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论语雍也第六第6则,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当前位置:
>>>《论语·雍也第六》载:“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
《论语·雍也第六》载:“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段记载反映了孔子教育的基本思想是
A.启发诱导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D.有教无类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专项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论语·雍也第六》载:“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主要考查你对&&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教育思想:(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2)教育目标: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成“君子”。(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4)教学内容:孔子晚年整理编撰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五经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最基本教材。 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实践的指导思想。简单地说,就是对接受教育的对象,没有类别的限制,兼收并蓄,一视同仁地给予教育。孔子是平民出身的私学老师,了解下层人的疾苦和意愿,在其私学创办伊始,就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具体地说,凡是到了可以接受教育的年龄,又有志于学,不论贵贱、贫富、族类、国别、老少等等,都可以作为施教对象,一律给予平等教育。 孔子不但提出“有教无类”的口号,而且在办学过程中实践了这一方针。孔子私学对“自行束修以上”者,即交上点见师礼而又“志于学”的人都来者不拒。从孔子弟子的出身来看,既有贵族,又有贱人,贫者富者俱全;从国别来看,有齐、楚、晋、秦、陈、吴等国人,几乎遍布当时的主要诸侯国;从种族来看,有周人、殷人、夏人的后裔;从年龄来看,老少不一;从性格、志趣、品行来看,也各不相同。孔子打破了教育为贵族垄断的现象,顺应了文化下移的形势和平民接受教育的需要,这是一个重大突破。
孔子修订六经: 六经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经过多年的教学,孔子发现,“六经”并非完整无缺,尚有不少残篇断简和错乱重复。经过几十年的广搜博采,实地考察,他已经积累下许多珍贵的资料,于是,对六经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修订工作,实际上,是对历代文化,进行总结性的系统取舍和修订工作。孔子整理六经的方法是不同的,大体说来,应为:论次《诗》、《书》,修起《礼》、《乐》,序《易》传,作《春秋》。即对《诗经》、《尚书》加以取舍和编排而定型;对《礼》、《乐》则是修复起来的工作;对《春秋》是因旧史记而明垂教,是不作而作。经过这次整理,使六经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层面来为政治服务。
发现相似题
与“《论语·雍也第六》载:“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002191049649995311779798717107462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论语七则-选读中的成语》文字素材1(沪教版第六册)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论语七则-选读中的成语》文字素材1(沪教版第六册)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5|
上传日期: 10:08:4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论语七则-选读中的成语》文字素材1(沪教版第六册)
官方公共微信论语十则中第六 七句在对我们学习 做人上有什么启示_百度知道
论语十则中第六 七句在对我们学习 做人上有什么启示
7,可以知道自己的好与坏.看看别人6.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论语十则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告诉我们学习的态度,而不是做人的启示。
一个人的意志,信念等是否坚定,要经过实践或环境的考验来确定。
一个人的意志,信念等是否坚定,要经过实践或环境的考验来确定。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语十二章启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