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冷知识,地震预测能预测么

中国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

大峡谷核心无人区河段的峡谷河床上有罕见的四处大瀑布群,其中一些主体瀑布落差都在30-50米。峡谷具有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季雨林等9个垂直自然带,麋集了多种生物资源,堪称世界之最。

关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很多现象都是谜题,科学家们一直为此在努力。下面就和冷知识去了解一下吧。

雅鲁藏布大峡谷内是否有瀑布曾经是一个引起很长时间争论的话题。

上个世纪20年代初,英国探险者沃德曾经短暂进入过大峡谷,据他描述,他发现了大峡谷内有一条十分壮观的瀑布。

因为发现瀑布的时候周围有一道彩虹,所以他将此瀑布定名为“彩虹瀑布”.10年后,美国人贝利再次证实了这条瀑布的存在。然而,自此之后将近70年的时间里人们再也没有找到过它。

1998年,中国科考探险队在峡谷内找到了一面干枯的绝壁,这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彩虹瀑布”.1950年墨脱曾经发生过一次里氏8.5级的大地震,“彩虹瀑布”也许就是在这次地震中消失的。

是剧烈的地壳运动“抹平”了瀑布的落差?还是山体滑坡阻塞了上游的来水?或者干脆就是前人的记述有误,“彩虹瀑布”依然存在,依然隐藏在大峡谷内不为人知的角落里呢?

这一切都有待进一步的证实。

1998年科考探险活动的另一项重大发现就是在大峡谷内发现了大面积濒危珍稀植物红豆杉。野生天然红豆杉林在世界上分布不多,以前在中国也只有在云南、四川等少数区域内有所发现。

而像大峡谷地区这样大面积保存完好的天然红豆杉林已不多见。科考还发现了有“活化石”之称的缺翅目昆虫。这种古老的昆虫原本生活在非洲等地,后随地球板块漂移来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

上亿年的沧海桑田使世界上其他地方的缺翅目昆虫相继灭绝,只有在大峡谷这种保持极其完好的生态环境下才得以延续。发现缺翅目昆虫对研究生物地理格局的分布和变迁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雅鲁藏布大峡谷以及周边地区,自古流传着关于“野人”的传说,从海拔6000米左右的雪山到谷底茂密的原始森林都曾发现过“野人”的踪迹。

据当地人描述,这种神秘生物身高可达2米,遍体红色或棕黑色长毛,眼部凹陷,嘴巴突出,会直立行走并能发出简单的音节。

这些传说有些是当地人的亲身经历,也有一些是经过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所有的这些传说都为大峡谷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还有关于“杀人树”的传闻。

据说在大峡谷内的原始森林里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植物,它拥有很长的缠绕能力极强的枝蔓,可以在动物接近时迅速将其紧紧缠住,并通过枝蔓上的触须分泌麻醉物质使动物逐渐丧失知觉,最终动物的血肉就化成了供“杀人树”生长的养分。

截至目前,关于这两种神秘生物是否真的存在仍有很大争议。

大峡谷是门巴族人的家,关于他们的来历,有人说来自峡谷外的波密地区,更古老的说法是他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穴居时代。这也证明了门巴族人自古以来就植根于这片土地,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存能力。

大峡谷地处高原,空气稀薄、气候寒冷,一年中有近半年的时间大雪封山,交通不便,几乎与世隔绝,2009年前墨脱还是全国惟一未通公路的县。

没有先进的耕作技术,当地人千百年来一直以渔猎为主要谋生手段,技术条件制约了当地丰富自然资源的开发,可利用的物产条件也相对匮乏,大峡谷内还有迷雾瘴气、毒蛇猛兽,雪崩、泥石流更是时有发生……

是什么支撑着这个神秘的高原民族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屹立千年不倒呢? 这些悬疑都等待着后人的探索和破解。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北纬33.20度,东经103.82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约20公里。地震伴随大量的人员伤亡,成为自然界最致命的死神之一。然而,地震中,导致伤亡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建筑的倒塌和破损,因而了解你身边建筑的抗震情况就直接关系到地震时的生命安全。今天,凤凰房产就来为大家普及几项可以救命的房产抗震冷知识。

冷知识1:地震时候哪些建筑最靠谱?

要了解地震时哪些建筑最靠谱,首先我们要了解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此生灾害的建筑

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

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建筑以外的建筑

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从分类中,不难看出,甲乙类建筑是抗震要求最高的建筑,那么生活中,有哪些甲乙类功能性建筑呢?

1.三级特等医院的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抗震设防类别划分为甲类。

2.承担研究、中试和存放剧毒的高危险传染病病毒任务的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建筑或其区段,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甲类。

3.科学试验建筑中,研究、中试生产和存放剧毒的生物制品、天然和人工细菌、病毒(如鼠疫、霍乱、伤寒和新发高危险传染病等)的建筑。

1.大中城市的三级医院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县及县级市的二级医院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抗震设防烈度为8、9度的乡镇主要医院住院部、医技楼,县级以上急救中心的指挥、通信、运输系统的重要建筑,县级以上的独立采、供血机构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划分为乙类。

2.消防车库及其值班用房,抗震设防类别划分为乙类。

3.县、县级市以上的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主要建筑,除上一款规定者,其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乙类。

4.特大型、大型的体育场和体育馆。(大型体育场指容量不少于4000人、大型体育馆指容量不少于6000人)

5.大型的电影院、剧场、娱乐中心建筑。(大型指座位不少于1200个)

6.大型的人流密集的多层商场。(指建筑面积25000平米或营业面积10000平米以上的商业建筑)

7.大型博物馆,存放国家一级文物的博物馆,特级、甲级档案馆。(指建筑规模大于1万平米的博物馆)

8.大型展览馆、会展中心。(指设计容纳人数5000人以上的展览馆)

9.人数较多的幼儿园、小学的低层教学楼。

10. 大型火车站、客运站等

甲级建筑中的2、3类区域估计普通人也无法进入~所以地震时候一般来说大家能去到最牢固的建筑物应该是三级特等医院。当然,除了医院外,第一时间赶去附近的大型建筑是比较靠谱的,人流量越大的地方建筑标准越高。

冷知识2:如何买到抗震度高的房子?

除了地震时的临时应变,我们当然还需要防患于未然,那么如何才能买到抗震靠谱的房子呢?

现在房屋设计上都有明确指标要求,购房前可以咨询开发商,或者要求出示相关文件查验该楼盘的抗震设防标准,最低不应低于7度,如果抗震水平越高,说明材料投入越多,安全性肯定更好。如果手里已经有房产证,查 看房产证也可以知道房屋构造。在房屋所有权证“房屋状况”项下“结构”一栏中,一般注明了“混合”、“框架”等字样。

有了收集到房屋抗震信息的渠道,当然还得读懂这些信息,复杂深奥的我们不多说,简单给几类常见的建筑结构排一下抗震名次吧。

钢结构抗震级别★★★★★

特点:钢结构是以钢材为主要结构材料。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重量轻,同时由于钢材料的匀质性和强韧性,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具有很好的抗震能力。

应用:由于钢结构建筑的造价相对较高,目前应用不是非常普遍。一般的超高层建筑(100米以上)或者跨度较大的建筑通常应用钢结构。

剪力墙结构抗震级别★★★★

特点:剪力墙是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承担各类荷载引起的内力,并能有效控制结构的水平力,这种用剪力墙来承受竖向和水平力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

应用:剪力墙结构在高层(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或高度超过24米的建筑)房屋中被大量运用。

框架结构抗震级别★★★

特点:由钢筋混凝土浇灌成的承重梁柱组成骨架,再用空心砖或预制的加气混凝土、陶粒等轻质板材作隔墙分户装配而成。墙主要是起围护和隔离的作用,由于墙体不承重,所以可由各种轻质材料制成。框架结构中,还有一种框剪结构,又名框架—剪力墙结构,它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体系的结合,吸取了各自的长处,既能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又具有良好的抗力性能。这种结构的住房有很好的抗震性。

应用:框架结构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较为普遍,我们所见的大多数建筑都是框架结构。

特点:砖混结构中的“砖”,是指一种统一尺寸的建筑材料,也包括其他尺寸的异型黏土砖、空心砖等。“混”是指由钢筋、水泥、沙石、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钢筋混凝土配料,包括楼板、过梁、楼梯、阳台。这些配件与砖做的承重墙相结合,所以称为砖混结构。砖混结构住宅一般以多层(24米以下,住宅10层以下)住宅为主,其抗震性能比起上述三者相对弱一些。

应用:砖混结构一般应用在多层或者跨度不大的建筑,但由于砖混结构的房屋格局死板,墙面不能改动,加之近些年框架结构以及剪力墙结构应用得越来越普遍,在城市建设中已经很少应用砖混结构,目前我国只有城郊的一些建筑中还是砖混结构。

步骤3: 置业中的其他抗震注意事项

除了建筑结构,还有一些因素也会决定房子的抗震能力,所以购房时,这些方面还需注意。

房屋所在的周边环境地形地貌是否安全。山包、陡岩、冲沟和古河道都更容易受到地震影响。

越是设计简单、方正的房子抗震能力越强。那些看上去显得头重脚轻的建筑(如底层架空为较小的柱)往往抗震效果较差。建筑布局上,根据户型图,横墙承重或纵横墙承重的布局抗震性较好,纵墙承重布局则相反。

若要购买二手房,着重看房子新旧程度,一般老房子在抗震方面考虑得比较少,标准也相应较低,最好购置五年内的次新房。

一般情况下,如果底层居民装修时将承重墙大面积拆除,将导致该楼的抗震性能减弱和负荷应力出现异常,如果发生地震,楼体很可能会发生整体坍塌。另外装修时使用装修材料也要注意,别太过于沉重,如高层使用超重的大理石地砖铺地面,增加了楼板的负荷,降低了楼房抗震功能。

冷知识3:地震前中后的预防、应对和善后

在文章的最后,普及一下针对地震前后的预防和善后工作。为你的家搭建好一道保障安全的屏障吧。

——家庭防震计划:尽量排除室内高处的悬吊物,柜子、架子上垂直摆放的物品,改变摆放方式使其不易滑落伤人。清除一切易燃易爆物品。床尽量远离玻璃窗,窗上可以贴上防碎胶条。家中易抓取的地方放置灾害应急包,包内物品包括压缩食品、水、急救药品等,此外最好还能准备部分小工具,如小铁铲、钳子、哨子等,可以在救人或自救时发挥作用。

——室外: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广告牌、霓虹灯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物品顶在头上,或用手护住头部,迅速离开电线杆、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区域躲避。

——室内:保持冷静,第一时间下楼,如果无法下楼,超过2层不要尝试跳楼,可以躲避在坚实的家居或墙角处,承重墙较多并有水源的厕所是比较理想的躲避场所。

——避震姿势: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物体。保护好头部、眼睛,掩住口鼻。

——检查受震房屋:震后切记勿轻易居住震区房屋,应在专家鉴定为非危房后方可入驻。非震区房屋,可以采取以下简易自检法:打开房屋开裂处的抹灰层,看里面的墙壁砖体、钢筋混凝土梁、板、柱等主体结构是否开裂,如主体结构完好,则房屋仍可居住。

原标题:地球的转动,大地的震动:你应该知道的地震冷知识,它们很有用!

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不管愿不愿意,我们实际上都离地震很近。所幸随着地球科学、建筑科学的发展,大多数地震已经“可防可控”。但是,我们现在还不能提前预报地震,无论在什么地方,大地震还是会造成巨大破坏。地震灾害的避免,不仅要依靠科学家,更要依靠你我普通人。下面这些地震“冷知识”,对普通人来说就很有用。

Q1:我们平常人遇到地震和大地震的可能性有多大?

Q2:地震能不能预报?如果不能预报为什么还能预警?

Q3:地震有哪些类型?有没有人工地震?

Q4:地震越深越大,还是越浅越大?深源地震又是什么?

Q5:有些地震明明震级不大,为什么会感觉到较强的震感?

Q6:地震为什么有时会上下摇有时会左右摇?哪种摇晃更厉害?

Q7:在汶川大地震时,为什么离汶川这么远的上海和北京都有震感,而且晃的时间还特别长(尤其在高层建筑里更明显)?

Q1: 我们平常人遇到地震和大地震的可能性有多大?

A1:实际上,地震并非罕见的自然现象。根据多年统计,全球平均每年能发生50万次左右可被地震仪记录到的地震(换算成平均每日即接近1500次)。当然,其中只有20%不到是有感地震;而强震(M6.0级或更大)的频率就更低了,一年大约为300次左右,且其中不少又发生在远离陆地的海域、无人区等地。即使算上一些中强的浅源地震,平均每年能造成不同程度破坏的地震大约只有百余次。但是,这些破坏性地震的影响不容轻视。

全球6.0级以上强震(左列为震级范围)平均每年发生的次数(右列)。来自USGS

Q2: 地震能不能预报?如果不能预报为什么还能预警?

首先明确一点,精确到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震级大小的地震预报,目前人类没有能力做到。

所谓的看地震云预报地震并没有科学依据,不可信。

紧急地震速报/预警的基本原理就是六个字:和 地 震 波 赛 跑

当前,日本和墨西哥等地震频发的国家有紧急地震速报系统,这个系统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在地震发生后,系统检测到地震波(P波)后,立刻通过计算机分析地震波来推定地震发生的震中以及震级大小,发震类型等地震要素,迅速计算出地震波(S波)可能会给各地带来多大的震感(即震度),再立刻对计算出可能会有较大震感地区发布紧急地震速报。这个迅速是有多快呢,日本目前最快可以做到监测到地震波后3秒就并发出警报。

2016年4月14日熊本地震时日本气象厅紧急地震速报发布范围

此图中0,5,10,15...这些数字表示地震警报发出的瞬间,S波大约还有几秒到达各地 (剧烈摇晃还有多少秒才会发生) 。

紧急地震速报的特点是对大地震时能够对距离震中较远,虽然目前还没摇晃,但马上就会出现剧烈摇晃的地区发出警报;而图上出现了0,说明的是对于震中地区附近的剧烈摇晃,紧急地震速报是基本赶不上的,地震预警不可能比剧烈摇晃早。这是因为地震波检测站都是在地表的,对于发生在陆地上的地震而言,地震波被监测到的瞬间,意味地震波已抵达震中地表,当地已发生剧烈摇晃。这个地震预警就是在和地震波赛跑,现在大多数地震预警都是在和S波赛跑,这是因为虽然S波的破坏力更大(上文提过),但速度比P波慢。不过,虽然说速度慢,S波的传播速度依旧高达每秒4千米,这意味着地震发生后每过一秒,就有更多的地方开始剧烈摇晃;地震预警的越早,就会有更多地区的人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紧急避难。

日本气象厅在监测到熊本地震的地震波后3.8秒对西日本多地发布警报

当然,目前日本气象厅已能够同时使用P波和S波两种数据来同时计算(PLUM法),以大大增加特大地震发生时预估震度震级的准确度。

日本气象厅2018年3月启用的PLUM法

汶川地震后的十年,我国地震预警也在逐步建立。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已初步能够对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发生地震发出地震预警,去年九寨沟大地震时就成功对汶川等四川地区在S波到达前发布预警。我国国家级的地震预警系统也正在建立中。

汶川电视台九寨沟地震发生时的紧急地震速报画面

Q3: 地震有哪些类型?有没有人工地震?

A3:对于地震的定义,在我国国标文件里,绝对是想不到的简单——“大地的震动”。

当然,这只是一个推荐性定义,实际应用中,地震一般指的是地球表层岩石圈内,因受应力而快速破裂错动,所引起的地表振动。但是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破裂错动?这就有多种可能了。

最为常见的类型,就是地下的构造应力作用产生运动,使得地下岩层断裂错动造成的地震。这被称为构造地震,大约占到了地震总数的90%。汶川地震也是构造地震。

2008年汶川512地震的CMT发震机构解(沙滩球),来自JMA

其次,当火山出现活动时,向上侵入地表的岩浆对上方岩石圈施加强大应力,导致岩层破裂错动,也会造成地震,这一类被称为火山地震,比如近期基拉韦厄火山的活动造成了夏威夷大岛的一系列地震,其中最大一次规模更是达到了M6.9级。这一类地震大约占到了地震总数7%。

夏威夷大岛在北京时间5月10日15时-11日15时期间,因基拉韦厄火山爆发引发的M2.5级以上的地震。请注意有可能引发轻度密恐不适。图片来源:美国地质勘探局

此外,大规模的山体滑坡,以及喀斯特地貌地区的岩溶塌陷等,也会导致地震,这些一般归类于天然塌陷地震。

以上这些都是天然地震,占了地震中的绝大多数。但此外,还有人类活动引发的地震,这包括了直接引发的地震,如开矿等建设需要的爆破和一些爆炸;还有人类活动间接引发的地震,如矿区采空区引发的塌陷。一般而言,人类活动引发的地震会注明成因,如塌陷(有时天然塌陷也会注明)。

一次塌陷引发的地震。来自国家台网速报微博

Q4: 地震越深越大,还是越浅越大?深源地震又是什么?

A4:对于震中附近而言,地震震源深度越浅,震感越强烈;但对于离震中较远的地方来说,就因震而异了。地震根据震源深度可分为三类:浅源、中源和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300km以上的地震,被称为深源地震,而在60km-300km间者被称为中源地震,部分研究也把它归为深源地震。相比浅源地震,它们出现的次数较少,中深源地震总共只占地震总数约25%。

在1950年前后,美国地震学家贝尼奥夫发现,在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汇聚边界,随着大洋板块(如太平洋板块)向大陆板块(如亚欧板块)俯冲的加深,自交界的海沟起沿着俯冲方向,发生的地震震源深度不断加深,依次出现了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的分布。这一带状分布被称为贝尼奥夫带。

由于板块性质,全球主要的贝尼奥夫带都在太平洋板块周边,其中对我国有影响的,当属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间的俯冲带——自日本海沟向西,这一俯冲带造成的地震震源深度不断加深,末端位于我国吉林和黑龙江东部,因此当地也会发生深源地震,其中最近较为明显的一次发生在2016年初的黑龙江林口县(M6.4级,震源深度580km)。当然,我国绝大部分地震都是属于亚欧板块内,或板块内部次级地块间的断裂带构造运动引发,这些都是浅源地震。

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向欧亚-美洲板块下方,所形成的贝尼奥夫带 。可以看到,自日本海沟向西,地震震源深度逐渐加深。

和浅源地震的断层构造活动不同的是,深源地震的发生,和地下深处的高温高压环境有关。具体的机制仍有争议,不过主流观点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成因:一是在俯冲过程中,随着温度升高,板块岩石所含结晶水发生脱水,使得岩石体积等发生骤变而破裂;而是在地下极大压力下,岩石矿物的晶体类型发生改变,使得体积发生变化而破裂。

2015年5月30日小笠原群岛附近海域发生M8.1级深源地震,日本全国有震感。来自JMA

由于震源深度较深且没有面波发育,在同等震级规模下,深源地震对地表的破坏较小。如2016年初的黑龙江林口深源地震,虽然震级达到了M6.4级,但仅在震中附近有较弱震感,更没有引发地表明显破坏。

Q5:有些地震明明震级不大,为什么会感觉到较强的震感?

A5:首先要明确的是,震感是人对地震烈度的一个感性认识。震级是反映地震规模的度量,一次地震只会有一个固定的震级,但烈度则是地震引发各地地面震动以及影响的程度,不同地方会有不同的烈度。(日本和我国台湾称之为震度)

烈度的大小,显然和地震规模(震级),震源深度和当地到震中的水平距离(震中距)有关;但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因子。

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当地地形与地质构造。在1985年,墨西哥西部沿海地区发生了一次8.0级强震,但受影响严重的除了离震中最近的区域外,却还有数百千米外的墨西哥城。这是由于墨西哥城建立于干涸的特斯科科湖湖盆之上,存在有较厚的松软沉积土层,使得地震波从深处或周边地区表面传来时,折射入这些刚性较弱的沉积土层,使得振幅有所放大,造成了这一悲剧。此外,若处在盆地、河谷内,且周边为刚性较大的岩石组成的山区,也可能导致地震波的局地汇聚放大,这样会导致局地震感较强。

1985年墨西哥大地震,墨西哥城因特殊地质结构受灾严重。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但对较强地震的震中附近极震区,烈度还和地震发生机制与断层构造有关。十年前的汶川大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境内,但烈度分布并非为以震中为圆心的同心圆,而是沿着龙门山主断裂带偏向震中东北侧。这是由于主震发生后,断层沿着走向,向东北方向发生了一系列破裂过程,使得当地受到了主震和这些后续破裂引发的地震波共同叠加,造成了最为剧烈的破坏。

美国地质探勘局测定的汶川大地震主震造成的烈度分布图,五角星处为震中

从美国地质探勘局测定的汶川大地震主震造成的烈度分布图可以看到,烈度最大的区域是自震中向东北方向延伸,同时一些河谷区域也较周边较强。

就人的感性认识而言,若处在建筑物内,一般处在更高楼层的人会感受到较强震感;人在静止不动的时候会比在运动时更容易感受到震感;此外,不同个人之间,对地震波的“灵敏程度”也有差异。

Q6:地震为什么有时会上下摇有时会左右摇?哪种摇晃更厉害?

A6:这是不同性质的地震波所致。在高中地理课本上,介绍地震波时已经提及了两种重要的波动:纵波和横波。纵波一般也写成P波,实际上P来自于Primary的首字母,即最先到达地表的波;而横波也被称作S波,来自Secondary的首字母,即继纵波后第二种到达地表的波。纵波是在可压缩的介质里,通过压缩-扩张的交替运动传递,这和声波类似;而地震波横波则是存在弹性的岩石发生了剪切和扭动所激发的波动,因为液体和气体不会发生剪切运动,所以地震波的横波不能在这些介质里传播。

上述P波和S波是在地球球体内部传播,因此合称为体波。而当它们到达地球表面时,会因为界面反射及相互的干涉作用,形成一类新的波动。这类波动沿着地表传播,主要能量也集中在地表附近,所以被称为表面波。重要的表面波有瑞利波和勒夫波两种,前者是造成一个垂直于地面的往复椭圆运动,而后者则是造成水平方向的往复扭动。

在有感地震发生后,首先感受到的是造成上下摇晃的P波,但破坏性小;随后,S波到达地表,造成侧向晃动且破坏性较大;紧接着到达的是表面波中的勒夫波,振幅往往最大且造成横向剧烈摇动,对建筑物破坏性最大;最后到达的是瑞利波,带有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混合摇动。可以说,在强震中,感受并判断这种最快但相对较弱P波,是对逃生最为关键的一环。

如果对上述物理学解释没懂,那么就记一下最基本的点。一场地震发生时,地球内部会有两种波传播,P波和S波。P波快,S波慢。通俗来说,当感知地震时,如果一开始就有比较强的震感(P波到达),可能意味着这场地震的震级比较大,稍后到达的S波所带来的震感将会更为剧烈那么,这时候,就要在S波到来前尽快移动到相对安全的地方,以确保人身安全。

一次地震的波形记录示意图(并非实例)。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地表位移;这个图模拟的记录地点离震中应当有一定距离了,较早到达的体波振幅较面波明显较小。

此外,当强震发生时,在离震中很近的地方,S波和表面波振幅都很大,会造成严重破坏(尤其是S波和勒夫波);但对于离震中稍远的地方,由于体波的衰减较表面波快,此时纵横波都不会很强,而随后到达的表面波仍会带来较明显的影响,这一点需要注意。

Q7:在汶川大地震时,为什么离汶川这么远的上海和北京都有震感,而且晃的时间还特别长(尤其在高层建筑里更明显)?

A7:这是一种特殊的表面波——长周期地震波造成的。

一般而言,长周期地震波是指周期长达10秒或更久的地震表面波分量,它的产生和强震对应的断层大规模破裂有关,且震级越大(破裂规模越大),长周期地震波在总体地震波的所占比重越大。一般而言,在M6.5级或更高的强震,长周期地震波的影响便不容忽视。311东日本大地震时东京的长周期地震动曾长达5分钟左右。

前文已经提及,表面波随着传播距离衰减的速度较体波慢,而表面波衰减速度又是随着周期增长而减小,因此长周期地震波可以传播到相当远的距离;同时,由于其周期较长,产生的震感持续也较长。

311东日本大地震时东京都大手町的地震波形监测,可见晃动时间超过4分钟

更为重要的是,建筑物的固有频率和其高度有关,高度越高则固有频率越小(周期越大),容易和这些长周期地震波接近而产生共振,因而长周期地震波对这些高层建筑物的影响也是最大。因此,当强震发生时,即使距离一些大城市较远,也要注意这些长周期地震波对高层建筑的影响。

以上只是地震相关内容的浅显一角。实际上,由于当前对地球内部探测的困难,要全面、系统研究地震学仍然是一个重大的挑战。但我们相信,未来在地震学方向总会有那一步步微小的前行与全新的突破。人类在强烈自然灾害面前,一直是渺小而脆弱的;但我们也正是在这样的渺小间,顽强不息。这样的故事,数万年未变。

文章来源:中国气象爱好者(qxahz-tybbs)

[1] 刘瑞丰,王丽艳,袁乃荣等.《地震震级的规定》(GB )宣贯教材[M].2017,北京,地震出版社.

[2] 吴健,吕红山,刘爱文. 汶川地震烈度分布与震源过程相关性的初步研究[J]. 震灾防御技术,2008,3(3):224—229.

[3] 干微,金振民,吴耀,2012. 深源地震机理与回顾:现状与问题[J].地学前缘,2012,19(4):015-029.

日本气象厅-关于紧急地震速报PLUM法:

日本气象厅- 关于长周期地震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震预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