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业航空人类文明始于农业何时

从人类文明纵向演进的过程来看:由采集狩猎时代到农业社会的渐进,由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嬗变,由工业社会到信息时代的飞跃,其总体趋势特征有

①文明从低级向高级,从小范围向大范围扩展

②文明中心或主流文明呈空间转移的变化特征

③文明发展在时间上呈周期缩短的加速性特征

④在主流文明的时代模式下文明呈多样性特征  

D 【解析】 试题分析:①正确,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不断推动文明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等促进整体世界日益形成;②正确,古代史上中国等为文明中心,近代史上西方国家为文明中心;③正确,例如从三次科技革命来看,文明发展在时间上呈周期缩短的加速性特征;④正确,当今世界在全球化的趋势下,文明在走向统一性的同时仍然呈现多样性特征。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工...

考点1: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

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对外贸易发达。17世纪上半叶,荷兰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组建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参与殖民竞争。在亚洲-----摩鹿加群岛、爪哇、台湾,美洲------建“新荷兰”(即新尼德兰)

海盗式劫掠;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组织垄断性的贸易公司,拓展殖民地。(英属东印度公司)

进行残酷的黑奴贸易。

结果:18世纪下半叶成为最大殖民帝国

1)对世界: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扩大的途径:殖民扩张,掠夺)(2)对殖民国:为西欧国家提供了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大量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殖民地: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黑奴贸易: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及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前提条件:

①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前提

②圈地运动造就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③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以及圈地运动积累了大量资本

④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满足不了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直接原因

(英国:1765—1840年前后)

珍妮机(开始标志)、蒸汽机

电力、内燃机、化工技术发展、钢铁工业的进步

棉纺织、机器制造、交通运输

电力工业、电气产品制造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大特点: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2、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

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更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使得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

国际分工日益明显,国际间的人口、资金的流动和贸易更加扩大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国家需要更多的原料、市场,资本主义列强凭借日益强大的实力,对外侵略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已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

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1819世纪中叶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途径: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威力威逼(殖民扩张与掠夺——主要途径)

①促进了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

②造成了亚非拉美的贫穷落后

③进一步加强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

据沈汉《英国土地制度史》记载,(英国)汤申家族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是出租牧羊场。16世纪初,该家族出租了16个牧羊场。……1516年,该家族养羊数量达1.8万只,从中得到了丰厚的收入。汤申家族拥有的牧场较多,可能是因为当时英国

据台湾学者张玉法《中国现代史》统计。1862——1910年清朝中央政府主持开办了许多工业企业,主要的类型有:兵工厂、纺织厂、铸钱厂、造船厂等。以上各类企业对应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有学者认为:“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在1800年以前,欧洲肯定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按这一观点,18世纪末世界贸易中心最有可能是

明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始终处于“萌芽”状态,是指它

①始终未能出现劳动力和货币商品化     ②力量远不足以瓦解封建生产方式

明朝时烧制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图案的瓷器,其主要原因是

A.反映了中国各民族间联系加强  B.适应对外经贸交流的需要

C.为适应贵族生活多样化的需要  D.体现当时兼容并蓄的对外政策

        本书是文化学者陈绶祥有关中国文化的演讲录。该书从中国农业文明的诞生出发,结合耕种方式的演变、农业工具的发展、土地制度的变革、文字的诞生等,引申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特征。这里的“第一”,是指最初、最源起、最本质的文化状态,也就是农业的原始状态。中国的“第一农业文明”,即靠种子繁殖的农业,区别于西方的狩猎、畜牧业。因而作者认为,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从根本上就有所不同。中国农业文明是中华文化的总括,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也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特征。如中国人平和的交往方式与人性特征;讲求“仁义”,注重修身与劳心的统一等,都可在农业文明中追本溯源。可以说,这种生产方式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智慧和思维模式,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模式和往来模式,这些认知模式最终形成了后来的中华文化。在本书中,作者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而作为中华文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美术,其起源和特征,也可以在农业文明中找到蛛丝马迹。如,陶器上的几何纹样,中国画中人物头重脚轻的奇怪比例,“六艺”“六法”等,均可在中国独特的农业文明中找到依据。将中国美术放在农业文明的宏观背景下分析,是为该书的一大亮点,这与作者的美术史论家、画家身份密不可分。同时,这也是本书有别于普通论述中国农业文明或中华文明的著作的地方。

        《第一农业文明》一书,是文化学者陈绶祥有关中国文化的演讲录。该书从中国农业文明的诞生出发,结合耕种方式的演变、农业工具的发展、土地制度的变革、文字的诞生等,引申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特征。         而作为中华文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美术,其起源和特征,也可以在农业文明中找到蛛丝马迹。如,陶器上的几何纹样,中国画中人物头重脚轻的奇怪比例,“六艺”“六法”等,均可在中国独特的农业文明中找到依据。将中国美术放在农业文明的宏观背景下分析,是为该书的一大亮点。

        陈绶祥,字大隐,号老餮,斋名无禅堂。1944年生,广西桂林人。1981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美术系,获学士学位。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生部美术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被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评介为“文化学者”。
        出版有《中国的龙》、《顾恺之》、《中国书画》、《遮蔽的文明》、《文心万象》、《陈绶祥画集》等十余本专著及个人画集,担任主编、编委并参加撰写的著作有《中国美术史》(十二卷)、《中国民间艺术全集》(十四卷)、《中国民间艺术》(二卷),并担任“九五”规划国家重大科研课题《中华艺术通史》(十四卷)副总主编。曾获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一等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倡导并发起“新文人画”,为“新文人画年展暨研讨会”活动的组织者与领导者,是重要的参展画家与理论代言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类文明始于农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