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的意思是什么是贬义词吗

【图文】咬文嚼字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积分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8.咬文嚼字
8.咬文嚼字
来源:编写& 作者:龚如君
8.咬文嚼字
四川& 龚如君编写
1. 了解作者,积累语言。
2.指导学生用拟提纲的方式,理清思路,把握观点。
3.了解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与作用。
1.指导学生用拟提纲的方式,理清思路,把握观点。
2.了解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与作用。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目的:
&&& 1.了解作者。
&&& 2.理解课文大意与作者表达的观点。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情景激趣
㈠创设情景。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1923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教育系。1925年夏公费到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修英国文学及艺术史,兼修哲学、心理学。1929年毕业后转入伦敦大学文学院。次年进入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文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光潜一直是北京大学教授,历任全国政治协商委员会第二、三、四、五届委员,第六届常委,民盟第三、四、五届中央委员,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等职,1986年3月6日在北京病逝。
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早在30年代,他就编写出版了《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谈美》等几部美学专著。《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解放后出版的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
朱光潜熟练地掌握了英、法、德语,几十年来,翻译了300多万字的作品。其中他对黑格尔110万字的巨著《美学》的翻译,为他赢得了历史性的崇高声誉。
朱光潜不仅著述甚丰,他本人更具有崇高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学术品格。为方便研究马列主义原著,他在花甲之年开始自学俄语,更在八十高龄之际写出《谈美书简》和《美学拾穗集》,翻译近代第一部社会科学著作――维科的《新科学》,学习研究一生不辍。
朱光潜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本文选自《朱光潜美学论文选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藉其深厚的人文素养、纤细的文字敏感,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在短文《咬文嚼字》中选取若干精当的语言实例深入浅出地将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以及必须在创作和阅读中养成随处留心玩索的好习惯等观点令人折服地表达出来。
㈡提出目标。
本节课我们学习的共性目标是:
1.了解作者,积累语言。
2.理解课文大意与作者表达的观点。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你自己的学习或思想状况自主设定一个学习目标:
二、探索生趣
㈠阅读指导:速读课文,用序号(一,二……)标出意义段落,用序号(1,2……)标出段内层次。并批注对结构的看法或疑问。
在阅读过程中把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锱(zī)铢(zhū)必较&&& 镞(zú)& 岑(cén)寂&& 尺牍(dú)& 下乘(chéng)& 蕴藉 (yùn jiè)&& 付梓(zǐ)
在阅读过程中积累易理解错或不理解的词语:
咬文嚼字:(1)形容过分推敲词句;(2)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3)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锱铢必较: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锱、铢,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
推敲: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蕴藉:(言语、文字、神情等)含蓄而不显露。
付梓:古时用木版印刷,在木板上刻字叫梓,因此吧稿件交付刊印叫付梓。
杀青:古人在竹简上著书,为了便于书写和防止虫蛀,先把青竹简用火烤干叫杀青。后来泛指写定著作。
学富五车:《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后用“学富五车”形容书读得多,学问渊博。
才高八斗:形容富有文采。
⑵指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需要积累的语言。
请将词语释义中的词语组成一段富有文学意蕴和思想内涵的话
㈡课堂探索:
方法指导:探究结构,要求找出作者的思路,概括简明而有逻辑性,并体现篇章的整体性与构思的巧妙性。要指导学生根据文体特征、文中表现思路的语句或词语,拟出结构提纲,并从整体上理解课文。
1. 本文的结构:
第一部分(第1~5段):咬文嚼字有助思想表达。
第二部分(第6~7段):咬文嚼字有助表达创新。
第三部分(第8段):总结上文,期望创新。
2. 本文的结构有何妙处?
结构上由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即从实例到论点,然后再展开证明,不是开章明义,而是中间提示主题。 论证方法以举例论证为主。
3.本课的结构对你的写作有何借鉴作用?
方法指导:指导学生精读课文,通过抓文章中表现主旨的语句(主要表现为抒情或议论的语句),或体现主旨的内容。在旁边批注作者表达的主旨或表达主旨的方式对自己的启发作用。
1.归结主旨
方法指导:精读课文,并与同学商讨,通过理解表现主旨的语句,结合本文背景、作者写作意图归结出本文的主旨:
作者在文中从思想的表达、语言运用的创新等方面阐明了咬文嚼字的重要,提出了文学要推陈出新的期望。
朱光潜认为在文字的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
2.本文的主旨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归结:由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从实例到论点,然后再展开证明,中间提示主题。 论证方法以举例论证为主。
3.本文主旨有何深刻、新颖之处?
三、总结固趣
㈠自主归结。
1.归结应掌握的基础知识:
2.归结应积累的思想材料:
3.归结应形成的能力:
4.归结应掌握的学习方法:
5.归结学习的作用:
⑴学了本课对积累语文基础知识的有何作用?对学习写作有何作用?对提高阅读能力与掌握阅读技巧有何作用?
⑵本文有哪些思想或作者及文中的人物有哪些思想品质或生活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们如何用现代观念来审视这些思想行为或生活态度使之成为我们的行为指南?
㈡自主反思
1.反思学习效果
⑴本课哪些学习目标已经达成?哪些还似是而非?哪些尚未达成?
⑵对于掌握得似是而非、尚未达成的目标应怎样弥补?
2.反思学习态度
学习本课你的学习态度怎样?如果学习态度不够积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怎样改进?如果学习态度积极,是由于什么原因?将来如何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3.反思学习方法
学习本课你运用的学习方法是否恰当?为什么?学习本课你学了新的学习方法了吗?如果学到了,那是什么方法?你将怎样运用于将来的学习中?
㈡学习体验
1.学习本课能引起你对社会生活的哪些联想?
2. 学了本课你在思想情感上有何体验?
㈢老师总结。
&& 四、布置作业
1.思考课文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2.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及敢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
1.深入理解课文
2.了解咬文嚼字的方法。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情景激趣
㈠创设情景。
“咬文嚼字”的出处:元代无名氏《杀狗劝夫》第四折:“哎!使不得你咬文嚼字。”现用来形容仔细品味,过分地斟酌字句。
(苏)东坡闻荆公(王安石)《字说》新成,戏曰:以竹鞭马为笃,不知以竹鞭犬(旧时“笑”也写作“ ”)有何可笑?公又问:“鸠字从九从鸟,亦有证据乎?”坡云:“《诗》曰:‘尸鸟鸠在桑,其子七兮。’和爷和娘,恰似九个。”公欣然而听,久之始悟其谑也。(苏轼《戏谑编》)
“咬文嚼字”一词通常含有贬义,它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过分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作者却很看重这个成语所包含的合理的、积极的因素,借用他来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在文学上,“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作者对“套板反应”很反感,认为“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而“套板反应”正是许多学生的通病,因此本文虽然主要是谈文学创作,但对我们进行文学欣赏也不无启发。
㈡提出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共性目标是:
1.深入理解课文
2.了解咬文嚼字的方法。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你自己的学习或思想状况自主设定一个学习目标:
二、探索生趣
㈠深入理解课文
1.精读课文第一部分,提出文中的三个实例,看看作者的分析,然后讨论:你赞成作者的观点吗?为什么?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 A.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 B.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 A.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 B.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 A.僧推月下门。
&&& B.僧敲月下门。
2.作者举这三个例子,有怎样的意图?作者是怎样咬文嚼字的?
讨论后概括:
其中,第1、2段举出《屈原》《水浒》《红楼梦》中炼字的例子,说明“你这”式、“你是”式、“你有”式三种不同句式有不同的意味;第3、4段举出王若虚《史记辨惑》中对《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第5段举出贾岛“推敲”的故事,说明用字不同意境也不同。
作者咬文嚼字的方法:
联系语境,分析不同句式的表达作用。
联系语境,分析增字或减字的表达意味。
联系语境,分用字不同不同对表达意境的影响。
完成课后第一题1~3小题:
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明确:语言表达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所以,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咬文嚼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
明确:斟酌文字,实际上是调整思想和感情,所以文字一增一减,意味就随着变了。
3. “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
明确:推敲文字,就是推敲思想感情,也是推敲作品的意境。不同的字眼表现不同的意境,使用什么字眼,要由表现的意境来决定。
3.精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阐明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讨论后概括:
作者是从正面和反面两方面来阐明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的,第6段举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的三、四两句为例,说明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以使诗的意旨丰富蕴藉。第7段指出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形成“套板反应”。
作者表达的观点是:善用联想意义,可使意蕴丰富,有美妙的艺术效果。
完成课后第一题4~5题:
4.《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
明确: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的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迷离不易捉摸、难以控制的,既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以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到艺术的妙境。
5.“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明确:字的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容易滑向套板反应,袭用套话滥调。文学创作要克服惰性,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做到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
㈣自由探究
回顾本文学习目标和课文内容,探究自己尚未掌握的内容;根据自己的兴趣,探究自己感兴趣而尚未解决的问题:
1.讲究“咬文嚼字”有什么好处?
有些人不大重视语言文字,误以为语言文字是细枝末节,无关宏旨。读了本文,应有很大触动:原来语言文字是那么微妙的东西,用这个字,还是用那个字,一句话这样说,还是那样说,竟然有那么大讲究。由此明白:“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养成咬文嚼字、随处留心玩索的好习惯,一个人的语言修养就有希望逐步提高。
2.课文贯穿着一个总的思想,就是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
作者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强调语言是跟思想感情走的,强调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这个观点抓住了语言的本质,抓住了推敲语言文字的本质,指出了推敲文字的根本途径。阅读时,品味语言,要品味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作时,推敲文字,要从根本上调整思想和情感,思想务求透彻,情感务求凝练,这样才能恰当地使用语言文字。
3.从课文中,可以看到作者“咬文嚼字”的极高水平,这对我们“咬文嚼字”有什么启示?
第一,咬文嚼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拿“你是”式、“你这”式来说,仅仅一字之差,作者却品味出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而且讲出表达效果不同的原因。这告诉我们,无论阅读或写作,一个字也马虎不得。
第二,咬文嚼字要有较强的语感、丰富的语言知识以及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能力。作者之所以能对课文中所举的例子进行精辟的分析,不仅得力于作者有极强的语感和丰富的语言知识,而且得益于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能力。例如,作者对“推”“敲”二字的品味。从“推”字想到门是虚掩的,由虚掩又想到“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由一个和尚又想到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作者又联系上句“鸟宿池边树”,想到“推”“可以无声”,气氛冷寂,才不至于惊动宿鸟。这样的咬文嚼字就显得很到位。
第三,咬文嚼字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要敢于创新。作者在课文中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对任何见解、任何名人不迷信、不盲从,敢于独立思考,发表新的见解。对郭沫若,对王若虚,对韩愈,尽管他们都是名人,但作者不盲从,发表了与他们不同的见解。尤其韩愈对“推敲”的意见,似乎成了定论,获得许多人的认同,作者却提出相反的看法。
完成课后第二题:
二、马南在《不求甚解》一文中,提出与作者不同的主张,说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理由有:
1.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
2.诸葛亮与徐庶等三人一道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诸葛亮比三人高明,因为他“观其大略”,知识面更广。
3.宋代陆象山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是说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
讨论后明确:
朱光潜在本文中所说的咬文嚼字,是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单就阅读说,就是要求精读,不放过一字一句,要细细咀嚼文字的意味。精读,就是古人说的,做到“字训其义,句贯其意,文寻其脉,篇会其旨”,逐步进入“字会、意会、情会、理会、神会”的境界。
马南在《不求甚解》中讲的是另一种读书方法。他认为,读书主要在于“会意”,就是领会书的精神,而不要去做繁琐、牵强的解释。像读经典著作,就是要领悟它的精神实质,而不能只死抠它的一些字句。
这两种读书方法各有长处和局限性。对于学生来说,应以精读为主。
完成课后第三题:
三、作者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理由是什么?试从自己的写作体会或者读过的诗文中举例说明这个论断。
讨论后明确:
文字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如果思想还没有透彻,感情还没有凝练,文字就会含糊。只有思想透彻、感情凝练,文字才会明确。因此,文字上的推敲实际上是思想感情的推敲。
可举的例子很多。例如:
1.《为了忘却的记念》:“眼看朋辈成新鬼”改“忍看朋辈成新鬼”,思想感情就起了变化。“眼看”,是眼睁睁看着的意思,说的是无力救助;“忍看”,则饱含悲愤之情。
2.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到江南岸”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既写活了春到江南的勃勃生机,又流露出喜悦兴奋的心情。
3.《谁是最可爱的人》,原句“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Q、边说话也行。那是多么幸福呢!”最后一句改为“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也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思想感情由羡慕而调整为赞美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
三、总结固趣
㈠自主归结。
1.归结应掌握的基础知识:
2.归结应积累的思想材料:
3.归结应形成的能力:
4.归结应掌握的学习方法:
5.归结学习的作用:
⑴学了本课对积累语文基础知识的有何作用?对学习写作有何作用?对提高阅读能力与掌握阅读技巧有何作用?
⑵本文有哪些思想或作者及文中的人物有哪些思想品质或生活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们如何用现代观念来审视这些思想行为或生活态度使之成为我们的行为指南?
㈡自主反思
1.反思学习效果
⑴本课哪些学习目标已经达成?哪些还似是而非?哪些尚未达成?
⑵对于掌握得似是而非、尚未达成的目标应怎样弥补?
2.反思学习态度
学习本课你的学习态度怎样?如果学习态度不够积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怎样改进?如果学习态度积极,是由于什么原因?将来如何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3.反思学习方法
学习本课你运用的学习方法是否恰当?为什么?学习本课你学了新的学习方法了吗?如果学到了,那是什么方法?你将怎样运用于将来的学习中?
㈡学习体验
1.学习本课能引起你对社会生活的哪些联想?
2. 学了本课你在思想情感上有何体验?
㈢老师总结。
四、布置作业
预习《说“木叶”》,要求完成课作业,搜集有关梁实秋与梁启超的资料。
趣味教学资料
1.关于朱光潜的小故事
朱光潜的《谈美》又叫《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书出版后,上海书摊上出现一本署名“朱光潸”的书,书名叫《给青年的十三封信》。朱先生看后哭笑不得,给这位“朱光潸”写了一封信,含蓄地说了做人要坦诚的意思,署名曰“几乎和你同姓同名的朋友”,在《申报》上发表了。
1984年春天,朱光潜完成了他最后一部翻译巨著DD意大利哲学家维柯的《新科学》,体重只剩35公斤,夏天他就病倒了。朱光潜说:“我的时间不多了。中国的美学研究还很落后,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资料不足。我多翻译一些,可以为后人研究提供方便。”他每天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除了吃中饭,他不离书桌不下楼。夫人和女儿嗔怪他:“简直着了维柯的魔了!”小外孙说得更形象:“和外公讲什么他都听不见,一讲维柯,他就活了!”历经三个寒暑,47万字的译著终于全部脱稿,可惜朱光潜等不及看到出版的新书了。
一次,朱光潜先生帮邓伟敲定拍摄名单,他翻看着纸上的人名,问:“你应该拍摄美学家蔡仪先生,有他的名字吧?”朱光潜先生的某些美学观点跟蔡仪先生是针锋相对的,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对于“对手”的尊重。同样在五十年代是朱先生“论敌”的李泽厚先生后来撰文回忆,当年朱先生曾在给友人的信中评价李泽厚的文章是所有批评他的文章中最好的。在文革中,这两位“论敌”还曾偷偷小聚,把酒畅叙。朱先生曾说,人活在世上,不要看风行事,应该实事求是,说公道话,做老实人。
2.朱光潜的“父教”故事
朱光潜的父亲是位受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的私塾先生,所幸的是父亲很开明。他曾手书一幅对联,挂在厅堂上:“绿水青山任逍遥岁月,欧风亚雨听诸儿扩展胸襟”。可见,父亲虽然颇不得志,然而他心存高远,寄希望于后辈,希望朱光潜兄弟们开阔眼界,扩展胸襟,有所作为。
在这种氛围影响下,朱光潜从六岁到十四岁,一直追随父亲学习。十五岁那年读了半年高小便升上了离家五十多华里的桐城中学。在桐城中学,朱光潜所受的教育主要是“义理,考据,辞典”一类的训练。朱光潜成绩优异,甚至一些教师都指望他来接桐城派古人的一脉之传。然而,朱光潜思索着,思索着父亲所写的对联中的“欧风亚雨”,思索着从父亲及其朋友们那边听说的有关社会改良的新鲜事。
机遇总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一个偶然的机会,朱光潜考取了去香港学习的公费生。他废寝忘食,博览群书,西方的哲学、文学、自然科学开启了他年轻的心扉。英国文学中的浪漫主义,近代心理学,自由平等新观念,使得朱光潜对“欧风亚雨”的渴求越加不可收拾。后来,他开始了赴英、法长期的留学生涯,还游历了欧洲许多国家。也许有人以为朱光潜的长期国外学习根本不属于家庭教育的内容,其实,那恰恰是那幅对联启蒙的延续。
朱光潜从小就接受了父亲关于“做真正的人”的熏陶。那还是年幼的时候,父亲教给朱光潜一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朱光潜很喜欢朱熹的这首诗歌,把它当作做人、做学问的座右铭,时时加以吟咏,以此激励自己。“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朱光潜先生在治学方面不断求新,在做人方面也两袖清风,正直公正。他小时候就认为,要保证学问上的常新,要保证修养上的进步,就必须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别人请教。
朱光潜先生喜欢常新――源头的活水,他总有做不完的工作。他对自己平时的作息时间十分严格,每天早晨出去慢跑或散步,时间算得很准确。朱光潜平日也用各种办法避免不必要的应酬,因为他认为这种应酬,对人对己都是一种无谓的浪费。小时候,他可以在父亲的书房里看书写字,但常常有人走动,于是,他更愿意一个人躲在草垛看书,直到夜色降临。这种习惯到了成年时,就成了他的“隐居”工作方式,他常常到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工作、学习。因为他知道吸收新知识比什么都重要。
朱光潜先生之所以较早地用中国传统的目光来研究西方的精神,则起源于他小时候所受的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尤其是他父亲对朱光潜的直接影响。朱光潜先生,1897年9月生于安徽桐城。朱光潜先生是中国美学史上中西合壁的第一人。50多年来,他以广博的学识、充沛的精力、执着的追求献身中国的美学事业,成为沟通西方美学与中国当代美学的桥梁。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贯通中外的里程碑。
现代社会提倡走出家庭、走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去锻炼,以开拓其视野,提高其能力。这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如果确实想让以后有雄厚的发展潜力的话,就必须从夯实的基础开始。在夯实的基础中,家庭文化氛围的创建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而父亲则是夯实基础的“第一人”。朱光潜的父亲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受到西方改良主义的影响。幼年的朱光潜就是在这种氛围下对东西文化有初步印象的。而这,对他后来从事研究工作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文学与语文(上)──内容、形式与表现(朱光潜)
从前我看文学作品,摄引注意力的是一般人所说的内容。如果它所写的思想或情境本身引人入胜,我便觉得它好,根本不很注意到它的语言文字如何。反正语文是过河的桥,过了河,桥的好坏就不用管了。近年来我的习惯几已完全改过。一篇文学作品到了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文。如果它在这方面有毛病,我对它的情感就冷淡了好些。我并非要求美丽的词藻,存心装饰的文章甚至使我嫌恶;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确妥帖,心里所要说的与手里所写出来的完全一致,不含糊,也不夸张,最适当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那一句话只有那一个说法,稍加增减更动,便不是那么一回事。语文做到这个地步,我对作者便有绝对的信心。从我自己的经验和对于文学作品的观察看来,这种精确妥帖的语文颇不是易事,它需要尖锐的敏感、极端的谨严和极艰苦的挣扎。一般人通常只是得过且过,到大致不差时便不再苛求。他们不了解在文艺方面,差之毫厘往往谬以千里。文艺的功用原在表现,如果写出来的和心里所想说的不一致,那就无异于说谎,失去了表现的意义。一个作家如果不在语文精确妥帖上苛求,他不是根本不了解文学,就是缺乏艺术的良心,肯对他自己不忠实,像我们在下文须详细分析的,语文和思想是息息相关的。一个作家在语文方面既可以苟且敷衍,他对于思想情感的洗炼安排也就一定苟且敷衍。处处都苟且敷衍,他的作品如何能完美?这是我侧重语文的一个看法。
我得到这么一个看法,并不是完全拿科学头脑来看文学,硬要文学和数学一样,二加二必等于四。我细心体会阅读和写作的经验,觉得文学上的讲究大体是语文上的讲究,而语文的最大德性是精确妥帖。文学与数学不同的,依我看来,只有两点:一是心里所想的不同,数学是抽象的理,文学是具体的情境;一是语文的效果不同,数学直述,一字只有一字的意义,不能旁生枝节,文学暗示,一字可以有无穷的含蓄。穷到究竟,这还是因为所想的不同,理有固定的线索,情境是可变化可伸缩的。至于运用语文需要精确妥帖,使所说的恰是所想说的,文学与数学并无二致。
人人都承认文学的功用在表现,不过究竟什么叫做“表现”,用这名词的人大半不深加考究。依一般的看法,表现是以形式表现内容。这话原来不错,但是什么是内容,什么是形式,又是一个纠纷的问题。中国旧有“意内言外”和“意在言先”的说法。照这样看,以“言”表现“意”,“意”就是内容,“言”就是形式。表现就是拿在外在后的“言”来翻译在内在先的“意”。有些人纵然不以为言就是形式,也至少认为形式是属于言的。许多文学理论上的误解都由此生,我们须把它加以谨严的分析。
“意”是情感思想的合称。情感是生理的反应在意识上所生的感觉,自身迷离恍惚,不易捉摸。文艺表现情感,不能空洞地言悲言喜,再加上一些惊叹号,它必须描绘情感所由生的具体情境,比如哈姆雷特的悲哀、彷徨和冲突,在莎翁名剧中是借一些可表演于舞台的言动笔貌表现出来的。这就是说,情感必须化为思想,才可以表现得出。这里所谓“思想”有两种方式。一种运用抽象的概念,一种运用具体的意象。比如说“我打狗”这个思想内容,我们可以用“我”“打”“狗”三个字所指的意义连串起来想,也可以用“我的身体形象”,“打的动作姿态”和“狗被打时的形象”连成一幅图画或一幕戏景来想。前者是概念的思想,后者是意象的思想,就是“想象”。两种都离不开“想”的活动。文艺在大体上用具体情境(所想的象)表现情感,所以“意”是情感饱和的思想。
在未有语文时,原始人类也许很少有抽象的概念,须全用具体的意象去想,几乎一切思想都是想象。这是最生动的想法,也是最笨拙的想法。你试用这种想法想一想“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或是“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右界褒斜、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其中有许多事物动静,你如何能在一霎时想象遍?运用语文是思想的捷径,一个简短的符号如“三百”“倾”“太华”“界”“带”之类可以代替很笨重的实事实物。既有了语文,我们就逐渐避繁趋简,概念的思想就逐渐代替意象的思想,甚至不易成意象而有意义的事物如“百年”“陇首”之类仍可以为思想对象。到了现在,语文和它所代表的事物已发生了根深蒂固的联想,想到实物时,马上就联想到它的名谓“树”字。在一般人的思想活动中,语文和实事实物常夹杂在一起,时而由实事实物跳到语文,时而由语文跳到实事实物。概念与形象交织成思想的内容。因为心理习惯不同,有人侧重用实事实物去想,有人侧重用语文去想,但是绝对只用一种对象去想的人大概不会有。
语文与思想密切相关,还可以另用一些心理的事实来证明。普通说思想“用脑”,这话实在不很精确。思想须用全身,各种器官在思想时都在活动。你可以猜出一个人在用思想,甚至猜出他在想什么,因为从动作姿态上可以得到一些线索。有些人用思想时,必须身体取某种姿态,作某种活动,如叉腮、抖腿、摇头、定睛、皱眉之类,你如果勉强停止或更动他的活动姿态,就会打断他的思路。在周身中,语言器官的活动对于思想尤为重要。婴儿想到什么就须说什么,成人在自言自语时就是在用思想。有些人看书必须口里念着才行,不念就看不下去。就是“闷着想”,语言器官仍是在活动。默想“三百”,喉舌就须作说“三百”两字的动作,虽然这动作的显著程度随人而异。所以行为派心理学家说:“思想是无声的语言,语言也就是有声的思想。”单从文化演进的过程来看,思想的丰富和语文的丰富常成正比。一般动物思想不如人类,野蛮人思想不如文明人,关键都在语文的有无或贫富。人类文化的进步可以说是字典的逐渐扩大。一个民族的思想类型也往往取决于语文的特性。中国的哲学文学和西方的不同,在我看,有大半由于语文的性质不同。我们所常想的(例如有些伦理观念)西方人根本不想;西方人所常想的(例如有些玄学观念)我们也根本不想,原因就在甲方有那一套语文而乙方没有。所以无论是哲学或文学,由甲国语文翻译到乙国语文,都很难得准确。我们固然很难说,思想和语文究竟谁是因谁是果,但是思想有时决定语言,语言也有时决定思想,这大概不成问题。
从这些事实看,思想是心理活动,它所借以活动的是事物形象和语文(即意象和概念),离开事物形象和语文,思想无所凭借,便无从进行。在为思想所凭借时,语文便夹在思想里,便是“意”的一部分,是在内的,与“意”的其余部分同时进行的。所以我们不能把语文看成在外在后的“形式”,用来“表现”在内在先的特别叫做“内容”的思想。“意在言外”和“意在言先”的说法绝对不能成立。
流俗的表现说大概不外起于两种误解。第一是把写下来的(或说出来的)语文当作在外的“言”,以为思想原无语文,到写或说时,才去另找语文,找得的语文便是思想的表现。其实在写或说之前,所要写要说的已在心中成就,所成就者是连带语文的思想,不是空洞游离的思想。比如我写下一句话,这一句话的意义连同语文组织都已在心中想好,才下笔写。写不过是记录,犹如将声音灌到留声机片,不能算是艺术的创作,更不能算是替已成的思想安一个形式。
第二个误解是起于语文有时确需费力寻求,我们常感觉到心里有话说不出,偶然有一阵感触,觉得大有“诗意”,或是生平有一段经验,仿佛是小说的好材料,只是没有本领把它写成作品。这好像是证明语文是思想以后的事,其实这是幻觉。所谓“有话说不出”,“说不出”因为它根本未成为话,根本没有想清楚。你看一部文学作品,尽管个个字你都熟悉,可是你做不到那样。举一个短例来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哪一个字你不认识,你没有用过?可是你也许终身做不成这么一首好诗。这可以证明你所缺乏的并不是语文,而是运用语文的思想。你根本没有想,或是没有能力想,在你心中飘忽来去的还是一些未成形的混乱的意象和概念,你的虚荣心使你相信它们是“诗意”或是“一部未写的小说”。你必须努力使这些模糊的意象和概念确定化和具体化,所谓确定化和具体化就是“语文化”,“诗意”才能成诗,像是小说材料的东西才能成小说。心里所能想到的原不定全有语文,但是文学须从有限见无限,只能用可以凝定于语文的情感思想来暗示其余。文学的思想不在起飘忽迷离的幻想,而在使情感思想凝定于语言。在这凝定中实质与形式同时成就。
我们写作时还另有一种现象,就是心里似有一个意思,须费力搜索才可找得适当的字句,或是已得到的一个字句还嫌不甚恰当,须费力修改,这也似足证明“意在言先”。其实在寻求字句时,我们并非寻求无意义的字句;字句既有意义,则所寻求的不单是字句而同时是它的意义。寻字句和寻意义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统名之为思想,其中并无内外先后的分别。比如说王介甫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诗中的“绿”字原来由“到”“过”“入”“满”诸字辗转改过来的。这几个不同的动词代表不同的意境,王介甫要把“过”“满”等字改成“绿”字,是嫌“过”“满”等字的意境不如“绿”字的意境,并非本来想到“绿”字的意境而下一“过”字,后来发现它不恰当,于是再换上一个“绿”字。在他的心中“绿”的意境和“绿”字同时生发,并非先想到“绿”的意境而后另找一个“绿”字来“表现”它。
语文既与思想同时成就,以语文表现思想的说法既不精确,然则“内容”“形式”“表现”之类名词在文艺上究竟有无意义呢?
要明白这问题,我们须进一步分析思想的性质。在文艺创作时,由起念到完成,思想常在生展的过程中,生展的方向是由浅而深,由粗而细,由模糊而明确,由混乱而秩序,这就是说,由无形式到有形式,或是由不完美的形式到完美的形式。起念时常是一阵飘忽的情感,一个条理不甚分明的思想,或是一幅未加剪裁安排的情境。这就是作者所要表现的,它是作品的胚胎,生糙的内容。他从这个起点出发去思想,内容跟着形式,意念跟着语文,时常在变动,在伸展。在未完成时,思想常是一种动态,一种倾向,一种摸索。它好比照相调配距离和度数,逐渐使所要照的人物形象投在最适合的焦点上。这种工作自然要靠技巧。老手一摆就摆在最适合的距离和角度上,初学有时须再三移动,再三尝试,才调配得好。文艺所要调配的距离角度同时是内容与形式,思想与语文,并非先把思想调配停当,再费一番手续去调配语文。一切调配妥帖了,内容与形式就已同时成就,内容就已在形式中表现出来。谈文艺的内容形式,必须以已完成的作品为凭。在未完成之前,内容和形式都可以几经变更;完成的内容和形式大半与最初所想的出入很大。在完成的作品中,内容如人体,形式如人形,无体不成形,无形不成体,内容与形式不能分开,犹如体与形不能分开。形式未成就时,内容也就没有完全成就;内容完全成就,就等于说,它有了形式;也就等于说,它被表现了。所谓“表现”就是艺术的完成;所谓“内容”就是作品里面所说的话;所谓“形式”就是那话说出来的方式。这里所谓“话”指作者心中想着要说的,是思想情感语文的化合体,先在心中成就,然后用笔记录下来。
作品无论好坏,都有一个形式,通常所谓“无形式(formlessness)”还是一种形式。坏作品的形式好比残废人的形貌,丑恶不全;好作品的形式好比健全人,体格生得齐全匀称,精神饱满。批评作品的形式只有一个很简单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为完整的有机体。有机体的特征有两个:一是亚里斯多德所说的有头有尾有中段,一是全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互相联络照应,变更任何一部分,其余都必同时受牵动。
这标准直接应用到语文,间接应用到思想。我们读者不能直接看到在作者心中活动的思想,只能间接从他写下来的语文窥透他的思想。这写下来的语文可以为凭,因为这原来就是作者所凭借以思想的,和他写作时整个心灵活动打成一片。思想是实体,语文是投影。语文有了完整的形式,思想决不会零落错乱;语文精妙,思想也决不会粗陋。明白这一点,就明白文学上的讲究何以大体是语文上的讲究,也就明白许多流行的关于内容与形式的辩论──例如“形式重要抑内容重要?”“形式决定内容,抑内容决定形式?”之类──大半缺乏哲理的根据。
(选自《论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教学反思:
相关文章 & &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本周热门内容
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信息中心
Processed in 0.099 second(s), 3 queries, Gzip disabl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咬文嚼字褒义还是贬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