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像吃达毛?

你以为你吃过果肉吗?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你以为你吃过果肉吗?
果肉是什么?
本文作者:秦隆
(问题:以上对话最可能发生在哪里? A.菜市场 B.图书馆 C.果壳网 D.卫生间)
桃子:经典的“果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一个典型的果子的发育过程。
在果子们还都是花朵的时候,种子也还不是种子,而是叫胚珠,这些寄托着植物未来的小家伙就着生在花朵雌蕊的肚子——子房里,被子房壁保护着。随着受精的成功,花朵用来帮助雌蕊受精的花萼、花冠,甚至雄蕊纷纷退化、消失,而胚珠——这些祖国……呃不,植物的未来则开始健康地成长,保护它们的子房也随之发达起来,取代了花萼、花冠成为植物体最耀眼的部分:果实。相应地,子房壁的内、外两层表皮和中间的基本组织也就分别发育成了果子的内、外、中果皮。
【桃子肉在植物学里称作中果皮,这是从子房内外壁之间的组织发育而来,可以说是典型的“果肉”。】
桃子就是这样一种典型的果子。它的内果皮(子房壁的内表皮)石化成硬壳儿,包覆着仅有的一粒种子而形成了桃核。外果皮(子房壁的外表皮)则名副其实得多,变成外边那层毛扎扎的薄皮。而身处典型果子子房壁中央位置的基本组织自然顺利地得到了起吸引取食者的重任,肉质化成了肥美多汁的桃子肉。
能够像这样由子房的三个部分分别发育成外皮、果肉和硬核的典型果子,还有与桃子同门的姐妹杏、李、梅、樱桃,以及关系比较远的枣子等等,它们在植物学上有个共同的名字——“核果”。
葡萄:“果肉”的扩张
子房要产生“果肉”,压力还是很大的,且不说子房能否顺利地依靠自己发育成果子,单是让子房壁的层次各自独立发育成内、中、外果皮就颇不容易,葡萄即是这样。
【葡萄属的种子不再有内果皮发育成的硬核包裹,它的内果皮和中果皮一起,成了糖水。】
葡萄属于植物学上的“浆果”,这类果子也许是太过于追求果肉那“多汁”的极致境界,竟把内果皮也变成与中果皮同样的肉质,更为极端地是,部分内果皮甚至放弃了作为“皮”的整体存在而汁液化,从而把“种子最后防线”的重任完全抛给了种子自己。若不是要留着外果皮保持水分和结构完整,恐怕浆果的所有果皮们都要沦为取悦取食者的糖水了。
然而正是有了浆果们这样追求果肉极致的精神,才会有葡萄、猕猴桃、番茄、蓝莓、黑加仑、柿子、番石榴等等门派不同却统统香甜多汁的水果来满足我们的口腹。由是可知,极端未必都是坏事。
橘子:“吃毛啊?!”
浆果的果肉可以说是中果皮扩张兼并了内果皮,而植物学上另一类水果——“柑果”——的食用部分则完全后撤到了内果皮,放弃了中果皮的根据地。这便是橘子、柚子、橙子、柠檬等芸香科柑橘属诸位的果子。
【橘子的中果皮贴在外果皮上成了“橘络”,“橘子肉”则单独由内果皮内壁附属的囊状的腺毛细胞发育而成。】
所谓的“橘子皮”其实包含着外、中两层果皮。子房外壁发育成的外果皮依然担当着外皮的角色,只不过多了许多油细胞参与其中。而中果皮的变化可就大了,曾经是果肉的存在,在柑果中则沦落成外皮的一部分,向内逐渐疏松而为“橘络”,变成了寡然无味、被剥开扔掉的部分。
于是,形成果肉的重担转移到了内果皮的身上。同时,由于种子多了起来,内果皮随之分散成了许多小隔间,即子房室,每室包含几粒种子。内果皮向内生长出的腺毛,变成肉质的汁囊——这便成了我们扔进嘴里的橘子瓣。
鸭梨:不给力的子房
即便是像浆果那样果皮之间层次不明,以上三种果子好歹也是由子房独立完成的果子。然而并不是个个子房都能这么靠谱,当子房自己不给力的时候,果实的形成就只好由别的部分来帮忙了。
【梨的果实不是子房独立形成的,围绕在子房外面的花托也跟着子房一起发育得多汁,最终成为了“果肉”的大部分。我们扔掉的梨核,反而大部分是子房变成的果皮,以及里面的种子。】
当拿起一个鸭梨时,其实你看不到由子房自己所发育形成的部分,那是因为鸭梨的子房从花期开始就一直躲在花托的怀抱里,以至于随着果子的发育,花托都和子房愈合在了一起,连外皮和果肉都是二者共同肉质化而成的,再无法区分你我。于是,在花期就有支撑花朵各个零件任务的花托,到了果期不但不能完成任务光荣引退,更要二次发育,陪着子房一起为种子操劳——这得是多么不让人放心的子房啊……
可不是只有鸭梨兄的子房这么不靠谱,它的兄弟如苹果、山楂、枇杷之流也都需要借助花托的力量来完成自己的果实。不过,有了花托的帮忙,这些果子的内果皮倒是可以腾出空来,形成相对质硬的种子保护层。是为植物学上的“梨果”。
西瓜:配角的胜利
与鸭梨类似,西瓜等等瓜类的“瓠(hù)果”也是“下位子房”,即子房从花朵时期就一直躲在花托的怀抱中直至二者愈合。但是各种瓜儿们的花托可能是想得比较开,并没有掺和果肉的形成,而只是和外果皮一起发育成了果子的硬皮,把吸引取食者的任务还给了里边的两层果皮。是故也有人管瓠果叫“浆果型”果,冬瓜和哈密瓜的食用部分也和浆果一样,是果肉扩张后的中、内两层果皮。
【西瓜的花托也参与了果实的发育,不过只在 “西瓜皮”的部分。最重要的瓜瓤却甚至不是果皮来完成的,而是包裹种子的组织,胎座。】
但是故事可不是到这里就结束了。在瓜儿们的花朵时期,子房内壁上还有一团突起专供胚珠在其上着生并汲取营养,这就是胎座——其实所有的果子们都有胎座这个家伙,只不过它在别的果实中大多很低调,只有到了瓠果里,胎座这个不起眼的配角才得到了展示自己的机会——西瓜就是胎座发育的一个极致。
说到这里,各位有没有发现其实有两个用途不同的东西口感很像?对了,所谓的“西瓜皮”的内侧其实和哈密瓜肉一样,是内、中果皮形成的果肉。而西瓜的灵魂之所在——脆美沙甜的瓜瓤其实是果期的胎座——也即是哈密瓜里最甜但因为裹着种子而往往被扔掉的部分。此外,除了西瓜,火龙果的食用部分也是肉质化的胎座。
草莓:是没有还是太多
说到肉质的花托,就不能不提到草莓,因为整个草莓的肉质部分都是由花托膨大形成的,只不过梨果是花托在果子外部,草莓则是在果子内部。那么草莓的子房在果期都变到哪里去了呢?
之前大到西瓜小到葡萄,果子都是由花朵里唯一的子房发育来的,可以统称为“单果”,而另一些植物的花有着很多各自独立的子房,于是当每个子房都发育后就有了众多的小果。但是一朵花内的空间又很有限,小果们长着长着就长成了一个整体,即植物学上的“聚合果”。草莓就是聚合果的一种。
【草莓鲜美的部分其实是子房以外的花托,它和生长在它上面的子房变成的瘦果们一起,组成聚合果。】
照这么说,草莓不但不该没有子房,反而应该有很多才是——没错,草莓外表的那些“种子”其实就是没有肉质化的子房们发育成的小果:“瘦果”。什么是瘦果?只需要知道的就是它们浑身上下没有一点肉,这一点和同是聚合果的树莓类不一样——树莓的小果是核果,所以吃树莓吃的还是中果皮发育成的果肉。
菠萝:集体力量大
除了聚合果,另外一种复合的果子就是植物学上的“聚花果”。这群家伙可就厉害了,像无论单果还是聚合果,都是每一朵花发育成一颗果子,而聚花果则是若干朵花(一个花序)大家一起挤出一颗果子。
【菠萝不是一朵花形成的,这是它还在开花的时候……】
因为涉及到整个花序,所以花序中连接各个花朵的花轴不可避免地参与到了果子的组成中来,最明显的就是菠萝。菠萝其实是由一串小花发育而成的,它的食用部分涉及到花序中的花轴、苞片和小花的子房,统统肉质愈合在一起,而每朵小花的花瓣和花萼则硬化并彼此嵌合,组成了菠萝的外皮。
另一类拥有聚花果的家伙是无花果、菠萝蜜、桑葚等桑科植物。不过桑葚的花轴可并不发达,它的食用部分是由小花们的肉质花萼组成的。倒是无花果的食用部分和菠萝很像,只不过把所有小花包起来的碗状结构实在难以担当花“轴”这个名号。
荔枝:异军突起
外皮、果肉、硬核,这难道不是标准的核果么?为什么要把荔枝单列出来?事实上,荔枝的食用部分不但不是典型果肉,而且从某种角度讲,甚至已经开始脱离“果实”的范畴了。
“日啖荔枝三百颗”——如果苏老先生啖的是果皮的话,恐怕后半句就要变成“长辞不做岭南人”了,因为荔枝的所有果皮一起组成了被剥掉的外皮部分,实在苦涩难当。那苏老吃的是不是子房内壁上的胎座呢?胎座之所以是胎座,是因为上面着生着种子,而荔枝肉却偏偏在种子与果实连接的地方出现了空缺——显然,变得晶莹剔透的也不是胎座。至此,子房的所有部分已经都被排除了,再往里是什么呢?没错,就是胚珠。
【荔枝“瓤肉莹白如冰雪”部分的名称却让人雅兴全无:“假种皮”。】
胚珠的发育可以说是植物最复杂的过程之一,荔枝的胚珠则更加特殊,它们发育时,其外边还会有一些附属物跟着一起肉质膨大——如你所料,这货便是荔枝那透明美味的“果肉”,是为荔枝的“假种皮”。假种皮并不固定出现在某类果子中,可以食用的就更不常见了,在加上定义尚有争议,这里就只列出荔枝和龙眼而已。
好了,说了这么多,再继续下去一定会有人晕掉的……现在明白老师教导我们“不要乱扔果皮纸屑”这句话是多么智慧了吧?哎,今晚的餐后甜点是某假种皮和某中果皮以及某胎座的混合沙拉,再继续坐在电脑前假种皮就要被抢完了!
桃子、草莓 vivi992003 / ;葡萄 ;橘子 悟道ds / ;梨 siong / ;西瓜 rskrlac / Flickr;菠萝 Swamibu / Flickr;荔枝 hwting575 /
你可能感兴趣
生态学硕士
图片上的文字写得尤其赞!直白明了,且颜色构图都很整洁干净,看着很宜家!再赞!!终于有几乎补习我早就还给老师的植物学了。。
主机系统研究开发
此贴发在果壳网真是贴切,帖子是内果皮,网站是外果皮,哈哈
摄影测量与遥感硕士生
可恶的植物学!!!
显示所有评论
全部评论(307)
请问答案是D卫生间吗(⊙_⊙)?
生物里的果肉和平时指的不同早就知道了。。不过关于菠萝的还真是不知道 - -
作者没见过。。。。。
摄影测量与遥感硕士生
可恶的植物学!!!
生态学硕士
图片上的文字写得尤其赞!直白明了,且颜色构图都很整洁干净,看着很宜家!再赞!!终于有几乎补习我早就还给老师的植物学了。。
太棒了,谢谢作者:)
作为园艺专业的宅男表示鸭梨很大~啥都不认识啊!!!转行IT民工啊!!!
西瓜那张图片好有爱~\(^o^)/
以前初中老师给科普过,十几年了,感谢果壳
胚珠受精后不是发育成种子了么?怎么又成假种皮了?
植物生态学硕士
引用 bjkee 的回应:胚珠受精后不是发育成种子了么?怎么又成假种皮了?发育成假种皮的是胚珠的附属物,胚珠本身还是会变成种子的。
英语学士,运动达人,单车骑士
看着就让人馋。
太棒了,要什么有什么!万能的果壳!
植物学的课本有这么好玩就好了,可惜不是呢!
标题党……
吃了这么多年水果,刚明白吃的是啥。
感谢作者,感谢果壳。
长见识了!~~香蕉是啥??
主机系统研究开发
此贴发在果壳网真是贴切,帖子是内果皮,网站是外果皮,哈哈
虽然一直知道...但看到这篇文章后还是有一种“原来之前吃的昂贵的牛肉其实一直是廉价的猪肉的感觉”...
很有意思的文章,好玩儿!
如果到一家水果捞餐厅,和服务员说,我要桃子的中果皮汁,外加草莓的花托和荔枝的假种皮,会不会挨打呢?
自然摄影控,动植物爱好者
哈哈~猴叔~~
强大啊,又一次补习了我那贫乏的生物知识.....
引用 囧河马 的回应:长见识了!~~香蕉是啥??非常喜欢吃香蕉的人同问。。。
录音爱好者,万有青年养成计划入围选手
“皮都全剥掉,就没得吃了”
还有一点建议啊,就是能把核果和梨果等的雌花解剖图贴出来
看得我乐shi了~好有趣啊XDD
馋了馋了……
显示所有评论
(C)2017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吃什么可以让汗毛不在长?
来自于:北京|
提问时间: 13:06:16|
基本信息:
病情描述:
本人女,身上的汗毛特别重,尤其是腋下的汗毛简直像男人一样让我特别忍受不了,试过很多的脱毛办法,刚脱完毛的时候效果是很好的,可是用不了多久就又会长出来,所以不想再尝试这些外用的东西了,有没有什么东西吃了可以让汗毛不在长?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医生回答专区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50263收到了:
首先体毛过重的话,要控制不要吃激素过剩的食物,尤其是牛肉,但是可以吃一些抑制雄性激素的药物达到抑制毛发生长的作用,因为女性的身体也是含有雄性激素的,如果女性体内的激素过多是需要借助药物来控制的。
TA帮助了147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24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199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妇产科医生当前位置: ->
-> 常山有件神秘宝贝:周总理因为这个特别点名常山,毛主席吃这个长大
常山有件神秘宝贝:周总理因为这个特别点名常山,毛主席吃这个长大
来源:常山发布&&&发布时间:日 10:04&&&阅读次数:8648&&&字号:|
  常山有一件&神秘&的宝贝,不但人见人爱,在五十年代,更是受到国家领导人的关注。人们只知道毛主席喜欢吃辣椒、红烧肉,却很少有人知道毛泽东喜欢吃&这个&。 其实,毛主席不仅吃&这个&长大,对&它&还怀有很深的感情。建国初期,要办的事情太多顾不过来,到一九五六年,毛主席终于为&它&说话了。后来,周总理开会时还特别点名常山人:&常山的于耐毅同志,你讲讲嘛,你们那里是怎么发展这个的!&
  神秘的&这个&到底是什么?看下去你就知道啦~
  木 榨 茶 油文\李青松
  七月半,
  茶籽乌一半。
  过中秋,
  茶籽乌溜溜。
  民谚里往往透着经验和智慧。茶籽的成熟程度是跟着时令的变化而变化的。&&这里的茶籽是指油茶籽。衢州常山,是野生油茶天然分布区,宋末元初时,就已经大量种植油茶。&民国&二十四年,茶油产量就已达到了四十万公斤。民间有族谱载道,各房裔孙不得砍伐油茶,违逆者,或断臂,或断指,或沉塘。 好家伙!在常山,油茶就是这样得到了最严厉的保护。一件事物的传承延续,有时可能得益于民间的规矩。或许,这就是例证吧。
  从小吃茶油长大的毛泽东对油茶怀有很深的感情。 建国初期,要办的事情太多顾不过来,到一九五六年,毛泽东终于为油茶说话了。他说:&要大抓木本粮食,大抓木本油茶,建设炸不烂的油库。&显然,毛泽东说这番话是有背景的,当时美国对中国搞经济封锁,食用油比石油还紧缺。谁也靠不住,只有靠自己。油茶生长在山岭上,是中国本土木本油料植物,不怕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种油茶,建山上的油库,光是给浙江一个省下达种油茶的指标就达一千万亩。毛泽东的话一句顶一万句。很快,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全国棉粮油会议,听取各方面意见,研究怎样建设&炸不烂的油库&。当时,参加会议的常山县县委副书记于耐毅是油茶之乡唯一的代表。会议代表的名册就在周恩来的手上呢,在讲到油茶问题时,周恩来说:&常山的于耐毅同志,你讲讲嘛,你们那里是怎么发展油茶的!& 在那样的场合,常山及常山人被周恩来总理点名,常山油茶从此天下闻名了。
  早年,在常山的乡间,木榨油坊同碾坊和豆腐坊一样寻常。这种被称为&木龙榨&的榨油方式,又被称为&对撞子&。因为所谓&木龙榨&,完全是通过肌肉发达臂力惊人的油匠师傅挥舞油槌撞击木榨达到出油的目的。这种极为原始的榨油方式,粗犷,豪放,甚至有几分野性的意味。
  明代的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
  凡榨木巨者,围必合抱,而中空之,其木樟为上,檀与杞次之。此三木者脉理循环结长,非有直纹。故竭力挥推,实尖其中,而两头无莹拆之患,他木有纵文者不可为也。
  这段文字是说,做榨木的只有樟木、檀木和杞木的巨木合适,若是没这三种巨木怎么办呢?宋应星早替我们想到了&&&
  中土江北少合抱木者,则取四根合并为之,铁箍裹定,横栓串合而空其中,以受诸质,则散木有完木之用也。凡开榨,空中其量随木大小,大者受一石有余,小者受五斗不足。
  我于常山走动时,在新昌乡黄塘村一处老油坊看到的&木龙榨&,曾深深震撼了我。一般而言,木榨油坊必建在溪流边。因为,碾磨油茶籽要有水车才行,而水车要有水才行。有一位叫高星的学者说,几乎所有的原始生产工具都是从圆周运动中得到动力。还真让他说着了,水车遵循的也是圆周运动的原理。而水则是水车的动力之源。木榨榨油的工序比较繁细,包括采果、堆沤、晒果、脱壳、晒籽、碾粉、过筛、烘炒、蒸粉、包饼、榨油、过滤等十多道工序。 按照采收季节不同,油茶有寒露籽和霜降籽两种。适时采收,才能保证出油率。每年寒露和霜降一过,人们就挎上背篓,系上布兜,上山开始采摘茶果了。茶果采回家,经过堆沤、晒果、脱壳、晒籽等工序,即可将茶籽担到油坊榨油。从一颗颗饱满的山茶籽,变成一滴滴色泽金黄、清香四溢的山茶油,那是个辛苦而又欢快的过程。
  沈从文在他的小说中描写过油坊和榨油情景。不过,沈从文湘西老家的油坊似乎没有建在水边,因为他描绘的油坊里碾油茶籽的动力不是水车,而是三头黄牛。可惜哟,沅江的水就那么白白流走了。
  榨油是个力气活。油匠师傅告诉我,一般四斤油茶果出一斤油。每次压榨得填满二百多斤油茶饼,一天得榨三五车,近一千斤。&哎呀呀,一天撞下来,人都快累瘫了。&
  碾粉是榨油的一个重要工序。就是将晒干的茶籽放入大碾槽中碾成粉末。磨碾以水车作为动力,用水碓碾粉。碾碎后的茶粉要过筛,筛是特制的。过筛后的茶粉倒进特制的平锅(呈四十五度斜角)里烘炒,去除水分。烘炒是一道十分讲究的工艺。火太猛,茶粉容易烧焦,影响茶油的色泽和清香度;火太嫩,水分不能完全蒸发,同样会影响茶油的纯度和品质。技术过硬的师傅,才能将茶粉炒得松而不焦,香而不腻。这是真功夫呢!&&&靠日积月累练就出来的。
  接下来就是蒸粉和包饼了。蒸粉的蒸笼是专用的。外形如蜂筒,将炒好的茶粉倒入其中,蒸熟蒸黏,为包饼做好准备。包饼不但要求有良好的腰力,臂力,还要有相当的巧力、准力。包饼师傅事先将三个铁匝叠放在平地上,扭一个叫&千金秆&的稻草结,呈放射状铺在铁匝上,作为包饼底衬,然后将热气腾腾的茶粉倒进铁环中,赤着脚飞快地将茶粉踩平踏实,形成一个圆茶饼。包饼的过程有讲究,如果稻草结没扭好,茶饼一拎就散。饼包厚了不行,影响出油率;饼薄了也不行,饼粉藏在铁匝里榨不干,出油率更小。一般人不知道,包饼师傅的一双手就如同一杆秤。每一百斤茶籽包十二块饼,每块饼榨干后重六斤半,上下不得差三两,这是有严格要求的。包好的茶饼,叠放在一起,就可以统一放到木龙榨里榨油了。这是茶油制作的中心环节,俗称&打油&。传统的木龙榨,重超千斤,用一根或两根大硬木镂空制成,横摆在榨油坊的显要位置,看上去活像一条长龙,当地人称其&木龙榨&。 一般来说,每家油坊至少有两架木龙榨,每架木龙榨可放四十块饼。
  油匠师傅们沉默寡言,只是埋头做事。
  一切准备就绪,即以硬木专门制作的油槌大力撞击扦头,不断挤压茶饼榨出油来。为了消除疲乏,增强干劲,油匠师傅编创了许多劳动号子,一边用力撞击,一边喊着号子。
  嘿噜呀!&&&安噜也!
    加把劲啊!&&&使劲砸啊!
    龙神肚出油啦!&&&哎嗨吆!
    撞头重重打啊!&&&呀啦嗨!
    茶油喷喷香啊!&&&嗨呀嗨!
  那号子铿锵有力,排山倒海,气壮山河。那号子伴着重重的撞击声,奏出了山村最朴素的交响乐。清香明亮的茶油从龙榨口慢慢渗出,随着号子的越来越响,油流淌得更欢了。油匠师傅在枯燥劳累的榨油过程中,创造出许多技巧动作,那可是真正的民间舞蹈呀。油匠师傅单膝跪地,让油槌的槌头朝天而立,然后&砰&的一声狠狠打下去,这招叫做&一枝香&;两个师傅背靠背来回打油较劲的,这叫做&鲤鱼穿梭&;油匠师傅突然猛地向后退几步,手中油槌凌空飞起,在号子声中撞向扦头,整个&木龙榨&被撞得前后摇晃,这就是所谓的&老虎撞&&&浑厚整齐的号子声撩拨人心,像是从遥远的地方穿透层层阻隔而来,粗犷潇洒的榨油动作,自始至终传承着山民勤劳朴实的宽厚情怀。
  恰巧,当我在黄塘村木榨油坊拍油匠师傅劳作的照片时,一个大巴车上下来一批光大白腿穿长筒黑皮靴的模特前来参观。那些美女不放过任何上镜的机会,抄起油槌就做表演状,其中一个失手险些敲掉一个旁观者的脑壳,令众人大惊失色。
  木榨拒绝一切矫揉造作,虚情假意,娇声嗲气。木榨对所谓的时尚和流行说不。
   木榨老油坊是黄塘村的标志性符号。有老油坊在,有&木龙榨&在,就说明黄塘村的历史还喘着气,血肉和精神还活着。
  如今,在南方的许多小街巷里,常能见到一种全新的袖珍榨油机,只需几分钟&&&将茶籽倒入榨油机漏斗槽内,打开电源开关,金黄的茶籽油就源源不断地流出来了。新型电力榨油机出油率高,耗损少,工序简单得仅剩几个抬手就能完成的动作。何况,价格便宜。一个小老板告诉我,一台质量上乘的袖珍榨油机才不过一千余元。省时,省力,省钱,实在是好。何况,那些大型的现代化的油茶加工企业正在崛起,更令&木龙榨&无可奈何花落去。高速发展的社会,效率的丧失便意味着被淘汰。由于&木龙榨&工序繁多,过于耗费时间和体力,因而最终不得不面临着消亡的结局。
  一些山村的老油坊已经很破败,不成样子了,但我可以肯定,关于乡村的记忆和灵魂还在&木龙榨&的肚子里眨着眼睛。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许多古老的生命受到无情的冲击,性格没了,年龄没了,个性记忆被删除得干干净净,我们已经无法感知和认定乡村的文化性格和精神历程了。而黄塘村的&木龙榨&则为我们保留了一份难得的记忆。看到&木龙榨&,就像看到了慈爱而温暖的老祖母,踮着小脚,捧一把米,&咕咕!&&&咕咕!&地吆喝着丢给小鸡。在老油坊里,在&木龙榨&的近前,浮躁的心,会得到片刻安歇。
  经历了岁月的淘洗,古老的&木龙榨&以其特有的生命力沿袭至今,它榨出的茶油散发着醇厚的油香,沁人心脾,绵久悠长。
  抚摸着那古老的&木龙榨&,我忽然想起日本手工艺大师柳宗悦说过的一句话:&好的器物当具谦逊之美,诚实之德,坚固之质。&好嘛,按照柳宗悦的标准,也许,&木龙榨&就是这样的好器物。
  傍晚,&木龙榨&安静下来了,老油坊安静下来了,黄塘村安静下来。只是偶尔传出一两声狗吠。这和白天相比,形成巨大反差。黄塘村有足够的自信对抗外部的诱惑。它不在乎外界的议论和评价,也不太需要市场经济的烛光照亮这里。因为,它有自己的准则,自己的规矩,自己的秩序。不浮躁,不慌乱,不盲从。
   黄塘村的&木龙榨&固执地保持着自己的本色,秉持着自己传统和精神。许多东西并不需要改进,只需要固守。多少年来,我们改进太多,固守太少。在民间文化日渐消失的今天,固守是多么不容易啊!
  也许,机器榨出的茶油就是茶油,看不到人的身影,没有体温,没有趣味。而&木龙榨&榨出的茶油则不仅仅是茶油,它还赋予了茶油更多的故事,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心情。
  与其说,&木龙榨&是一种传统守旧的榨油方式,倒不如说&木龙榨&表现了黄塘村人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我喜欢。
  作者简介
  李青松,著名生态文学作家,辽宁彰武人,研究生学历。从事新闻工作多年,曾任首都某报文艺部主任。自初中时开始文学创作,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500余万字,出版专著十余部。代表作有《遥远的虎啸》《告别伐木时代》《一种精神》《茶油时代》《粒粒饱满》《薇甘菊:外来物种入侵中国》《蓝莓谷》《贡貂》等。
  曾获新中国六十年全国优秀中短篇报告文学奖、呀诺达生态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全国短篇报告文学奖、冰心散文奖、孙犁文学奖等多项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委。为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理事等。
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您对文章内容有建议或意见,请发邮件至
本文相关文章
24小时热播
视频排行榜摘要:近几年,一组组的空气污染指数数字让很多人认识到了雾霾的危害性,而空气净化器的热销也正是反映了消费者对于空气质量的担忧,很多人家里都买了一台甚至多台空气净化器,这些产品在实际生活中效果如何呢?
近几年,一组组的空气污染指数数字让很多人认识到了雾霾的危害性,而空气净化器的热销也正是反映了消费者对于空气质量的担忧,很多人家里都买了一台甚至多台空气净化器,这些产品在实际生活中效果如何呢?
消费者选购空气净化器,首先要看的一个参数就是CADR值(洁净空气输出比率),简单讲就是您家的房间越大,CADR值要求也就越高,如果买一个CADR值小的,就有点像小马拉大车,力不从心,效果反而不好。
但是就算CADR值选对了,净化效果又如何呢?智能公会接到很多网友的咨询,空气净化器究竟该摆放在什么位置合适?因为他们发现,家里的空气净化器吹风的方向空气感觉新鲜一些,出风口的对面就没有明显的净化,其实这个说法还是有科学根据的。
行业专家表示,“现在大部分空气净化器监测的是出风口,但是出风口的洁净空气不一定能送到整个房间。PM2.5的悬浮时间相对较长,如果空气净化器在客厅的一角,人在客厅的对面一角,人体周围的空气质量就不会得到尽快改善。最好是人在哪里,就把净化器放在旁边。”
所以想要在雾霾天呼吸道新鲜的空气,净化器出风位置才是黄金位置!但是真的只能这样吗?当然不是,智能公会了解到,美的B21空气净化器为了解决用户这一痛点,推出了360度全屋净化模式,气流角度可以直达人体呼吸的范围,气流梯度爬升,送风距离更远,净化范围加大,这就就不用为了争夺黄金位置而“大打出手”了!
为了验证这一技术,我们的实验人员准备了一款传统单侧送风空气净化器,和360度全屋净化的美的B21空气净化器,以空气净化器为中心分别布置了5环间距0.5米的羽毛圈,两款产品同样开启最大档位,来测试产品四周和1米、1.5米、2米和2.5米3米远的风。
实验结果表明,普通空气净化只能把风吹响一个方向,并且最远只能吹到2米的羽毛,而美的空气净化可以吹响四面八方,并且最远3米的羽毛都可以吹动,这说明在房间的任何角落,都能呼吸到干净的空气!
除了360度全屋净化功能,美的B21采用的激光式灰尘传感器,比一般红外灰尘传感器来得要灵敏和准确。而多个传感器独立工作,也有利于污染物的及时检测和净化。
从香烟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当点燃香烟后,空气净化器迅速报警并且启动净化程序,显示屏橙红色数值也显示700mg/m3,与专业的PM2.5检测仪(880mg/m3)相差无几。30分钟后,房间内烟雾消失,空气净化器显示蓝色,数值为16mg/m3,专业仪器显示30mg/m3,这说明美的B21空气净化器不仅能迅速过滤颗粒物,并且检测精度能媲美专业仪器。
消费者选购一台合适的空气净化器产品,不仅要看品牌,还得选择合适的CADR值,当然,最重要的还要选购一台能够向360度吹出干净空气的空气净化器哦,这样,房间里任何一个角落都是呼吸健康空气的黄金位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百家号作者平台APP
扫码下载安卓客户端
便捷管理文章信息
随时查看文章收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国短毛波音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