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阅读鲁迅精神的现实意义的意义

推荐:和学生一起读鲁迅(初稿)&新安中学高中部&高帆
学习时间:日至7月15日
学习地点:深圳市 新安中学 传统教室和网络教室
学习对象:2011届& 高二(15)班学生
学习网址: &青藤的博客
指导老师:高帆
写在前面的话:
钱理群先生在《中学生鲁迅读本》手记中就如何引导中学生“读点鲁迅”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即感受鲁迅——阅读鲁迅——研究鲁迅,从而走入鲁迅先生的世界。在《读什么,怎么读:引导中学生“读点鲁迅“的一个设想》一文结尾中,钱先生这么说:“这是一个实验性很强的教育课题。以上所说仅是一种设想,它要经过课堂教学的时间的检验,这是自不待言的。”也就是说,钱先生非常希望“读鲁迅”的这个课题能够走入中学课堂。三年前,我有幸跟随吴泓老师做专题教学,在专题教学的不断实践中,我想到了钱理群先生所说的这个教育课题,因此,按照钱先生提到的方法,结合专题教学的一些实践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2013年6月份领着新安中学高二(15)班的学生进行了为时一个半月的鲁迅专题学习。经过暑假一个假期的酝酿,2013年9月份,48位同学每人给我交上一份读鲁迅的研究成果。以下是整个专题的学习的思考及流程。
一、我们为什么要读鲁迅
在吴泓老师《专题百问》中有这么一问:一个专题是怎么确定的?其实,这是我们教师在做每个专题首先思考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其实还可深一层问:在这个阶段,我们想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从吴泓老师的回答中,我寻到了答案:“学生能够运用语言来进行缜密且富于批判性思考的‘研究’能力”——这才是高中语文学习最为核心的任务,也是高中学生最“需要”的语文素养。在这个目标确认之后,我把目标投向了鲁迅。
那么,为什么要读鲁迅?鲁迅先生对于当代中学生有哪些意义呢?
1.鲁迅先生和中小学生之间存在着彼此接近的通道。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一句略带调侃的顺口溜,道出了中国学生学习鲁迅文章的“血泪史”,甚至今年江西省高考作文题也把这句话略加修改变成了写作材料:
中学时代,学生有三怕:一怕奥数,二怕英语,三怕周树人,但有些学生却喜欢前面的‘两怕’。请就这一现象阐述自己的观点。
言外之意,鲁迅先生的文章“不是用来阅读和审美的,是供分析用的,差不多每句话都含沙射影,指桑骂槐,话里有话,无休止的时代背景,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典故出处,话外之音……一代又一代青年学生,怎么猜也猜不透鲁迅的心,这老头写文章就是来为难咱的。”(《被遮蔽和高悬的鲁迅》选自《南方人物周刊》),这是传统的一个观点,也是学生害怕鲁迅的一个原因。但是研究鲁迅的著名学者王富仁先生持另外一个观点:“鲁迅作品恰恰是最好懂的,因为鲁迅的作品里,充满了人性的语言,是与人的最内在的感受结合在一起的。这样的内在感受与儿童的感受事物的方式,与一般人感受事物的方式最接近”,“在现代文学中,像鲁迅这样以人性、童心去感受世界的作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这正是对人的基本要求,要从直感出发,而不是从观念出发”。到底孰是孰非呢?我想从教学实践中谈下感受。
在细读文本《阿Q》之时,我在网络上设置了一个重温阿Q的话题,黎佳瑜同学以《那些年我不敢正视的男人》为题写了一段文字:
我不敢正视这个男人。
诚然,我对这个男人产生的“不敢”,并不是如仰望神祗般因崇敬而生的畏惧,因为这个男人,唉,太卑微了。但又非传统意义的卑微,因为我也不能用怜悯的眼光端详他。既然如此,我似乎只能以平视来看他,但这无疑又是我不敢的。
他可怜,身处底层,匍匐度日,过得比风餐露宿稍高一级的破居生活,给庄里人打零工,似乎什么都会,能干得很。他总是被人嘲笑,被捉弄,末了还打不过他们。常是挨了揍还得倒贴钱。好不容易,唉,他好歹有了一次人生的启蒙觉醒,但无奈在错的时间错的地点对错的人表达错的意愿,革命的萌芽就因一句“王八蛋”扼杀了。从此他成了“淫贼”的代表。读到此处总会想起那句情诗中的经典“我想和你一起起床”,本质上是没什么区别的,只是分别披了写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衣裳,所以分别成就了一个流氓一个才子。而他,这个在男同胞们看来不是个男人的男人,最终因遭诬陷而被枪决。
他可恨,欺凌更加弱小的人,干着些让我读来咬牙切齿的事,调戏小尼姑也罢,偷萝卜也罢,得意后的自大也罢,可恨,当真可恨。每当这时,这个男人都会让我产生替天行道为民除害上祭神明下悼恶鬼将他揍一顿了事的冲动,然后读到他吃瘪时仰天长笑,苍天有眼!
而无论如何,我都不知道该用怎样的眼光去看待这男人,是怜悯,还是敌视?没那么简单。他身上有值得人哀叹的地方,也有值得唾弃的,你若要看他,必定要透过这些,所以显然,你矛盾了,这就是人性,真实的人性,你无法否认。
阿Q不是反派,他不够坏,他也不是善人,他不够好,他像时代剧里的木偶,忠实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找不到过去,看不到未来,只能在一般现在时里寻找存在感。这样一个男人却让我由衷地怕,既怕看见人性空洞无味的善,又怕看见自欺欺人的恶。
我反复琢磨,思前想后,认真地定位自己对他的看法,最后,似乎应该是这么一个概念,简单明了:没眼看。
读着学生的随笔,我想,这个学生已经打通了和鲁迅的距离:她带着感情读,时而“咬牙切齿”,时而“仰天大笑”,通过作品间的比较去看人性的本质。所以说,鲁迅先生的文章和中小学生之间确实可以打通一个通道,当学生们去审视这个社会,关心周围的人的时候,鲁迅的精神就融入到了学生的生命和写作中了。
2.鲁迅先生指导中学生如何面对社会发出建设性和批判性的意见,尽到公民的责任。
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显然,不是应试教育下的做题工具,而是要拥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人格的“人”。这种独立精神、自由人格要建立在拥有缜密的思辨能力基础之上,鲁迅先生的文章,对世事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对问题有着深刻的分析,恰好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源泉性基础教育读本。他的作品中体现的鲜明的立场和是非标准:文明、进步、人权、人道主义、悲悯情怀、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一个渴望成长的学生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经典范本。正像王栋生先生所言:“鲁迅作品给中学生和中学教育提供基础人文精神的支撑”。
再说我们这个喧嚣而又浮躁的社会,“看客”遍布,“批判者”不计其数,“建设者”寥寥无几,谎言蒙蔽了许多人的双眼,引导学生们如何有一双明辨是非的双眼,如何拥有担负起未来的勇气,中学教育不可缺席。这是一个人生命中很很重要的部分,也是对一个民族的未来很重要的阶段。鲁迅先生的作品常常用
“另一只眼睛”在看,在常规思维之外,另辟蹊径,看到背后隐藏的东西,在司空见惯的“街头小景”中发现“几乎无事的悲剧与戏剧”,从鲁迅的作品中,或许我们的中学生能够穿透黑暗,看见光明;或许能够带着基本的信念面对人生的严峻和残酷。
3.鲁迅先生是文学语言的大师。
钱理群先生曾经提到鲁迅作品有三大特点:色彩感、音乐性、镜头感。我想就这三点结合鲁迅的作品浅谈自己的看法。
先说色彩感:比如鲁迅故乡中的那副最经典的少年闰土的月下故乡图,我想凡是学过这篇文章的人都会记得“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小英雄拿着叉”的图片,这种形象化的表达,不正是我们今天的中学生所欠缺的吗?这么具有强烈色彩感的文字,在许多作品中都有,以致于鲁迅的许多文字都能配以漂亮的插图。
再说音乐性:“鲁迅作品里的韵味,那种浓烈而又千旋百转的情感,那些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东西,都需要通读朗读,才能体会并触动心灵。”其实,就这点而言,鲁迅的文字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是相通的:讲究意境。比如《野草》题辞中有段话:“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这样的文字非读出不可!在大声的朗读中,感受那无可言说的意境。这样的文字在鲁迅的作品中实际上非常多,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秋夜》)不仅写景的文字如此,议论性的文字也同样需要读出来才能感受到先生的心情:“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逝,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纪念刘和珍君》)
最后谈下镜头感。鲁迅写作的一个独特与深刻之处,便在于他能扑捉到一幕幕别人看不到的镜头,比如在《拿来主义》中有这样的画面:“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至于《野草》里的《求乞者》和《彷徨》里的《示众》更是很好的范例。
专题教学最侧重的就是学生的自主性,所以说做教师的不能把自己的认知强加在学生身上。尽管我认为鲁迅作品有以上的意义与价值,可学生未必认可。学生们未必读得懂鲁迅,即使读得懂,也未必喜欢鲁迅的风格。更何况,鲁迅自己也说过,“我的文章,未有阅历的人实在不见得看得懂。”“拿我的那些书给不到二十岁的青年看,是不相宜的,要上三十岁,才很容易看懂。”所以,能让学生一下子全部喜欢上鲁迅也是不现实的,我们现在要做的只是播下一颗种子,或许随着学生阅历的增长,会认识到鲁迅价值的所在。这颗种子播下的第一步就是要使学生相信鲁迅其人其文的魅力。
相信鲁迅,感受鲁迅其人其文的魅力就是要“把他看作是和我们一样的人,寻找生命的共同点,并思考他和我的关系”,也就是说让鲁迅走下神坛,不再对其感到敬畏。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首先给学生提供了一组文字材料,这组材料主要包括:《回忆鲁迅先生》萧红;《怀鲁迅&》郁达夫;《鲁迅的后人们》《鲁迅年谱》《鲁迅书信辑录》等,透过这类文章,让学生接触到一个他不认识的陌生的鲁迅:那个发出“朗朗”笑声的鲁迅;那个笑起来咳嗽的鲁迅;那个高谈阔论女孩子衣服的鲁迅;那个半夜里喝点酒,那个半夜里跑到空地里躺下的鲁迅……与此同时,利用几个下午,我们共同观看了中央电视台八集电视连续剧《鲁迅》,八集电视连续剧从鲁迅的故乡开始述说,讲述了先生坎坷孤独的一生,那些“铁屋的呐喊”或许大家已经熟悉,但是“我可以爱”的生活细节对于学生来说还是陌生的,在诗一般语言的缓缓讲述里,学生们渐渐拉近了同鲁迅的关系。趁此机会,我给学生推荐鲁迅的一系列以“父亲与儿子”“儿时故乡”为主题的文章,比如《阿长与山海经》《社戏》《我的第一个师傅》《风筝》等文,
“将鲁迅的生命课题慢慢地转化为学生自己生命话题”。这些正值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叛逆期,和家人的关系,对人事关系朦胧的思考都正在困扰着他们。渐渐地,鲁迅走近了,从那可望而不可即的“在水一方”成为了身边的一位亲切的朋友。学生钟佳瑶在《中学时代与鲁迅相遇》一文中谈到了自己的认识变化:
鲁迅,第一次对这个名字有深刻印象来源于小学听到的一个IQ题:鲁迅是“三家”:文学家、思想家和什么?老人家。当时小小年纪只是觉得鲁迅一定是一个很厉害的人,有那么多头衔,但不曾深入了解。直到初中,才第一次接触鲁迅的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少年闰土》、《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故乡》等,在老师课堂的引导下,尝试去体味鲁迅作品背后的深刻涵义,最终不过得出了一个较为标准的答案:鲁迅是一个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在日本留学期间,看到中国的同胞受封建礼教观念所腐蚀变得愚昧、麻木,痛心疾首,于是弃医从文,决心用更锋利的武器——文字,去唤醒沉睡中的百姓,让他们从封建社会观念的阴霾中走出,挽救这个处于危难的民族。
因此,鲁迅成为了我写作议论文时最熟悉的论据,从“守望者”、“直面完整世界”、“领跑者”、“面对苦难”等等,仅凭对鲁迅这点浅薄的认识,将鲁迅化为如孔子般的圣人,成为了我写作时的万能钥匙。在这场对鲁迅的“应试研究”中,在那个阶级斗争的时代里,鲁迅毫无意外地成为了一个“意识形态化”“革命化”的持匕首战士,他担负起了“守望者”的责任。
如今直到真正不再为应试而去了解鲁迅,搜索鲁迅的生平,我才惊觉鲁迅并不是圣人,他似乎并不是我印象中“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严肃学者,虽在文学作品上有过许多经久不衰的作品,发表过字字铿锵的名言,掷地有声,但在日常生活中,鲁迅其实只是一个普通人,正如他自己所说“譬如勇士也战斗,也休息,也饮食,自然也性交”,芸芸众生的一员。
在他的爱情和婚姻里,我看到的鲁迅有才华亦有脾气,敢于追求亦勇于放弃。走在早期思想启蒙前沿的新青年,他不满母亲“包办”安排的婚姻,不愿意接受别人安排的康庄大道,坚定自己的选择,虽然我很认同鲁迅这种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的态度,毕竟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但依然觉得他对朱安是有着无可推卸的责任和亏欠,让一个女人空等一生的做法实在难以让人原谅,一生空等岁月的遗憾亦无法弥补,在这场“三角恋”,朱安始终扮演着沉默的角色,这个封建女子从未能融入鲁迅和许广平的新社会,我明白鲁迅与许广平的自由恋爱,为了自己向往的爱情而不得不放弃一个丈夫对妻子的责任,无情或出于无奈。
在他的待友之道里,我看到的鲁迅幽默风趣、爱笑,在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中,回忆起与鲁迅先生一家人相处的一个个午后深夜,鲁迅先生对待朋友很周到、有礼,在文章中也总是提到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不似印象中古板严肃的老学者,他似乎很懂得生活的乐趣,爱开玩笑。
读了鲁迅先生的唯一一篇爱情小说《伤逝》,更是让我看到了鲁迅先生作品的另一个方面,先前读的鲁迅先生的作品大多是写社会下层的贫苦百姓的生活百态,揭露社会现实的黑暗,唤醒人们走出阴霾,并没有太大的感触,也许没有亲身体验那个蒙昧的时代而无法产生共鸣。而《伤逝》则是一段在封建社会新青年的爱情故事,子君抛下大小姐的身份,以一颗勇敢无畏的心去追逐爱情,誓要与穷小子涓生在一起,却终究逃不过世俗,走向令人痛惜的悲剧。为了爱,他们终究遍体鳞伤、生死分离。但从文中的进程不难看出他们一步一步走向悲剧的轨迹,或许一开始爱情便是一切,不须为柴米油盐担忧的时候,觉得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就好,子君坚决前进:“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早期启蒙思想新女性的典范,渴望自由恋爱,义无反顾地将独立的自我奉献给爱情,单纯的爱将他们紧紧地拴在一起。然而当生活的重担,繁琐的生活杂事掺进了爱情,爱情逐渐变质,涓生为了养家糊口必须奔波劳碌,子君打理家务操劳不止,彼此忍受寂寞,生活琐事让他们逐渐忘却了当初为了爱情是多么地坚定不移,爱被生活所淡化,于是两人渐行渐远,而涓生的一次坦白便是让“爱”这条拴紧彼此的锁链断开,子君绝望而离开,最终走向生死相离的悲剧。在读这篇小说的时候,惊讶于鲁迅先生竟然写出这样的爱情故事,虽然还是带有批判封建的色彩,但一改往日对现实的反讽、愤懑,只是细细地阐述这样一个故事,不同于以前读的文章那么尖锐、一针见血,犹如涓涓细流般仔细回忆,拂过读者的心灵给人以思考,只留下一声慨叹。之所以能对这篇小说有所理解,也许是因为这样的爱情观仍然存在于现代社会,正是“面包与爱情”的选择,是多少现代人在爱情领域中争论的主题,子君与涓生当初选择了爱情最终走向悲剧,那是不是就意味着鲁迅赞同选择“面包”的做法?我们不得而知,但鲁迅写这篇小说的确冷峻地借他们的经历告诫那些仍沉沦在爱情的年轻人:人生仅有爱情是远远不够的,人必须生活着,爱情才有所附丽。
在中学时代与鲁迅相遇,不再是“意识形态化”“革命化”的斗争战士,不再是挽救民族的空洞形象,不再是完美无缺的“神”,不再只是古板严肃的文化领军人物,而是一个有成就但也有遗憾过错的普通人,有勇气也有追求的领导者,幽默风趣、热爱生活的“老人家”。中学时代与鲁迅相遇,或许有褒有贬,对鲁迅有不同的评价,但是我相信这个在文学史上写下文化丰碑的人物,总有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鲁迅精神。
我把细读鲁迅作品这一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阅读主要推荐了两组文章:第一组:以“人与动物”为主题,代表作品有《兔和猫》《鸭的喜剧》《战士和苍蝇》等;第二组以“人与自然”为主题,代表作品有《雪》《死火》《奔月》等。这样的安排是参照了钱理群先生在《中学生语文读本》中的大概编排顺序,其目的在于通过前一阶段“鲁迅与故乡”“鲁迅与父亲”两组文章和此阶段“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两组文章在学生心底打下一个亮色的底子,“既能在鲁迅世界和青少年世界中找到契合点,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又能让学生产生“对爱与美的追求,对人与自然生命的关爱与敬畏”,须知,鲁迅生命的亮色,是其与外在抗争的生命底气。
第二阶段主要是推荐比较严肃和沉重的文章,重点在于发现鲁迅睁开眼看的视野,感受其改造国民性的精神,这一阶段的阅读推荐的文章以《呐喊》《彷徨》中的名篇为主,如《阿Q正传》《在酒楼上》《孔乙己》《故乡》……也多是教材中所选,但是重读文本、细读文本绝对和以前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文本细读的过程结合了网络的运用,把网络虚拟课堂和教室实体课堂结合了起来。一方面,学生大多数时间是在教室里细读文本,思考记笔记;另一方面,我们又充分利用了网络工具,每周有两节的网络交流课,在这两节课中,学生去浏览一些和鲁迅有关的网站,搜集相关文本信息,参看一些研究性文章,在网上进行交流评论。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与评论,我在网上建立了一个属于我们班的博客:“青藤”()在博客中,我精选了一些有含金量的文章,对需要学生细读的文字上进行了特殊处理。在学生细读文本这一环节,我推荐的文章主要以解读文本为主,比如:从叙事心理看《祝福》的批判指向(孙文辉);无人悲哀的死亡──读《孔乙己》(孙绍振);孔庆东解读鲁迅(孔庆东);重读《伤逝》(黄书泉);《孔乙己》:叙述者的选择&(钱理群)……细读文本的过程还需要一些教学小技巧的设置,比如孙绍振的这篇《无人悲哀的死亡》是我重点推荐学生阅读的,那么,在文本的后面我设置了一个表格,在表格中要求学生作者所评到的鲁迅笔下所描绘的三个场景进行信息提取,同时,写出自己的评价。其实作为老师的我们对鲁迅作品进行讲解的话,又何尝不是需要借助一些研究鉴赏类的文章来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呢?与其我们先读再把我们的理解逐步分解传给学生,倒不如直接把大量的鉴赏类文章交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提取信息、思考甄别能力。
我们一周的6节教学课通常是这么安排的:3节课精读文本;2节课读网络文章;1节课交流探讨。因为资料的充足掌握,这样,“课堂实体教学”里,老师和学生都取得了主动权,基本上每周我们都会举办一个交流课,交流的主题就是“提问题”,由学生提出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大家共同探讨。有许多问题可能是老师也无法解决的,那就带着这个问题再去读文本。实际上,精读文本是一切的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才能真正地得以提高。所以,我非常重视这个精读环节。学生在文本细读这一方面有很大的提高,从学生的习作中可以看到,许多同学都选择把对鲁迅的某一篇文章细读作为自己的收获总结,比如张洁解读了《风波》;肖超华解读了《药》;李婉婷解读了《在酒楼上》,我们来选取一段看看:
特别的水乡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印象中的水乡总与采莲小调,莲叶荷花,甚至是油纸伞,马头墙联系在一起,梦里水乡水气泱泱却总让人魂萦梦绕。在江南的杏花烟雨里,水乡必须是水气迷蒙的;大多有关水乡的文字里,水乡必须是仙境,婉约含蓄。然而鲁迅却在《风波》里,一反常规,刻画出更真实明晰,更充满生活世俗气息的另一面。
一开头,“临河的土场上,太阳渐渐的收了他通黄的光线了”。倘若换一个人写,必定不会用“土场”这个土气十足的词。古典一点的许是会用“石矶”或是“被似水年华萦绕得光滑的小石码头”。再有,“花脚蚊子在下面哼着飞舞”,有几人能留意到蚊子还有花脚不花脚之分?或者,有几人肯将“蚊子”这种所谓的“俗物”搬上台面?作家大多可是忽略不计的。可鲁迅就是反其道而行,他还要将蚊子的“嗡嗡嗡”写成“哼着飞舞”。这难道不是真实有味吗?
文中的乌桕叶是个很重要的意象。《西洲曲》里有“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这般描写,清风徐来,乌桕沃若。但《风波》有别之。开头“场边靠河的乌桕树叶,干巴巴的才喘过气来”。依据上下文并根据地理知识分析,此时的江南水乡正处于伏旱,赤日炎炎,于是一个“干巴巴”形象刻画出树叶的质感,可触;“才喘过气来”不失幽默地再现当时场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不假。其次,七斤嫂“透过乌桕叶,看见又矮又胖的赵七爷正从独木桥上走来,而且穿着宝蓝色竹布的长衫”,于是风波起;后来赵七爷成功“复仇”,转入乌桕林,扬长而去。可以说,乌桕树是这场风波的无声见证者,贯穿全文。
鲁迅笔下水乡的“特别”就在于真实有味。
&&&&&&&&&&&&&&&&&&&&&&&&&&&&&&&&&&&&&&&&&&&&&&&(选自张洁《&风波&文本细读》)
钱理群先生提出研究鲁迅有三个基本观点:1、研究鲁迅,是我们的权利:鲁迅属于我们每一个人;2、鲁迅可以不断地研究,因为鲁迅的作品是常读常新的,鲁迅是说不尽的;3、作为中学生也可以研究鲁迅,因为我们能够找到与鲁迅心灵相通的通道,从而对鲁迅有属于自己的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自我发现。这三个观点的提出,实际上打消了学生对研究鲁迅的顾虑,在心底感到自己也是可以打破权威提出一家之言的。
研究和阅读是同步的,并不是作品读完了,再来研究。而是一旦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了兴趣点,就沿着这个点纵深钻下去。为了给学生研究提供方便,这一阶段,我们大部分课堂采取了网络课堂的上课方式,给学生大量的观点有冲突的研究材料。比如,“青藤”博客中推荐的文章,有名家评论:对鲁迅极力推崇的,如李泽厚先生的《鲁迅才是真正的深刻与伟大》;也有与之截然相反的观点,如余杰《鲁迅是个叛徒》,范泓《看苏雪林怎么论鲁迅》;同时,也有一些不知名的作者的文章,如《我不喜欢鲁迅》。这些不同类型的文章旨在激发学生的思考与辨别力。以李子康的文章为例:
横眉对鲁迅
——说说鲁迅作品中的“负能量”
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的重彩无人能够抹去,他在黑暗的时代爆发出讨伐的声音,他是“民族魂”,他是伟大的战士,他是民族危亡大厦将倾时的在高处召唤国人的强音。
在我的心目中,鲁迅以笔作剑、口诛笔伐,很多时候攻伐有余而包容不足,这并没有影响鲁迅的伟大,但却使他在我心中只能是一位师爷、大作家或勉强算是个思想家,而不是大文豪、巨匠、圣贤。
对我来说,鲁迅或许更像是一位刻薄的、牙尖嘴利的朋友,寸步不让,时刻让人警醒,促使我不断思考从而提升自己,但他不是我心中的导师,他没能给予我心灵和灵魂上的感悟。况且由于年代久远,鲁迅作品时代性又特别强,所以很难使我产生共鸣,窃以为其作品中有一定的“负能量”,学习需谨慎。
“负能量”的心理学解释大致是能迅速引发人的负面情绪、心理、思想的东西,我所述鲁迅先生作品中的“负能量”并非指其作品就是传播“负能量”、以“负能量”为内容,而指其中有某些元素易误使人产生不好的想法,尤可见于先生几篇著名的短篇小说。如《狂人日记》、《伤逝》等等。不可否认,这些作品都是批判现实的力作,但是都容易让人意志消沉。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见到谁都以为对方要“吃人”,甚至以为哥哥和他都吃了妹妹。
“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
鲁迅笔下的这个人物表现出了深受盘剥而导致的癫狂、错乱和迷失,应该说是十分出彩、精妙、到位的。但是,当你一想到这是个习惯了人吃人的社会,至亲都不放过,可能在你无意间就残害了谁,而唯一认识到“人在吃人”的被主流认为是精神病,最后竟然被“治愈”了!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毫不自觉地吃着人或者被人吃!而在已经形成一定秩序的社会表象掩盖下,人连作困兽之斗的资格都没有,因为都不能意识到自己已是困兽。或许这种“无限恐怖”正是鲁迅需要表达的警醒世人的效果,但也许是迁就当时社会思想状况,实际上隐隐放大了某些元素,这些元素会放大读者的一些情绪。有的人因此觉醒,为不被吃、不吃人而战斗,也会有人因为看不到出路而自我放弃。
我们知道,鲁迅作品中的很多典型人物都出自平民阶层,这很好地反映了当时中国人的生存环境,而且其中几乎没哪个人物参与过政治,硬要说有的话,或许就是阿Q闹过革命吧。所以说虽然鲁迅对世情人心的把握可以说已经到了入微的境界,他能准确描绘出不同人的不同心理,像涓生和子君婚后感情变淡,阿Q的精神胜利法,其精妙有趣令人咋舌,但是鲁迅只是说出了现象,没有讲原因,于是我们把鲁迅作品中的大部分悲剧都归咎于“封建礼教”、“社会压迫”、“人性沦落”,但是鲁迅从来不曾在作品中提到这些词汇,也没有抱着某种政治理想侃侃而谈,这对于处在那样环境中的作家来说是很不常见的,胡适提倡西学,陈独秀李大钊竭力宣扬共产主义,大家都在向前找寻中国的出路,鲁迅在用文字刻印背后的疮痍。我认为这也是鲁迅值得肯定的地方,他时时刻刻都起到了警醒世人的作用,同时他保持了自身文人的纯粹,因此中共一大书记陈独秀栽了,鲁迅直到今天仍被冠以“伟大”。但这同样是鲁迅被人诟病的地方,真正伟大的大文豪是包容的,批评的好的,但痛苦中的人民往往更需要指引和安慰。托尔斯泰的《复活》是一本思想特征鲜明的小说,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的觉醒和自我救赎再次与中国先哲“人之初,性本善”和鸣,聂赫留朵夫想明白要娶马斯洛娃以偿还他所亏欠她的后,“流下了欢喜的泪水”,并为马斯洛娃的案子东奔西走,随她流放到西伯利亚,一路上帮助穷苦的人,看尽世道,最后成为一个与自己出身的贵族圈子格格不入的“觉醒者”,纵然无法真正改变世界,但人性的光辉再不能被肮脏的世道埋没。托尔斯泰在这本书中多处引用斯宾塞的政治观点,表达了他自己的社会主义观,也着重描写了聂赫留朵夫分地给农民和帮助贫农的情节,这或许有刻意的痕迹,但更加体现出宽容和仁慈永远是人类高贵的美德。鲁迅或许并未学会博爱,因此他的尖锐和犀利往往就是刻薄与狭隘,同样写的是困窘的人,给读者感受截然不同。
中国现代作家中还有一位爱写草根,也很有名,他叫金庸。金庸出生于战争年代,成熟于思想文化斗争激烈的时代,只身赴港,同样饱经挫折苦难,但与鲁迅不同,金庸作品让人联想到一个词——“相信”。金庸相信努力会有回报,相信人的双手可以创造自己的生活、能解救自己,相信公道永存、天道酬勤。因此郭靖、杨过等一干大侠,在水深火热中成长起来,流过无数血、汗、泪,无论出身如何,凭心中侠义,都是屹立天地间的好男儿。而在鲁迅作品中,理想远大、接受过良好教育的进步青年多年以后无所事事、混吃等死,物质条件击溃自由恋爱,普通人苦苦挣扎不能出头。这是一种猛烈的攻击,但一位真正的灵魂导师,应该带给人前进的勇气和力量而不是认清现实后的绝望。聂耳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谱写了《义勇军进行曲》,号召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起来,鲁迅并未能带来这一种力量。
不论你是谁,生在哪个时代,都应该有颗包容的心,少一点狭隘和刻薄,这个世界就多一点爱和温暖。
从文章中,我们看到这位学生提出了鲁迅作品中传达的“负能量”,认为鲁迅放大了某些因素,因此显得刻薄狭隘,同时,与托尔斯泰、与现代通俗文学大家金庸作比较,对鲁迅进行了批驳。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观点呢?我认为:每个人的阅历不同,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同,有人喜欢鲁迅,自然也有人不喜欢鲁迅,成人世界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的学生?退一步说,谁又能很绝对地说学生文中提到的那些“负能量”是不存在的呢?会质疑、又不偏激不正是这篇文章所传达出的写作态度吗?所以,我们要尊重学生有价值的思考,有许多东西,需要有一定的阅历才能明白,不必急于求成。所以,自从学生在开题阶段提出这个论题之后,我就予以支持。
基于上述几个环节,学生再来言说鲁迅就水到渠成了。但是完成一篇总结性的文章至少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思考方向,积累素材
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可能会触摸到一些兴趣点,那么这个兴趣点就可以成为思考的一个方向。比如,学生赖文海在专题开始不久,就感觉现在读的鲁迅和以往接受的鲁迅不同,便想到一个话题:如何读鲁迅。在这个话题后面,他写了两点感想:1、所谓授,必须受,若单方情愿,则是一种强加,鲁迅被戴高帽是强制性的,说白了,是明目张胆的利用。2、紧迫的时局,淡化了鲁迅知识分子的独立形象,而战士、斗士的形象被高扬,而其孤独的姿态自然被推翻。有了这两点思考后,该生就来找我交流这个话题,我推荐给了他一本书《解读语文》,序言是孙绍振的一篇文章:《读者主体和文本主体的深度同化与调节》,这篇序言对该生的影响非常大,似乎构成了他后来写作的一个理论依据。随后,在我们的网络课程中,该生查阅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在笔记本中分类整理为:“论点论据”专题;“写作协助材料”专题。整个材料积累下来大概有一万多字。
整理思路,撰写开题报告
在经历大约一个半月的专题学习之后,我和学生正式步入了开题阶段。首先,我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写作题目定下来,拟定一个提纲,每位学生的提纲我都进行了精批,基本上和每个同学都做了面与面的交流;接下来,我整理一个表格,把学生的题目和提纲列在上面,选定两个下午的连堂课时间进行开题报告,在进行开题报告时,我邀请同科组的老师来听课参与点评。课堂上,按着学号的顺序,学生逐一阐述自己的写作提纲,有些同学甚至还做了PPT,在座的每位同学都有质疑和点评的权利,对于比较优秀的文章提纲,大家当堂表态通过,对于有争议的,我们一起商议,谈谈从哪个角度切入会更好;最后,对于那些没有通过的提纲,我在课下和学生继续交流,寻找切入点。
筛选资料,完成文章
我的开题报告在放暑假前夕结束,那么一个假期的时间正好是学生酝酿、修改一篇文章的好时机。40天的暑假,我要求学生在前20天完成自己的创作,通过网络的形式传给我,10天时间我对这些文章进行了审批,最后又留了10天时间留给学生定稿。终于,开学初,当一篇篇文章传到我手中的时候,我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分量。
鲁迅专题是学生在高二做的最后一个专题,高三一开始,便是为迎接高考紧张的复习。第一次全区统考时,我惊喜地发现,我们班平均作文分48分,比以往惯常的4分整整提高了5分,18位同学作文上了50分(满分60分),其中李婉婷的作文拿了全区唯一的满分。我仔细来看学生的一篇篇作文,真的在这些作文中看到了鲁迅的影响:在让学生写今年江苏省高考题“留住童真”这个话题作文时,许多学生都用到了鲁迅的材料,他们回忆专题学习中就有一篇《触摸鲁迅的童心》的文章。在最近一篇让学生以“谁做”这个话题写作文时,我又看到了学生写作中鲁迅的“影子”:
倘若不仅是在当今社会,并且也将与将来相伴,“不做主义”带来的终将是一个民族的湮灭,一个国家的衰退。郁达夫有言:“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此,若我们放任“不做主义”的持续蔓延传播,我们的民族不仅流血,还将留下苦泪,我们的国家不但会衰落,甚至会走向灭亡,奴隶之邦是没有前途可言的!(选自柳潇《拒绝不做主义》)
莫为看客,拯救民族品质危机,以美德的力量净化麻木的社会风气。傅雷曾言:“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民族的致命伤。”当民族美德被“只看不做”腐蚀而逐渐沦丧,又有几人能为正义伸张呐喊,为维护社会利益而批判不公?我们应重塑民族品质种弥足珍贵的部分——博爱、无私、怜悯之心。揭下“看客”的面具后,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原来所谓的“只看不做”只是自私自利,我们也可以勇敢制止路人乱闯红灯,也可以批评社会的不公与黑暗。因为我们不再是看客,而是民族美德的传承者,正义引导者。(选自李家兴《莫为看客》)
鲁迅先生很早就批判了这类明哲保身的看客。他们在灾难中绝不同情任何人。诚然,他们不陷害无辜,但不绝不反抗邪恶。他们只求苟活、苟安。难以让人容忍的是,他们麻木,“墙倒众人推时,他们跟着。破鼓万人捶时,他们也跟着。”他们如流动的沙丘,吞噬了生命,抹灭了良知,毒害了正义。面对此类人,我们又是否用道德来批评?面对此类事情,我们又是否只求苟安?是否如此冷漠、麻木?是否无动于衷?是否会让双眼选择性失明?是否让批评之语欲言又止?是否也因嫌麻烦或其他原因而袖手旁观,置身事外?“我们要选择去做而不是先衡量得失”,正如米兰所说,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责任,要知道;“你在哪里,中国就在哪里,你所站的那个地方,那就是属于你的中国。”“你怎样,中国就怎样,你是什么,中国就是什么。”让内心多一些光明,少一些冷漠,中国便不再黑暗。(赖文海《请别袖手旁观》)
等而不做的人,大有“明哲保身”风范,将自己高高挂起矜持如灯笼,通身闪烁着窃喜的红光。他们往往或以之为炫耀,或自以为手持充分理由。他们拒做出头鸟,当先马,四平八稳地置身于其中,对哭泣着哀求着的俗世充耳不闻,彰显了“强大”的国人素质。等而后做的人,则像烧开水的水壶,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动作。他们就如时代主流的外沿者,做,而不愿。他们亦曾冷漠、侥幸、自私、懒惰,但他们的灵魂最终仍会颤动,尽管带着责难与抱怨,然行胜于无,总归是做了。然而,尚有不等的人,心甘情愿地做,怀着责任与自豪去做。他们从不等待,从不抱怨,在不做者们的僵局终如利刃破冰。然而我们多数人,要么是灯笼,要么是水壶,乱哄哄地拥挤在一团,指责对方不做,却忘了看清自己的丑态。不等待,才会有前路;去做,才会有结果。那么,为何不大呼一声:“我来做!?”(黎佳瑜《我来做》)
管中窥豹,或可看到读鲁迅带给学生的影响。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柳潇同学的这句话不正源于我们专题中郁达夫悼念鲁迅的那篇文章吗?李家兴和赖文海同学同时对看客进行批判,何尝不是受鲁迅的影响?那么再看黎佳瑜同学的文字:“等而不做的人矜持如灯笼”“等而后做的人想烧开水的水壶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动作”“尚有不等的人,心甘情愿地做,怀着责任与自豪去做”这样形象化深刻的表述的背后难道不是受鲁迅文风的影响吗?
当看到学生在其他时刻与鲁迅相遇时,我心中充满了欣喜。因为我知道,专题教学的方向是正确的,当我们的学生有思想、会表达,懂审美的时候,高考真的是“小菜一碟”。
我的更多文章:
( 17:47:36)( 08:30:59)( 07:15:54)( 09:26:35)( 11:11:47)( 09:32:26)( 12:34:56)( 17:22:41)( 18:38:41)( 15:43:34)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鲁迅杂文的文学史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