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试管婴儿实验室放儿子,是在实验室里面选好吗?

解:图A中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氨气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答案为:不断运动的【解决问题】(1)将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物送到试管的底部;故答案为:将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的底部;(2)氨气溶于水生成氨水,氨水属于碱,因此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可以用固体NaOH和CaO干燥;故答案为:B(3)在收集氨气时,试管口放好一团棉花的主要目的是:收集更多的氨气,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混入杂质;铵态氮肥与碱反应放出氨气,因此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氮肥的用途是:能使植物叶色浓绿,枝叶茂盛,增产增收等;氨气也可采用常温下用浓氨水与固体烧碱混合的方法制取,因为是固体与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因此不需要加热;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故答案为:空气;碱;能使植物叶色浓绿,枝叶茂盛;固体与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2H2O22H2O+O2↑;分析:图A中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氨气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将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物送到试管的底部;氨气溶于水生成氨水,氨水属于碱,因此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可以用固体NaOH和CaO干燥;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在收集氨气时,试管口放好一团棉花的主要目的是:收集更多的氨气,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混入杂质.铵态氮肥与碱反应放出氨气,因此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氮肥的用途是:能使植物叶色浓绿,枝叶茂盛,增产增收等;氨气也可采用常温下用浓氨水与固体烧碱混合的方法制取,因为是固体与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因此不需要加热.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分子的性质、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铵态氮肥的检验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2010?滨州)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明很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热量放出.[设计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1)小利猜想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也可能是氧气.小利猜想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2)小宁打开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3)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U型管A端红墨水液面下降,其原因是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是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是什么?(1)小明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碱性.(2)小军认为,纯碱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另一种物质有可能是Na2CO3,小宁认为不可能,他可选用稀盐酸试剂来验证另一种物质是否是Na2CO3;(3)小明在转移实验一所得溶液时,不小心手上沾有部分该溶液,小明应该如何处理: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表达]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
科目:初中化学
12、小明把“探究鱼漂内气体的体积和成分”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小明通过查阅资料获知:这种鱼漂内氧气约占1/4,其余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氮气.探究分两步进行.(1)测量鱼漂内气体的体积.方法A:用医用注射器取鱼漂内气体,测量其体积;方法B:如图所示,在水下刺破鱼漂,用量筒采取排水法收集鱼漂内气体并测量体积;你认为测量结果不准确的一种方法是,理由是.(2)探究鱼漂内气体的成分.(现有两瓶鱼漂内的气体)
验证漂内含有氧气
验证漂内含有二氧化碳
科目:初中化学
是否只有纯净的氧气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呢?小明在检验某瓶气体是否是氧气的实验之后提出这样的问题.为探究该问题,小明进行如下实验:取A、B、C、D四个相同的集气瓶,分别往其中装入、、、的水,然后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得到四瓶不同体积比的氧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然后依次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试验,观察是否复燃.结果为:只有A瓶气体无法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而B、C、D瓶气体可使带火星木条复燃.(1)实验时,先要制取氧气.请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答:&2H2O+O2↑2H2O22&.&2H2O+O2↑.(2)如图Ⅰ、Ⅱ分别是氧气的制取装置和集气装置.根据你书写的化学方程式,I中的制取装置应选B(填“A”或“B”);集气装置的b(填“a”或“b”)端与氧气制取装置相连.(3)根据该实验,小明将得出的结论是不纯的氧气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4)在气体检验时,常有如下的描述:“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容器中,如果木条复燃,则该气体为氧气”.通过本实验,你对本句话有什么新的认识?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2013?仪征市一模)水滑石化学式为:[Mg6Al2(OH)16CO3]?4H2O(相对分子质量为602),是环保型阻燃剂.它受热时生成4种不同的氧化物,请写出该物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6MgO+Al2O3+CO2↑+12H2O[Mg6Al2(OH)16CO3]?4H2O6MgO+Al2O3+CO2↑+12H2O.在医药上,水滑石还能作为抗酸药,作用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等,某研究型学习小组要测定一种市售的水滑石药片中水滑石的质量分数.[查阅资料]水滑石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6Al2(OH)16CO3]?4H2O+9H2SO4═6MgSO4+Al2(SO4)3+CO2↑+21H2O.药片中除了水滑石外含有一定量的辅料--淀粉等物质.[提出猜想]小华想将该药片放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完成测定;小明想通过水滑石与硫酸反应原理来完成测定,请你参与探究.[设计方案]他们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小华的方案,称取10.0g市售的水滑石药片研磨成粉末置于通风橱中,充分灼烧至质量不再减少,再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6.1g,减少的质量即为二氧化碳和水的总质量,则可求的水滑石药片中水滑石的质量分数为90.3%.小明的方案:(1)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取10.0g市售的水滑石药片研磨成粉末,进行实验.[说明]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B装置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2)操作步骤①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打开弹簧夹C,在A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③称量F的质量④关闭弹簧夹C,慢慢滴加稀硫酸至过量,直至D中无气泡冒出⑤打开弹簧夹C,再次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⑥再次称量F的质量,得前后两次质量差为0.44g.(3)问题探究B、E装置的作用分别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除去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若没有G装置,则测定的水滑石的质量分数会偏大(填“偏大”、“偏小”、“不变”).实验选用稀硫酸而不选用稀盐酸的理由是用盐酸会使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4)数据计算根据实验数据,可求得水滑石药片中水滑石的质量分数为60.2%.(写出计算过程)[方案评价]在上述实验方案中,你认为合理的实验方案是小明(填小华或小明),另一个方案不合理的原因是“药片中除了水滑石外含有一定量的辅料-淀粉等物质”中的淀粉受热会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而使结果偏大,.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I:牙膏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牙膏的生产中常添加一种摩擦剂.这种摩擦剂是由某种自然界中分布很广的矿石A,经过一系列加工而制得的极细小的轻质碳酸钙粉末,其生产过程如下:试回答:(1)写出&C、D两种物质的化学式&CCO2DCa(OH)2(2)写出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0(3)反应③制轻质碳酸钙粉末后,还要通过过滤(填操作)将其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主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II、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本地所产矿石A的纯度,利用下图装置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实验原理】:测定一定质量的矿石A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的体积,根据密度求出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根据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算出矿石A中碳酸钙的质量,进而求出矿石A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步骤】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在试管B中加入10克矿石A,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C、D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C管的液面上加一&层油,并将分液漏斗A和试管B用长导管E连接起来.③记录C中液面刻度(C为带有刻度的玻璃管);④由A向B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⑤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中B液面刻度,计算得到气体的体积为V&mL(经查,该气体密度为ρg/L);⑥计算气体的质量并由此求出矿石A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分析】(1)小明同学认为在实验前要将矿石A&全磨成粉末状,你认为他的目的是:使矿石A中的碳酸钙能被稀盐酸充分反应完;(2)小洁同学认为该实验的设计中最经典的是连接仪器A和仪器B的橡胶管E,你认为如果没有橡胶管E,则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何种影响?滴加的稀盐酸会将试管B中空气排入C管中,使测得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偏大.(3)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时,如图准备好装置,在C、D两管中装好水且液面相平,提高D管,C、D管之间能产生稳定的液面差,则气密性良好;(4)通常实验前须估算药品用量,如果实验过程中,发现盐酸的量不足,应中途加酸还是重新实验:清判断并说明理由重新实验,因为中途加酸,装置中的气体会逸出..(5)实验结束时同学们才发现由于粗心,小伟将植物油加到了D管的水面上,大家一致认为由于该粗心将会导致测得的矿石A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产生误差,你认为该误差是偏小(填偏大或偏小).(6)化学老师看了他们的实验设计后,对他们的设计方案和合作意识、探究精神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对他们进行启发: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测反应前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之差来求得,于是他们又在烧杯中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测定:
&&&&&&&&&&&&&&&&实验次数项目
所取矿石A的质量/g
所加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物质的质量
&110.6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数记的分析和计算:①当所取矿石A和稀盐酸的质量比3:25时,矿石A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②矿石A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③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氧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气体.制取氧气的方法有许多种,有些只适合在实验室使用.
(1)使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原理(写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KMnO4K2MnO4+MnO2+O2
(2)根据自己选择的制取氧气的方法,结合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①指出仪器A、B、C、D、E的名称:
A酒精灯&B试管C铁架台D集气瓶E水槽.
②加热制氧气选用装置是a,收集氧气选用装置是e或f,其中选用f装置收集的氧气纯度高.(装置选用上图装置,填写序号回答)
③用装置a制氧气,用装置f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移开酒精灯,以免试管发生炸裂,其原因是若二者颠倒试管温度骤然降低,水会倒吸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④用装置f收集氧气实验中,当看见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原因是开始出来的气体不纯,混有空气,当看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能把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这样才能收集到高纯度的氧气.
解:(1)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是: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KMnO4K2MnO4+MnO2+O2;
故答案为: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KMnO4K2MnO4+MnO2+O2;
(2)①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可知仪器分别是:酒精灯、试管、铁架台、集气瓶、水槽;
故答案为:酒精灯、试管、铁架台、集气瓶、水槽;
②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以采用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反应物均是固体,属于“固体加热型”,所以选择发生装置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更纯净;
故答案为:a;e或f;f;
③实验室用加热固体药品的方法制取氧气时,若用排水法收集,应先移导管后熄灯,防止试管温度骤然降低,水槽内的水倒吸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故答案为:将导管移出水面;若二者颠倒试管温度骤然降低,水会倒吸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④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等试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再开始收集,因为开始出来的气体中含有试管内的空气;
故答案为:开始出来的气体不纯,混有空气;连续均匀冒出.
(1)根据加热高锰酸钾的反应物、生成物解答;
(2)①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回答;
②根据选择装置的标准判断;
③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注意事项解答;
④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等试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再开始收集,防止收集的气体不纯.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验室试管刷规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