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教育思想管理学思想及其对今作用

公考,家教,作文,写作,答案,中考,高考,语文,英语,培训,教师,律师,秘书,文秘,作业,辅导
&>&&>&孟子的政治管理思想
孟子的政治管理思想
论孟子的政治管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者:张晓利
指导教师:孙金荣
(山东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泰安 271018)
【摘 要】在我国的传统管理思想中,先秦儒家的思想因其原创性,在我国历史的各个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孟子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思想,价值尤为突出。本文着重分析孟子思想中的政治管理思想,通过对其系分析,阐释其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现实价值,以更好的树立我国政府形象,推动我国民主政治现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政治管理 背景 特征 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历史进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也是我国进行现代化的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在发展着的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以其博大精深在我国历史进程中熠熠生辉。当然,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拥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作为与其相继的孟子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更是起着特殊的作用和地位。孟子从当时的时代特征出发,对孔子的思想做出了新的诠释,在遵循孔子思想的前提下,努力提升儒家学说的精神品格。其中,他的“仁政”、“王道”、“民贵君轻”等政治管理思想影响深远。
1孟子政治管理思想兴起的背景
首先是社会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问题严重,连年的战争,给生产力造成极大破坏。到了战国后期,战争的规模又不断升级。饱受战争之苦的是广大平民,因此,人民的反抗情绪日益增长。有的国家发生了平民暴动,人民为躲避战乱,大量逃亡,社会一派混乱。
其次是政治背景。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各个诸侯国先后经过变法改革,已经开始建立起封建主义的政治制度,他们通过相互征战逐渐走向统一,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已经成为历史潮流。
再次是经济背景。在连年不断的激烈的战争下,社会经济受到破坏,地主阶级中一部分是由原来奴隶贵族转化而来的;另一部分是由军功或工商业者、小生产者上升而来的新阶层。前者对于旧制度在心理上存有依恋,受传统思想影响比较深,能够较多地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主张统治者通过教化和德治,来缓和阶级社会矛盾,以此达到国治民安。后者思想激进,倡导变法,提倡耕战政策和法治主
义,建立新的封建主义的社会秩序。孟子正是旧贵族转化而来的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因此他的思想既有旧制度的保守影子,同时又体现着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的一面。
2孟子政治管理思想的特征
孟子的政治管理思想在其思想领域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他的分析系统而深入,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并且在我国历史中的各个朝代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2.1从“性善论”出发阐释“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人性论”,在性善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学说,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孟子·公孙丑上》云:“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不忍人之政,即仁政也,孟子由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四心,推出人性本善,并进而认为这是仁政能够推行的原因。
孟子的仁政学说,体现了其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孟子·公孙丑上》云:“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此外,孟子认为,只有重
民、爱人、善待他人,才是实践了做人的道理。“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总之,从政治管理的角度看,孟子“性善论”说的提出是独具匠心的,他的“性善”说的目的不在于从哲学的角度揭示人的类本质中的自然属性,而是把这一理论作为他的社会政治观的逻辑起点,来为他建构“王道仁政”,以为其理想社会大厦服务,也就是说孟子所推崇并终身致力于的“王道仁政”的社会政治思想,与“性善”论具有内在的逻辑推理关系。
2.2民本思想—强调“民贵君轻”
孟子的民本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他在《尽心·下》中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著名的论断,显现出孟子提倡国家在进行整治管理时应该关注民生,体恤民情,将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人民群众的地位比较重要。在此著作中,他还提出“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意思是说诸侯的珍宝只有三样,即土地,人民,政事。以珠玉为珍宝的人,必定会殃及自身。在这里,孟子从反面强调不关心百姓和政事,最后的结果就是趋于灭亡。
孟子民本思想有以下主要内容:一是与民同乐。《孟子·梁惠王下》云:“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民以乐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二是仁民爱物。《孟子·尽心下》云:“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三是正道得民心。《离娄·上》云:“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2]
2.3政治管理的两种制衡因素—“分”与“和”
关于“分”的内容。《孟子》中提到:“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二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也就是说治理天下不可能一边耕种一边又干他们的事情。有官吏的事情,有平民的事情,而且一个人,就需要各行各业的产品。如果一定要自己造出来的才用,这是让天下人疲于奔命。所以说有人劳动脑力,有人劳动体力;劳动脑力的管理人,劳动体力的被人管理;被人管理的养活人,管理人的被人养活。这里强调的就是要把国家治理好,就必须有执行国家管理和研究国家管理的专门人员,就必须将国家管理工作与其他职业划分开来,实现社会分工,实现管理工作和脑力劳动的专门化,并应由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者为管理人员提供生活资料。因为没有这样的“分,”,.天下人就会疲于奔命忙乱一团糟,整个国家整个社会是要倒退的。[3]
所谓“和”是指处于不同等级和不同社会结构中的人要亲和相敬,互相合作。“和睦”是管理活动的最佳境界,“和”是保障管理活动能够不断进步发展的重要方法。《孟子》中指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其强调适宜的天时,有利的地势,都比不上“人和”。“人和”即是指人与人之间团结和睦,人际关系和谐;组织内部上下齐心,组织外部搞好公共关系。这里尤其是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只有达到了“和”,才能保证国家和政权的稳定。[4]
孟子的政治管理思想,贯彻了将“分”与“和”统一起来,以求得社会整体繁荣的。“分”与“和”作为政治管理中的两种制衡因素,因此,要保持社会整体有序地发展,必须通过“分”与“和”这两种组织方式的有机运作来实现。“分”的目的在于保证社会管理系统有一定的层级结构,“和”的目的在于保障管理系统的有序和稳定。现代社会管理中所谓的“分”与“和”就是分工与合作,在这
方面,《孟子》中的“分”与“和”的理论具有极大的超前性。
2.4王霸之辩—奉行王道主义
王霸之争是春秋礼法之争的延续,孟子特别蔑视实行霸道的齐桓公管仲君臣,称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认为天下 “定于一”是一种王道的 “一”,而非霸道的“一”。在孟子看来,齐宣王“辟土地,朝秦楚”的做法,是对内不实行仁政的,必然招致百姓的反对,对外专行霸权,必然引起邻国的反对。
孟子主张实行王道,认为实行王道才是平治天下的最好办法。认为实行王道主义的前提是拥有圣贤的君王,君王应当有仁爱之心;王道主义的措施是保民,《梁惠王上》云:“保民而亡,莫之能御也。”保民即保护人民,因此要做到安民、养民、教民,以做到君民和谐,社会安定。[5]这里,实行王道是与孟子所提倡的“性善论”“民本思想”“和为贵”等的思想的内在相一致的。
3孟子政治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孟子的政治管理思想,内容丰富而极成体系,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创新,他的思想主要是站在君与民的关系的角度上,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行分析,他的上述思想对我国社会政治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对我国政府形象的树立也有重要作用。在今天,研究孟子思想可以使这种思想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下获得新的生命力,可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其新时代的价值,使其有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3.1仁德管理的必要性
孟子提倡的仁政思想对我国现代和谐社会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孟子的政治管理思想是建构在以仁德为核心的基础上的。仁既是指人之所以为人应具有的仁义忠恕的道德,又是指社会运行发展应实施的仁政德治之道。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作为人之所以为人的人道核心,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各个领域,确立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征。
《孟子》中“仁政”思想对中华民族产生过很深的影响,因此至今也应引起人们的认同感;它要求君主或当政的官员,心甘情愿为人民办事,顺乎民意,先富后教。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政府的职能受到质疑,一方面,一些政府人员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缺少仁德的管理思想,同人民群众发生冲突,对社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恶劣影响。另一方面,政府腐败现象严重,对内不能做到公平、公正、民主,因此不能做到廉政建设,给社会的正常的政治建设带来负面影响,这是因
为政府内部缺少德治。因此,现今社会应当继续发扬传统文化中的先进思想,提升政府人员素质,真正建立“君与民”的和谐关系。
3.2 重视以人为本—推动民主政治建设
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曾经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历史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决定力量的观点,是孟子的民本思想继承和发扬,它有利于我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特征,以始终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孟子的民本思想,为当今大众的主人翁意识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确立提供有力的思想基础。中共十七大报告也提出:“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的一切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思想和我们党强调的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有一定的统一性。百姓安,才能天下安;百姓富,才能天下兴。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德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样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不断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
3.3 分工合理,和谐进取
我国政府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既体现了公平,也体现了效率。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尊重诉求、和谐相处和共进共生的社会,也体现出分与和的统一。
首先,强调在各种活力竞相迸发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各个阶层和群众的权利诉求、民主诉求、公正诉求以及政治诉求,充分凝聚他们当中的有效力量,使得他们能依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为社会做贡献;其次,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因素共同发展,达到和的程度;最后,做好整合和凝聚工作,从整体上把握,以使社会的成员合理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并能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3.4反对霸权,促进和平
冷战结束以后,虽然世界和平与发展趋势在进一步增强,战争的力量和危
险大大削弱,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某些大国或强国依靠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欺负、压迫和干涉他国内政,妄图在世界上称王称霸,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任务和责任。任何国家都不能以任何借口干涉他国内政,更不能恃强凌弱,侵略、欺负和颠覆别的国家。
中国始终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中国反对霸权主义,也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标本兼治,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努力消除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我国的做法也是对孟子王道主义路线的继承和发展,以“仁政”来实现全世界的和谐发展。
当今世界的发展,己经将人的自由与解放,摆在了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进步的首要目标的位置。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和谐统一,已经成了新世纪人们不懈追求的崇高境界。反对战争、维护和平、抵制霸权,是世界上所有具有仁德思想的人们的共同呼声。
总之,孟子的政治管理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仍有现实意义,他的思想在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作用是根深蒂固的,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也是要以孟子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等为依撑的。
【参考文献】
[1][3]孙金荣 杨棣 赵金科 孙文霞《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构建》,图书编号:
ISBN 0,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69-70页
[2] 张铁民 《孟子解读》,图书编号:ISBN9,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7年第1版,第63-64页
[4] 王娜 《孟子的国家管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第13-15页
[5] 杨泽波 《孟子评传》,图书编号:ISBN,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第1版,第148-161页
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孟子》的国家管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孟子》的国家管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22:11:56|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孟子》的国家管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
官方公共微信浅谈孟子“人和”思想如何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应用
来源:品质管理部 作者:袁 勇 发布时间: 10:12:04
孟子在《公孙丑下》第一章中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著名观点,极大地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他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孟子指出在战争中,天时、地利、人和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战争的胜败,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既不是天时,也不是地利,而是人和,即是否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对于企业管理来说,“人和”就是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导致一个企业衰败破产的根本原因也往往不是来自外部的竞争,而是由于内部的矛盾和冲突。孟子重视“人和”效应,可以说是他的人本管理主张和“民贵君轻”思想合乎逻辑的发展。通过对《孟子》的学习,现对孟子的“人和”思想如何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应用作一浅谈:   一、“以德服人,中心悦而诚服也”——推行情感管理   孟子认为对被管理者要“以德服人”。不应“以力服人”,在管理中要多用说服教育的方法,反对用压制惩罚的手段。他在《公孙丑上》第三章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他在《尽心上》第十四章又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在《离娄下》第二十八章上他又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里提出了两种不同的领导方法或曰管理模式:一种是“以力服人”,即凭借手中的权力,靠规章规度惩罚等对被管理者实行压服;另一种是“以德服人”,即靠领导者的道德榜样,人格魅力,通过说服教育,和被管理者进行感情交流与思想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前者属于传统的古典管理模式,后者是现代才兴起的情感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可以说是以人为本,重视企业内部和谐等管理理念的进一步具体化。现代许多著名企业家都承认感情投资是实行企业内部和谐,使职工与企业结成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方式。通用汽车公司总裁墨菲说:“我认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须具有了解别人的能力,并能够同部下充分沟通。我个人尤其重视沟通这一渠道。”“沟通是事业成功的关键”,英国独立广播电台总裁普劳芬女士谈到企业负责人对企业员工进行“友善地询问和关切的聆听都是必要的。”《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原则》一书中提出的最伟大的管理原则之一是:“你要得到别人的忠诚和认同,必须先给他人忠诚和认同。”日本企业家则总是这样告诫世人:“爱你的职工吧,他们也会百倍地爱你的企业。”所有这些说法同孟子可谓不谋而合。   二、“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培育团队精神   孟子在《离娄上》第八章上说:“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家和国之所以破败灭亡,首要原因是内部矛盾,自相攻击,相互拆台,为外敌提供可乘之机。企业的兴衰成败也是如此,自身原因始终是第一位的。孟子从反面立论,从正面理解,也就是说一个国家,一个单位,关键是加强自身的团结,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对一个企业来说关键就是要用共同的理想信念把人心凝聚起来,培养企业的团队精神,这样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一位管理大师说:“合作是一切团体繁荣的根本。”英国铁路公司总裁彼得派克说:“唯有劳资关系和谐,双方同心合作,企业才会有蓬勃的发展。”英国另一位公司总裁皮京顿也指出:“在一个大企业中,如何创造合作亲善的关系,便是管理者的最大责任。”而德国西门子公司的历届领导人都坚持这样一个信念:“一个公司要兴旺发达,每一个员工都必须为个人利益团结一致,愉快而高效地工作。”和谐的人际关系正是这家历时150多年的著名公司至今仍长盛不衰,保持着强大活力的重要原因。正如《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原则》一书所总结的:“一大批长期、热忱,有认同感的员工是持久成功的关键”,一个公司的成功“有赖于员工团结合作以实现共同的目标,而不当的冲突和竞争足以毫不含糊地毁掉一个组织。”   三、“以佚道使民”——实行弹性管理   同“以德服人”相联系,孟子还提出了“以佚道使民”的主张。他在《尽心上》第十二章上说:“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根据他的说明,“以佚道使民”至少应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取于民有制”(《滕文公上》第三章),对租税徭役的征发应依制度而行,并有一定的限制;二是“勿夺其时”或“不违农时”(《梁惠王上》第三章)。这是指徭役的征发要避开农忙季节,不打乱正常的农业生产秩序;三是“制民之产”(《梁惠王上》第七章),就是要发展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让人民拥有自己的私有产业,保障人民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使其“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梁惠王上》第七章)。从管理思想的角度说就是要实行弹性管理。具体说,就是采取比较宽松、灵活、更富有人情味的管理方法,对员工的困难给予更多的同情和关心,并尽可能帮助解决。近年来许多美国的公司推出了弹性管理的新举措。这种新举措的现实依据是:待工人愈好,公司收益愈大。也就是做到工人与公司的双赢。孟子的思路同上述主张是完全相通的。他的“以佚道使民”,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就是民“虽劳不怨”。又说:“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梁惠王下》第十二章)也就是统治者实行宽松式的统治,人民会更努力更忠诚,这也是一种双赢。   四、“隐恶而扬善”——重视正面激励   “隐恶而扬善”是《中庸》第五章中提出的一个重要原则,意思是说对一个人要少说缺点和不足,多讲优点和成绩,少批评多表扬。“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其斯以为舜乎!”这就是说,舜喜欢体察平常人浅近的话语,他遮盖别人的坏处,宣扬别人的好处,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原因吧。《中庸》是子思的著作,乃思孟学派的重要典籍,因为他提出了现代管理学十分重视的一个原则—正面激励原则,所以放在此一并分析。事实上孟子对于这一原则是颇能心领神会并出色加以运用的。尽管齐宣王自己都承认他有好勇、好好色三大毛病,但孟子还是巧妙得体地从积极方面加以鼓励和肯定。对齐宣王不忍见牛“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梁惠王上》第七章)所表现的仁爱之心,极力予以称赞,大有“见人一善而忘其百非”的风度。这充分说明孟子是很懂得在管理中运用激励原则的。米契尔o拉伯福在所著的《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原则》提出:“现代行为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人们会去做受到奖励的事情。”因此强调“只有在别无选择而且绝对需要时,才动用惩罚和制裁。正面的奖励是塑造长期行为的根本方法”。因此,用适当的激励方法,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已成为管理的核心。孟子的管理思想21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孟子的管理思想21
孟子的管理思想;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的不断加剧,起源于西;关键词孟子民本观人才观义利观;Menciusthoughtofmanageme;AbstractWiththerapiddeve;KeywordsmenciusThepeople;目录;引言......................;1.孟子生平简介................;2.孟子
孟子的管理思想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的不断加剧,起源于西方的管理思想在中国已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要使西方的管理思想更好的运用于中国的管理实践,就要结合中国的文化特点,使西方的管理思想中国化,儒家的管理思想正为我们提供了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源泉。孟子作为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其学说中的的民本思想、人才思想、义以生利等思想在现代社会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 孟子 民本观 人才观 义利观 Mencius thought of management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creasing competition, Originated in the western management thought in China has appeared the phenomenon of soil and water disaffected, to make better use of western management ideas in management practices, will be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ulture, The sinicization of western management ideas, Confucian thoughts of management is to provide us with the source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encius, as an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figure of the Confucian, Its theory of people-oriented thoughts, thoughts of talents, righteousness to the raw ideas also have important guidance value in modern society. Key words
mencius The people of this concept
View of talent
Justice profit outlook 目
录 引言 ..................................................................................................................................................... 11.孟子生平简介 .............................................................................................................................. 22.孟子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 22.1.孟子的民本管理思想 ........................................................................................................... 22.1.1.顺民心思想 ................................................................................................................. 22.1.2.有恒产者有恒心思想 ................................................................................................. 32.1.3.与民同乐思想 ............................................................................................................. 32.2.孟子的人才管理思想 ........................................................................................................... 32.2.1.尊贤使能,俊杰在位思想 ......................................................................................... 32.2.2.以诚待贤思想 ............................................................................................................. 42.3.孟子的义以生利思想 ........................................................................................................... 42.3.1.先义后利思想 ............................................................................................................. 42.3.2.利益分配思想 ............................................................................................................. 53.孟子儒家管理思想的贡献 ...................................................................................................... 53.1.对孟子民本主义的继承发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 53.2.德法并重思想的借鉴――“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结合 ................................... 6 结束语 ................................................................................................................................................. 8引
言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经济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同时,科学技术也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又对我们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所以,无论我们的政府、企业还是其它组织,都应以新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去适应这种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一切新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同时,我们还要认真学习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系统的学习孟子的管理思想,对于我们搞好当前的管理工作是大有裨益的。
11.孟子生平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鲁国人(今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仉氏。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魏、晋之后却传出子车、子居、子舆等三个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生卒年月因史传未记载而有许多的说法,其中又以《孟氏宗谱》上所记载之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较为多数学者所采用。在十五、六岁时到达鲁国后有一种说法是拜入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但根据史书考证发现子思去世时离孟子出生还早几十年,所以还是如(《史记》)中所记载的受业于子思的门人的说法比较可信。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2.孟子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2.1.孟子的民本管理思想 2.1.1.顺民心思想战国时期的孟子认为,统治者能否得到或保有天下的关键即在于能否得到民众的拥护,民心的向背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 ”(《孟子》)意思是说,夏桀和商纣走向灭亡的原因是丧失了民众的支持;丧失了民众的支持就是失信于民,丧失民心。赢得天下的最好方法是:立信于民,获得民众的支持就赢得了天下。获得民众支持的好方法是获得民心,获得了民心就获得了民众的支持。获得民心的好方法是:满足民众想要的,民众厌恶的,就不要强加在他们身上。2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高等教育、中学教育、孟子的管理思想21等内容。 
 孟子的管理思想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的不断加剧,起源于西方的管理思想在中国已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要使西方的管理思想更好的运用于中国的管理实践,就要...  2 孟子政治管理思想的特征孟子的政治管理思想在其思想领域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他的分析系统而深 入, 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并且在我国历史中的各个朝代...  孟子学说中的的民本思想、人才思想、 王政思想、义以生利等思想所渗透出的企业管理思想成为我们研究现代企业管 理思想的重点。研究孟子学说中渗透出的企业管理...  论《孟子》管理思想对企业管理的启示_企业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论《孟子》管理思想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摘要: 《孟子》一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结晶,书中所体现...  孟子思想不仅适用于意识形态领域,同样也适用于各行各业的 管理。 要管理好企业和下属,首先要管理好自己 孟子曰: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  浅谈孔子,孟子的儒家社会管理思想_社会学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浅谈孔子,孟子的儒家社会管理思想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为核心,结合道教,佛教思想的。既然儒家如此...  二、“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一加强企业的团 队精神 重视“人和”即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孟子管理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和谐 是由共同...  从孟子思想看成功之道_管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傅佩荣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从孟子思想看成功之道时间: 2006 年 9 月 15 日 19:30-21:30 地点:清华大学就业...  重组织---儒家的管理思想 重组织 儒家的管理思想――先秦诸子管理思想论纲 儒家...先秦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他们的学说是先秦儒家学说 中最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孟子思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