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是如何让忘不掉一个人 心理学变成英雄或者魔鬼的?心理学

怎样才能让自己不沉迷游戏?
按投票排序
许多沉迷于游戏的人,深入了解之后不难发现,他们存在着人际关系、自尊调节、情感调控方面的问题。人际关系是人幸福感的重要源泉,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那些自尊不稳定的成瘾者而言,人际关系恰恰是他们痛苦的来源。作为一种社会比较的情景,人际关系容易产生种种自尊受挫体验,再加上成瘾者在情感调节上的问题,人际互动带给了他们诸多的痛苦。于是,这些人回避真实的人际接触,通过沉迷于游戏,去补偿现实生活中自尊的损失,并以成瘾行为去表达那些未被言语化的情感。沉迷游戏的人很多存在着情感表达不能的问题(述情障碍),即无法确认和辨识他们内在的情感状态,在语言与情感联结上出现了问题,导致无法以语言的方式去理解与表达情感。于是那些无法表达与识别的情感,便以成瘾的方式(一种见诸与行为的方式)得到表达,但成瘾者浑不自觉。所以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必须协助成瘾者去涵容和忍受自身的情感,学习以言语代替行动,经由以言语描述自身的内在状态。对于那些挣扎于无价值感、罪疚感、自我批判和羞耻感的成瘾者而言,当他们尝试与人接近时,忧郁变得更加严重,因此他们会退回到成瘾性的嗜好中,达到与世隔绝的快乐。虽然他们也深知游戏带来的痛苦,但无法解除对于游戏的沉迷,因为他们自身人格上的缺陷,他们需要以游戏的方式去补偿失落的自尊或宣泄未表达的情感。有些人主张限制游戏,认为是游戏导致了游戏成瘾症的出现,这恰恰是本末倒置的误解,是成瘾者自身的问题才导致了游戏成瘾的出现,并非游戏本身。正如世界上充满着食物,但只有少数人形成了对于食物的过度依赖。如何才能让自己不沉迷于游戏?当一个人内心拥有了充分的安全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性地能够感受到成就感以及与人联结的愉悦,那么便无需通过沉迷于某种嗜好去表达那些未被满足的需要。只是安全感的获得、人际关系的愉悦以及成就感的体验,并非轻而易举的事情,是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的心理品质。所以在这些品质未被充分获得之前,想要不沉迷游戏,决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根据我的生活经验,沉迷于任何事情无非有2个原因。一是实在无聊,打发时间。二是刷存在感/快感/成就感等。又是根据生活经验,我觉得有2件事情要做。1、想办法对游戏感到乏味。(针对原因2)2、想办法找到另一个兴趣来沉迷。(针对原因1)#我的生活经验来源于看网络小说。我刚开始看网络小说的时候,那状态用“沉迷”二字来形容一点儿都不过。我属于那种追求故事连贯性和完整性的人。为了不中断阅读,早餐中餐晚餐都是面包,一篇小说当天不看完不睡觉。接近一年的时间,我看了各种类型的小说。穿越、宫廷、现代都市、高干、虐男主、虐女主(好吧,还有耽美)……最后,我再也找不到感兴趣的文了。各种类型的文,我都了解其写作的套路。一点儿阅读的快感也没有,也就再也没有兴趣沉迷其中了。后来,我被各种杂文短文博文集之类的书吸引,自此转性了。#其实在我这个外行人看来,游戏也就那么回事。做任务,升级;打boss,升级;组团打boss,升级……关键是你觉得游戏是什么,有趣或者有意义没?如果你仍然觉得能从中获得乐趣,那就很难戒掉。所以,仅提供以下不一定靠谱方法:(1)到达顶峰法:修炼,以最快的速度成为大牛神人,所有游戏不在话下。(2)自我暗示法:游戏无聊透了,做任务,升级;打boss,升级;组团打boss,升级……哥每天做这些无聊的事情还不如出去晒太阳,还能补钙呢~(3)断网法:断网几天,培养新的习惯。在断网的日子里,赶紧找能打发时间的事情做。去运动呗,肌肉男魅力大;背个(借个)单反摄影去呗,将来用得到;实在想宅,就宅着学技术呗,技术宅比游戏宅更受欢迎~(4)网传有盲打改密码法、游戏里辱骂众人遭围攻法,有决心的话不妨一试哈~
这个问题我有必要答一下,因为我曾是一枚重度网游沉迷爱好者,13—17岁四年光阴全砸在网吧里,那时候不明白学习是为了什么,老妈还特别给我灌输读书无用论初二整一年的晚上几乎全花在看我妈打麻将,为的是她赢钱可以给点我网费拿去上网,所以看她打麻将我也显得特别耐心,我早餐不吃省下钱为的是去上网,我可以凌晨4点起床偷偷起床去网吧,而且精力旺盛,一点不累,我可以听家里的动静判断老妈是否睡着,然后偷偷起床去网吧通宵一整夜,我可以为了向家人证明我没去通宵,第二天强顶着困意去上一整天班(寒假工),当然我也被父亲抓过,然后在家被大姨妈二表姐三姨夫四表哥五姑婆全全围观进行集体批斗,我还被我父亲反锁在家里,甚至到最后连电视也不给我看,然后我可以趴在我家六楼的窗台上,看马路上来来往往的汽车,人行道上的行人,就这么看一个下午……但这根本无法根绝我上网好么,我还是变本加厉的去上网,那时候我认为最好的工作就是网管,因为在网吧认识一个网管,他每天都可以免费上四个小时网,那时候网游里的世界就是我的全世界……那时候最怕的就是停电,如果停电,我的处境就会显得很尴尬,活在这现实的世界里,,真特么尴尬……插一句:我觉得,对于一个玩网游成瘾的人来说,用什么样的方法论,建议之类都没用,就像一个重度撸管者,在他欲火焚身急切想要撸管的时候,根本不在乎撸管对他有什么危害,某种程度上,只能靠自己。也许在某个时刻自己突然醒悟了,突然觉得以前的生活多么操蛋了之后,才有可能根除,哪怕你心中还有一点点不舍,对自己的号念念不忘,只要这种想法没有完全剔除掉,还是会在你心中生根发芽。回到正文,我曾经也意识到网瘾带给我的危害,试过要戒网,但每一次熬不住都会有新的借口纵使我去上网,然后,有一次,偶然在QQ空间看到以前小学的小伙伴,他们三五成群的照片,我在电脑这头都能体会到他们的快乐,我突然觉得,那种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好么,我也想体会一下那种纯真的友谊,简单的快乐,可是让两个不同世界的人融入到一起未免也太尴尬,那是我想开始认真戒掉网瘾的一个开端,“当你全心全意梦想着什么的时候,整个宇宙都会协同起来,助你实现自己的心愿。”——保罗·戈埃罗《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嗯,后来当这种意识被我不断强化,重要的是我从未放弃过挣扎,总于在某一天我发现,对网游再也没任何兴趣。因为我有了更高的追求,而不仅仅局限在一个电脑银屏上。我向往更好的生活追求,我已经知道年少时自己是因为精神需求的匮乏导致我沉迷网游,所以我要让我的精神世界丰富起来,后来我接触到韩寒的杂文,他的行文让我非常喜欢,由于韩寒我又认识了王小波,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让我爱不释手,由于王小波我又知道了更大的世界,然后我发现文学可谓是精神世界的粮仓啊,“在发现了一个更大的世界后,你就会不甘心停留在原地”题主,我觉得你应该去寻找一下那些健康的,正面的,不会引人堕落的“更大的世界”。或者就像楼上所说的,去喜欢一个女生,然后发了疯的让自己变得优秀,这两种均是存在人心底里的内动力,然后再回过头来看看那些网游,相信它已经不会对你构成诱惑了。
当年放弃魔兽世界的原因是我醒悟到我总有一天会不玩这个游戏的,那现在玩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呢...然后就弃了
自控能力差就一定要外部力量强制约束。
先找个女朋友!
同意楼上胡鹏程的答案,在他的基础上补充一下:沉迷游戏不仅仅是现实中得不到的可以在游戏里满足,更是现实里遥不可及的,游戏里可以轻易得到!现实里金钱、名誉、成就等等的获取,需要一个人拥有这方面的天赋,比如想成为运动员你要身体条件好,想做程序员你要头脑灵活,而且只有天赋还远远不够。你还需要投入大量的努力、时间去训练这方面的技巧,最后在时机成熟、或许还要凭借一些运气,才能有所收获。而游戏呢?说真的对比现实就实在太容易了。金钱?打几个怪而已;成就?很多游戏连打死第一个怪、通过第一关都会给你一个“初出茅庐”的成就;名誉?单机游戏里各种主角拯救世界不说,网络游戏里永远不缺新玩家,即使你玩的很差,也总有比你更差,刚玩没多久的玩家存在。所以说,永远有比你更菜的,也就永远会有人觉得你是高手,回来崇拜你。游戏设计的初衷就是想让人能比较轻松地获得成就感。此外,游戏的竞争度比现实要小很多。以网游为例,任何玩家可以组队击杀副本boss并且获取高额奖励,在游戏世里,这没有任何问题,因为如果有一万个副本队伍,游戏服务器就能保证有一万个boss个玩家击杀,也就有一万份奖励给玩家领取。而在现实世界里,副本的奖励往往只有一份,就好比如果有一万家淘宝店卖同一款商品,那他们之间必然要有竞争,而不像游戏里能各打个的怪互不影响。所以综上所述,游戏相比现实更容易获取成就感、更容易满足虚荣心、竞争也不像现实那样残酷,所以也就更能吸引人。很多人沉迷是因为他们在游戏里得到了现实中的不到的(敲几下键盘、点几下鼠标就拯救世界了,真tm太容易了),然后用游戏里的成就感代替了本该在现实中通过努力获取的成就感。对他们而言,仿佛游戏成了现实,现实反而是累赘的存在(就像盗梦空间里那些做梦上瘾的人),对于这种人要走出沉迷,最重要的就是要意识到游戏的成就和现实成就之间最重要的区别:游戏里你能获得成就不是因为你NB,而是因为设计者刻意要让你得到的——人家就是想要你沉迷进去。说了那么多,应该能大致说明玩家沉迷游戏的主要原因了。既然知道了原因,我们就能对症下药了。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让玩家意识到现实和虚拟之间的区别,要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明白游戏只是一种娱乐活动,而不是用来从中不断得到成就感并为之上瘾的精神毒品。然后,需要给他树立一个现实生活中积极向上的目标,而且一定是要一个明确的目标(一旦无所事事就又会去玩游戏了)。让他为了这个目标制定计划并一步步实施起来——要忙起来,忙到没空想游戏。什么样的目标都可以,比如每天跑多少步,或是去打工,又或者是看多少书。总之就是要用其他的事情来代替游戏。最后自然是不要让他碰电脑了,至少是在一段时间内。
沉迷算是一种过度专注和的状态,如果想不沉迷游戏的话,转移注意力就好了,其实就是沉迷别的东西,可能相较游戏而言对楼主现在的状态而言比较积极的领域,比如看书、健身、追妹子...等等不过沉迷游戏本身也说明游戏很好玩,我觉得可以从更加积极的方面去转…
沉迷算是一种过度专注和的状态,如果想不沉迷游戏的话,转移注意力就好了,其实就是沉迷别的东西,可能相较游戏而言对楼主现在的状态而言比较积极的领域,比如看书、健身、追妹子...等等不过沉迷游戏本身也说明游戏很好玩,我觉得可以从更加积极的方面去转变这种觉得自己沉迷之后的负面状态,比如:1. 通过游戏这个话题去认识更多喜爱这个游戏的的玩家,去论坛更多的进行讨论和互动、扩展自己的交际圈,让游戏成为你的工具,而不是束缚你的牢笼。2.把对游戏的热情转移到对生活的热爱,其实玩游戏也能锻炼挺多品质的,比如运动时候想放弃了就想想自己练级的时候怎么坚持的,接触和学习一个新的东西时想想自己在游戏中如果学习新的战术、打法。可以沉迷的人一定是可以专注的~~推荐一个视频,一个国外玩家拍的关于如何拒绝沉迷游戏的(从业者掩面路过)
推荐暴露疗法:一次性打到你吐
不沉迷很简单。换句话来说我从来没有沉迷什么东西过。各类型的电影,各类型的电视剧,各类型的单机游戏,各类型的小说等等。想要不沉迷,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 :感到腻烦。 我通常爱上一个单机游戏就会一连2,3天一有空就在玩。不过2,3天过后那股劲就没了。就会不想玩。
上述答案都是很好的克服方法,多数很专业。我曾经也有这一段经历,不仅我有,我的战友也有。说到这你也应该知道我曾经的经历,克服很简单 。不是总是克制不住嘛,越克制越想,越想越克制。终于克制不住了,变本加厉破罐子破摔。来来回回…又内疚,自责,折腾的真蛋疼。问题很简单,方法很粗暴。不是想嘛,其实就是自己,狠不下心。对自己下不了手嘛。戒瘾没决心嘛。在这里寻求答案,方法,把希望寄托在这里,其实,在另一个角度上看,也是一种逃避责任的心理表现。。找一个强烈需要完成的任务,或严格要求的环境,通过外界逼迫你,让你没有机会接触你的网络世界,断绝你与游戏的联系。不停给你自己定下非做不可的任务,一天到晚忙个不停的人。他可能会有你所说的烦恼嘛。只有懒惰的人才会无聊。生活如此艰难。一心谋生,为了家人以后生活的更好做改善,哪有闲情逸致,去想你这样的问题呢。…
买一个玩不了网游的低配电脑
再用铁通2M宽带
这样你想玩都玩不了
也就不会上瘾
PS 如果你对连连看 纸牌这样的游戏也上瘾
那么你不用治疗了 直接出院
我觉得处理问题是要从原因入手。想要不沉迷首先要了解自己为什么会沉迷,对与这个可以参考简单的说 “对于游戏沉迷者来说,现实生活中某些精神需求极度缺乏满足,只能在游戏中获取,而这种精神需求又是极为重要的,所以,他们就沉迷在游戏里了”。沉迷程度轻而且自省能力够的,就自己弄明白自己缺少什么需求,对与这点可以借助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然后,再寻找一个可以同样满足这种精神需求的其他活动作为替代。程度严重的,建议通过心理医生解决第一次在知乎答题,觉得回答不好的请留情
当我意识到游戏里所有让你感到荣耀,兴奋的东西,都是在服务器上运行的数据,同时这些数据又是由一群程序员操控的时候,对于游戏我已经没有太大兴趣了。
不能让人沉迷的游戏不是好游戏
在小学的时候,我所遇到的问题是:如何才能玩到游戏。方法包括去找堂叔玩小霸王,攒零用钱去买掌上游戏机,去游戏机室(这个想起来有些恐怖,因为这都是不良少年活动的场所);
在中学的时候,我所遇到的问题是:如何才能够避免自己深陷进去一款游戏里面,尽管这游戏只是很一般的游戏,但我完全可以玩的不亦乐乎,暑假的时候可以十二点睡觉早上六点准时起床,朋友叫我去逛街什么的一律拒绝;
在大学的时候,我所遇到的问题是:怎么才能够找到一款让我沉迷的游戏。感觉全部游戏都无法让我专注地玩,只想着看看剧情,体验一下场景,还有尽可能快地通关;
出来工作后,我就感觉无法在一款游戏里面连续玩上两个小时之内了。和小学的堂弟玩iPad,玩不到一个小时就觉得大脑好累,屏幕上面那一大堆东西密密麻麻得让人招架不住。那么,现在问题就出来了,其实就是心态问题,当你没有任何负担没有任何压力,或者你觉得生活还是那么简单的时候,不管给些什么东西你都沉迷的,我小时候还沉迷过玩小石子呢,就是捡一大堆拇指大小的小石子,然后设想他们为各种各样的英雄人物,进行各种各样的以多胜少或者以少胜多的战役。因为当你观察小石子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它的某些特征,于是你会记住它并且赋予它各种属性。但是,现在呢,想的多了,想得远了和深了,就没有那样的闲情了。
学习软件开发,在学习游戏开发,玩游戏就没意思了。什么游戏都玩不上瘾,因为玩任何游戏都失去虚礼游戏里面的真实感觉了。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回事。
大多数人其实没有能力成为游戏专业人才,玩游戏玩一下可以,但是沉迷就需要检讨自己真的有没有这方面天才了? 看看游戏专业游戏制作的书籍,了解如何才能进入这个行业,如果发现你没有这反面天分,对不起,你就只是一个玩家。沉迷一件自己有把握的事情,比沉迷一件没有把握的事情结果不一样的。青少年家长应该有责任去发现孩子的兴趣,说教和洗脑式教育没有用,引导式教育才有用。 如,和孩子说,你这么喜欢游戏,那么你设计一个游戏的场景或画人物出来? 或你自己哼一个游戏中的歌曲,说出乐谱? 什么是天分,就是这些都轻松搞定。不过,虚拟世界的发展将来会超过实体世界,游戏的种类也会变化,游戏也会进化,不玩是不对的。人毕竟是社会的人,有社会属性,多接触社会,多接触实践会更丰富,这其实也说明我们的教育缺少太多社会实践。你让他去关心一下弱势群体,换换大脑。
一开始接触网络世界的时候是12岁,如今19岁,大一,最近刚刚从网络世界里脱离出来。一开始是喜欢看某个国产漫画开始混迹百度贴吧,起初是写写自己喜欢的CP文,写着写着居然也在那个贴吧的圈子里小有名气(贴吧里年龄层基本在小学到初中,最大的也就高一高二这样)。于是就正式开始融入那个贴吧的圈子。大概混了四五年这样。当时也是个中二的时期,天天满脑子想倒腾事儿。现实里封闭的性格好像在网络世界里悉数释放出来,和一群小伙伴和另一群人常常闹得天翻地覆。和人撕过逼,和朋友吵过架,争过吧主当过吧务,当过其他“党派”(就是想争吧主的一群人)的间谍。总之自己觉得自己生活还是很丰富的。后来一场大的撕逼,觉得自己迷之躺枪非常委屈。遂退了贴吧。然后经过朋友介绍开始去玩某款游戏。由于学校强制要求上晚修,也不是属于天天玩的那种。影响也是有的,比如上课的时候满脑子控制不住地想游戏,比如总是手痒痒的想刷那个游戏的贴吧。高考之后更加放纵的去玩,自己觉得玩得也是比较成功吧。有自己的朋友也当过什么帮会的管理,玩过pve也玩过pvp。又是经历了一件迷之躺枪的事,加上以前贴吧那群结仇的人捣乱,不玩了。这大概就是我混网络的整个经过。爸妈当时也劝过我无数次不要沉迷虚拟世界了,自己也会觉得自己很堕落。无数次试着叫自己别玩了,也大概就是坚持两周左右就会忍不住。一个圈子待久了就会发现其实网络的混乱并不比现实差,但是对比现实,网络比较好的就在于你可以变个id就是另一个人,或者直接关了电脑手机就能和它们say goodbye。不乏说网络有利处的人,利处必然是有,但是我个人认为太过于沉迷网络是一定弊大于利的。举个例子,我刚刚进大学的时候因为校园网没有接好,交了个在学校里非常优秀的男朋友。他是属于那种学校里很多小姑娘追的类型,奈何在我当时被门卡了的脑袋里,帅气的男朋友并不比网络给我的魅力大,所以在校园网接好后我又继续宅寝室敲键盘以至于分手。还有就是因为长期在虚拟世界,现实里存在着比较强的自卑心理。说话不敢直视别人眼睛,说话语速特别快,怕生,走路喜欢低头等等。这些都是网络带给我的。现在,生活费不用省着充点卡而是可以买好看的衣服,平时不用算着什么时候没课可以下副本而是和朋友随意出去晃悠,闲暇的下午可以看书,夜晚和朋友在操场看星星。我喜欢现在像是重新活了一遍的自己。
找个女朋友是最好的方法其次,新时代的到来不仅让人要考虑一下“沉迷游戏”是否已经变成了一个伪命题,不要看到这四个字,就当做洪水猛兽,尝试打开视界重新审视一下吧,记住这已经是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了心理学,教你怎样去看懂一个人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心理学,教你怎样去看懂一个人
上传于||文档简介
&&看​了​这​文​章​,​我​相​信​会​让​大​家​对​心​理​学​有​了​更​多​的​了​解​,​在​生​活​中​,​我​们​有​很​多​各​种​各​样​的​人​需​要​去​接​触​,​但​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要​用​不​同​的​方​法​,​这​文​章​教​大​家​怎​样​去​看​懂​一​个​人​,​这​对​大​家​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会​有​帮​助​的​,​希​望​能​帮​到​大​家​的​忙​。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4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为什么有的人在有过惨痛的经历后选择把不幸施加于他人,而另一些则选择避免让他人经历类似的不幸?
在电影里,好人往往选择让他人不再经历同样或类似的不幸,大反派都是选择把自身经历过的不幸再施加给他人。美剧《犯罪心理》里就有很多童年遭受过不幸、长大后把不幸施加于他人的罪犯。什么样的因素促使他们做出不同的选择?如何防止遇上遭受过不幸的人,把不幸施加给他人的情况?
按投票排序
143 个回答
人从离开妈妈的子宫的那一瞬间开始,就开始面对各种复杂的环境、遭受层出不穷的不适感。子宫那种恒温恒湿、无忧无虑、最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是再也回不去了。但是为了能够生存下去,我们就需要发展各种应对环境要求、应对自身需要的策略。最初可以是哇哇大哭、身体抽动、大喊大叫,慢慢长大后不止会哭,还可以自己寻求食物、找合适的人获取满足,再大一些,就可以忍耐暂时的不适,朝向目标一点点的努力实现最终的满足了。人在寻求身心的满足和应对环境的要求过程中,内心总在有意无意的保持平衡。既不让自己内心没有新鲜体验,变得无聊空洞,又不让自己太过于忙碌、无暇顾及基本的身心状态。但是这种平衡也是可以有动态变化的。人既可以在高考的压力下拼命读书,一天只睡5个小时、学习超过15个小时,也可以长时间的无所事事,虚耗生命。这是内心的平衡力量的驱使下,内心有意无意做出调整的一种表现。所以,维持了满足身心需要和应付环境要求的心理动态平衡状态,是我们可以长久、稳定生活的重要力量。而创伤可以理解为打破了这种平衡,短时间内,突破了内心可以承受的焦虑。大量焦虑、极度的紧张让内心无法代谢,只能用更幼稚的办法来处理,即发生“退行”。平静状态下,处理问题的有效策略不起效了,转而使用更简单幼稚的办法来抵挡。这是为什么人在遭受重大创伤后,很多人喝酒、抽烟、甚至吸毒、自残的部分原因。尤其对于人格力量本身就不强,心理素质不佳的人而言,过度依赖于自我伤害的方式,使自己平静下来,是他们的核心问题。具体到题主的问题,所谓的好人,其实是从社会适应和是否有利于他人的道德层面来看的,而在深层心理学视角下,这是“利他”的方式来应对内心的创伤,通过帮助同样遭遇的人来做出象征层面的弥补,减少无能感。但是这样的代价比较少,也确实满足了社会的需要、客观上有利于他人。你提到的电影我没看过,但我对张国荣先生出演的《异度空间》比较熟,其中他饰演的心理医生阿占在高中时目睹女友为她割腕、然后坠楼,他内心遭受了严重的创伤、也极为愧疚。女友用剪刀切断动脉和身体下坠撞击他面前轿车顶部的画面不断闪回,玻璃爆裂的声音响彻他一个个被噩梦惊醒的夜晚。所以在成年的助人工作中,在面对因为失恋、哀伤的问题找他咨询的章昕时,明显他有内心个人情感的浮现(电影中,通过他谈话中不断“闪回”画面来表现这一点)。当然这时的自发回忆,已经不再是创伤性的紧张、惊恐反应,而是变成一般性的回忆,已经被内心整合,可以自由地表达和倾诉。而且,这段内心体验有助于他的咨询工作,更能感受和理解来访者章昕面对失恋、自残和与父母的沟通问题的感受,有助于帮助她走出心灵的困境。这是他使用了相对成熟和健康的“利他”防御机制。而“把伤害施加于人”,解释起来要比这个复杂得多,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术语,我尽力而为。其核心问题是“认同”,即通常所谓的一个人变得像另一个人的心理机制,以此既可以拓展自己的能力,也可以起到防御过度焦虑的作用。但这个不展开讲,只说涉及伤害他人的部分。一个攻击性事件的发生,必然涉及了两个角色:攻击者和受害者。往往我们看到的是,攻击者比较强大,受害者比较软弱、无辜,遭受不幸对待,惹人怜爱。但是我们把视角拉到攻击者的内心,就会发现,其实攻击者具备伤害他人能力、知道怎样可以伤害别人,往往与自身的经历有关——往往这个攻击者就是曾经的受害者。说得有些抽象,举例而言:我们上过学的人,都见识过校园暴力,但都是欺负人,男女生的方式,就有明显差别。大多数女生欺负人时,攻击者会辱骂、言语讽刺、挑拨大家和受害者的关系、背后说坏话等等,这是制造内伤(极端的情况先不说,的确网上最近女生群殴扒衣也是有的,但先讨论一般性的欺负);而男生的攻击者方式往往简单、直接一些——单挑或者群殴,二选一。这种性别差异来自于男女生攻击者自身经历的不同:男生在家里遭受更多躯体的虐待、女生则更多遭受的是言语的攻击,但他们在面对这些糟糕情景、面对无法处理的内心感受时,内心都发生了“攻击者认同”的防御。虽然表面上他们在家受到伤害是委屈、害怕的,但是内心如果能认同攻击者时,就尽可能远离了“受害者认同”带给自己的无能、无力、彻底绝望的糟糕感觉。虽然攻击与被攻击是一段负面、糟糕的关系,但相对而言,攻击者的角色是有力量的、强大而主动的,而受害者是无力的、懦弱和被动的。但是攻击者和受害者,这一对内在自体和客体的配对,以及连接他们之间的情绪,会一起内化到受害者的心里。只是在下一次,这些曾经的受害者,变成了攻击者。因为在内心内化的两个角色,他可以无意识的认同其一,而把另一个角色投射给对方。比如《还珠格格》中的容嬷嬷,她老人家为什么知道针扎可以蹂躏一个宫女的灵魂,那么兴奋于去针扎那脆弱、无辜的紫薇姑娘?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深层心理学视角下,会认为她早年也是这么一针一针挨过来的。个中滋味她最清楚,只是她内心太孤独了、太渴望别人可以了解这种痛苦了。所以逮着一个机会时,终于是可以施展一下,让另一个人知道自己无辜受害、满肚子委屈、生不如死是怎样一番刻骨铭心的体验了。这也就解释了曾经的受害者为什么会渴望成为攻击者,去欺负别人、去把自己的伤害让别人也体会一下:因为极度的孤独、因为极度的渴望别人能了解自己曾经遭受的苦楚与绝望。仿佛只有用这让对方感同身受的方式,才可以寻找一个可以体贴自己、体会自己痛苦的小伙伴。只是这攻击者\受害者,实在是在他的以往的体验中,没有学到、学会如何温和、善意地去表达这种伤痛的感觉。但是这深藏在粗暴行为下的感觉却一直都在隐隐作痛、一直都渴望走出内心压抑的重负,所以只好以“见诸行动”的方式来见到阳光、展示给别人和自己。可以简单说,遭受不幸经历的人,通过内化了向攻击者认同和向受害者认同的内在客体联接,试图在内心来面对创伤带给自己的焦虑、恐惧等糟糕情绪。但是这种配对出现的自体、客体联接,会折射到现实的人际关系中,通过让另一个人承担其中一个角色(往往就是让对方承担受害者),来重演曾经糟糕创伤的情景。因为一切记忆都会寻求再表达,一切创伤也会不断寻求再展现。所以,令人哀叹的是,如果一个家庭里有家庭暴力,往往会一代代延续,儿子被父亲打过,这个儿子长大了又打儿子,意识层面是说“叫你不好好学”、“叫你不听话”,潜意识层面却在表达“儿子,我真他妈希望你能理解我体验过的痛苦”、“爸爸,我爱你,因为我正像你曾经对待我的方式,来对待我的儿子,我和你是一样的”。于是身体的殴打变成了一种家族的文化:既是爱的表达、被理解的渴望,又是恨的延续、攻击的伤害。一代代的轮回,后之视今,亦如今之视昔。到这里,可以回答第二个问题了,如何中断这个痛苦的轮回。我觉得,从精神分析诞生那一天起、甚至佛教诞生的那一天起,人类就在回答这个问题。但是你也知道,弗洛伊德先生生前目睹了“一战”人类的相互残杀,“二战”刚开始时,迫于反犹太的纳粹的驱逐和迫害,客死于二战期间的英国,虽然他的咨询实践和精神分析理论,在那时已经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了;而佛教诞生后的2500年,无论印度、还是受到了强烈影响的中国,战争与屠杀就没有停止。从文革的大量整人、批斗,到当下城管打人、患者伤医,都在述说着曾经的受害者们,在用行动迫使另一群无辜的人,来理解与体验他们曾经遭受的创痛。而精神分析和佛教的理解和解释,既非常强大和完整,又貌似作用不大,可见单纯的理解并不足以拯救苍生,无论他说的怎样的艰深和正确。话题扯得太远了,我自己理解,对于每一个人体,我们都会遭受不同的伤害、经受不同的创伤,而心灵的成长注定在一次次的创伤中历练和完善。为了实现自己渴望被理解的夙愿,能以直接攻击别人让别人体会的方式,转变到更有人文精神、更象征化、更容易别人接受、甚至变成一种利他行为的方式,最核心的办法就是“觉察”。这是弗洛伊德临床实践的目的、也是佛教修行的目的。觉察,意味着你把内心糟糕、痛楚的感受,纳入到可以意识的范围、纳入到可以理性看待、可以言语诉说的层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机会做出选择,是继续重演、不断重复伤痛、以至于“子子孙孙无穷尽矣”,还是一点点地面对痛苦、承受痛苦,一点点地去表达这些伤心往事、一点点地寻求解脱,还自己一片内心清爽、自由的心境,给别人一段自在、温情的关系。无论到什么时候,我们都有得选择。直接攻击别人,某个层面是很爽的事情,既能让对方理解自己曾遭受的伤害、又能感觉自己强大、自己不再是那个楚楚可怜的受害者,但是攻击者认同也是代价很高的应对方式。因为轻微的攻击,会让你失去朋友、恋人、搞坏人际关系,自己又回到孤独之中,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严重的攻击,会让你失去事业、遭受法律严惩、失去自由乃至生命。所以觉察到自己攻击别人的代价、觉察到自己的攻击其实是在寻求一种被深刻的理解、觉察到攻击背后是自己难以面对的伤痛和孤独时,这份觉察就已经解决了一半问题。仿佛开车,在知道自己方向开错时停下,这停下而不是一错再错,就是一种进步。这也是人性最可贵的地方、区别于动植物的地方,就是我们还有选择,我们可以选择在内心面对这种创伤与痛苦的回忆,而不是机械式的一再重演下去。最后想说的是,假如你正被爱人、朋友伤害,那么可以去理解一下,他们曾经也被这样伤害过,他们其实也很可怜,因为他们伤你一千、自伤八百,而且还担着攻击者的骂名儿;如果你正在有意无意地伤害别人,那么学着去面对一下内心的软弱,你只是希望你的朋友、爱人能更深刻的体验你的感觉,但目前只会这种伤害性的手段。而这也不是没有解决的途径,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精神分析师的帮助,增进对内心各种混乱感觉的觉察、学会用爱用温情去面对曾经的伤痛、学会以更容易被接受的方式来表达这些记忆。而不让自己无法约束的行动,来直接演出这无法面对的记忆。也许我们都需要学习纳博科夫先生,对内心温情说——《说吧!记忆》。问题较大、所以东拉西扯的也较多,但愿回答了一部分你的疑问。你提问的质量很高!祝好!
——写于北京西土城蓝芭咖啡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可以做的解释非常多。我建议大家多关注这题目的各个答案,尤其是咨询师们写的答案,你们会看到不同理论取向,甚至相同理论取向的咨询师在理解心理学现象的时候有多么不同。在这里我想提供一个尽可能简洁的角度,一个理解这问题的可能。当我们谈论把不幸“传递”或者“避免”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把一个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放进讨论当中,而不仅仅是创伤(不幸)本身。而谈论关系,有三个通用原则:1、有关系比没有关系强,稳定的关系比不稳定的关系强,有好关系比糟糕关系强;2、早期的关系会对后来的关系造成影响;3、人通常无法在关系中无中生有。举例来说,有一个糟糕的妈妈比没有妈妈对小孩的影响要好;有一个状态稳定的妈妈比一个不稳定的妈妈要强;有一个好的妈妈比糟糕的妈妈要强。这种关系的描述在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里面称为客体关系的有无、客体的恒常性与客体关系的好坏。大体上,这对一个人的客体关系能力的影响是 有无〉恒常性〉好坏。(注)过去的关系经验会对当下的关系处理带来影响。这里我们能够看到,常见的影响是重复或者相反:要么和过去的关系模式相似,要么和过去的关系模式完全相反。比方说,一个在家暴中长大的人有可能成为一个信奉拳头解决一切的人,也有可能成为一个完全拒接和反对暴力的人。然而,一个人无法在当下的人际处理中呈现过去不曾体验过的模式。比方说,一个讨厌家庭暴力的人,可能会在反抗暴力这件事情上表现的非常极端,不容许哪怕一丝暴力性的成分(而切实的行为)存在——而这种极端强硬的态度,恰恰是充满控制性和攻击性的。更进一步,在真正体验过更好的关系模式之前,个体很难相信其真实性,进而无法觉察或者拒绝承认其存在。比方说,在一个充满谎言、欺诈和不安当中成长起来的人,倾向于将别人对自己的示好看作是诡计和巴结——与其相信人与人之间能够真诚友好,不如像过去那样对别人心怀警觉来得安全。说到这里,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尝试给出一个答案:之所以造成人们面对不幸的不同态度和他们对于创伤事件的态度与自身的关系经验有关。倘若一个人面对创伤的应对方式是通过认同成为加害者来回避创伤,那么就有可能向他人做出伤害性的行为;另一方面,倘若一个人在过去不曾体验过不同于加害-受害的、别样的关系模式,则很难在真正意义上避免加害的发生——因为这是其唯一确定、熟悉、可抓住的关系。这也给出我们一个解决的思路:走出这种关系循环除了要对自己的行为有清晰认识以外,还需要学习和获得新的关系体验。一个曾经在暴力创伤中得到过照顾和关怀得以振作的人,才能够真正意义上面对创伤:承认创伤对自己带来的伤害和影响下,不再执着于此,继续过自己的人生。-----------------------注:在客体关系的有无之后,恒常性和好坏其实是两个独立的维度。里面派生出来的四种组合其实都存在。两者的排序仅作为影响力强弱的比较,这里不同的人大概有不同的意见吧,一个不稳定的好妈妈和一个稳定的坏妈妈,对人造成影响上的差异是一个很值得探讨和深究的话题,但这样的讨论已超出题目探讨的范围,在此不作过多的展开。(初稿于)P.S:关于客体关系视角下的人格成长,可以关注下我专栏的这篇文章:
谢邀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人是天生的坏人,那些时时伤害他人的人,伤害行为的背后,是他曾经历过的被伤害的体验在推动。当然,这个“被伤害”并不一定是现实中的来自他人的伤害,而很可能是他自己内在感觉到的被伤害。当他去伤害别人的时候,并不是单纯的当时场景让他做出伤害别人的事,而是在那个场景下,他的内心经历过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然后,他做出了一个伤害别人的行为,这个行为的背后,更多的是为了保护他自己,所以,有时,伤害他人的人当自己伤人之后,自己并不自知,甚至,他会感觉到的是被伤害。伤人的人内部有可能经历了一个什么过程呢?拿咨询室来举例(当然,这是在咨询室里每天都在做的工作,咨询室其实不过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当一个人来到咨询室的时候,他在社会上与人相处的方式,早晚会出现在与咨询师的关系里,于是这就可以创设出在与咨询师的互动中去理解他的行为和关系模式的机会,并逐渐在他理解自己的行为后,将不成熟的方式做出修正),如果一个咨询师在某次咨询中低头看了一下表,这个动作引发了求助者内在的强烈愤怒,于是他开始指责咨询师在工作中忽略了自己,甚至可能是在用看表的动作表达不喜欢自己,在赶他快点走。现在我们看到这个求助的人是有些苛刻的,但是,如果我们同时知道在这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多次在情感上都是被父母忽略的,父母很忙的时候会希望他赶紧去睡觉,如果他希望父母陪他,他就会被父母责备。当我们知道了他的这些经历后,就会知道,他此时的愤怒背后,其实有强烈的恐惧,恐惧咨询师会像他的父母那样忽略他,拒绝他情感依附的需要,而对一个孩子来讲,这是非常严重的一件事,因为失去依附对像,就意味着他会被暴露完全不被保护的状况下。所以,咨询师与普通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不会被求助者的愤怒激起更强的对抗,而是去理解自己被面前这个人激起的愤怒有可能对关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个可能的影响就是来访者生活中与人相处的关系模式,同时努力去理解来访者愤怒背后的恐惧,当来访者的恐惧被读懂之后,他就可能会因为被听到被读懂而安静下来,因为这个过程帮助他重建了一部分人际关系中的安全体验。心理咨询就是这样一个不断的重复重复重复,最终获得重建的过程。简单点说,一个人在成长中获得的被爱的体验越多,这些体验就可以帮助他对抗伤害性体验,从而发展出安全的人际关系,当这个安全建立起来后,基于对自己的爱就可以产生对他人的爱,从而面对伤痛事件时,他会努力去保护他人;当一个人在成长中获得的爱的体验不足时,就不足以对抗他内心中种种的伤害性感受,周围的人对会变得对他来说充满伤害,为了保护自己远离那些“伤害”(并不一定是现实中的伤害,而是他感受中的伤害),他就会像一个与敌人拼命的战士,用战斗的、愤怒的、暴戾的方式阻止伤害的到来,这个阻止的过程,就成为了他伤人的过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个孩子要努力对抗的那些伤害性体验,并不完全来自现实中的伤害,而很大的一部分来自一个初生的婴儿要让自己活下来,要对抗生存下来的种种困难,所有的那些困难,对一个婴儿来讲,都可能被体验为“这是一个伤害我的世界”,让婴儿安全度过这些伤害性体验阶段的方式,就是来自养育者爱的供养。
小时候特别喜欢看电影,因为电影里面的人物总是能够带给我许多不同的印象。还记得最喜欢的演员是金.凯利,充满激情的演员,总是给人以一种无所畏惧的感觉,事实上他早期的电影中,他所扮演的角色都没有出现过哭泣、痛苦这些表情。无论什么他都能笑脸已对,这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向往的角色。我记得从那开始以后,我开始努力的学习英语,看笑话,甚至都会去模仿他的言行,可以说,金.凯利的角色在我心里留下了一个阳光、积极、向上、不妥协、不放弃的形象,这个形象一部分和真实的他有关,另一部分和他没什么关系,只是我在心中所赋予他的一部分意义。(所以后来看他的作品《21灵术侦探》尤其是《我爱莫瑞斯》时,真心。。。真心。。。崩溃了很久)这种金.凯瑞留给我的形象叫做内在客体。这种内在客体对人非常的重要,他承载着我们如何去建立自信,以及自我认识的重要作用。比如说一个乐观的爸爸,对于我们遇到大大小小的挫败时都能够给予支持的爸爸,就会在我们心里留下一个“我是一个可爱的人”的自我印象。如果这个印象能够持续且稳定,我们就会在心里慢慢的认同这个印象,进而按照一个自信、可爱、积极的人去发展,最终成长成一个如此的人。但遗憾的是,生活中并不全都是积极地爸爸,相反生活往往有很多创伤性的体验和令人遗憾的经历,而且有时候这些经历都会持续长久。这就会造成一个尴尬的局面,那就是这些创伤性的经历会在我们内心留下一个关于我的非常糟糕的体验。比如说一个从小备受贬低的人,那么在他心里就会留下一个“你是一个非常差劲的人”的自我印象。可以想象这样一个负性的自我印象是会非常让人挫败且难过的。因此他会极力的尝试去做一些什么让自己远离这个自我印象。这些行为往往有两种:第一种就是,他会尝试对别人做同样的事情,比如说贬低别人。“你们都不好,你们都不成,你们都是坏人”这样的行为,可以让他感觉到自己好像把这种负面的印象扔到了别人的身上,这样就能留下一个和他们不一样的我自己。第二种就是,他会尽力做相反方向的事情,比如说使劲的夸奖别人,讨好别人。这样的行为可以让他感觉到,我不是那样坏的自我印象,而是一个完全相反的人,哪怕我牺牲了一部分的自我。事实上,无论是哪一种做法,都是一种对于创伤经历在内在带给我们的负面印象的防御行为。学会处理内在的负面印象,才能真正的让自己活出自己。希望能对题主有所启发。
受虐者成为了施虐者,不正是我们内心中的期盼吗?《东京食尸鬼》第一季最后一集,金木被大胖子抓去虐待,在毒打中,胖子要求金木一直计数。从开始,然后993-7=986,再然后986-7=979... ...通过这种计算,让受虐者保持清醒。当大家看到这样的场景时,内心中会有呼唤吗?呼唤更强大的力量,无论这股力量邪恶还是神圣,有呼唤吗?当金木终于完成融合,反杀了胖子,金木将胖子再吊起来施虐,当的声音再次响起时,大家会因为这个情节而激动吗?当我们处于受虐之中时,我们渴望的是力量,当力量最终没有到来时,我们憎恨的是自己的弱小,弱小=受虐者=恐慌、痛苦。为了避免再次的恐慌和痛苦,我们就不能让自己再弱小,如何证明自己不弱小?《倚天屠龙记》中,谢逊杀了成昆,一切才结束,金毛狮王才由魔成佛。最好的方法是复仇,可是不是所有人都有复仇的机会的,带着仇恨,我们继续生活。当复仇不再可能,我们的仇恨都会统统转向,面朝自己,错误不再是因为施虐者的变态,而是受虐者的无能,受虐者憎恨的是自己,憎恨的是弱小。这个过程,叫做【固着】。如果岁月静好,被善待,这份伤痛会慢慢的淡去,随着成长,成熟,当我们在回头去看过去的伤痛时,已经有了足够强大的内心去接受,这时候,我们就有了一种更高级的防御机制,叫做【升华】。我们明白最初的错误不在于自己的弱小,自己只是无辜的,承认自己的弱小,会恢复对自己的喜爱,恢复了对自己的喜爱,能够和弱小的自己共情。弱小的自己最需要的是保护,从此他可能就走上了帮助的道路。这也是一份救赎,是超越了之后的平稳与内心充盈。而有一些人,并没有机会从这个循环中出来。曾经的创伤让他们悲观敏感,非常容易再被伤害,很可能某一个不经意的片段,让他们回到了过去。他们成为施虐者,看着受虐者的痛苦而激动,似乎有一个声音在一次次的低诉着,你是强者,你是强者,受虐者痛苦的挣扎是他快乐的源泉,强大都是被弱小衬托出来的,成为施虐者的感觉是美妙的。但这种美妙是那么的空洞和短暂,当对方失去了反抗能力,不再挣扎,一切又开始变的无趣。我们的多巴胺开始空悬,为了释放,只能找下一个目标,因为空洞,所以永不满足。据说,所有的杀人魔王儿时都做过一个梦,荡千秋,荡着荡着秋千成了一个整圆,就这样旋转。
我们知道人的观念会影响人的行为倾向,观念是怎么形成的呢?人是很主观的生物,常常武断把一些事物或观念连接在一起,例如,衣柜和和脚趾有什么关系?你可以说脚趾会容易磕到衣柜,所以衣柜要买造型设计符合人体工学的;衣柜和脚趾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所以我为什么要有脚,这有什么意义?衣柜和脚趾都是两个字,所以写起来都不会太费劲(这个联系很牵强,不过我就是这么任性,要你管。)于是看上去八竿子打不到的衣柜和脚趾就这么产生了联系,甚至被你武断地和各种观念连接在一起,而且只要你愿意你可能可以想出它们之间无数种联系。同样是小时候被同班同学欺负,路人甲这样认为“总有一天我也要打得他们满地找牙”,路人乙却觉得“我以后要当一名老师,教育好熊孩子”,路人丙“……”观念形成带着随机性和偶然性。然而观念对于一个人会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力。知乎上的黄辛几年前写过一篇广为流传的文章1.态度不等于行为当我们问别人一个问题,得到了一个答案,那么这个答案意味着什么?无聊的美国人做过一个调查,他们想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周末去教堂,于是他们做了一个全国性的抽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百分之四十二的人在周末会去教堂。问题解决了不是?但是怀着严谨态度的科学家们没有因此罢休,他们觉得这太多了,上周去的教堂里面只有一个八十岁的抱着猫咪的老太太和几个流浪汉呢,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去。于是他们又做了另外一个实验,同样的随即选取一些人,让他们每十五分钟记录一下自己的生活,他们收回人们的记录的时候,他们发现在周日上午十一点(做礼拜的时间),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真正去了教堂,这是之前说会去教堂的人的一半。这里发生了什么?他们都是骗子吗?全知全能的上帝告诉这些科学家:你们想要知道的是人的行为,而人们告诉你们的答案,是他们的态度。又是一个美帝的故事,在二三十年代,美国人是很反感中国人的,然后科学家们又开始行动了,他们调查了一个小镇上所有的餐馆和旅店,问他们明天有一对中国夫妇要来吃饭或者住宿,你们会不会接待他们。91%的回答都是:不会!但是第二天,科学家真的让一对中国夫妇去挨家挨户的吃饭或者要求住宿,他们惊奇的发现,几乎所有的餐馆或者旅店都接受了他们,只有很少的几家真的拉下了脸把他们拒之门外。他们在前一天撒谎了么?还是昨夜上帝托梦给他们不接待他们就去死?都不是,同样的,调查问卷得到的是他们的态度,而他们真正面对中国人来就餐投诉,他们要做出立即的行动,而态度在这个时候就根本没有什么作用了。就像前一阵闹得很凶的中国青年打砸抢日本车日本商店一样,你要问他们要不要去保卫钓鱼岛,他们肯定高举斧头/锤子/砖头 告诉你说马上去!立马去!弄死狗日的! 可是你如果说那好吧,马上就排部队来接你们去,他们会用打砸抢两倍的速度逃离你的视线。我们可以把问题进一步具体化,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遭遇过的惨痛经历究竟会多大程度地影响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把不幸施加于人的是坏人,尽量避免让他人经历类似不幸的是好人。成长过程中随机偶发而形成的观念对人做出的行为会有影响,但是“将好人变成坏蛋,情景的力量大过于个人意志。”这个观点不是我独创的,是鼎鼎大名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说的,他曾经做过一个臭名昭著的实验——《监狱实验》,这个实验被翻拍成电影,有兴趣可以下载看看,有美国版和德国版的。他后来写了一本书叫做《路西法效应》,在描述坏蛋是怎么炼成的。总的来讲,一个人会有某种行为,是在某种情境之中的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某种情景的系统力量,经由心理动力而将好人变成恶魔,这些心理动力包括:服从权威、去个人化与去人性化、被动面对危险、自我保护与合理化。而个人惨痛经历只不过是给“合理化”的部分提供了素材而已。例如,同学甲狠狠地揍了班里那个呆萌蠢的死胖子,因为弱小就得被欺负,我从小就是这么过来的。同学乙在宿舍偷了其他同学的钱包,因为我家里很穷,从小到大都没买过零食,一天只吃两顿饭;听上去是不是挺“合理”的。情景的力量可能大于个人的人格特质与自我控制。我的结论是:惨痛经历是构成人的态度和价值观的素材,但是对于人的行为结果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甚至可以说是随机的,所以才会有些人做出“好的行为”,有些人做出“坏的行为”。
一个孩子撞到桌子,疼的哭了起来。有的家长拍打桌子:“你这个坏桌子把宝宝撞疼了!宝宝不哭,你看妈妈打这个坏桌子!”有的家长说孩子:“你要给桌子道歉,桌子不会动你却乱跑撞到它。”故事中的孩子 将来就会成为不同的两种人
江南曾在《龙族Ⅲ》中写到:“最孤单的人分两种,一种恨不得全世界都跟他一样倒霉,一种则希望别人能幸福,因为看到幸福的人,他也略略觉得温暖。楚子航是后一种人。”可能有点牛头不对马嘴,可是我感觉里面的道理是通的。
说的好像这个世界上,真有那么两群人似的。一群保护者,一群施虐者。保护者长着红脸,施虐者长黑脸,发誓老死不相往来,真要避不开一见面就干仗。。。但实际上的情况则可能是这样的,在每一个受伤者内心深处,都住着两个人,一个柔软温暖的保护者,一个具有施虐倾向的复仇者。受伤带给每受伤者,至少会有两种情感,一是对施加伤害者的仇恨,二是对自己的怜悯。这两种情感,蛰伏在受伤者的伤口表面的肉瘤中,随时等待被一些具有隐喻性质的外部场景激活。保护还是攻击,取决于我们怎么有意无意的在创伤后的外部世界中,确定所遭遇对象在原初创伤情景中的位置,这个确定的过程是很复杂的,跟当初的伤害情景的许多细微之处有微妙的联结,甚至施虐者的外貌特征,当时的物理环境,都会影响到受伤者在后续的生活中的情绪触发,即所谓触景生情。作为结果,受伤害对受伤者的影响在人际关系层面主要有:1. 认作施虐者,仇恨的情感被激活,开始攻击,同时也是在象征层面保护那个受过伤的自己。2. 认作受虐者,怜悯的情感被激活,开启保护,同时也在心理意义上攻击那个原初伤害过自己的人。没有敌意所捕捉到的危险,自然保护也无从谈起;没有要去保护的意愿,敌意也就弥散于斯德哥尔摩中!我们不难发现保护背后强烈的敌意,以及敌意背后强烈的保护欲。在心理治疗对一个人创伤的深入的理解过程中,我们会很轻易地发现这两种情感在受伤者内心的流动与反转。值得一提的是,受伤者的保护欲,如果不经修复和深刻的反省,对于被保护的那个人,也可能会带来新的创伤。因为这种保护欲的根基并非是对被保护者的深刻理解和同理,而是植根于一种对自己过去受伤情景的再现的自恋性防御。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父母溺过水,将很可能剥夺孩子河里游泳的可能,保护则可能变成剥夺和控制。当心理治疗师接到一个激发自己强烈保护欲的,和自己有类似创伤的来访者的时候,督导通常会建议转介给其他的治疗师,因为此时强烈的保护欲被激起,即便转介也可能会变得尤其艰难。受伤者的内心的世界中,怜悯柔情与暴虐复仇的关系,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缠绕在一起。题主疑问的产生,个人觉得主要是由于:1. 我们倾向于对人群进行各种二元对立的划分。于是通俗文化会塑造一个泾渭分明的英雄与恶棍阵营,我们对英雄和恶棍同时存在一个人身上这样的事,是难以容纳的。这在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常见的脸谱化人物塑造电影作品中,非常多见。2. 我们对保护者还是施虐者,都缺乏真正深刻全面的了解,心理治疗师越去深刻的关注和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就越可能会放弃对一个人这样的标签化的简化评判。通常情况下,对一个人是保护者还是施虐者的这种评判,不过是盲人摸象而已。3. 保护者的施虐性、施虐者的柔情保护的一面,通常都是被防御性的伪装的和泛化的,以至于难以识别,比如电影《杀手lion》的柔情的保护的一面首先是体现在绿色盆栽上,在小萝莉之前,谁会关注到一个杀手对盆栽的深情和保护呢?
一个受到惨痛经历的人,是否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这取决于他当时所处的情境。感兴趣可以去看看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贝森(Daniel.BAtson)的帮助实验,对一个人行为的预测,是离不开他所处的的情境与环境的。所以只谈论归因、动机,而撇开情境因素是无法完全合理解释人的行为。
楼上那么多答案有些说的很诗意,有些从心理学角度专业分析,但是这都是后天的行为分析。并没有解释为什么同样的童年阴影,有些人只是付之一笑,有些人就要跑去滥杀无辜。我很奇怪,作者既然看过Criminal Minds,这部剧本身已经就这个问题给过答案了。那就是“连环杀手”和“反社会杀人狂”基本上是天生的。实际上很多实验都已经给出结论,人性本善完全是人类的一厢情愿,许多人在胚胎形成中,由于某些原因,大脑皮层某些区域与常人不同,这些人在长大后有90%的可能会成为连环杀手,或者变态杀人狂。也就是说,对普通孩子来说微不足道的小事,对他们而言就是变态的理由。反过来,如果不具备变态的基因,即使再惨痛的经历也不会改变人的本性,正如剧中Morgan的童年阴影绝不比罪犯容易平复,但他却成为了FBI。是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有人就是天生的”坏胚“。我承认童年阴影对一个人的性格乃至整个人生都会有深远影响,我也承认不同的成长环境里,孩子对挫折与打击的承受力不同,但我更偏向于”天生杀人狂“这个结论。大家不妨看看我们周围,有多少人家庭并没有特别不幸,人却特别变态阴狠,数不胜数。你能说在这样一个大众眼里和谐的家庭中,能发生出什么让他有足够理由如此丧心病狂的事情吗?童年阴影绝对不是一个万金油,变态就是变态,就像花朵五颜六色一样,人的本性也千奇百怪。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可以说是一个种族主义者,我相信人生而不同。另外多说一点,其实所谓的”童年阴影导致变态“这种事情,从某种角度而言智商高的人或许更容易经历这种挣扎,当然我绝不是说变态都是高智商。但这或许是上帝的另一种公平,天才与疯子本身就只有一线之隔。但是,但是,我相信真正的天才绝对不会允许自己走上这样的道路。接下来提到的例子当然只是虚构人物,结论也只是我跟我老公无聊时候的探讨猜测,但创作他们的人都是不世出的天才,我觉得也很有参考意义。超级英雄里我最钟情的一直是蝙蝠侠,不仅因为贝尔长得完全是我的菜。而是因为蝙蝠侠可以战胜自己内心阴暗的一面。他是一个典型因为童年阴影而有些”不正常“的高智商人类,但是他并没有屈服于自己渴望报复的内心。对世界失望?不要紧,我自己来拯救世界。而且他非常坚持的一点就是从来不会去直接惩罚罪犯,虽然他明明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因为在他的童年阴影里,他曾经多么渴望有人能来拯救他的父母,可惜没有,一个都没有。或许这一点就是他对这个社会的小小报复。事实上,蝙蝠侠完全可以说是“变态杀手届的连环杀手"。他也成为了一个连环杀手,只不过在大众看来是正义的一方。同理还有我最爱的夏洛克·福尔摩斯先生。他可以选择成为一个完美罪犯,但他没有,他宁愿用另外一种没有那么激烈和痛快的方式,释放自己变态的精神需要。最后的最后,我并不介意这篇回答没有人看到。无聊之作,胡言乱语。但是还是想说一句,在我看来,两个人是否三观一致,最基础的问题之一,就是对下面这个观点是否认同:无论你有多么惨痛的童年阴影,因此而报复社会和伤害无辜的生命,都是绝对不能原谅的。
避免他人经历类似的不幸其实可以再分两种,不顾一切的对别人好,以及真正的释然。 不顾一切的对别人好和将不幸施加给别人都是发泄的方式,区别在于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一者认为自己的不幸是理所当然的,另一种认为自己的不幸是因为自己弱。能够真正释然有两个条件: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还有将情绪发泄完全。
追犯罪心理五六年了……记得有一集是虐童。猪脚之一摩根回忆起小时候被性侵的经历……有的人在被虐之下转化为施虐者。有的人跨过阴影用于面对。激励我很久!虽然记不得是哪一集了。“那些杀不死我们的会让我们更强壮。”没有回答清楚题主的问题,我并非心理专业的。但是关注同这个问题。
看了大多数咨询师和网友的回答,想再进行一些补充。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就是描述、理解、预测、控制。我想这其中最难的一步,也是大多数人最容易遭遇瓶颈的一步就是“理解”。理解并不是单纯地对对方说一句“我很理解你的感受”,而是更深层次的解读,这种解读可以解释为对于对方行为和态度及其决定因素的挖掘和掌握。因此,接受过心理学专业教育的人更容易理解别人,他们相信无论是所谓的“变态杀手”还是“贴心暖男”,都不是他们自己能够决定的,而是由于社会文化、家庭条件、亲友关系等共同影响而决定的,都是事出有因,而不是“不可理喻”或者“无法理解”的。当然,理解不等同于包容,当一个人触犯了法律时,他仍然需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心理学可以对于罪犯的行为作出解释,比如如果某人是梦游时杀人,那么如果能够给出相关的精神科证据的话,该罪犯的刑罚可以相对减轻。理解之后是预测和控制,最可以见到的是题主说的美剧《犯罪心理》中的“犯罪心理侧写”,运用的就是对于连环杀手犯案手法的分析得到关于这名罪犯的行为规律以及性格特征的描绘,并根据这些“解释”做出预测,预测这名罪犯下一步会在哪里下手,或者对什么样的人下手,以此达到最后一步,即“控制”,在这里也就是将凶手捉拿归案。
说了那么多题外话,现在进入正题:经历过不幸,什么样的人会选择将类似的不幸施加于他人之上,什么样的人又选择保护他人?题主的第一个子问题,什么样的因素会影响遭遇不幸的人的行为,也就是前面说的“描述”和“理解”,第二个子问题,如何避免人们将痛苦强加到别人身上,也就是心理学的应用目标,“预测”和“控制”。▌童年经历的确会对人格的形成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精神分析学派在解释成人行为的时候经常把童年经历考虑在内,而且是重点的分析对象,童年与父亲、母亲以及其他家长和兄弟姐妹的关系都是值得深深剖析的内容。认知与行为学派也强调行为的学习和认知的重要性,这些学习和认知的习得,往往都是童年就产生了的。以最经典的犯罪心理电影《沉默的羔羊》为例,主人公汉尼拔本身是医学博士,本可以治病救人,却染上了吃人的“恶习”,喜欢折磨别人然后把人的器官做成料理吃掉,在电影中他还积极配合女警员抓捕重要嫌犯,这一切的根源,都在沉默的羔羊第四部中做出了解释,即汉尼拔也有一段坎坷的成长经历:父母都在二战中失去了生命,残忍的德军吃了他最挺爱的妹妹,这是致命的精神创伤,也是汉尼拔后来学会吃人的关键经历。很多人觉得这个电影不如前几部好看,但是懂点心理学的人都知道,这部电影是解释他人格形成的重要作品。具体复杂的人格理论在这里就不多提及了,最关键的是,童年经历有时候可以影响人的一生,特别是创伤性事件。▲ 美剧《汉尼拔》中的食人魔▌“好人”与“坏人”只有一步之差:共情能力Empathy是很多心理学者和咨询师在很多场合会提及的内容,也属于一个非常热门的研究领域,它被翻译为共情、同理心,但不同于sympathy同情心。同情是你看到受苦的人觉得可怜,共情是你看到受苦的人你也觉得很苦。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你看到别人被针扎,你也会感到隐约疼痛,或者看到别人血肉模糊的照片,你会觉得很难受,很痛苦,这就是痛觉层面的共情。所谓的好人和坏人,也就是题主所说的选择保护别人和给别人施加痛苦的人,最大的区别就是共情能力的强烈程度。如果你很能够感受到别人的痛苦并感同身受,你当然不会再对他人施加痛苦,因为别人的痛苦会让你更加痛苦。可是人格有缺陷的人,往往也就是共情能力缺失的人,往往不会像你一样对于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有时候他们看到别人的痛苦甚至是一种享受。▲ 杀人仪式:把死者做成人肉大餐▲ 杀人仪式:把死者做成人肉大餐变态杀手杀人的时候往往有仪式,比如汉尼拔蜀黍会把人肉和人体器官做成精致的法式或者日式料理,然后一点点品尝,享受这样的过程。真实的案例则有美国连环杀手Richard Ramirez 喜欢在杀人后在凶案现场留下一个倒转的五角星作为标志。这些杀人的仪式不仅源于对于童年经历回溯的渴望,也源于对于自我能力证明的渴求。▌每一个人格有障碍的人都是折翼的天使最新上映的《侏罗纪公园》中的暴虐霸王龙为什么那么凶残?主人公恐龙饲养员星爷在电影中做出来解释:它需要通过不断地残杀他人来获得能力的认同。暴虐霸王龙是被人造出来的新物种,从小没有家长的陪伴,饲养员也只是每天定时给它食物,这在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非常不安全的依恋关系。从小没有家长的引导、没有同伴的影响、没有社会的互动,一生下来就处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人格必定有很严重的缺陷。这才导致了它见人就杀见龙就咬的行为。这也是童年经历导致的,在童年成长中,缺乏爱与认同往往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 电影中暴走的霸王龙不过是个缺爱的孩子▲ 电影中暴走的霸王龙不过是个缺爱的孩子打一个比方,如果一个人从小生活在不安全的环境,没有固定的照料者,那么这个孩子的内心肯定是排斥社会的,那么还如何期待他能够理解他人、保护他人?所有的同类对他来说都是敌人。把条件弱化一点,也就是有家庭照料,但是家庭环境非常不安全,不被父母关心或者经常被责备,那就很容易造成孤僻的性格。---------------------------分割线-------------------------总结一下,想要培养一个哪怕遭受创伤也可以努力保护别人的人,至少需要做到这几点: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家庭环境(也就是健康的童年成长经历)、共情能力的培养(很多人认为是先天的,其实也是通过成长和教育影响的)、爱和被认同(不过也不能过度,不然会有恋母情结或者其他造成不健康人格的因素产生)。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放下过豪言,给我一打孩子,我可以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你想要的人。意思是任何人的行为和性格都是习得的,是可以培养的。这句话放到现在的确存在很多欠缺考虑的因素,但是不失为心理学的一个立足点,毕竟我们在很多程度上可以尝试预测并控制人们的行为。
没有那么惨的经历。我觉得应该取决于他是如何结束那段痛苦的经历的。
1.动机是无法完整归因的。2.关注你想要的结果,为之努力。2.1忽略其反面2.1.1忽略已经意味着没有忽略2.2万物为心造
说一种可能性。观察,观察这个被自己一手造成不幸的人是怎么应对的,会采取何种方式。然后进行比较。让自己能在未来遇到相同的情形可以采取最优策略,也是为了缓解自己内心的不安。简单点说,就是在学习。
因为体会过被出轨被劈腿被小三的痛苦,所以我绝不让其他人也体会。若我出轨,必死老公。
小时候我吃不上好吃的,也没钱买玩具,没有好看的新衣服,还要做很多作业。有一天我妈妈领着我往车站走,路上我说,我以后也不给我小孩买玩具,也让他做很多很多作业。我受的苦也要让他试试。我心里就认定了我妈小时候肯定也这么想的,为了得到支持我就问,妈妈你小时候是不是也这么想?我妈妈说,我怎么一直想的都是,我受得苦不能再让我娃受了。那时候太阳快下山了,天空是橘黄色的,路上很多行人,那句两旁是绿色的高大松树。那句话我就记住了。其实是因为爱吧,才不想让自己爱的人受跟自己一样的苦。而那时候的自己才上小学根本对自己孩子这种事没有概念的。只是强烈想让别人体会和感受自己的痛苦。自己本来就是个小孩,想想好像也只有将来自己变成大人去掌控自己的小孩。但能这么想都是因为幼稚不懂事。不能理解什么是爱。
因为有些惨痛经历是不可重复的,另一些是可重复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理学判断爱上一个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