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志愿军在朝鲜战场牺牲的高级将领,志愿军的钢铁运输线为什么

朝鲜战场打不烂钢铁运输线的前线总指挥
作者:夏明星
导读: 1930年6月,红5军、红8军合编为红3军团,彭德怀担任军团长,李寿轩一直是主力团团长,历任过红3师第9团团长、红1师第2团团长、红6师第18团团长、红6师第16团团长,每每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
在人民军队历史上,有一位开国中将与维修铁道、保障战胜结缘,他也是人民铁道兵发展壮大的亲历者与推动者,他参与指挥铁道部队保障过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他还直接指挥志愿军铁道部队保障志愿军前线部队粮弹充足,从而扬名朝鲜战场!
由于与铁道兵结缘后半生,军中一语双关地雅称其&铁兵将军&!
他,就是李寿轩!
一、&当年张飞喝断当阳桥,今日李寿轩喊退蒋阎兵&
李寿轩,曾用名李汉光,日出生于湖南省宝庆县龙陂乡(今邵阳市邵东县流泽镇),家中世代务农。李寿轩少时多艰,8岁就漫山遍野放牛,9岁方进入私塾启蒙,10岁就跟随父兄挑煤,历尽生活艰辛。
早年生活的种种不幸,促使李寿轩义无反顾投身革命,走上为穷人打天下的道路。
1926年7月,在同乡蒋正道帮助下,李寿轩参加了国民革命军第8军(唐生智部),参加北伐战争。幸运的是,一踏上军旅之路,他就在彭德怀手下当兵,并参加了彭部秘密组织&士兵会&,深得彭德怀信任,深受彭德怀影响。1928年春,中共南县县委为发动年关斗争,请求彭德怀帮助几支枪,彭立即慨然应允,班长李寿轩则负责运交。对于此事,彭德怀印象深刻,他在被关押期间留下的《自述》中曾写道:&我记得枪支是由现在铁道兵李寿轩司令员秘密运交的,李是当时的秘密士兵会员。&
日,彭德怀领导发动平江起义,李寿轩带领全班战士直冲县政府,不到2个小时就解除了反动武装,活捉了县长刘作柱。随即,起义部队改编为红5军,李寿轩也成为一名红军战士。8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自此每战更是披坚执锐,很快打出了响当当的名头。
1929年1月,湘、粤、赣三省敌军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第三次&围剿&。当时,彭德怀率领红5军第4、第5纵队刚到井冈山与红4军会师不久,就主动担负守卫井冈山的任务,以策应红4军兵出赣南。作为红5军第5纵队第12大队中队长,李寿轩深知:面对着20多倍的敌人,必将有一场恶战。他便拖着已患痢疾10多天的病体,带领战士们加紧构筑工事。正巧,彭德怀来前线检查工事,发现他病情异常严重,就亲自把他送进小井后方医院。可是,他人在医院心系前线,得知黄洋界哨口危急,马上叫上几个轻伤员急奔黄洋界,支援特务大队坚守哨口,与敌军激战2天,直至完成了掩护任务,他才肯撤出战斗。事后,彭德怀拍肩赞赏:&你李寿轩打仗很凶悍嘛!&不久,李寿轩升任第4纵队第8大队大队长。
◆红军时期李寿轩。
1930年6月,红5军、红8军合编为红3军团,彭德怀担任军团长,李寿轩一直是主力团团长,历任过红3师第9团团长、红1师第2团团长、红6师第18团团长、红6师第16团团长,每每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
1934年8月,第五次反&围剿&战斗中,李寿轩时任红6师第16团团长,带领部队在江西兴国县老营盘担负阻击吉安敌人东进的任务。有一天,敌人集中兵力攻击第16团一个连队的阵地,这个连队寡不敌众,撤进附近的一个山洞里,眼看即将被敌人消灭。如果该连成建制损失,必将严重打击我军士气。在这危急时刻,李寿轩亲自带领一个营反冲击,打退了敌军,夺回了阵地,使这个连队化险为夷,本人却英勇负伤。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抵达陕北,李寿轩又历任红15军团第81师参谋长、红27军参谋长,在西北大地再创战功。
1936年4月,李寿轩时任红81师参谋长,担负红军&抗日先锋军&撤回陕北的后卫任务。他带领一支小分队从临汾一带设防,节节阻击蒋介石、阎锡山部队的追击,以运动防御的战术手段迟滞敌人。有一天,敌人来势汹汹向红军阵地猛扑。面对敌众我寡的不利形势,李寿轩冷静沉着,在火力掩护下,向敌人展开政治攻势,他亮开嗓子大声喊话:&国民党军弟兄们,蒋介石不打日本人打红军。不愿当亡国奴的弟兄们,团结抗日,枪口对外!&&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他的喊话,声音宏亮,义正词严,把进攻的敌人镇住了。李寿轩见敌人停止了进攻,马上带领部队撤离阵地迅速转移。事后,同志们议论这件事时都称赞说:&当年张飞喝断当阳桥,今日李寿轩喊退蒋阎兵。&
二、&几年不见,你风采不再依旧,而是更胜从前啰&
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第3期开学,李寿轩有幸进入抗大学习。抗大第3期的基本特点是,响应毛泽东&学好本领上前线&的号召,学员们都以战斗的姿态,在战斗的环境下进行战斗的学习。李寿轩征战多年,时刻想上前线杀敌,学习更加刻苦。可是,为了适应抗大的发展,改进学校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党中央果断决定:从抗大第3期起,从学员中有计划地抽调培养一些学校工作干部和教员。出乎李寿轩意料,他被遴选为学员队干部培养对象。1938年4月,他如期学成毕业,留校开展学员管理工作,担任过抗大第4大队副大队长,参与管理该大队大量知识青年学员。当时,李寿轩等渴望上前线痛击日军,对留校工作干劲不大。毛泽东得知情况,遂百忙之中亲临学校,把全体干部、教员集合起来,从抗日战争的需要,讲到革命发展的需要,并认真地给大家算了一笔账:&同志们想一想,你们在抗大当干部、教员教学员,每个队七八十人,如果他们都当连长,就会是七八十个连;如果都当营长,就是七八十个营;如果当团长、师长呢?教育工作就是革命工作,要树立&死也要死在延安,埋在清凉山上&的决心。&&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李寿轩坐在台下,心潮澎湃:&毛主席严肃亲切的教导,给全体干部、教员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课。&所以,他很快沉下心来,一心扑到本大队知识青年学员管理中去,以自己从农家子弟成长为红军干部的亲身经历,鼓励知识青年学员积极投身革命实践,在实践中完善提高自己,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从第3期开始,抗大学员猛增,校舍不足,学校领导罗瑞卿号召干部、学员上山挖窑洞。李寿轩等学员(大)队干部响应号召,带领学员涌上凤凰山,经过不满两个星期的劳动,就挖出了170多孔窑洞,解决了新增2000多名学员的住宿问题。同时,李寿轩等干部、学员日夜苦干,还修筑了长达3000多米的&抗大公路&。对李寿轩为代表的抗大干部、学员的冲天干劲,毛泽东给予很高的评价,曾亲自写信鼓励说:&听说你们建筑校舍的劳动热忱很高,开始表现了成绩,这是很好的。这将给你们一个证明:在共产党与红军面前,一切普通所谓困难是不存在的,最严重的困难也能克服,红军在世界上是无敌的。&罗瑞卿后来担任总参谋长时,李寿轩担任铁道兵司令员,罗对李打趣说:&你当铁道兵司令员合适!当年,从你在延安挖窑洞那干劲,我就看出来了!&
◆抗战时期李寿轩。
1939年7月,由于军政素质兼优,李寿轩调任八路军总部司令部第三科(通讯)科长,负责前线、后方通讯保障工作,为确保军令畅通做出了重大贡献。
1940年3月,李寿轩如愿奔赴抗日前线,调任山西新军决死第3纵队副司令员。当年8月,为粉碎日军对抗日军民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组织指挥了&百团大战&,李寿轩指挥决死第3纵队进行了11次较大战斗,采取积小胜为大胜原则,共毙伤日伪军3000多人。老部下雄风依旧,彭德怀喜不自禁。
战场偶遇,他开涮起李寿轩:&几年不见,你风采不再依旧&&&李寿轩闻言,顿时面色尴尬。
彭德怀见状,哈哈大笑:&几年不见,你风采不再依旧,而是更胜从前啰!&
1940年12月,经过百团大战的锤炼,李寿轩兼任了太行军区三分区副司令员,成为太行军区知名的青年将领。
1941年5月,作为可造青年英才,李寿轩被选送延安军事学校学习;次年4月,又转入中央党校学习,参加整风运动。这次延安4年学习生活,李寿轩军政素质全面提高,成为中青年军事骨干。1945年4月,他作为晋冀鲁豫代表团代表,光荣出席了中共七大。
延安岁月,李寿轩多次向毛泽东念叨:想到抗日最前线去!毛泽东幽默地说:日寇是从东北打进来的,那得到东北去!
没有想到,毛泽东竟然一语说中!
三、&参加支援辽沈、平津、渡江战役及解放全国大陆的铁路抢修组织指挥工作&
1945年秋,抗日战争刚刚落幕,国共两党又起干戈。为经营东北战略区,中共中央在延安组成了赴东北干部团,李寿轩担任司令员。当年11月中旬,松江军区成立,辖哈东、哈西、哈南、哈北四个军分区,聂鹤亭担任司令员,李寿轩担任副司令员(一度兼任参谋长)。由于国民党军只能徘徊在松花江沿岸,无力打到哈尔滨,所以松江军区辖地成为东北我军后方。
但是,松江军区名为后方,其实并不安定,土匪活动猖獗,连哈尔滨都在土匪、伪军联手控制下。1946年4月下旬,利用苏军撤出中国东北之机,李寿轩等指挥松江军区部队,参与解放哈尔滨,使之成为东北我军控制的唯一省会城市。此时,匪情依然十分严重,甚至严重影响到后方稳定。这年6月,中共东北局、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发出《关于剿匪工作的决定》,其中严令松江军区部队&进剿哈尔滨以东、松花江以南和延寿、珠河、苇河、一面坡一带的土匪&。作为松江军区主要领导人之一,李寿轩受命指挥剿匪,短时间内即取得显著成绩:&松江地区剿匪部队,从1946年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共进行战斗109次,消灭土匪4275人。&(见《第四野战军战史》)有一次,李寿轩缠着罗荣桓要求上前线,罗荣桓严肃地说:&不要老以为松江军区就是后方,它也是前线!你们时刻都在和企图&破坏共军老巢&的人较量,这不是上前线是什么?如果我们的&老巢&真的被捣了,前线指战员有后顾之忧,这仗能打下去吗?&显然,这是罗荣桓在间接表扬李寿轩的工作成绩,李寿轩也深受鼓舞。
◆1947年5月,李寿轩(前排左六)在松江军区机关合影。
1947年8月,松江军区机关移驻哈尔滨,李寿轩又兼任哈尔滨卫戍司令部副司令员。在他具体负责下,哈尔滨社会秩序井然,成为东北解放区的模范城市。
1947年夏季攻势前,东北民主联军补充兵员的主要办法是临时动员翻身农民参军,以及抽调地方武装补充主力和改造敌军俘虏。随着战争规模扩大,上述兵员补充办法已经难以适应战争需要。因此,在夏季攻势结束后,东北民主联军决定采取进一步动员群众参军、组建二线兵团的办法补充兵员。这年7月下旬,中共东北局作出《关于成立二线兵团的决定》,分工由罗荣桓主持这项工作。作为松江军区主要领导,李寿轩积极贯彻落实这一决定,他领导军区广泛动员翻身农民入伍,抽调地方武装骨干编成独立团,经过历时3个月的军政大练兵,&使战士及班长学会四大技术、&三三制&以及内务、纪律等条令的基本内容,排以上干部还要学会带兵方法,学会&一点两面&战术的基本精神和要领&之后,直接补充野战军主力或编成新的师团(见《第四野战军战史》)。至1948年8月,东北我军共组建164个独立团,共37万多人,其中松江军区就组建了30个独立团,近7万人之众。由于工作出色,罗荣桓在二线兵团训练会议上专门表扬过李寿轩。
1948年7月,东北我军进入战略大反攻前夜,为适应大兵团快速机动作战需要,组建东北人民解放军(后称第四野战军)铁道纵队,又称铁路修复工程局,受东北野战军总部和东北交通委员会双重领导,李寿轩担任第一副局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辽沈战役前,李寿轩参与领导指挥铁道部队,担负北满根据地5000余公里铁路线的护路,以及前沿铁路运输的武装护卫、前线抢修等任务。当时,东北野战军称赞:铁路部队就是我野战大军的铁脚板!
1948年11月,辽沈战役打响,李寿轩积极组织指挥铁道纵队所属4个支队,分别由3个方向前进抢修,以支援锦州攻坚战、长春围城战及解放沈阳作战。12月上旬,铁道纵队入关抢修北宁铁路关内段,支援平津战役。平津战役结束后,为支援渡江作战,李寿轩又带领第四野战军铁道纵队,提前完成了津浦铁路北段的333公里的抢修任务。
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李寿轩担任参谋长。随后,为配合各野战军追歼残敌,解放全国大陆,铁道兵团立即投入了陇海、粤汉、平汉、同蒲等铁路干线的抢修。李寿轩以主要精力抓部队抢修,他的指挥所就设在洛阳火车站的列车上,便于就近指挥部队抢修。这年11月上旬,为配合第四野战军向湘赣、两广进军,加强对江南铁路抢修的组织领导,铁道兵团在衡阳设立前方指挥所,李寿轩又兼任指挥所司令员,指挥兵团部队及铁路员工参加湘桂、粤汉等铁路的抢修。1949年底,全国大陆除西藏之外全部解放,李寿轩又参与指挥铁道兵团开始了大规模的铁路永久性复旧工程,京汉、粤汉、陇海三大铁路干线均按上级要求,提前完成了修复任务。1950年6月,李寿轩升任铁道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在解放战争中,李寿轩贡献多多,但真正让他享誉军史的,主要是他对军事运输的贡献:
参加支援辽沈、平津、渡江战役及解放全国大陆的铁路抢修组织指挥工作,组织铁道抢修部队从松花江到珠江口、从东海之滨到陇东山谷,共修复铁路1600余公里,联通了全国主要铁路干线,保证了人民解放军作战中军事运输的需要。
四、&李寿轩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敌机轰炸、扫射的危险,亲临现场指挥&
日,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部队相继入朝,担负铁路保障任务,遂成立了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滕代远担任司令员兼政委。战争期间,美军始终重视破坏志愿军铁路补给线,企图通过破坏志愿军粮弹补给,实现&廉价胜利&。因此,轰炸与防空、破坏与抢修的长期反复,构成了这场战争在铁路线上的主要斗争特点。当时,由于敌机的狂轰滥炸,朝鲜北部铁路运输处于瘫痪状态,志愿军前线部队经常粮弹两缺,因此志愿军铁道兵团前方领导力量急需加强。李寿轩急前线所急,主动请缨入朝。
日,志愿军铁道兵团在沈阳召开了朝鲜境内铁路抢修第一次工程会议,会议由李寿轩主持。会议认真总结了铁道兵团部队入朝三个月抢修铁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了如何加强铁路反轰炸抢修的措施。为加强兵团在朝部队的组织领导,会议决定成立铁道兵团前方指挥所,李寿轩兼任主任。同年2月18日,李寿轩率指挥所人员由安东入朝,开始了抗美援朝之旅。日,为加强对铁路抢修、军事运输和高炮防空部队的统一协调和指挥,中朝双方商定组成中朝联合铁道运输司令部(简称联运司),李寿轩任联运司副司令员,兼联运司抢修指挥局局长,同时还兼志愿军铁道抢修指挥部司令员。同年9月8日,为粉碎美军&绞杀战&,联运司又决定成立前方抢修指挥部,李寿轩又兼指挥部司令员。不久,中朝双方商定成立联合前方铁道运输司令部,李寿轩又担任第一副司令员。上述各任职,充分表明李寿轩是&志愿军铁道兵团的前线代表&。
朝鲜战争中,有两组数字可以充分反映出美军的野蛮、疯狂和志愿军铁道兵团的英勇、顽强:
&自1950年11月到1953年7月停战的33个月中,敌人集中侵朝空军70%左右的兵力,对我铁路交通线进行狂轰滥炸,共出动飞机58967架次,对铁路线投弹达19万枚,即在通车的铁路线上平均每7米落弹一枚,相当于二战期间德国投在英国本土炸弹的1.5倍。累计破坏桥梁1607座次,线路15564处次,给水165处次,通信线路2952条公里,隧道89座次。1951年夏,朝鲜又遇数十年未有的洪水泛滥,敌机的轰炸和洪水灾害给铁路造成了严重破坏。&
◆志愿军铁道兵团的战士们冒着危险正在抢修铁路。
&在这样严重的敌情下,李寿轩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敌机轰炸、扫射的危险,亲临现场指挥,把一段段铁路、一座座桥梁修复。&(见王平、贺晋年、李志民《忠于革命诚以待人&&回忆李寿轩同志》)主要是在李寿轩等领导下,&志愿军铁道兵发扬勇敢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共计抢修、抢建、复旧正桥2294座次,延长129公里;便线便桥128公里;线路14691处次,延长1003公里;隧道122座次;车站3648座次,延长161公里;通信线路20994条公里;并新建铁路213公里,取得了反轰炸和抗洪斗争的胜利。铁路通车里程由战争初期的107公里增加到停战前的1382公里,创建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朝鲜战争期间,志愿军铁道兵团共有1136名官兵英勇牺牲,2881名官兵负伤,涌现了杨连第等一大批英模。如此巨大的牺牲,取得了让对手美国空军震撼的战绩:&在差不多一年来,美国、南非、澳大利亚和其他盟国飞机一直在轰炸共产党的运输系统,但北朝鲜仍有火车在行驶。&&坦率地讲,我们认为他们是世界上最坚强的建筑铁路的人。&而这些&世界上最坚强的建筑铁路的人&,其直接领导者正是李寿轩!
由于李寿轩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做出重大贡献,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
五、&致力于铁道兵部队的建设,为发展我国的铁路交通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1954年2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兵种)成立,王震担任司令员,李寿轩担任副司令员;同年11月,升任第一副司令员。1955年9月,我军第一次评授军衔,他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7年9月,李寿轩接任司令员,直到1963年10月因积劳成疾退居二线。
在这期间,李寿轩&致力于铁道兵部队的建设,为发展我国的铁路交通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见王平、贺晋年、李志民《忠于革命诚以待人&&回忆李寿轩同志》)他满怀建设祖国、巩固国防的豪情壮志,经常翻山越岭,或徒涉于沙漠荒滩,或露宿在森林草原,深入铁道兵部队和施工现场,调查研究,指导工作。
◆日毛泽东接见李寿轩(左二)等人。
1963年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指示铁道兵派部队开赴东北林区,修建森林铁路,好把蕴藏在深山密林中的大批木材运出来。大小兴安岭林海茫茫,又属高寒地区,人烟稀少,过去虽曾派人进行勘察,但三进三出,都没有站住脚。这年7、8月间,李寿轩亲自带领包括副总工程师在内的工作组从哈尔滨出发,到牡丹江、海林、临江、辽阳等许多地区视察部队,进入林海。他们开始还乘火车,后来没有火车就坐马车,最后连马车也通不过,便像当年长征一样,迈开双腿。从小兴安岭到长白山,他们一行在原始森林和沼泽地里艰苦跋涉,深入到准备施工的地段实地察看,访问当地的林业工人和群众,打通了铁道兵与林业系统的关系,解决部队的防寒、防冻准备和物资供应等问题,使工程顺利地展开,很快取得成果。
◆铁道兵司令员李寿轩(中)、铁道兵副职政治委员王集成(左1)在抢架浮桥现场指导工作。
在铁道兵领导岗位上,他在组织指挥铁道兵部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同时,还对这支部队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3年10月,志愿军铁道兵团从朝鲜回国后,大批老兵复员,部队的技术骨干大量减少。为提高部队的技术水平,李寿轩安排学校和部队有计划地开展培训技术干部和技术兵的工作。从1954年春至1957年秋,铁道兵学校为部队培养具有中专水平的学员1411人,深造指挥军官484人,通过各种训练共培养了各类技术兵3.49万人,从而为铁道兵部队参加国家大规模的铁路建设奠定了基础。
◆李寿轩(左一)任铁道兵司令员期间留影。
1963年4月,为落实周恩来总理关于铁道兵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为国家积累资金的指示,李寿轩率领工作组到江西向(塘)乐(安)铁路施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与官兵同吃同住。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他总结制定了施工连队、土方机械连、汽车连、修理连、器材供应、师团机关组织指挥、基建成本及计划编制等7个方面的经济核算办法,下发连队试行,从而为部队经济核算工作的落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寿轩退居二线后,仍一如既往地关心国家大事,撰写回忆录,积极为党史研究提供宝贵可靠的资料。日,李寿轩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8岁。
日,《中国铁道建筑报》第4版发表署名&史之&的文章《铁兵将军:李寿轩》,对于结缘铁道半生、全力保障战胜的将军,给予了高度评价。
原标题:半生与铁道兵结缘,朝鲜战场打不烂炸不断钢铁运输线的前线总指挥
责编:杜文俐
(如涉版权请联系&&转载请注明海疆在线)
红色记忆排行朝鲜战场,志愿军的钢铁运输线为什么炸不断?
  炸不断的铁路  核心提示:被俘的一名美军空军中尉很不理解:&我们这样的炸,你们的火车还能通,真是奇迹!&人也很感兴趣,专门拍了一部纪录片,名字就叫&志愿军的钢铁运输线为什么炸不断?&  上甘岭战役,美军败下阵来,指挥官、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颜面尽失,撤职回国。如果他还记得4个月前的一件事,也许就不会打这场仗了。  那是日的汉城,范弗里特对记者们说:&虽然联军的空军和海军尽了一切力量,企图阻断共产党的供应,然而共产党仍然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顽强毅力,把物资运到前线,创造了惊人的奇迹。&  连志愿军的运输兵都搞不定,还要去招惹正规军,范弗里特显然是找抽。  运输兵只能被动挨打,又难以得到自己空军的掩护,竟让美军奈何不得。如果不是事实摆在那里,真的让人难以置信。  美军在朝鲜北部投弹69万吨。这是什么概念?二战中,美军向投弹不过是其1/4。有一段90公里的公路,一天内竟被炸坏33处,至于铁路,每7米就落弹一枚&&  火车运载量大,是美军重点&关照&对象。为此,美军可谓绞尽脑汁:先是炸车站,发现没啥用;又炸桥梁,还是不行;再炸隧道,仍不好使。  志愿军运输部队是怎么做到的?被俘的一名美军空军中尉很不理解:&我们这样的炸,你们的火车还能通,真是奇迹!&英国人也很感兴趣,专门拍了一部纪录片,名字就叫&志愿军的钢铁运输线为什么炸不断?&  铁道兵缺乏枪炮,但有决心。  他们发誓:&不管飞机怎样炸,我们保证前方战士每天有吃的,有打的!对于我们铁道兵战士来说,胜利的意义就是让火车每天在路上跑。如果火车每天都在跑着,那就是说空中强盗失败了!&  铁道兵缺乏装备,但有智慧。  铁道兵们的行动,最好地诠释了什么叫&集思广益&。为了把粮弹和装备及时运到前线,他们可以说&绞尽了脑汁&,进行了许多发明创造,其中一项连苏联专家都佩服不已。  铁路桥一般是利用晚间修复,因时间仓促,加上视线不佳,修好的桥往往有个缺点&&承重能力有限,经不起车头重压。  对此,铁道兵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火车过桥时将车头调到列车尾部,用车头顶着较轻的车厢过桥,桥对面再用另一个车头拉走。铁道兵们还给这项发明起了个形象的名字,叫做&顶牛过江&。  这一招,连苏联专家也被折服,说如果在苏联,一定会获得重大科学发明奖。美军也不得不服:&共军在绕过被破坏了的桥梁方面表现了不可思议的技术和决心!&  铁道兵缺乏装备,但勇敢顽强。  几万铁道兵都是好样的,如果要选出最杰出代表,一定是杨连第。入朝前,他已经成名,获得了&登高英雄&的光荣称号:那是1年多前,他在修复陇海铁路8号高桥时,攀上40米高的桥墩,提前完成任务。  1951年初,杨连第受命带人修复沸流江大桥。白天,头顶上老是有敌机骚扰,大家不敢动,只能利用晚间修桥。两天下来,进度很慢,而上级规定的期限是7天。  杨连第急了,作出一个决定:白天也修,加快进度。大伙不解:白天看得见,当然好修多了,但要挨炸啊。  杨连第解释说:敌机不是24小时都在我们头上,总有间隙,我们就利用这个间隙修桥!  第一次白天抢修,敌机就来了,而且一来就是4架。杨连第让大家赶快隐蔽,自己却还在桥上坚持奋战。  第4天,大桥修复通车,比上级规定的时间提前3天!  &&  呈送到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面前的,是这样一组数据:1951年7月,美军对铁路的轰炸次数是1月的5倍,志愿军铁路运输量相当于1月的2-3倍;1952年5月,美军轰炸次数是上年1月的63.5倍,志愿军铁路同期运输量是上年1月的2.67倍。也就是说,美军炸弹落得越多,志愿军铁路运输量增加得越快。  彭总感慨地说:&如果没有洪学智指挥的后勤司令部想尽办法动员各种工具,昼夜支援志愿军所需粮弹物资,我们的指挥再高明再正确,志愿军也是打不了胜仗的。&  意犹未尽  毛细血管的胜利  如果人身上的血管被堵住,会是什么后果?你懂的。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后勤就是战场上的血管。传统观念认识,后勤堵塞,战争必败。美军曾把志愿军的后勤比作&毛细血管&,而且是&严重萎缩&的毛细血管。在他们看来,这样的部队必败无疑。然而,事实打了美军的嘴巴。志愿军就是靠&严重萎缩的毛细血管&,支撑了整个战场的运转,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战场,从来就是诞生奇迹的沃土。资料图:铁道兵战士在排除定时炸弹。美军坦克兵在架设帐篷。插满白棋进行维护的M46坦克群。美军坦克兵正在更换履带。美军坦克兵在营地合影。美军坦克兵在打篮球娱乐。美军坦克兵与军队摄影师交流。美军摄影师留影。上世纪50年代大同江前线的M-24坦克。上世纪50年代的驻韩美军坦克。美国空军目标引导员正与一位M46坦克指挥官磋商。描绘上世纪50年代驻韩美军M-24坦克的模型封面。  描绘上世纪50年代驻韩美军M-24坦克作战的模型封面。  ( 07:44:00)  图为日驻扎在中国的新南州部队。  图为澳大利亚军队在庄王府。史载,侵略者对王府大肆破坏,多数建筑遭焚毁。据说,仅庄王府一处,八国联军就屠杀了1700多名(,)。  图为描绘澳大利亚军队参加19世纪末、20世纪初布尔战争的画作。说起来,这场战争的爆发还与澳大利亚有着直接关系――1886年,在中部的内斯堡地区,一位叫乔治·哈里森的澳大利亚青年偶然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矿区。随着开采钻石和黄金以获得高额利润的竞争愈发激烈,英国殖民者与当地布尔人(注:殖民者后裔)之间的矛盾迅速激化,最终酿成了一场导致大英帝国走向衰落的殖民地战争。  布尔战争爆发后,澳大利亚等殖民地召开军事首脑会议,决定向南非派遣志愿军以支援宗主国(英帝国)。图为参加布尔战争的澳大利亚骑兵。据悉,澳大利亚先后向南非运送了6000名军人,特别是其最擅长的骑兵。  不过,别看澳军这么好斗,战绩却平平。图为一战爆发后的1915年,忠于大英帝国的澳大利亚和共同组建了澳新军团参加协约国发起的加里波利战役。  图为在加里波利战役中陷入苦战的澳新军团士兵(吐槽――最右边那哥们该不会跟主演《兄弟连》和《国土安全》的英国演员戴米恩·有亲戚关系吧,嘿嘿)。史载,当时,英国命令澳新军团于日由海上登陆,死攻死守加里波利小镇附近的海滩,结果遭到土耳其军队居高临下的激烈抵抗。澳新军团在海滩上支撑到当年底才奉命撤退。此役,单是澳大利亚就阵亡了8709名官兵,17260名官兵受伤,70名军人被俘。加里波利战役的失利及惨重损失,可谓第一次让澳大利亚尝到了奉行“事大主义”酿下的苦果。  然而,澳大利亚并没有从“抱英国大腿”的迷梦中惊醒,直到1941年底(,)战争爆发。图为1941年初,来自第8师的澳大利亚士兵乘坐“玛丽女王”号客轮前往马来半岛。图中的大部分人后来都战死或沦为战俘。  图为驻扎马来半岛的澳大利亚士兵与当地人攀谈。  资料显示,战前仅驻的澳大利亚军队多达1.5万人,此外还有数万英、印、马来官兵,守军总兵力约8万人,其粮弹储备也很充足。  图为1941年正在进行射击训练的驻新加坡的澳军士兵。看得出,当时澳军已大量装备汤姆森1921式美制冲锋枪,其45发弹鼓所提供的强大持续性压制火力,足以让图中的3名澳军士兵在短时间内打得日军1个中队抬不起头来。  但最终结果却是如图所示――日,在日军登陆1周后,新加坡守军指挥官帕西瓦尔中将签署无条件投降书,将这座“东方第一坚城”拱手送给日军――须知,新加坡一旦失守,无异于给日军打开了通往澳大利亚本土的门户。若不是后来澳军在科科达小径死扛,估计日军早都登陆并横扫澳洲了。也正是看到了宗主国的不靠谱,澳大利亚才从此时起了“换东家”的异心。  都说“将帅无能,累死三军”。帕西瓦尔固然是个庸才,但驻新加坡的澳军表现也不咋样。比如,新加坡沦陷前夕的日,日军乘冲锋舟在新加坡岛长堤以西的灌木和沼泽地登陆,负责防守这一地区的澳军士气低落、疏于防守,导致日军长驱直入,迅速从三面将城区包围。一名有幸撤离的英军中校战后在写给上级的报告中,称早在日军2月8日发起总攻前,澳军各营就只剩下200名毫无斗志的士兵了。需要说明一点,当时澳军1个营编制庞大,兵力多达1200人,换言之,鬼子兵还没打过来,8成以上澳军就已经开了小差。由于逃跑的士兵太多,以至于澳军专门组建了执法队到处围捕这群怕死鬼。图为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驻扎在新加坡的澳大利亚军队在野外训练。  虽然1.5万澳军乖乖地放下了武器,但信奉武士道的日本人可不会因此对他们心慈手软。图为在“死亡铁路”施工现场劳作的澳大利亚战俘,其中一位似乎正冲着镜头微笑――但真实的历史却是多达2650名澳大利亚战俘死在修筑这条“死亡铁路”的过程中。  图为1944年关押在樟宜监狱的澳大利亚战俘,虽然人满为患,甚至床铺都搭到了过道里,但相比其他战俘营,这里的条件算很好了。  图为日,在新几内亚执行敌后侦察任务的澳大利亚士兵被捕后遭日军斩首。  图为澳军第8师的战俘幸存者。据统计,被日军俘虏的1.5万澳军官兵中,有三分之一没能活到战争结束,饥饿、疾病、过度劳累和遭到虐待是战俘大量死亡的原因。  别看这幅画作将太平洋战场上的澳军队描绘得神勇无比,但实际上,后者在二战中的表现只能用“打酱油”来形容――基本上属于辅助角色。  图为二战时期的皇家澳大利亚海军战舰。  虽说在关键时刻被宗主国无情抛弃,但澳大利亚对英国还是很够意思的,甚至派兵赶赴英国本土参战。图为1944年驻扎在英伦三岛的澳大利亚皇家空军“哈利法克斯”轰炸机。  二战期间,澳军除在欧亚作战外,还曾被英国调往北非,用来保卫大英帝国的海上生命线――苏伊士运河。图为在北非战役期间受阅的澳军第9师。  图为日,澳军在沙漠中举行步坦协同演习。  图为驻扎北非的澳军第6师装甲部队,该师在北非前线留下了难以驾驭的坏名声。遭受攻击时士兵只知道看他们的长官,一旦溃退跑得比谁都快――这点倒是跟他们在新加坡的战友+同胞一脉相承。  不过,二战留给澳大利亚的也并非都是损失和伤痛,其最大“收获”就是成功找到了新的“靠山”和“东家”――美国。图为1944年10月,西南太平洋盟军司令麦克阿瑟摆拍的“率部反攻”的著名照片。而2年多之前的1942年3月,从菲律宾狼狈逃至澳大利亚的麦克阿瑟,在墨尔本受到当地民众英雄般的热烈欢迎。后者把麦克阿瑟看作是美国支援澳大利亚的象征,认为这位美国将军给澳大利亚带来了安全感。至于宗主国嘛,嘿嘿……  二战结束后,世界旋即进入了冷战时代。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坚定站在美国一边的澳大利亚,也不管远东事务跟自家有无干系,就兴冲冲地派出军队开赴朝鲜半岛。图为当时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左一)检阅参加朝鲜战争的澳军第3步兵营。朝鲜战场上,一名澳大利亚士兵端着装有瞄准镜的M2卡宾枪准备射击。  图为朝鲜战场上的澳大利亚士兵。在中朝联军的沉重打击下,地面部队只派出2个步兵营的澳军竟伤亡、被俘、失踪达1416人,称其被揍了个鼻青脸肿并不为过。  不过,善于“好了伤疤忘了疼”的澳大利亚并未从朝鲜战争中汲取多少教训。上世纪60年代越战爆发后,澳大利亚先后派出4万多官兵开赴中南半岛支援美军作战――与朝鲜战争相比,人数暴增40多倍。图为参加越战的澳军士兵准备乘坐直升机。  图为1968年,澳军在丛作战。整个越战期间,澳军伤亡近5000人,可谓结结实实地又给美国人当了次“炮灰”。但问题在于,朝鲜也好,越南也罢,跟澳大利亚有毛线关系啊!  之后,澳大利亚又忠实地追随美国,参加了一场又一场后者发动的局部战争。图为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参加多国部队对伊拉克作战的澳大利亚士兵。  图为2003年,参加伊拉克战争的澳大利亚士兵――须知,当时几乎所有西方国家都拒绝加入攻打伊拉克的联军,真正出兵的除美英外,只有澳大利亚和波兰。其中澳大利亚就派出了2000名军人。而同时期在阿富汗,也活跃着澳军上蹿下跳的身影。  2014年10月,为了给美国人“擦屁股”,澳军又派出战机参与了空袭恐怖组织“伊斯兰国”的作战行动。图为澳大利亚空军的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在伊拉克执行空袭任务中进行空中加油。  图为澳大利亚“超级大黄蜂”战斗机挂弹准备前往空袭极端武装目标澳大利亚还派出E-7A预警机,为空袭行动提供情报支持。  图为澳大利亚空军的E-7A预警机舱内一片忙碌。  而澳军的最新动向,则是据《澳大利亚人报》网站6月3日报道,澳大利亚军方发言人6月2日表示,该国将确保“自由无阻地”通过南海符合各国的最佳利益。这位发言人说:“澳大利亚将继续在南海通行,包括进行根据国际法我们有权实施的海上侦察行动,就像过去30多年一直做的那样。”图为澳大利亚的P-3C侦察机。  100多年来,从依附于大英帝国到投效至美利坚旗下,澳大利亚军队为维护2个超级大国的利益而几乎不停顿地征战四方,却唯独没搞清楚自己所为何故。图为二战期间进攻德军阵地的澳军。  早在2013年,澳大利亚媒体就曾撰文批评本国政府:“对美国言听计从,美国号召打仗,我们二话不说马上花钱又出兵,一场接着一场,不遗余力。澳大利亚看起来没有一点骨气,没有一点独立主权的味道,完全沦为美国的小兄弟了,老大哥说打谁,澳大利亚这个小兄弟就打谁。”图为澳大利亚游骑兵在伊拉克。  更令人不解的是,作为一个国土面积达760余万平方公里的发达国家,澳大利亚不仅缺乏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而且还很“健忘+短视”。据英国《泰晤士报》网站5月9日报道,澳大利亚十分青睐日本常规潜艇技术,准备斥资400亿澳元购买日本的苍龙级潜艇。看来,澳大利亚早已将二战时遭鬼子兵狂虐的“旧恨”抛到了爪哇国,非要替日本迈向“正常军事大国”再烧一把火了。  如今,当人们走遍澳大利亚各地的战争纪念馆,出现最多的标语恐怕就是这句“lest we forget(我们不能忘记)”。然而,今天的澳大利亚军人在缅怀先辈时,又能否问心无愧地大声喊出这句话呢?  ( 08:22:00)
(责任编辑: HN666)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朝鲜战场死了多少志愿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