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县2015年幼儿园国培学习总结教师国培计划什么时候开始

西藏自治区2015年“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招(邀)标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文章正文
西藏自治区2015年“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招(邀)标公告
信息来源:师资管理处&&&&& 发布日期: 16:27:13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5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15〕2号)要求,按照《西藏自治区2015年“国培计划”改革实施方案》,结合我区教师培训工作实际,现将2015年“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招(邀)标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项目设置
2015年我区“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共设8大类项目: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送教下乡培训、教师网络研修、乡村教师访名校培训、乡村校园长培训、薄弱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紧缺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培训管理者团队研修。其中,教师网络研修项目在申报项目地市开展;其他7类项目覆盖全区7个地市,按各项目要求组织实施。
1.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项目
(1)培训目标:全面提升西藏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和教研员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培训指导能力,打造一支“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乡村教师培训团队。
(2)培训对象:地市域内具有良好发展潜力、能够承担乡村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送教下乡培训和网络研修指导工作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幼儿园骨干教师和教研员。
(3)培训人数: 670人。具体学科及人数详见附件1。
(4)培训方式: 实施跨年度混合式培训,采取“集中培训+跟岗实践+返岗实践+网络研修”的形式,主要包括院校(机构)集中研修、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影子教师”跟岗实践、返岗实践和总结提升等四个环节,承担任务高校须协同远程机构建立教师工作坊,将网络研修贯穿始终,原则上网络研修不少于120学时。
(5)培训时间:2015年9月―2017年12月。以3年为一个周期,每年40天,共计120天(4个月),其中跟岗实践环节不少于1/2, 3年内分段实施。2015年:一次集中研修共40天(其中跟岗实践20天),网络研修40学时。2016年:两次集中研修共40天,每次20天(其中跟岗实践10天),分上、下半年开展,网络研修共40学时。2017年:两次集中研修共40天,每次20天(其中跟岗实践10天),网络研修40学时。
(6)培训内容: 培训课程应充分考虑教师培训者能力结构,着力于参训教师教研、培训能力提升,按照教研类内容与培训类内容并重的原则,循“听一次、看一次、做一次、教一次”的路径将理论与实践有机整合,合理配置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实践课程总学时不少于50%),系统整合网络研修课程。课程设置中应明确参训教师在岗实践期间的任务,以螺旋式上升和递进式的任务,驱动参训教师跟岗实践和返岗实践。集中研修与跟岗实践课程须涵盖送教下乡培训、网络研修和教师工作坊研修的实施方法与技能。返岗实践至少完成送教下乡培训、网络研修指导和教师工作坊主持三项任务之一。
2.送教下乡项目
(1)培训目标: 解决西藏乡村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升乡村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2)培训对象:县及县以下学校(幼儿园)教师,重点倾斜培训机会较少的乡镇学校、村小和教学点教师。
(3)培训人数:三年送教培训7550人。具体学科及分地市人数详见附件1。
(4)培训方式:实施跨年度混合式培训,采取“集中培训+网络研修+返岗实践指导”方式,主要包括在地市或县(区)集中培训、网络研修、返岗实践等三个环节,集中培训期间在培训所在地优质或特色学校观摩学习、参与校本研修活动不少于1天,网络研修每年不少于10个学时,返岗实践指导每年不少于2个月。
(5)培训时间:2015年7月―2017年12月。以3年为一个周期,同一地市或县(区)同一学科每年送培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5天,即3年内分段实施,2015年:集中培训10天(2次、每次5天),返岗实践指导2个月(2次、每次1个月);2016年:集中培训10天(2次、每次5天),返岗实践2个月(2次、每次1个月);2017年:集中培训10天(2次、每次5天),返岗实践2个月(2次、每次1个月)。
(6)培训内容: 按照送教下乡与校本研修指导并重的原则,根据当地教师培训需求,以任务驱动为主线,按年度分阶段实施主题式培训,具体包括诊断示范、研课磨课、成果展示、总结提升等阶段。建立教师工作坊或学员网上交流平台,开展网络研修。
3.教师网络研修项目
a、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项培训
(1)培训对象:项目地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覆盖。
(2)培训目标: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使信息技术融入教师课堂教学,成为教师有效开展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
(3)培训人数:共19000人,拉萨、山南、日喀则三个地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覆盖,实际以项目实施时地市上报最新数据为准。
(4)培训时间:2015年9月―2016年6月,共50学时,其中网络培训40学时,校本应用实践10学时。
(5)培训内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标准》及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课程标准》规定内容,基于前测自主选学。
b、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
(1)培训对象:遴选项目地市具备网络学习条件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2)培训目标:以学科培训为主线,建立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形成区域与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
(3)培训方式:采取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方式开展全员培训。
(4)培训人数:3000人,项目地市具体人数详见附件1。
(5)培训时间:2015年9月―2016年12月,共80学时。其中,分学科网络研修50学时,校本研修30学时。
(6)培训内容:坚持整体规划与突出特色相结合,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分类设计培训者培训、区域研修和校本研修课程,有机整合线上与线下研修课程,预设丰富适用的优质课程,加工汇聚生成性课程,建立本地课程资源库。
c、教师工作坊研修
(1)培训对象:项目地市具备网络学习条件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2)培训目标:依托本地培训团队,分学科(领域)建立骨干引领全员的教师常态化学习机制,持续提升基层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3)培训人数:1500人。拉萨、山南、日喀则三个项目地市与承担机构共同分学科建立教师工作坊,每个学科确定1名坊主(以参加置换脱产研修学员为主),每坊学员原则上不少于50人。
(4)培训时间:2015年9月―2016年12月,对工作坊主持人的集中面授为10―15天(分2次进行),网络研修60学时;对学员的集中面授时间为2天,网络研修80学时。
(5)培训内容:以任务驱动为主线,通过诊断测评、实践反思、总结提升和成果推广等阶段进行跨年度递进式培训。
4.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
(1)培训目标:帮助我区乡村教师开阔视野、更新理念、提升能力。
(2)培训对象:全区乡镇以下学校(幼儿园)从未到过中心城市学习的教师。
(3)培训人数:900人,具体子项目及人数见附件1。
(4)培训方式:采取集中研修和跟岗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原则上不分学科,
(5)培训时间:2015年8月―2016年6月。区内10天、区外15天,跟岗实践不少于1/2。
(6)培训内容:针对乡村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采取专题讲座、问题诊断、示范观摩、情境体验、案例解析和任务驱动等实践性培训方式进行集中培训。
5.乡村校园长培训项目
(1)培训目标:帮助乡村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开拓视野、更新理念、提高治校能力,促进乡村中小学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2)培训对象:全区乡镇以下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
(3)培训人数:290人,具体子项目及人数见附件1。
(4)培训方式:采取集中培训和跟岗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针对性培训。
(5)培训时间:2015年8月―2016年6月,区内10天、区外15天,跟岗实践不少于1/2。
(6)培训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乡村教师发展政策、校本研修设计与实施、乡村教师发展支持策略与方法、学校科学化管理等。
6.薄弱学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1)培训目标: 帮助我区中小学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技能,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2)培训对象:全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重点向未参加过“国培计划”及培训机会较少的艰苦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倾斜,学科以本地薄弱学科为主。
(3)培训人数:490人,具体子项目及人数见附件1。
(4)培训方式:实施跨年度混合式培训,采取“集中培训+跟岗实践+网络研修+返岗实践指导”方式,主要依托区内外高校优质培训资源进行针对性递进式培训,要求集中研修每年10天―15天(其中跟岗实践不少于1/3),网络研修每年不少于30个学时,返岗实践指导每年不少于1个月。
(5)培训时间:2015年7月―2016年12月。以2年为一个周期,2年内分段实施。区内院校承担的,每年集中培训10天;区外院校承担的,每年集中培训15天,分两次进行,其中5天安排“送培进藏”,10天安排学员出藏培训。
(6)培训内容: 按照培训对象特点,制订适切的培训课程方案,以任务驱动为主线,按年度分阶段实施针对性培训,具体包括师德建设、教材教法、诊断示范、研课磨课、成果展示、总结提升等阶段。建立教师工作坊或学员网上交流平台,开展网络研修。
7.紧缺学科骨干教师培训
(1)培训目标:帮助我区中小学紧缺学科领域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技能,提升教学组织能力。
(2)培训对象:全区农村中小学音乐、体育(足球技能)、美术、特殊教育、心理健康、法治教育、书法、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等学科(领域)骨干教师。
(3)培训人数:270人,具体子项目及人数见附件1。
(4)培训方式:集中面授10天(跟岗实践不少于1/3)+网络研修50学时+返岗实践指导30天。
(5)培训内容:学科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教学专项技能。
8.培训管理者团队研修项目
(1)培训目标: 帮助教师培训工作管理干部提升教师培训项目规划、组织、实施与管理专业素养,提高培训工作效能,促进全区教师培训工作精细化、专业化。
(2)培训对象: 区内“国培计划”任务承担高等院校(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地市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培训工作管理干部。
(3)培训内容:区域中小学教师培训规划设计、教师培训需求调研方法、教师培训问题咨询与诊断、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教师培训管理工具及运用、教师培训质量监控绩效评估等。
(4)培训人数: 30人。
(5)培训时间:集中研修10天,网络研修30学时。
二、申报及实施要求
1. 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区内外“国培计划”绩效优良的高等学校、网络研修绩效居前的远程培训机构与教育教学质量较高或特色明显的中小学(幼儿园)协同承担。
实施要求:承担任务院校(机构)牵头制订置换研修整体方案,与本地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协同申报。院校(机构)重点负责专家团队组成、过程指导、效果评价和生成性资源加工审核。优质中小学、幼儿园负责“影子跟岗”实践环节的设计和实施工作。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协助院校(机构)做好本地置换脱产学员的遴选、实习生顶岗置换、学员返岗实践等工作。
2. 送教下乡项目。具有送教下乡项目经验的区内外高等学校和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中心或教研机构)协同申报,远程机构参与网络研修环节。具备条件的地市级教师培训中心也可单独申报部分项目,送教到县及县以下学校。
实施要求: 此项目要求一次投标,有效期三年,分年度实施。中标院校(机构)牵头设计送教总体方案,重点负责高校专家遴选、过程指导、效果评价和生成性资源加工审核。地市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中心或教研机构)负责分学科(领域)组建本地送培教师团队,团队成员的组成如下:
a、以本地参加过“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学员为主体;
b、本地市一线优秀骨干教师或教研员。
c、邀请高校本领域专家授课和指导。
送培教师团队积极协助承担任务院校(机构)研制符合本地乡村教师需求的送教培训方案,与院校(机构)共同商定后,具体组织实施送教下乡培训,并将送培课程及生成性成果进行再加工,形成培训资源包,共享给本地学校,支持学校开展校本研修。&
地市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中心或教研机构)负责协调送教场地设备和培训期间学员的接待与服务。
3.教师网络研修项目。具备“国培计划”教师远程培训项目资质的机构,培训绩效评估优良,实施经验丰富。优先遴选承担过西藏“国培计划”任务的机构及承担过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或教师工作坊高端研修的机构。原则上一个机构只能对接一个项目地市。
实施要求:远程机构(高校)根据各地需求,预设丰富适用的课程资源,以任务驱动为主线,确定研修主题,分阶段设计系列课程模块,提出线上与线下研修活动和成果要求,为每个学员开通“个人空间”,为每个培训者成立“教师工作坊”,建立“学校社区”,形成“区域社区”,组织开展研修活动。项目地市要对校本研修活动进行指导与监管,定期组织跨校现场交流活动,展示成果,分享经验,汇聚校本研修中生成的典型课例、微课程等优质资源,会同培训机构建立本地课程资源库。项目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常态化校本研修活动,整合校本研修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建立校本资源库。
4.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区内外一线或东部中心城市高水平院校与城市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协同申报。具有教师培训丰富经验的教育部直属单位或城市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也可单独申报。
实施要求:承担任务院校(机构)或单独申报项目的单位、城市优质中小学(幼儿园)牵头设计培训具体方案,重点做好授课专家团队组成、培训资源整合、课程设置、按需施训、效果评价、返岗实践指导等环节;参与协同申报的优质中小学(幼儿园)负责设计跟岗实践环节方案,按要求组织教师参加本校(本园)“影子教师”跟岗实践,组织学员参与校本教研。
5.乡村校园长培训项目。“国培计划”绩效评估优良的区内外高等学校和城市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协同申报。具有教师培训丰富经验的教育部直属单位或城市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也可单独申报。
实施要求: 承担任务院校(机构)或单独申报项目的单位、城市优质中小学(幼儿园)牵头设计培训具体方案,重点做好授课专家团队组成、培训资源整合、课程设置、按需施训、效果评价、返岗实践指导等环节;参与协同申报的城市优质中小学(幼儿园)负责设计跟岗实践环节方案,按要求组织教师参加本校(本园)“影子校长(园长)”跟岗实践,组织学员参与校本教研。
6.薄弱学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国培计划”绩效评估优良的区内外高等学校和城市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协同申报,远程机构参与网络研修环节。
实施要求:承担任务院校(机构)牵头设计培训具体方案,重点做好授课专家团队组成、培训资源整合、课程设置、按需施训、效果评价、返岗实践指导等环节。优质中小学(幼儿园)负责设计跟岗实践环节方案,按要求组织教师参加本校(本园)“影子教师”跟岗实践,组织学员参与校本教研。远程培训机构负责提供学员远程学习资源。
7.紧缺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国培计划”绩效评估优良的区内外高等学校和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协同申报。
实施要求:承担任务院校(机构)牵头设计培训具体方案,重点做好授课专家团队组成、培训资源整合、课程设置、按需施训、效果评价、返岗实践指导等环节。优质中小学(幼儿园)负责设计跟岗实践环节方案,按要求组织教师参加本校(本园)“影子教师”跟岗实践,组织学员参与校本教研。远程培训机构负责提供学员远程学习资源。
8.培训管理者团队研修项目。“国培计划”绩效评估优良的区内外高等学校单独申报。
三、申报程序
1.发布公告。2015年5月28日前,根据全区2015年“国培计划”改革实施方案和全区“国培计划”项目设置计划,在教育部“国培计划”项目管理系统()及西藏自治区教育厅网站( .cn )发布项目招(邀)标公告。
2. 提交意向书。符合条件的院校(机构)按照项目规划表(见附件1)中的项目类别,向自治区教育厅提交拟承担项目意向书(见附件2),时间要求为6月3日前。自治区教育厅根据院校(机构)意向书,结合各子项目任务量,初步遴选确定拟承担任务院校(机构)。
3. 提交申报书。遴选出的院校(机构)牵头,根据拟承担的子项目,与项目地市教育行政部门及时沟通,共同制订拟申报项目方案,认真填写申报书,于2015年6月8日前提交申报书电子版(word文档和PDF两种格式)。
4. 自治区级评审。2015年6月12日前,自治区教育厅组织专家评审组,对申报书进行自治区级评审,院校(机构)根据专家评审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申报书。对修改完善后仍然不符合要求的申报书,取消该项目申报资格。
5. 上报评审。2015年6月15日前,对达到项目实施要求的申报书,由自治区教育厅与财政厅会签后统一报送教育部、财政部评审。
6.结果公布。教育部、财政部审定后,正式公布培训机构名单和所承担的培训子项目。
7.项目实施。通过教育部专家组评审的项目,由高校(机构)牵头,与地市、优质学校共同开展实施工作。
符合条件且愿意承担西藏自治区“国培计划”项目的各有关培训机构,可按照本通知的要求参与项目申报。2015年申报书模板请在教育部“国培计划”项目管理系统()或藏教师培训群(群号:)下载。
联系人: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师资管理处(“国培计划”项目执行办公室),祁晓莉, ,;刘小温,8,,电子邮箱:。
西藏自治区“国培计划”远程项目执行办公室(西藏自治区电化教育馆)联系人:王兰英,;电子邮箱 :。
&&&&&&&&&&&&&&&&&&&&&&
西藏自治区教育厅
2015年5月28日
西藏教育网地址:拉萨市北京中路49号  邮政编码:850000技术支持电话: E-mail: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备案序号: 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江苏路29号邮编:850000 &&&&秘书科电话:&2015年“国培计划”招标公告-普洱学院-教务处
本栏最新动态
国家教育法规
当前位置:
>>>>>>正文
2015年“国培计划”招标公告
&&(点击: )
云南省2015年“国培计划”项目
招(邀)标公告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5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15〕2号)及相关文件要求,云南省教育厅、财政厅决定结合云南省实际,遴选一批“国培计划(2015)”云南省项目县及培训机构,通过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短期集中培训和网络研修,对项目县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实施为期3年的递进式培训,提升培训对象专业发展水平。现将招(邀)标工作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 一、中西部项目
(一)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
&1.项目内容:在项目县分学科、分学段、分领域遴选2000名优秀的中小学骨干教师、教研员、到高等学校参加18周(126天)的跨年度分段脱产研修。要求覆盖义务教育学段的所有学科及领域。承担培训项目的高等学校,原则上每年按照县级教师培训者与师范生不低于1:2的比例,遴选高年级优秀师范生,到项目县进行持续时间为18周的实习及顶岗实践教学活动。
参训学员每年脱产学习时间不少于45天,分2次实施。其中,到城市优质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和中小学“影子教师”跟岗实践时间不少于三分之一,其余时间开展集中研修和总结提升。承担培训任务的高校须会同网络培训机构为参训教师建立研修网络工作坊,将网络研修贯穿始终,原则上网络研修不少于80学时。在此期间,高等学校要持续跟踪指导,每年到县实施一线教学问题现场合作研究及现场培训指导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天。
2.培训目标:全面提升培训对象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培训指导能力,重点提升学员的教师工作坊主持能力、送教下乡培训能力和校本研修指导能力,为项目县打造一支“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乡村教师培训团队。
3.培训要求:该项目由高等学校牵头,负责项目总体设计和安排,网络培训机构、项目县、优质中小学校协同实施。要按教育部、省教育厅相关要求,与送教下乡项目有机整合,为项目县牵头实施的送教下乡培训项目打造一支合格的培训者队伍。培训课程设置由省项目办统一要求(详见附件1),各承担任务的高校遵照执行。
(二)送教下乡培训项目
本项目由项目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管理,高等学校、县级教师发展中心、乡镇片区研修中心协同承担,以本地教师培训团队为主体,整合云南省中小学名师团队等全省专家资源,分学科组建送培团队,送教到乡镇,培训对象须覆盖所有乡村教师。省项目办每年为项目县安排5000名送教下乡培训计划及经费,其余送培对象由各项目县自行安排经费按同一要求实施培训。原则上同一乡镇同一学科每年送培4次,每次2天。
培训目标:通过本项目实施,切实提升乡村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培训要求:该项目要与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项目、校本研修有机结合,以任务驱动为主线,按年度分阶段实施主题式培训,包括问题诊断、研课磨课、同课异构、行动研究、成果展示、总结提升等阶段,送培课程设置须基于当地学校教育教学问题的深度研究,既要着眼于问题解决,更要注重教师需求的激发与引导。县级教师发展中心要将送培课程及生成性成果进行再加工,形成培训资源包,支持乡村学校开展校本研修。项目县须整合高校、省级中小学教学名师资源实施送教下乡培训。
(三)乡村教师访名校培训项目
2015年以项目县为主,分类遴选项目乡村教师分别到一线或东部中心城市高水平院校培训和优质中小学跟岗研修,针对其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专题讲座、案例研讨、课堂观摩、跟岗实践等方式,提升培训对象课堂教学能力和专项能力。包括以下5个子项目:
1.教学点教师培训:遴选200名乡村教学点教师(不分学科)到一线或东部中心城市高水平院校和优质中小学进行为期10天的集中研修。培训内容须覆盖小学所有学科,以课堂教学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培训内容。其中,案例研讨与名校课堂观摩原则上不少于二分之一。培训团队中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应不少于50%。
2.村小教师培训:遴选400名村小教师(不分学科)到昆明或东部中心城市高水平院校进行为期10天的集中培训,其中,到城市优质小学听课、观摩、研讨不少于5天。进行以课堂教学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的针对性培训,案例研讨与名校课堂观摩原则上不少于二分之一。培训团队中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应不少于50%。
3.“特岗教师”培训项目。分学段遴选300名新入职“特岗教师”(不分学科)到城市优质中小学校进行10天的跟岗实践研修。要求安排学员全面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重点开展优秀教师课堂教学观摩、参与组织班级及校园文化活动、参加校本研修,了解教学常规,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应为学员精心组织针对性强的专题讲座,其所占比例不超过五分之一。
4.乡村足球教师培训:遴选100名乡村学校教师,到高等学校参加为期6天的足球教学培训,使其具备实施足球教学的基本能力。专题讲座不超过五分之一。
5.数字化资源应用能力培训:以项目县为主,2015年在全省遴选500名不具备网络学习条件且2014年未参加过数字化资源应用能力培训的乡村教师,利用假期时间分期分批开展为期5天的数字化资源应用能力短期集中培训。
6.“国门学校”教师培训。从25个边境县遴选初中语文、初中数学、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科学5个学科共250名“国门学校”教师,到省内外高等学校进行为期10天的专题培训。帮助参训教师有效解决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后面临的新挑战和正确处理边境地区学校教育教学面临的特殊问题,持续提高云南边境地区特殊教育环境条件下实施教育教学的能力。其中在高等学校内学习不超过6天,到优质中小学校观摩学习和研讨不少于4天。承担培训任务的专家团队中,省域外专家及一线优秀培训者原则上不少于三分之一。
7.培训团队高端研修项目。在省级专家团队中,遴选500名担任乡村教师培训项目设计的首席专家和承担主干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师及相关管理者(高校教师150名、中小学幼儿园名师200名、培训者150名),分批进行为期5天的培训专业培训。深入开展教师专业标准、教师培训专业理论与实践、云南省乡村教师发展问题、“国培计划”项目、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与管理、教师培训评估等内容研究。通过研修建设一支专业化培训者队伍,实现优质高效培训。该项目由省内有条件的培训院校(机构)申报和承担。
(四)乡村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
以项目县为主全省遴选300名乡村中小学校长到省内外高水平院校进行为期10天的专项培训,其中,到城市优质中小学观摩、交流、研讨不少于5天,全面提升校长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乡村教师发展政策、校本研修设计与实施、乡村教师发展支持策略与方法等。承担培训任务的专家团队中,省域外专家及一线优秀校长原则上不少于二分之一。
(五)教师网络研修项目
1.中小学教师网络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
项目内容:组织项目县2万名具备网络学习条件的中小学教师,实施网络与校本研修整合项目。该项目须严格按照教育部相关要求设计和实施。每年培训不少于120学时,第一年应按照相关要求,针对尚未参加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项培训的全体教师,进行不少于50学时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远程培训机构须会同项目县,在县级培训者团队中遴选一批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培训者,建立网络研修工作坊,遴选一批具备网络学习条件的乡村教师进入工作坊实施个性化自主研修,不断提升乡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原则上每个项目县初中、小学均须分学科(领域)组建教师工作坊。其中,小学语文、数学不少于个,其他学科不少于个。每坊学员原则上不少于人。
培训目标:建立远程培训机构、本地教师发展中心、中小学校及高校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创建县域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有效利用“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一体化网络研修体系,形成区域与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开发一批本地课程资源,促进乡村教师持续发展,不断提升专业能力。
培训要求:该项目由远程培训机构牵头实施。培训须严格按照教育部相关要求进行。远程培训机构须与项目县、优质中小学校、高等学校密切合作,重在本地培训团队打造,预设丰富适用的优质课程,加工汇聚生成性课程,建立本地课程资源库,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须建构集省域外专家、云南省高校专家、县级教师培训者为一体的培训者团队,实施培训。须为其他项目提供网络平台及课程资源服务。
2.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项目
项目内容:根据教育部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要求,结合云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和特点,组织全省非项目县6万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各申报单位要根据教育部教育工作司《关于做好英特尔、微软、乐高和中国移动等合作培训项目与“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工作融合的通知》(教师司函﹝2014﹞62)的精神和云南省的实际,加强与英特尔、微软、乐高和中国移动等单位的合作,优势互补,发挥综合效益。
培训目标:多渠道实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教育质量。
培训要求:培训机构要分学段、分层次提供丰富的培训课程,以学员自主选学的形式实施培训,按相关要求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将线上学习与校本研修相结合、线上学习过程测评与线下教学实践应用结果测评相结合。重点解决参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的问题,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更有效地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在校本研修过程中,要加强专家引领和实践指导,形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成果。培训机构要提供不少于100学时的选学课程供教师选学,并努力开发分学科的培训课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每个培训机构在项目县须建立1个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实验区和2个示范性网络研修社区。
二、幼师国培项目
(一)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
&1.项目内容:在项目县遴选600名优秀的幼儿园骨干教师、幼儿教育教研员及培训者到高等学校参加18周(126天)的跨年度分段脱产研修。承担培训项目的高等学校,每年按照县级教师培训者与师范生2:1的比例,遴选高年级优秀师范生,到项目县进行持续时间为18周的实习及顶岗实践教学活动。
参训学员每年脱产学习时间不少于45天,分2次实施。其中,到城市优质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和幼儿园“影子教师”跟岗实践时间不少于三分之一,其余时间开展集中研修和总结提升。承担培训任务的高校须会同网络培训机构为参训教师建立研修网络工作坊,将网络研修贯穿始终,原则上网络研修不少于80学时。在此期间,高等学校要持续跟踪指导,每年到县实施一线教学问题现场合作研究及现场培训指导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天。
2.培训目标:全面提升培训对象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培训指导能力,为项目县打造一支“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乡村幼儿园教师培训团队。
3.培训要求:该项目由高等学校牵头,负责项目总体设计和安排,网络培训机构、项目县、优质幼儿园协同实施。要按教育部、省教育厅相关要求,与送教下乡项目有机整合,为项目县牵头实施的送教下乡培训项目打造一支合格的培训者队伍。培训课程设置由省项目办统一要求(详见附件1),各承担任务的高校遵照执行。
(二)送教下乡培训项目
由项目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管理,高等学校、县级教师发展中心、乡镇片区研修中心协同承担,以本地教师培训团队为主体,整合云南省幼儿园名师团队等全省专家资源,组建送培团队,送教到乡镇,培训对象须覆盖所有乡村幼儿园教师。省项目办每年为项目县安排3000名送教下乡培训计划及经费,其余送培对象由各项目县自行安排经费按同一要求实施培训。原则上同一乡镇每年送培4次,每次2天。
培训目标:更新参训学员的学前教育理念,解决学前教育与保育中的实际问题,提升乡村幼儿园教师开展保教工作和自身专业发展的能力。
培训要求:该项目要与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园本研修有机结合。以任务驱动为主线,按年度分阶段实施主题式培训,包括问题诊断、研课磨课、同课异构、行动研究、成果展示、总结提升等阶段,切实提升乡村幼儿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送培课程设置须基于当地幼儿园教育教学问题的深度研究,既要着眼于问题解决,更要注重教师需求的激发与引导。县级教师发展中心要将送培课程及生成性成果进行再加工,形成培训资源包,支持乡村幼儿园开展园本研修。项目县须整合高校、省级幼儿园教学名师资源实施送教下乡培训。
(三)乡村教师访名园培训项目
1.乡村幼儿园骨干教师访名园培训项目。以项目县为主,在全省遴选500名乡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到省内外高等学校进行为期15天专项培训,其中,到城市优质幼儿园跟岗实践不少于10天。通过培训,提升乡村幼儿园教师保教能力,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培训团队中一线优秀教师应不少于50%。
2.乡村新教师访名园培训项目。以项目县为主,结合我省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情况,在全省新建乡镇幼儿园中遴选500名幼儿教师到城市优质幼儿园进行10天的跟岗研修。参训学员全面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重点开展优秀教师课堂教学观摩、参与组织班级及校园文化活动、参加校本研修,了解教学常规,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应为学员精心组织针对性强的专题讲座,其所占比例不超过五分之一。
3.乡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
以项目县为主,在全省遴选500名幼儿园转岗教师到高等学校和城市优质幼儿园进行15天的专项培训,其中跟岗实践不少于10天。重点是帮助教师树立学前教育专业思想,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理论、技能和方法,适应学前保教工作需要。培训团队中一线优秀教师应不少于50%。
(四)乡村幼儿园园长培训项目
以项目县为主,在全省遴选400名幼儿园园长到省内外高等学校进行为期15天的专项培训,其中,到城市优质幼儿园跟岗实践不少于8天。内容主要包括乡村幼儿园教师发展政策、园本研修设计与实施、乡村幼儿园教师发展支持策略与方法等,全面提升幼儿园园长专业能力。省域外专家及一线优秀园长原则上不少于三分之一。
(五)乡村幼儿园教师网络研修项目
项目内容:以项目县为主,在全省遴选5000名具备网络学习条件的乡村幼儿园教师,实施网络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该项目须严格按照教育部相关要求设计和实施。每年培训不少于120学时,第一年应按照相关要求,针对尚未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项培训的全体教师,进行不少于50学时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远程培训机构须会同项目县,在县级培训者团队中遴选一批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培训者,建立网络研修工作坊,遴选一批具备网络学习条件的乡村幼儿园教师进入工作坊实施个性化自主研修,不断提升其教育教学能力。原则上每个项目县须组建不少于个幼儿园教师工作坊。
培训目标:建立远程培训机构、本地教师发展中心、幼儿园及高校协同机制;创建县域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有效利用“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一体化网络研修体系,形成区域与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开发本地课程资源;为其他项目提供网络服务平台及课程资源;促进乡村幼儿园教师持续发展,不断提升专业能力。
培训要求:该项目由远程培训机构牵头实施。培训须严格按照教育部相关要求进行。远程培训机构须与项目县、优质幼儿园、高等学校密切合作,重在本地培训团队打造,预设丰富适用的优质课程,加工汇聚生成性课程,建立本地课程资源库,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须建构集省域外专家、云南省高校专家、县级幼儿园教师培训者为一体的培训者团队,实施培训。须为其他项目提供网络平台及课程资源服务。
三、项目县及培训机构遴选
项目县的遴选严格按照《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5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15〕2号)要求,结合云南实际实施。培训机构遴选严格按照《关于完善“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培训机构遴选条件的通知》(教师司函〔2015〕22号)执行。
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与送教下乡培训项目,遴选云南省能够安排师范生实习顶岗、实施送教下乡且在以往项目培训中成绩突出的省内院校。每所高等学校承担本项目不超过4个县。
教师网络研修培训项目优先遴选承担过“国培计划”云南省远程培训项目、信息技术能力应用提升培训项目且培训成效良好的远程培训机构,优先遴选在教育部匿名评估中成绩优异的远程培训机构。每个机构承担本项目不超过3个县。
乡村教师访名校培训、乡村校园长培训、“国门学校”教师培训等项目面向省内外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的高等学校、城市优质中小学校和幼儿园遴选培训任务承担院校。
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送教下乡培训、教师网络研修等项目,省项目办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初选一批项目县和培训机构,安排双方实现对接,按照相关要求合作研制实施方案、协同申报。在此基础上,省项目办组织专家评审,遴选符合要求的上报教育部。每个项目县只对接1所高等学校、1个远程培训机构。
四、项目申报办法
(一)项目申报书编制应基于本公告关于项目的规定和要求,按照教育部提供的申报表规范,精心设计和填写。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送教下乡培训、教师网络研修等项目,初中、小学申报书须分学段、分学科编制。
(二)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由高等学校牵头申报,项目县、远程培训机构、优质中小学校幼儿园协同;送教下乡培训项目由项目县牵头申报,高等学校、远程培训机构协同;教师网络研修项目由项目县远程培训机构牵头申报,项目县、高等学校协同;特岗教师培训项目由城市优质中小学校申报。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由具备教育部“国培计划”教师远程培训资质的单位申报。其他项目由相关培训机构按要求申报。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送教下乡培训、教师网络研修项目须按照教育部要求覆盖项目县初中、小学、学前等学段。
(三)申报要求
1.项目设计要求。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送教下乡培训、教师网络研修、乡村教师访名校培训、乡村校园长培训、信息技术能应用力提升工程等六类项目,申报单位应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相关要求及项目特点,重点关注项目之间的衔接关系,实行一体化设计,使各相关项目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项目是所有项目实施的基础,为所有其他项目的实施打造合格、可持续发展的县级培训者团队。信息技术应用要整合到其他的相应培训项目中,不仅提供条件支持、课程服务,更在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变革。教师网络研修是促进区域与校本研修常态化、建立骨干引领全员机制的重要形式。乡村校园长培训是建立教师培训常态化机制的关键环节。送教下乡培训、乡村教师访名校培训、乡村校园长培训三类项目的申报单位,应与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教师网络研修项目承担单位及项目县联系,实现培训安排方面的衔接,确保项目实施的系统性、连续性和有效性。所有项目培训均须避免对同一对象实施相同内容的重复培训,均须体现递进式、系统性特点和要求。
&2.培训课程要求。须立足于科学诊断需求,以引导、激发和满足项目县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为目标,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为重点,分类、分科、分阶段设计开发递进式培训课程。网络培训机构提供的研修课程中,本地课程资源不得少于30%;培训课程总体结构应体现递进式特点,以满足教师不断解决问题、持续提升的需要。要建立培训课程设置的动态调整机制,每年根据培训中激发的教师专业发展新需求及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及时调整培训课程,满足和引导教师专业发展。高等学校培训课程中,教师自主选学的课程不得少于40%;网络培训机构培训课程全部以选修课程形式开设。要将师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信息技术应用作为培训必修内容;要结合本地实际,在培训课程中设置书法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须根据培训课程实施需要,灵活应用多种科学有效的培训方式实施培训。
3.成果产出要求。所有培训项目均要求着眼于课堂教学问题解决、教师教学行为改善、学生学习质量提升。学员培训成效应以教学问题解决案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案例、教师工作坊研修案例、培训课程、乡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等可检测的结果形式呈现。各培训单位每年要对上述成果进行加工,形成一批生成性资源,成为下一年度的教师培训资源或课程设计的素材。生成性资源不少于培训学员人数的30%,在此基础上,每个学段、每个学科(领域)分别开发的培训课程每年不少于1门。
4.实习顶岗师范生管理要求。承担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须按规定从高年级师范生中遴选优秀学生到项目县中小学幼儿园实习顶岗,做好实习顶岗学生的前期培训工作及实习顶岗期间的跟踪指导工作,每个学科专业分别安排至少1名指导教师和管理人员常驻项目县,与项目县教育行政部门及实习学校共同做好师范生指导与管理工作。严禁安排在读研究生独立承担指导教师和管理人员工作。
项目县有义务接收高等学校师范生实习顶岗,并确保其主要实习顶岗岗位与其所学专业一致。项目县要按照相对集中的原则,安排师范生到县城或县城附近条件较好的中小学幼儿园实习顶岗。对置换出来的教研员及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培训者,不安排师范生实习顶岗。接收师范生实习顶岗的中小学校,须安排优秀骨干教师作为指导教师。每名指导教师指导实习顶岗师范生不超过5名。师范生实习顶岗工作分2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实习阶段,时间不少于46天;第二阶段为顶岗教学阶段,时间不超过80天。师范生原则上分片集中安排集体宿舍,自带行李;安排学校集体食堂就餐。要切实做好相关安全保障工作。项目县应会同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制定实习顶岗师范生指导与管理办法,规范实施此项工作。相关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具体负责实习顶岗师范生管理及考核评价工作。
5.培训管理要求。培训任务承担机构法人代表及项目县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为项目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各相关单位须按要求建立有效的工作制度,组建工作团队和教学团队,精心组织实施项目。要严格实行首席专家制度,首席专家必须是本单位有高级职称并在所申报学科领域有相当影响力的高水平教师。
六、招标工作安排
(一)2015年“国培计划”云南省项目招(邀)标工作,由云南省“国培计划”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
(二)2015年“国培计划”云南省项目评审,严格按照教育部、财政部的有关要求,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择优遴选、统筹安排。按照教育部关于实行末位淘汰的要求,在2014年“国培计划”云南省项目实施绩效评估中处于末位的院校或机构,2015年暂停其申报云南省该类项目的资格。
(三)2015年“国培计划”云南省项目招(邀)标工作主要进程如下:
1.信息发布。2015年6月5日,在云南教育网()和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网站(www.)发布项目招(邀)标公告。
2.方案提交。各申报单位按照学科填写项目申报材料,通过“云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网”(/chn182/)于2015年6月20日前提交电子版,并同时报送纸质材料(2份)。
3.方案评审。2015年6月22-27日,省教育厅和财政厅组织专家评审。反馈拟入围项目专家评审意见,供各机构修改完善方案。
4.定案上报。2015年6月30日,根据专家评审结果和方案修改完善情况,确定上报教育部、财政部评审的项目县及任务承担机构和所承担的培训项目。
5.结果公布。教育部、财政部审定后,正式公布项目县、培训机构名单和所承担的培训项目。
(四)符合以上资质条件且愿意参与本项目实施的各有关县区、培训机构,可按照本通知的要求,认真研制培训实施方案,参与项目申报。
联系人:王光雄 (云南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
电话(传真):3
地址:昆明市学府路2号云南省教育厅主楼613室
附件1:云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县级培训者培养课程计划附件
2:云南省“国培计划(2015)”培训项目模板
云南省教育厅&& 云南省财政厅
2015年6月1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本站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普洱学院教务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行为,请告诉我们,我们会马上做出处理。
Copyright 普洱学院 教务处,&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如有意见和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国培心得体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