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测量电池内阻:内阻测量值偏大是因为串联了电流表,电流表内阻使电流偏小,进而导致内阻偏大吗?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物理
已知某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V,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约为0.6A,为了测出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A:电流表A1:量程为0.6A,内阻已知为0.20ΩB:电流表A2:量程为3mA,内阻已知为20ΩC:电阻箱R′:最大阻值999.9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0.6AD: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A待测电池,一个开关及导线若干.(1)为使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可顺利进行,需从两只电流表中选一只改装为电压表,若要将选中的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1.5V的电压表,需给该电流表串联一个Ω的电阻.(2)某同学现已按图(1)设计好了测量的电路图,在图(1)甲、乙两圆圈中分别填入正确的电流表字母代号.(3)图(2)所示的实物图中已根据(1)图设计的电路连接好部分线路,请补充完整.(4)接好电路后,请你简要写出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步骤和所需测量的物理量
科目:高中物理
题型:阅读理解
(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电压为6V、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自由下落的重物质量为lkg.图所示为一条理想的纸带,单位是cm,g取9.8m/s2,O、A之间有几个计数点没画出.①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②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量△Ek=.③如果以v2/2为纵轴,以下降高度h为横轴,根据多组数据绘出v2/2-h的图象,这个图象应该是.且图象上任意两点的纵坐标之差与横坐标之差的比等于.(2)(8分)某同学想测量一段电阻丝的电阻率,其中使用了自己利用电流表改装的电压表.整个实验过程如下:A.测量电流表的内阻.按图1连接电路,将电位器R调到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闭合开关S1,调整R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然后保持R的阻值不变,合上开关S2,调整电阻箱R′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达到半偏,记下此时R′的阻值;B.计算出改装电压表应串联的电阻R0的值.将电阻R0与电流表串联,则R0与电流表共同构成一个新的电压表;C.将改装的电压表与标准电压表接入如图2所示的校准电路,对改装的电压表进行校准;D.利用校准后的电压表和另一块电流表,采用伏安法测量电阻丝的电阻;E.测量电阻丝的直径和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F.计算出电阻丝的电阻率.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完成下列问题:(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选不同的位置测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d.其中一次测量结果如图3所示,图中读数为mm;(2)已知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为200?A,若当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正好是满偏刻度的一半时R′的阻值为500Ω.要求改装后的电压表的量程为2V,则必须给电流表串联一个阻值为R0=Ω的电阻;(3)在对改装后的电压表进行校准时,发现改装后的电压表的测量值总比标准电压表的测量值小一些,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A.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偏小,造成串联电阻R0的阻值偏小B.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偏大,造成串联电阻R0的阻值偏小C.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偏小,造成串联电阻R0的阻值偏大D.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偏大,造成串联电阻R0的阻值偏大(4)在利用校准后的电压表采用伏安法测量电阻丝的电阻时,由于电压表的表盘刻度仍然是改装前电流表的刻度,因此在读数时只能读出电流表指示的电流值a.测量电阻丝的电阻时,可以读得一系列a和对应流经电阻丝的电流b.该同学根据这一系列a、b数据做出的a-b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电阻丝的电阻值为Ω.
科目:高中物理
题型:阅读理解
(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电压为6 V、频率为5 0 Hz的交流& 电源上,自由下落的重物质量为lkg。图所示为一条理想的纸带,单位是cm,g取9.8m/s2,O、A之间有几个计数点没画出。
& ①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 。
②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ΔEp=&&&&& ,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量ΔEk=&&&&&&&&& 。
③如果以v2/2为纵轴,以下降高度h为横轴,根据多组数据绘出v2/2-h的图象,这个图象应该是&&&&&&& &&&&。且图象上任意两点的纵坐标之差与横坐标之差的比等于&&&&&&&&&& 。
(2)某同学想测量一段电阻丝的电阻率,其中使用了自己利用电流表改装的电压表。整个实验过程如下:
A.测量电流表的内阻。按图1连接电路,将电位器R调到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闭合开关S1,调整R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然后保持R的阻值不变,合上开关S2,调整电阻箱R′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达到半偏,记下此时R′ 的阻值;
B.计算出改装电压表应串联的电阻R0的值。将电阻R0与电流表串联,则R0与电流表共同构成一个新的电压表;
C.将改装的电压表与标准电压表接入如图2所示的校准电路,对改装的电压表进行校准;
D.利用校准后的电压表和另一块电流表,采用伏安法测量电阻丝的电阻;
E.测量电阻丝的直径和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
F.计算出电阻丝的电阻率。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完成下列问题: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选不同的位置测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d。其中一次测量结果如图3所示,图中读数为    &&&& mm;
(2) 已知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为200??A,若当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正好是满偏刻度的一半时R′的阻值为500Ω。要求改装后的电压表的量程为2V,则必须给电流表串联一个阻值为R0 =&&&&&&&& &Ω的电阻;
(3)在对改装后的电压表进行校准时,发现改装后的电压表的测量值总比标准电压表的测量值小一些,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    )
A.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偏小,造成串联电阻R0的阻值偏小
B.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偏大,造成串联电阻R0的阻值偏小
C.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偏小,造成串联电阻R0的阻值偏大
D.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偏大,造成串联电阻R0的阻值偏大
(4)在利用校准后的电压表采用伏安法测量电阻丝的电阻时,由于电压表的表盘刻度仍然是改装前电流表的刻度,因此在读数时只能读出电流表指示的电流值a。测量电阻丝的电阻时,可以读得一系列a和对应流经电阻丝的电流b。该同学根据这一系列a、b数据做出的a-b图线如图5所示,根据图线可知电阻丝的电阻值为&&&&&&&&& Ω。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1届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一中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模拟试卷(理综)物理部分
题型:实验题
(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电压为6 V、频率为5 0 Hz的交流&电源上,自由下落的重物质量为lkg。图所示为一条理想的纸带,单位是cm,g取9.8m/s2,O、A之间有几个计数点没画出。①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②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量ΔEk=&&&&&&&&&。③如果以v2/2为纵轴,以下降高度h为横轴,根据多组数据绘出v2/2-h的图象,这个图象应该是&&&&&&&&&&&。且图象上任意两点的纵坐标之差与横坐标之差的比等于&&&&&&&&&&。(2)(8分)某同学想测量一段电阻丝的电阻率,其中使用了自己利用电流表改装的电压表。整个实验过程如下:A.测量电流表的内阻。按图1连接电路,将电位器R调到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闭合开关S1,调整R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然后保持R的阻值不变,合上开关S2,调整电阻箱R′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达到半偏,记下此时R′ 的阻值;B.计算出改装电压表应串联的电阻R0的值。将电阻R0与电流表串联,则R0与电流表共同构成一个新的电压表;C.将改装的电压表与标准电压表接入如图2所示的校准电路,对改装的电压表进行校准;D.利用校准后的电压表和另一块电流表,采用伏安法测量电阻丝的电阻;E.测量电阻丝的直径和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F.计算出电阻丝的电阻率。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完成下列问题:(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选不同的位置测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d。其中一次测量结果如图3所示,图中读数为    &&&&mm;(2) 已知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为200&A,若当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正好是满偏刻度的一半时R′的阻值为500Ω。要求改装后的电压表的量程为2V,则必须给电流表串联一个阻值为R0 =&&&&&&&&&Ω的电阻;(3)在对改装后的电压表进行校准时,发现改装后的电压表的测量值总比标准电压表的测量值小一些,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    )A.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偏小,造成串联电阻R0的阻值偏小B.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偏大,造成串联电阻R0的阻值偏小C.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偏小,造成串联电阻R0的阻值偏大D.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偏大,造成串联电阻R0的阻值偏大(4)在利用校准后的电压表采用伏安法测量电阻丝的电阻时,由于电压表的表盘刻度仍然是改装前电流表的刻度,因此在读数时只能读出电流表指示的电流值a。测量电阻丝的电阻时,可以读得一系列a和对应流经电阻丝的电流b。该同学根据这一系列a、b数据做出的a-b图线如图5所示,根据图线可知电阻丝的电阻值为&&&&&&&&&Ω。(1)29 900 (4分)(2)D
(3分)(3)2.04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物理
在测定电阻的实验中,通常有半偏法,替代法:(1)在测电流表内阻Rg的实验中,使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当S2断开,S1闭合,且R1调到9900Ω时,电流表指针满偏转到0.2mA,再闭合S2,将R2调到90Ω时,电流表指针正好指在刻度盘中央,则电流表的内阻Rg=R2=90Ω.此值较Rg的真实值是偏小.(填偏大、偏小或相等)(2)在用替代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测量电路如图2所示,图中R是滑动变阻器,Rs是电阻箱,Rx是待测高值电阻,S2是单刀双掷开关,G是电流表.①按电路原理图将图3(图中已连好4根导线)所示的器材连成测量电路.②实验按以下步骤进行,并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A.将滑动片P调至电路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最下端,将电阻箱Rs调至最大,闭合开关S1,将开关S2拨向位置“1“,调节P的位置,使电流表指示某一合适的刻度IG.B.再将开关S2拨向位置“2“,保持P位置不变,调节Rs,使电流表指示的刻度仍为IG.假设步骤B中使电流表指针指示的刻度为IG时电阻箱的阻值为R0,则Rx=R0.
科目:高中物理
有一电流表A,量程为1mA,内阻rg约为100Ω.要求测量其内阻.可选用的器材有:电阻箱R0,最大阻值为99999.9Ω;滑动变阻器甲,最大阻值为10kΩ;滑动变阻器乙,最大阻值为2kΩ;电源E2,电动势约为6V,内阻不计;开关2个.导线若干.常用的测量电路图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a.断开S1和S2,将R调到最大;b.合上S1,调节R使A满偏;c.合上S2,调节R1使A半偏,此时可以认为A的内阻rg=R1.试问:(1)在上述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可变电阻R1应该选择R0;为了使测量尽量精确,可变电阻R应该选择滑动变阻器甲;电源E应该选择E2.(2)认为内阻rg=R1,此结果与rg的真实值相比偏小.(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科目:高中物理
有一电流表量程为2.5mA,内阻未知,右图为测定电流表内电阻的实验电路图(1)某同学进行如下操作:A.合上K1;B.合上K2;C.观察R1的阻值是否最大,如果不是,将R1的阻值调至最大;D.调节R1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E.调节R2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F.记下R2的阻值.把以上步骤的字母代号按实验的合理顺序填写在下面横线上空白处:①C;②A;③D;④B;⑤E;⑥F.(2)如果在步骤F中所得R2的阻值为600欧姆,则图中电流表的内电阻Rg的测量值为600欧姆.(3)如果要将第(2)小题中的电流表A改装成量程为0~5V的伏特表,则改装的方法是跟电流表串联联一个阻值为1400欧姆的电阻.(4))图所示器件中,是测定电流表内电阻的实验中所需的,请按照实验电路图,将器件连接成实验电路.
科目:高中物理
(1)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A、适当加长摆线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D、单摆偏离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摆动的周期其中对提高测量结果精度有利的是AC.(2)有一电流表,量程为1mA,内阻rg约为100Ω.要求测量其内阻.可选用的器材有:电阻箱R0,最大阻值为99999.9Ω;滑动变阻器甲,最大阻值为10kΩ;滑动变阻器乙,最大阻值为2kΩ;电源E1,电动势约为2V,内阻不计;电源E2,电动势约为6V,内阻不计;开关2个,导线若干.采用的测量电路图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a.断开S1和S2,将R调到最大;b.合上S1,调节R使满偏;c.合上S2,调节R1使半偏,此时可认为的的内阻rg=R1.试问:(ⅰ)在上述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可变电阻R1应该选电阻箱R0;为了使测量尽是精确,可变电阻R应该选择滑动变阻器甲;电源E应该选择电源E2.(ⅱ)认为内阻rg=R1,此结果与rg的真实值相比偏小.(填“偏大”、“偏小”、“相等”)高中物理电学关于电流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电流表必须与电路串联
B电流表所测得的值比真实值小C电流表的内阻越大,则测量值越准确
D电流表的内阻越小,则测量值_百度作业帮
高中物理电学关于电流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电流表必须与电路串联
B电流表所测得的值比真实值小C电流表的内阻越大,则测量值越准确
D电流表的内阻越小,则测量值
高中物理电学关于电流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电流表必须与电路串联
B电流表所测得的值比真实值小C电流表的内阻越大,则测量值越准确
D电流表的内阻越小,则测量值越准确答案是C,但是不明白B、C、D。请给详细地解释一下。
B电流表得的值就是真实值,不然你用它干嘛C电流表阻值越大,分的电压越大,用电器的电压愈小,其电流也就小了(这是真实值,只是与没加电流表相比变小)故不准D电流表阻值小,分的电压小,用电器电压变化不大,电流都是一样的,所以准些
B电流表自身有一定的电阻使电路总电阻增大电流减小,所以偏小C电租越大会使电流越小,影响就越大D与C相反
因为电流表本身也有一定的电阻,在串联的过程中会起到分压的作用,也就是使电路的电阻变大,所以测得值比实际值小当前位置:
>>>一伏特计有电流表G与电阻R串联而成,如图所示,若在使用中发现此..
一伏特计有电流表G与电阻R串联而成,如图所示,若在使用中发现此伏特计的读数总比准确值稍小一些,采用下列哪种措施可能加以改进(&&&)A.在R上串联一比R小得多的电阻B.在R上串联一比R大得多的电阻C.在R上并联一比R小得多的电阻D.在R上并联一比R大得多的电阻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D试题分析:灵敏电流计的量程很小,可以串联一个较大的定值电阻改装成电压表,根据,现在若电压表读数比准确值小,要使测量值与准确值相等,则要让电流大一些,所以应适当减小总电阻,故应在R 两端并联一个大电阻,所以A、B错误;若并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其并联电阻会比并联的电阻阻值还要小,电流增加的太多,所以应并联大得多的电阻,使并联电阻稍有增加即可,故C错误、D正确;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一伏特计有电流表G与电阻R串联而成,如图所示,若在使用中发现此..”主要考查你对&&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串并联电路:
由额定值确定混联电路中最大值的方法: (1)串联电路中电流都相等。当额定电流不同的元件串联时,为使各元件都不被损坏,该电路允许的最大电流应为各元件额定电流的最小值,然后求得允许加在该电路两端的最大电压、最大功率。 (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当额定电压不同的元件并联时,为使各元件都不被损坏,并联电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应为各元件额定电压的最小值,然后以此求得并联电路的最大电流、最大功率。 (3)对混联电路,先分析并联部分的最大允许电压等于并联各元件额定电压的最小值),然后根据求出并联电路的总电流,把与串联元件的额定电流相比较,最小电流作为整个电路允许的最大电流,再由计算出最大电压。串并联电路:
几个常用的推论: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其中任一部分电路的总电阻。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其中任一支路的电阻。 (3)n个相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等于一个电阻的n分之一:(4)多个电阻并联时,其中任一个电阻增大或减小.总电阻也随之增大或减小。 (5)并联支路增多,并联电路总电阻减小。 (6)大电阻和小电阻并联,总电阻近似等于小电阻的阻值。大电阻和小电阻串联,总电阻近似等于大电阻的阻值。 (7)如图所示分压电路中,总电阻与串联段电阻变化情况相同。 分压电路:
将滑动变阻器按图连接成的电路就是分压电路。 (1)不论P、B间接的电阻大小如何,P、B间的电压的变化范围为:0~U。当P由B端向A端移动时,从0至U变化。 (2)若P、B间连入的电阻很大,即远大于电源内阻r时,P、B间的电压近似与P、B间长度成正比,即。这在实验操作的方便程度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若P、B间接入的电阻足远小于电源内阻时,当滑片p从B端向上移动的一段范围内,变化很不明显,只是在接近A端的很小范围内才发生明显的变化。在实验操作上要注意避免这种情况。
发现相似题
与“一伏特计有电流表G与电阻R串联而成,如图所示,若在使用中发现此..”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7641938419137882141520638428538330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物理测量电池内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