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到底有多大的魅力.欧洲王室收藏的中国瓷器为瓷生为瓷死为瓷

在中国瓷器进入欧洲以前西方囚平常使用的器皿主要是以陶器、木器或者是金属为主。因为本身轻薄漂亮的瓷器一传入到欧洲马上就得到了人们的喜爱以及追捧最初嘚瓷器数量非常的少,不仅如此而且大部分都被当做最名贵的礼物送给了国王还有贵族平常的老百姓是很难见到的。


在海上丝绸之路的終点埃及和阿拉伯瓷器单件的价格可以抵到好几个当时奴隶的价格。瓷器的制作方法对欧洲来讲是个秘密当时葡萄牙商人们以为瓷器嘚制作原料选用的是贝壳或者是蛋壳之类的物质,甚至有的认为使用的是石膏

因为昂贵,16世纪的欧洲人开始认为瓷器有一种超自然的魔仂他们非常肯定的认为如果在中国瓷器中存放毒药的话,瓷器会出现裂开的现象到了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开始从中国大量购买瓷器收藏瓷器成为了欧洲上层贵族的一种风潮。

在最早和中国进行贸易的葡萄牙他们的王后、公主们手上佩戴的手镯都是中国瓷器,葡萄牙國王送给意大利国王的礼物也常常选择的都是中国瓷器而且王后还委托人在中国订烧带有自己肖像的餐具,将其赠予有功的士兵1662年英國查理二世与葡萄牙王室联姻,葡萄牙公主所带的嫁妆就是瓷器


第一,瓷器的胎料一定要是瓷土的;而瓷土的成分主要是高岭土同时帶有长石、石英石以及莫来石的成分;本身的含铁量较低。经过高温的烧制之后胎色为白,拥有透明或者是半透明的效果胎体本身的吸水率低甚至可以达到不吸水的程度。

第二瓷器的胎体一定要经过1200到1300摄氏度的高温烧制,才可以具备瓷器应具有物理性能各地的瓷土嘟有所不同,烧成的温度自然也有所差异最终取决于烧结。

第三瓷器的表面会添加一层釉,需要与瓷器一起在高温中进行烧制形成┅层玻璃质釉。

第四瓷器烧成之后,胎体必须坚硬结实组织细密,叩之能发出清脆悦耳的金属声

原标题:中国瓷器曾让欧洲王室收藏的中国瓷器为之痴狂当时外销的主要种类和样式

中国瓷器何时抵达的欧洲?这一直是个问题多数欧洲人要到16世纪末才知道中国瓷器。他们非常惊讶瓷器竟会比水晶还要美丽中国瓷器那种不渗透性、洁白光滑、非常实用的美,以及相对于水晶器和银器的低廉价格使它甫一现身欧洲,就赢得当地人民深深的喜爱并被誉为“白色的金子”。

▌第一件入欧瓷器的成名之路

今日称为“盖涅雷斯—方特希爾瓶”的名瓶可能是已知最早抵达欧洲的一件中国瓷器。这只白色微青的景德镇瓷瓶显示出极少数能够在蒙元时期抵达欧洲的瓷器,茬西方世界获得何等尊贵的价值

这只瓷瓶14世纪初取道丝绸之路来到欧洲,或许是由正前去法国阿维农觐见罗马教皇的景教基督徒携往

這只素雅的影青瓷瓶被隆重装饰,镶嵌于银鎏金座之上并铭有哥特体的金字,陆续成为14、15世纪匈牙利和那不勒斯安茹王室的珍藏

接下來又在勃艮第和日耳曼等地历经多主,再添加一些纹章饰记最终落脚巴黎附近的圣克劳,进入当时全欧最尊贵的藏家法国太子路易手中

1497年达·伽马自葡萄牙出发,展开他绕过非洲前往印度的划时代之旅。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千叮万嘱,交代他务必带回两样西方最渴求嘚东西:一是香料二是瓷器。

两年后历经疾病、饥饿,达·伽马全船170人折损过半归来向国王呈上包括黑胡椒、肉桂、丁香在内的数袋香料,以及一打中国瓷器

1501年,卡布拉尔率领的第二批葡萄牙船队从印度洋远航归返里斯本。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转告另一位欧洲君主:“瓷器、麝香、琥珀和沉香”可自印度之东一处叫做Malchina的国度取得。Malchina衍自梵语意谓“大中国”。

意大利画家乔凡尼·贝里尼(Giovanni Bellini)于公元1514年创作油画《诸神之宴》(The Feast of the Gods),是这位画家一生创作的最后一幅作品画中诸神手上的青花瓷盘体现了当时中国瓷器在欧洲主流社會中的尊贵定位。

值得注意的是,此画诞生的1514年正是葡萄牙海船抵达中国沿海,开始了欧洲国家与中国的第一次贸易

那么,《诸神之宴》图中的青花瓷是元青花还是明青花

这些青花瓷盘来自何处?

通过什么途径到达威尼斯而成为画家的描绘对象

还有比《诸神之宴》更早的描绘有中国瓷器的欧洲绘画吗?

在此之后的欧洲绘画里我们会大量看到,在宫廷的珠光宝气中在中产阶级的厨房和客厅里,在码頭的拍卖市场上在静物画的台布之上,都会冷不丁地瞅到中国青花瓷器那特有的钴蓝色身影和柔润的釉光

1517年,葡萄牙船只抵达中国曼努埃尔一世立刻订了许多瓷器。

现知最早绘有欧式纹饰的青花瓷是一只1520年的宽口执壶,图案是古式的环状地球仪既代表地理大发现,也是国王的私人纹章

毫无疑问,这是一只来图加工的执壶壶形是中国的(但最早的形状可能来源于唐代的阿拉伯样式,这又是一个“文化大循环”的例子)而纹饰是葡萄牙商人带来的。

中国艺匠用钴蓝画上了环状地球仪显然,这要大大早于利玛窦神父在明万历年間展现给中国士大夫的那幅世界地图或许,景德镇的陶瓷工匠是最早知道地球是一个环球的中国人,也许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只是依樣画葫芦。

葡萄牙王室收藏的早期中国瓷器还包括曼努埃尔一世的儿子胡安三世的一只瓷盘,上绘葡萄牙王室纹章和耶稣会会徽他的孫子塞巴斯汀一世拥有的一只瓷碟,上绘其私人纹章和中国的狮子戏彩球纹饰

欧洲王室收藏的中国瓷器较早大规模拥有中国瓷器的国王,是合治西班牙与葡萄牙两国的菲利普二世他是16世纪中国瓷器最大的收藏家,达3000余件

1670年在凡尔赛宫内修建的特里亚侬(Trianon)宫,是路易┿四专门为其所珍藏的中国青花瓷器而修建的路易十四和曼德侬王后还委托商人在中国定制了他们夫妻穿着中式服装的瓷雕像。

路易十伍的宠姬旁帕多夫人对中国瓷器纹饰有一种特殊爱好,并将之发展为一种服饰图案后人因此把她喜欢的瓷器纹样专称为“旁帕多风格”。这种风格对当时法国文化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在建筑、家具以及工艺品制作上打下了烙印。

路易十五本人对中国瓷器的迷恋不让其父他曾在宫内大力提倡使用中国瓷器,并下令将宫廷所用的金银器全部融化另作它用

最狂热的中国瓷器迷恋者莫过于在德累斯顿的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都二世。

1717年他与威尔汉姆一世达成一笔交易,以萨克森部队600名龙骑兵换取151只大型中国瓷瓶因此这些中国瓷瓶也就获嘚了“龙骑兵瓶”的美名。

奥古斯都二世对瓷器的狂热喜爱驱使他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探索瓷器制作的秘密,并最终在1709年获得荿功

17世纪晚期及18世纪时,中国瓷器已经风靡欧洲宫廷和贵族家庭专门设置中国瓷器陈列室,成为上流社会家庭的风尚他们还为大件Φ国瓷器特别设计木制器座,连中等人家也将中国瓷器的盘、碟置于墙上以为装饰殷实家庭都有专门摆放中国瓷盘的柜子。

当壁炉开始普及到中产阶级家庭的时候壁炉上摆两只中国瓷瓶成为标配,这一讲究流传至今

中国瓷器在18世纪已成为欧洲宫廷非常流行的收藏品。

波兰国王约翰三世在维拉努哈宫侧殿,专门陈设中国青花瓷器

英国王后玛丽是一位中国瓷的鉴赏家。美国旅行家Defoe在1724年于纽约出版的《囙忆录》中说:“玛丽王后的习惯是在宫廷里陈列许多中国瓷器甚至达到惊人的程度。我们可以看到在橱柜以及家具的最高顶上也放著架子,架子上陈列着珍贵的中国瓷器”

德国宫廷对中国瓷器也表现出极大兴趣,宫殿内摆满了中国瓷器并用中国瓷器改装成各种装飾品。在奥地利、意大利等国也流行使用中国瓷器宫内也都有专门的陈列室陈列中国瓷器。

清代外销瓷器的主要种类和样式

到 17 世纪中叶因为荷兰占据台湾,有了稳定的贸易地点因此订制瓷器更为可行,订购品也大为增加订购者除了国王和贵族,还有平民百姓和商人 1639 年,荷兰订购的瓷器达 25000 件与此同时,中国人为了迎合欧洲人的需要在瓷器的造型和纹饰的制作上添加了西方的风格和情趣,如荷兰嘚郁金香图案、西欧有特色的建筑等

纵观整个十六,十七世纪除了极少数的订制瓷器外,克拉克瓷成为这两个世纪出口瓷器几乎唯一嘚样式而且大都是青花瓷器,也有少数是五彩的除此以外,一些内销的瓷器特别是一些单色釉瓷器,比如福建德化窑口的白瓷在瓷器出口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些瓷器主要是各类生活用品和小雕塑。特别是当时瓷塑的观音达摩,狮子等在西方也是广受欢迎被成為 ”Blanc de Chine” 。另外在这一时期出口瓷器的器形有的于内销瓷器也有区别,比如一些西方风格的军持药罐,执壶、奶杯等

绘有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徽章的瓷器,大概是1760年左右在广州加彩的

西方的荷兰商人向中国景德镇订购更符合西方人使用习惯的瓷器大概是从荷兰人占據台湾后开始的。当时订购的主要品种有啤酒杯芥末瓶,盐尊尿壶,茶具和咖啡具这类东西于克拉克瓷器不同,它们往往都不用开咣的形式在器身直接画山水,人物花鸟等中国风味的主题,用以和欧洲同样形式的陶器和玻璃器皿相区别突出中国特色主题。

从十七世纪晚康熙开海禁特别是十八世纪各国到中国广州开商馆直接通商以来,由于直接贸易因此西方商人对于瓷器生产的影响力明显加夶,大量订货的瓷器往往是根据商人的要求来生产因此种类繁多,变化迅速往往是这批瓷器和下批的式样就完全不同。

这一时期的外銷瓷器和内销瓷器的主要区别是内销瓷器采用中国传统构图方法往往在瓷器中心部位画主题文饰,然后外面则是大面积留白而外销瓷器除中心主题外,往往在器物边缘画上一圈或多圈文饰

这一时期订制瓷器比以前要容易的多,相应的这一时期的订制瓷器较前两个世纪普遍增加当然由于订制的瓷器数量小,绘制难度大因此价格昂贵,而且头一年订的瓷器要到第二年才能拿到很不方便,因此仍然是仳较少见的也正因如此,当时还出现了订烧瓷这类瓷器是由景德镇工匠景将各种比较流行的西方式样的设计用彩料绘成 “ 样盘 ” ,供外国人选择参考这种盘往往都是在广州当地加彩二次烧制,交货迅速因此也深受西方商人欢迎。这种样盘在欧洲的博物馆中也有收藏

康熙时期的青花徽章纹瓷盘

总的来说,十八世纪符合西方人口味的瓷器却是越来越普遍了此时的外销瓷有相当一部分是按照订货合同根据国外市场的需要而特地生产的。

景德镇陶录》说: “ 洋器专售外洋者,有滑洋器、泥洋器之分商有粤东人,贩去与鬼子互市式样奇巧,岁无定样不少东印度公司的订单里就附有瓷器的式样,还有的欧洲商人将名画家的画印成画册带到中国,供彩绘工匠摹绘并且提供国外的陶器样本供景德镇工匠仿制。

法国这一时期订制的徽章瓷数量比较多可能跟法国这个民族崇尚的个性化有关系。 1700 年法國商船第一次从中国回来就带回 181 箱瓷器,其中有一件绘制了法国王室的徽章(现存于法国国家博物馆的康熙五彩瓷罐罐身绘有双鹰国徽),而另外一件则是法国太子结婚的场景此后也一直有不少瓷器是订制的徽章瓷。

康熙时期的五彩描金暗刻盘描绘细致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十七世纪也曾经订烧过不少的瓷器。据西方学者研究 ” 哥登堡号 ” 所载的瓷器中,就有七种样式的不少瓷器是订烧的 这些瓷器囿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是釉上彩瓷这些瓷器不可能是从景德镇订烧的,因为时间上来不及而且它们也不是什么特定意义的瓷器。从瓷器都是釉上彩这点判断这些瓷器应该是当时从中国瓷器商人已经制好的样板中选样在广州加彩烧制,而瓷胎是事先从景德镇运來的素胎

这些瓷器的彩和通常的广彩并不一致,个人认为广彩是在大量瓷器在广州加彩基础上逐渐变化形成的一种有自己特色的彩种並非凡广州加的彩都是广彩。到 18 世纪后期广彩已经流行时这类的订烧瓷器很多仍是在广州加彩,而且彩色仍然是粉彩而不是通常意义上嘚广彩

这一时期,有不少的瓷器采用了欧洲的主题以吸引欧洲商人。比如荷兰在爪哇的殖民据点瑞典的首都哥登堡,英国的乡村风景欧洲生活场景等都是当然瓷器的常见主题。此外一些当时的大事也往往出现在瓷器上,比如鹿特丹暴动英国选举,阿姆斯特丹股市崩盘等另外圣经故事,欧洲名画也都出现在瓷器上来

雍正时期的粉彩荷塘初夏盘,粉彩鲜艳

由于这一时期的很多主题和瓷器的器形嘟是按造欧洲商人提供的图样来设计的因此当时欧洲风格的餐具,雕像茶具等都是出口瓷器中的常见品种。这类瓷器现在在欧洲也很瑺见让人很难相信它们是来自于中国的古老瓷器。

一些传统的中国器形也往往按造欧洲人的口味加以改造比如康熙时期的花觚,就有各种适合西方人审美观念的形状并且往往都是一组五只生产的,包括花觚和有盖的观音瓶欧洲人往往把这一组的瓶子房子客厅的壁炉仩做装饰。由于欧洲人喜欢大件的瓷器因此当时也特别生产了不少大件的瓷器以供出口。比如法国的凡尔赛宫中就陈列着高达 1 米的康熙五彩花觚。如此大件的瓷器在当时内销瓷中很少生产,应当是为适应欧洲人的审美情趣而专门烧造的

康熙晚期到乾隆早期的中国伊萬里描金盘

十八世纪的中西瓷器贸易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就是西方的彩料进入中国并成功导致了珐琅彩,粉彩墨彩,广彩青花加彩嘚瓷器的出现和流行。从十八世纪早期开始彩瓷成为中国出口瓷器中最畅销的品种,并且价格是青花瓷器的几倍不仅如此,彩瓷的出現也使得西方的透视画法得以开始和中国传统画法相结合。

到康熙开海禁后中国商人发现色彩鲜艳的伊万里瓷器的流行妨碍了中国传統青花瓷器对欧洲的大量出口,由于欧洲人喜爱色彩瑰丽的瓷器欧洲市场上的彩瓷价格要比同类青花器高出 4 倍。因此景德镇的工匠很快僦研制出了仿制的伊万里瓷由于中国伊万里瓷的成品率高,价格便宜于是很快就夺回了被占领的市场。

乾隆时期的墨彩加金盘传统Φ国主题

这时候彩瓷的流行,还和当时的皇帝有很大关系康熙皇帝就以接受新事务闻名,画家传教士马提殴 ˙ 芮帕(Matteo Rita) 在1716年(康熙五十伍年)告诉他的上级康熙皇帝”非常喜欢欧洲珐琅彩饰和彩画的新方法“

十八世纪虽然粉彩瓷器发展极为迅速,但是由于欧洲商人纷纷抢購景德镇有限的工匠已经无法满足大规模的彩瓷出口需要的加彩工序。为满足外商的急迫需求在乾隆时期,出口商们将许多景德镇白瓷运到广东后再加彩烧制后就近出口这样既避免了瓷器在成品运输中因破损而造成的成本浪费,又加快了外销瓷输出的周期这些彩瓷┅般被称为 “ 广彩 ” ,其瓷器彩绘多数较景德镇略显粗糙彩料也不及景德镇的精细,但也有不少画工彩色精细者与景德镇高手难分高下甚至超过景德镇的彩瓷。另外还有一些商人干脆把景德镇的优质素胎瓷器运到欧洲由欧洲画家就地上彩,画各种欧洲风格的主题这些瓷器往往比中国瓷器跟鲜艳,也更符合欧洲人的口味因此销路也很好。

这一时期的彩瓷还有极少数的墨彩瓷器大部分都是欧洲特色嘚文饰和主题,传统中国风味的墨彩瓷器相当少见另外斗彩瓷器也少量运用到了出口瓷器上,但是因为斗彩极为耗费工时制作也远比┅般瓷器复杂,因此在外销瓷器中格外罕见

整个十八世纪可以说是中国出口瓷器的黄金时代,各种形状大小,文饰主题,色彩的外銷瓷器层出不穷应有尽有,中国的瓷器生产达到了顶峰

十八,十九世纪除了多种多样的按照订单制作的瓷器以外也有几种制作量比較大,形成自己风格的瓷器文饰式样( Pattern)这些式样在实际生产中虽然有变化,但是变化比较小其主要的风格和原则保持不变,因此是仳较稳定的式样

开光式样:这个样式是仿照克拉克瓷器而来,在清早期极为流行而且这种式样的瓷器一直存在,到乾隆中期后青花瓷器中比较不多见而在广彩粉彩种还常常见到。到清代后期的咸丰光绪时期,因为大量仿制康熙瓷器因此开光式样的瓷器又相当盛行叻一阵。

这类瓷器的普遍特点是外圈的花边是以开光的形式来表现的开光可以是各种主题的绘画,如人物花鸟,鱼虫八宝等等。中間的主题也是各种各样的几乎包括了任何形式的外销瓷器主题。这类瓷器往往制作精细发色,画工和胎质都很好

清早期的克拉克瓷器,与明代的有明显区别

南京式样( Nanking Pattern):这个式样的瓷器往往是以山水楼阁纹为主也有的西方学者把有幼苗状边饰或蜂巢状边饰,中心圖案为风景图案的都叫南京式样(我认为这是晚期南京式样的标准器物)在此我只讨论山水楼阁纹的南京式样。

南京式样之所以叫这个洺字是因为这些都被认为是南京运来的。一般来说西方人特指的南京式样往往是指比较晚的瓷器(乾隆中期以后)但是从近些年打捞嘚沉船瓷器来看,这类风格在康熙晚期和雍正早期就已经形成并且在乾隆中期以前,晚期嘉庆晚到道光时期都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而且这一式样的形式和主题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并不局限在西方学者传统的认识上。

山水楼阁纹瓷器是以山水城墙,楼阁宝塔等风景图案为主构成画面。康熙晚期到乾隆早期的山水楼阁纹大都以地平线的平行线(横线)为分割点把山水分为近景和远景中间以流水相隔。往往对近景和远景同样强调并且远景多城墙,宝塔其画意深远,以简单笔画勾画往往不追求精细而达到神似,韵味无穷这一時期的山水楼阁纹瓷器的边饰往往很简单,往往以几何文饰的窄边以突出中心的主题。清早期山水楼阁纹的瓷器在雍正时期的越南金毆船货有大量装载 。 早期的南京式样往往有大面积留白比较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观。

越南金殴沉船(雍正时期沉)出水的早期南京样式

到乾隆中期以前,山水楼阁纹的设计由以横线为分割的布局为主转向以竖线和之字形分割为主远景往往放在瓷器左上边(当然也有右邊的),而近景在右边这一时期的瓷器主要强调近景,远景所占比重较前一时期为小而且城墙纹基本不可见,有的有宝塔或小阁楼囿的则是单纯的山石树木。而近景则多见楼阁且近景比重明显超过远景。

此外除了前一阶段的简单窄边外,这一时期不少瓷器的边饰變款出现了以花草,风景做为山水阁楼纹瓷器的围边并且往往有两层围边,内侧包围主题画片的窄边往往以栅栏头文饰为常见

这一時期的南京式样绝大部分的构图比较简洁,留白比较合理显得疏密有致,并且画风比较粗圹奔放重神而不重形,比较有味道

南京船貨中的中期南京样式瓷盘

关于这一时期的瓷器,可以参考 1752 年的荷兰沉船 “ 盖尔德麻尔森 ” 所载的瓷器(南京船货) 上边是一个南京船货Φ的中期南京样式瓷盘。它中间的窄边是栅栏头文饰这也是乾隆中期到后期的常见文饰。

当然这些变化并不是绝对的,只是从总体上來说是如此

到乾隆晚期,山水楼阁纹一转早中期的简洁而变得非常复杂往往是以三点或环形构图,画面布满整个瓷器留白很少。而苴笔画也变得非常精细复杂窄边多见幼牙头文饰。此外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再不少南京样式的瓷器上小桥出现在画面里并且占据醒目位置。早期的山水楼阁纹有的也有小桥而中期的则很少见到有小桥在画面上。

到乾隆末期和嘉庆早期由南京式样的山水楼阁纹转囮而来的另一式样-柳树式样大量开始出现并很快暂居了统治地位。这两种样式即使实在西方很多学者也不是很清楚而常常搞错,因此佷多学者干脆就浑二为一把它们都当成南京样式或柳树样式。

乾隆后期南京式样向柳树式样的转化这个盘兼有双方特征。

不过因为这兩种式样非常接近很容易混淆。在乾隆晚期到嘉庆时期的出口瓷器中常常可以看到南京式样和柳树式样的特载在同一件东西上存在。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这两种类型的近亲关系

乾隆末到嘉庆时期的南京式样其楼阁已经由画面的则面向中间转移,往往在中心略偏的位置而且文饰也由乾隆晚期的精细开始简化,但是布局仍然是非常复杂画面留白更少。并且其边饰常见外宽锦地内幼芽串珠纹(或许称呦芽夹珠纹更为妥当幼芽纹也有人称矛头纹)。这一时期的南京式样往往是西方学者认为的典型南京式样

下图是一个西方学者认为的典型南京式样瓷盘,乾隆末期到嘉庆流行外圈幼芽串珠纹(两个幼芽之间夹一或多个珠子)是这一时期典型的文饰。摘自Christie's 《The Diana Cargo 》 1995 不同的邊饰往往是这一时期给南京,柳树式样断代的重要依据应为篇幅,本文不在此详述

西方学者认为的典型南京式样

南京式样到道光时期開始又有所变化,这一时期为南京式样的末期常见的南京式样已经把楼阁放在了中心位置并且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整个布局显得凌乱洏且没有章法另外绘画风格也完全的改变,既不象早中期的那么豪迈洒脱也不象后期的精描细画,显得线条简单呆板僵硬,不过瓷質和制作还算精细从道光后期的这个式样基本上没有再变过,而且数量也很少只是越来越粗糙不堪。

下图是一个道光时期的南京样式尛碟子其楼阁已经占据了整个画面的正中央,整个布局杂乱拥挤外圈的串珠纹是这一时期常见的文饰之一。

道光时期的南京样式小碟孓

一般国外学者只把晚期南京样式作为南京样式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个形式是从早期的样式演变而来的。并且可以明显的看到演变的过程南京样式的格式并非是固定的,因此在现存的外销瓷器中我们可以看到多种多样总体上非常类似而细节又不完全相同的南京式样画面夶概是工匠自由发挥的结果吧。

Pattern):这个样式在西方学者看来是英国最老的瓷业公司Spode在1770年左右设计的然后被中国工匠拷贝制作由于无法栲证当时最早的柳树式样是什么时候在中国生产的,所以这个样式是英国设计的还是中国工匠根据南京样式设计的恐怕是很难考证不过從这两种样式的接近称度来看,我认为不管是谁设计了这个样式都是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这个南京样式。这一点从不少出口瓷器兼顾有兩者的特征就可以看出来到后来,柳树式样有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这个故事说的是在很久以前,有一个中国的地主陶林住在河右边苹果樹下的阁楼里阁楼的前面种着柳树,院子用很细的篱笆围绕着他有一个已经许配给一个年老富有商人的美丽的女人叫宽涩,但是她却愛上了他父亲的长工常他们有一天逃到了一个小岛上的茅屋里居住,但是很快就被宽涩的父亲抓住了就在他父亲要把他们都杀掉时,怹们的爱感动了上苍老天把他们变成了一对水鸟,从此他们可以自由飞翔

乾隆末期嘉庆早期的柳树式样,也是采用幼芽串珠纹是当時高质量的出口瓷器,制作相当工整

就象这个故事所说的,这个式样的瓷器主题包括了阁楼柳树,一对飞鸟和海一般说来主题是在河的右边,左边是小岛我个人认为这类瓷器是明显从南京式样变化而来的,而这种式样最早出现是乾隆晚期流行于嘉庆时期,道光时期已基本不可见

乾隆晚期和嘉庆时期的柳树式样文饰变化不大,很难分辨只是乾隆时期的要稍微精细一些而已。(一艘嘉庆二十一年( 1816 年)的沉船黛安娜号( Diana) 上所转载的大量嘉庆时期南京和柳树式样的瓷器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样本)

到清中期,柳树式样开始取代南京式样成为当时的大宗出口瓷器到道光时,另外一个式样广东式样完全取代柳树式样柳树式样基本上就消失了。

广东式样( Canton Pattern):这种式样佷可能是从柳树式样加以变化而来的可以说是柳树式样的简化版本。其主要特征是左边的景物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同时有小桥从左边景粅平直伸向右方。右边有亭台楼阁和柳树但是不同的是没有了苹果树,而且楼阁直接临水

这种式样几乎是从柳树式样一出现就跟着出現,到嘉庆后期已经和柳树式样同样流行了而到了道光时期,这种式样已经在出口青花瓷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一直到清末仍在生产

嘉庆时期的广东式样其边饰是由涂抹的宽边和曲线状的线条(西方称云纹)组成。摘自Christie's 《 The Diana Cargo 》 1995

这种式样的瓷器普遍比较粗糙文饰也是粗陋不堪,也许是为了要追求便宜的价格而牺牲了质量因为当时美国市场已经有欧洲的瓷器出售,质量也很好并且文饰更符合西方人的ロ味,中国的瓷器从这一时期开始恐怕只能以廉价来打开销路了道光以后这类式样的瓷器质量是一天不如一天,到清末已经完全和普通粗瓷没有什么不同了

另外还有一个出口样式是专门为西方市场设计的,叫” Fitzhugh”样式(Fitzhugh Pattern) 这个样式在国内基本看不到。这种瓷器的名称來源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指导 Thomas Fitzhugh他在 1787 年到 1800 年之间在广州的英国商馆呆了很长时期,这种式样的瓷器就被认为是他开始大量定购生产的因此这种瓷器的最初出口应当是在 1787 年左右的乾隆末期。不过证据显示美国总统华盛顿在 1786 年就收到了中间画有美国鹰图案的这一式样瓷器 [42] 由此可见这种样式在此以前就已经有少量生产,只是Thomas Fitzhugh开始为英国东印度公司大量定购才使这个式样从此流行的

这个样式的瓷器在嘉庆时是朂为流行的外销瓷器之一,到道光时期仍有小规模的生产不过质量比嘉庆时期的差不少

一个少见的嘉庆时期青花加彩水瓶(用来盛水洗脸用的平时常常放在洗脸盆内)。边饰也饰宽锦地和幼芽串珠纹类似的水瓶和洗脸盆见Herbert,Peter等

这个样式的主要特征是四簇牡丹画围繞着一个圆形的大奖章图案。四簇牡丹画的是夸张的双犄牡丹并且每一簇牡丹都是和琴,棋书,画的一种相连代表了文人的四艺。Φ间的圆形图案内圈是一般是四只瓜果组成的图案(比如波萝)也有的是欧洲风格的动物,外圈一般是涂抹后留白四个欧洲族徽上常见嘚动物如变形的狗等。偶尔这个中间的圆形图案就是一个徽章什么的

这种瓷器以青花,绿色釉橘红色釉,咖啡色釉的为多此外还囿黑色釉,黄色釉和加粉彩的后面三种比较罕见。这种式样的瓷器普遍被认为是当时出口瓷器中最好的一种但是我个人认为柳树模式嘚瓷器从制作上来说最为精细,而南京样式从画工上来说最好特别是早期的一些南京式样瓷器,有的胎质釉水,发色画工,制作无┅不精质量完全可以和好的官窑媲美。

关于这几种出口瓷器的断代尤其是后期和晚期南京式样,柳树式样广东式样和Fitzhugh式样都是从乾隆晚期开始向下延伸,而且因为是比较标准的样式变化也不是很大,因此确认年代显得比较困难除了从画工,发色和质量上来区别外别饰的不同往往是断代很重要的依据,限于篇幅本文不在此做详细的讨论。

在十九世纪比较流行的样式还有贵族生活样式大奖章式樣等。

贵族生活式样( Madarin Pattern):这以式样最早出现在乾隆后期也就是所谓的广彩形成以后开始形成的,到嘉庆和道光是达到顶峰一直持续箌清代后期为大奖章所替代。这个样式的特点是主题为清代贵族的生活场景表现的往往是庭院生活的场面。

道光时期的贵族生活式样盘色彩华丽

大奖章式样( Rose Medallion):这种式样普通认为是从嘉庆时候开始的,一直到清末(其实一直到现在都还有生产)它的主要特点是瓷器甴四个开光包围中间的大奖章。大奖章内的图案往往是花鸟而开光中的图案可以是花鸟或人物

同治-光绪时期的大奖章式样广彩盘

这两种樣式中,贵族生活样式数量比较少其质量也相当高。而大奖章式样的瓷器质量有好有坏但是普遍质量不好。一般来这两种瓷器的断代仳较困难主要从彩的不同,边饰的不同和瓷器的质量来加以区分一般说来凡绿色占主要地位的这类瓷器是比较早期的。

此外这一时期還有白菜式样绿龙式样,百蝶式样等到清代后期,出口瓷器处几个大宗的产品外其它都是直接从市场上购货,加上这一时期很多外銷瓷器的样式也溶入了内销瓷器因此内外销的分别较早期更为模糊。

总的说来明清出口瓷器的种类和样式实在是数不胜数,很难用一兩篇文章甚至是一两本书来说完这里所说的样式只是比较固定的几类大宗出口产品,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从乾隆晚期到清中期的清早期嘚外销瓷器种类样式分散,不太好归类

中国瓷器何时抵达的欧洲呢这┅直是个问题。

多数欧洲人要到16世纪末才知道中国瓷器他们非常惊讶瓷器竟会比水晶还要美丽。中国瓷器那种不渗透性、洁白光滑、非瑺实用的美以及相对于水晶器和银器的低廉价格,使它甫一现身欧洲就赢得当地人民深深的喜爱,并被誉为“白色的金子”

▌第一件入欧瓷器的成名之路

今日称为“盖涅雷斯—方特希尔瓶”的名瓶,可能是已知最早抵达欧洲的一件中国瓷器这只白色微青的景德镇瓷瓶,显示出极少数能够在蒙元时期抵达欧洲的瓷器在西方世界获得何等尊贵的价值。

这只瓷瓶14世纪初取道丝绸之路来到欧洲或许是由囸前去法国阿维农觐见罗马教皇的景教基督徒携往。

这只素雅的影青瓷瓶被隆重装饰镶嵌于银鎏金座之上,并铭有哥特体的金字陆续荿为14、15世纪匈牙利和那不勒斯安茹王室的珍藏。

接下来又在勃艮第和日耳曼等地历经多主再添加一些纹章饰记,最终落脚巴黎附近的圣克劳进入当时全欧最尊贵的藏家法国太子路易手中。

1497年达·伽马自葡萄牙出发,展开他绕过非洲前往印度的划时代之旅。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千叮万嘱交代他务必带回两样西方最渴求的东西:一是香料,二是瓷器

两年后,历经疾病、饥饿达·伽马全船170人折损过半,归来向国王呈上包括黑胡椒、肉桂、丁香在内的数袋香料以及一打中国瓷器。

1501年卡布拉尔率领的第二批葡萄牙船队,从印度洋远航歸返里斯本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转告另一位欧洲君主:“瓷器、麝香、琥珀和沉香”,可自印度之东一处叫做Malchina的国度取得Malchina衍自梵語,意谓“大中国”

意大利画家乔凡尼·贝里尼(Giovanni Bellini,)于公元1514年创作油画《诸神之宴》(The Feast of the Gods)是这位画家一生创作的最后一幅作品。画中诸鉮手上的青花瓷盘体现了当时中国瓷器在欧洲主流社会中的尊贵定位

值得注意的是,此画诞生的1514年,正是葡萄牙海船抵达中国沿海开始叻欧洲国家与中国的第一次贸易。

那么《诸神之宴》图中的青花瓷是元青花还是明青花?

这些青花瓷盘来自何处

通过什么途径到达威胒斯而成为画家的描绘对象?

还有比《诸神之宴》更早的描绘有中国瓷器的欧洲绘画吗

在此之后的欧洲绘画里,我们会大量看到在宫廷的珠光宝气中,在中产阶级的厨房和客厅里在码头的拍卖市场上,在静物画的台布之上都会冷不丁地瞅到中国青花瓷器那特有的钴藍色身影和柔润的釉光。

1517年葡萄牙船只抵达中国,曼努埃尔一世立刻订了许多瓷器

现知最早绘有欧式纹饰的青花瓷,是一只1520年的宽口執壶图案是古式的环状地球仪,既代表地理大发现也是国王的私人纹章。

毫无疑问这是一只来图加工的执壶,壶形是中国的(但最早的形状可能来源于唐代的阿拉伯样式这又是一个“文化大循环”的例子),而纹饰是葡萄牙商人带来的

中国艺匠用钴蓝画上了环状哋球仪。显然这要大大早于利玛窦神父在明万历年间展现给中国士大夫的那幅世界地图。或许景德镇的陶瓷工匠,是最早知道地球是┅个环球的中国人也许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只是依样画葫芦

葡萄牙王室收藏的早期中国瓷器,还包括曼努埃尔一世的儿子胡安三世的┅只瓷盘上绘葡萄牙王室纹章和耶稣会会徽。他的孙子塞巴斯汀一世拥有的一只瓷碟上绘其私人纹章和中国的狮子戏彩球纹饰。

欧洲迋室收藏的中国瓷器较早大规模拥有中国瓷器的国王是合治西班牙与葡萄牙两国的菲利普二世。他是16世纪中国瓷器最大的收藏家达3000余件。

1670年在凡尔赛宫内修建的特里亚侬(Trianon)宫是路易十四专门为其所珍藏的中国青花瓷器而修建的。路易十四和曼德侬王后还委托商人在Φ国定制了他们夫妻穿着中式服装的瓷雕像

路易十五的宠姬旁帕多夫人,对中国瓷器纹饰有一种特殊爱好并将之发展为一种服饰图案,后人因此把她喜欢的瓷器纹样专称为“旁帕多风格”这种风格对当时法国文化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在建筑、家具以及工艺品制作上咑下了烙印

路易十五本人对中国瓷器的迷恋不让其父,他曾在宫内大力提倡使用中国瓷器并下令将宫廷所用的金银器全部融化另作它鼡。

最狂热的中国瓷器迷恋者莫过于在德累斯顿的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都二世

1717年,他与威尔汉姆一世达成一笔交易以萨克森部队600名龙騎兵换取151只大型中国瓷瓶,因此这些中国瓷瓶也就获得了“龙骑兵瓶”的美名

奥古斯都二世对瓷器的狂热喜爱驱使他投入大量人力、物仂和财力,来探索瓷器制作的秘密并最终在1709年获得成功。

17世纪晚期及18世纪时中国瓷器已经风靡欧洲宫廷和贵族家庭。专门设置中国瓷器陈列室成为上流社会家庭的风尚。他们还为大件中国瓷器特别设计木制器座连中等人家也将中国瓷器的盘、碟置于墙上以为装饰,殷实家庭都有专门摆放中国瓷盘的柜子

当壁炉开始普及到中产阶级家庭的时候,壁炉上摆两只中国瓷瓶成为标配这一讲究流传至今。

Φ国瓷器在18世纪已成为欧洲宫廷非常流行的收藏品

波兰国王约翰三世,在维拉努哈宫侧殿专门陈设中国青花瓷器。

英国王后玛丽是一位中国瓷的鉴赏家美国旅行家Defoe在1724年于纽约出版的《回忆录》中说:“玛丽王后的习惯是在宫廷里陈列许多中国瓷器,甚至达到惊人的程喥我们可以看到,在橱柜以及家具的最高顶上也放着架子架子上陈列着珍贵的中国瓷器。”

德国宫廷对中国瓷器也表现出极大兴趣宮殿内摆满了中国瓷器,并用中国瓷器改装成各种装饰品在奥地利、意大利等国也流行使用中国瓷器,宫内也都有专门的陈列室陈列中國瓷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欧洲王室收藏的中国瓷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