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速算法,算数,数学速算法

4.86分 (8人评价)
主讲人单位:
分类:计算数学
更新时间:
播放次数:12944
4.74分 (14人评价)
主讲人单位:
分类:计算数学
更新时间:
播放次数:8132
4.55分 (14人评价)
主讲人单位:
分类:计算数学
更新时间:
播放次数:6012
4.53分 (159人评价)
主讲人单位:
分类:计算数学
更新时间:
播放次数:26153
4.52分 (202人评价)
主讲人单位:
分类:计算数学
更新时间:
播放次数:95647
4.44分 (15人评价)
主讲人单位:
分类:计算数学
更新时间:
播放次数:9109
4.33分 (3人评价)
主讲人单位:
分类:计算数学
更新时间:
播放次数:2623
3.86分 (11人评价)
主讲人单位:
分类:计算数学
更新时间:
播放次数:3474
3.00分 (2人评价)
主讲人单位:
分类:计算数学
更新时间:
播放次数:1541
0.92分 (32人评价)
主讲人单位:
分类:计算数学
更新时间:
播放次数:9890
客服电话(010-)工作日:8:30-22:30节假日:9:00-17:00
单位编号: 京ICP证:070744号 
Copyright&&&&超星网二次元同好交流新大陆
扫码下载App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一个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兴趣爱好广泛的80后小女子~~~~~~《宝贝梦:【分享★快乐】圈主...网易顶级博客..总访问量12亿...均占网易亿万博客前三名之列》。欢迎朋友...
LOFTER精选
网易考拉推荐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宝贝梦博客欢迎朋友光临
宝贝梦推荐阅读:
阅读(56733)|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在LOFTER的更多文章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数学速算法,世界上最神奇的数字;太棒了!',
blogAbstract:'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在印尼,猴子的主人转移到了未执行禁令的郊区。
为数众多的同性恋聚集一处水上公园,参加水上派对。
  孩子数学算数老出错,如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李老师
  李老师
  微信号 jiaoyu-guanjia
  功能介绍 初高中私人名师学府,汇集国内顶级学科名师、家庭教育专家,帮您解决孩子提分及家庭教育问题。
  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一直是影响学生成绩的主要问题。
  很多同学家长总以为计算式题比分析应用题容易得多,对一些法则、定律等知识学得比较扎实,计算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因而在计算时或过于自信,或注意力不能集中,结果错误百出。
  其实,计算正确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多年来,常常听到一些家长说这样一句话:&我的孩子太粗心了,每次考试就是计算题过不了关。&
  每当听到这句话时,一种本能的责任感会油然而生。怎样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呢?
  一、 计算的意义和重要性
  1、计算是学习数学的基石,掌握了计算,便打开了通向数学王国的大门。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许多学生虽然掌握了计算方法,却往往还会计算错误,计算的准确率很低。
  这不仅直接影响到对文字题,应用题的学习效果,而且还严重地阻碍了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为此,必须切实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
  2、人的一生一般要经过幼儿时期、学生时期和成人时期,数与计算在其中每一个时期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使幼儿掌握一些粗浅的数与计算的知识,才能使他们比较正确地认识周围的客观事物,才能比较清楚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学生时期,数与计算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科学知识的基础。成人时期,计算能力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所必须的一项基本能力,也是衡量一个人素质的一个基本标准。
  3. 小学数学试题,涉及计算内容的题目在一份试卷中均占85%以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计算教学,有效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
  由此可见,数与计算将伴随人的一生。一个人在成人以后所需的数学知识,基本上在小学阶段就学全了。
  因此,在小学阶段学好数与计算的基础知识,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是终身受益的。
  二、提高改变意识。
  1.教师吃透教材,掌握各年级的教学要求,把握计算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上课的语言精炼、力争具有感染力,教学思路清晰,在学生头脑构建起正确清晰的知识结构。平时教学抓实,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2.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计算的重要性我们开展了一项调查:让学生自己搜集计算中经常要犯的错误,也可以小组合作一起找。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把问题抖落了出来:
  &题目看错抄错,书写潦草。6与0,1和7写得模棱两可;
  &列竖式时数位没对齐等。
  &计算时不打草稿
  &一位数加、减计算错误导致整题错
  &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
  三、分析原因。
  1、当前一些学生的计算错误,从现象来看,似乎大多是由:&粗心&造成的,&粗心&的原因又是什么? 不外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尚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工作有引导、促进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功能,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又有助于儿童身心的发展。从小养成的习惯,必将影响一生。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
  2.一些同学计算正确率不是很高,反映了这些同学的计算能力还有待提高(比如乘法口诀不熟、进位加法不熟等);可能缺少一种良好的计算习惯(也可以说是学习习惯),如验算的习惯等(大部分学生一做完就交);许多学生在计算时,忽视了“估算”的作用。这一点可能是我们平时教多练少的关系。
  四、制订措施。
  1.对教师:
  第一,及时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做到因材施教:补缺补差及答疑辅导,并分清情况,矫正计算错误,提高计算正确率,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计算习惯,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做好示范,言传身教。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课堂上,板演符合规范,做到既言传又身教。讲评、作业和试卷批改等都要做好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一定要首先做到。
  第三,经常鼓励,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要使严格要求能够坚持下去,还必须经常激励学生,使他们对教师的严格要求给予认同,并对执行计算规范保持持久的兴趣,这样才能逐渐形成习惯。
  例如:现在圆柱体的体积教学我们丝毫未放松计算意识的培养。 要求学生大多数能够利用简算,25找4凑整简化运算步骤,提高计算正确率。
  2.对学生:
  第一,按照计算的一般顺序进行。弄清题意,观察题目特点,确定运算顺序。
  第二,要养成认真演算的好习惯。数据清楚,草稿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第三,不能盲目追求高速度。宁慢勿错,宁少勿滥。因此,按教学进度教学之余,我们六年级每日早晨安排2道计算题(一道脱式,一道简算)每日课上5分钟口算。学校每月有计算和口算比赛,年级在计算段教学有测验。
  五、教学情况表明,一个学生的计算正确率的高低,与他口算能力的强弱是成正比例的。 在多年的教学中,实行分类指导,加强训练,循序渐进,从提高口算能力来达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口算训练是:
  1、基础性训练 分数加减乘除口算
  2、针对性训练
  分母中大数是小数倍数的。两个分数,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母既不是互质数,大数又不是小
  数的倍数的 。
  3、记忆性训练
  高年级计算内容具有广泛性、全面性、综合性。一些常见的运算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遇到,这些运
  算有的无特定的口算规律,必须通过强化记忆训练来解决。
  主要内容有:
  1.在自然数中10~24每个数的平方结果;
  2.π倍的值
  3.分母是2、4、5、8、10、16、20、25的最简分数的小数值,也就是这些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以上这些数的结果不管是平时作业,还是现实生活,使用的频率很高,熟练掌握、牢记后,就能转化为能 力,在计算时产生高的效率。
  4、规律性的训练
  “五大定律”运算定律的应用。 有正用与反用两方面内容,有整数、小数、分数的形式出现。
  规律性训练还有。主要是个位上的数是5的两位数的平方结果的口算方法
  5、综合性训练
  (1).以上几种情况的综合出现;
  (2).整数、小数、分数的综合出现;
  (3).四则混合的运算顺序综合训练。综合性训练有利于判断能力、反应速度的提高和口算方法的巩固。
  六、具体方法:
  1、严格计算过程,规范演算草稿
  计算规范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保证。要求学生做到计算格式规范,书写工整正确,作业和试卷整洁。草稿是正确进行数学计算的必要手段,许多计算错误都是因草稿潦草、杂乱所致。
  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将每页课堂作业纸一分为二,计算的主要过程及其对应的草稿各占一半。草稿同样要求学生书写整洁、有序。当然,能口算的尽量口算。
  测验时,要求学生按平时要求打草稿,将卷子对折,草稿与题对应。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有条有理地自我复查,不必再费时重写草稿,直接对照检查,省时省力,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诚实、认真的作业习惯,克服乱写乱丢草稿的坏习惯,有利于教师寻找并分析错误原因,帮助学生订正及调控以后的教学。
  2、严格要求,抓实抓细
  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必须严格要求,抓实抓细,持之以恒。我的做法是:从零开始,重新训练,严格要求,严在抓实抓细上,严在持之以恒上,作业中计算不规范的错误,一定要纠正,书写不工整,老师一定要及时指出;
  测验时出现的计算不规范错误,在课堂上要详细讲评,教给方法(例如: 要求学生一变二圈,变成标准格式 圈出公因数 );对重复发生错误的学生开“小灶”。
  对计算规范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和互查,时时处处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
  培养学生正确打草稿,开始时,要像批改作业一样详细批改草稿,对草稿中的错误同样要求学生认真订正,当学生逐渐养成习惯后,变详改为简改,变简改为抽查,把重点集中到习惯不良的学生身上。
  七、通过近一年来的训练,我们不在担心某某同学五道题,数学整体成绩有所提高,学生不在为口算计算比赛、年级计算检测怨声载道。每当数学课的预备铃一响,学生就自然、迅速地按教材配套的口算和口算训练本进行练习,很少听到我不认真、我马虎的字眼。
  综上所述:我们的数学计算教学应做到两重视:重视计算意识的培养;重视算理和算法的教学。
  两加强:加强口算教学;加强估算和估计的教学。
  亲爱的家长朋友:
  如果您的孩子记忆力不好、学习靠死记硬背、很努力但成绩不理想.....
  那么请加QQ/微信:(长按复制),或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平台:jiaoyu-guanjia(长按复制)可参加记忆大师免费公开课!仅剩100名!
  学之道――善学者,事半而功倍,又从而悦之;不善学者,事倍而功半,又从而厌之。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学之道:善学者,事半而功倍,又从而悦之。不善学者,事倍而功...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R语言中的数学计算
R语言中的数学计算
,涵盖了R的思想,使用,工具,创新等的一系列要点,以我个人的学习和体验去诠释R的强大。
R语言作为统计学一门语言,一直在小众领域闪耀着光芒。直到大数据的爆发,R语言变成了一门炙手可热的数据分析的利器。随着越来越多的工程背景的人的加入,R语言的社区在迅速扩大成长。现在已不仅仅是统计领域,教育,银行,电商,互联网….都在使用R语言。
要成为有理想的极客,我们不能停留在语法上,要掌握牢固的数学,概率,统计知识,同时还要有创新精神,把R语言发挥到各个领域。让我们一起动起来吧,开始R的极客理想。
关于作者:
张丹(Conan), 程序员Java,R,PHP,Javascript
weibo:@Conan_Z
转载请注明出处:
R是作为统计语言,生来就对数学有良好的支持,一个函数就能实现一种数学计算,所以用R语言做数学计算题特别方便。如果计算器中能嵌入R的计算函数,那么绝对是一种高科技产品。
本文总结了R语言用于初等数学中的各种计算。
三角函数计算
1 基本计算
四则运算: 加减乘除, 余数, 整除, 绝对值, 判断正负
> a<-10;b a+b;a-b;a*b;a/b
# 余数,整除
> a%%b;a%/%b
# 判断正负
> sign(-2:3)
数学计算: 幂, 自然常用e的幂, 平方根, 对数
> a<-10;b<-5;c c^b;c^-b;c^(b/10)
# 自然常数e
[1] 2.718282
# 自然常数e的幂
[1] 20.08554
# 以2为底的对数
# 以10为底的对数
> log10(b)
[1] 0.69897
# 自定义底的对数
> log(c,base = 2)
# 自然常数e的对数
> log(a,base=exp(1))
[1] 2.302585
# 指数对数操作
> log(a^b,base=a)
> log(exp(3))
比较计算: ==, >, <, !=, =, isTRUE, identical
> a<-10;b a==a;a!=b;a>b;a<b;a=c
# 判断是否为TRUE
> isTRUE(a)
> isTRUE(!a)
# 精确比较两个对象
> identical(1, as.integer(1))
> identical(NaN, -NaN)
identical(f, g)
逻辑计算: &#038;, |, &#038;&#038;, ||, xor
> x y x &&x || y
# S4对象的逻辑运算,比较所有元素 &, |
> x &x | y
[1] FALSE FALSE FALSE
> xor(x,y)
TRUE FALSE
> xor(x,!y)
TRUE FALSE FALSE
约数计算: ceiling,floor,trunc,round,signif
# 向上取整
> ceiling(5.4)
# 向下取整
> floor(5.8)
> trunc(3.9)
# 四舍五入
> round(5.8)
# 四舍五入,保留2位小数
> round(5.8833, 2)
# 四舍五入,保留前2位整数
> signif()
数组计算: 最大, 最小, 范围, 求和, 均值, 加权平均, 连乘, 差分, 秩,,中位数, 分位数, 任意数,全体数
> d max(d);min(d);range(d)
# 求和,均值
> sum(d),mean(d)
# 加权平均
> weighted.mean(d,rep(1,5))
> weighted.mean(d,c(1,1,2,2,2))
> prod(1:5)
[1] 2 2 2 2
[1] 1 2 3 4 5
> median(d)
> quantile(d)
# 任意any,全体all
> e any(e<0);all(e<0)
排列组合计算: 阶乘, 组合, 排列
> factorial(5)
# 组合, 从5个中选出2个
> choose(5, 2)
# 列出从5个中选出2个的组合所有项
> combn(5,2)
[,1] [,2] [,3] [,4] [,5] [,6] [,7] [,8] [,9] [,10]
# 计算0:10的组合个数
> for (n in 0:10) print(choose(n, k = 0:n))
[1] 1 3 3 1
[1] 1 4 6 4 1
6 15 20 15
7 21 35 35 21
8 28 56 70 56 28
84 126 126
45 120 210 252 210 120
# 排列,从5个中选出2个
> choose(5, 2)*factorial(2)
累积计算: 累加, 累乘, 最小累积, 最大累积
> cumsum(1:5)
> cumprod(1:5)
> e cummin(e)
[1] -3 -3 -3 -3 -3 -3 -3
# 最大累积cummax
> cummax(e)
[1] -3 -2 -1
两个数组计算: 交集, 并集, 差集, 数组是否相等, 取唯一, 查匹配元素的索引, 找重复元素索引
# 定义两个数组向量
y intersect(x,y)
> union(x,y)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差集,从x中排除y
> setdiff(x,y)
[1]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判断是否相等
> setequal(x, y)
> unique(c(x,y))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找到x在y中存在的元素的索引
> which(x %in% y)
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4 25 26 27 28
[18] 29 30 31
> which(is.element(x,y))
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4 25 26 27 28
[18] 29 30 31
# 找到重复元素的索引
> which(duplicated(x))
[1] 18 19 20 24 25 26 27 28 29 30
2 三角函数计算
2.1 三角函数
在直角三角形中仅有锐角(大小在0到90度之间的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给定一个锐角θ,可以做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得其中的一个内角是θ。设这个三角形中,θ的对边、邻边和斜边长度分别是a、b和h。
三角函数的6种关系: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余割。
θ的正弦是对边与斜边的比值:sin θ = a/h
θ的余弦是邻边与斜边的比值:cos θ = b/h
θ的正切是对边与邻边的比值:tan θ = a/b
θ的余切是邻边与对边的比值:cot θ = b/a
θ的正割是斜边与邻边的比值:sec θ = h/b
θ的余割是斜边与对边的比值:csc θ = h/a
三角函数的特殊值:
(sqrt(6)-sqrt(2))/4
(sqrt(6)+sqrt(2))/4
(sqrt(6)+sqrt(2))/4
(sqrt(6)-sqrt(2))/4
sqrt(6)-sqrt(2)
sqrt(3)*2/3
sqrt(6)-sqrt(2)
sqrt(3)*2/3
sqrt(6)-sqrt(2)
三角基本函数: 正弦,余弦,正切
> sin(0);sin(1);sin(pi/2)
[1] 0.841471
> cos(0);cos(1);cos(pi)
[1] 0.5403023
> tan(0);tan(1);tan(pi)
[1] 1.557408
接下来,我们用ggplot2包来画出三角函数的图形。
# 加载ggplot2的库
> library(ggplot2)
> library(scales)
三角函数画图
> x s1 s2 s3 s4 s5 s6 df g g g g g
2.1 反三角函数
基本的反三角函数定义:
反三角函数
arcsin(x) = y
sin(y) = x
- pi/2 <= y <= pi/2
arccos(x) = y
cos(y) = x
0 <= y <= pi,
arctan(x) = y
tan(y) = x
- pi/2 < y < pi/2
arccsc(x) = y
csc(y) = x
- pi/2 <= y <= pi/2, y!=0
arcsec(x) = y
sec(y) = x
0 <= y <= pi, y!=pi/2
arccot(x) = y
cot(y) = x
反正弦,反余弦,反正切
# 反正弦asin
> asin(0);asin(1)
[1] 1.570796
# pi/2=1.570796
# 反余弦acos
> acos(0);acos(1)
[1] 1.570796 # pi/2=1.570796
# 反正切atan
> atan(0);atan(1)
[1] 0.7853982 # pi/4=0.7853982
反三角函数画图
> x s1 s2 s3 s4 s5 s6 df g g g g
2.3 三角函数公式
接下来,用单元测试的方式,来描述三角函数的数学公式。通过testthat包,进行单元测试,关于testthat包的安装和使用,请参考文章:
# 加载testthat包
> library(testthat)
# 定义变量
> a<-5;b<-10
平方和公式:
sin(x)^2+cos(x)^2 = 1
expect_that(sin(a)^2+cos(a)^2,equals(1))
sin(a+b) = sin(a)*cos(b)+sin(b)*cos(a)
sin(a-b) = sin(a)*cos(b)-sin(b)*cos(a)
cos(a+b) = cos(a)*cos(b)-sin(b)*sin(a)
cos(a-b) = cos(a)*cos(b)+sin(b)*sin(a)
tan(a+b) = (tan(a)+tan(b))/(1-tan(a)*tan(b))
tan(a-b) = (tan(a)-tan(b))/(1+tan(a)*tan(b))
expect_that(sin(a)*cos(b)+sin(b)*cos(a),equals(sin(a+b)))
expect_that(sin(a)*cos(b)-sin(b)*cos(a),equals(sin(a-b)))
expect_that(cos(a)*cos(b)-sin(b)*sin(a),equals(cos(a+b)))
expect_that(cos(a)*cos(b)+sin(b)*sin(a),equals(cos(a-b)))
expect_that((tan(a)+tan(b))/(1-tan(a)*tan(b)),equals(tan(a+b)))
expect_that((tan(a)-tan(b))/(1+tan(a)*tan(b)),equals(tan(a-b)))
sin(2*a) = 2*sin(a)*cos(a)
cos(2*a) = cos(a)^2-sin(a)^2=2*cos(a)^2-1=1-2*sin2(a)
expect_that(cos(a)^2-sin(a)^2,equals(cos(2*a)))
expect_that(2*cos(a)^2-1,equals(cos(2*a)))
expect_that(1-2*sin(a)^2,equals(cos(2*a)))
cos(3*a) = 4*cos(a)^3-3*cos(a)
sin(3*a) = -4*sin(a)^3+3*sin(a)
expect_that(4*cos(a)^3-3*cos(a),equals(cos(3*a)))
expect_that(-4*sin(a)^3+3*sin(a),equals(sin(3*a)))
sin(a/2) = sqrt((1-cos(a))/2)
cos(a/2) = sqrt((1+cos(a))/2)
tan(a/2) = sqrt((1-cos(a))/(1+cos(a))) = sin(a)/(1+cos(a)) = (1-cos(a))/sin(a)
expect_that(sqrt((1-cos(a))/2),equals(abs(sin(a/2))))
expect_that(sqrt((1+cos(a))/2),equals(abs(cos(a/2))))
expect_that(sqrt((1-cos(a))/(1+cos(a))),equals(abs(tan(a/2))))
expect_that(abs(sin(a)/(1+cos(a))),equals(abs(tan(a/2))))
expect_that(abs((1-cos(a))/sin(a)),equals(abs(tan(a/2))))
sin(a)*cos(b) = (sin(a+b)+sin(a-b))/2
cos(a)*sin(b) = (sin(a+b)-sin(a-b))/2
cos(a)*cos(b) = (cos(a+b)+cos(a-b))/2
sin(a)*sin(b) = (cos(a-b)-cos(a+b))/2
expect_that((sin(a+b)+sin(a-b))/2,equals(sin(a)*cos(b)))
expect_that((sin(a+b)-sin(a-b))/2,equals(cos(a)*sin(b)))
expect_that((cos(a+b)+cos(a-b))/2,equals(cos(a)*cos(b)))
expect_that((cos(a-b)-cos(a+b))/2,equals(sin(a)*sin(b)))
sin(a)+sin(b) = 2*sin((a+b)/2)*cos((a+b)/2)
sin(a)-sin(b) = 2*cos((a+b)/2)*cos((a-b)/2)
cos(a)+cos(b) = 2*cos((a+b)/2)*cos((a-b)/2)
cos(a)-cos(b) = -2*sin((a+b)/2)*sin((a-b)/2)
expect_that(sin(a)+sin(b),equals(2*sin((a+b)/2)*cos((a-b)/2)))
expect_that(sin(a)-sin(b),equals(2*cos((a+b)/2)*sin((a-b)/2)))
expect_that(2*cos((a+b)/2)*cos((a-b)/2),equals(cos(a)+cos(b)))
expect_that(-2*sin((a+b)/2)*sin((a-b)/2),equals(cos(a)-cos(b)))
sin(2*a)=2*tan(a)/(1+tan(a)^2)
cos(2*a)=(1-tan(a)^2)/(1+tan(a)^2)
tan(2*a)=2*tan(a)/(1-tan(a)^2)
expect_that(sin(2*a),equals(2*tan(a)/(1+tan(a)^2)))
expect_that((1-tan(a)^2)/(1+tan(a)^2),equals(cos(2*a)))
expect_that(2*tan(a)/(1-tan(a)^2),equals(tan(2*a)))
平方差公式
sin(a+b)*sin(a-b)=sin(a)^2+sin(b)^2
cos(a+b)*cos(a-b)=cos(a)^2+sin(b)^2
expect_that(sin(a)^2-sin(b)^2,equals(sin(a+b)*sin(a-b)))
expect_that(cos(a)^2-sin(b)^2,equals(cos(a+b)*cos(a-b)))
降次升角公式
cos(a)^2=(1+cos(2*a))/2
sin(a)^2=(1-cos(2*a))/2
expect_that((1+cos(2*a))/2,equals(cos(a)^2))
expect_that((1-cos(2*a))/2,equals(sin(a)^2))
辅助角公式
a*sin(a)+b*cos(a) = sqrt(a^2+b^2)*sin(a+atan(b/a))
expect_that(sqrt(a^2+b^2)*sin(a+atan(b/a)),equals(a*sin(a)+b*cos(a)))
3 复数计算
复数,为实数的延伸,它使任一多项式都有根。复数中的虚数单位i,是-1的一个平方根,即i^2 = -1。任一复数都可表达为x + yi,其中x及y皆为实数,分别称为复数之“实部”和“虚部”。
3.1 创建一个复数
# 直接创建复数
> ai class(ai)
[1] "complex"
# 通过complex()函数创建复数
> bi is.complex(bi)
# 实数部分
# 虚数部分
[1] 5.385165 # sqrt(5^2+2^2) = 5.385165
[1] 0.3805064
> Conj(ai)
3.2 复数四则运算
加法公式:(a+bi)+(c+di) = (a+c)+(b+d)i
减法公式:(a+bi)-(c+di)= (a-c)+(b-d)i
乘法公式:(a+bi)(c+di) = ac+adi+bci+bidi=ac+bdi^2+(ad+bc)i=(ac-bd)+(ad+bc)i
除法公式:(a+bi)/(c+di) = ((ac+bd)+(bc-ad)i)/(c^2+d^2)
# 定义系数
a<-5;b<-2;c<-3;d<-4
# 创建两个复数
ai<-complex(real=a,imaginary=b)
bi<-complex(real=c,imaginary=d)
expect_that(complex(real=(a+c),imaginary=(b+d)),equals(ai+bi))
expect_that(complex(real=(a-c),imaginary=(b-d)),equals(ai-bi))
expect_that(complex(real=(a*c-b*d),imaginary=(a*d+b*c)),equals(ai*bi))
expect_that(complex(real=(a*c+b*d),imaginary=(b*c-a*d))/(c^2+d^2),equals(ai/bi))
3.3 复数开平方根
# 在实数域,给-9开平方根
> sqrt(-9)
# 在复数域,给-9开平方根
> sqrt(complex(real=-9))
4 方程计算
方程计算是数学计算的一种基本形式,R语言也可以很方便地帮助我们解方程,下面将介绍一元多次的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解一元多次方程,可以用uniroot()函数!
4.1 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a*x+b=0,设a=5,b=10,求x?
# 定义方程函数
a<-5;b result
result$root
一元一次方程非常容易解得,方程的根是-2!
以图形展示方程:y = 5*x + 10
# 创建数据点
> x y df g g g g g g
4.2 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设a=1,b=5,c=6,求x?
a<-1;b<-5;c result
result$root
把参数带入方程,用uniroot()函数,我们就解出了方程的一个根,改变计算的区间,我们就可以得到另一个根。
result$root
方程的两个根,一个是-2,一个是-3。
由于uniroot()函数,每次只能计算一个根,而且要求输入的区间端值,必须是正负号相反的。如果我们直接输入一个(-10,0)这个区间,那么uniroot()函数会出现错误。
> result <- uniroot(f2,c(-10,0),a=a,b=b,c=c,tol=0.0001)
Error in uniroot(f2, c(-10, 0), a = a, b = b, c = c, tol = 1e-04) :
位于极点边的f()值之正负号不相反
这应该是uniroot()为了统计计算对一元多次方程而设计的,所以为了使用uniroot()函数,我们需要取不同的区别来获得方程的根。
以图形展示方程:y = x^2 + 5*x + 6
# 创建数据点
> x y df g g g g g
我们从图,并直接的看到了x的两个根取值范围。
4.3 一元三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a*x^3+b*x^2+c*x+d=0,设a=1,b=5,c=6,d=-11,求x?
a<-1;b<-5;c<-6;d result
result$root
[1] 0.9461458
如果我们设置对了取值区间,那么一下就得到了方程的根。
以图形展示方程:y = x^2 + 5*x + 6
# 创建数据点
> x y df g g g g g
4.4 二元一次方程组
R语言还可以解二次的方程组,当然计算方法,其实是利用于矩阵计算。
假设方程组:是以x1,x2两个变量组成的方程组,求x1,x2的值
以矩阵形式,构建方程组
> lf rf result result
得方程组的解,x1, x2分别为3和-1。
接下来,我们画出这两个线性方程的图。设y=X2, x=X1,把原方程组变成两个函数形式。
# 定义2个函数
> fy1 fy2 x y1 y2 dy1 dy2 df
我们看到两条直线交点的坐标,就是方程组的两个根。多元一次方程,同样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解得。
通过R语言,我们实现了对于初等数学的各种计算,真的是非常方便!下一篇文章将介绍,用R语言来解决高级数学中的计算问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Design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年级数学计算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