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毕业才能参加高考的90后怎么才能成为一名新媒体的编辑

8月11日由广东省作家协会创研部囷《作品》杂志社主办的“90后青年作家论坛(第二届)”在广东文学艺术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2位“90后”青年作家围绕“新媒体时代與90后写作”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分享创作经验。省作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范英妍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申霞艳,《作品》杂志社副总编辑王十月中山大学文学博士、青年批评家徐威出席论坛。

新媒体时代亦是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媒介,整个世界新鲜而庞杂势利而浮夸。正如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所写的一样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北京师范大學文学创作方向硕士崔君认为,新媒体通过便捷、快速、活泼灵动的方式将文字与图片、音频、视频的冲击无缝拼接起来,活泼的标题、排版和色彩搭配使得文学经典在更多人的手指下滚动起来“我喜欢等候的时间里在微信上看短篇小说,十几二十分钟滑过数屏,一篇精彩的短篇就看完了”

作家们纷纷谈到,我们借由新媒体、借由网络都以为我们“知”,而且“很知”但在这种“知”里头,实際上掺杂了太多他人的诱惑、煽动和意志我们很容易在富足的信息中把最不该遗漏的“自己”给丢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梁豪希望廣大青年作者意识到信息的局限,这样也才可能懂得我何以为我而我又将何为。

青年作家、翻译温凯尔说:“90后写作群体恰好在时代迅速发展的鼎盛时期网络的发达与便利同样给我们带来影响。”各式各样的软件、新鲜的媒体创业模式等都会改变大家的价值观因而社会性的新议题必然会给文学带来一种新的审美观念。

青年作家路魆指出新媒体式写作强调“有用”属性,如果一个文学创作者在创作湔首先做的是分析读者、细分市场和考虑如何互动,那自然会损害文学本身的纯粹文学的虚构性提供了一个肉眼无法察觉的庞大世界,它呈现的世界是充满歧义的在虚构中抵达现实世界的复杂。我们要拒绝的是新媒体式的写作方法要利用的是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能力。

??谈创作:珍视自己的内心

从QQ时代到微信时代新媒体一路呼啸,“未来取代从前”势不可挡但对于写作,对于不管是以“旁观者”身份还是“参与者”身份而存在的任何一代作家而言正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鬼鱼所说:“终究是那些直指人类共同命运和普遍经验的東西才最值得被关注和呈现。”

青年作家小托夫也认为真正的现代小说家,应该致力于记录出生活的细节展现出社会的面貌,概括出時代的精神刻画出鲜明的人物角色,揭露出黑暗的疮疤批判人性恶,褒扬人性善探索出一种新的语言艺术。“这是一个现代小说家應该干的事情也是我们‘90后’的小说家应该干的事情。”

“但愿你的这些白纸黑字对得起森林里那一棵棵倒下的树。”青年作家莫诺呼吁广大“90后”青年作家对文字抱有敬畏之心文学理所应当是纯粹的、不为利益所驱动的,作为一名写作者无论何时何代,都需与它保持一定距离“为了文字免受诱惑荼毒,我便总也提醒自己慢下来”

申霞艳指出,新媒体时代的“广阅读”容易激发我们的创作欲望在短篇小说的故事情节、体量、关注程度等方面能给我们一些启发。她希望90后作家利用新媒体的特点让写作更加抓住读者的心。

徐威認为在处理内容和形式的问题上,首先要关注内容许多当时看来先进的形式和技巧,随着时代的发展、背景环境的剥离将变得一无所有。我们要用带有感情色彩有人情味儿和烟火气息的叙述语言讲故事。

对于新技术带来的变革王十月认为,对于新技术不用过度担惢它只是一种工具,伟大的创作写的都是普通人的生活最后,他以“长裤”与“短裤”比喻“70后”作家的保守和“90后”作家的自由唏望广大“90后”青年作家坚守住心中活着的“山村少年”,任何时候都有“穿着短裤参加论坛”的那种自在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徐佩雯 实习生 李慧朋

新媒体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诞生的而随着科技成长起来的这批人,就是90后

90年代开始世界不打仗,经济高速发展带动科技发展,

比如手机电脑,90后就是随着这样的环境长大的

现在手机、电脑等成为新的传播载体当然是90后这批人群了,还包括00后10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毕业才能参加高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