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ksp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总相等吗和钡离子(Ba2+)生成硫酸钡沉淀,为什么放热?

当前位置: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A.亚硫酸钡与盐酸反应:BaSO3+2H+=B..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亚硫酸钡与盐酸反应:BaSO3+2H+=Ba2++SO2↑+H2O B.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C.澄清的石灰水跟盐酸反应:H++OH-=H2OD.亚硫酸氢钠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HSO3-+OH-=SO32-+H2O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A.亚硫酸钡与盐酸反应:BaSO3+2H+=B..”主要考查你对&&离子方程式&&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 ①写: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容难电离的物质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③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④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离子方程式书写及正误的判断方法: ①判断反应是否在水溶液中进行 因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为自由移动的离子,在这种条件下才能发生离子反应。 ②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如果反应不能发生,当然也就没有离子方程式可言。 ③判断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 ④判断质量和电荷是否守恒。 离子方程式不仅要质量守恒,而且反应前后各离子所带电荷总数必须相等。 ⑤判断氧化物、难溶物、气体、单质、难电离的弱酸、弱碱、水是否写成了分子形式,而易电离的物质是否写成离子形式。 ⑥判断连接符号“=”和“”及状态符号“↑”和“↓”运用是否正确。 强电解质的电离、不可逆反应、双水解反应用“=”;弱电解质电离、可逆反应、水解反应用“”。复分解反应、水解反应生成的难溶物用“↓”,气体用“↑”;单水解反应生成的难溶物不用“↓”,气体不用“↑”。 ⑦判断微溶物的处理是否正确。 微溶物做反应物时,一般用离子形式,做生成物时一般用分子式。 ⑧判断反应物的滴加顺序与方程式中生成物是否一致。 如:把碳酸钠溶液滴加到盐酸溶液中,和把盐酸滴加到碳酸钠溶液中反应产物是不同的。 ⑨判断反应物的相对量与产物是否一致。 有些反应因反应物的量不同会生成不同的产物。如:CO2、SO2、H2S等气体与碱溶液反应时,若气体少量,则生成正盐;若气体过量,则生成酸式盐。 ⑩判断电解质在写成离子形式时阴阳离子个数比是否合理。 如Ba(OH)2溶液和稀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往往错误写成: ,正确为:书写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基本方法是:把物质的量少的物质的系数定为1,其他物质按最大量消耗。
1.因滴加顺序不同造成连续反应
HCl与Na2CO3
向Na2CO3溶液中滴入盐酸溶液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CO32-+H+==HCO3- (2)HCO3-+H+==CO2↑+H2O 若向盐酸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CO32-+2H+==CO2↑+H2O 若向足量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盐酸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 CO32-+H+==HCO3-
HCl与NaAlO2&
向Na2CO3溶液中滴入盐酸溶液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CO32-+H+==HCO3- (2)HCO3-+H+==CO2↑+H2O 若向盐酸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CO32-+2H+==CO2↑+H2O 若向足量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盐酸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 CO32-+H+==HCO3-&&
AlCl3与NaOH&
向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Al3++3OH-==Al(OH)3↓ (2)Al(OH)3+OH-==AlO2-+2H2O 若向NaOH溶液中加入少量AlCl3溶液,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Al3++4OH-==AlO2-+2H2O 若向足量Al2(SO4)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 Al3++3OH-==Al(OH)3↓
AgNO3与NH3·H2O
&向AgNO3溶液中滴入稀NH3·H2O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1) Ag++NH3·H2O==AgOH↓+NH4+&&&&(2)AgOH+2NH3·H2O==Ag(NH3)2++OH-+2H2O&若向NH3·H2O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Ag++3NH3·H2O==Ag(NH3)2++OH-+NH4++2H2O&&若向足量AgNO3溶液中滴入少量NH3·H2O,其离子方程式为:Ag++NH3·H2O==AgOH↓+NH4+
向NaOH溶液中通人CO2气体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2OH-+CO2==CO32-+H2O  (2)CO32-+CO2+H2O==2HCO3-若向足量NaOH溶液中通人少量CO2气体,其离子方程式为: 2OH-+CO2==CO32-+H2O 若向NaOH溶液中通人过量CO2气体,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OH-+CO2==HCO3-
2.过量型:
向足量的Ca(HCO3)2溶液中逐渐滴入NaOH溶液&&&&&&&&& OH-+Ca2++HCO3-==H2O+CaCO3↓向足量的NaOH溶液中逐渐滴入Ca(HCO3)2溶液&&&&&&& Ca2++2HCO3-+2OH-==2H2O+CaCO3↓+CO32-Fe与HNO3 :铁过量时:Fe+4HNO3==Fe(NO3)3+NO↑+2H2O&&&&&&&&&&&&&&&&&&&&&& 铁不足时:3Fe+8HNO3==3Fe(NO3)2+2NO↑+4H2O
3.定量型:
因还原性I-&Fe2+&Br-,所以在FeI2或者FeBr2中通入一定量的Cl2,发生不同的离子反应,依次为:(1)2I-+Cl2==2Cl-+I2(2)2Fe2++Cl2==2Fe3++2Cl-(3)2Br-+Cl2==2Cl-+Br2
向明矾溶液逐滴滴加Ba(OH)2溶液至硫酸根离子刚好沉淀完全&&&&&&& &Al3++SO42-+Ba2++4OH-==AlO2-+2BaSO4↓+2H2O向明矾溶液逐滴滴加Ba(OH)2溶液至铝离子刚好沉淀完全&&&&&&&&&&&&&&& Al3+SO42-+Ba2++3OH-==Al(OH)3↓+2BaSO4↓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A.亚硫酸钡与盐酸反应:BaSO3+2H+=B..”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8015138974321345033866083839310477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不能用离子反应的方程式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的是什么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是硫酸与氢氧化钡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H+) + [(SO4)2-] + 2(OH-) +(Ba2+) = BaSO4 + 2(H2O)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碳酸钡和硫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钡,怎样?反应物都是微溶的,故不能写成离子形式。
比如Ba(OH)2与Cu2SO4的反应,仅用“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无法完全反映整个化学反应中的离子反应,因为这里面Cu2+和OH-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铜沉淀。类似的反应还有不少。
扫描下载二维码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高一化学问题(离子反应)CuSO4+BaCl2=CuCl2+BaSO4这个反应书上说实质是硫酸铜中的硫酸根离子和氯化钡中的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而铜离子和氯离子没有反应,这里我不明白.如果铜离子和氯离子没有反应那氯化铜是哪里来的?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氯化铜是以离子形式存在溶液中,而溶液中原本有铜离子,硫酸根离子,钡离子,氯离子,所以铜离子和氯离子相当于没反应.BaSO4是沉淀,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就以BaSO4形式沉淀下来.所以实质上是硫酸铜中的硫酸根离子和氯化钡中的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你把反应写成离子反应,就知道了。溶解后以离子形式存在,在溶液中SO4 2-和 Ba 2+
结合生成硫酸钡,离开溶液体系,而其他的两种离子并没有什么变化。
这是离子互换,因为硫酸钡是不溶物,反应不可逆,当反应后溶液中就会少了硫酸根离子或钡离子或两样都没有了,生成沉淀。
反应物都是离子化合物,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参加反应的实际是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铜离子和氯离子仍然在溶液中没有变化,没有参加反应。所谓的氯化铜在溶液中也是离子形式存在的
只要往水中加入铜离子和氯离子就是氯化铜溶液,如果你明白这一点这个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因为溶液中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溶液中就只存在铜离子和氯离子,所以就生成氯化铜了。
这个反应中Ba2+和SO42-结合生成沉淀离开溶液,这是溶液中只剩下Cu2+和Cl-,所以我们说生成了氯化铜,他们并没有反应,只是在溶液中分别以Cu2+和Cl—存在
扫描下载二维码var searchResultHtml=$("#tabSearchResult").html();
var titleThis="";
$.get("converge-by-key",
{"item_id":$(this).attr("id"), "rnd":new Date().getTime()},
function(data){
$("#convergeResult").html(titleThis+data);},
$(".converge").removeClass("selected");
$(this).addClass("selected");
$("#navigation").treeview({
persist: "location",
collapsed: true,
unique: false
$(".navBg").click(function()
var arrow = $(this).find("span.arrow");
if(arrow.hasClass("up"))
arrow.removeClass("up");
arrow.addClass("down");
else if(arrow.hasClass("down"))
arrow.removeClass("down");
arrow.addClass("up");
$(this).parent().find(".menus").toggle();
var convergedHTML="none";
var url="'"+document.location+"'";
var isKOS="";
var isConvergeFieldStr="false";
var index=url.indexOf("simple-search");
var filed=$("#tfield1").attr("value");
if(isKOS=="true" && isConvergeFieldStr=="true" && (index!=-1) && (convergedHTML=="" || convergedHTML.indexOf("无")!=-1))
var kosAreaHTML="";
$("#list_2").html("DDC Clustering"+kosAreaHTML);
var covergeURL=document.location+"&converge=true"+"&rnd="+new Date().getTime();
var divConvergeHeightOld=$("#list_2").height();
$.get(covergeURL,
function(data){
if(data.substring(0,2)=="ok")
data=data.substring(3);
$("#list_2").html(data+kosAreaHTML);
$("#list_2").html("无"+kosAreaHTML);
/*if(data.indexOf("无")!=-1)
$("#list_2").height(20);
$("#list_2").width("auto");
var divConvergeHeightNew=$("#list_2").height();
var heightDiff=200-divConvergeHeightO
if(divConvergeHeightNew>=200)
$("#tdConverge").height(200);
$("#LeftPane").height($("#LeftPane").height()+heightDiff);
$("#RightPane").height($("#LeftPane").height());
$("#MySplitter").height($("#LeftPane").height());
$(".vsplitbar").height($("#LeftPane").height());
document.getElementById("LeftPane").style.height=$("#LeftPane").height();
document.getElementById("RightPane").style.height=$("#LeftPane").height();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Splitter").style.height=$("#LeftPane").height();
alert(document.getElementById("MySplitter").style.height);
$(".converge").css("cursor","pointer");
$(".converge").css("color","#1F5B97");
$(".converge").mouseover(function(){
$(this).addClass("over");
}).mouseout(function(){
$(this).removeClass("over");})
$(".converge").click(function(){
//$("#tabNav").css("display","none");
$("#tabSearchResult").css("display","none");
$("#convergeResult").html("");
var searchResultHtml=$("#tabSearchResult").html();
var titleThis="";
$.get("converge-by-key",
{"item_id":$(this).attr("id"), "rnd":new Date().getTime()},
function(data){
$("#convergeResult").html(titleThis+data);},
$(".converge").removeClass("selected");
$(this).addClass("selected");
$("#navigation").treeview({
persist: "location",
collapsed: true,
unique: false
Log In to IR
Please click the login box in the upper-right corner of the page.2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5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硫酸根越多钡离子越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