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身体有哪些变化,情绪会发生哪些变化,人际关系的沟通技巧会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方式吗

情绪(情绪的心理学内容)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泰山精神大致可归纳为五个方面: “会凌绝顶”的攀登意志;“重如泰山”的价值取向;“不让土壤”的博大胸怀;“捧日擎天”的光明追求;“国泰民安”的美好寄托。大观峰上有清人题勒“与国咸宁”、“与国同安”、“斯山之固,国家柱石”,丈人峰上有当代日本书家(柳田泰云)书刻“国泰民安”,都正切中泰山文化的这一精髓。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13:38:45&)
110224字(1405/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内容有那些类别?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内容有那些类别?
健康咨询描述:
我家孩子不知道是青春期到了还是怎么回事,每次都跟我们对着干,还振振有词,叛逆地厉害,还喜欢做些出人意料的事情,我很想知道青少年心理健康到底包括哪些东西呢?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青少年心理健康包括那些?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山东省青州荣军医院&&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擅长: 偏执性精神病,更年期综合症,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你好,根据描述,男孩12岁开始就进入青春期,小时候大人打压孩子太多,青春期,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使孩子有独立自主的权利,但经济上还得依赖父母,矛盾的心理,大人改变沟通方式,和孩子做朋友,大人有同理心,学会倾听和闭嘴,相信孩子,肯定孩子,多鼓励和支持。
大村中心小学&&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擅长: 中小学生厌学,人际关系,家庭矛盾,考试焦虑等常见的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孩子到了青春期都有点叛逆,这个期间家长要做正确的引导。不要指责孩子,批评的太多,他就更容易叛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身体和情绪上要协调,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人际关系协调好,有幸福感。生活中有目标。所以说你要让孩子树立一个目标,然后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你好,青少年的心里健康一般内容分别有,第一位的品质是happiness,就是幸福感。第二种品质是和谐,是内心的和谐。第三种品质是自尊感。第四种品质是个人的成熟,是指在处理自己的问题,人际关系,环境的要求,工作的要求,处理家庭、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的时候能够非常得体。第五种品质是人格的完整。第六种品质是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第七个种品质是有效地适应环境。第八种品质是在环境中保持独立。 &&&&&&以上是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内容有那些类别?”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你好,青少年心理健康包括以下几个类别:一、早恋包括第一种,爱慕型第二种,好奇型第三种,模仿型第四种,从众型第五种,愉悦型第六种,补偿性第七种,逆反型第八种,病理型。二、网瘾。三、社交恐惧,社交恐怖症主要可以分成两类:(1)一般社交恐怖症(2)特殊社交恐怖症。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1、具有充分的适应力;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4、不脱离现实环境;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参考价格:23.4
参考价格:8.9
参考价格:11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调节血脂、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
参考价格:¥296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提问
非医学类咨询
违背伦理道德
其他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回复
违背伦理道德
复制粘贴内容
常识性错误
其他投诉理由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一 : 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摘 要]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农村留守儿童成为一个需要多方关注的群体。由于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淡薄、学校教育措施不到位、社会对教育的关注不够等原因,留守儿童出现许多成长问题,诸如学习成绩落后、心理健康存在偏差、道德行为失范、安全保障不到位等。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建设关爱留守儿童场所,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二是健全留守儿童制度管理,保障留守儿童校内安全和校外安全;三是打造社会、学校、家庭三方教育合力,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共享教育成果。“www.61k.com”[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对策;成长问题随着社会的深入发展,农村大量务工人员进入城市谋求生存,致使农村出现大量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如何管理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关爱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不容忽视的课题。一、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现状笔者根据对学校周边留守儿童的走访,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存在以下方面的成长问题:(1)学习成绩落后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家庭生活负担加重,绝大部分留守儿童成了家庭劳动力之一,是爷爷奶奶等监护人日常生活、劳动的助手。劳动占用了留守儿童大部分的休闲时间,自然对其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譬如不能按时完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以及作业等,学习成绩普遍处于班级中下等水平。(2)心理健康存在偏差长期与父母分居两地,生活上得不到正常的照顾,情感上也得不到应有的关爱与呵护,致使留守儿童内心情感压抑,不愿意与外界接触,对外界产生抵触情绪,出现性格孤僻、情感自闭的不良性格特征,情况严重者会产生消极情绪甚至逆反心理。另一种情况是父母离异的留守儿童,他们内心孤独,出现心理失衡,对学习及班级活动毫无兴趣,不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不参与集体活动,对生活缺乏耐心与爱心,这类儿童较一般的留守儿童更需要教育工作者加以关注。(3)道德行为失范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或代养人只负责孩子的物质生活,只要孩子吃得饱、穿得暖,他们就认为自己尽到了应有的责任,很少去关注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缺失亲情,加上教育管理的不到位,留守儿童养成了懒散的生活习惯,出现不讲卫生、乱花钱、顶撞祖辈、不服管理、说谎骗人等不良行为。在校内则表现为与班级同学关系不和,对教师的管教爱理不理,与同学有了矛盾,不通过协商处理、上报班主任等正常调节渠道,而是通过自我行为聚众赌气斗殴,道德行为失范。(4)安全保障不到位缺乏父母监管儿童的安全,加上监护人和代养人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意识不强、监护不力,导致留守儿童的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特别是在双休、寒暑假期间,学生脱离了学校管理回到家中,由于监护人忙于日常劳动,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需要以及学习需求,极易形成管理盲区,存在着较大安全隐患甚至出现安全事故。二、留守儿童出现成长问题的原因分析对上述留守儿童存在的成长问题进行归类分析,不难发现,留守儿童出现成长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淡薄父母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对孩子行为、心理健康、道德观念与智力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尤为淡薄,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监护人和代养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就笔者所在学校留守儿童监护人及代养人而言,绝大部分是爷爷奶奶、外祖父外祖母,他们一方面文化程度不高,缺乏家庭教育常识,只关心孩子的衣食起居,难以完成对孩子的学习的辅导以及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又过分溺爱孩子,造成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二是父母与留守子女缺乏亲情交流,对孩子的成长放任自流,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无法对孩子进行精神上的鼓励、鞭策与开导;三是留守儿童的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取决于学校和老师,因此大多数时候监护人与代养人对孩子的学习行为及道德习惯不闻不问。(2)学校的教育措施不到位调查发现,近年来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其子女就近入学,学校的教学压力大大增加,出现学生人数多、班额大的现象。教学任务繁重,而教师的精力有限,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难以做到个案观察、个案分析和个案辅导,很难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无法有针对性地给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环境。而家长恰恰看不到学校教育的缺陷所在,以为依赖学校教育和教师教育就行了,导致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位,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难以有效进行,不能将学生在校表现与家庭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了解甚少,虽然通过家访等渠道与监护人及代养人签订了家校沟通手册,但家访只见学生、不见监护人的情况屡屡出现,家校合作难以实现。(3)社会对教育的关注不够随着人们经济观念的改变,城乡生活发生巨大变化,人们在思想深处把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校园周边网吧、歌厅等娱乐场所大量出现,给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这一管理失范的群体带来严重的行为影响和心理干扰。校外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使学生形成了对社会的畸形认识,让他们只看到社会发展的某一个方面,看不到人生成长的全部。三、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策略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分析,笔者以为,要有效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建设留守儿童关爱场所各级政府要下大力气、出硬政策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出台有利于外出打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优惠政策,创造条件在农村兴建&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建设&爱心话吧&&爱心书屋&&爱心聊天室&等关爱场所,为留守儿童免费开放,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相关释疑解答活动,聘请专业人员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咨询,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记录档案袋。同时,建立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通话快捷地点,不定期让留守儿童与父母进行情感交流,让留守儿童的情感得到有效的倾诉与分享。(2)健全留守儿童制度管理加强对学校的教学、生活、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对留守儿童采取寄宿制管理。针对因特殊情况不能寄宿的留守儿童,学校对其实行跟踪管理。尤其是在城区无住房、租住他人房间的留守儿童,学校要联合当地派出所,与房东和学生监护人签订&四方责任书&,明确各自的管理职责,细化分工,对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进行有效监管,加强双休和寒暑假期间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从而解除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增强留守儿童的生活信心和学习信心。(3)打造社会、学校、家庭三方教育合力教育不是单方面做好就行了,而是一个综合施教的过程。因此,多方参与,共同行动,形成社会引导、学校管理、家庭配合的有效教育网络,是加强对留守儿童成长管理的关键。社会方面,以政府为龙头发挥宣传引领、经费保障的作用,为留守儿童提供强有力的活动场所保证;学校方面,以班主任为核心,构建留守儿童教育团队,集思广益,积累教育管理经验,为留守儿童教育发展提供知识、爱心呵护和安全保障;家庭方面,以监护人或代养人为负责人,为留守儿童提供生活保障,同时给予亲情关怀,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安全。只有这样,留守儿童才不会是孤独的群体,才能够和其他孩子一样共享教育成果。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二 : 青少年儿童问题行为及应对(一稿)青少年儿童问题行为及应对(一稿)--南平市电视台教育频道青少年心理卫生讲座之十五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2011年4月12日第一部分、什么是青少年问题行为各位家长朋友,青少年朋友,你们好!上次,我们讲了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应对,本期我们讲青少年问题行为的表现及应对。这是一个系列讲座,还包括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障碍,青少年积极心理的培养等。问题行为的概念关于问题行为的本质,一是问题行为不同于成年人行为。它多出现于儿童和青少年中,是个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二是儿童的问题行为不同于犯罪行为。犯罪行为是违反法律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和破坏性,通常需要法律制裁,而问题行为需要的是成人的教育来解决。三是问题行为不同于变态行为。行为的变态与常态,是从医学角度来考虑的,变态行为在临床上具有明显的病理症状,往往需要医疗手段来解决,问题行为远没有那么严重,至多处于变态行为发展的初期。当然,行为作为一个连续体,问题行为与犯罪行为和变态行为之间并没有清楚的界限。四是问题行为儿童不同于后进生,前者主要是针对儿童的某一种行为而言的,是儿童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并普遍存在于儿童中;后者仅仅针对个别学生或少数儿童而言。除了后进生有问题行为之外,优秀生有时也可能发生问题行为。而问题儿童则是对儿童的一种总体评价,他们往往有较多的问题行为。儿童问题行为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的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即虽然偏离常态但偏离程度较轻的行为。这些行为问题如得不到及时纠正,任由其发展就有可能形成心理缺陷甚至心理障碍。问题行为又叫做行为问题、不良行为、行为异常、偏差行为,它们还是有程度、纠正者、发生频率是不同的。“问题行为”和“问题儿童”也是不同的。比如问题行为可以存在于差生身上,也可以存在于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身上。关于问题行为与差生的关系需要辩证地看待,差生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狭义的差生仅指学业成就较低的学生,他并不表现出问题行为或是表现出较少的问题行为。广义的差生则指“问题儿童”,他们不仅表现出学业成就不良,而且在道德行为、价值观和人生观等多个面综合表现出不良、不妥,甚至是坏的特征,在他的身上则通常表现出更多或是程度更为严重的问题行为。问题行为包含了三层含义一是问题行为对自己和他人产生不利影响。二是问题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而不被人们所接受。三是问题行为或轻度或重度地偏离于同龄人的正常行为。问题行为的分类一是学业适应问题:成绩不理想而非由智力因素所造成,往往兼具有情绪上的困扰和行为上的问题。表现为学习困难、注意力异乎寻常不集中、过度活动、控制自己的能力差往往影响课堂秩序。还有考试作弊、不做功课、粗心大意、偷懒、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低成就。这些学业问题多发生于小学阶段,尤其是初入学儿童中,大多数属于从学龄前期向学龄期过渡中的暂时性学业适应不良。二是情绪等非社会行为问题:表现为情绪不稳、自控力差、反应不适度、不合作、焦虑、孤僻、抑郁、疑病、过分任性、过分冲动、过分依赖、做白日梦、焦虑反应、自恋、自杀行为和人际关系不适应等。三是品德或反社会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偷窃、经常打架、骂人、经常说谎、拒绝上学、逃学、离家出走、攻击行为、破坏行为、不合作、反抗、不守规律、捣乱、伤害等,往往是男生多于女生。四是顽固性不良习惯:多与性格发展上的不健全有关。主要表现为吸食拇指、咬指甲、肌肉抽搐、口吃、偏食、尿床、烟瘾、酒瘾、药瘾、性不良适应及其他一些不良习惯。(案例:小陈是一个初中生,他是因为父亲反复进行没有必要的检查,得了强迫症,在我这里心理咨询,才认识我的。他也向我求助,他就是从小喜欢咬指甲,右手指甲咬得只剩一点点,非常难看。上课咬,平时咬,做作业咬,就是睡觉前也需要咬,才能睡好。他也曾经用苦药涂上治疗,没有用。没有少受神经症的父亲辱骂,责怪,越是批评,越是严重。他其实自己也是非常烦恼,希望解决。)五是青春期问题,常发生在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如吸烟、吸毒、酗酒、少女怀孕、家庭暴力、出走、自杀等。此外,问题行为的表现形式是复杂多样的,有些具体的行为表现很难严格归入某一个类别中去,也就是说任何分类都难以涵盖所有具体的问题行为。根据调查儿童中具有问题行为者比例高达30%。青少年问题行为是怎样形成的呢?第一:学生自身方面。他们缺乏科学、远大的理想;组织、纪律观念淡薄,行为没有约束;自我抑制力差,易受外界消极因素的影响;对人、对事缺乏客观、全面的认识,遇事好冲动;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没有兴趣。第二:家庭方面。一是家长的过分溺爱,对孩子百依百顺,一旦家长满足不了孩子的要求时,孩子就会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来达到其目的。二是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不能针对孩子的过错因势利导,而是一味的以“训、骂、打“解决问题,结果不但不能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反而会造成其严重的逆反心理。三是家庭教育与孩子成长严重脱节,让孩子放任自流,单亲家庭或父母与孩子不在一起生活的家庭,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或出现的问题行为不能得到家长的及时、正确的指导和纠正,以致造成孩子问题行为的频繁发生;父母感情不和睦等,容易使子女产生焦虑、恐惧、沮丧、怨恨的心理,从而产生反抗违规的行为;父母有不良习惯和嗜好;隔代教育的孩子等。第三,学校方面。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味追求高分数、升学率,忽视了对有问题行为的学生的人格培养,忽略了对学生的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一是竞争激烈:分数主义、升学主义、能力分班之弊病等,多数学生生活在焦虑紧张之中。二是课外活动功能不强:没有适当和足够的课外休闲活动,活动场所也缺乏,使学生过多精力无处宣泄,造成三五成群,闲荡冲突,惹事生非。三是学校心理辅导功能未能有效发挥或教师处理学生冲突事件不够圆满妥协妥当。四是师生关系日渐淡薄:师生关系疏远、沟通不足。导致教师无法有效地实施辅导,而学生的困扰也无处倾诉。五是同伴团体的影响:结交品行较差的同伴,受到不良影响。(案例:小张是一个高中生,有一些时间,情绪特别低落,学习成绩也是一落千丈,每天弹着他自己喜欢的吉他,非常苦闷,情况严重情况,甚至想自杀。他的父亲带来心理咨询,我详细了解情况以后才知道,他在学校受到老师的不公正的对待,甚至惩罚。他父亲知道这些情况以后,十分惊讶,去学校了解情况以后,才知道。小张的老师是一个刚刚毕业不久的年轻女老师,老师最近失恋了,感情遇到巨大挫折,非常郁闷。她竟然把这样的负面情绪,带到班级,指向了小张,使小张出现问题行为。)第四,社会方面。文化市场管理不善,不健康的报刊、杂志、音像制品毒害了青少年学生;吃喝、赌博等社会不良风气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结交不良友伴,或受不良组织帮派的牵累;进出不正当场所而沉溺于不当的娱乐;暴力、色情及其他不正当观念和行为的过度渲染,使学生容易受到引诱竞相学习。大约有59%的心理咨询师采用行为矫正来处理儿童问题行为。在实际生活中,不管是父母,还是教师,在处理儿童问题行为时,也大都有意无意地采用了行为矫正。   儿童问题行为的干预  儿童的问题行为必须引起社会的重视,尤其是教师和家长更应把纠正儿童的问题行为作为己任,不要消极地等待儿童问题行为自动消失,而应积极主动地关心儿童,分析原因,在此基础上,对症下药:  一是行为干预法  行为干预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消除或者显著地减少某些经常出现的不受欢迎的行为。它的原理是人的行为绝大多数是后天习得的,而行为从偶然发生到最终形成的重要条件,是行为结果得到强化的结果,如果某个行为发生后得到了奖励性的刺激,那么这一行为在以后的发生率就会大大提高。反之,如果在这种行为发生后得到一个惩罚性刺激,那么该行为在以后的发生率就会降低,甚至消失。既然任何一种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就可以采取恰当的方式强化正性行为,消除不良行为。干预阶段:一是选择所要矫正的靶行为即治疗目标,如儿童注意力分散,小动作过多,某些冲动行为等。二确立所要达到的“新”目标先从简单、容易的程度开始,一步步慢慢进行,不可操之过急。三是强化,新的目标行为建立以后,为使新的可接受行为能保持下去,要进行适当强化。四是强化物的选择:所给强化物要明确,让问题行为儿童能心领神会,明确理解。具体的行为干预技术有:链锁技术、渐隐技术、行为强化、消退技术、反应代价、过矫正、厌恶刺激法、负性活动练习、塑造技术、模仿技术、惩罚技术、刺激控制等技术。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使用。如消退技术就是对某个行为出现后不再给予任何强化,从而降低该行为的发生率或使其不发生的一种行为干预方法。消退的原理是,如果由于强化而使某特定行为得以发生或发生率得以提高的话,那么完全停止给予这样的强化就可以降低该行为的发生率或使其不再发生。因为学生的问题行为往往是在他周围的人不知不觉地强化下形成并变得根深蒂固的。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大部分人都习惯于对别人的有些异常的行为给予过分的注意。这种注意客观上是一种奖励,使得异常行为得到了强化。(案例:小强是一个独生子,也是一个非常倔强的孩子,在与父母博弈中,父母总是失败、屈服,小小的孩子把父母欺负得无可奈何。他感到不满意时,想需要买东西时,如果不能满足,就在地上打滚,或把头往墙上撞。当他这样做时,其父母赶紧跑过去把他抱住,并答应满足他的要求。于是这个孩子的打滚或撞头的行为就巩固下来。苦闷的对面来到我这里心理咨询,我就采取了消退技术,当孩子打滚或撞头时,人们应不予理睬,而且佯作毫无所知。而当他不打滚或撞头时,却给他必要的注意和关怀,如抚摸、逗乐等。那么打滚或撞头的频率就可能逐渐降到零,小强的不良习惯就逐步消失了。)在学校里,有的学生经常用恶作剧,引起他人哄堂大笑而获得满足。假如他精心设计的恶作剧根本没有任何反响,那么他是不会继续那种徒劳的事情的。  二是认知干预法  认知干预认为,认知是客观条件或外部刺激与个体情感和行为的中介因素,是造成个体情感和行为等诸多心理及行为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要解决心理及行为问题就必须以个体的认知,主要是认知方面的偏差和失调为干预的对象和切入口。主要使用在青少年,他们的认知水平比儿童要高。  一是问题行为的重新界定法。即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问题行为做一种新的界定,把某种往常认为是消极的、不合情理的行为,重新定为积极的、合乎一定情理的行为。如有多动症的儿童,在参加课外活动时将其爱动的行为界定为主动积极参与活动的行为,并将儿童看作是活泼开朗的性格。二是积极理解问题行为儿童动机法。即对儿童的行为动机想像为并非受到某种不好的、甚至很坏的动机的支配,而是受到正确良好的动机所支配。三是正面理解行为结果法。所谓正面理解行为结果是指对儿童的行为要从积极方面去发现,而不是仅仅着眼于所造成的消极后果,研究它所产生的结果功能。四是行为表现规定法。即允许儿童的问题行为继续存在,但不能再继续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做,必须遵循规定的方式表现行为。五是积极行为评价法。教师选择问题行为儿童身上能进行积极评价的行为、特征进行积极评价,在儿童没有表现出问题行为的情景下继续对儿童进行积极评价,通过改善师生关系来间接地达到纠正儿童问题行为的目的。六是转移视线法。即不再单纯注意儿童所表现出的问题行为,把注意力从不能接受的问题行为转移到导致儿童产生这些问题行为的因素上,通过改变相关因素来促进问题行为的变化。  三是感觉统合训练法  感觉统合训练技术的特点是让儿童感觉活动如同游戏,儿童通过自己喜好的游戏活动,使其积郁已久的紧张、攻击、挫折、恐怖、不满等消极情绪得到充分表达,由此儿童也就学会了如何控制和疏导自己的情绪,怎样适合时宜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消极的情绪一旦被宣泄,儿童就有了充分发现自我的良好心境,进而实现自我发展。南平市妇幼保健院就有开展,这里我就不详细讲了。  四是家庭治疗  是指整个家庭为对象而实施的心理治疗,它认为一个家庭成员的心理问题、行为问题或某个症状的出现与家庭交往模式、家庭结构有很大关系,治疗时应对围绕症状的家庭交往模式及家庭结构作改变来表达到改变家庭成员心理问题、行为问题的症状的目的。所以我们常常说,问题行为的儿童,一定有一个问题问题或者问题家庭教育。  个人的行为影响系统,而系统也影响个人,要改变某种病态的现象或行为,不能单从治疗个别成员着手,而应以家庭系统为其对象,通过改善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养育态度以及家庭主要矛盾,建立健康的家庭从而使个别成员所表现的行为问题或心理问题趋向健康发展。(案例:小石出现了儿童常见的偏食行为,只吃素菜,不吃肉类,有时候只是干吃饭,干脆什么菜也不吃,他的家庭条件还是不错,父母和爷爷奶奶非常着急,因为小石非常瘦,差不多营养不良了。我心理咨询发现问题的根源往往存在于家庭,他的喂养方式不当,过去父母对他爱吃的食物,他开始还是喜欢吃肉,结果让他天天吃、顿顿吃,时间长了孩子就吃腻了,以后看到这种食物就作呕。另外,小石的妈妈,也是一个喜欢在吃饭时好议论,骂人,也是挑剔饭菜质量并有偏食行为。奶奶还是一个佛教徒,天天吃斋,从不吃荤。这样,在家庭中就为小石埋下了偏食行为的根源。探寻到根源后,我就针对幼儿偏食行为进行矫正,更重要的是要改变其家庭系统,即改变父母喂养方式及家庭成员本身的不良饮食习惯,从根本上去除导致问题行为产生的根源,半年以后,小石的偏食就明显改善了。)矫正问题行为过程中的具体措施第一是家庭方面:家长要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家长要经常与孩子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向,针对孩子的问题行为,要充分发扬民主,使孩子真正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心悦诚服的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家长要为孩子创造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针对孩子的问题行为,要循循善诱,使家庭成为孩子塑造健康人格的乐园,禁止采取简单打骂粗暴方式解决问题,这样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往往使问题更加严重复杂。第二是学校方面:,利用一切有效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纪律和法制观念教育,使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二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举办演讲赛,书法比赛,体操比赛,“向不文明行为告别”的签字活动,评选“校园十佳文明用语”等活动,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有充分施展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培养他们团结友爱的品格和集体主义情感,同时愉悦他们的身心,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减少其问题行为的发生。三学校要做好“一会”、“二访”、“三挂钩”的工作。“一会”即学校要定期召开家长会;“二访”即教师家访,家长校访;通过“一会”、“二访”,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行为及时沟通,及时矫正。“三挂钩”即学校与主管部门、派出所要经常联系,及时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良好的教育使学生的问题行为及时得到矫正。第三是社会方面:一要加大力度整治文化市场,清理文化垃圾,让健康、文明、科学的内容,成为学生生活的主旋律,以减少学生问题行为的诱发因素。二要把遏制社会不良风气真正纳入法制化轨道,狠刹吃、喝、赌等歪风,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环境。第四是学生自身方面:一要从思想上有意识的去接触一些健康、文明的人和事,比如: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感受时代的脉搏,接受文化的熏陶。二从行动上要制定出相应的计划、措施来改掉自己的不良行为。比如:先确定自己的问题行为,然后将确定的问题行为作为“进攻“的对象,记录问题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次数,同时给自己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经常观察榜样的行为,并模仿榜样的行为去做,再将自己的行为与榜样的行为进行比较,找出差距,进行矫正。这样坚持下去,最终,问题行为会通过自身的努力而改正。只要家庭、学校、社会联合起来,多管齐下,形成合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再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就能有效地避免和减少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发生,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第二部分、常见问题行为我们今天讲解十二种青少年常见行为问题:进食问题、口吃、咬指甲、注意分散、活动过度、说谎、离家出走、做白日梦、逃学、厌学、学习困难、打架破坏、欺负行为、宅童。一、进食问题进食问题在儿童期是一类颇受家长及心理咨询师重视的问题。因心理卫生方面问题导致进食问题发生率高达79%,其原因主要是喂养方法不当、过分溺爱、依赖过度、孩子执拗任性、凭兴趣进食、缺乏温暖等。一是偏食。偏食是指小孩只喜欢吃某些食物,而不吃另一些食物。小儿偏食与家长和周围人的饮食习惯,以及大人日常对食物的评论在小孩心理上留下的好恶印象有关。有的家长自己就有严重的偏食习惯,有些家长只重视给孩子补充蛋白质而忽略其他营养素,有的家长为孩子准备的膳食很单调并多次重复,即便是小孩爱吃的食物,吃得过多,也会产生厌恶感,从而造成偏食。二是厌食。厌食是食欲抑制的严重形式。儿童厌食的发生与内外环境的影响有关。如正在进食时,发生一些不快的事或听到不愉快的声音,可引起食欲抑制,甚至厌食。最突出的是,在儿童和少年中存在一种严重的以厌食为特征的进食障碍,在临床上称为神经性厌食。这是一类故意节食使体重明显减轻的进食障碍。这种毛病最常发生于青少年女性。起初,患者担心自己身体发胖,有的人身体已明显消瘦时还以为自己太胖,因而主动控制自己的食量,或采取过度运动、引起呕吐、腹泻等方式以减轻体重。严重时可使体重减轻25%以上,最终引起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障碍。尽管本病的确切病因不明,但许多学者认为心理社会文化因素与本病有明显关系。这可能与近几十年来青少年盲目地追求苗条有关。(案例:小燕是一个女高中生,父母走了许多弯路,才找到我心理咨询。因为,她受到同学,媒体的影响,认为苗条就是美,总是认为自己太胖了,她大约170厘米高,过去体重100斤,还是下决心节食减肥。3个月以后,她虽然减肥成功了,体重下降到70斤,她很满意。然而问题却出现了,上课是无精打采,面带菜色。吃一点点东西就呕吐,月经没有了。父母非常着急,先去了医院妇产科看,医生认为不是月经不调。然后去了消化内科看,胃也是没有问题。最后听别人介绍才来心理咨询。初步诊断很明确,就是厌食症。通过药物和心理治疗,半年以后恢复不错。)三是贪食。贪食症是指发作性、不能自控地在短时间内大量进食。这类患者有难以遏止的摄食欲望,每次均大量进食,若得不到进食机会便心慌意乱,坐立不安,诉述强烈的饥饿感。由于能量过剩,患者体态多肥胖。这类患者女性多于男性。然而也有患者怕自己发胖,常以引吐、导泻或间断进食等方式来消除进食过多引起的肥胖,但往往事与愿违,许多人越禁食,越吃得多,反而越肥胖。四是异食癖。异食癖是指持续性的咬食非营养性物质,如泥土、污物、石头及纸片等,可导致铅中毒、肠梗阻、肠道寄生虫病等并发症。这类患者常伴有其他形式的精神异常,多见于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肠道寄生虫和微量元素缺乏者也可出现短期异食行为。如有个学生,每天放学回家,总是先抓一把生米在口中咀嚼,吃得津津有味,似乎不吃便周身不适或情绪不安。但过了青春期以后,这种异食行为便可自动消失。父母该怎么办?  孩子进食问题,主要还是小时候习惯的养成。一是愉快地进餐。我们的目的不是强迫孩子去吃饭,而是调动他的胃口,让他想吃东西。吃饭的时候尽量不要谈论孩子吃饭的问题,无论是恐吓还是鼓励都不好。不要因为他吃得特别多而称赞他,也不要因为他吃得少而显得失望。经过实践锻炼以后,你就能做到不去想孩子吃饭的问题了。这就是真正的进步。当孩子感到没有压力的时候,他就会注意到自己的食欲了。我的建议:“把饭放在孩子面前,什么也不要说。30分钟以后无论他吃了多少,你都把饭撤走,在下顿饭之前不给他吃任何东西。”因为只要孩子饿了,他就会吃东西。但是,父母的态度不能是怒气冲冲的,也不能把它作为一种惩罚手段。父母应该表现出心情愉快的样子。也就是说,父母不要对吃饭问题小题大做,也不要担心不已,要保持一种宽容的态度。父母应该给孩子准备他最爱吃的东西。要让他在吃饭的时候馋得直流口水,迫不及待地要吃东西。所以,培养这种进食态度的第一步,就是保证在每个星期内提供孩子最爱吃的食品,同时,尽量让他的饮食保持均衡,不要给他不爱吃的食物。另外就是接受孩子对食物的选择,也许是孩子喜欢什么,就说明缺少什么。  二是不要给食物划分界限。只要食物对健康有利,就随他的意好了。父母不应该强迫偏食的孩子去“尝一口”他们不爱吃的食物,那是一个巨大的失误。假如他们被迫吃了令他们厌恶的食物,哪怕只是一点点,就会使他们更坚定不吃这种东西的决心,从而减少他们今后喜欢这种食物的可能性。与此同时,这么做还会破坏他们吃饭时的心情,打消他们对其他食物的食欲。另外,永远不要让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去吃上一顿拒绝过的食物,那纯粹是自找麻烦!  三是每次给孩子吃的东西不要太多。对于那些不好好吃饭的孩子来说,要给他们小份的食物。父母是否应该陪着孩子吃饭呢?我们认为还是孩子自己一个人吃饭比较好,也是一种独立性。  四是不要引诱、收买或者威胁孩子吃饭。父母决不能用贿赂的方法让孩子吃饭—比如吃一口饭就给他讲一个小故事,或者吃完了菠菜就给他表演一个倒立等。尽管这种做法在当时看来很管用,能让孩子多吃几口饭,但是从长远看,这样做只能使孩子吃饭的积极性越来越低。这样一来,父母只能在条件上不断加码才能让孩子好好吃饭。结果,孩子吃不了几口饭,就会到把父母累得筋疲力尽。不要让孩子为了长得又高又大,或者为了不生病而吃饭,更不要让他仅仅为了把饭菜吃完而吃饭。如果为了让孩子吃饭而采取用体罚或者剥夺某些权利的手段来威胁他,那就更不应该了。五是稍微长大以后不喂饭。2岁以上的孩子应该尽早学会自己吃饭。孩子现在还没有自己吃饭的愿望,因为他觉得让人喂饭是理所当然的。对他来说,喂饭是父母对他的关心和爱护的重要表现。如果突然不喂了,就会伤害他的感情,让他感到不满。他很可能会绝食两三天,而父母又不可能在这么长时间里坐视不管。等父母再次喂他吃饭的时候,他就会对父母产生新的怨恨。到了父母再一次想要停止喂饭的时候,孩子就会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和父母的弱点。在一两周之内,孩子可能会在某顿饭的时候想自己吃饭,但是在其他时候仍然坚持让你喂他。在这种情况下,你不要急于求成。就应该想办法让他再饿一点。你可以在三四天之内,把他平时的饭量逐渐减少一半。只要你把问题处理得机智得体,态度友好,就会使孩子感到特别想吃饭,并且会不由自主地自己动起手来。  六是消除孩子的饮食障碍需要时间和耐心。一旦孩子出现了不好好吃饭的问题就需要用时间和理解来解决。父母会十分着急。只要孩子不想吃东西,父母就很难放松下来。其实,正是他们的担心和催促才是孩子食欲下降的主要原因。即使父母尽了最大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做法,孩子也要花上好几个星期的时间才能逐渐恢复自己的胃口——他需要机会来慢慢地忘记一切跟吃饭有关的不愉快的记忆。孩子的胃口就像一只老鼠,而父母着急的催促就像猫,猫会把老鼠吓回到洞里。老鼠不会因为猫变换了一种姿态,就变得勇敢起来。猫必须很长时间不管老鼠,老鼠才会再次从洞里钻出来。二、口吃口吃病,俗称“结巴”、“结巴嘴”、“结巴子”、“嗑巴”、“大舌头”等。主要表现为说话口吃时胸闷气短、呼吸急促、心慌意乱、肌肉痉挛,上气不接下气、脸红脖子粗、喉咙里好象塞着东西,想说的话说不出来,非常吃力,容易紧张、恐惧、激动,产生发音困难、言语重复、中途受阻等现象,说出的话结结巴巴,上句不接下句,前言不搭后语。但口吃患者不是一天到晚都在口吃,而是时有时无,时轻时重,变化不定,但口吃患者自己一个人自言自语及心情轻松愉快地唱歌、唱戏时都不会出现上述口吃现象。人群中发病率为1%,男女之比10:1。一说到口吃,口吃者立即陷入到恐惧的心理状态之中,并根本不能控制它;对于口吃现象,口吃者的心理过程即认知过程则完全偏离正常人;为了战胜口吃,口吃者逐渐扭曲了自己的性格。如果说正常人的心理状态、认知过程和个性特征之间是互相靠近、互相协调的,那么口吃者的心理状态、认知过程和个性特征之间则是互相分离、互相冲突的。每一次口吃都是三者之间一次剧烈的冲突过程,冲突的结果是三者相互间更大的分离。患有口吃,讲话结结巴巴,想说的话说不出来,是极其痛苦的。这种痛苦只有口吃患者自己最清楚,没有口吃病的人是很难体会的。口吃的4个表现:一是难发性口吃:第一个字发不出。二是连发性口吃:第一个字重复。三是中阻性口吃:说话途中一个字发不出。四是重复性口吃:无意义重复发声,重复发出与词句无关的音。由于决大部分口吃患者,性格胆怯内向,少言寡语,所以人们普通认为口吃是由心理障碍引起的,其实不然,患者往往现有口吃,后有心理障碍,心理障碍在某些程度上加重口吃,心理障碍不是导致口吃的决定因素。口吃患者,双足并拢正立时,仔细观察,几乎每个口吃患者都有双肩高低,双肩高低与胸椎小关节偏位有关,另外,绝大部分口吃患者都是小时侯模仿口吃而致口吃的,胸椎小关节偏位为内在因素,模仿口吃是外在条件,两者同时具备而成口吃,一群小朋友都模仿口吃,为何有些成为口吃,而有些不致口吃的原因何在?因此,患有口吃不必怕,只要患者积极参加矫正,也将开始人生的新征途。到那时,就能与正常人一样,用精辟流畅的讲演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对答如流的语言求得升学提干的美好前程,用温柔甜美的话语叩开心上人的心扉,用三寸不烂之舌奏响生意场上的凯歌! 口吃的危害很大一是影响性格。说话结结巴巴、摇头吐舌,往往易引人取笑,被人歧视。久而久之,口吃者就会因怕说话而变得沉默寡言、郁郁寡欢,性格也会趋于保守、内向、孤僻等等。二是影响学习。在学校里,口吃的孩子往往有疑难问、有话难答,难与其他同学合群,无法保持正常的学习生活。因此,势必影响学业成绩。三是影响前途。口吃患者往往讲话词不达意、含糊不请,在升学、高考、提干、征兵面试中过不了关。即使勉强地过了关,以后仍然有比正常人多许多的难关逾越不了,使原有的美好前途大打折扣。四是影响生活。口吃患者因讲话吞吞吐吐,言不达意,前言不搭后语,有些连打招呼都困难,买东西不能讨价还价,电话不敢接,恋爱不会“谈”。五是影响声誉。世俗的眼光往往瞧不起口吃患者,不仅口吃患者本人受人轻视,感到低人一等,抬不起头来,往往连其家人也会不受人敬重。六是影响后代。患者有口吃,不仅自己痛苦,而且连下一代也可能会因此而被人耻笑和挖苦,还可能会把口吃遗传和感染给下一代,酿成代代遗恨。总之,口吃给患者的生活、学习、工作、恋爱、家庭等都带来了许多危害和痛苦,而且,据统计,口吃病人百分之九十以上曾有过自杀念头,百分之八十以上曾有暴力倾向,若不及时治疗,发展下去可能会导致心理变态、性格变态、神经病(精神病),甚至会酿成暴力、凶杀和自杀的悲剧,不仅给患者自身,而且给社会带来危害。预防方法。对尚未发生口吃儿童的预防:一是不要让孩子去模仿别人的口吃。口吃患者中有相当部分的人是小时候见人家口吃的样子特别有趣,就学习口吃患者结结巴巴的样子,学久了,自己就成为一个口吃者。因此,家长和老师看到孩子模仿别人的口吃时要马上劝阻。劝阻他们千万不要学习别人的口吃。儿童时期的孩子有一个心理特征就是好模仿。我就遇到一个模仿《黑猫警长》中的口吃者得的,我们许多电影作品就有不少口吃的情景。二是不要吓唬孩子。口吃患者中有不少人是由于受了惊吓而成为口吃者的。为了杜绝孩子由于受惊吓而成为口吃者,家长千万别吓唬孩子。孩子比较幼小,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惊吓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极为不利的,就是不发生口吃也可能发生其他心理疾病。所以,家长和老师等成人不要用吓唬的手段教育孩子。三是在孩子偶尔发生口吃而受到伙伴的哄笑时,老师与家长要批评哄笑者,对受哄笑的孩子要及时进行安抚。让他不要在乎伙伴们的哄笑。对刚有口吃现象的孩子:一是不要打他、骂他,不要取笑他,更不能学他口吃的样子。打骂、取笑、学他的样子对孩子来说,只会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产生害怕心理,口吃只会越来越严重。正确的态度是对他们的口吃抱无所谓,让他们有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有无数事实证明,当孩子有一些口吃现象,老师与家长应对他们抱有正确的态度,耐心地让他们把话讲完。在他们话讲得流利的时候就鼓励他们,这样不少孩子的口吃现象会慢慢地改掉的。(案例:小朱是小学一年级学生,他母亲介绍,孩子的语言发展从小就较晚,1岁半以后才开始说话,2岁以后才会讲完整的句子。上学前便有口吃现象,但不严重,没有引起家长的注意。上学之后口吃现象比以前突出了。平时与同学交谈,越着急越说不出话来;遇到集体讨论发言的情况,说上几个字便卡壳,急得满脸通红,嘴唇颤抖。有时还直流口水。不过,在朗读课文或唱歌时并不口吃。孩子的性格较内向,用他母亲的话说,“腼腆得像个姑娘,还有个小性子,为这不少挨他爸爸的打”。小朱的学习成绩尚好,其中数学成绩明显地优于语文成绩。我给他和母亲心理咨询的建议是:一是父母不要对孩子的口吃问题过分着急。要沉住气,耐心地进行指导帮助。二是鼓励孩子树立信心,多讲话,多练习,养成不慌不忙的发音习惯。可利用孩子朗读、唱歌较流利的体验,又有助于良好的发音习惯的迁移。三是与班主任加强联系,引导班集体正确对待同学的言语缺陷,防止讥笑、嘲弄等不良刺激的发生。四是必要时可带孩子参加专业机构举办的口吃训练班。实践证明,在集体场合接受专业矫正训练效果更好。)如何摆脱口吃这个毛病呢?1、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2、服从感情的自然,允许口吃的存在。3、不要有虚荣心,要有最坏的打算,要矫正口吃,除了必要的训练外,去掉心理负担,是最重要的。4、必须对口吃正确的认识,它有正常和异常之分:平常偶然或习惯性的重复,是正常的口吃现象,不用矫正;当产生了心理负担,就变为异常口吃,需要矫正。5、多参加集体活动或家庭聚会,适当地发表讲话,勇敢地锻炼自己,不怕别人笑话,有话慢慢说,先想好了再说,不要太着急,次数多了就会恢复正常效果。6、如果不能见效,可以心理咨询解决。第三部分三、咬指甲咬指甲癖的表现可谓五花八门。一是按情绪需要咬。这类患者咬指甲没有固定的时间段,一旦遇到寂寞、紧张、忧虑等不良情绪时就开咬,他们在情绪好时,十多天甚至一个多月都不咬,当遇到情绪恶劣时,往往在很短时间内将十个指头的指甲咬个精光。二是按时间段咬。这类孩子咬指甲很有规律,比如有些孩子专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咬,有的孩子专在晚自习时咬,有的孩子专在中饭后十分钟以内咬,其它时间一概不咬。三是按特定环境咬。这类孩子一进入某种特定环境就咬,如晚上看电视时,或上体育课时,或做作业时。如果此时把做作业改为听音乐,孩子会立刻停止咬指甲行为。四是按特定指甲咬。有些孩子并非十个指头都咬,有的只咬左手,有的专咬右手;有的只咬拇指与食指,有的专咬小指与无名指;有极少数孩子不咬手指甲,却专咬脚趾甲。我曾治疗过一个孩子,这孩子专咬自已的拇指与中指,孩子每次咬指甲的时间都是在下午5点到5点30分这个时间段,我建议父母发现这一规律后,采取合理措施,此时他也不咬了。大部份孩子咬下指甲或手皮后,在门齿之间咀嚼几下后又立即吐掉,只有30%的患者将指甲或手皮咽入肚中。咬指甲的原因所有行为癖的形成都有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就以咬指甲癖为例,开始,孩子在饥饿、紧张或情绪不佳时,本能的把手指放进嘴里吮吸或啃咬,这时,孩子会感到情绪有点放松,内心能获得一点安定感,于是这种感受和体验便成为一种经验被保留下来,以后一遇饥饿、紧张或情绪不佳,他就会自动地将手指放进嘴里吮吸啃咬,不久,这种现象便成为一种条件反射被保留下来。一旦形成条件反射后,这种行为的发生就无须意识参与,而逐渐发展为“自动化行为”。“自动化行为”阶段又称为习惯期,这时大部份家长己发现自已的孩子有不良习惯,开始用训斥打骂、限期改正、在手指上涂苦味剂等手段,促使孩子改变不良习惯。可惜的是,家长这些行为恰恰导致孩子更加注意手指甲;同时,孩子这时也已认识到咬指甲习惯不好,越想控制就越发注意手指甲,越注意就越想咬,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精神固着作用”。精神固着的特点是:一旦实施对目标物的啃咬,意识很快进入迷离状态,指甲皮肤被啃咬时所产生的微痛,不断地刺激着患者的痛觉中枢,在迷离的意识下,痛觉中枢让患者感受到的却是一种放松和愉悦的快感。若干次以后,这种放松和愉悦的快感又被当作经验被保留下来,并被不断地强化,患者渐渐地对咬指甲这一行为产生心理依赖,这时又可称为“成瘾期”。(案例:小肖,今年8岁,父母都是医生,可一说起儿子,母亲就烦:“这孩子都8岁了,还总是爱咬指甲。我和他爸对他管得够严了。可他就是不知干净,真要把我给气死!”一问孩子,孩子就很委屈:“家里这个不能碰,那个不能动,我只能咬手指甲……”原来,肖肖妈特别爱干净,恨不得家里一尘不染,对孩子,她也是这样的态度。孩子的玩具,不是摆在高架上,就是锁在玻璃橱里,他平时爱玩的塑料积木每次玩过,都要用消毒水泡上好一阵子,弄的肖肖什么都不敢碰,只能把手放进嘴里。孩子的天性是想尝试,然而在家长的管制之下,不敢去探索,在想探索与不能探索之间,就会产生微妙的心理。其实,解决小肖咬指甲的问题,很简单--解放他的手,占用他的手,让所有玩具走出高阁,让他多动手,游戏、玩耍,不让他的手闲着,让他无暇再往嘴里放。)到了成瘾期阶段,孩子巳不能用意志来控制不良行为,“瘾”一上来就以一种一咬为快的心态将指甲咬个精光,但咬完后又十分后悔,更害怕家长检查,于是自悲、自责、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始终困扰着孩子的心理,不久孩子的性格也会发生变化,如敏感多疑、孤僻抑郁、偏执冲动、易紧张焦虑等。咬指甲的危害一是局部危害:可导致手指头粗短变形,甲床变短损坏,指尖及甲周皮肤常被咬得血肉模糊。二是全身危害:可并发肠寄生虫病及慢性肠胃炎,由于多种寄生虫反复交替感染,常导致患儿营养不良,发育欠佳。三、影响性格发展:由于患儿动不动就陶醉在咬指甲的“自体享乐”之中,咬完指甲后又自责懊恼,后悔不己;所以患者的心理状态常处于矛盾纠结之中,导致注意力涣散,精神萎顿、学习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根据笔者观察统计,咬指甲癖患儿成年后大多形成性格缺陷和人格障碍,如易紧张焦虑、孤僻抑郁、胆小退缩,或冲动任性、敏感多疑、缺乏自信与毅力;少部份继发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等。咬指甲的治疗目前,家长们对孩子咬指甲究竟需要不需要治疗持两种观点,一种是不需要治疗,坏习惯而己,时间长了自然会好;另一种是必须抓紧治疗,因为咬指甲癖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若不及时治疗,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决定孩子咬指甲需不需要治疗的关键,取决于孩子咬指甲的程度。对于那些偶尔咬一下指甲,对甲床没有损害,也无心理依赖的咬指甲者,治不治疗确实无所谓。如一些体育、影视明星在镜头前常摆出咬指甲姿态,其实他们只是习惯动作的自然流露,并无咬指甲的心理依赖。但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咬指甲程度非常严重,不但咬光了指甲,还咬短了甲床,损害了甲床,指头常被咬得鲜血淋漓、腥臭难闻;这些孩子已经积习成癖,对咬指甲形成严重的心理依赖。其他方面的危害也逐渐体现,如肠胃疾病,口齿变形,身材矮小,第二性征发育迟缓等;心理和性格也出现了变化,如冲动任性、易紧张焦虑、孤僻抑郁、梦魇夜惊、精神萎顿、退缩内向等,这些孩子若不治疗,不但咬指甲行为会伴随终生,而且将导致人格障碍。对于咬指甲癖需不需要治疗的另一个因素,还取决于家长的文化素质和关注程度。孩子咬指甲究竟需不需要治疗,我给家长一个评判标准:如果六个月内仍不能自我控制,而且已累及甲床,使甲床变短,这必须寻求治疗;若因咬指甲导致指头、牙齿变形,家长虽然看不到孩子咬指甲,但指甲就是一直长不出来,这说明已经成瘾,决非一般习惯,此时若不治疗,指望他自我矫正是不可能的,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寻求治疗。四、注意分散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注意”,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惟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外界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具有注意的能力称为注意力。注意力有四种品质。  一是注意的广度。就是注意的范围,它是指人们对于所注意的事物在一瞬间内清除地觉察或认识的对象的数量。  二是注意的稳定性。指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比较稳定地把注意集中于某一特定的对象与活动的能力。例如当孩子在看漫画书时,可以连续1小时集中注意力,而对同学的干扰不放在心上。如果孩子能够集中注意力玩游戏,一般就不是多动症。  三是注意的分配性。是指一个人在进行多种活动时能够把注意力平均分配于活动当中。比如,孩子能够一边看书,一边记录书中的精彩语言。   四是注意的转移性。是指一个人能够主动地、有目的地及时将注意从一个对象或者活动调整到另一个对象或者活动。注意力转移的速度是思维灵活性的体现,也是快速加工信息形成判断的基本保证。例如,在孩子看完一个有趣的片子后,让隔壁的姐姐给孩子来讲解数学的解题思路,如果孩子能迅速地把注意力从片子中转到解题当中,孩子的注意转移性就不错。注意力集中和转移注意力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注意力不集中是形成原因  一是生理原因。由于孩子大脑发育不完善,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发展不平衡,故而自制能力差。  二是病理原因。儿童存在轻微脑组织损害、脑内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另外,有听觉或视觉障碍的孩子也会被误以为充耳不闻,不注意听或视若无睹。这些情况需要得到专科医师指导下的治疗才能改善。  三是环境原因。部分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的食物,会刺激孩子的情绪,影响专心度。此外,孩子的学习环境混乱、嘈杂、干扰过多也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四是家长教育方式。父母教养态度是否一致?是否太宠爱孩子,使孩子缺少行为规范?是否为孩子买过多的玩具或书籍?家庭生活步调是否太快令幼儿不能适应?家里的活动是否太多,无法给孩子提供安静的环境?学习的过程中是否积累了不愉快的经验?例如孩子程度跟不上老师家长的要求,孩子注意力不好时大人给予强化等。孩子是否有情绪上的压力?是否过多的批评、数落孩子?  五是心理原因。为了引起他人注意,得到关注,或者为了逃避父母给予的过重的负担,便下意识地通过一些行为来达到目的。主要表现。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情况不是很严重的话,家长不要轻易对孩子说他患有什么病。否则,处置不当可能会造成更多的负面影响。  容易分心:不能专心做一件事,注意力很难集中,做事常有始无终。  学习困难:上课不专心听讲,易走神,学习成绩不稳定,健忘、厌学,作业、考试中经常因马虎大意而出错。  活动过多:在任何场合下都无法安静,手脚不停或不断插嘴、干扰大人的活动,平时走路急促,经常无目的乱闯乱跑,不听劝阻。  冲动任性:情绪不稳定,易变化,常常不假思索就得出结论,行为不顾忌后果。  自控力差:不遵守规章秩序,不听老师、家长的指示,做事乱无章法,随随便便,一切听之任之,不能与别人很好合作,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注意力不集中危害一是人际关系紧张:与同学朋友难以共享物品或依顺序等待,容易与他人产生冲突或打架,出现暴力倾向,难以与同学形成正常的朋友关系;不听从爸爸妈妈或老师的话,通常反复使家长经历挫折与愤怒;轻易打断别人谈话,不加思索的响应;或是无法按照社会要求控制自己的行为;容易错误理解、轻视或疏忽别人传递讯息的真实含义,致使人缘不佳;很容易被众多新鲜的刺激所吸引,抗诱惑和干扰的能力差,他们往往无法遵守规范和指令,难以适应集体生活和社会;人际关系的恶化往往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健康和人格健康,处理不当,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二是学校纪律难约束:因缺乏自我抑制能力,各种行为问题会逐渐增加,语言和行为有冲动性,部分儿童具有高攻击性;当受到压力时,会更无法掌控抑制能力,过动行为更加严重;无法同时记住数个指令,思路呈跳跃式,常出现做错或漏掉等情况;上课时小动作多,如玩铅笔,玩橡皮,抠这抠那,玩课本撕书等,易导致课堂上违规、违纪等情形,有旷课,逃学的倾向。三是学习成绩差:注意力集中时间比其他孩子短,而且容易分心散漫;回答不切实际的答案,无法形容事情的来龙去脉;由于课业内容已提高至相当的水平,无法跟上学习进度,成绩逐渐下滑;上课难以集中注意力,对授课内容一知半解。作业拖沓、学习时易走神、发呆、被无关事情吸引,导致学习费时、效率低下;即使考试前书念得很熟,考试时却会因分神而记不起来或写错等,严重影响学习和考试成绩;办事时总是丢三落四,如经常忘记学习用品放在哪里,学习容易半途而废。四是自理自立能力差:无法完成有结构性或有目标的活动,如家务、作业等;有时在无特别原因的情况下,会有非常愤怒的倾向;自我整理、打理能力差,常有脏乱现象;缺乏组织能力,无法作好整理、整顿的工作;有些儿童肌肉运动技术发达正常,但在语言能力、画图、使用剪刀等要求协调性的活动较落后;持续睡眠问题(睡眠中时常醒来,不规则的睡眠习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因盲目的玩耍方式或行为在运动和生活中容易受伤。五是自信心不足:在过重的学业要求与升学的高压力下,注意力不足多动的学生很容易被定位为问题青少年,同时本人也因无法充分地发挥本身的能力,而失去对学业的兴趣;由于自信心不够强,常常会引起各种问题与行为,最后会感到被孤立;因长期地环境不适应与经历挫折,失去自信、感到自卑。(案例:小寒,最近一段时间一直无法安心学习,越是想学习的时候,越是无法集中注意力,头脑总是被一些莫名其妙的怪念头占据着,无法摆脱掉。有时候,脑子里又一片空白,上课老走神,不知道教师都讲了些什么,这种情况已经影响了他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他可能主要是由于学习负担重、心理压力过大而造成高度紧张和焦虑,从而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另外,睡眠不足,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也可能出现注意力涣散的情况。因此,有必要通过进一步的诊断寻找具体原因。我的心理咨询建议:一是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因学习负担重,有的学生一到晚上便熬夜,结果早晨不能按时起床;即使勉强起来,头脑也是昏沉沉的,一整天都打不起精神。作为学生,主要的学习任务要在白天完成,白天无精打采,必然效率低下。所以,要早睡早起,养足精神,提高白天的学习效率。二是学会自我减压。学生的学习负担已经很重,教师、家长的期望又给学生心理加上一道砝码,如果学生再对自己的考试成绩看得很重,无疑是自己给自己加压,必然不堪重负,变得疲惫、紧张和焦虑,心理上难得片刻安宁。因此,要学会自我减压,别把考试成绩看得太重。三是做些放松训练。舒适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然后向身体的各部位传递休息的信息。先从左脚开始,使腿部肌肉绷紧,然后松弛,同时暗示它休息,然后,再从右脚到躯干,从左右手到躯干,再从躯干开始到颈部、头部、脸部,全部放松。这种放松训练的技术,需要反复训练才能较好掌握。掌握了这种技术,会使小学生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达到轻松、平静的状态。四是应用报酬效果集中注意力。首先,可以给小学生定个奖赏,作为学习的报酬,这个报酬可以依小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制订。其次,遇到困难内容可让小学生用假想的敌人来处罚和激励自己。五是利用目标明确化集中注意力。将大目标明确化,能够明确目标,从而集中注意力。另外,让小学生把目标用文字或图形来表示也有助于提高注意力。)给家长的建议一是家长不要以关心之名总去打扰、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二是给孩子一个明确的完成作业的期限。  三是培养孩子对提高专心这种素质的兴趣。主要可以通过让孩子尝甜头、愿景鼓励、奖励措施等方式来增添兴趣,从而提高专心度。比如,当孩子按时完成了作业,家长不但要从言语上加以表扬,还可以辅助一些别的奖励。同时,还可以为孩子设定一个假想的竞争对手,提醒他“谁每天晚上只需花一个小时就能完成作业,还有时间看动画片什么的”。  四是培养孩子对提高专心素质的自信。  五是为孩子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第四部分五、活动过度在每一个学校的每一个班级,总是有那么几个男孩子,上课时东扭西歪、不时骚扰周围的同学,想方设法引起同学或老师的注意。由于扰乱了课堂秩序,这些孩子常常被同学或老师看作是“没教养、不听话”。事实上,这群孩可能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这里是活动过度,不是体育运动过度。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这类孩子智力一般正常,但存在与实际年龄不相符合的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多、冲动任性、自控能力差的特征,以致影响学习。多动症的发病率为3%左右,男孩约为女孩的4-9倍。多动症的表现其核心为自控能力差。多动症的原因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脑组织器质性损害;遗传因素;其他因素。近年,许多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由于教育方法不当及早期智力开发过量,使外界环境的压力远远超过了孩子力所能及的程度,是当前造成儿童多动症(注意力涣散、多动)的原因之一。另外,吃了食物中的人工染料,摄入含铅量过度的饮食也会导致多动。在多动症患儿的不良家庭教育方式中,家长中所谓的“严格管教者”占62%,放任不管者占4%,过分溺爱者占7%。暴力式的管教,会使患儿症状发展,并增加新的症状,如口吃、挤眉、眨眼。而对患儿漠不关心、放任自流和过于溺爱等,常可能促使症状出现,或使已有的症状加重。铝是一种威胁人体健康的金属。食铝过多可致智力减退,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多动症患儿应少吃油条,因为制作油条需要在面粉中加入明矾,而明矾的化学成分为硫酸钾铝。因此,吃油条对儿童的智力发育不利。儿童多动有以下四种情况:(案例:小李是小学生,他父母反映在幼儿园时就比其他孩子明显表现出多动行为。上小学以后,这种情况有增无减。主要表现在:上课时不遵守纪律,用笔乱写乱画,小动作不断,一会玩文具,一会咬指甲,一会做鬼脸,老师讲课也常大喊大叫地打断,甚至在课堂上乱跑,不听管教,喜欢晃椅子,经常惹同桌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老师批评或暗示后没有什么效果;课余活动中不大合群,好搞“恶作剧”,如有时接连用头把几个同学撞倒,自己却满不在乎;在家里则表现得任性、冲动,遇到想办的事情父母不能满足,便大喊大叫,甚至在地上打滚;此外精力显得特别充足,对看电视也不很感兴趣,做作业时却少不了边做边玩,注意力难以集中。在生活中几乎做任何事情都杂乱无章,虎头蛇尾。自己房间里的东西乱七八糟,文具课本容易损坏,玩具扔得到处都是等等。小李脑子并不笨,在学习上,有时比一般同学学得还快,就是因为好动分心。他在上课表现为:不能专心听讲,开小差,注意力难以集中,导致学习成绩在中下游。我观察到,小李总是坐立不安,身子一直没有停下过,眼睛也一时看东,一时看西,手也是动动这个动动那个。咨询师还了解到,他的情绪很不稳定,自制力较弱,容易激惹,情绪波动大,易怒、易哭、易冲动,个性倔强,固执,急躁,轻微的刺激即能引起强烈的反应,为一点小事便大吵大闹,甚至打架,伤人,破坏东西,做游戏缺乏耐心,做作业粗枝大叶,课堂捣乱,干扰别人学习等等。)一是儿童年龄发育的因素;二是脑部器质性疾病的因素;三是智力发育迟滞的儿童;四是患其他神经精神疾病的儿童。儿童多动症与以上四种情况不同,它是从幼年起就表现的活动增多、呆不住、注意力容易转移、注意力不持久,不论做游戏、玩玩具,做作业均如此,常常这件事没做完又做另一件,整日忙忙碌碌,但学习、工作效率低,工作、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一般同学只需半小时的作业,多动症的儿童可能花2小时也做不完。他们自控能力差,没有耐心,所以常常违反纪律和游戏中的规则,并常常不受同学们的欢迎。另一类型的多动症儿童的主要表现不是多动,而是“少动”,这一类人是注意力不集中,做事容易分心,“思想开小差”的结果。比如,在洗脸时突然想其它什么事,洗脸动作就停下来,双手提着毛巾在发呆、课堂上或做作业时也常停止听课和写字表现发呆的样子。因此,他们的行动反而变慢或父母说他们“磨蹭”、“推一推动一动”。正确辨别儿童活动过度与儿童多动症是重要的,由于疾病的病因不同,治疗方法就不一样或绝然相反,如患癫痫而表现活动过度的儿童和儿童多动症的儿童治疗上有很大差别,甚至相反。所以,对活动过度的儿童,不能简单地把他们当成多动症来治疗。诊断无“金标准”,症状是关键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发育疾病,在医学诊断上有比较严格的程序,曾有一段时间,“多动症”诊断泛滥,有些地方超过20%的学校儿童被戴上了多动症的帽子。 医生诊断多动症主要是通过量表,比如《注意力不集中行为》量表中,符合九个项目中的六个以上,要考虑“注意力缺陷”。符合《多动、冲动行为》量表中六项以上,考虑“多动”,如果两个表均符合,就考虑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诊断多动症医生都是根据孩子的症状来确诊。事实上,还要根据父母、老师的观察来判断,比如孩子从幼儿园阶段就有这些表现;这些问题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成绩以及游戏、交友和家庭生活;孩子的问题在学校如此,在家庭也是如此;还要看看孩子有没有其他精神方面疾病。孩子突然在某一个时期出现“多动”的症状,是绝不允许诊断为“多动症”的,需要出现持续、长期的症状才能作出诊断。药物治疗是首选,行为矫正不可少对于这些患儿,目前采取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和社会心理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是首选。很多家长对给孩子服药有抵触情绪。实际上,现在使用非中枢神经兴奋剂,如利他林,药效更为平缓、稳定、持久,服药后孩子的多动、冲动行为可以得到快速缓解,上课也能集中注意力,学习成绩也能得到提高。心理治疗方法主要啊:包括自我控制训练、放松训练和支持疗法等,我就不一一介绍。家长和教师还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明确疾病性质。克服对患儿粗暴、冷淡、歧视的态度。二是要求适当。一开始对患儿的要求不能与一般孩子一样,只能要求将他们的行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随后再慢慢提高要求。三是满足患儿的活动需要,对他们过多的精力要给予宣泄的机会。可指导他们参加跑步、踢球等有系统程式的体育训练,同时要劝止一些攻击性行为。四是做到生活规律化。家长、教师督促患儿遵守作息制度。在儿童吃饭、做作业时,家长要控制环境,不要主动去分散他们的注意,以培养患儿一心不二用的好习惯。五是提倡“赏识性教育”。温和的赏识性教育比简单粗暴的打骂教育要好得多。对于经常有多动行为的儿童,教师可以在讲课中给予悄悄的提醒,而不是大声的呵斥,对于行为有改善的学生要给予积极的表扬和奖励。六是父母要多为孩子安排动静交错的活动,比如打球、下棋等活动相结合,让精力充沛的孩子发挥其活力,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提高安静活动的时间要求。六、说谎说谎行为在青少年中是比较常见的问题。成人世界中说谎行为或许更为普遍,但由于青少年的思想观念、道德感和行为习惯处于不稳定的发展阶段,他们的早期说谎行为若得不到重视和正确对待,很有可能形成习惯性的说谎行为模式,这显然不是家长们和社会所希望看到的,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青少年的说谎行为更值得家庭和社会的研究。而且,多数家长看待和处理孩子说谎行为的方式很有问题,他们往往严厉惩罚说谎的行为,而不探究说谎的原因,其实孩子说谎一般事出有因,诱使他们说谎的原因才是我们所要面对和解决的,若不加理会,不仅说谎问题不能解决,给孩子带来困扰的深层次问题也会愈加严重。这里对象是“说谎”行为而不是“不诚实”行为,两者之间的差别,一是前者只是指言语,后者的表现形式很多,如偷窃等行为都可以看作是“不诚实”的行为;二是前者描述客观的外在行为,后者带有道德谴责的意味,儿童和处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他们的道德感还未完全建立,在日常生活中,说些与事实不符的话,只是行为上的问题,与道德无太大关系,大人们没必要动辄上升到道德和人格层面,事实上家长指责孩子“不诚实”甚至是道德堕落或人格败坏,都无异于给自己的孩子无端的定罪判刑。  说谎的原因  (小琴是一个平时少言寡语的小女孩,打扮得很像一个假小子,非常听话,上课从来不讲话,却也从不发言。可是有一段时间,父母发现她竟然接连好几天没做作业,考虑到她性格内向,开始我让她回家补上就行了,老师不批评。可没想到平时那么听话的她竟然只补了一小部分。问她原因,她一句也不回答。我心想:“这孩子怎么了,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应该问问家长怎么回事?”于是让她请家长来一趟,结果等了三天都没来,而且每一天她都会撒一个在我们成人看来十分可笑的谎。事情更严重了,我于是亲自在放学时到校门口请其家长来谈谈。她妈妈到办公室后,我刚跟她妈妈说了一句:“小琴这几天作业一直没有完成。”我话还没说完,她妈妈就冲上前,“啪”地使劲打了小琴一巴掌,自己马上也红了眼眶。)一、撒谎是青少年遇到了某种难以实现的要求或者困难,不敢去面对现实中对自己不利的局面,如成绩不好,或做错了什么事情,上述案例就是。二、有的是父母一旦看见孩子撒谎管教的方法不当。另外就是模仿父母说谎。三、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迫使孩子不得不以撒谎来保护自己。四、孩子年龄还小,往往认为撒谎会给他们带来好处,而不清楚这样对他以后走入社会、适应社会是非常不利的。五、是教育的影响。现在许多小学生的“撒谎作文”是撒谎滋生的土壤。六、儿童认知发展的结果。对于年龄越小的孩子来讲,撒谎与其说是反映了儿童的道德问题,不如说是反映了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来看,当孩子撒谎时,我们甚至应该感到高兴,因为从谎言中,我们可以见证孩子的认知发展,这说明孩子长大了。儿童不能区分现实与想象,想象极具夸张性,记忆不够准确,。当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开始说谎时,会感到惊奇、失望、生气甚至忧虑--现在就撒谎,以后怎么办?孩子撒谎真的如此可怕吗?其实,撒谎是每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是每一个孩子成长的标志。没有所谓“撒谎的孩子”与“不撒谎的孩子”之分,每一个孩子都会撒谎,而且在孩子成长的不同年龄阶段,他们撒谎的原因以及水平各不相同。撒谎具有阶段性。因此,对待孩子的撒谎行为,不必着急,对待孩子的撒谎,家长既要高度重视,但也不要过分紧张。那么,孩子为什么会撒谎呢?说谎的分类一是防卫性说谎,比例比较大。二是恶作剧性说谎,青少年感到生活很无聊。三是谋利性说谎,编造正当理由从父母那里获得金钱等利益。四是报复性说谎,是为了对别人进行报复而进行的说谎行为。五是幻想性说谎,说谎的内容不一定是恶意的,或者有害的,甚至可能是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表现,需要区别对待。六是表现性说谎,是为了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而进行的说谎行为,动机是吸引别人的注意,在别人面前夸耀,表现自己。说谎的必要性当然,科学家发现,儿童说谎情况随年龄增长变化。两岁时,20%的儿童会说谎。3岁时这一数字达到50%,4岁时接近90~,4。12岁时,这一曲线达到顶峰,几乎每个孩子都说谎。16岁时,说谎人数回落到70%。孩童时代撤过谎并不代表今后会成为骗子此外,撒谎技术很高的孩子往往具有较高的认知能力.这样他们才能让自己的谎言听起来可信度高。随着心理逐渐成熟,青少年开始学习成年人,运用“善意的谎言”尽量避免伤害他人感情。孩子成长到7岁后,家长如果没有证据很难辨别出他是否说谎。建议家长必须利用好这段时间,抓住机会适时教育孩子。发现孩子撒谎时,不要打骂他们。应该告诉他们诚实的重要性和撒谎的严重后果。8岁以后这样的机会基本不会再有。学会说谎是儿童智力成长的重要步骤.家长无需过分担心.应抓住时机正确引导。青少年说谎的心理特征从心理学理论来分析,说谎的中学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既要否认事实,又要编造假话,而且装作是真的一样,以图让老师或家长深信不疑。一般说,思维呆板,缺乏应变性和适应性,直爽外露的学生是不易说谎的,即使说了谎也会有破绽,容易被成人识破。怀疑、惊慌的情绪是中学生说谎时常有的表现。有时,青少年说谎还会产生内疚、自责的情感。青少年说谎也会产生一种良好的感受,这种感觉就是自我满足感。意志薄弱是多数说谎青少年的一个特点。中学生说谎往往因为不敢说出事实,特别是害怕说出事实后的结果,才选择说谎。所以他们通常缺乏毅力来承认错误,不敢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青少年经常说谎而不改正,时间长了会形成恶习。生活中有的成人,"三天不吹牛,心中就痒痒。"也许在他的学生时代,也是一直有说谎行为的。所以,要引以为戒,如果成了习惯性说谎者,那就更难矫正了。正确对待孩子的撒谎一是放宽心胸,平静对待。不要轻易给孩子的行为贴上“撒谎”的标签,也不要动不动就给孩子扣上“说谎的孩子”的帽子,更不要随便就把孩子的撒谎与道德品质联系起来。因为,在更多的情况下,孩子说谎并不是有意为之,也不是道德问题。他们只是偶尔会吹点小牛,做点恶作剧。随着他们生活范围的扩大、生活经验的丰富、认知水平的提高,他们就能够逐渐分清“现实”与“想象”,对事物的描述将更忠实于事物的本质特征,记忆的准确性会逐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会逐渐增强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同时,在这个与孩子一起成长、重新体验成长的过程中帮助孩子学会分清“现实”与“想象”--如“如果掉到水里去,会把衣服弄湿”和“真正掉到水里去,衣服会湿”是不同的;教给孩子观察事物的方法,帮助他们学会进行分析、比较:让孩子学会一些有效的记忆策略,帮助他们提高记忆的准确性--如“这个玩具是妈妈给你买的吗?你想想,是谁到我们家来带来的礼物?”二是尊重孩子,接纳孩子。任何孩子都需要家长的尊重和沟通,但并不是任何沟通都是有效的。孩子并不是依靠语言理解世界的.而是依靠自己的感觉和经验。对于说谎的孩子,我们大人会自认为“我很尊重你”,不断地说“只要你说实话,我就不打你骂你”。但孩子说了实话后,妈妈伤心失望的脸色,以后不定时的经常的唠叨,难道还不是一种惩罚吗?三是正面引导,做好榜样。学前阶段以及学龄期的儿童价值观尚未建立.家长需要在平常的生活中重视价值观教育,坚持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孩子在家庭中,父母一定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谎,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因此,当孩子撒谎时,我们先不要生气、指责孩子,首先应该静下心来认真分析孩子为什么撒谎。当我们了解了孩子撒谎的原因之后,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对待孩子的说谎行为,避免孩子养成说谎的习惯。在分析和引导还在撒谎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认识,从而是非曲直。从这方面看,正确处理撒谎问题,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一个必须的过程。父母,老师等要借着这个契机正确引导孩子健康发展。第五部分七、离家出走在家庭中的某一个成员(通常指青少年)因与其他家庭成员产生矛盾或因其他原因而离开家的一种行为。对于天底下做父母的来讲,最棘手的事情之一就是遇到孩子离家出走。孩子出走的原因也许单一、也许复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孩子面对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无法解脱,于是一走了之。其实,离家出走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给孩子带来新的挫折和压力,甚至是灾难,但这又是年少无知的孩子不能预测的。所以说,父母应该防患于未然,对有此类想法的孩子采取相应的措施。离家出走的原因一是父母严厉,要求高,整天唠叨,三句话不离学习,使孩子产生厌烦心理,想离父母远些。二是家庭关系不良:父母不和,经常争吵,孩子夹在中间不知所措,有时还会成为出气筒;家庭复杂的结构,各之间的关系不能平衡好;父母对孩子忽视,管教方式简单、粗暴;父母自身人格偏差造成亲子关系异常,如:酗酒、赌博。三是现实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孩子突然遇到应激性的事情。如:闯了自己认为的大祸,不敢承担责任,而采取逃避的方法。四是为了证明自己,有些孩子伴随生理上的成熟,想独立,想证明自己的能力或寻求刺激和冒险,由于心理上还没长大,经常冲动又缺乏社会经验,易受不良文化和坏人的引诱离家出走。五是对付家长的手段,有时孩子提出的要求,父母不同意,便以离家出走相要挟。(案例:曾经我进行过一次网络心理咨询,一个母亲反映,她的上小学生的儿子就是受到同学的影响,离家出走了。前些时间,她儿子的一个同学,在回家的路上,一个伙伴约他去玩游戏,被他儿子拒绝了,回答伙伴说,如果回家晚了,要被父母骂的。这个伙伴说,不用怕,我们不回家,他们不敢骂,让他们找去吧!就是在这个伙伴的反复鼓动下,一次她稍微批评了儿子,儿子就与那个同学离家出走了,第二天才回来,使她虚惊一场,非常担心以后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六是从社会环境上看,五光十色的市场经济,使有的孩子坐不住了,他们也想到市场上去露一手,心想只要到市场上卖点什么,大把大把的钞票就唾手可得。孩子离家出走下“海”经“商”就是这种心态的反映。另外,坏人的引诱教唆也是孩子离家出走的原因之一。什么样的孩子容易离家出走(1)性格内向、不爱交际、自尊心强、学习有压力、成绩不理想并且常常发生忧虑的;(2)成绩明显落后、不爱学习、对金钱有浓厚兴趣的; (3)不守纪律、非常任性、对学校和家庭缺少感情的; (4)已有经常逃学行为的; (5)沾有赌博、迷恋游戏机、吸烟不良行为的; (6)有独立性倾向、寻求自由、追求冒险的;  另外一点要强调的是,早年与父母分离的孩子,更容易发生离家出走行为。分离的焦虑会对孩子心理的发展和感情的培养造成消极影响。因此,父母要尽量亲自照看孩子,在早年使孩子的基本安全感得到满足。一个有安全感的孩子,遇到问题不是逃避而会迎接挑战。因为他们内心感觉安全,相信自己可以应付一切心理难题和现实困难。父母怎么办一是要及时报案,取得警方的协助!争取第一时间掌握孩子的动态和出走的方向!二是从自身做起,查找孩子离家出走的原因。找到原因后应该想想要怎样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也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发生。三是与孩子通过电话、网络等通讯工具及时沟通。尽最大的努力劝服孩子自己回来。建议为孩子配备手机等通信工具。随时掌握孩子的动向。与孩子成为QQ好友,一般出走的孩子都会选择去网吧上网等方式这样可以第一时间与孩子取得联系。四是如果孩子被坏人拐骗失去了自由,那么要与当地警方积极配合争取早日营救。五是如果孩子平时的成绩不理想,并有抽烟等恶习千万不能恶语相向,而是要同学校配合,以积极的说服教育为主。这样会从根源上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当孩子离家出走之后,很多父母会抱怨自己命苦,怎么会摊上这样一个“不听话”的孩子。其实,天底下没有有问题的孩子,有的只是有问题的父母,孩子之所以会离家出走,在很大程度上与家庭教育不力有关。所以说,想要防微杜渐,父母必须从自身做起。  一是做父母的要认真研究一下家庭人际关系状况,包括家长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因为如果人际关系良好,孩子能与父母沟通,他会及时把面对的其他压力告诉家长。家长把握了孩子的心态,就能进行疏导,预防孩子出走。如果家庭人际关系不好,本身对孩子就是一种压力,孩子与家长隔膜,难以了解其他情况。这种状态下,家长要努力做好自家的“减压”工作,坦诚地面对现实,与孩子交谈,让孩子把对家长的不满都说出来。家长冷静思考,该承认自己缺点错误时,要勇敢地承认,向孩子表示歉意。有了交心的基础以后,进一步与孩子沟通,互相谈出面临的问题,再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解决实际问题。(案例:在重点中学上高一的小豪是个学习优秀,上进心强,乐于助人的孩子,然而这个人人称道的好学生,突然有一天,给爸爸留下一封信:“……我很痛苦,自我上高中以来,从没有快乐过。我努力拼搏,想取得好成绩,可是我失败了,失败的阴影时时都在跟随着我,我现在读不进书,注意力老是被一些无关的东西所吸引,害怕上学校,总觉得同学看不起我。……对不起你爸爸,我想离开家自己清净一段时间,请不要找我。”小豪的爸爸着急的头发都掉了很多,急忙动员自己所有亲朋好友出去寻找,终于在自己家不远的游乐场找回了正在发呆的儿子。咨询中我了解到,小豪的父母都是教师,从小对孩子要求很高,懂事的小豪非常努力,是父母的骄傲。到了高手如云的重点中学,他更加刻苦,然而始终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上课时他要求自己专心听讲,努力不让自己分心,然而越想集中注意力,越是适得其反,老师上课的内容根本无法听进去。这种强迫与反强迫的冲突让小豪痛苦不堪。告诉父母,也没有得到理解,于是他想离家出走,想用死来解脱。这些与父母管教过于严厉、苛刻,造成孩子怕做错事而思虑甚多,并形成经常性的紧张、焦虑的情绪反应。父母改变苛刻,学习宽容,关系马上就改善了) 二是对于已经出走过或有出走念头的孩子,要耐心进行说服教育和分析。出走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只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家长心里很着急、很痛苦。有志气、有责任心的孩子应该勇于面对现实,正视各种矛盾和压力,与老师沟通,与家长沟通,与同学沟通,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相信孩子,也让孩子自信,他有能力处理好自己遇到的麻烦。  三是家长要认真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有不当之处。家庭教育不当,往往是孩子出走的直接导因。很多家长“自居心理”极强,总认为自己的做法是对的,是为了孩子好,一贯“理直气壮”,也正是这种“理直气壮”带来了孩子离家出走的苦果。建议这样的家长尽快改变“自居心理”,听听专家、老师和孩子的意见,对自己的做法进行一下反思。家长教育态度、方法的改变,会促使孩子出现接受教育态度的改变,不良的隐患可以消除。(案例:一个马上就要中考的男生,他母亲电话突然来心理咨询,说儿子离家出走了,怎么办?原来,她的儿子学习压力比较大,看《三国演义》放松一下,结果被母亲看到,被母亲大骂,说:如果他不想上学,就离开这个家,跟他父亲一起过,永远不要回来。原来这也是一个离婚的单亲家庭,孩子因为母亲的不理解而痛苦,离家出走了。我告诉她,马上去找孩子,然后向他真诚道歉。然后,帮助孩子正确处理好,学习和休息的关系,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以后就没有出现离家出走的现象了。)  四是家长要了解和重视孩子的成人感和自我意识,尊重孩子自主自立、努力成长的意愿。对他们少一些限制,多一些肯定、鼓励和支持。使他们意识到,离家出走并不能解决问题和摆脱困境,还有很多更积极、更具建设性的解决问题的途径。要让孩子明白,挫折可以使人的心理成熟起来。为了以后更好地适应生活和应对挫折,应该多学知识,培养各种生活能力。  五是建议家长多与教师以及孩子的同学接触。从他们的谈话中,可以知道很多关于自己孩子的情况,有些异常表现也会提早得知,能及时采取措施。家长与老师、孩子同学的接触应自然、坦诚,保证获得信息的真实性。八、做白日梦(案例:小力是个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孩子。他的脸上总是现出若有所思的神情,很少和其他同学在一起玩,每次同学们喊他,他都一愣神,好像从很远的太空世界才回来,而且他和你说的话都会让你觉得奇怪,什么“七星怪人”、“太空怪物”……同学们都称他为“幻想家”。一次上课,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读着书,只有他手捧着书眼睛一眨不眨。老师知道他“精神又溜号了”,就喊他的名字,谁知喊了几遍,他才猛然感觉到,像是在梦中惊醒,慢慢腾腾地站起来,木然地望着老师……在老师的一再追问下,他才吞吞吐吐地说:“我想我正在太空中和一群怪物在作战呢!”老师这才明白力力是过度沉溺于幻想之中了。其实力力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但是,他整天在无尽的幻想中度过,这直接影响着他的学习和生活。)白日梦是心理学名词,俗语,比喻不切实际的幻想。研究发现。白日梦是人的本能的休息和放松机制。这就是说,白日梦是健康的、安全的,不需要担忧,更不必有意抑制。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白日梦的大量出现更是正常的。只有在白日梦严重干扰日常实际生活时,才需要寻求治疗。幻想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心理活动,心理学把幻想定义为与生活愿望联系并指向于未来的想像。幻想有积极与消极两种,积极的幻想,并且在行动的,又称理想;消极的幻想是受不正确思想指导,其内容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所以又叫空想。如果内容是荒谬的,并且坚信不疑,那就是妄想。有时,白日梦可以推动人们追求某种目标。若是白日梦代替了有意义的行动,就会成为逃避现实的手段,可能成为心理变态的征兆。当然,白日梦也是有一定好处的。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用以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它是童话的核心,也是童话的灵魂,没有幻想就没有童话。幻想是创造想像的一种特殊形式。由个人愿望或社会需要而引起,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想像。积极的、符合现实生活发展规律的幻想,反映了人们美好的理想境界,往往是人的正确思想行为的先行。艺术幻想是一种创作手段,是作家不满足于模仿现实的本来形态,而按自己的需要来虚构形象的一种创作方法。它植根于生活,往往又对生活作夸张的叙述和描绘而达到一种升华,因而幻想中的事物比真实情况下的更活跃,更富色彩。童话中充满丰富的诗意的幻想,作家利用幻想手段作折光的反射,借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表达对真、假、善、恶、美、丑的审美评价。一定程度的白日梦,可以激发潜能,产生想象力。白日梦的形成原因一是疾病因素。  二是工作生活单调重复、枯燥。  三是对当前所做事情不感兴趣。  四是正在从事的活动不需要太多的脑力支持。如果这时候没有明确目标,脑力资源可以释放,形成白日梦。如走路、因病卧床等。  五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如书籍、影视等。或者一些能引起情绪大幅波动的事情,如批评、受欺负、恋人或家庭成员的矛盾等。一些孩子沉迷于各类动画片,这些动画片大都富于想像夸张,脱离现实生活,因而孩子想像的世界也严重脱离社会实际,使孩子们产生了乐于幻想的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际关系心理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