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了个趣头条收徒弟步骤,怎样驯服他,树立我在他心中的形象

    有些老师经常抱怨上课时学生不听话、瞎胡闹,声称无法管理课堂。  问题主要出在哪里?  我的观点是: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  我发现这些老师上课时会下面一些失误:  第一个失误:上课不叫起立。  上课喊起立是有这个必要的。  首先,这是一种礼貌,相互尊敬对方。  其次,可以迅速让学生和老师都进入上课的状态。  上课前学生往往是还没从休息的十分钟兴奋状态静下静下心来,所以教师非常有必要做这个常规工作。  第二个失误:学生在说话时,自己还在讲,试图用自己的声音去压住学生的声音。  当学生在讲话时,而老师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学生会认为老师对他们讲话是不在意的,是允许的,  那么即使老师声嘶力竭,也无法控制学生上课时不讲话。  所以上课当学生讲话时,必须立刻停下来。明白告诉学生,上课不经允许就随便讲话,是绝对不行的。  第三个失误:有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公然违反课堂纪律时,没有受到及时的惩戒  第一次犯错叫做不知道,  第二次犯错叫做不小心,  第三次犯错叫做故意!  学生第一次犯错误,是不知道,老师可以原谅,是因为老师大度;  学生第二次犯同样的错误,叫做不小心,是学生没有吸取教训,老师勉强还可以原谅,是因为老师宽容;  学生第三次同样的错误,是故意的!是有意而为之,是不可以原谅的!  如果老师不采取任何措施,就说明这个老师软弱无能!  对三次犯一样错误的同学一定要作出责罚的,一定要让他付出犯错的代价!使他从中吸取教训,也让其他同学引以为鉴!  第四个失误:不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有的老师一堂课除了尖叫、生气、摔东西、不礼貌语言攻击外,讲课时间没几分钟,反过来怪学生素质差,看不到自己的操控课堂能力差。  作为教师,必须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清醒的理智,以冷静的态度来处理学生的错误。如果一个教师为一件小事便表现出怒不可遏的样子,只会降低自己的威信,恶化师生关系,影响课堂管理。  有一个故事,值得我们老师思考:  有一次,德国著名的诗人歌德在一条小路上散步。这条小路很窄,一次只能走一个人。歌德走到一半,抬头一看,发现对面有个人正向他走来。 这个人走到歌德面前时,很不客气地说道:“我是从来不给傻瓜让路的!”原来,这个人是个批评家,他很不喜欢歌德的诗,于是趁机羞辱歌德。   歌德听了,一点儿也不生气,微笑着对那个人说:“亲爱的朋友,我和你恰恰相反,请你先过去吧!“   歌德说完,笑着倒退到路旁,让那个批评家走了过去。批评家得意地走过去以后,突然领悟到歌德话里的意思,原来,歌德是反过来在骂他是傻瓜呢!批评家气得脸色煞白,却一句话也说不出去来。   歌德遇到批评家的羞辱并没有恼羞成怒,也没有采取针锋相对的态度,而是,保持清醒的理智,以冷静的态度和理智的方式来处理问题,从而避免了一场争执。  很多严重的纪律问题,比如到最后把学生送进校长办公室,都是因小事引起,最后激化成了大冲突。往往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点名批评,本来事情并不大,但是却和学生发生了语言上的冲突,然后不断升级,不可收拾。如果教师的干预尽量低调,尽量把问题解决在悄无声息中,就会使很多冲突得以避免。  有经验的教师会特别注意那些出现了行为问题的学生,如果让他们成为教室里的注意力焦点,反而会让他们获得成就感,进而得寸进尺。教师首先要密切监控学生的行为表现,来回在教室走动,对问题的发生要有一定的预见性。要以不太引起别人注意的方式处理学生的行为问题,避免其他学生受到干扰。  第五个失误:没有制定课堂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许多学生如果不知道课堂规则,就不清楚什么行为是不应该在课堂上出现的,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违纪,为什么要受罚,所以当老师处罚他们的违纪行为时,会感到茫然,甚至抵触。  制定课堂规则的目的:防止师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对正当课堂行为进行维持和强化;及时对不当或违规课堂行为进行矫正。   在制定课堂规则时要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要制定课堂规则,课堂规则的重要性等,使学生产生归属感。使学生明白不能侵犯大多数学生拥有的财产权,受教育权,人身安全权和教育秩序权。   要管理好课堂,一定要为学生制定一套指导他们课堂行为的规则。和学生讨论这些规则背后的道理,确保他们对之有真正的理解,认识到每条规则的必要性。每条规则不能长,通常涉及到集中注意力、尊重他人、保持安静、带齐学习用具、完成家庭作业等。  研究显示,课堂上用于教学时间比例最高、用于处理纪律问题的时间比例最少的教师,在新学年的前两周花在教学生纪律规则、程序、标准和要求上的时间最长。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规则是对某行为的要求和标准,以及发出这个行为的条件。我们每时每刻都会遇到规则,小到“红灯停、绿灯行”,大到国家的法律法规。社会的任何方面都是由规则来规范的。每一个机构、每一场比赛、每一项活动都有自己的一套特殊规则。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完全脱离规则的束缚。   此外,规则不仅仅是用来约束人的,设计合理的规则对学生的课堂行为有指导作用,对于师生间的互动与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堂组织良好的课,不仅意味着学生确切地知道他们应该遵守哪些规则,还意味着他们训练有素,能主动地遵守这些规则。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96次 发图:1张 | 更多 |
  受教了
  对老师来说,把学生当作魔鬼,课堂就是地狱;把学生当作天使,课堂就是天堂。这魔鬼和天使是由你的心态来决定的。一念之差,天壤之别。
  [资源资料] 改变心态,也许就会豁然开朗   在做班主任的道路上,陈晓华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起初,他和学生的关系也非常紧张,但是他慢慢悟出了一些道理。他说,其实很简单,就是转变一下心态,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于是回报、互动、升华、提高,教育的甘甜和教育带来的喜悦便随之而来。   中国教师报:作为全国著名的班主任,您有自己的理论或者理念吗?  陈晓华:说实话,还真的没有什么理论。我们高中班主任整天忙于备课、上课、看卷子,真没有多少时间去思考理论的东西。更多的是经验教训,来自于一线的感觉和体验。  不过,如果要说一点称得上理念的东西,我觉得当班主任最重要的是心态的调整——我们改变不了学生,但是可以改变自己;我这样说你不听,我就换一种方式;这件事情没有做好,我换一个角度考虑。比如和学生闹矛盾,我就会想,可能是自己太急于求成了,态度太硬了,太恨铁不成钢了。什么事情换一个角度,换一个心态,也许就会豁然开朗。  中国教师报:您当了这么多年班主任,最重要的经验有哪些?  陈晓华:我看到很多老师非常想把班主任工作做好。他们不缺乏教师的素养和业务能力,也不缺敬业精神,但是缺乏一种意识,缺乏灵活处理事情的能力。  我可以给他们几点建议。  要把自己的爱和欣赏巧妙地传达给学生,不露痕迹地让学生知道老师在欣赏你、喜欢你。因为赤裸裸地表达,会让你关心的学生感到不自在。  要借助集体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一些想法。如果只靠班主任一个人管理这个集体,那样会累死,还费力不讨好。要想办法让你的想法变成集体的舆论,让集体承担一部分责任,实行班级自主管理。  老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同时也没有必要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也可以让学生走进你的心灵。让他们走进来,他们就会设身处地地站在老师的角度考虑问题,会在更大程度上理解老师,同时又体现了师生的平等。
  学生自主管理班主任变为“旁观者”  中国教师报:很多老师都说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您有没有感觉到?您是怎么来应对的?
  陈晓华:用“管”的心态来对待学生,老师往往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以道德的化身去和学生交流,这样师生矛盾就不可避免。  在我们学校,老师们早就用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学生了。特区学生的平等意识可能要比内地学生更强,他们好像从来没有把老师当作长辈,他们觉得就应该和你平等地交流和探讨问题,而不是听你教育他们。在课堂上,如果学生觉得你讲的不对,就会“群起而攻之”。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师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去训学生,管学生,肯定是行不通的。还是那句话,观念上要进行一点调整,换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就是要欣赏学生。  如果老师自身的素养、威严和在学生中的威信都很低,只是欣赏和喜欢学生,学生是不能满足的。所以,恐怕老师还要加强自身的素养,建立自己的威信。学生喜欢老师,老师欣赏学生,这样的效果才会好。   中国教师报:班级总是需要“管理”,怎么才能既管理了学生又体现师生平等呢?  陈晓华:我的班级现在实行自主管理,班主任一个月不在,班级管理照常可以运作。  我们班所有的学生分成七个小组,分别是七个部。每个部设有部长,部长寻找自己喜欢的人当组员,组员寻找自己喜欢的组加入,双向选择。一组值日一周,谁值日就对班级管理全面负责。  部长的威信很大,因为组员都是由他挑选和组合起来的。组长和组员之间的关系,既是朋友,还有一种威慑力——我挑选来的组员,不支持我的工作,下次组合的时候可能就不会要他了。这和传统上老师任命的班干部不同。以前的班干部可能有的同学会不服,但现在不存在这个问题。  我们班从高二开始这样做,现在已经到第五任部长了,几乎每个人都担任过部长。  这样,班主任根本不用管那些具体的事情。比如我看到有人没有倒垃圾,就会提醒一下卫生部长,他们自己马上就会处理好。  每天被老师逼着倒垃圾,做广播操,学生就会不愿意,老师也会非常辛苦,很容易把师生关系搞僵了。 但是,你告诉他们大家学习需要一个好的卫生环境,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把这个道理讲清楚了,他们就会愿意去做。自主管理如果真正能落实到行动上,学生是非常愿意去做的。   中国教师报:那么班主任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陈晓华:比如说早上打扫卫生,可能会有人迟到。如果有人经常迟到,你就要去提醒他,但不是说“你必须要怎么怎么样”。我只是从旁观者的角度说:你看看,你这几天都迟到了,都是同学们在帮你,你应该好好感谢他们。用这种语气和角色定位来提醒他,他会非常容易接受班主任的意见。
  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交流就会很通畅   中国教师报:都说现在的孩子10年就一代,代沟问题非常严重。您也是一位“老教师”了,您和他们怎么能沟通得那么通畅?  陈晓华:有个学生考到中山大学,一个宿舍有七个人,他告诉我,他们宿舍的其他六个人都骂他们原来的任课老师或班主任,而且语言恶毒。我听后有很多感慨。老师辛辛苦苦把学生送进大学,三年里真的是要付出很多,即使不是心血,也至少是辛苦。但是由于和学生的交流不到位,好心变成了坏心,学生不领情。其实,老师只要和他们平等地交流,关心他,爱护他,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一些问题,我觉得这种交流就会很通畅,很成功。  我现在还通过网络跟学生交流。在网上,学生可以换一个名字,我不知道他是谁,但是他知道我是谁。因为不知道他是谁,我就更不可能端着老师的架子去训他。所以,这种交流更加平等,学生有什么想法,不好意思当面跟我说的,就在网上交流。  我们班有个博客叫“桃李部落”,我的博客叫“桃李守望者”。他们有什么要求可以直接在我的博客上留言,我有什么要求也可以在上面提醒他们。现在都高三了,我们班的博客还在不断更新。  他们的一些想法我可能不理解,但他们可以在博客上说出来,拿到班上一起来探讨,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从我的角度讲,至少我了解他们在想些什么,有个心理准备。
  太功利便不会有激情,我的激情来自学生  中国教师报:很多老师说,有创意、有激情、有效果的事儿做过,但时间久了,各方面的压力慢慢使自己充满了倦怠。您是怎样做到激情永在的?
  陈晓华:激情来自学生。我今天还在班里对学生讲,我真是被他们逼着往做好老师的方向走。   作为老师,你做得不好,学生会鄙夷你;做得好,他们就会尊敬你,会把心掏出来跟你交流,让你非常有成就感。学生赞誉的表情和回应,就是动力来源,这就是所谓的激情。  学生认为你是一个好老师,就用好老师的标准来要求你,你哪件事情做不好,他们就会给你指出来。有一次上课,我自己确实是准备得不好,一下课,学生就马上过来说,老师,你今天的课有失水准。听了这样的话,我真不好意思上课再应付他们。  我50岁生日的时候,我的学生劝我戒烟,他们自己做了很多卡片,告诉我戒烟的好处。他们让我感觉到,我是他们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人。他们对我说,这三年里,如果没有碰到我,他们的日子会少很多感动,多很多怨恨,所以他们要让我知道,除了我的亲人和朋友,还有一群学生在关心我,爱护我。   这样的学生,不能不让我感动。面对他们,我不得不有激情。所以,我觉得,一个老师学会感动,对学生对你表现出来的友好心存感激,本身就是一种前进的动力。
  而有些老师,不太看重学生的这些反应,而是过于功利。老师如果功利地去看事情,可能就会失去很多感动,失去很多教育学生的契机,就会在这条路上越走越难,越走越没有动力,没有激情。
  师生关系对立,老师负主要责任  中国教师报:您做班主任的这些年里,遇到过和你对立的学生吗?你是如何处理的?   陈晓华:这种事情年轻老师不可避免遇到,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老师总是认为,我是为了学生好,但结果却是他们不理解,反倒跟老师作对。于是老师也很生气,恨铁不成钢,就想我要报复你,于是,对立情绪产生了。  如果出现了师生关系的对立,老师就不能还觉得自己是对的。学生毕竟是学生,不懂事,很可能错误地理解老师的意图。老师要及时发现,及时交流和沟通,因为老师是教育的主动者。  其实想想,如果学生就是一块铁,为什么非要把他变成钢呢?或者说,你能不能不通过锻压的方式,通过其他途径把他变成钢?   学生公开和老师过不去,往往是出于一种破釜沉舟的心态,甚至放弃了自己的未来,毫无退路可言。这一方面说明他们不懂事,同时也说明他们对这个老师实在是忍无可忍了。  所以,老师应该对情绪对立负主要的责任。老师可以通过其他同学了解他这样做的真正原因。如果你真是为了帮助学生而让学生误解的,我觉得都是可以通过沟通解决的。  当然,“刀枪不入”的学生肯定也有,但是一般情况下,没有哪一个学生到学校来就是要跟老师过不去的,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做一个好学生的愿望。  中国教师报:你现在还会碰到这种情况吗?  陈晓华:不会了。只要你是真心喜欢学生,欣赏学生,学生就不会拒绝你的这种喜欢和欣赏。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一旦形成,就会踏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即使你偶尔误解了学生,学生也会原谅老师,因为已经有了前面的情感铺垫。
  不错。有心得,上课违反纪律的学生的确要惩罚,但别冲动打学生就好。
  教师的管理智慧(转载)  一个教师如果有课程智慧和教学智慧,他(她)基本上就可以“上好一堂课”。但是,教师仅仅只能上好一堂课是不够的。有的教师上课不错,但是这个教师很受学生讨厌。学生为什么讨厌这个老师?很可能是因为:他虽然有课程智慧和教学智慧,但缺乏基本的管理智慧。这种管理智慧的核心是教师的民主精神。除了民主精神之外,教师尚需要相关的管理技巧和管理威信。  第一节
“民主”管理  多年以来,中国教育界一直在谈论“民主的教育”或“教育的民主”。在教育理论界,有一本书,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经典名著”,这本书就是美国人杜威写《民主与教育》(也翻译为《民主主义与教育》)。 [1]在教育实践领域,教育民主的倡议与呼声一直绵延不断。魏书生老师总结了他自己做班主任的经验,书名叫《班主任工作漫谈》,这本书重点解释他做班主任的“民主”教育经验。后来他四处讲学,讲学的基本主题也是教育中的“民主”管理问题。  一、解释:让学生自己做主  管理智慧的关键要素是“民主”。民主这个概念太宏大了,我们可以把它还原为更日常的小概念。  什么是“民主”?  对教师来说,民主就是尊重学生,与学生商量;学生那里发生了某些事情之后,如果教师不与学生商量,教师单独地做主去解决学生的事务,这就是独裁。独裁就是不与他人商量而“单独地裁断”。  有些教师也愿意“谈论”民主,但他们也仅仅止于谈论,不愿意兑现。他们不相信学生有自己做主的资格和权利,总以为学生太小,没有经验,他们应该听从成人的指令,接受成人的安排。  教师的这种怀疑与不信任,其实是所有成人对儿童的怀疑与不信任。成人曾经经历了失败和痛苦,这些失败与痛苦转化为“人生经验”之后,他们会以“导师”的心态鄙视和教训儿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是所有教师和家长的普遍心态。  这种“导师情结”总有一天会让这些“导师”陷入尴尬:他们要么死死地抓住管理、治理的权利不放,于是,这样的“导师”就培养了大批唯唯诺诺的“奴才”或琐琐碎碎的“蠢材”,这是“母强子弱”的典型症状;他们要么在某个时候遭遇抵制或抵抗,他们一直不明白:“我全心全意为他们着想,他们怎么不理解我的苦衷呢”?  他们不知道:人的成长需要付出必要的代价。儿童自己做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很多错误甚至会遇到一些危险,但是,这是成长必须付出的学费。如果父母一直怀疑孩子自己做主、自我管理的能力,那么,孩子的精神成长就会无限期地延迟;如果教师一直怀疑学生自己做主、自我管理的能力,那么,学生就会成为精神的侏儒。他们可能善于服从、听话、俯首称臣,但他们可能缺乏自信、热情、勇气,他们的生命缺乏基本的活力与光泽。
  案例1:影视资源:“为师从教不可不听的演讲”  在这个讲座中,魏书生老师解释了他所理解的“民主”。他的说法是:  1.树立为学生、为自己的孩子服务的观念;  2.老师要牢牢树立互助的观念;  3.一定要发展学生的人性和个人;  4.多和孩子商量。  魏书生老师的这些经验使他虽然经常外出讲学,有时候在外地出差一个星期或20天,但他从来不找带课教师和代理班主任来维持教学和管理: [1]  19年以前,我开始当省重点中学的书记兼校长。长期以来,我一直当两个班的班主任,教两个班的语文课。但是,我从来没有找过任何一个老师给我代理过一天副班主任。  按魏书生的说法,有四本关于班主任的书对他影响比较大。第一本是前苏联包德列夫编写的《班主任》,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翻译出版。这本书到1980年已经重印第10次,发行156700册。第二本是前苏联另一个学者科罗托夫编写的,书名叫《中小学班主任手册》,由李兴汉翻译,1982年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出版,一次就印了12万册。第三本是1988年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中学班主任工作指南》。第四本是日本学者衫山正一等人编写、耿申翻译的《小学班主任工作方法和技巧》,1990年由职工教育出版社出版。 [2]  根据他人的经验和自己的探索,魏书生提出了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方略: [3]  一靠民主二靠科学,“民主”让自己获得这么一种观念:所有的活人都是一个世界,所以应该最大限度地去理解和包容,然后才能发现自己内心世界的广阔,增强自己的主人翁意识,这种主人翁意识就能够激发自己生存、工作和学习的热情;“科学”则是将这种热情用制度、程序落实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上。  他对“民主”的理解落实为系列管理策略:比如选常务班长,常务班长实际上相当于一位班主任,由老师任命,或者由竞选产生。选值周班长、值日班长;养鱼负责人、养花负责人,指定“班规班法”:犯错误接受惩罚制度:唱歌;做好事;写说明书——《一粒瓜子壳,一千字说明书》,等等。而所有这些制度,又辅之以另外的策略,比如带着学生锻炼身体;师生一起写日记;办《班级日报》(班刊)。
  案例2:“魏书生:一个听话者的教育技术” [1]  以前,我对魏书生的了解仅止于他名气大,出来讲学,听课费每一个人一般要花费几十元不等。他也到过长沙几次,我都没有兴趣去感受。正好我有位教师朋友,他说他听了3次,1992年、1994年个1次,今年又在省委大礼堂听了1次,总的感觉是3次好象差不多。恰好手头有别人送的一套魏书生文集系列,洋洋14本之多。我翻开《魏书生文选》两卷本,发现魏书生教育思想的形成基本上是在80年代。说句实在话,能在那个时期就有着还算独到、丰富的教育思考,应该说是十分难得的。但上下册对比,就不难发现,他后来写的文章,基本上都处在同一水平层次,大都是技术层面的精细化的思考,很少有实质性的突破。这就难怪我那朋友听3次讲座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魏书生确实是属于那个时代的魏书生,在这一点上,《教师之友》(2004年第1期)杂志上的批评应该说是比较中肯的。  那个时代的魏书生是勤奋、塌实、创新、沉思的魏书生,他的勤奋、塌实、创新、沉思成就了后来公众形象中的魏书生,尽管后来的魏书生可能也继续在努力往前走,但公成名就的魏书生、到处演讲的魏书生、身兼数职的魏书生,实际上已经无法在继续深挖下去,而更多地停留在他80年代的知识视野和教育视野之中,他的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都没有质性的改变。  这样说好像还是没有触及到问题的实质之所在。放在那个年代成功的魏书生为何放在今天已经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其教育探索的局限性了呢?蔡朝阳的文章中标出的魏书生两大基本的特点是技术主义和权威主义,应该说基本抓住了魏书生教育理念在当代教育发展中的要害。只是魏书生的技术主义决不仅表现在语文教学中,同样表现在班级管理等方面。魏书生在长达十多年的一段时间里,他校长书记一肩挑,上两班语文课,另有30多个社会兼职,经常外出开会讲学,还做两个班的班主任,现在担任了教育局长的职务。但他依然干得出色,轻松潇洒,这其中难道有问题吗?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当然有问题,魏书生经常在外,他对班级和课堂投入的是什么?就是他那熟练化的教育的技术和他的权威人格,正因为二者具备,即使他远在千里之外,依然能牢牢地控制着学生;而学生正是基于对他的权威的认同和对他的教育教学训练技术的认同,而主动(应该也不乏被动)地投入到他所期待的教育目标与方向上去。只要看一看他所设计(或者说与学生共同设计)出来的“班规班法”(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2003年,第336-353页),我们就可对魏书生的教育秘密一目了然,这其中详尽的规定简直就跟一部法律差不多,详细到足以控制学生学校生活的任何方面,从每个人的责任到每日、每周、每月、每年的常规,可谓班级管理技术化的全然到家。每个人都被赋予不同的责任和规范,而且非常细致,可以说整个班级就是一个智能化了机器,每个学生就象是班级这架机器上的一个零件,而程序就是在魏书生的所谓的“民主”中完成。从这套精致程序的制定到近乎自动化的实施,显然不仅靠的是魏书生所言称的民主,而是民主背后的权威,无所不在的权威控制。这种几乎对每个学生的学校生活无所不包的规范以及相应的违规的处罚,还有在每个人都被赋予相互监督的权力后的几乎无所不在的相互监督,整个班级就成了一种近似于福柯所言的精致的监狱似的规训,这种规训的结果除了培养出“能干”却“驯服的肉体”(福柯),怎么能指望成为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独立人格的产生呢?  说白了,魏书生班级管理的秘诀并不是什么“民主”与“科学”,核心其实就是两条:一是思想控制,即通过每天的“发人深省、激人奋进”的格言、作为“道德长跑”的日记(其中还强调要写分析自我、战胜自我等内容)、表扬先进批评落后的《班级日报》等,从而使学生的脑子里装满的都是一种声音,达到对学生思想的内在控制;二是相互监督,表面上他把权力给了学生,但实际上学生的监督在一定意义上正是延续了他的权力,并把这种权力渗透给每一个人,使每个人成为被监督者的同时,又是监督者,从而达到控制学生外在行为的目的(参见《魏书生文选》第2卷,第109-114页)。这样,魏书生经常谈到的自觉自律,其实只是他所期待的那种规训化技术的深入人心,这里指向的决不是柯尔伯格所称道的超习俗水平的道德自律,而恰恰正是被以各种形式不断强化的权威和习俗水平阶段的道德训练,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其权威人格的实践者。
  那么,魏书生与当代教育新理念之间的差距究竟在哪里呢?应该说,近年来,我国教育研究和思考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一方面向实践层面作出了许多深层问题的探悉与回应,同时在理论建设中也成效显著。人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学生乃是有着与教师同样的独立人格和独特生命的个体性存在,学校教育不是技术化的训练,而是人与人的交往,是师生之间作为平等的个人的相互理解、交流、对话而实现师生生命的相遇相融,达到个体人格精神的积极建构。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都成为教师控制之中的标准个体,成为驯服的工具,而是期待每个人更好地成为他(她)自己,成为活生生的置身现代社会中独立自主的公民个体。在此意义上,身教重于言教,不仅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之为人师表,——在这一点上,他可能做得很好,——更多地是指教育活动所需要教师的投入乃是一种生命的投入,一种人格的投入,而不单是教育技术的投入。换言之,当代教育所追求的不是遥控的教育技术,而是教师生命个体对学生生命活动的切身参与,真实交流,从而真正以人格互染的形式发生师生生命之间的内在意义的关联。而魏书生恰恰实践的是一种从他自身的视角而不是学生视角出发的、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之上的、对学生整齐划一式的教育模式,只不过有时是学生主动的认同于这种统一的规训之中。这可以从他要求班级学生背格言警句,到推及全校学生都背,可见一斑。而他之所以要求学生背格言警句,正是基于他个人的爱好。他说:“我爱读人物传记。孟子、诸葛亮、岳飞、文天祥、周总理,是我自小学起一直崇拜的偶像,尽管我们很难达到伟人的境界,但以伟人处世的言行为规范,指导自己的言行,显然有利于人的成长,朝着伟人的方向攀登,本身就是一种人生幸福。”(魏书生著:《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 2003年,第147页)他心中曾经对偶像拳拳服膺,他也期望把偶像继续安置于学生的心中。而被他视为管理法宝的“民主”,其实不过是“千方百计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上,第9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确实是民主精神的体现,但问题在于那“千方百计”,即用什么样的方式。康德所言“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是目的,永远不能看作是手段”(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1986年,商务印书馆,第81页),实际上说出了现代民主理念的核心:人是目的。而恰恰在魏书生的“千方百计”中,学生并没有成为目的,而是成了有效地贯彻他所期待的班级秩序、使班级正常运转甚至超常规运转的工具。在这种理念指导下,不管魏书生用的所谓的“民主”,还是以情动人,还是他习惯的名言警句,还是规范化的管理细则,所体现的都不过是一种权威人格的表达,是一种温情化了的权威人格对学生个体的隐性的、无所不在的渗透与控制。
  魏书生的教育探索几乎都是在默认他当时所出时代的现成教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展开的,他几乎从来就没有越过既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去反思其中的合理性与缺失,实际上他本人正是社会既定教育教学目标的忠实贯彻者,甚至是加倍的贯彻者,而且是用一种渐趋精致的技术来贯彻执行,他的教育改革大都是那种不越雷池半步的技术性改革,而不是整体教育理念的改革与探索。他时刻记着“教书必须育人”,他清楚的写到:“我个人的心理需要育人,学生切身利益需要我们育人,人民需要我们育人,国家利益需要我们育人,党的利益需要我们育人,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我们需要育人,提高语文成绩需要我们育人”(《魏书生文选》第1卷,漓江出版社,2003年,第119)“教书育人”本身并没有错,但问题是“教书”究竟应当怎样“育人”、以何种方式“育人”、“育”的是什么样的“人”?魏书生对“人”的理解的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突出人的工具性存在,而不是人的目的性存在,这才是他不断地把“育人”这一本来自然地渗透在教育过程之中的目标有意地凸显出来的根本原因。一门学科如果负载了太多外在的东西,这们学科学起来还有没有趣味可言?魏书生说他也读过杜威的书,可他的教书育人理念中却跟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实在没有任何沾边的地方。可见他从没有跳出他自己的知识视野来反思一下这种“育人”方式是否恰当。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例,他所考虑的办法是“1、欲擒故纵;2、改写仿写;3、激发兴趣;4、写作形式多样;5、专项突破;6、学会批改;7、注重育人。”(同上,第63-68页)对“怎样批改作文”,他又设计了10条,“格式是否正确;卷面是否整洁;错别字几个;有几处病句;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错误;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看文章的选材;看文章的结构;看表达方式;看语言是否简练、流畅、深刻”(同上,第69-71页),这其中又有几条下面再分生出3、4条不等。显然,他对作文的理解重点是两个,一是怎样通过各种技术化的手段把文章写成符合标准格式的文章,二是思想教育。他根本就没有越过教学大纲的规定去对基础性的问题作深入的反思,比如,作文教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学生学作文难道就只是学做文章和提高自己思想素质的技术吗?这种在既定教育教学目标框架内的技术化的操作,远不只限于他的作文教学,前面所说的班级管理,甚至包括体育达标等,他本人实在称得上是一个教育世界中的模范的“听话者”。
  90年代中后期以来,像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研究,提出新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社会性”,主张关注教师和学生在教育生活中的生命质量,让课堂、学校生活焕发生命活力,关注学生个体生命本身的生长生成,在关注个体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责任的同时,坚定地主张把教育中的人作为目的性的存在。不管是理论的深度与广度,还是对当代教育问题的整体把握,以及对当代教育的深层次的影响,都远远地超越于魏书生之上。魏书生成功在那个时代,他是那个时代的教育理念、教育方针政策的最细致的注脚。他也更多地停留在那个时代,他很难超越属于他的时代。就以漓江出版社出版的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为例,这本书第1版是在1993年8月,我所看到的是2003年第3版,这至少说明,他对于过去的做法还是情有独钟,“涛声依旧”,至少还看不出丝毫他对这种技术主义管理模式之弊端的必要警惕与反思的迹象。邓小平早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魏书生对于我国教育曾经的贡献应该说是有目共睹的,不容忽视的,甚至可以说实现了他心中时刻挂念着的“杰出的人”、“伟人”(《班主任工作漫谈》,第151页)的愿望,但他却不是永远的。至少,就目前而言,我们还很难看到一个真正面向时代精神、面向未来发展的魏书生,一个敢于挑战自己过去的魏书生。  当然,这样评价魏书生,对他个人而言可能是有些苛求,但当我们几乎长久不衰地把他神话之时,还热衷于把他说成是“哲学家的头脑,改革家的气魄,未来学家的眼光,新人耳目的思想观念,感人至深的道德文章”(见《魏书生文选》封面)时,我们就不能不深入反思他的意义与局限性。也许,这种反思所针对的并不是他本人,而更包括我们每个人在内的整个社会的教育期待:我们究竟期待什么样的教育?我们的教育问题究竟在哪里?我们是否需要对教育问题有更深入的、整体的思考?“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近几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逐步发生深刻的变化,而如果我们还拳拳服膺于过去的偶像,这其中究竟是一种理性的选择还是商业的操作?是一种幸耶还是不幸?这不能不让我们深思。当我们更多一点理性的精神,带着一分疑问去做必要的质疑与反思,让魏书生从神话中走出,对于我们自己,对于魏书生本人,对于我们的整个基础教育事业,可能都会是一件好事。
  案例3:“占魁学校的导师制” [1]  当我一踏进占魁学校,我的心忽然狂跳起来――就象一下子回到了年青时代,见到了自己倾慕的恋人一般,好久才平静下来。  今天是星期六,在全国教育减负令下达,风声最紧的时候,我本以为校园是冷冷清清,没想到这里竟然是热闹非凡,而且奇怪的是学校公告栏上还明目张胆地挂上一个决定:从下学期起,学校不再有双休日和晚上空闲时间,学校实行全天候工作制。我惊讶得发了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从校园一路走过去,我象在梦境中一般,不能相信自己的地方太多了。首先是多种多样的宣传栏、读报栏,多得不能胜数,使我无法迈步。有老师和学生的专栏,引人入胜、图文并茂地介绍他们的思想和事迹,张贴他们的作品和照片;有各种各样的活动信息和宣传海报;甚至还有一块“北大民主墙”。真是大开眼界。在各种各样的教室门口挂着五花八门的招牌,什么科学幻想俱乐部、小天使杂志社、时事论坛、英语沙龙、观察家协会、历史评论、影迷天地、文学社、读书会等等,许多小职员在里面井然有序地忙碌着,有的是在进行热烈的讨论或争论,一片繁忙的景象。在科学楼,更是令我大开眼界。所有的实验室都是全开放的,而且是对外开放。学校和社会共享这里丰富的资源。实验室设有课题库,有几个热心人士设立了专项实验室基金。许多大的、小的研究者们穿着工作服,正在认真工作。在舞蹈室、健美室、健身房让我流连忘返。音乐室里各种传统和现代乐器同时鸣响;美术室既是艺术创作的天堂又是令人心旷神怡的画展。在各种各样的艺术角,有同学正在练习多种戏曲唱腔。最让人称奇的是在教室和各种功能室的一角甚至室外的转角处都有敞开的书架,这里的书不需要任何人来管理,谁都可以随看随取。体育设施是全部开放的,无须登记,随取随用。在每个房间都有现代化的电教设备,我看到学生们正在用电脑访问学校的视听图书馆和教学素材库,有的同学在修改或上载自己的主页,有的在国际互联网上查找资料,也有在网上聊天和游戏。我开始怀疑这所占魁学校,这是一所什么特殊学校呢?  我找到了我的老同学。他是学校一位普通的生物教师。见到他时,正有一大堆学生围着他在生物园里栽花种菌,他证实了占魁学校是一所普通的镇属完全中学,学校的面貌就是这两三年给完全改变的,而改变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来了一位有思想、有魅力的毛校长――毛智焰校长。  当晚,我迫不及待地拜访了毛校长。
  毛校长坐在他的圈椅里,正在用oicq(一种互联网的网络传呼)与他的学生进行愉快地交谈。他告诉我,在占魁学校,没有所谓的校长,也没有班主任,全部是校长,全部是班主任。这里借用了大学的一个词――导师,全体教职员工都是导师。他自豪地告诉我,他所带的学生数目超过了60人,是学校导师中的佼佼者之一,自然也是最忙碌者之一。原来占魁学校废除了风行300多年的班主任制,改为导师制。学生从入学时起就自主选择一名教职工为导师,这位导师对学生的受教育情况进行全面负责。而学校则根据学生跟随的人数和跟随的情况对导师进行考评。学生选择导师是自己命运的一次抉择,同时,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还得选择课堂。学校现在实行完全学分制,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老师上课,也可以通过学校千兆网即时或择时上课。教学上十分灵活。在学生管理上,学校采用导生制。在导师的指导下,高年级或同年级的学生可以申请做导生,对学生进行常规管理。同时发挥学生会、团委会和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  “要说官职,就是这些大大小小的主席、理事和社长了。”毛校长笑着说,“学校只是设置了一个校务办公室。在办公室工作的也都是学校导师。”  我一下子明白了。原来,占魁学校靠导师制、学分制和导生制打破了传统学校的一切传统,极大地发挥和调动了学校的全部教育力量。而首要的关键就在于毛校长,在于校长自己的教育理想,然后是如何令整个学校来实现这一理想。  “您的教育理想是什么呢?”  “把占魁学校办成人人向往的、本地的人文精神和科学传播的中心。”  “您是如何带领学校来实现这一理想?”  “我首先是把学校当作一个产业来办,高投入、高产出。创造最佳的教育环境,给师生提供高品质的后勤服务。把教育服务社会化。”  “怪不得占魁学校的伙食那么好,全体师生都无须为自己的生活担忧。那您是如何筹措资金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生的生活质量呢?”  “这叫良性循环。现在的股市不是炒什么概念吗?只要有信心,绝不会缺资金。实际上中国人是很舍得投资教育的。关键是要给人信心。”  “那您是如何给人以信心的呢?”  “首先是自己要有信心,自己要做全体师生的表率。然后是教师,最后是学生和学生家长以及整个社会,这样一个信心的链条,一个都不能断。奇怪的是我每天还是有一种诚皇诚恐、被小材大用的感觉,特别是在讲课时面对几十双求知的眼睛的时候,这样一种感觉促使我们发奋努力。”  “您具体采用什么措施?”  “我首先给教师松梆上弦。取消一切对教师的常规检查,建立信任和信心。大幅度地提高教师的待遇,象导师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一样,我要时刻不忘参与到教师的精神活动中去。教师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是学校不断前进的动力。教师拥有的精神财富和人格魅力是学生和学校的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所以学校要做的至关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激发教师的创造能力,让每一个教师发挥出最大的潜能。我用导师制这一机制把教师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与对学生的教育联系起来,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使教育变成双方受益的、愉快的过程。”
  “您是如何要求学生的呢?”  “对学生进行高标准、严格的要求,甚至看起来苛刻的要求。比如,我校导生制中有一条规定,导生必须在二十一天之内带领自己的队员养成睡前、排队和集会等候时的默想习惯。这一条实际上不是训练沉思,是培养惜时的观念。我校的每一个学生随时都能从口袋中掏出一个小本本来,随时回顾学习的内容,小本本起一个提醒作用。”  “那些差生呢?”  “差生?”毛校长很惊奇地看了我一眼,“我们没有差生。每一个学生都有十分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各有所长,各有特点。每一个导师都希望任何一个学生拜在自己的门下,每一个人都很愉快。”  我这个从大城市来的老教师不禁汗颜。  与毛校长近一个小时的交谈,我获益良多。毛校长并不是那种才华横溢、潇洒自如、言谈机智的人,但我还是感到了一种儒将风度,一种强烈的精神感召力。我决定留下几天,深入体验一下这里火热的生活。  第二天,我呆在老同学家中,几乎没出门,我与老同学的差距实在太大了。我每天是重复的话、重复的事、重复的思维,精神日渐萎缩;老同学现在是越活越有精神,越活越张扬,“每天都在学习,每天都有新的追求”。我暗下决心,要么创造环境,要么改变环境。  第三天星期一,我倒回了几十年,重做了一次中学生,体验了丰富、充实而又愉快的一天。早上,占魁学校并没有组织早操,但学校的运动场上还是生龙活虎,一片生机。有一队队导生组织晨跑的,有导师组织太极、气功、入静的,有跳舞的,更有耍枪弄棍的。在校道的僻静处也有“啊啊”练美声的,三五成群晨读的更多。一直到八点钟,学校才上第一节课。学校开的是长短课,上午两次长课,三次短课,下午仅有两次短课。开学初,学校已经排好了总课表,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好课堂和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向学校和任课教师申请免修和按章免修,学生和任课教师一起对该学科的教学负责。教师的教学压力空前地增大了。  我做了一回老同学的学生。这是一节很平常的生物课。老同学运用了多媒体技术,课前经过了精心的设计,但听课的学生却很少。原来选择老同学课堂的学生人数刚够开课的基本要求,值得安慰的是,选择老同学做导师的学生人数大大超过了校平均数。老同学责任心强、干工作总是细致入微,但讲课慢条斯理,学生确实不大喜欢听。  我一连听了七节课,每节课都受益匪浅。
  下午自由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内容、方式都由导师和他的学生决定。导师通过与学生的活动了解学生,弄清他的能力、资质和知识水平,认识追随学生各自天性的特殊倾向,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顾问、一个激励者和交换意见的参加者。教学活动逐渐地给学习活动让出更多的地盘,促进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主动地学习。  这个下午让我感到了学生拥有自由支配时间的重要性,它是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学生与导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甚至竞争,从而形成一块精神上的沃土。占魁学校开设的这些活动课程、课外活动以及自由闲暇时间完全由导师和学生支配,让师生共同发挥创造力。  占魁学校鼓励导师开垦“自留地”,引导导师大力发展正当的业余爱好,展现并让学生参与导师的学习活动、艺术活动、文体活动和精神探索活动,特别支持导师开展读书活动,让绝大多数导师充分显示一门或几门特长,追随学生“形影不离”地跟随。  我看到了导师制和完全学分制的实施,大大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使每个教师所负的责任空前地增大了,这种责任感是创造力的源泉之一,由这日益增大的责任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能动性。使教师在解决教育问题上发挥最大的作用。  在德育方面,导师与学生长时间的接触,特别是通过导师的观察、调查、耐心的劝导、奖励和警告、示范等言传身教,使传统的德育方法真正落到实处。那种训诫式的、简单机械的德育在占魁学校没有市场。导师的工作如果落不到实处、起不到效果,导师制这双无形的手就会自动起到调控的作用。导师制促使教师培养自己和学生的爱心,做到有纪律和责任心、热爱劳动、虚心谦逊以及正直诚实的人生态度,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以及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平等、真诚、善良和宽容的准则。  导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纪律和责任感,更倾向于内心自动的流露。而现行的班主任制更倾向于“强制教育学”,现在的班主任不得不面对比导师多数倍的学生,只有导师制,教师才可能有时间、精力和责任心去诱导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的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通过导师参与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使教育实现多样化、灵活化和个别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教育能力以及自我创造、自我发展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在智育方面,导师和学生共同负起对学习过程的责任,导师真正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去,了解和体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导师和学生也更容易进行讨论、相互激发,共同发现问题、寻求答案。在导师与学生的共同学习过程中,师生的思维都将相当活跃,学习兴趣很自然得到培养。在占魁学校,导师除了精通自己所任教的科目外,由于和学生一起学习和讨论其它学科,所以都是教学上的全科教师。在课外活动时间,导师与追随学生一起学习和活动:导师带领学生聆听和讨论国际国内新闻,分析各种心理、社会和文化现象,带领学生进行艺术活动、体育活动和读书活动,特别是与学生一起共同巩固和钻研教材内容,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从而比传统的教与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培养,弱化激烈的考试竞争,扭转只偏重记忆能力和偏重知识灌输的倾向。由于导师都是一门或几门的专科教师,所以导师制极大地发展和推进了学生的学科爱好,使学生着迷于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深入到这门学科的结构中去从而增强他对智力探索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学习能力,丰富精神生活,促进特殊才能和品性的发展,使学生的个性发展步入良性轨道。
  在占魁学校,教师有更多机会去培养学生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坚毅品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发展学生的体力、灵巧和机智。经常性的文体活动对形成学生的艺术爱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量,有特长的教师更加受到学生的欢迎和爱戴,从而真正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丰富自己的心灵,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在占魁学校,是家长和社会把学生交付给了一个特定的教师,所以大大地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增强了教师神圣的使命感和无上的荣誉感。所以在这个小镇上,教师真正成为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由于是学生选定教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得到了肯定和加强,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和默契可以达到最高的境界,最终成为了教育学上最灿烂的篇章。  占魁学校,完全是一个精神的王国。
  三、讨论:教育中的“民主”意味着什么?  这里提出了三份案例。第一份案例是魏书生老师谈他自己做班主任的经验。第二份案例是对魏书生老师的做法的质疑与不信任。第三份案例实际上是以学生的“选择权”是对魏书生老师的“互助”和同学之间的“相互监督”的补充。魏书生老师所倡导的同学之间“互助”和“相互监督”是重要的,但除了“相互监督”之外,“民主”还意味着自由“选择”。如果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民主”的理想就可能落空。  导师制实际上是让每一个教师都承担“班主任”的职责。每一个教师都承担班主任的职责看起来似乎缺乏现实的可能条件:教师少,学生多,教师无法做很多学生的导师。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导师制”常常将“导生制”作为辅助的办法,即培育部分学生,让这些学生作为其他学生的“指导者”。“导师”是由学生自由选择,同样,“导生”也由学生自由选择。如果学生不适应,在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学生可以自由更换他的“导师”或“导生”。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占魁学校的导师制”才显得更有意义。“导师制”及其相关的“导生制”表面上看只是显示为“教师带学生”,相当于“师傅带徒弟”,但是,“导师制”取代“班主任制”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它把选择教师的权利还给了学生。  正因为“选择权”是重要的,与之相关的“自由”也因此而变得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自由与选择二者是连接在一起的,它们休戚与共。如果没有了基本的“自由”时间和“自由”空间,“选择”也就成为虚无。  这样看来,魏书生老师的经验也还是有一些值得慎重考虑的地方:魏书生老师的很多做法是有意义的。他的经验提供了一系列制定班级规范、维护班级纪律的策略和技术。但是,他的管理经验的基本策略实际上隐含在他提出的另一条口号中。这条口号是:“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在这条口号的指令下,学生每天要花几分钟做什么事情,这已经成为铁定的班级与学校纪律。按照这种方式,学生的时间几乎被各种规定的事情瓜分为一小块一小块的碎片。学生的时间被排得满满的了,学生也就几乎没有了选择的自由。  一个好的班级管理者(比如“班主任”),应该让这个班里面每一个孩子是自由的、有活力的,他能够自由地奔腾。尽管学生学习的时候需要安静,但安静本身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活力,有激情,能够奔跑。如果学生已经被教师管得一动不动了,下课也不跑出去玩耍了,这种管理就比较失败。
  第二节
管理的“技巧”  过于追求管理中的“技术主义”是可疑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技术”就不重要。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技术”或“技巧”,这是一个常识。我们没有必要过于依赖“技术”、“技巧”以至于成为“技术主义者”、“机巧主义者”,但是,没有人会否认:管理总是需要必要的“技术”与“技巧”。  一、解释:班主任的管理“技术”  班主任的管理技术主要显示为人与人之间(尤其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技巧与技艺。具体地说,这种技巧与技艺主要涉及一些处理“人事”的技巧与技艺。  班级中的“人事”并不复杂。学生群体中的这些“人事”主要包括学习事件、情绪事件,偶尔也会遇到一些“暴力”事件、“偷窃”事件,等等。作为班主任,常见的问题是:如果学生群体中出现“偷窃”事件怎么办?如果学生与某个教师发生冲突怎么办?如果学生破坏班级规范怎么办?  我们推荐几份案例,这些案例虽然不见得普遍适用,但这些案例至少可以引起相关的思考。  这些案例都是万玮老师的经验。万玮老师是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的数学教师。1973年出生,199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2004年出版《班主任兵法》,万玮老师因此书而迅速成为中国教育界年轻的“知名教师”。在《班主任兵法》这本书中,万玮老师讲述了不少细致的管理故事。
  二、案例  我们推荐三份案例:一是案例“学生哭喊着冲出教室”;二是“怎样对待优秀学生的问题”;三是“怎样处理班级失窃事件”。  案例1:“学生哭喊着冲出教室”  有一次,杨良同学受到同学的围攻,老师到现场后也对杨良同学提出批评。没想到杨良大声喊叫地冲出教室。  班主任让学生把杨良拉回来后说了一段话: [1]  有一点我想请大家考虑,如果全班所有人都批评你,你的感觉是怎样的?你能承受得了吗?大家一定有过这样的体会,如果你去办公室,所有的老师都批评你,你也会难以接受的……。所以,这一次杨良同学虽然犯了错误,跑了出去,但这个错误是可以原谅的,大家说是不是?如果我们欢迎杨良同学回来的话,我们大家就一起鼓掌表明我们的态度。  全班同学鼓掌,在热烈的掌声中,杨良的脸上现出了激动的神色。在接下来的课中,杨良听得特别专注,虽然他没有举手发言,但是从他坚定的目光中我能看出来,他已经被我收服了。
  案例2:“怎样对待优秀学生的问题”  梅兰和菊花是班级里两个成绩非常好的女生,可是这两个人我怎么也喜欢不起来。我发现这两个人太傲慢了。大凡成绩好的学生都会有一点傲气,她们从心底里认为好成绩是自己取得的,而与老师关系不大,因此,即使教师表扬他们,她们也会觉得这是自己应得的,不会很感激老师。反而是那些平时调皮捣蛋的学生,没少挨老师批评,和教师的感情却十分深厚。他们知道自己表现不好,长大之后为自己以前的过错而深感不安,他们是真的感激老师,因此毕业之后也能时常记得回母校看望老师。那些成绩好的学生,甭指望他们毕业之后还能回来看你。  万玮老师“治理”这两个成绩优秀的学生的办法是:  故意冷漠对待,使之孤立。冷漠、孤立之后再给予温暖。于是这样的学生就学会了尊重和感激。说白了就是:先制造痛苦,再出面拯救(电影《教父》里的人笼络人心时,好像也经常用这样的办法。)
  案例3:“怎样处理班级失窃事件”  对班主任来说,班级里发生失窃事件是极为头疼的。对失窃事件的处理也是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巨大考验,稍有不慎,便会陷入尴尬境地。  比较常见的做法是用言语感化。比如说:同学们,今天,某某同学的什么东西丢了,而拿东西的人就在我们当中。在老师的眼中,我们班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最纯洁可爱的。我不相信有人会故意做这样的事情。我想,一定是有人觉得某某同学的东西好玩,就借去玩了,但是后来却忘了还……。言语感化之后,再告诉他们还东西的方式:第一种是规定一个截止时间,在这个时间前希望这位同学来找老师。这个办法比较困难。第二种是让这位同学自己悄悄地把东西放回去。第三种是比较绝的办法:准备一个只开一个小口的大箱子,每名学生在教室外面排队,每个人轮流进去一次。到最后,打开箱子,东西便会在里面。 [1]  万玮老师不用这些老办法,他提供了两个案例:  1.小光的“好译通”被人偷走了。这个“好译通”是他妈妈花2000多元买的。晚自习快结束时,老师宣布:我们班的小光同学丢失了一个很贵重的好译通,这个好译通可能现在还在我们教室里。我们今天晚上要好好地找一下,争取把它找出来。今晚要是不把这个好译通找出来,我们大家都甭想回去睡觉。第一,每个同学先把自己的抽屉和书包找一遍。然后,所有的人到教室外面去排队,由老师和几名班干部在教室里再找一遍。这一步保证好译通会在某个同学的口袋了。第二步,老师再宣布,五分钟后,准备搜身。现在想要上厕所的同学先上厕所。这时候有学生说要去上厕所。老师同意。另一个学生也要去,老师说,等一等,一个个地去,等前面的人回来了,下一个再去。很多学生上厕所之后,突然,有一个从厕所回来的学生大声喊:老师,好译通找到了。在厕所的窗台上。 [2](编者按:但愿那个学生不把好译通扔进茅抗里。)  2.灵灵的80元钱被人偷走了。很多同学说班上的旦旦同学翻过,很多证据表明是旦旦偷了钱。目标已经锁定了,但做老师的不能强迫旦旦承认。于是万玮找旦旦谈话,不问他是否偷了同学的钱,而只问他为什么喜欢翻同学的书包。然后引导他承认他翻过灵灵同学的书包。现在老师不愿意调查是谁拿的钱,也没人说是你拿了灵灵的钱,但是你总该为你做的错事付出一点代价。现在你拿出80元先垫给灵灵,这事就算解决了。你也算是花80元买个教训,以后别再翻别人的书包了。 [3]
  三、讨论:为什么需要管理“技巧”?  万玮的管理技巧大量地借助于“兵法”。以“兵法”来解决班级管理问题也许是不错的办法,一部《孙子兵法》、一部《三国演义》流行几百年而不断受人景仰和关注,本身就说明“兵法”是有魅力的。  不过,如果教师以为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收拾”学生,就是为了让学生“听话”、“服从”、“驯服”,这就难免受人指责和非议。万玮老师在《班主任兵法》这本书虽然特意解释:以“兵家”为主,但辅之以“爱心”,但这本书处处显示为“如何收服学生”、“如何制服学生”、“如何收拾学生”。这是《班主任兵法》这本书留下的隐患和缺憾。有人看了《班主任兵法》之后,写过一篇很有意义的质疑文章:《我们为什么收服学生?》。这篇文章提醒说:“教师绝不是为收服学生而存在的……”。“磨掉学生的棱角再进行打造,这不是现代教育的做法,恰恰是专制社会人(奴)才培养的模式。”  在《班主任兵法》这本书中,我们确实也可以找到类似这样一些话语:“XX彼此以后再见到我时果然毕恭毕敬,谦卑无比。”“他完全恢复了一个普通学生的软弱模样。”“他两手并拢,贴紧裤缝,一副诚惶诚恐谦恭的样子。”从书中的描述来看,万玮老师是把“学生被收服了”视为自己教育的成功。如果我们从教育目的这个角度来看,所得出的结论可能正好与万玮老师完全不同。学生的软弱、谦卑,不是我们的教育要达到目的,也不是达成教育目标所必须的条件。相反,张扬个性,鼓励创新,正是现代教育的题中之义。教师对学生的这种谦卑姿态倒应该保持必要的担忧和警惕,没有必要通过种种手段让学生低下“高贵的头颅”。
  第三节
教师威信  管理的根本精神是“民主”。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主发展,这是管理的核心目的。  但是,无论“民主”管理多么美妙,它总还是需要一些辅助策略或前提条件。如果说“技术”是民主的辅助策略,那么,“教师威信”则可以视为“民主”管理的前提条件。  一、解释:敬畏而喜欢  一个教师在学生那里是否与威信,取决于这个教师是否能够让他的学生敬畏而喜欢这个教师。  教师可以询问自己:我要让学生敬畏我,我做到了吗?如果做到了这一条,紧接着可以询问第二条:我要让我的学生喜欢我,我做到了吗?  学生凭什么敬畏教师?敬畏的原因可能教师的思想魅力,也可能因为教师的人格魅力。  学生凭什么喜欢教师?喜欢的原因可能很简单:这个教师有爱心,他对他的学生好,他的学生就喜欢他,就是这么简单。  我们推荐一些案例,在这些案例中,敬畏与喜欢是两个基本要素。
  二、案例  我们提供三份案例:一是电视剧“大宅门”;二是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三是鲁迅的“藤野先生”。  案例1:影视资源:“大宅门”  在《大宅门》里,有两位有真才实学的“老师”。一位是白景琦的母亲(斯琴高娃主演),另一位是白景琦的老师季宗布(张丰毅主演)。第一天上课,景琦照旧在门上放了一瓶墨汁准备捉弄老师。没想到季老师来到门外并不推门,叫景琦出来。景琦犹犹豫豫地走到门边,不敢推门。季先生一脚踢开门,墨汁全泼到景琦脸上。后来,景琦和老师比赛失败:他用两只手掰不动季先生的一根手指头。再后来,景琦见识了老师对《庄子》的任何一处倒背如流,终于心服口服,听老师管教。季老师的理论是,“听话的未必是好孩子,不听话的长大了也未必没出息”。  那么多家庭教师都被白景琦赶走了,可是季宗布老师却凭借他的“功夫”让白景琦“折服”。中国的“功夫”是双关语,季先生的确是有“功夫”的人,但他的“功夫”不只显示为“武功”,他尚有“文才”,季老师是有实力的人。
  案例2:“爱心与教育”  1999年李镇西老师出版《爱心与教育》(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这本书至今在中小学领域都在发生影响。翻开这本书,有一句话立刻跳出来:  常常有人问我,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我总是不假思索地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这本书里面的很多故事在中小学老师那里流传,下面这则事尤其让人心酸:  安妮是初一下学期从外地转学到班上的。她身材瘦弱,脸色苍白,说话细声细气,学习较差还常请病假。但是,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她爱迟到。我曾把任安妮的母亲请来,问是不是有什么特殊困难。她母亲说,没什么,就是任安妮动作太慢。我多次找任安妮谈心,要她养成雷厉风行的好习惯。但没有看到成效。  那天早晨安妮又迟到了,我让她站在外面。大约5分钟后我怕校长看见,便让她进教室。近来后她走到自己的座位想坐下。我说:“谁让你坐下?再站一会!”  她流泪了,但顺从地站在自己的座位前,并拿出书和大家一起读。  直到早读结束,她总共站了15分钟。  两节课后,安妮来向我请假,说头昏,想回家休息。我很吃惊,问她是不是因为早晨站得久了。她说不是,平时就头昏,是老毛病了。我同意她回家休息。  第二天安妮的母亲来学校请假,说安妮病了,需要一段时间的治疗和休息。这时,我开始感到自己做得有些过分:可能任安妮当时已经病了,可我竟罚她站了那么久。  过了两个星期,安妮的母亲来学校,说安妮的病情比较重,得休学治疗。我在吃惊的同时,内心深处暗暗庆幸自己总算甩掉了一个包袱!  半年之后,安妮返校复学,降到下一个年级学习。在校园遇到我时,她总是羞怯而有礼貌地和我打招呼,喊“李老师好!”  几个月后开始期中考试,那天刚考完最后一科,有学生来告诉我:“李老师,安妮今天早晨……死了……”  我心里一颤,手中刚收上来的一叠试卷跌落在地上。20分钟以后,我和十几个学生赶到殡仪馆。安妮的母亲迎上来,用哭哑了声音对我说:“您这么忙还赶来,感谢您和同学们了!”  我心情沉重地说:“太突然了,根本没想到。”  安妮的母亲说:“安妮6岁就患上了白血病,当时医生说她最多能活3年。为了让她有个宁静美好的生活,我一直没有告诉她,也没有告诉任何人。在许多人的关心下,她奇迹般地活了8年。谢谢您啊,李老师!任安妮在最后几天,还在说她想念李老师,想同学们。她复学后一直不喜欢新的班级,多次说她想回到原来的班级。可是,她就这么……”  这些话让我心如刀绞。在安妮纯真的心灵中,尚不知道她所想念的“李老师”曾为她降到另外一个班而暗暗高兴!。  我忍不住哭起来。这是我参加教育工作至今,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因愧对学生而流泪。  当天晚上,我含泪写下一篇近五千字的文章《你永远14岁——写给安妮》。第二天,我含泪在班上为学生朗读,表达悲痛的哀思和沉重的负罪感。  从那以后,我发誓:决不再对迟到的学生罚站!  很多年过去了,每当听到周围的人称赞我“特别爱学生”、“从不伤学生的自尊心”时,我总是在心里感谢永远14岁的任安妮,因为她那一双怯怯的眼睛时时刻刻都在注视着我……剥夺了学生的尊严,就谈不上任何教育。
  后来李镇西老师的管理经验发生了一些变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 [1]  近几年来,我思考得比较多的,不是所谓的“爱心教育”,而是民主教育。  他认为,爱心不一定包含着民主,而真正的民主必然蕴含着爱心。“民主教育应该是当今中国教育的时代主题。”这意味着班级管理的“法治”代替“人治”  在班主任工作中,李镇西逐渐认识到,过去的班级管理模式实际上是“人治”。因为“人治”,教师很累,学生很苦;因为“人治”,教育不可避免地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因为“人治”,班级成了班主任的影子;因为“人治”,师生关系成了“君臣关系”。使多年来提倡的师生平等互助的新型关系成了一句空话。  于是,从1987年9月乐山一中高90级一班进校开始,李镇西尝试了一种崭新的班级管理模式:“法治”管理。  他和学生们一起制定了《班规》,内容包括“学习纪律”、“寝室纪律”、“清洁卫生”、“体育锻炼”、“值日生”、“班干部”、“班主任”、“其他”共八个部分40条,每一部分中又有若干具体细则,基本上覆盖了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班规》还专门设了“班主任”一项,对班主任订下许多制约规定。《班规》的每一条都写明了执行者,并对执“法”不严者也有明确的惩罚规定。  可见李镇西老师的管理智慧显示为:最初以“爱心与教育”成名,后来以“民主与教育”成家。
  案例3:“鲁迅最敬畏的那个老师”  鲁迅活了一辈子,骂了很多人。直到临终前,鲁迅都建议他的家里人:假如有人和你谈宽容,你不要接近他。在他看来,那些谈论宽容的人都是假情假意的人,他不相信那些人。鲁迅说:对于敌人,我一个人也不宽容。  鲁迅骂过好多人,但他几乎没有骂过一个日本人。鲁迅何以骂了一辈子,但是没有骂过一个日本人?这里面可能有很多原因,至少有一个原因是:他最敬佩的老师藤野先生是日本人。  什么叫教师威信?教师的威信从哪里来?你去看看鲁迅写《藤野先生》,你就知道什么叫做教师威信,你就知道教师的威信从哪里来。  藤野先生估计鲁迅听课比较吃力,就跟鲁迅说:你把你的讲义拿给我看。鲁迅就把他听课笔记交给藤野先生。几天后,他把笔记本拿回来一看,藤野先生在他的笔记本上做了那么多的批注、补充和解释。  你看,现在大学有哪些教师还可以像藤野先生那样给学生的听课笔记做批注、补充和解释?
  三、讨论:怎样做班主任?  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是学校最基本的要素,正如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的要素。对社会来说,如果一个一个的家庭美满了,这个社会就比较美满;对学校来说,如果一个一个的班级有生机了,这个学校就比较有生机。  到目前为止,班主任管理领域至少推出了三个“民间英雄”:一个是魏书生,他的代表作是《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个是李镇西,他的代表作是《爱心与教育》;一个是万玮,他的代表作是《班主任兵法》。  魏书生的管理经验的关键词是“自我管理”与“制度管理”,魏书生本人称之为“民主”和“科学”。李镇西的关键词是“爱心”。万玮的关键词是“计谋”,这个词听起来来有点像“搞阴谋诡计”,但万玮本人称之为“与学生斗智斗勇”。  他们三个人的差异和特色在于他们三个人所秉持的管理精神不太一样。  万玮的管理精神大体是以“兵家”为主,辅之以“在爱的前提下”。尽管万玮老师的做法引起一些非议,但一个年轻的教师,能想那么多的办法成为一个让学生敬畏的班主任,也不容易。  如果说万玮的管理精神显示为“兵家为主”,辅之以“在爱的前提下”,那么,李镇西的管理精神则直接显示为“儒家为主”或者叫做“以爱心为主”,并以“思想”者的魅力辅助之。  儒家讲“爱”,所谓“仁者爱人”。这正是李镇西的管理闪光的地方。但对那些年轻的、新上任的班主任来说,万玮老师的“法家”策略似乎更管用,倒是李镇西老师的“儒家”策略比较困难。李镇西老师的秘密在于,他不只是有“爱心”,更重要的是他这个人是一个“思想”者,他是一个难得的有思想的语文教师。像他这样有思想的语文教师不会太多。尽管近年来推出了上海的黄玉峰、深圳的严凌君、山东的韩军等人一些有思想的语文教师,但这样的教师仍然寥若星辰。所以,李镇西老师的班主任策略虽然比《班主任兵法》更有境界,但也因此而更难模仿。所以我建议:如果要学习班主任的经验,那么,解决紧急的问题可以学“万玮”,解决根本问题应该学“李镇西”。  当然,除了李镇西和万玮之外,还有另外的经验,至少有魏书生的经验。与万玮和李镇西两人不一样,魏书生的管理精神大体显示为以“法家”为主,兼及“道家”。  法家讲究的是“制度”,道家讲究的是“自治”。魏书生的班主任经验虽然也遭受某些人的非议,但最具有现代意义的班主任经验,可能既非万玮的《班主任兵法》,也非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而是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  这是一个很奇特的现象,从时间上看,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最“原始”,属于“早期探索”,但历经周折之后,真正有效的经验,又折回到魏书生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最关键的词语是两个:一是“制度管理”;二是“自我管理”。
  现代课堂管理  目录  一
课堂管理行为的一般原理  二
课堂管理行为的具体操作  三
课堂管理行为的基本技巧  四
实用课堂时间与空间管理行为  五
课堂教学中的节奏控制技巧  六
课堂教学中的情绪控制技巧  七
课堂管理行为的机智运用  八
控制教学偶发事件的技巧
课堂管理行为的一般原理  (一)课堂管理技术。  课堂管理技术,是教师在课堂上用以维持学生合宜行为的措施,是教学技术中最基本、最综合的一项技术。它包括教师试图鼓励学生对课堂任务进行合作和参与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和活动的组织技术。它不仅约束、控制着学生有碍学习的不良行为,而且引导学生从事积极的学习活动,从而增进学习的效果。  我们探讨教师的课堂管理技术,是为了建立一个协调、成功的教师课堂行为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建立和维护课堂秩序,监督学生的行为,保证学生认真听课和辅导学生做功课。  我国传统教学中的课堂管理偏重于纪律,尤其是重“静”。其实,安静不一定是课堂管理的理想追求,因此,不能反对带有一点吵闹的有目的的学习活动。  学生的成绩和情感的结果也应是课堂管理的标准之一。课堂管理标准和学习成果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表明,更好的管理与更大的成绩密切相关,教师在课堂上较差的管理与学生较差的情感相联系,与学生的违纪行为相联系。
  (二)教师课堂常规管理的控制方向  (1)教师对学生的正向估价。教师对学生的正向估价的基本认识有:①学生在课堂上是想学习的。即使那些假装不学习的学生,也存在相当程度的学习愿望;②大多数学生在寻找帮助。教师在课堂上要施行一定量的具体的个别化教育,这样会使学生有求帮助的愿望得到满足;③学生希望公平。教师的课堂不公平往往首先表现在那些成就期望较低的学生身上,教师很少向他们微笑,很少与他们进行眼神交流。他们也很少被提问,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时间较长,他们的回答很少得到表扬。为了实现学生期望的公平,教师有必要在课堂决策上实施补偿原则,以便对害羞的、迟钝的、安静的学生进行一些特殊的保护。要实施宽容的原则,即可以忽略一下特殊儿童的某些反常行为。这样就可以正确估价学生接受管理的积极因素。  (2)教师对学生的负向估价。他们注意的是学生的懒惰散漫,采取一些强加措施。对学生问题随意处理,祸及全班,有的教师甚至追求一种涟漪效应,即当教师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时,扩大影响到其他学生。我国学校教育中一些教师利用的“杀鸡给猴看”的警戒作用,就是想对目睹此种处罚的学生的行为同时进行控制。这种涟漪效应在小学阶段比较有用,到了中学以后,随着学生判断力的提高,对施罚者往往带上自己的看法,施罚者的暴怒会引起其他目睹处罚的学生的反感。如果一个教师受学生的欢迎,威望较高,这种涟漪效应也会发生一定的教育作用。
  (三)师生课堂行为的研究方法  (1)客观观察法。观察教学过程中师生的社会行为。观察时间有长有短。例如英国科研人员年在19所学校58个班对489名目标学生和58名教师分别进行了84,000次和47,000次观察,这种观察相当详细、繁琐,而且强调纯客观性。有人对此提出异议,认为这种看似客观的研究不可能真正了解并解释复杂万端的人类社会行为。  (2)实验研究法。课堂教学中的实验研究难度很大,人为的控制和操作不太可能,偶发因素较多,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有时变得很模糊。不过,人们一致认为,罗森塔和贾可布森于1968 年的实验已证明其可行性,“罗森塔尔效应”为世人所知。我们坚信,师生的社会性行为可以通过实验研究来进行操作和控制,以此来说明各行为变量之间的相关,做出并检验有关的因果关系的假设。  (3)田野研究法。这是英国语言学家、人类学家和教育学者于本世纪70 年代中期联合对课堂教学采取的实地参与、长期观察的方法,以期研究师生在教室中的行为。这是文化人类学方法的移植与借用。经区别于传统的“假设—演绎”的量化方法,是讲求意义理解的质的分析,颇有点解释学那样,通过文本——许多的证据、资料,逐渐理解,寻求这些材料背后的意义。一般它没有预设,尽量避免先入为主的偏见。  总之,教师教学社会学分析是一个崭新课题,有待理论与实证的进一步研究,其研究越深,越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课堂管理行为的基本内容  (1)优化结构。这是现代管理“整分合”(整体结构把握、科学分析、组织综合)在教学管理中创造性的灵活运用。  第一,优化组合结构。教师与学生共处在同一个教学协作系统中,组合便是这个系统的核心。教师与学生属于这个系统中的两个层次,其功能、任务和职责是十分明确的。但教师依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针对学生的差异,又可把教学班众多学生,分为两个以至多个层次。由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知识不仅靠自己的钻研与思考,还需要群体合作进行智力启迪与互补,教师也需要对学生因材施教,因此,学生学习群体组合结构必须是灵活的。学生可以同桌相邻组合,即以邻座同学之间组合进行课堂中的充分议论,协同完成实验与作业等;可以“学科座位”组合,即上某一学科课时,按某学科的学生学习水平和实际,另行组合,可以实行“小先生”或“小助手”制,即让学生中的学习带头人,主持或协助教师负责某项学习活动等,有的学校从学生的智力水平和个性特长的实际出发,实施“个性化分层”教学,将某些课程分为A、B、C 三个层次,对每一层次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__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自到其中一个层次的教学班上课等等。教师灵活运用多种组合结构,通过多种分工协作充分发挥群体作用,有效地使教与学密切结合,促使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二,优化课堂结构。课堂结构是指教学环节及其进行顺序和时间分配,它是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宏观管理。如习题课的教学采用“引入—探究—强化—拓宽”四个环节组织教学;概念课采用“引入概念—建立概念—运用概念—巩固概念”四个环节组织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课,采用一个概念的形式、一个定理的判断、一篇范文的剖析、一道例题的分析,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演泽的方法,运用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法来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学法”课采用具体到抽象,先感知后概括,经由感知—理解—巩固—吸收运用的过程,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等等。这样使整个课分为相连的几个环节,把握好这几个环节,就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满完成。
  (2)运用激励机制。从学生心理过程来看,学习活动主要依靠学生内在动力的驱使,但外在动力机制也是不容忽视的动力因素。激励机制就是将外在动力因素激发甚至转化为内在动力因素,抓住了激励机制也就从根本上抓住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教师在进行教学管理时,采用何种方法方式,在什么时机运用激励机制是教学管理艺术的重要方面。如引发“兴奋点”。要善于抓住学习内容本身的新、奇、美、妙、趣,直接引发学生学习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思想内容,把教育内容主动、适度、潜移默化于教学过程中,激发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运用介绍知识的实际应用,举行讲座,进行模拟生产实验,实地参观,参加社会实践调查等方法,引发学生的兴趣。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起点,要分别为他们设置近期目标,激起他们的  信心,使他们感到有力量去实现目标,使学习处于兴奋状态;又如捕捉“闪点光”。特别是后进生,即使只有一丝闪光,也都应该给予热情肯定,仔细洞察他们的点滴进步,用“差中找好”、“错中找对”的辩证艺术,调整他们的心态,排除心理障碍,激励他们变自卑为自信,变自负为自强,变落后为先进。再如把握“分化点”。随着教材的“分化点”的出现,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状况会有较大变化,一些学生的思维方式、理解能力会出现障碍,思想情绪会发生波动,学习上会产生“困惑”。教师要善于体察分析,及时进行思想、心理、认知方面的疏导,加强个别辅导,更多的采用体态激励、情感激励、激励他们提高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对集体的激励,除了形成正确舆论导向和榜样促后进之外,还可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抢答、笔练、板演等方式,适时组织班组之间进行单项或多项的学习竞赛。集体中的意见分歧与方法上差异最易于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情绪,集体成功的快乐具有巨大的情绪力量,激励集体中每个学生奋发向上。
  (3)科学运筹时间。科学运筹时间的艺术是指教师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通过合理安排,有效地支配教和学的时间,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的一种教学管理艺术。就课堂教学而言,要解决好教学时间限定性与课本知识容量丰富性的矛盾、知识的积累与能力形成之间的矛盾,就必须提高时间的利用率使每个学生都保持学习的高效率,其方法是较多的。一是对教材的再处理与再创造,因为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做适当有效的调整,使教材化而用之,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二是把握知识的生长点,采用新旧知识最佳衔接、交叉、渗透等方法,尽快扩大学习的效果,对“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等各个环节要规定时限,不仅要安排教师的教的时间,更要安排好学生的学的时间,以及双边交互的时间,明确教师做什么,学生该做什么;学生该做什么的时候,教师该做什么,并注意还要给差生学习留有一定的弹性时间,使课堂教学保持一定的教学节奏;三是采用“隐性”复式教学,为了在有限时间内向不同水平的学生传授足够的信息,科学地分配信息,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避免明显安排优生与差生的不同学习要求带来的心理不平衡,可参照复式教学的做法,让教师心中有数,不让学生识破,这种因材施教,即“隐性”复式。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互不影响的学习任务。如让一部分学生做实验,一部分学生安排做测验,或一部分学生练习,也可以同桌两位学生独立做不同的作业等等,这样可节省时间而各有所得。  要科学运筹时间,还要了解学生心理活动规律,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每周星期二、三、四、五和每天的第一、二、三节课,通常是师生精力最旺盛的时间,而每节课的前半小时,又是最有效的时间。因此,要为每一堂课设计一个精彩的开头,在有效时间内突出解决好每一课的重点和难点,力求有一个坚实的课的中部,形成课堂教学的合理的、自然的节奏,使各个部分内容自然衔接,环环紧扣,并留有一个饶有回味的结尾。教师还要对其他教师任课计划,特别是相领日期和相邻课时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如前后课时有无测验或练习、体育或技能课等情况,教师应视学生的情绪,在教学安排上做适当的调整。
  (4)教学机智。教学机智就是教师在教学管理中,表现随机决断才能和应变能力的典型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当遇到偶然因素或特殊的情境,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或顺序时,就要机智果断地临时改变原定的方案。如做演示实验,万一出了差错,就要从容应变,不仅要从正面强调实验的正确结果,还要分析产生差错原因,导出修改的方案,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从心理学观点来分析,教学机智又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一种主要心理能力,而教师对学生积极的情感的投射则是这一心理能力的显著特性。在教学过程中,促使知识信息的传递、反馈与师生情感的交流融汇,让学生愉快、轻快、自信地学习,这种和谐结合也是教师教学机智的美妙之处。例如当学生遇到难题而困惑时,教师亲切的微笑或轻轻一声“再试试”,“你会成功的”所给予学生的力量,常会使问题迎刃而解。  (5)和睦的师生关系。由于教学管理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必然存在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处理和协调好这些关系是教学管理艺术的又一重要方面。在人际关系中,最主要的是师生关系,师生情感是教学管理中的重要因素。
课堂管理行为的具体操作  (一)课堂管理行为的六种类型  (1)放任型。这种管理类型的教师意识淡薄,工作责任心较差,他们在课堂上表现为只顾讲课、不顾效果、放任自流,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漠不关心,也没有积极的课堂管理要求。学生表面上乐得自在,实际上求知需要得不到满足,往往产生对教师的不尊重。在放任管理的课上,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热情低,教学效果很差。  (2)独断型。这种管理类型的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要求严厉,但这种要求往往只根据教师个人的主观好恶确定,忽视学生的具体实际和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在独断型管理的课堂上,学生的意见得不到充分发表,且学生往往有一种紧张感、压抑感,容易导致课堂管理的形式主义倾向,教学效果一致。  (3)民主型。这种管理类型的教师在课堂管理活动中,积极、认真、宽严适度,善于通过恰当的启发与指导,保证课堂管理的有效性,课堂管理的各种具体措施,考虑到班级的具体情况,学生对这样的教师既亲又敬。在民主型管理的课堂上,学生学得主动愉快,课堂教学效率高。  (4)情感型。教师对学生充满爱的情感可达到不管而管的效应。他(她)一走进课堂时,目光中就闪烁着从内心流溢出对学生的喜爱,教学时语音和表情是那么亲切,并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常常从内心发出对学生的赞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受到激发。也许在离下课不久有个别学生不知不觉地搞起小动作,教师也许只是微微地“嗯”了一声,当这位学生注意到教师后,教师还是带着那种甜蜜的微笑,向那位学生眯了眯眼睛,这位学生红了脸又专心上课了,直到下课。如果从教学的各种技术方面去分析,也许并没有什么独特之处,然而,谁都会深深感到这节课还是存在着一种显著的特征,就是师生之间自始至终洋溢着那种温暖、亲切、喜爱、融洽的感情。从这样的课堂教学中,谁还会在课堂上有意去违反纪律呢?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都具有浓厚的感情,不仅促进了课堂管理,而且对教育教学具有强烈的推动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  (5)理智型。运用这一管理方式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非常明确具体,对每一教学过程都安排得科学、严谨、有条不紊,并能采用相宜的教学方法,在什么时候讲述、什么时候板书、什么时候该让学生自己思考、什么时候练习等都安排得非常妥贴,一环紧扣一环。同时,善于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反馈(表情、态度、问答、练习等)调整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并掌握好教学进程。总之,这种管理体现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高超的技能技巧,以及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学生的学习活动完全在教师的把握之中,认真专注地紧跟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并敬佩自己的老师,课堂气氛显得较为庄重、严肃。  (6)兴趣性。这是指教师善于运用高超的艺术化教学,以激发学生高涨的兴趣和进行美感陶冶来进行课堂管理。高超的艺术化教学表现在教师用形象的语言、从容的教态、精美的板书和多变的教学节奏,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把教学内容鲜明、生动、有趣地表述出来,并能从审美角度对教学进行处理,使之具有美感,学生能在课中得到美的享受。当教师开始上课时,往往采用新颖、别致而富有吸引力的“导语”“故事”“例子”等来展开教学,从一开始就让学生觉得有趣,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其后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表现在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而主要表现在教学语言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上以及节奏感上,从而完全把学生吸引住,达到课堂管理的目的。
  (二)课堂管理行为的三条基本原则  (1)目标原则。课堂管理应当有正确而明晰的目标,它向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最终指向教学目标。为了有效地贯彻目标原则,教师在课堂上应当运用恰当的方式,使全体同学明了每堂课的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都能明确共同努力和前进的方向。目标本身具有管理功能,直接影响和制约师生的课堂活动,能起积极的导向作用。并且,目标使学生成为积极的管理者和参与者,对于发挥学生自觉的求知热情,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也具有积极意义。作为课堂管理者的教师,课堂上所实施的一切管理措施,包括组织、协调、激励、评价等,都应当努力服务于设定的教学目标;课堂管理的成败得失,也应当以教学目标的实现作为衡量的依据。有的教师忽视教学目标对课堂管理的制约作用,片面追求课堂管理的表面现象,如过分强调安静的气氛、一律的坐姿、划一的行为等等,而当这些管理要求脱离了教学目标之后,却可能成为窒息学生学习积极性、抑制思维的不良影响因素。实际上教师在课堂管理中主动激发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各种内外“冲突”,比如分歧、争论等,或适度允许一些“出格”行为表现的存在,不仅不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成功进行,而且会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只有在目标原则的指导下,才能避免课堂管理的形式主义,创造出真正优化的课堂管理。  (2)激励原则。就是在课堂管理时,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热情。贯彻激励原则,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努力创设和谐的教学气氛,创造有利学生思维、有利教学顺利进行的民主空气,而不应把学生课堂上的紧张与畏惧看做管理能力强的表现。激励原则还要求教师在课堂管理中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主动发问、质询和讨论,让学生思维流程中的浪花不断跳跃激荡;那种把课堂管理看成是教师一统天下,不让学生的思维越雷池半步的做法,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当然,贯彻激励原则并不排除严格要求和必要的批评。有说服力的批评其实也是对学生的激励。我们应当正确运用激励手段,强化课堂管理,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进行课堂学习。  (3)反馈原则。运有信息反馈原理,对课堂管理进行主动而自觉的调节和修正,是反馈原则的基本思想。课堂管理的具体要求和措施只有建立在班级学生思想、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这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备课过程中,认真调查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分析研究必要的管理对策。我们发现在一般的备课过程中,对课堂管理的设计是普遍忽视的,致使作为必须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来就收徒弟打一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