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普高读高一,如果在高一升高二暑假计划时转到国际学校,那还要从高一读起吗?还是继续读高二?

现在读高二,想去加拿大读高中,是选择国际学校还是公立学校比较好?在公立学校会不会很不适应?
在加拿大的亲戚说现在这个年纪去加拿大就是找罪受Otz是真的么?
想知道在公立学校学习是什么样子的?以及在公立学校和国际学校申请上名校的可能有多大?好像应该说一下自己的情况……北京某一流二类学校的文科实验班学僧,英语口语渣…
题主,你现在高二去那里就是读11年级左右,而10年级是加拿大高中阶段开始最最最辛苦的时间开始了,如果英语口语不行建议还是上国际高中,因为到高中面临各类考试和申请大学,其实在申请大学的时候压力会很大咩,和国内的不一样,如果真的要去,要准备好吃苦呢
国际学校在申请加拿大大学 还有美国大学都更有优势吧我高中是在多伦多的私校读嗒,之前在公校暑假也上过课我觉得国际学校 私校会给你在英语学习 还有申请大学方面提供更多帮助如果你的目标是申请名校,私立是更好的选择我高中每年都会有美国名校的admission officer组团来我们学校解答疑问 然后看看potential的学生我12年纪的时候 会专门有老师帮我们把关personal essay平时也有很多申请大学的workshop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7位病人将因他赠送的这份无价的生命礼物而重获新生。
汇了钱之后,小高以被拐卖为由,将警察带到了老何家。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理论而言,如果早就想过要出国读大学,那么去国外读高中当然更会有优势。低龄留学在近几年一直是持上升趋势的。在我接触到的家长中,他们中绝大多数都是在国企和事业单位做到中高层管理,或者是自己做生意,希望把孩子早点儿送出去读书。很多家长表示,如果以后要出国读大学,肯定越早出国越有优势呀。虽然从某种角度来说,孩子的年龄越小,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越强,适应度越高,受益越多。但是由于孩子的性格,个人能力,成熟度,家庭背景和环境很大差异,因此小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生活表向还会存在很多个体差异。
  ,我先从个人角度分析一下在国外学习的优劣势,以美国为例:
  1.&&&&&&&美国高中课程更利于与美国大学课程对接。高中采取的学分制和大学教育非常相似。学生会被要求在SOCIAL,&NATURAL&SCIENCE,FOREIGN&LANGUAGE,&MATHEMATICS,&HUMANITIES等领域进行选课,并要达到规定的学分要求。学校所开设的课程类型也比较广泛,很多学校会按DEPARTMENT进行分类。以某校开设数学课为例:学校会开设不同等级的课程共10门,代数,普通几何学,荣誉几何学,普通代数II,荣誉代数II,普通微积分入门,荣誉微积分入门,AP微积分AB,&AP微积分BC,AP统计学。如果学生在数学和科学领域比较优秀,就有机会选难度大的课程。如果学生选择了难度大的课程或AP课程,同时又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则可以说明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潜质。这对于大学申请而言是非常有利的。(虽然有的学校开设实验班,可以体现出课程的差异性,但是美国大学对于这些实验班和国际班的选拔过程以及学生质量并没有系统的了解,因此国内的课程还是存在一定的普遍性。而美国大学在审核学校硬件条件的时候,不仅仅是看GPA,还要看Rigor&of&your&academic&record)
  2.&&&&&&&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关于专业和职业选择的先修课程和资源。这其实也是课程选择的延伸,针对于第一条进行补充。去年我有一个学生在美国交换学习了一年。因为自己对艺术,心理,生物领域都比较感兴趣,在交换期间选了艺术课程,获得了州内竞赛的三等奖。在生物领域,她选了和环境以及法医相关的课程,为大学期间学习进行了学术方面的积累和前提的准备。还有很多学校为学生提供CAREER&DAY,邀请州内各领域的专业人士给学生进行职业讲解,让他们提前对专业进行了解,而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和个人兴趣与COUSELOR沟通,获得在此领域深度学习和发展的建议。(例如选课,活动的参加,申请独立的研究机会和资源的利用等等)
  3.&&&&&&&有利于学生提前了解美国文化,建立社交关系,适应新环境。同时对于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也有很大的帮助。从我每年服务美高学生的数据来看,大部分学生托福一考都能在95-105+以上,一般学生两次左右就可以达到110+左右的分数。另一方面,在美国读高中也利于提前进行大学申请的了解。美国顶级大学每年都会到各州的高中进行宣讲,举办INFORMATION&SESSION,为学生介绍录取情况以及和解答学生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了解学校以及和AO沟通的机会。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春,秋假和周末的时间去自己心仪的大学进行CAMPUS&TOUR。这CAMPUS&TOUR会由STUDENT&GUIDE带领,讲解学校的学习资源,设施,师资等各个方面的信息。
  4.&&&&&&&同等条件下,美高学生被名校录取的概率要大于国内公立以及国际学校的学生。去年我在BOSTON和一个在Wellesley&College就读的学生聊天,她是Wellesley&2017届的学生。就她那一届ENROLL的学生,只有她一个是国内高中国际部的学生,而其余ENROLL的都是美高党或ABC。通过我们了解到的美国部分大学录取政策,很多大学录取学生是分区进行审核。即在这种情况下,在美国地读高中的学生虽然是国际学生,但是学校在审核时会以学校和区为单位进行审核。学校会对这个区,州的学校有所了解,包括课程体制等等。而这而这个数据告诉我们,虽然学校不会只录取一个国内高中的学生,但是从ENROLL的比例来看,美高申请这种顶级学校一定会有明显的优势。
  国外高中可能存在的隐患,还是以美国为例:
  1.&&&&&&&是否在心理和身体方面都做出了充分的准备?离开了爸爸妈妈的怀抱,一个人来到国外,要担负起所有的学习和生活,很多学生由刚刚跨出国门的兴奋,好奇慢慢的变得更为理性。由于课程体制不同,很多学生在刚刚接触大量的阅读作用和写作ESSAY会觉得有很大压力。而如果真的想要拿到高GPA,同时又能够充分利用学校的学术和外部资源,由于学生的时间管理,学习效率,独立思考能力和成熟度是有很高要求的。从我们目前接触到的美高学生来看,不少都会有些学习习惯,时间管理,情绪管理方面的问题。需要心理医生辅导的情况已经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了.
  2.&&&&&&&拖延症和考试准备的灵活性。由于上述情况的普遍存在性,有很多学生把精力放在WORKLOAD上,而没有太多时间进行申请的准备工作,例如标准化考试以及对学校和申请的深入了解。前几天,一个我们熟悉的国内资深语言培训老师和我们分析,在他所接触的学生群体中,能够在SAT考试中达到2200+的几乎都是国内的考生。(我们不排除有美高党DIY学习SAT,但是他观察到的整体情况来看,在美高党中拿高分的比例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大)在国内,学生请假,在考前进行集中的复习和刷题是比较常见和方便的。但是在国外,学生无法保证他们自己平时复习的定量,在考前也不可能集中请假进行冲刺性的复习也是导致国外学生SAT成绩不高的原因之一。
  3.&&&&&&&事实上,大部分美国高中学生的SAT均分更不高,而他们也不会像中国学生(尤其是在国内的学生)一样为了达到目标分数,刷四至五次考试。(一方面老美明白分数不是唯一,另一方面对于那些顶级大学而言,SAT不宜超过三次,考试超过三次的学生永远都不会是他们的第一选择。)
  4.&&&&&&&国际学生在美国参加学术竞赛的机会相对有限,很多州内和国内的竞赛都要求本土学生参加,而国际学生可能只停步去初选。
  再来说说国内的国际学校,我们比较常见的国内开办的国际学校:
  1.&&&&&&&只招收国际学生的国际学校:就读这类学校的学生多数是在华工作的外籍人士的子女,也是我们所说的真正意义的国际学校。以北京和上海为例,北京京西中学,北京顺义国际学校,上海美国中学,都是属于这种类型的国际学校。这类国际学校的性质和在国外就读高中的性质是完全一致的,同在美国高中一样,美国很多大学会在这类大学进行INFORMATION&SESSION和其它类型的宣讲会。学校会有指定的COUNSELOR负责学生的申请指导,给出ESSAY和学校选择的建议。目前这类学校在国内开设IB课程。
  2.&&&&&&&普通公立高中开设的国际部:这类学校是为了不影响学校正常的升学率,同时迎合美国大学的招生要求而引进的AP或ALEVEL课程,面向有留学计划的学生开放招生。虽然入学前会有面试进行筛选,但是这类国际部更多还是有商业运作模式居多的,生源的质量层次不齐,所开设的AP和A-LEVEL可选择的课程有限。部分学校的国际部还采取双体制教学:即在高一学习传统的高中课程,高二或高二下学期,学生才可以选国际课程。此外,学生还要参加正常的高中会考以获得高中毕业证。考虑这类学校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对于那些新开办一两年的,多数的课程并不成熟,而且老师的流动性很大。及时是人大附的国际部在初建立时也换过好几次合作机构。相对成熟的学校有清华附中国际部,北大附中国际部,北京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国际部,北京四中国际部等等。家长在选择时尽量擦亮双眼,选择比较成熟的国际项目。
  3.&&&&&&&私立国际高中:北京艾迪国际学校,北京汇佳私立学校,北京王府中学等等,这些学校所引导的分别是A-LEVEL课程和IB课程。这些都是比较成熟的私立国际学校。然后由于学费昂贵,选择去这类学校的学生家庭条件都比较优越。从我服务客户的经验以及学生的反馈了解到,学校学习的氛围一般,攀比风气比较重,学生质量层次不齐。家长们在选择学校时也要适当考虑这些客观因素。
  国内国际高中的利弊:
  1.&&&&&&&&&不得不说现在选择在国内高中读国际课程的学生越来越多。从我们的客户群体来看,这个数据以及美高党也已经超过了传统公立高中的学生。国际高中采取双语或全英文教育,更符合中国的国情,利于学生适应英语教学模式。学生既可以体验国外的课程体系,又不会觉得像在国外那样孤单。在考试准备方面,由于国际学校的的学生是不参加高考的,因此学生的WORKLOAD不会像传统高中和美高压力那么大。很多学生基本上都是从高一就开始准备标化。另一方面,国内考试培训要优于美国,学生请假也比较灵活,能够保证集中的时间备考。
  2.&&&&&&&&&国内引进的国际课程中,A-LEVEL更注重课程的深度,IB更注重课程的广度。而AP,虽然被北美大学所追捧,但并不能算作一种课程体系。如我在前面所讲到的,AP课程并不能代表一种课程体制,因为它不能贯穿中学阶段的始终。虽然学校开设了国际课程,但是学生有选择是否参加考试以及拿国际课程毕业证的权利。例如某校国际部开设了AP课程,每年5月学生可以选择参加AP考试,但如果学生不参加此考试,仅凭平时学校开设的AP课程以及成绩进行申请,在展示其学术实力方面会不会太有竞争力。同样,很多学生认为IB课程难度大,选择放弃拿IB文凭的学生也非常多。
  3.&&&&&&&&&有些国际学校的师资流动性大,学生质量层次不齐,两极分化的情况也比较严重。在我们的客户群体中,就读国际学生最终IBT成绩50-80左右的,SAT考不出来(在1500左右的)也不少见。这类学生最终可能会因为无法达到标化的要求而放弃申请TOP50的学校,或者只能选择不要求SAT成绩的学校进行申请。
  针对于以上的分析,我的建议如下:
  出国留学对于学生的身心,体能,成熟度,独立性,适应性,语言和自我管理能力都是巨大的挑战。建议学生在出国前考虑清楚自己为什么出国?是盲目跟风,还是自己已经有了清晰的目标,了解自己希望通过留学获得什么?在我接触到的一些美高学生中,有很多是因为厌恶了国内填鸭式的教学体制,误认为美国高中会很轻松。等他们到了美国之后,发现如果想在新学校获得理想的成绩,同样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心血。单拿学校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要求来说,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是极具挑战性的。因此,学生和家长在出国前一定要认真思考自己出国的目的,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是否做好了迎接困难和挫折的准备?是否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解决问题的能力,让自己真正在求学的过程中得到历练和成长。个人观点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出国。所以做决定之前尽量考虑好上述的可能性,选择最适合自己的PATH。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和创留学创始人之一,曾任国内知名留学咨询公司本商部总监。2...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如果以后肯定大学出国,那么高中选择国际学校还是国外高中?
理论而言,如果早就想过要出国读大学,那么去国外读高中当然更会有优势。低龄留学在近几年一直是持上升趋势的。在我接触到的家长中,他们中绝大多数都是在国企和事业单位做到中高层管理,或者是自己做生意,希望把孩子早点儿送出去读书。很多家长表示,如果以后要出国读大学,肯定越早出国越有优势呀。虽然从某种角度来说,孩子的年龄越小,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越强,适应度越高,受益越多。但是由于孩子的性格,个人能力,成熟度,家庭背景和环境很大差异,因此小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生活表向还会存在很多个体差异。
,我先从个人角度分析一下在国外学习的优劣势,以美国为例:
美国高中课程更利于与美国大学课程对接。高中采取的学分制和大学教育非常相似。学生会被要求在SOCIAL, NATURAL SCIENCE,FOREIGN LANGUAGE,
MATHEMATICS, HUMANITIES等领域进行选课,并要达到规定的学分要求。学校所开设的课程类型也比较广泛,很多学校会按DEPARTMENT进行分类。以某校开设数学课为例:学校会开设不同等级的课程共10门,代数,普通几何学,荣誉几何学,普通代数II,荣誉代数II,普通微积分入门,荣誉微积分入门,AP微积分AB, AP微积分BC,AP统计学。如果学生在数学和科学领域比较优秀,就有机会选难度大的课程。如果学生选择了难度大的课程或AP课程,同时又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则可以说明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潜质。这对于大学申请而言是非常有利的。(虽然有的学校开设实验班,可以体现出课程的差异性,但是美国大学对于这些实验班和国际班的选拔过程以及学生质量并没有系统的了解,因此国内的课程还是存在一定的普遍性。而美国大学在审核学校硬件条件的时候,不仅仅是看GPA,还要看Rigor of your academic record)
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关于专业和职业选择的先修课程和资源。这其实也是课程选择的延伸,针对于第一条进行补充。去年我有一个学生在美国交换学习了一年。因为自己对艺术,心理,生物领域都比较感兴趣,在交换期间选了艺术课程,获得了州内竞赛的三等奖。在生物领域,她选了和环境以及法医相关的课程,为大学期间学习进行了学术方面的积累和前提的准备。还有很多学校为学生提供CAREER DAY,邀请州内各领域的专业人士给学生进行职业讲解,让他们提前对专业进行了解,而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和个人兴趣与COUSELOR沟通,获得在此领域深度学习和发展的建议。(例如选课,活动的参加,申请独立的研究机会和资源的利用等等)
有利于学生提前了解美国文化,建立社交关系,适应新环境。同时对于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也有很大的帮助。从我每年服务美高学生的数据来看,大部分学生托福一考都能在95-105+以上,一般学生两次左右就可以达到110+左右的分数。另一方面,在美国读高中也利于提前进行大学申请的了解。美国顶级大学每年都会到各州的高中进行宣讲,举办INFORMATION SESSION,为学生介绍录取情况以及和解答学生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了解学校以及和AO沟通的机会。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春,秋假和周末的时间去自己心仪的大学进行CAMPUS TOUR。这CAMPUS TOUR会由STUDENT GUIDE带领,讲解学校的学习资源,设施,师资等各个方面的信息。
同等条件下,美高学生被名校录取的概率要大于国内公立以及国际学校的学生。去年我在BOSTON和一个在Wellesley College就读的学生聊天,她是Wellesley 2017届的学生。就她那一届ENROLL的学生,只有她一个是国内高中国际部的学生,而其余ENROLL的都是美高党或ABC。通过我们了解到的美国部分大学录取政策,很多大学录取学生是分区进行审核。即在这种情况下,在美国地读高中的学生虽然是国际学生,但是学校在审核时会以学校和区为单位进行审核。学校会对这个区,州的学校有所了解,包括课程体制等等。而这而这个数据告诉我们,虽然学校不会只录取一个国内高中的学生,但是从ENROLL的比例来看,美高申请这种顶级学校一定会有明显的优势。
国外高中可能存在的隐患,还是以美国为例:
是否在心理和身体方面都做出了充分的准备?离开了爸爸妈妈的怀抱,一个人来到国外,要担负起所有的学习和生活,很多学生由刚刚跨出国门的兴奋,好奇慢慢的变得更为理性。由于课程体制不同,很多学生在刚刚接触大量的阅读作用和写作ESSAY会觉得有很大压力。而如果真的想要拿到高GPA,同时又能够充分利用学校的学术和外部资源,由于学生的时间管理,学习效率,独立思考能力和成熟度是有很高要求的。从我们目前接触到的美高学生来看,不少都会有些学习习惯,时间管理,情绪管理方面的问题。需要心理医生辅导的情况已经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了.
拖延症和考试准备的灵活性。由于上述情况的普遍存在性,有很多学生把精力放在WORKLOAD上,而没有太多时间进行申请的准备工作,例如标准化考试以及对学校和申请的深入了解。前几天,一个我们熟悉的国内资深语言培训老师和我们分析,在他所接触的学生群体中,能够在SAT考试中达到2200+的几乎都是国内的考生。(我们不排除有美高党DIY学习SAT,但是他观察到的整体情况来看,在美高党中拿高分的比例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大)在国内,学生请假,在考前进行集中的复习和刷题是比较常见和方便的。但是在国外,学生无法保证他们自己平时复习的定量,在考前也不可能集中请假进行冲刺性的复习也是导致国外学生SAT成绩不高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大部分美国高中学生的SAT均分更不高,而他们也不会像中国学生(尤其是在国内的学生)一样为了达到目标分数,刷四至五次考试。(一方面老美明白分数不是唯一,另一方面对于那些顶级大学而言,SAT不宜超过三次,考试超过三次的学生永远都不会是他们的第一选择。)
国际学生在美国参加学术竞赛的机会相对有限,很多州内和国内的竞赛都要求本土学生参加,而国际学生可能只停步去初选。
再来说说国内的国际学校,我们比较常见的国内开办的国际学校:
只招收国际学生的国际学校:就读这类学校的学生多数是在华工作的外籍人士的子女,也是我们所说的真正意义的国际学校。以北京和上海为例,北京京西中学,北京顺义国际学校,上海美国中学,都是属于这种类型的国际学校。这类国际学校的性质和在国外就读高中的性质是完全一致的,同在美国高中一样,美国很多大学会在这类大学进行INFORMATION SESSION和其它类型的宣讲会。学校会有指定的COUNSELOR负责学生的申请指导,给出ESSAY和学校选择的建议。目前这类学校在国内开设IB课程。
普通公立高中开设的国际部:这类学校是为了不影响学校正常的升学率,同时迎合美国大学的招生要求而引进的AP或ALEVEL课程,面向有留学计划的学生开放招生。虽然入学前会有面试进行筛选,但是这类国际部更多还是有商业运作模式居多的,生源的质量层次不齐,所开设的AP和A-LEVEL可选择的课程有限。部分学校的国际部还采取双体制教学:即在高一学习传统的高中课程,高二或高二下学期,学生才可以选国际课程。此外,学生还要参加正常的高中会考以获得高中毕业证。考虑这类学校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对于那些新开办一两年的,多数的课程并不成熟,而且老师的流动性很大。及时是人大附的国际部在初建立时也换过好几次合作机构。相对成熟的学校有清华附中国际部,北大附中国际部,北京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国际部,北京四中国际部等等。家长在选择时尽量擦亮双眼,选择比较成熟的国际项目。
私立国际高中:北京艾迪国际学校,北京汇佳私立学校,北京王府中学等等,这些学校所引导的分别是A-LEVEL课程和IB课程。这些都是比较成熟的私立国际学校。然后由于学费昂贵,选择去这类学校的学生家庭条件都比较优越。从我服务客户的经验以及学生的反馈了解到,学校学习的氛围一般,攀比风气比较重,学生质量层次不齐。家长们在选择学校时也要适当考虑这些客观因素。
国内国际高中的利弊:
不得不说现在选择在国内高中读国际课程的学生越来越多。从我们的客户群体来看,这个数据以及美高党也已经超过了传统公立高中的学生。国际高中采取双语或全英文教育,更符合中国的国情,利于学生适应英语教学模式。学生既可以体验国外的课程体系,又不会觉得像在国外那样孤单。在考试准备方面,由于国际学校的的学生是不参加高考的,因此学生的WORKLOAD不会像传统高中和美高压力那么大。很多学生基本上都是从高一就开始准备标化。另一方面,国内考试培训要优于美国,学生请假也比较灵活,能够保证集中的时间备考。
国内引进的国际课程中,A-LEVEL更注重课程的深度,IB更注重课程的广度。而AP,虽然被北美大学所追捧,但并不能算作一种课程体系。如我在前面所讲到的,AP课程并不能代表一种课程体制,因为它不能贯穿中学阶段的始终。虽然学校开设了国际课程,但是学生有选择是否参加考试以及拿国际课程毕业证的权利。例如某校国际部开设了AP课程,每年5月学生可以选择参加AP考试,但如果学生不参加此考试,仅凭平时学校开设的AP课程以及成绩进行申请,在展示其学术实力方面会不会太有竞争力。同样,很多学生认为IB课程难度大,选择放弃拿IB文凭的学生也非常多。
有些国际学校的师资流动性大,学生质量层次不齐,两极分化的情况也比较严重。在我们的客户群体中,就读国际学生最终IBT成绩50-80左右的,SAT考不出来(在1500左右的)也不少见。这类学生最终可能会因为无法达到标化的要求而放弃申请TOP50的学校,或者只能选择不要求SAT成绩的学校进行申请。
针对于以上的分析,我的建议如下:
出国留学对于学生的身心,体能,成熟度,独立性,适应性,语言和自我管理能力都是巨大的挑战。建议学生在出国前考虑清楚自己为什么出国?是盲目跟风,还是自己已经有了清晰的目标,了解自己希望通过留学获得什么?在我接触到的一些美高学生中,有很多是因为厌恶了国内填鸭式的教学体制,误认为美国高中会很轻松。等他们到了美国之后,发现如果想在新学校获得理想的成绩,同样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心血。单拿学校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要求来说,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是极具挑战性的。因此,学生和家长在出国前一定要认真思考自己出国的目的,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是否做好了迎接困难和挫折的准备?是否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解决问题的能力,让自己真正在求学的过程中得到历练和成长。个人观点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出国。所以做决定之前尽量考虑好上述的可能性,选择最适合自己的PATH。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我现在上高二,想用A-LEVEL申请墨大的大一,免去一年预科,我上的是国内普通高中,不是国际学校或国际班_百度知道高二完了以后去多伦多留学读当地私立高中好还是国际学校好?(例如阳光国际学校)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二转到美国读高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