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肾衰竭透析能活几年 做了几次透析之后好的差不

前期文章谈及,许多终末期肾病患者都是谈“透”色变。适时开始透析可有效恢复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透析是急慢性肾衰竭的方法之一,但是患者什么情况下就该透析了,我会不会发展到透析的地步,我想这是每个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都琢磨过的事情。

由我国肾脏病专家王海燕主编的《肾脏病临床概览》中提及透析的指征分紧急透析指征和一般透析指征。

① 急性肺水肿,或充血性心力衰竭;

② 严重高钾血症,血钾在6.5mmol以上,或心电图已出现明显异位心律,伴QRS波增宽。

① 少尿或无尿2日以上;

② 已出现尿毒症症状,如呕吐、神志淡漠、烦躁或嗜睡;

⑥ 血尿素氮17.8mmol/L(50mg/dl)以上,除外单纯肾外因素引起,或血肌酐442μmol/L以上;

⑦ 对非少尿患者出现体液过多、眼结膜水肿、心脏奔马律或中心静脉压高于正常;血钾5.5mmol/L以上;心电图有高钾图形等任何一种情况者,亦应该透析治疗。

关于相关指南对开始透析时机的论述,KDOQI血液透析充分性临床实践指南2015 更新版,较2006 年NKF-KDOQI的指南相比(同意推荐对于达到CKD4期[eGFR<30 ml/(min·1.73m2)]的患者开始透析),重要的改变是不推荐单纯依据特定的肾功能水平决定透析时机,应主要依据患者有无尿毒症相关症状和体征决定是否开始透析[1]。

一般认为,尿毒症性心包炎或浆膜炎、尿毒症脑病危及患者生命,是ESRD患者开始透析治疗的绝对指征,甚至需要紧急透析。患者营养状况恶化、持续或难治性水负荷过重、严重的疲乏无力、轻度的认知损伤、难治性酸中毒、高钾血症及高磷血症等常常也提示患者需要开始透析治疗。以下尿毒症相关临床表现(见表1)是目前比较公认的开始透析治疗的指征[2]。

关于不推荐单纯依据特定的肾功能水平决定透析时机。当患者残余肾功能逐步恶化至[GFR<15 ml/(min?1.73m2)]时需要进行密切监测。如果患者没有症状,没有最低的GFR 作为开始透析治疗的绝对指征。但是尽管没有最低的GFR 作为透析的指征,大多数肾脏学家认为当GFR<5ml/(min·1.73m2)应考虑开始透析。日本学者认为从预后的角度,即使患者没有肾衰竭的临床症状,也不建议[GFR 2 ml/(min?1.73m2)]以下再开始透析[3]。

关于透析时机,以上内容均为借鉴标准、原则,但是临床上大夫也会根据每个患者具体的病情用个体化的方案来决定开始透析的时机。

我觉得咱们的肾友们肯定对一个词不陌生——透析,就目前的医学条件来说,透析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很多肾病患者走向重症肾衰竭尿毒症的步伐。因此,透析的临床应用是十分广泛的。

最近,我看到一篇报道,文章说的意思是透析会让人出现认知能力降低的现象,说的直白一点就是透析会让人变得傻乎乎!甚至严重的话会提前引发老年性痴呆,这尤其在中老年患者当中出现的比例较高。

真的?假的?是不是觉得有点玄乎?

文章里面还列举详细的验证数据:通过对300多例肾病透析患者的神经心理调查发现,只有15%左右的患者认知能力相对于正常人没有明显的变化,剩下的肾病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认知能力下降的症状,而这其中只有不到3%的患者曾经有过认知损害病历记录。

既然有这样的情况存在,可大家对于这个问题并没有足够重视!

这样不好,因为终不能因为透析而完全放弃智力吧,要是这样的话真就成狗熊掰棒子了!

相关资料显示:存在透析状况的人出现认知能力下降与肾脏病有关系,不少研究都指出了认知能力和肾小球滤过率的平行关系,而且肾小球滤过率越低,认知功能损害越严重。

目前,关于透析是怎样影响人体认知能力的暂时还没有定论,比较中肯的说法是血液透析可导致急性血流动力学改变,快速的血压波动,血管内容量缺失,进而引起颅内灌注压的下降,增加了一过性脑缺血事件及卒中的发生几率。

基本上绝大部分肾病患者选择透析主要是为了维持生命,可这种维持性质的血液透析引发的认知能力下降同样也会影响到你的健康。

鉴于此状况,对于那些不得不透析的肾友们来说,透析要尽量减少单次透析超滤率,并且要注意控制容量,最大程度杜绝脑缺血的发生,降低透析带来的认知能力影响。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昨日,西南医院,文丽飞在母亲的陪伴下抽血。记者 甘侠义摄

  昨日上午,阳光明媚,18岁的遵义女孩文丽飞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苍白的小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怀揣着3700元现金,文丽飞的母亲带着她从遵义来到西南医院,希望为女儿开启生命的另一扇门。而这3700元现金中,一部分来自文丽飞父母卖糕点的收入,一部分来自遵义好心市民的捐款,还有一部分则来自文丽飞奶奶的当街乞讨……

  18岁遵义女孩垂危

  如果不是被查出患有慢性肾衰竭,如今18岁的文丽飞理应坐在自己梦想考取的医科大学的课堂内,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如何拯救生命。但很不幸,在去年被查出患病后,文丽飞无奈地成为了一名被拯救者。

  文丽飞是遵义务川自治县民族中学的一名高中生,是老师、同学和家人眼中十分懂事的孩子,因为成绩优秀,她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对于文丽飞来说,在不久的高考中能够考取一所医科大学是她最大的梦想。

  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却关上了文丽飞通往梦想的那扇门。

  三年前,文丽飞在务川自治县医院被确诊患有肾炎,虽然吃药治疗但一直未见好转。去年年底,她的病情开始恶化,全身出现反复性水肿,到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慢性肾衰竭。

  文丽飞被迫辍学,年轻的生命只能靠一周两次的透析得以延续,由此产生的巨额医疗费则成为这个家庭的重担。

  和所有农村中的留守儿童一样,文丽飞的父母在她只有几岁时,便跟随村里的年轻人到遥远的大城市打工。对于幼小的文丽飞来说,奶奶邹书维变成了她的代理“妈妈”,从小到大,一切生活的大小事务都由奶奶操持。

  而在邹书维的眼里,孙女早已是自己生命中无可替代的一部分。

  孙女被确诊患有慢性肾衰竭后,这位年满73岁但身体硬朗的老人终日以泪洗面,看着孙女一天天变瘦,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老人更是心如刀绞。

  文丽飞患病后,远在外地打工的父母立刻辞职赶回了务川老家,在县里卖糕点以支撑女儿一周两次透析的巨大开销,而奶奶则陪着孙女在遵义以每月100元租下的几平方米大的房子里居住,方便孙女到医院做透析。

  每周,在务川的父母都会给婆孙俩寄去近一千元钱,这差不多就是文丽飞做两次透析的费用,但是如果遇上要吃药的时候,这点钱就远远不够了。

  “11月初一天,外婆跟我说,她要上街去乞讨,叫我不要给妈妈、爸爸说。”文丽飞说。

  文丽飞至今还记得第一天去乞讨时,奶奶特意穿上了一身干净的衣服,脚穿一双黑色棉鞋,头戴一顶淡黄色帽子。怕孙女一人在家出现意外,奶奶将文丽飞扶上轮椅,推着她出了门。

  她们的目的地在遵义丁字口的重百商场附近,一条人潮熙熙的大街上。

  昨日,陪伴文丽飞母女俩来重庆的遵义晚报记者冷泽学告诉本报记者,文丽飞的奶奶邹书维虽然家境贫寒,但是在她们村里却颇受人尊敬。“她(邹书维)以前每次出门都会穿着一身干净的衣服,有时家里的确开不起锅了,她也不会向邻居讨一口饭吃。”

  但是为了救孙女,邹书维在大街上当众弯下了自己老迈的膝头。

  文丽飞也清楚地知道这对于奶奶来说意味着什么,这是奶奶第一次从农村来到城市。那一天,奶奶就跪在紧挨着自己轮椅的地方,膝头下只垫了几张薄薄的废纸,奶奶双眼望着过往行人匆忙的脚步,自己则望着奶奶迷茫的双眼,流泪。

  “如果换肾能救她,就把我的割给她吧。”这是这位已经白发苍苍的老人认为自己最后所能为孙女做的一切。

  但奶奶将肾捐给孙女的事情被家里人一票否决。

  昨日上午,在遵义晚报记者的陪伴下,文丽飞和母亲来到重庆西南医院做血型配对,如果配对成功,文丽飞的母亲将把自己的肾捐给女儿。西南医院的护士为此特意为母女俩开辟了绿色通道,以方便她们能够尽快完成检查。

  邹书维老人没有陪孙女来重庆,原本老人已经收拾好了自己的行囊跟着孙女来到了火车站,但是最终没有舍得掏出24元的火车票钱,只能望着孙女乘火车远远离去,她知道节省下来的这24元钱对于孙女来说就是一笔救命钱。

  昨日,在西南医院的门诊挂号处,文丽飞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了一叠有些褶皱但叠得整整齐齐的钱。“一部分是妈妈、爸爸卖糕点挣的,一部分是遵义的好心市民捐的,还有一部分是奶奶当街乞讨的,一共3700元。”

  “前天在火车上,文丽飞多次接到她奶奶打来的电话,问她什么时候回去,老人是怕孙女这次出来就再也回不去了。”冷泽学告诉记者。(记者 许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肾衰竭透析能活几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