铝线20—1。截面增大荷矩大,电压降低平方低。 ①
三相四线6倍计,铜线乘上1.7。 ②
感抗负荷压损高,10下截面影响小,若以力率0.8计,10上增加0.2至1。 ③
3.说明
电压损失计算与较多的因素有关,计算较复杂。
估算时,线路已经根据负荷情况选定了导线及截面,即有关条件已基本具备。
电压损失是按“对额定电压损失百分之几”来衡量的。口诀主要列出估算电压损失的最基本的数据,多少“负荷矩”电压损失将为1%。当负荷矩较大时,电压损失也就相应增大。因些,首先应算出这线路的负荷矩。
所谓负荷矩就是负荷(千瓦)乘上线路长度(线路长度是指导线敷设长度“米”,即导线走过的路径,不论线路的导线根数。),单位就是“千瓦.米”。对于放射式线路,负荷矩的计算很简单。如下图1,负荷矩便是20*30=600千瓦.米。但如图2的树干式线路,便麻烦些。对于其中5千瓦
设备安装位置的负荷矩应这样算:从线路供电点开始,根据线路分支的情况把它分成三段。在线路的每一段,三个负荷(10、8、5千瓦)都通过,因此负荷矩为:
第一段:10*(10+8+5)=230千瓦.米
第二段:5*(8+5)=65千瓦.米
第三段:10*5=50千瓦.米
至5千瓦设备处的总负荷矩为:230+65+50=345千瓦.米
下面对口诀进行说明:
①首先说明计算电压损失的最基本的根据是负荷矩:千瓦.米
接着提出一个基准数据:
2 .5平方毫米的铝线,单相220伏,负荷为电阻性(力率为1),每20“千瓦.米”负荷矩电压损失为1%。这就是口诀中的“2 .5铝线20—1”。
在电压损失1%的基准下,截面大的,负荷矩也可大些,按正比关系变化。比如10平方毫米的铝线,截面为2 .5平方毫米的4倍,则20*4=80千瓦.米,即这种导线负荷矩为80千瓦.米,电压损失才1%。其余截面照些类推。
当电压不是220伏而是其它数值时,例如36伏,则先找出36伏相当于220伏的1/6。此时,这种线路电压损失为1%的负荷矩不是20千瓦.米,而应按1/6的平方即1/36来降低,这就是20*(1/36)=0 .55千瓦.米。即是说,36伏时,每0 .55千瓦.米(即每550瓦.米),电压损失降低1%。
“电压降低平方低”不单适用于额定电压更低的情况,也可适用于额定电压更高的情况。这时却要按平方升高了。例如单相380伏,由于电压380伏为220伏的1 .7倍,因此电压损失1%的负荷矩应为20*1 .7的平方=58千瓦.米。
从以上可以看出:口诀“截面增大荷矩大,电压降低平方低”。都是对照基准数据“2 .5铝线20—1”而言的。
【例1】 一条220伏照明支路,用2 .5平方毫米铝线,负荷矩为76千瓦.米。由于76是20的3 .8倍(76/20=3 .8),因此电压损失为3 .8%。
【例2】 一条4平方毫米铝线敷设的40米长的线路,供给220伏1千瓦的单相电炉2只,估算电压损失是:
先算负荷矩2*40=80千瓦.米。再算4平方毫米铝线电压损失1%的负荷矩,根据“截面增大负荷矩大”的原则,4和2 .5比较,截面增大为1 .6倍(4/2 .5=1 .6),因此负荷矩增为
20*1 .6=32千瓦.米(这是电压损失1%的数据)。最后计算80/32=2 .5,即这条线路电压损失为2 .5%。
②当线路不是单相而是三相四线时,(这三相四线一般要求三相负荷是较平衡的。它的电压是和单相相对应的。如果单相为220伏,对应的三相便是380伏,即380/220伏。)同样是2 .5平方毫米的铝线,电压损失1%的负荷矩是①中基准数据的6倍,即20*6=120千瓦.米。至于截面或电压变化,这负荷矩的数值,也要相应变化。
当导线不是铝线而是铜线时,则应将铝线的负荷矩数据乘上1 .7,如“2 .5铝线20—1”改为同截面的铜线时,负荷矩则改为20*1 .7=34千瓦.米,电压损失才1%。
【例3】 前面举例的照明支路,若是铜线,则76/34=2 .2,即电压损失为2 .2%。对电炉供电的那条线路,若是铜线,则80/(32*1 .7)=1 .5,电压损失为1 .5%。
【例4】 一条50平方毫米铝线敷设的380伏三相线路,长30米,供给一台60千瓦的三相电炉。电压损失估算是:
先算负荷矩:60*30=1800千瓦.米。
再算50平方毫米铝线在380伏三相的情况下电压损失1%的负荷矩:根据“截面增大荷矩大”,由于50是2 .5的20倍,因此应乘20,再根据“三相四线6倍计”,又要乘6,因此,负荷矩增大为20*20*6=2400千瓦.米。
最后 .75,即电压损失为0 .75%。
③以上都是针对电阻性负荷而言。对于感抗性负荷(如电动机),计算方法比上面的更复杂。但口诀首先指出:同样的负荷矩——千瓦.米,感抗性负荷电压损失比电阻性的要高一些。它与截面大小及导线敷设之间的距离有关。对于10平方毫米及以下的导线则影响较小,可以不增高。
对于截面10平方毫米以上的线路可以这样估算:先按①或②算出电压损失,再“增加0 .2至1”,这是指增加0 .2至1倍,即再乘1 .2至2。这可根据截面大小来定,截面大的乘大些。例如70平方毫米的可乘1 .6,150平方毫米可乘2。
以上是指线路架空或支架明敷的情况。对于电缆或穿管线路,由于线路距离很小面影响不大,可仍按①、②的规定估算,不必增大或仅对大截面的导线略为增大(在0 .2以内)。
【例5】 图1中若20千瓦是380伏三相电动机,线路为3*16铝线支架明敷,则电压损失估算为:已知负荷矩为600千瓦.米。
计算截面16平方毫米铝线380伏三相时,电压损失1%的负荷矩:由于16是2 .5的6 .4倍,三相负荷矩又是单相的6倍,因此负荷矩增为:20*6 .4*6=768千瓦.米 600/768=0 .8
即估算的电压损失为0 .8%。但现在是电动机负荷,而且导线截面在10以上,因此应增加一些。根据截面情况,考虑1 .2,估算为0 .8*1 .2=0 .96,可以认为电压损失约1%。
以上就是电压损失的估算方法。最后再就有关这方面的问题谈几点:
一、线路上电压损失大到多少质量就不好?一般以7~8%为原则。(较严格的说法是:电压损失以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为准(如380/220伏),允许低于这额定电压的5%(照明为2 .5%)。但是配电变压器低压母线端的电压规定又比额定电压高5%(400/230伏),因此从变压器开始至用电设备的整个线路中,理论上共可损失5%+5%=10%,但通常却只允许7~8%。这是因为还要扣除变压器内部的电压损失以及变压器力率低的影响的缘故。)不过这7~8%是指从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开始至计算的那个用电设备为止的全部线路。它通常包括有户外架空线、户内干线、支线等线段。应当是各段结果相加,全部约7~8%。
二、估算电压损失是设计的工作,主要是防止将来使用时出现电压质量不佳的现象。由于影响计算的因素较多(主要的如计算干线负荷的准确性,变压器电源侧电压的稳定性等),因此,对计算要求很精确意义不大,只要大体上胸中有数就可以了。比如截面相比的关系也可简化为4比2 .5为1 .5倍,6比2 .5为2 .5倍,16比2 .5倍为6倍。这样计算会更方便些。
三、在估算电动机线路电压损失中,还有一种情况是估算电动机起动时的电压损失。这是若损失太大,电动机便不能直接起动。由于起动时的电流大,力率低,一般规定起动时的电压损失可达15%。这种起动时的电压损失计算更为复杂,但可用上述口诀介绍的计算结果判断,一般截面25平方毫米以内的铝线若符合5%的要求,也可符合直接起动的要求:35、50平方毫米的铝线若电压损失在3 .5%以内,也可满足;70、95平方毫米的铝线若电压损失在2 .5%以内,也可满足;而120平方毫米的铝线若电压损失在1 .5以内。才可满足。这3 .5%,2 .5%,1 .5 .%刚好是5%的七、五、三折,因此可以简单记为:“35以上,七、五、三折”。
四、假如在使用中确实发现电压损失太大,影响用电质量,可以减少负荷(将一部分负荷转移到别的较轻的线路,或另外增加一回路),或者将部分线段的截面增大(最好增大前面的干线)来解决。对于电动机线路,也可以改用电缆来减少电压损失。当电动机无法直接启动时,除了上述解决办法外,还可以采用降压起动设备(如星-三角起动器或自耦减压起动器等)来解决
根据电流来选截面
1.用途
各种导线的截流量(安全用电)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算出,不必查表。
导线的截流量与导线的截面有关,也与导线的材料(铝或铜)、型号(绝缘线或裸线等)、敷设方法(明敷或穿管等)以及环境温度(25℃左右或更大)等有关,影响的因素较多,计算也较复杂。
2.口诀
铝心绝缘线截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 S(截面)=0.785*D(直径)的平方
10下5,100上二,25、35,四三界,70、95,两倍半。 ①
穿管、温度,八九折。 ②
裸线加一半。 ③
铜线升级算。 ④
3.说明
口诀是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为准。若条件不同,口诀另有说明。
绝缘线包括各种型号的橡皮绝缘线或塑料绝缘线。
口诀对各种截面的截流量(电流,安)不是直接指出,而是用“截面乘上一定倍数”来表示。为此,应当先熟悉导线截面(平方毫米)的排列:
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 
 生产厂制造铝芯绝缘线的截面通常从2.5开始,铜芯绝缘线则从1开始;裸铝线从16开始,裸铜线则从10开始。
①这口诀指出:铝芯绝缘线截流量,安,可以按“截面数的多少倍”来计算。口诀中阿拉伯数字表示导线截面(平方毫米),汉字数字表示倍数。把口诀的“截面与倍数关系”排列起来便如下:
...10*5 16、25*4 35 、45*3 70 、95*2.5 120*2...... ??
现在再和口诀对照就更清楚了,原来“10下五”是指截面从10以下,截流量都是截面数的五倍。“100上二”是指截面100以上,截流量都是截面数的二倍。截面25与35是四倍和三倍的分界处。这就是口诀“25、35四三界”。而截面70、95则为二点五倍。从上面的排列可以看出:除10以下及100以上之处,中间的导线截面是每每两种规格属同一种倍数。
下面以明敷铝芯绝缘线,环境温度为25℃,举例说明:
【例1】6平方毫米的,按“10下五”算得截流量为30安。
【例2】150平方毫米的,按“100上二”算得截流量为300安。
【例3】70平方毫米的,按“70、95两倍半”算得截流量为175安。
从上面的排列还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在倍数转变的交界处,误差稍大些。比如截面25与35是四倍与三倍的分界处,25属四倍的范围,但靠近向三倍变化的一侧,它按口诀是四倍,即100安,但实际不到四倍(按手册为97安),而35则相反,按口诀是三倍,即105安,实际则是117安,不过这对使用的影响并不大。当然,若能“胸中有数”,在选择导线截面时,25的不让它满到100安,35的则可以略为超过105安便更准确了。同样,2.5平方毫米的导线位置在五倍的最始(左)端,实际便不止五倍(最大可达20安以上),不过为了减少导线内的电能损耗,通常都不用到这么大,手册中一般也只标12安。
②从这以下,口诀便是对条件改变的处理。本名“穿管、温度,八、九折”是指:若是穿管敷设(包括槽板等敷设,即导线加有保护套层,不明露的),按①计算后,再打八折(乘0.8)。若环境温度超过25℃,应按①计算后再打九折(乘0.9)。
关于环境温度,按规定是指夏天最热月的平均最高温度。实际上,温度是变动的,一般情况下,它影响导体截流并不很大。因此,只对某些高温车间或较热地区超过25℃较多时,才考虑打折扣。
还有一种情况是两种条件都改变(穿管又温度较高),则按①计算后打八折,再打九折。或者简单地一次打七折计算(即0.8*0.9=0.72,约为0.7)。这也可以说是“穿管、温度,八、九折”的意思。
例如:(铝芯绝缘线)
10平方毫米的,穿管(八折),
40安(10*5*0.8=40)
高温(九折)
45安(10*5*0.9=45)
穿管又高温(七折)
35安(10*5*0.7=35安)
95平方毫米的,穿管(八折)
190安(95*2.5*0.8=190)
高温(九折)
214安(95*2.5*0.9=213.8)
穿管又高温(七折)
166安(95*2.5*0.7=166.3)
③ 对于裸铝线的截流量,口诀指出“裸线加一半”,即按①计算后再一半(乘1.5)。这是指同样截面的铝芯绝缘芯与裸铝线比较,截流量可加一半。
【例1】 16平方毫米裸铝线, 96安(16*4*1.5=96)
高温, 86安(16*4*1.5*0.9=86.4)
【例2】 35平方毫米裸铝线, 158安(35*3*1.5=157.5)
【例3】 120平方毫米裸铝线, 360安(120*2*1.5=360)
④对于铜导线的截流量,口诀指出“铜线升级算”,即将铜导线的截面按截面排列顺序提升一级,再按相应的铝线条件计算。
【例1】 35平方毫米裸铜线25℃。升级为50平方毫米,再按50平方毫米裸铝线,25℃计算为225安(50*3*1.5)。
【例2】 16平方毫米铜绝缘线25℃。按25平方毫米铝绝缘线的相同条件,计算为100安(25*4)。
【例3】 95平方毫米铜绝缘线25℃ ,穿管。按120平方毫米铝绝缘线的相同条件,计算为192安(120*2*0.8)。
附带说一下:对于电缆,口诀中没有介绍。一般直接埋地的高压电缆,大体上可采用①中的有关倍数直接计算,比如35平方毫米高压铠装铝芯电缆埋地敷设的截流量约为105安(35*3)。95平方毫米的约为238安(95*2.5)。
下面这个估算口诀和上面的有异曲同工之处: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2.5平方*9 4平方*8 6平方*7 10平方*6 16平方*5 25平方*4 35平方*3.5
50和70平方*3 95和120平方*2.5 .....................
最后说明一下用电流估算截面的适用于近电源(负荷离电源不远),电压降适用于长距离估算截面的
还补充一个和供电半径的计算,这个也是选截面的方法.
供电半径计算低压导线截面的选择,有关的文件只规定了最小截面,有的以变压器容量为依据,有的选择几种导线列表说明,在供电半径上则规定不超过0.5km。本文介绍一种简单公式作为导线选择和供电半径确定的依据,供电参考。
1低压导线截面的选择
1.1选择低压导线可用下式简单计算:
S=PL/CΔU%(1)
式中P——有功功率,kW;
L——输送距离,m;
C——电压损失系数。
系数C可选择:三相四线制供电且各相负荷均匀时,铜导线为85,铝导线为50;单相220V供电时,铜导线为14,铝导线为8.3。
(1)确定ΔU%的建议。根据《供电营业规则》(以下简称《规则》)中关于电压质量标准的要求来求取。即:1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的用户受电端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对于380V则为407~354V;220V单相供电,为额定电压的+5%,-10%,即231~198V。就是说只要末端电压不低于354V和198V就符合《规则》要求,而有的介绍ΔU%采用7%,笔者建议应予以纠正。
因此,在计算导线截面时,不应采用7%的电压损失系数,而应通过计算保证电压偏差不低于-7%(380V线路)和-10%(220V线路),从而就可满足用户要求。
(2)确定ΔU%的计算公式。根据电压偏差计算公式,Δδ%=(U2-Un)/Un×100,可改写为:Δδ=(U1-ΔU-Un)/Un,整理后得:
ΔU=U1-Un-Δδ.Un(2)
对于三相四线制用(2)式:ΔU=400-380-(-0.07×380)=46.6V,所以ΔU%=ΔU/U1×100=46.6/400×100=11.65;对于单相220V,ΔU=230-220-(-0.1×220)=32V,所以ΔU%=ΔU/U1×100=32/230×100=13.91。
1.2低压导线截面计算公式
1.2.1三相四线制:导线为铜线时,
Sst=PL/85×11.65=1.01PL×10-3mm2(3)
导线为铝线时,
Ssl=PL/50×11.65=1.72PL×10-3mm2(4)
1.2.2对于单相220V:导线为铜线时,
Sdt=PL/14×13.91=5.14PL×10-3mm2(5)
导线为铝线时,
Sdl=PL/8.3×13.91=8.66PL×10-3mm2(6)
式中下角标s、d、t、l分别表示三相、单相、铜、铝。所以只要知道了用电负荷kW和供电距离m,就可以方便地运用(3)~(6)式求出导线截面了。如果L用km,则去掉10-3。
1.5需说明的几点
1.5.1用公式计算出的截面是保证电压偏差要求的最小截面,实际选用一般是就近偏大一级。再者负荷是按集中考虑的,如果负荷分散,所求截面就留有了一定裕度。
1.5.2考虑到机械强度的要求,选出的导线应有最小截面的限制,一般情况主干线铝芯不小于35mm2,铜芯不小于25mm2;支线铝芯不小于25mm2,铜芯不小于16mm2。
1.5.3计算出的导线截面,还应用最大允许载流量来校核。如果负荷电流超过了允许载流量,则应增大截面。为简单记忆,也可按铜线不大于7A/mm2,铝线不大于5A/mm2的电流密度来校核。
2合理供电半径的确定
上面(3)~(6)式主要是满足末端电压偏差的要求,兼或考虑了经济性,下面则按电压偏差和经济性综合考虑截面选择和供电半径的确定。
当已知三相有功负荷时,则负荷电流If=P/。如用经济电流密度j选择导线,则S=If/。根据《规则》规定,农网三相供电的功率因数取0.85,所以S=P/×0.38×0.85j=P/0.P/jmm2(7)
三相供电时,铜线和铝线的最大合理供电半径计算公式:
Lst=1.79×85×11.65/j=1773/jm(8)
Lsl=1.79×50×11.65/j=1042/jm(9)
若为单相供电在已知P时,则S=If/j=P/Un/j=4.55P/j(按阻性负荷计)。按上法,令4.55P/j=PL/CΔU%,从而求得:
L=4.55CΔU%/jm(10)
将前面求得的ΔU%代入(10),同样可求出单相供电时,铜线和铝线最大合理供电半径计算公式如下。
Ldt=4.55×14×13.91/j=885/jm(11)
Ldl=4.55×8.3×13.91/j=525/jm(12)
选定经济截面后,其最大合理供电半径,三相都大于0.5km,单相基本为三四百米,因此单纯规定不大于0.5km,对于三相来说是“精力过剩”,对单相来说则“力不从心”
有关电缆线径、截面积、重量估算公式
一、 估算铜、铁、铝线的重量(kg/km)
重量=截面积×比重 S=截面积(mm2)
1. 铜线 W=9S W=重量(kg)
2. 铝线 W=3S d=线径(mm)
3. 铁丝 W=8S
实际铜的比重8.9g/cm3、铝的比重2.7g/cm3、铁的比重7.8g/cm3
二、 按线径估算重量(kg/km)
1. 铜线 W=6.98d2≈7d2
2. 铝线 W=2.12d2≈2d2
3. 铁丝 W=6.12d2≈6d2
三、 估算线径和截面积
S=0.785d2
怎样选取导体截面
首先计算负荷距(架空线)
负荷距=功率×长度
=PL P=功率(kw) L=长度(km)
例:xx车间与配电房变压器相距200m,动力负荷200kw,问需要铜芯线多大平方?如改成铝芯线,需要多大平方?
先计算负荷距=200×0.2=40kw/km
因为
根据“铜线:每千瓦公里用2.5mm2,铝线:每千瓦公里用4mm2”
铜线 40×2.5=100mm2 实际选用120mm2。
铝线 40×4=160mm2 实际选用185mm2。
铝线计算截面公式
实际选用185mm2
Δu是电压损失百分数(允许电压损失是额定电压的4%)一般是5%。电工线俗语此帖发自手机工控论坛
工控学堂推荐视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50平方铜芯电缆价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