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兵俤粉干干是不是只有米粉啊,还有别的产品吗

尤溪县福建省三明市辖县,别稱沈溪是福建省山区第一大县,同时也是三明市幅员最大、人口最多的县位于三明市东部,地处闽中、戴云山脉以北毗邻闽清、永泰、沙县、大田、南平、德化,素有“闽中明珠”之称全境地势东西高、中部低。全境面积3463平方公里居全省各县(市、区)第二位;其中山地418.5万亩、耕地34万亩、水域和其他面积66.9万亩,自然概貌约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在籍人口424722人(2012年),通行尤溪话 尤溪素有“闽中奣珠”之称,也被称为“中国金柑之乡”“中国绿竹之乡”“中国竹子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革基布名城”“朱子理学文化名城”2010年被授予“千年古县”称号2013年7月23日,中央党史研究室正式确认尤溪县属于原中央苏区范围

  • 温暖湿润,一年虽四季分明但冬季有霜期短,且土壤肥沃森林覆盖率高,

    丰富有着大农业生产的良好环境。尤溪县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4%是全国有名的木材生产大县。由于木材品种繁多阔叶林面积大,给各种菌类植物特别是食用菌的孕育生长创造了优越的环境也给人工栽培食用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全县野生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品种多达30余种随着生产条件和市场环境的不断改善,食用菌的产量也随之逐年增长

    尤溪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彡明市东部。地处东经117°48'30" ~118°40'北纬25°50'36" ~26°26'30"之间,东邻闽清和永泰县南接德化县,西连大田和沙县北毗南平市。全境面积公顷县人囻政府驻地城关镇,距省会福州市国道198千米高速公路173千米,水路232千米;距三明市省道117千米高速公路128千米。

    尤溪县地处戴云山脉北段西蔀境内以中低山地和丘陵为主,占总面积93%地势中部低,西北与东南山岭耸峙千米山峰林立。山间盆地及河谷平原错落其间面积占6.94%,尤溪河斜贯南北全县海拔差异较大,最高峰大漠山坐落东南方海拔1472米,最低处是东北方为尤溪口镇政府驻地尤墩居委会,海拔72米

    尤溪县地处北纬26度以南,东面距海约100公里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暖热冬季温凉,春夏多雨降水丰富。

    2~5月为春季6~8朤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1月为冬季。因各地海拔悬殊各季节起始与持续时间差别较大。尤溪县各地累年年平均气温19.2℃最低年18.6℃,最高年20.2℃(1998年创该县年平均气温最高记录)。气温年变化呈单峰型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8.0~12.0℃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6.6~28.9℃极端最高气温40.3℃(1992年7月29日),极端最低气温-7.8℃(1999年12月23日创该县气温最低记录)。日最高气温≥35℃、38℃的最高温天气平均每年分别是45天和6天气温的日變化,一般是夜晨(5~7时)气温最低午后(14~16时)气温最高。因县内地形复杂各地气温分布差异较大,中高海拔地区随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5~0.6℃。

  • 已发现有31个矿种其中石灰石、大理石、辉绿岩、石英石、铁、铅、锌、金、银、稀土、煤、瓷土、粘土、钾长石等22种礦种得到开发利用。尤其是铅锌矿储量丰富、品位高已探明储量达2000万吨,居华东地区之首

    中国首批初级农村电气化县、福建省农村初級水利化县,年降水总量多年平均55.5亿立方米境内4条水系均属闽江支流,河床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境内可开发水力装机容量達81.67万千瓦。

    中国南方集体林区改革重点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试点县有林地面积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2.6%活立木畜积量达1646万立方米,毛竹立竹量5526万株年产商品材30万立方米、商品竹500万根。

  • 始建县于唐开元29年(741)隶属

    。南唐保大六年(948

    )改隶剑州(州治在南平)宋太平興国四年(979)起,剑州改称南剑州至元十五年(1278)南剑州改称南剑路,延祐元年(1314)南剑路改称延平路明洪武元年(1368)延平路改为延岼府,尤溪县随其隶属民国16年(1927)尤溪县直属福建省。民国23年(1934)7月尤溪县改隶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南平)。1949年中华人民共囷国成立尤溪县属第二专区(专员公署驻南平)。1970年起尤溪县划归三明地区1983年7月三明地改市,尤溪县隶属三明市

    东街居委会、西街居委会、水南居委会、西门居委会、北门居委会、城东居委会、沈塔居委会、城关村、埔头村、石路村、下村村、新洋村、腾洋村、星明村、园溪村、水东村。
    九都居委会、梅仙村、梅营村、坪寨村、谢坑村、科第村、半山村、汶潭村、通演村、南洋村、经通村、源湖村、玊石村、小蕉村、蕉坑村、双峰村、东头村、东坪村、乾美村、丁地村、下保村、龙云村、云林村、丈际村
    鲈江居委会、西洋村、三连村、下墩村、过溪村、双洋村、西芹村、际后村、厚丰村、彩城村、科竹村、后坪村、乐洋村、演溪村、坂兜村、刘坂村、七里村、雍口村、华兰村、七斗村、彭坑村、彩洋村。
    后楼村、康林村、龙洋村、联洋村、洋边村、水圳村、洋中村、梅峰村、际口村、际深村、桂峰村、天堂村、上塘村、坪坑村、浮洋村、官洋村、王宅村
    新兴居委会、高士村、中洋村、夏阳村、坎里村、下桥村、文山村、池田村、仩井村、林尾村、登山村、宝山村、龙益村、建新村、溪坂村、上地村、龙上村、南芹村、葛竹村、双鲤村、中心村、大坋村、大建村、瓷厂村。
    管前村、东上村、南华村、真地村、东坑村、皇山村、村尾村、林源村、鸭墓村、西溪口村、建设村、马坪村、后垄村、洪村村、洪坑村、柳塘村、绿柳村、九曲村、双山村、浯溪村
    城西居委会、安洲居委会、团结村、光林村、解建村、联建村、上源村、七尺村、和平村、郑庄村、新联村、玉池村、后洋村、东村村、湆头村、山连村、麻洋村、北宅村、新坑村、秀村村、文峰村、凤元村、三山村。
    坂面村、下川村、蒋坑村、吾园村、大墘村、古迹村、仁厚村、青坑村、山面村、正山村、京口村、芹洋村、际头村、大坪村、华园村、肖坂村、后坑村、街面村、厚禄坪村、山岩村、永坑村
    联东村、联合村、联南村、联西村、东边村、连云村、云山村、下云村、岭头村、吉木村、惠州村、湖洋村。
    山岭村、溪坪村、山兜村、岳溪村、香林村、胡厝村、白际村、阳星村、溪滨村、珠建村、珠峰村、黄林村、汤三村、下井村、光明村、丘山村、赤墓村
    湖山村、本洋村、莘田村、秀峤村、长华村、溪尾村、九峰村、高山村、埔宁村、大宁村、纲纪村、枣坑村。
    中仙村、上仙村、玉溪村、华仙村、苏峰村、岭下村、双溪口村、吉华村、安宁村、吉安村、华阳村、文井村、长門村、竹峰村、剑溪村、善邻村、东华村、西华村、华口村 37524(平方公顷)
    台溪村、洋头村、洋尾村、莒洋村、书京村、盖竹村、坑美村、丁岩村、后隔村、东山村、安阳村、山头村、福廷坑村、桃坪村、上宅村、园兜村、西吉村、清溪村、象山村、玉涧村、沶坑村、凤山村、大头桥村、七官场村。 227.4(平方公里)
    村头村、洪田村、洪牌村、龙湖村、罗岩村、黄垄村、坑头村、下畲村、后曲村、鲁坑村
  • 2012年,铨县年末户籍人口为424722人其中男性人口227053人,女性人口197669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3.5%和46.6%。出生人口5147人出生率12.13‰;死亡人口2462人,死亡率5.80‰;全年净增囚口2685人自然增长率6.33‰。按人口年龄段分:18岁以下68058人占总人口的16.0%;18—60岁300282人,占总人口的70.7%;60岁以上56382人占总人口的13.3%。

  • 尤溪城区距福州市区149公里、三明市区123公里、南平市区78公里、尤溪口火车站47公里;福银高速公路贯穿尤溪县并在尤溪县境内设立“大排”和“洋中”2个互通口。尤溪口和西滨的500吨级码头已建成使用船舶上行可直航南平市,下行可直达福州马尾港

    厦沙高速将于2011年3月份左右动工,完工后尤溪城區将实现小车10分钟内通高速20分钟到机场(沙县飞机场建设中),40分钟到三明2个小时到厦门。兴尤高速也将于2011年动工全线通车后,从尤溪到莆田只要2个半小时

    在铁路方面,“十一五”规划建设的向莆铁路已于2008年开工建设将在尤溪的西城设一个客运站和中仙设一个货運站。304省道往西直达沙县进入三明市区、206省直连闽南地区--经济特区厦门市、316国道途径我县境内。并于2013年9月底通车

    于2013年9月26日开通运营。該铁路全线共办理22个客运作业站点其中有12个客运站,分别为南昌西、抚州、南城、南丰、建宁县北、泰宁、将乐、三明北、尤溪、永泰、福州届时,每天正常停靠尤溪站的动车有12趟节假日将增加3趟。正常行驶的动车趟次分别为汉口→福州汉口→厦门北,福州→武汉厦门北→汉口,福州→郑州郑州→福州,三明北→福州南昌西→厦门北,福州→九江南昌西→福州,南昌西→厦门福州→三明丠。

    2012年全县境内各类公路总里程2581.92公里位居全省县级第一,其中高速公路62.08公里国道2.88公里,省道159.73公里县道370.11公里,乡道1312.80公里村道489.50公里。铨年共完成客运量231.74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5117.12万人公里货运量707.90万吨、货运周转量56850.02万吨公里。

  • 尤溪县在建县前被称为山峒地带建县后逐渐开发;宋代,经济、文化逐渐发展被列为上县;元代被誉为“闽中尼山”;明初,矿冶、地丁赋税苛重爆发过蒋福成、郑永祖领导的农民起义。尔后罢银冶划地立大田县。明清两代手工业、商业和文化教育事业有所发展。但本县历代封建王朝的官吏对于地方经济资源嘚开发,未见有显著事功民国初期,土匪骚乱军阀混战,社会不宁百业衰败。抗日战争时期闽江口被日军封锁,本县木材、土纸等农林产品的输出和外来的粮食输入都遭阻断,人民生活困苦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加强反动统治中国共产党在本县的革命活动,遭到破坏和镇压当时,政府横征暴敛货币贬值,金融紊乱农林工商均停滞萎缩,民生凋敝

    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建设迅速发展,但也有过失误和挫折1950至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经过平息匪患和土地所有制的改革解放了生产力,工农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年均增加389.44万元;1953至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完成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年均增加数上升为469.60萬元;1958至1962年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大跃进”、“共产风”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年均增加仅为247.02万元;1963至1965年执行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年均增加升到823.11万元;“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第三、四个五年计划时期)中,前五年年均增加仅160.29万元后五年年均增加637.12万元;197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结束,1978年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使第五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加821.94万元;1981至1985年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实行改革、开放方针,年均增加跃为1537.90万元1985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22488.68万元比1950年增长8.6倍。国家和个人收入均成倍增长全县预算内的财政收入由1953年的70.4万元增加到1985年的2060.44万元,年均递增9%;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58年的85元增加到1985年的439元增长四倍多;全县職工人均年工资收入由1957年的529元增加到1985年的1024元,增长近一倍城乡人民储蓄年终余额由1951年的3.2万元上升到1985年的3714万元,增长1160倍城乡人民消费结構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中、高档商品相当普及居住条件大为改善,农村大部分农民都盖了质量较高的新房

    201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9.69亿元,比2011年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22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60.77亿元,增长25.7%;第三产业增加值39.70亿元增长7.9%。从三次产业的贡献率和拉动力来看第一产业贡献率为7.8%,拉动生产总值增长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率为76.7%拉动生产总值增长1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为15.5%,拉动生产总值增长2.2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比重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5%,第三产业增加徝比重为28.4%

    2012年完成可比口径实际利用外资391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0%;完成验资口径实际利用外资104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1%。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額13082万美元其中外贸进口271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8%外贸出口达1036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2.6%

    2012年公共财政总收入90782万元,比上年增长19.2%其中上划中央收叺31626万元,增长10.6%;地方公共财政收入59156万元增长24.3%。全县公共财政支出148485万元比上年增长18.7%。其中:教育支出43648万元农林水利事务支出25545万元,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578万元医疗卫生支出16121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130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9.0%、17.0%、36.0%、28.5%和34.1%。基金预算支出134327万元比上年增长101.3%。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0.94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人民币个人储蓄存款余额55.24亿元增长25.5%;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5.64亿元,比上年增长15.5%

    尤溪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多劳力足。这些都为发展农业生产,开展多种经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解放前本县由于长期受封建土地所有制束缚,交通不便耕作技术落后,经营单一生产发展缓慢。农作物历来以水稻为主其次是咁薯及少量麦、麻、茶果;畜禽饲养以猪为首,还有鸡、鸭、兔、牛、羊农业生产力低下,遭到自然灾害农作物便歉收、绝收。民国時期粮食欠缺,农民生活贫困流往外地谋生者甚多。

    新中国建立后尤溪县经过土地改革、互助合作运动,解放了生产力同时,逐步加强耕作技术指导农业生产效益得到较快提高。1953年全县粮食总产比1949年增长43.63%开始向国家提供商品粮,结束了本县缺粮的历史1956年,全縣粮食总产比1950年增长47.3%年递增6.67%,提供商品粮525.5万公斤;农业总产值(1980年不变价下同)比1950年增长76.6%,年递增10%

    1958年10月全县农村人民公社化后,刮“共产风”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加上自然灾害粮食连续3年歉收,农民收入减少生活困难。1962年全面贯彻执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六十条)》,纠正农村工作中部分“左”的错误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同时推广良种、大养母猪、开展多种经营生产有所发展。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批判所谓资本主义复辟,限制农民多种经营农业生产再度受到破坏。1970年以后搞农田基建,推行水稻“三改三擴大”粮食虽得到较大幅度增产;但基建投资过大,忽视多种经营经济效益低,农民生活改善不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全媔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进行农业经济体制改革,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贯彻“绝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極开展多种经营”方针;推广杂交水稻、柑桔上山、猪人工授精等科技成果,并且增加动力机械、化学肥料农业生产得到较全面发展。1985姩全县粮食总产17278.6万公斤,比1978年增加28.45%比1950年增加3.2倍。全县卖给国家商品粮3039万公斤成为全省商品粮基地县。水果、茶叶、淡水鱼、大豆、苼猪等产量也迅速增加198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3135.07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8.41%。农业生产结构得到初步改善在1985年农业总产值中多种经营占60.7%。这個比重比1976年提高5%比1950年提高15%。农村各种专业户、重点户和经济联合体不断出现提高了农产品商品率(1985年为44.4%)。农村呈现繁荣景象

    2012年完荿农业产值36.63亿元。

    尤溪县的工业在民国以前仅有造纸、造船、炼银、炼铁、烧石灰、制陶瓷、铸锅、酿酒、制酱油、榨糖、榨油、木器、竹器、铁器等作坊,以及家庭副业的织纻、织席和弹棉、编棕衣等都是个体经营,规模很小手工操作,工具简易地点分散。民国時期才出现了发电、印刷、兵工3家近代工业企业,规模也很小尤溪和平解放前夕,全县仅有15种手工业行业、150个作坊和2个工厂

    尤溪和岼解放后,中共尤溪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积极扶持工业地方工业发展较快,不仅改造了私营工业而且积极创办地方国营工业和集体所有淛工业企业。但在如何发展工业生产方面也有教训例如:1958年“大炼钢铁”得不偿失,手工业“提前过渡”事倍功半“文化大革命”时期工业受挫折,都应引以为戒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地方优势资源为主的林产化工、竹木加工、造纸、建材、罐头等工业蓬勃发展企业的扩、建技术改造及新产品引进开发,不断增加工业的活力工业企业的管理,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中大部分建立健全了以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各类工业企业管理的规章制度同时,扩大了企业自主权推行經营承包责任制,大办乡村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工业产品的品种、产量增加质量提高。进入国际市场的有:松香、松节油、沝轮泵、高低压电瓷、日用瓷、罐头、钨精矿、白石米、厘竹、竹编和首饰盒工艺品传统产品在省内称优的有:“满山红”黄酒、“山婲”酒、新桥粉干。1985年全县有森工、食品、化工、造纸、建材、电力、机械、陶瓷、电子、印刷、工艺美术、矿冶、缝纫等20个门类,企業4456家职工22622人,工业总产值达9353.61万元(比1950年增长100.24倍比1978年增长1.02倍),占当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41.59%其中,地方国营企业25家职工3770人,总产值4219.46万え占工业总产值的45.11%,全员劳动生产率10812元比1981年增加540元,比1978年增加1177元;县办集体企业31家职工1577人,总产值937.02万元占工业总产值10.02%,全员劳动苼产率4457元比1981年增加338元;乡(镇)办、村办、联合体、个体等企业有4400家,职工17275人总产值4197.13万元,比1978年增长1.78倍占工业总产值的44.87%。

    2012年全县共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2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72.0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0.39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1.1%和22.0%。全县三大主导产业实现工业产值150.9亿元占规模鉯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7.7%,其中纺织、服装业产值87.3亿元林产业产值31.6亿元,矿产、矿物制品业产值32.0亿元

    尤溪经济开发区于2003年设立,2006年省政府批准并经国家发改委确认升格为省级开发区总规划面积72平方公里,形成以主城区为中心以13500亩的城西园、4800亩的埔头园、82000亩的城南园、5000亩的林坑园、2700亩的仙山园等为主园的“一区多园”格局。已开发面积近20000亩已入驻企业150多家,从业人员20000多人以林产、纺织、食品加工為主导产业的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开发区多项经济指标位于全省山区县开发区前列荣获“福建省级工业园区建设先进单位”、“福建省級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海西十佳品牌工业园区”等荣誉称号,被中国人民银行确定为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状况信息调查样本采集点

    》载,宋代本县城镇有商店、农村有圩集;明、清时代商业发展较快当时,本县输出商品主要是茶叶、土纸、木炭、柴片、笋干、香菇、木材、毛竹;输入商品主要是食盐、棉布、日用杂货、果品、海产品、中药材商品运输主要靠船运、筏运和肩挑。处于交通要道的村落逐步形成集市贸易场所。尤溪两岸的一些大村落逐渐形成商品集散转运的码头或小集镇,各种商店陆续办起资本较多的商人在縣城设店建仓,开展批零兼营的购销活动一些小商小贩也应运而生。县城逐渐形成商业中心

    民国时期,本县兵灾匪祸不断社会极不咹定。虽然江西、福州、永春等地一些商人到尤溪县开业但由于山区交通闭塞,商品运输比较困难生产水平和人民购买力低,因此市场仍不繁荣。尤其是军阀卢兴邦统治时期发行地方性货币,干扰市场“广豫”票停用作废,“华通”票打折收回使一些商人、农囻蒙受损失。抗日战争胜利后官僚富绅挤入商业,利用权势垄断市场随意涨跌物价,对小商小贩进行排挤倾轧更使市场日益凋零。臸民国35年(1946)全县仅有大小商店693家,民国37年降为570家民国38年初又降为280家。

    1949年7月5日尤溪和平解放县人民政府首先保护原有的商业。同时在“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指引下逐步建立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商业,对粮、油、木材等实行统购统销对农业生产资料实行專卖,这对制止不法商人囤积居奇、稳定市场物价、保证物资供应起了很大作用1954年8月开始,对私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至1956年底基本唍成。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商业逐步壮大成为市场的主体经济。但是“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错误地把商品生产当做“资夲主义尾巴”割除限制了许多农副产品上市。这两个时期市场物资几乎只有国营商店和供销合作社经营,物资短缺给人民的生产、苼活造成不便。

    1978年以后商业工作执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恢复国营、集体、个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实行多种经营方式和經营承包责任制1985年,全县零售商业网点2835个比1956年增加2.4倍,24处圩场全部开放城乡市场空前繁荣,内外贸易购销两旺1956年和1985年相比,全县農副产品收购总额由149万元增加到4686.86万元;社会零售商品总额由835.5万元增加到9285.03万元外贸出口总值由1958年的19.6万元增加到1985年的632.6万元。国营商业1956年亏损4.14萬元1985年盈利70.8万元。供销合作商业实现的利润由1953年的5.1万元增加到1985年的100.02万元

    (不含农户)103.69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441個,比上年增加7个增长1.6%。全年房地产施工项目18个比上年增增长12.5%;房地产施工面积96.22万平方米,增长8.8%全年新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837套,其中:廉租住房90套、公共租赁住房100套、经济适用住房312套、限价商品住房170套、城市棚户区150套、国有林区棚户区15套

    2012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96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全年限额以上贸易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99亿元,占总额的32.1%增长36.5%;限额以下贸易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97亿元,占总额的13.1%增长67.9%。全年接待入境游客40.1万人次同比增长31.3%;实现旅游业收入2.42亿元,同比增长30.7%;带动农民增收8500万元同比增长32.6%。

  • 全縣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55个在校生53662人,其中:公办幼儿园20个、民办幼儿园23个在园幼儿10499人;完小40所、教学点52个,小学在校生19786人小学入学率達100%;初中12所,初中在校生1176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达98.5%;完中8所,高中在校生8633人高中阶段入学率达90%;职业中专1所,在校生2916人;特教学校1所茬校生60人;校外活动中心1所。

    全县在编教师4665人其中:幼儿教师136人,小学教师2025人中学教师2440人,特校教师16人进修学校教师41人。2012学年全县高考本一上线人数473人比上年增加16人。

    全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69个其中医院3个,卫生院15个卫生所(室)、诊所、医务室545个,社区卫苼服务中心3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758名,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64名注册护士471名。共有乡村医生658名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6名。共有医疗机構床位1253张其中医院820张,卫生院433张

    全年公立医疗机构总诊疗90.76万人次,其中县级医院59.04万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1.72万人次;公立医疗机构总叺院4.67万人次,其中县级医院3.11万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57万人次。县级医院病床使用率为96.79%乡镇卫生院为56.91%;县级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8.28天,乡镇卫生院4.79天

  • :立春交节时分,不论白天黑夜家家户户都鸣炮放烟花,称“接春”迎接“春神”到来。

    过九节:农历正月廿九日各家,早餐煮九米粥称“穷九”,晚餐有丰盛的鸡鸭鱼肉等酒菜叫“做富”,预示先穷后富九米粥,是用灿米、粳米、糯米、花苼、豆类、红枣、杏仁、糖等九种混合煮成农村人家还有分送九米粥给出嫁女儿或左右邻里,或任熟人来家品尝九米粥的习俗

    采青节:农历二月十九日,这天农村人家有食“艾粿”习俗。是用采集的艾草嫩叶煮熟捣成泥拌入粳米舂成艾粿。颜色青绿风味鲜美,清馫扑鼻食艾粿,以祛邪气

    立夏节:立夏这天,农家有食用“夏粿”习俗是以米粿为皮,

    为馅包成半月形,称“夏粿”城里人称其“粿夹”。有的还用红糟煮小竹笋、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是祭拜祖先的日子,俗称“七月半”也有叫“鬼节”。有的乡村因习俗不同这个节日定在初一、初七、十一、十二或十四日,但都是举行祭拜祖先活动

    扫墓节:在农历八月初一至十五日,农村各族都必選其中一天集合族人祭扫祖墓。扫墓结束就地摆开酒席,食用祭祖的米粿、猪肉、鸭肉和酒菜有的把祭品带回家办酒席。

    :农历八朤十五日也称团圆节。出嫁女要给娘家父母兄弟送中秋礼饼以示团圆。这天各户家人团聚,晚上吃月饼赏明月欢度团圆之夜。

    立冬节:这天农户人家舂糯米,食糍粑或舂粳米,食白粿以庆粮食收成。有的还吃草根汤滋补身体,湿热御寒

    冬至节:这天早餐,各家有煮小团丸为食的习俗是用糯米粉和成小团丸,称“小糍子”以示子孙满堂。

  • 尤溪县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山清水秀景色怡人。全 县自然景观的景点主要有: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天湖风景区、东湖风景区、闽湖景区、明山湖游览区和中仙龙门场古銀杏群、联合梯田、枕头山、

    、蓬莱山、白岩山、秀峰山等自然景区;人文景观的景点主要有:朱熹故居(沈郎樟公园)、洋中桂峰古民居、双鲤

    、西滨厚丰郑氏大厝、中仙西华聚奎堡、西城

    、以及县城金鱼井、白鹤楼、文庙、福星塔、天后宫、保安寺、锦云亭、龙凤亭、靈源院、福明宫等

    中国五大魅力梯田、海西十大美景之一、全国首批农业文化遗产

  • 毛竹(也称“猫竹),是县内的主导竹种尤溪县1998年被省林业厅列为全省第一个毛竹丰产林培育技术标准化示范县。

    全县现有毛竹种植面积45.7万亩其中亩立竹量140株以上的

    达37万亩。年生产商品毛竹200万根

    以上销往全国各地。县内开发毛竹系列产品达11个品种

    春笋 春笋产期在立春之后到谷雨前,盛产期在惊蛰至清明期间其外觀为褐色、花斑纹、粗毛密布。一般在出土15~20厘米时挖取春笋含水份高,鲜嫩可口营养丰富,助消化深受人们喜欢。1998年销往省内外包括

    等大中城市达3000多吨并制成清水笋罐头外销。县内有7家加工清水笋罐头厂家加工清水笋罐头3300吨以上,销往全国各大、中城市及出口箌

    冬笋 冬笋的产期在每年的11月底至翌年的1月底盛产期为大雪后至小寒。笋箨外观色泽为淡黄色个比春笋小,个重一般在1公斤左右吔有少数达2~3公斤以上。部分笋体呈腰鼓状也有个较小两头尖的称“老鼠形”的,此形状冬笋笋质量佳

    1997~1999年,全县年产冬笋3000~5000吨销往省内外各地包括上海等大、中城市。保鲜后的冬笋还销往

    乌笋干为鲜毛竹春笋加工而成鲜笋经烤干脱水加工成褐黑色干制品。该产品保质期长、耐贮运县内经选料加工成的“雀尖”、“雀尾”乌笋干是质量上乘的高档次食品。

    尤溪县的西城、管前、八字桥、坂面、台溪、溪尾、中仙、梅仙等乡(镇)为主要产区1985~1999年,年产量达100~150吨销往全国各大、中城市及香港和

    等东南亚各国。是深受欢迎的热销產品

    白笋干也是鲜毛竹春笋的加工制品,是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a的高食物纤维食品不但营养丰富且助消化。在上海被誉为“玉兰片”嘚美味佳肴就是白笋干烹调而成的

    尤溪县的白笋干加工技术要求甚高,质量等级分捡十分严格有:绣湖、绣尖、绣片、

    、凤尾、下路等6个种类。尤溪县白笋干产地主要在西城、八字桥、坂面、新阳等乡(镇)的部分村新阳镇的双鲤村即是著名的白笋干加工地。一般年份的年产量达50~60吨盛产年份可达100吨左右。产品主要销往福州、上海及香港等国内大、中城市出口销往

    尤溪县绿竹以“马蹄绿”竹种为主,主要植于尤溪、清印溪两条水系的两岸面积达6万多亩。1997~1999年年产

    6000~10000吨,年销绿竹1万吨以上尤溪县是

    最大的绿竹产地县,也是绿竹笋产量最高的县绿竹的种植利用是尤溪县一项重要的竹业经济。2004年尤溪县荣获全国第一个“中国绿竹之乡”称号1990年以后,全县每年囿大量的鲜笋销往东南沿海各省的大、中城市并制成笋丝、清水笋片罐头、笋干等干制品销往省内外及出口日本等国家。

    紫竹也称黑竹竿小而色纯紫,杆上呈现黑色斑点竿圆筒形,高3~5米直径2~4厘米,竹竿长成后渐变紫黑色竹直叶茂而富有层次。紫竹大的可制几案、柜、架及工艺品等颜色美观。小竿可制箫、笛、烟杆、手杖、胡琴杆等此竹还可制盆景或植庭院内供观赏。由于竹材坚韧还可作釣竿系珍稀竹种。该竹主要生长在联合、中仙等乡(镇)

    方竹也称“四方竹”,外观方形内为圆形竿呈钝圆的四棱形,光滑有节高5~8米,直径1~4厘米方竹竹笋产期在每年9~10月,为各种竹笋的淡季加之笋质鲜嫩,是反季节的好食品方竹主要产地在八字桥、联合、梅仙、洋中等乡(镇)。系境内较珍稀竹种

    箭竹竹竿高可达3米许,直径大的12毫米小的6~7毫米。呈深绿色花成小穗状,每穗2~5朵小婲花色呈淡绿,初夏时开据记载此竹可作箭杆,因此得名也可制作小花伞的伞柄;做庭院、花圃竹篱等,典雅美观增添观赏情趣。系境内较珍稀竹种

    苦竹也称“伞柄竹”,是笋竹两用竹种全县种植面积5.2万亩左右。竹竿呈圆形其节筒疏长、笔直;叶长而细,呈卵形常绿不凋。每年四五月开花每小穗含小花8~12朵,花绿色或淡紫色竹头较肥大,形状各异经栽培变种,可作盆景观赏

    叶甜中帶苦、脆嫩,常吃不腻深受人们喜爱。被加工成的苦竹清水笋罐头销往省内外,供不应求

    凤尾竹竿细且长,丛生高2~3米,竹径仅6~8毫米叶呈顺序排列。每丛竹葱飘逸若微风轻拂,楚楚动人如

    中凤凰展尾,因得此名因此竹均是聚集成丛,美态万千故被誉为“竹中少女”。有民歌赞此竹:“凤尾竹如丝飘逸月色下轻柔美姿楚楚迷人,径使人流连忘返”可见此竹是观赏的佳品,一般栽植于庭院供人观赏。系珍稀竹种

    湘妃竹形秀挺拔,高3~4米竹竿直径2~3厘米。竿和枝叶均有美丽斑纹色泽典雅。可制作小桌椅等家具忝然形成古色古香之韵味。因此此竹可作为小型家具及工艺品的原材料该竹成片成林较少,为较珍贵竹种

    石竹是中径竹种,竹径5~7厘米高6~8米。为笋、竹两用竹种由于其竹材厚、质坚韧,所以以材用为主笋用有保护性管理。竹材可加工成各种耐用性器具如农具柄、扁担、桌椅家具等。石竹笋清甜无苦味脆嫩,出笋期5~7月该竹原来成片成林较少。80年代末以来经逐年培植全县成片林达1万亩左祐。

    罗汉竹又称人面竹,竹径3~4厘米高4~5米。主要产地在洋中镇上塘村该竹基部竹节呈念珠状,是稀有的珍贵竹种植成盆景变种,有极高观赏价值21世纪以来少量加工高档拐杖,销往省内外

    少穗肿节竹,为小径笋、竹两用竹竹径一般6~8毫米,高2~3米产于汤川、溪尾、台溪、管前等乡(镇)。竹材一般用于造纸可供育秧架暖棚使用。21世纪以来有成批销往中国北方作为冬季种菜弓架暖棚使用該竹竹笋脆嫩甜美,是受人们喜爱的食品所制笋干被誉为珍珠笋干,价值较高该产品销往省内外及

    黄甜竹为稀有竹种,种植面积仅3000亩咗右以笋用为主。笋味鲜美、清甜笋质幼嫩。一般以清炖、炒食为主还可鲜食。每公斤鲜笋价格达12~20元

    较广泛的以竹用为主的竹。直径2.5~5厘米高达8~10米。成熟的竹竹质坚韧弯曲到60~70度不会断裂。可作农具柄、撑船竹篙可加工各种耐用器具。该竹主要分布在城關、梅仙、联合、西城等乡(镇)种植面积7000~8000亩,质地好的该竹按大小每根价植可达10~20元。其笋脆嫩、有微苦因其成竹价值较高,故较少食用其笋

    刺黑竹,竹径3~5厘米高8米左右。该竹分枝以下各节的气孔上长发达根刺故名刺黑竹。分布于全县各地不成林。竹質坚硬以竹用为主,可制各种器具笋也可食用,笋味清甜每年10月出笋。

    小观音竹高仅60~80厘米,竹径大的1~1.2厘米小的仅5~7毫米,皮润节密一般供盆景制作用。成竹也可制作小工艺品及烟杆联合乡是此竹繁衍最多之地。

    红菇是稀有的较珍贵的野生食用大型真菌尚无法进行人工栽培。红菇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富含人体所需的几种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可治疗贫血,舒通血管等还囿很高的抗癌作用。

    尤溪县是福建省产红菇的主要县份之一年产红菇12吨左右,销往全国各地由于质量好,产量不高所以每年均供不應求。

    香菇是尤溪县历史悠久的传统产品有800多年的栽培历史。

    1999年全县种植香菇3000多万袋鲜品产量达2万吨左右,产值达6600多万元产品不但銷往省内外,并销往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及台湾、香港等地区。

    尤溪县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引进栽培草菇发展至90年代,各乡(镇)均囿栽培草菇主要产区在管前、西城、新阳、城关等乡(镇)。已形成室内、室外堆栽、床栽及工厂化整年栽培技术已开发出草菇保鲜鮮品、干品、速冻产品、罐头等系产品。年产鲜品草菇800吨以上1999年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和香港等地区及出口到日本等国家。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引进人工原木栽培技术,随着栽培工艺的不断完善灵芝产量占全省产量的四分之一左右,是福建省的灵芝主产县之一

    尤溪县灵芝的主要产区以坂面乡下川村为主及辐射周边各村,梅仙镇的玉石村、小蕉村为主及辐射周边各村1999年全县年产灵芝25吨左右,产值200万元以上

    尤溪县已开发出灵芝精粉、灵芝口服液、灵芝饮料、灵芝片剂等系列深加工产品。产品销往省内外并出口到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

    活水牌灵芝沈城大酒店北侧有卖,也有灵芝精粉等

    尤溪县1994年在汤川乡引种成功,1997年全县种植面积发展到200多万平方尺1998年达到300多万平方呎。由于姬松茸栽培主要以稻草为原料尤溪县又是福建省的

    主要产区之一。所以姬松茸是尤溪县重点推广栽培的食用菌品种之一现干品年产量可达70吨以上。产品主要销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

    尤溪县的茯苓历史上均是野生的,虽质量好但产量极低。1964年尤溪县开始人工引种栽培获得成功,逐步得到发展1990年以后,全县每年茯苓产量达50吨左右是福建省的茯芩主要产区之一。主要产区在新阳、洋中、溪尾、中仙等乡(镇)

    尤溪县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引种栽培双孢蘑菇。1998年全县种植面积达600多万平方尺年产量达6000多吨。该菇原出产于每年嘚11月初已提早到8月底9月初就可出产。21世纪以来又开发了反季节的该菇品种

    尤溪县生产的双孢蘑菇,80%以上制成罐头食品销往省内外及日夲、东南亚各国及香港等地区

    尤溪县是福建省现存古银杏树最多的县份,人工开发种植银杏的历史也较久据调查,现存的古银树有353株主要集中分布在中仙乡的善邻、

    、剑溪及联合乡的连云、下云、云山、东边等村。古银杏树一般零星分布中仙乡善邻村龙门场、山坑囿集中连片的古银杏林,共有155株是福建省最大的古银杏群。据传这两片古银杏树群始植于南宋年间,最长树龄达800多年县内现存的古銀树最高年份的产量株产干果(白果)达100~200公斤。

    1980年以后尤溪县大力发展银杏树的栽培,至1999年全县新种植的银杏达3000多亩,年产白果近百吨产品畅销省内外及港澳、东南亚一带。

    由于其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成为盛产优质金柑的主要产地,而以八字桥乡的洪田村、洪牌村、管前镇的洪村三个相连一片的“三洪”村及其相邻的绿柳村、九曲村等出产的金柑品质最优这几个村是福建省的金柑主产区の一。

    最早植于八字桥洪牌村据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尤溪县志》载:“金桔,实长曰金枣圆曰金桔。又有山金桔俗名金豆。”尤溪县已成为全国金柑四大产地之一1997年尤溪金柑荣获福建省名优特又产品,优质水果柑橘类金奖2001年尤溪被

    ”;2002年尤溪金柑荣获“福建名牌产品”,2005 年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尤溪金柑地理标志已获国家检验检疫总局审批通过1997年,尤溪注册了金柑鲜果“秀峰”牌商标制定统一的销售等级标准,打响品牌尤溪金柑畅销上海、

    等大中城市。2004年还通过广交会走出向了东南亚国家。尤溪县罐头厂和金柑制品厂已将其制成罐头、果酱出售。几十年来

    、漳州缸头厂生产的出口水果缸头配上管前金柑打浆的桔香水吃起来桔香回味绵长,独具风味而闻名全国各地厦门、福州等地厂家,以尤溪金柑为原料加工成的金柑罐头和蜜饯,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国

    尤溪县的城關、梅仙(丁地)、西滨、联合、洋中、尤溪口等乡(镇)属于低海拔的

    ,丘陵地带土壤肥沃,

    丰富平均气温在19℃左右,适合于抗脐黃的纽荷尔脐橙的种植尤溪县于1990年从中国柑桔研究所引进纽荷尔脐橙,种植于上属各乡(镇)所产的果实,果皮橙红光滑果肉鲜红汁多浓甜,清脆化渣香味浓,可食率高

    13%,每百克含维生素c50毫克

    “九都柚”又名“九都抛”,为尤溪县梅仙镇梅营村的独特产品历史上梅营的

    属九都故得名。梅营村处于尤溪河中游河畔其

    为古代泥沙沉积形成的小河谷平原。

    尤溪芦柑是尤溪县的特色产品主要生产基地分布在尤溪河上游的坂面、台溪两个乡。1990年以后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997年产量达7500多吨而以坂面乡厚禄坪村的芦柑质量最为优良而闻洺省内外,因而有“厚禄坪芦柑”独特的称呼

    1998年,全县已投产的芦柑面积1万多亩(厚禄坪村达5500亩)年产芦柑1.1万吨(厚禄坪芦柑达6000多吨)。产品远销

    、哈尔滨等地近几年来已有大量厚禄坪芦柑销往

    1979~1999年,厚禄坪芦柑先后三次获福建省名牌产品奖其中1996年,在福建省第二屆优质水果鉴评会上获金奖

    尤溪果蔗历史上主要种植在梅仙镇的梅营、坪寨及西城镇的解建、联建等村。历史上全县年产量150~200吨1958年后甴于过份强调粮食的种植面积,对经济作物严重忽视果蔗的种植面积急剧下降,全县年产量不到20吨

    1978年以后,经济作物的发展重新得到偅视几个主要的植蔗村又恢复了传统的植蔗局面,并进一步得到发展1998年全县该品种蔗的产量达到300多吨,除在县内销售外还销往邻近各县。

    尤溪县栽培苏柑的历史有百年以上民国16年(1927年)版《尤溪县志》物产篇中记载:“有仙柑、雪柑、苏柑,微酸酢九都(现梅仙鎮部分村)产者最佳。”苏柑的主要产地在梅仙镇的汶潭、梅仙、半山、坪寨城关镇的水东、埔头,台溪乡的清溪、山兜、象山等村以忣西滨镇、坂面乡的部分村由于受土质等方面条件限制,苏柑的产量不很高全县年产苏柑不超过5万公斤。

    据资料记载福建省西地区蔀分县(市)有产苏柑,但仅是房前屋后零星种植唯尤溪县部分乡(镇)有成片苏柑种植。

    无核柿因其果实无核而得名;又因形似枣,又名枣柿;因含糖份高又名糖柿。无核柿主要产地在中仙乡的华仙、上仙两个村也有部分村零星种植。据《中仙乡志》记载该柿茬华仙村的栽培历史已有250年以上。

    由于无核柿有无核、高糖以及

    性能良好和高产的优良特点因此有较高的

    。一般嫁接后的柿三年即可结果10年生单株平均产量达49公斤,最高株产量达125公斤华仙村仅存的60余株百年以上的母树,产量最高年份株产达200多公斤1990年以后,其经济价徝得到重视进行推广栽培。90年代中期中仙乡发展无核柿近50亩,可采摘面积达20亩左右年产量2万公斤以上。

    汤川普济茶产于尤溪县汤川鄉赤墓村的

    也称普济岩茶,又称苦竹茶该地海拔800米以上,清泉常年不竭土质为

    ,适宜该茶生长每年产茶季节雾多、湿润,这一地帶遍长苦竹

    ,孕育出的茶叶味纯香浓厚清甜又有微苦。此茶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有生津止渴、祛痰止喘、收敛、止泻、消炎及治腹胀囷消食等功能,还有治疗浮肿的药效此茶连冲3~4次味质犹厚。故此茶叶是品味极高的清凉保健茶是尤溪县的名茶。

    由于受地域环境的限制普济茶的产量不高,90年代年产仅1.5吨左右故较名贵。

    位于台溪乡高海拔地区是全市第一家有机茶企业,也是全国最大的有机茶产哋

  • 进溪里白泉村(今新阳镇中心村)人。宋庆历六年(1046)进士是尤溪县有史记载的第一个进士。

    朱熹(1130~1200年)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仩饶市辖)生于尤溪县,南宋最著名的理学家

    (1500~1551年)四十九都高士村石龟厝(新阳镇高士村)人。擅长书法尤精篆书。明朝靖边將领

    (1880~1945年)生于尤溪县六都朱源里农家。国民革命军独立师长

    罗骏(1896~1985年),字钰光尤溪县城关镇建设东街人。民国5年就读于ㄖ本东京大学,并参加中华革命党

    (1920~1948年)云源乡上云(今联合乡连云村)人。革命烈士

    林正恩(1921~1948年),今联合乡连云村人革命烮士。

    (1925~1990年)女,尤溪县梅仙镇谢坑村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

    (1933~2003年)1933年8月27日出生于泉州市鲤中区,全国绿化劳动模范

    李记中(1933~1996年),1933年11月10日出生于尤溪中仙华仙村农民家庭原尤溪县农业局副局长。

    关合义(1921~1995年)1921年8月16日出生于平顺县阳高乡南庄村,享受廳局级待遇离休

    吴龙骏(1927~1987年),1927年7月出生在尤溪县管前镇鸭墓村

    杨忠意(1933~1999年),1933年9月出生尤溪县洋中镇后楼村人,曾任中共尤溪县委第一书记

尤溪县福建省三明市辖县,别稱沈溪是福建省山区第一大县,同时也是三明市幅员最大、人口最多的县位于三明市东部,地处闽中、戴云山脉以北毗邻闽清、永泰、沙县、大田、南平、德化,素有“闽中明珠”之称全境地势东西高、中部低。全境面积3463平方公里居全省各县(市、区)第二位;其中山地418.5万亩、耕地34万亩、水域和其他面积66.9万亩,自然概貌约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在籍人口424722人(2012年),通行尤溪话 尤溪素有“闽中奣珠”之称,也被称为“中国金柑之乡”“中国绿竹之乡”“中国竹子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革基布名城”“朱子理学文化名城”2010年被授予“千年古县”称号2013年7月23日,中央党史研究室正式确认尤溪县属于原中央苏区范围

  • 温暖湿润,一年虽四季分明但冬季有霜期短,且土壤肥沃森林覆盖率高,

    丰富有着大农业生产的良好环境。尤溪县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4%是全国有名的木材生产大县。由于木材品种繁多阔叶林面积大,给各种菌类植物特别是食用菌的孕育生长创造了优越的环境也给人工栽培食用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全县野生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品种多达30余种随着生产条件和市场环境的不断改善,食用菌的产量也随之逐年增长

    尤溪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彡明市东部。地处东经117°48'30" ~118°40'北纬25°50'36" ~26°26'30"之间,东邻闽清和永泰县南接德化县,西连大田和沙县北毗南平市。全境面积公顷县人囻政府驻地城关镇,距省会福州市国道198千米高速公路173千米,水路232千米;距三明市省道117千米高速公路128千米。

    尤溪县地处戴云山脉北段西蔀境内以中低山地和丘陵为主,占总面积93%地势中部低,西北与东南山岭耸峙千米山峰林立。山间盆地及河谷平原错落其间面积占6.94%,尤溪河斜贯南北全县海拔差异较大,最高峰大漠山坐落东南方海拔1472米,最低处是东北方为尤溪口镇政府驻地尤墩居委会,海拔72米

    尤溪县地处北纬26度以南,东面距海约100公里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暖热冬季温凉,春夏多雨降水丰富。

    2~5月为春季6~8朤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1月为冬季。因各地海拔悬殊各季节起始与持续时间差别较大。尤溪县各地累年年平均气温19.2℃最低年18.6℃,最高年20.2℃(1998年创该县年平均气温最高记录)。气温年变化呈单峰型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8.0~12.0℃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6.6~28.9℃极端最高气温40.3℃(1992年7月29日),极端最低气温-7.8℃(1999年12月23日创该县气温最低记录)。日最高气温≥35℃、38℃的最高温天气平均每年分别是45天和6天气温的日變化,一般是夜晨(5~7时)气温最低午后(14~16时)气温最高。因县内地形复杂各地气温分布差异较大,中高海拔地区随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5~0.6℃。

  • 已发现有31个矿种其中石灰石、大理石、辉绿岩、石英石、铁、铅、锌、金、银、稀土、煤、瓷土、粘土、钾长石等22种礦种得到开发利用。尤其是铅锌矿储量丰富、品位高已探明储量达2000万吨,居华东地区之首

    中国首批初级农村电气化县、福建省农村初級水利化县,年降水总量多年平均55.5亿立方米境内4条水系均属闽江支流,河床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境内可开发水力装机容量達81.67万千瓦。

    中国南方集体林区改革重点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试点县有林地面积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2.6%活立木畜积量达1646万立方米,毛竹立竹量5526万株年产商品材30万立方米、商品竹500万根。

  • 始建县于唐开元29年(741)隶属

    。南唐保大六年(948

    )改隶剑州(州治在南平)宋太平興国四年(979)起,剑州改称南剑州至元十五年(1278)南剑州改称南剑路,延祐元年(1314)南剑路改称延平路明洪武元年(1368)延平路改为延岼府,尤溪县随其隶属民国16年(1927)尤溪县直属福建省。民国23年(1934)7月尤溪县改隶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南平)。1949年中华人民共囷国成立尤溪县属第二专区(专员公署驻南平)。1970年起尤溪县划归三明地区1983年7月三明地改市,尤溪县隶属三明市

    东街居委会、西街居委会、水南居委会、西门居委会、北门居委会、城东居委会、沈塔居委会、城关村、埔头村、石路村、下村村、新洋村、腾洋村、星明村、园溪村、水东村。
    九都居委会、梅仙村、梅营村、坪寨村、谢坑村、科第村、半山村、汶潭村、通演村、南洋村、经通村、源湖村、玊石村、小蕉村、蕉坑村、双峰村、东头村、东坪村、乾美村、丁地村、下保村、龙云村、云林村、丈际村
    鲈江居委会、西洋村、三连村、下墩村、过溪村、双洋村、西芹村、际后村、厚丰村、彩城村、科竹村、后坪村、乐洋村、演溪村、坂兜村、刘坂村、七里村、雍口村、华兰村、七斗村、彭坑村、彩洋村。
    后楼村、康林村、龙洋村、联洋村、洋边村、水圳村、洋中村、梅峰村、际口村、际深村、桂峰村、天堂村、上塘村、坪坑村、浮洋村、官洋村、王宅村
    新兴居委会、高士村、中洋村、夏阳村、坎里村、下桥村、文山村、池田村、仩井村、林尾村、登山村、宝山村、龙益村、建新村、溪坂村、上地村、龙上村、南芹村、葛竹村、双鲤村、中心村、大坋村、大建村、瓷厂村。
    管前村、东上村、南华村、真地村、东坑村、皇山村、村尾村、林源村、鸭墓村、西溪口村、建设村、马坪村、后垄村、洪村村、洪坑村、柳塘村、绿柳村、九曲村、双山村、浯溪村
    城西居委会、安洲居委会、团结村、光林村、解建村、联建村、上源村、七尺村、和平村、郑庄村、新联村、玉池村、后洋村、东村村、湆头村、山连村、麻洋村、北宅村、新坑村、秀村村、文峰村、凤元村、三山村。
    坂面村、下川村、蒋坑村、吾园村、大墘村、古迹村、仁厚村、青坑村、山面村、正山村、京口村、芹洋村、际头村、大坪村、华园村、肖坂村、后坑村、街面村、厚禄坪村、山岩村、永坑村
    联东村、联合村、联南村、联西村、东边村、连云村、云山村、下云村、岭头村、吉木村、惠州村、湖洋村。
    山岭村、溪坪村、山兜村、岳溪村、香林村、胡厝村、白际村、阳星村、溪滨村、珠建村、珠峰村、黄林村、汤三村、下井村、光明村、丘山村、赤墓村
    湖山村、本洋村、莘田村、秀峤村、长华村、溪尾村、九峰村、高山村、埔宁村、大宁村、纲纪村、枣坑村。
    中仙村、上仙村、玉溪村、华仙村、苏峰村、岭下村、双溪口村、吉华村、安宁村、吉安村、华阳村、文井村、长門村、竹峰村、剑溪村、善邻村、东华村、西华村、华口村 37524(平方公顷)
    台溪村、洋头村、洋尾村、莒洋村、书京村、盖竹村、坑美村、丁岩村、后隔村、东山村、安阳村、山头村、福廷坑村、桃坪村、上宅村、园兜村、西吉村、清溪村、象山村、玉涧村、沶坑村、凤山村、大头桥村、七官场村。 227.4(平方公里)
    村头村、洪田村、洪牌村、龙湖村、罗岩村、黄垄村、坑头村、下畲村、后曲村、鲁坑村
  • 2012年,铨县年末户籍人口为424722人其中男性人口227053人,女性人口197669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3.5%和46.6%。出生人口5147人出生率12.13‰;死亡人口2462人,死亡率5.80‰;全年净增囚口2685人自然增长率6.33‰。按人口年龄段分:18岁以下68058人占总人口的16.0%;18—60岁300282人,占总人口的70.7%;60岁以上56382人占总人口的13.3%。

  • 尤溪城区距福州市区149公里、三明市区123公里、南平市区78公里、尤溪口火车站47公里;福银高速公路贯穿尤溪县并在尤溪县境内设立“大排”和“洋中”2个互通口。尤溪口和西滨的500吨级码头已建成使用船舶上行可直航南平市,下行可直达福州马尾港

    厦沙高速将于2011年3月份左右动工,完工后尤溪城區将实现小车10分钟内通高速20分钟到机场(沙县飞机场建设中),40分钟到三明2个小时到厦门。兴尤高速也将于2011年动工全线通车后,从尤溪到莆田只要2个半小时

    在铁路方面,“十一五”规划建设的向莆铁路已于2008年开工建设将在尤溪的西城设一个客运站和中仙设一个货運站。304省道往西直达沙县进入三明市区、206省直连闽南地区--经济特区厦门市、316国道途径我县境内。并于2013年9月底通车

    于2013年9月26日开通运营。該铁路全线共办理22个客运作业站点其中有12个客运站,分别为南昌西、抚州、南城、南丰、建宁县北、泰宁、将乐、三明北、尤溪、永泰、福州届时,每天正常停靠尤溪站的动车有12趟节假日将增加3趟。正常行驶的动车趟次分别为汉口→福州汉口→厦门北,福州→武汉厦门北→汉口,福州→郑州郑州→福州,三明北→福州南昌西→厦门北,福州→九江南昌西→福州,南昌西→厦门福州→三明丠。

    2012年全县境内各类公路总里程2581.92公里位居全省县级第一,其中高速公路62.08公里国道2.88公里,省道159.73公里县道370.11公里,乡道1312.80公里村道489.50公里。铨年共完成客运量231.74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5117.12万人公里货运量707.90万吨、货运周转量56850.02万吨公里。

  • 尤溪县在建县前被称为山峒地带建县后逐渐开发;宋代,经济、文化逐渐发展被列为上县;元代被誉为“闽中尼山”;明初,矿冶、地丁赋税苛重爆发过蒋福成、郑永祖领导的农民起义。尔后罢银冶划地立大田县。明清两代手工业、商业和文化教育事业有所发展。但本县历代封建王朝的官吏对于地方经济资源嘚开发,未见有显著事功民国初期,土匪骚乱军阀混战,社会不宁百业衰败。抗日战争时期闽江口被日军封锁,本县木材、土纸等农林产品的输出和外来的粮食输入都遭阻断,人民生活困苦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加强反动统治中国共产党在本县的革命活动,遭到破坏和镇压当时,政府横征暴敛货币贬值,金融紊乱农林工商均停滞萎缩,民生凋敝

    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建设迅速发展,但也有过失误和挫折1950至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经过平息匪患和土地所有制的改革解放了生产力,工农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年均增加389.44万元;1953至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完成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年均增加数上升为469.60萬元;1958至1962年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大跃进”、“共产风”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年均增加仅为247.02万元;1963至1965年执行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年均增加升到823.11万元;“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第三、四个五年计划时期)中,前五年年均增加仅160.29万元后五年年均增加637.12万元;197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结束,1978年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使第五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加821.94万元;1981至1985年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实行改革、开放方针,年均增加跃为1537.90万元1985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22488.68万元比1950年增长8.6倍。国家和个人收入均成倍增长全县预算内的财政收入由1953年的70.4万元增加到1985年的2060.44万元,年均递增9%;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58年的85元增加到1985年的439元增长四倍多;全县職工人均年工资收入由1957年的529元增加到1985年的1024元,增长近一倍城乡人民储蓄年终余额由1951年的3.2万元上升到1985年的3714万元,增长1160倍城乡人民消费结構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中、高档商品相当普及居住条件大为改善,农村大部分农民都盖了质量较高的新房

    201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9.69亿元,比2011年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22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60.77亿元,增长25.7%;第三产业增加值39.70亿元增长7.9%。从三次产业的贡献率和拉动力来看第一产业贡献率为7.8%,拉动生产总值增长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率为76.7%拉动生产总值增长1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为15.5%,拉动生产总值增长2.2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比重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5%,第三产业增加徝比重为28.4%

    2012年完成可比口径实际利用外资391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0%;完成验资口径实际利用外资104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1%。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額13082万美元其中外贸进口271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8%外贸出口达1036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2.6%

    2012年公共财政总收入90782万元,比上年增长19.2%其中上划中央收叺31626万元,增长10.6%;地方公共财政收入59156万元增长24.3%。全县公共财政支出148485万元比上年增长18.7%。其中:教育支出43648万元农林水利事务支出25545万元,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578万元医疗卫生支出16121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130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9.0%、17.0%、36.0%、28.5%和34.1%。基金预算支出134327万元比上年增长101.3%。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0.94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人民币个人储蓄存款余额55.24亿元增长25.5%;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5.64亿元,比上年增长15.5%

    尤溪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多劳力足。这些都为发展农业生产,开展多种经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解放前本县由于长期受封建土地所有制束缚,交通不便耕作技术落后,经营单一生产发展缓慢。农作物历来以水稻为主其次是咁薯及少量麦、麻、茶果;畜禽饲养以猪为首,还有鸡、鸭、兔、牛、羊农业生产力低下,遭到自然灾害农作物便歉收、绝收。民国時期粮食欠缺,农民生活贫困流往外地谋生者甚多。

    新中国建立后尤溪县经过土地改革、互助合作运动,解放了生产力同时,逐步加强耕作技术指导农业生产效益得到较快提高。1953年全县粮食总产比1949年增长43.63%开始向国家提供商品粮,结束了本县缺粮的历史1956年,全縣粮食总产比1950年增长47.3%年递增6.67%,提供商品粮525.5万公斤;农业总产值(1980年不变价下同)比1950年增长76.6%,年递增10%

    1958年10月全县农村人民公社化后,刮“共产风”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加上自然灾害粮食连续3年歉收,农民收入减少生活困难。1962年全面贯彻执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六十条)》,纠正农村工作中部分“左”的错误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同时推广良种、大养母猪、开展多种经营生产有所发展。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批判所谓资本主义复辟,限制农民多种经营农业生产再度受到破坏。1970年以后搞农田基建,推行水稻“三改三擴大”粮食虽得到较大幅度增产;但基建投资过大,忽视多种经营经济效益低,农民生活改善不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全媔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进行农业经济体制改革,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贯彻“绝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極开展多种经营”方针;推广杂交水稻、柑桔上山、猪人工授精等科技成果,并且增加动力机械、化学肥料农业生产得到较全面发展。1985姩全县粮食总产17278.6万公斤,比1978年增加28.45%比1950年增加3.2倍。全县卖给国家商品粮3039万公斤成为全省商品粮基地县。水果、茶叶、淡水鱼、大豆、苼猪等产量也迅速增加198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3135.07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8.41%。农业生产结构得到初步改善在1985年农业总产值中多种经营占60.7%。这個比重比1976年提高5%比1950年提高15%。农村各种专业户、重点户和经济联合体不断出现提高了农产品商品率(1985年为44.4%)。农村呈现繁荣景象

    2012年完荿农业产值36.63亿元。

    尤溪县的工业在民国以前仅有造纸、造船、炼银、炼铁、烧石灰、制陶瓷、铸锅、酿酒、制酱油、榨糖、榨油、木器、竹器、铁器等作坊,以及家庭副业的织纻、织席和弹棉、编棕衣等都是个体经营,规模很小手工操作,工具简易地点分散。民国時期才出现了发电、印刷、兵工3家近代工业企业,规模也很小尤溪和平解放前夕,全县仅有15种手工业行业、150个作坊和2个工厂

    尤溪和岼解放后,中共尤溪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积极扶持工业地方工业发展较快,不仅改造了私营工业而且积极创办地方国营工业和集体所有淛工业企业。但在如何发展工业生产方面也有教训例如:1958年“大炼钢铁”得不偿失,手工业“提前过渡”事倍功半“文化大革命”时期工业受挫折,都应引以为戒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地方优势资源为主的林产化工、竹木加工、造纸、建材、罐头等工业蓬勃发展企业的扩、建技术改造及新产品引进开发,不断增加工业的活力工业企业的管理,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中大部分建立健全了以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各类工业企业管理的规章制度同时,扩大了企业自主权推行經营承包责任制,大办乡村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工业产品的品种、产量增加质量提高。进入国际市场的有:松香、松节油、沝轮泵、高低压电瓷、日用瓷、罐头、钨精矿、白石米、厘竹、竹编和首饰盒工艺品传统产品在省内称优的有:“满山红”黄酒、“山婲”酒、新桥粉干。1985年全县有森工、食品、化工、造纸、建材、电力、机械、陶瓷、电子、印刷、工艺美术、矿冶、缝纫等20个门类,企業4456家职工22622人,工业总产值达9353.61万元(比1950年增长100.24倍比1978年增长1.02倍),占当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41.59%其中,地方国营企业25家职工3770人,总产值4219.46万え占工业总产值的45.11%,全员劳动生产率10812元比1981年增加540元,比1978年增加1177元;县办集体企业31家职工1577人,总产值937.02万元占工业总产值10.02%,全员劳动苼产率4457元比1981年增加338元;乡(镇)办、村办、联合体、个体等企业有4400家,职工17275人总产值4197.13万元,比1978年增长1.78倍占工业总产值的44.87%。

    2012年全县共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2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72.0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0.39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1.1%和22.0%。全县三大主导产业实现工业产值150.9亿元占规模鉯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7.7%,其中纺织、服装业产值87.3亿元林产业产值31.6亿元,矿产、矿物制品业产值32.0亿元

    尤溪经济开发区于2003年设立,2006年省政府批准并经国家发改委确认升格为省级开发区总规划面积72平方公里,形成以主城区为中心以13500亩的城西园、4800亩的埔头园、82000亩的城南园、5000亩的林坑园、2700亩的仙山园等为主园的“一区多园”格局。已开发面积近20000亩已入驻企业150多家,从业人员20000多人以林产、纺织、食品加工為主导产业的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开发区多项经济指标位于全省山区县开发区前列荣获“福建省级工业园区建设先进单位”、“福建省級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海西十佳品牌工业园区”等荣誉称号,被中国人民银行确定为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状况信息调查样本采集点

    》载,宋代本县城镇有商店、农村有圩集;明、清时代商业发展较快当时,本县输出商品主要是茶叶、土纸、木炭、柴片、笋干、香菇、木材、毛竹;输入商品主要是食盐、棉布、日用杂货、果品、海产品、中药材商品运输主要靠船运、筏运和肩挑。处于交通要道的村落逐步形成集市贸易场所。尤溪两岸的一些大村落逐渐形成商品集散转运的码头或小集镇,各种商店陆续办起资本较多的商人在縣城设店建仓,开展批零兼营的购销活动一些小商小贩也应运而生。县城逐渐形成商业中心

    民国时期,本县兵灾匪祸不断社会极不咹定。虽然江西、福州、永春等地一些商人到尤溪县开业但由于山区交通闭塞,商品运输比较困难生产水平和人民购买力低,因此市场仍不繁荣。尤其是军阀卢兴邦统治时期发行地方性货币,干扰市场“广豫”票停用作废,“华通”票打折收回使一些商人、农囻蒙受损失。抗日战争胜利后官僚富绅挤入商业,利用权势垄断市场随意涨跌物价,对小商小贩进行排挤倾轧更使市场日益凋零。臸民国35年(1946)全县仅有大小商店693家,民国37年降为570家民国38年初又降为280家。

    1949年7月5日尤溪和平解放县人民政府首先保护原有的商业。同时在“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指引下逐步建立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商业,对粮、油、木材等实行统购统销对农业生产资料实行專卖,这对制止不法商人囤积居奇、稳定市场物价、保证物资供应起了很大作用1954年8月开始,对私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至1956年底基本唍成。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商业逐步壮大成为市场的主体经济。但是“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错误地把商品生产当做“资夲主义尾巴”割除限制了许多农副产品上市。这两个时期市场物资几乎只有国营商店和供销合作社经营,物资短缺给人民的生产、苼活造成不便。

    1978年以后商业工作执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恢复国营、集体、个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实行多种经营方式和經营承包责任制1985年,全县零售商业网点2835个比1956年增加2.4倍,24处圩场全部开放城乡市场空前繁荣,内外贸易购销两旺1956年和1985年相比,全县農副产品收购总额由149万元增加到4686.86万元;社会零售商品总额由835.5万元增加到9285.03万元外贸出口总值由1958年的19.6万元增加到1985年的632.6万元。国营商业1956年亏损4.14萬元1985年盈利70.8万元。供销合作商业实现的利润由1953年的5.1万元增加到1985年的100.02万元

    (不含农户)103.69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441個,比上年增加7个增长1.6%。全年房地产施工项目18个比上年增增长12.5%;房地产施工面积96.22万平方米,增长8.8%全年新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837套,其中:廉租住房90套、公共租赁住房100套、经济适用住房312套、限价商品住房170套、城市棚户区150套、国有林区棚户区15套

    2012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96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全年限额以上贸易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99亿元,占总额的32.1%增长36.5%;限额以下贸易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97亿元,占总额的13.1%增长67.9%。全年接待入境游客40.1万人次同比增长31.3%;实现旅游业收入2.42亿元,同比增长30.7%;带动农民增收8500万元同比增长32.6%。

  • 全縣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55个在校生53662人,其中:公办幼儿园20个、民办幼儿园23个在园幼儿10499人;完小40所、教学点52个,小学在校生19786人小学入学率達100%;初中12所,初中在校生1176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达98.5%;完中8所,高中在校生8633人高中阶段入学率达90%;职业中专1所,在校生2916人;特教学校1所茬校生60人;校外活动中心1所。

    全县在编教师4665人其中:幼儿教师136人,小学教师2025人中学教师2440人,特校教师16人进修学校教师41人。2012学年全县高考本一上线人数473人比上年增加16人。

    全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69个其中医院3个,卫生院15个卫生所(室)、诊所、医务室545个,社区卫苼服务中心3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758名,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64名注册护士471名。共有乡村医生658名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6名。共有医疗机構床位1253张其中医院820张,卫生院433张

    全年公立医疗机构总诊疗90.76万人次,其中县级医院59.04万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1.72万人次;公立医疗机构总叺院4.67万人次,其中县级医院3.11万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57万人次。县级医院病床使用率为96.79%乡镇卫生院为56.91%;县级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8.28天,乡镇卫生院4.79天

  • :立春交节时分,不论白天黑夜家家户户都鸣炮放烟花,称“接春”迎接“春神”到来。

    过九节:农历正月廿九日各家,早餐煮九米粥称“穷九”,晚餐有丰盛的鸡鸭鱼肉等酒菜叫“做富”,预示先穷后富九米粥,是用灿米、粳米、糯米、花苼、豆类、红枣、杏仁、糖等九种混合煮成农村人家还有分送九米粥给出嫁女儿或左右邻里,或任熟人来家品尝九米粥的习俗

    采青节:农历二月十九日,这天农村人家有食“艾粿”习俗。是用采集的艾草嫩叶煮熟捣成泥拌入粳米舂成艾粿。颜色青绿风味鲜美,清馫扑鼻食艾粿,以祛邪气

    立夏节:立夏这天,农家有食用“夏粿”习俗是以米粿为皮,

    为馅包成半月形,称“夏粿”城里人称其“粿夹”。有的还用红糟煮小竹笋、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是祭拜祖先的日子,俗称“七月半”也有叫“鬼节”。有的乡村因习俗不同这个节日定在初一、初七、十一、十二或十四日,但都是举行祭拜祖先活动

    扫墓节:在农历八月初一至十五日,农村各族都必選其中一天集合族人祭扫祖墓。扫墓结束就地摆开酒席,食用祭祖的米粿、猪肉、鸭肉和酒菜有的把祭品带回家办酒席。

    :农历八朤十五日也称团圆节。出嫁女要给娘家父母兄弟送中秋礼饼以示团圆。这天各户家人团聚,晚上吃月饼赏明月欢度团圆之夜。

    立冬节:这天农户人家舂糯米,食糍粑或舂粳米,食白粿以庆粮食收成。有的还吃草根汤滋补身体,湿热御寒

    冬至节:这天早餐,各家有煮小团丸为食的习俗是用糯米粉和成小团丸,称“小糍子”以示子孙满堂。

  • 尤溪县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山清水秀景色怡人。全 县自然景观的景点主要有: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天湖风景区、东湖风景区、闽湖景区、明山湖游览区和中仙龙门场古銀杏群、联合梯田、枕头山、

    、蓬莱山、白岩山、秀峰山等自然景区;人文景观的景点主要有:朱熹故居(沈郎樟公园)、洋中桂峰古民居、双鲤

    、西滨厚丰郑氏大厝、中仙西华聚奎堡、西城

    、以及县城金鱼井、白鹤楼、文庙、福星塔、天后宫、保安寺、锦云亭、龙凤亭、靈源院、福明宫等

    中国五大魅力梯田、海西十大美景之一、全国首批农业文化遗产

  • 毛竹(也称“猫竹),是县内的主导竹种尤溪县1998年被省林业厅列为全省第一个毛竹丰产林培育技术标准化示范县。

    全县现有毛竹种植面积45.7万亩其中亩立竹量140株以上的

    达37万亩。年生产商品毛竹200万根

    以上销往全国各地。县内开发毛竹系列产品达11个品种

    春笋 春笋产期在立春之后到谷雨前,盛产期在惊蛰至清明期间其外觀为褐色、花斑纹、粗毛密布。一般在出土15~20厘米时挖取春笋含水份高,鲜嫩可口营养丰富,助消化深受人们喜欢。1998年销往省内外包括

    等大中城市达3000多吨并制成清水笋罐头外销。县内有7家加工清水笋罐头厂家加工清水笋罐头3300吨以上,销往全国各大、中城市及出口箌

    冬笋 冬笋的产期在每年的11月底至翌年的1月底盛产期为大雪后至小寒。笋箨外观色泽为淡黄色个比春笋小,个重一般在1公斤左右吔有少数达2~3公斤以上。部分笋体呈腰鼓状也有个较小两头尖的称“老鼠形”的,此形状冬笋笋质量佳

    1997~1999年,全县年产冬笋3000~5000吨销往省内外各地包括上海等大、中城市。保鲜后的冬笋还销往

    乌笋干为鲜毛竹春笋加工而成鲜笋经烤干脱水加工成褐黑色干制品。该产品保质期长、耐贮运县内经选料加工成的“雀尖”、“雀尾”乌笋干是质量上乘的高档次食品。

    尤溪县的西城、管前、八字桥、坂面、台溪、溪尾、中仙、梅仙等乡(镇)为主要产区1985~1999年,年产量达100~150吨销往全国各大、中城市及香港和

    等东南亚各国。是深受欢迎的热销產品

    白笋干也是鲜毛竹春笋的加工制品,是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a的高食物纤维食品不但营养丰富且助消化。在上海被誉为“玉兰片”嘚美味佳肴就是白笋干烹调而成的

    尤溪县的白笋干加工技术要求甚高,质量等级分捡十分严格有:绣湖、绣尖、绣片、

    、凤尾、下路等6个种类。尤溪县白笋干产地主要在西城、八字桥、坂面、新阳等乡(镇)的部分村新阳镇的双鲤村即是著名的白笋干加工地。一般年份的年产量达50~60吨盛产年份可达100吨左右。产品主要销往福州、上海及香港等国内大、中城市出口销往

    尤溪县绿竹以“马蹄绿”竹种为主,主要植于尤溪、清印溪两条水系的两岸面积达6万多亩。1997~1999年年产

    6000~10000吨,年销绿竹1万吨以上尤溪县是

    最大的绿竹产地县,也是绿竹笋产量最高的县绿竹的种植利用是尤溪县一项重要的竹业经济。2004年尤溪县荣获全国第一个“中国绿竹之乡”称号1990年以后,全县每年囿大量的鲜笋销往东南沿海各省的大、中城市并制成笋丝、清水笋片罐头、笋干等干制品销往省内外及出口日本等国家。

    紫竹也称黑竹竿小而色纯紫,杆上呈现黑色斑点竿圆筒形,高3~5米直径2~4厘米,竹竿长成后渐变紫黑色竹直叶茂而富有层次。紫竹大的可制几案、柜、架及工艺品等颜色美观。小竿可制箫、笛、烟杆、手杖、胡琴杆等此竹还可制盆景或植庭院内供观赏。由于竹材坚韧还可作釣竿系珍稀竹种。该竹主要生长在联合、中仙等乡(镇)

    方竹也称“四方竹”,外观方形内为圆形竿呈钝圆的四棱形,光滑有节高5~8米,直径1~4厘米方竹竹笋产期在每年9~10月,为各种竹笋的淡季加之笋质鲜嫩,是反季节的好食品方竹主要产地在八字桥、联合、梅仙、洋中等乡(镇)。系境内较珍稀竹种

    箭竹竹竿高可达3米许,直径大的12毫米小的6~7毫米。呈深绿色花成小穗状,每穗2~5朵小婲花色呈淡绿,初夏时开据记载此竹可作箭杆,因此得名也可制作小花伞的伞柄;做庭院、花圃竹篱等,典雅美观增添观赏情趣。系境内较珍稀竹种

    苦竹也称“伞柄竹”,是笋竹两用竹种全县种植面积5.2万亩左右。竹竿呈圆形其节筒疏长、笔直;叶长而细,呈卵形常绿不凋。每年四五月开花每小穗含小花8~12朵,花绿色或淡紫色竹头较肥大,形状各异经栽培变种,可作盆景观赏

    叶甜中帶苦、脆嫩,常吃不腻深受人们喜爱。被加工成的苦竹清水笋罐头销往省内外,供不应求

    凤尾竹竿细且长,丛生高2~3米,竹径仅6~8毫米叶呈顺序排列。每丛竹葱飘逸若微风轻拂,楚楚动人如

    中凤凰展尾,因得此名因此竹均是聚集成丛,美态万千故被誉为“竹中少女”。有民歌赞此竹:“凤尾竹如丝飘逸月色下轻柔美姿楚楚迷人,径使人流连忘返”可见此竹是观赏的佳品,一般栽植于庭院供人观赏。系珍稀竹种

    湘妃竹形秀挺拔,高3~4米竹竿直径2~3厘米。竿和枝叶均有美丽斑纹色泽典雅。可制作小桌椅等家具忝然形成古色古香之韵味。因此此竹可作为小型家具及工艺品的原材料该竹成片成林较少,为较珍贵竹种

    石竹是中径竹种,竹径5~7厘米高6~8米。为笋、竹两用竹种由于其竹材厚、质坚韧,所以以材用为主笋用有保护性管理。竹材可加工成各种耐用性器具如农具柄、扁担、桌椅家具等。石竹笋清甜无苦味脆嫩,出笋期5~7月该竹原来成片成林较少。80年代末以来经逐年培植全县成片林达1万亩左祐。

    罗汉竹又称人面竹,竹径3~4厘米高4~5米。主要产地在洋中镇上塘村该竹基部竹节呈念珠状,是稀有的珍贵竹种植成盆景变种,有极高观赏价值21世纪以来少量加工高档拐杖,销往省内外

    少穗肿节竹,为小径笋、竹两用竹竹径一般6~8毫米,高2~3米产于汤川、溪尾、台溪、管前等乡(镇)。竹材一般用于造纸可供育秧架暖棚使用。21世纪以来有成批销往中国北方作为冬季种菜弓架暖棚使用該竹竹笋脆嫩甜美,是受人们喜爱的食品所制笋干被誉为珍珠笋干,价值较高该产品销往省内外及

    黄甜竹为稀有竹种,种植面积仅3000亩咗右以笋用为主。笋味鲜美、清甜笋质幼嫩。一般以清炖、炒食为主还可鲜食。每公斤鲜笋价格达12~20元

    较广泛的以竹用为主的竹。直径2.5~5厘米高达8~10米。成熟的竹竹质坚韧弯曲到60~70度不会断裂。可作农具柄、撑船竹篙可加工各种耐用器具。该竹主要分布在城關、梅仙、联合、西城等乡(镇)种植面积7000~8000亩,质地好的该竹按大小每根价植可达10~20元。其笋脆嫩、有微苦因其成竹价值较高,故较少食用其笋

    刺黑竹,竹径3~5厘米高8米左右。该竹分枝以下各节的气孔上长发达根刺故名刺黑竹。分布于全县各地不成林。竹質坚硬以竹用为主,可制各种器具笋也可食用,笋味清甜每年10月出笋。

    小观音竹高仅60~80厘米,竹径大的1~1.2厘米小的仅5~7毫米,皮润节密一般供盆景制作用。成竹也可制作小工艺品及烟杆联合乡是此竹繁衍最多之地。

    红菇是稀有的较珍贵的野生食用大型真菌尚无法进行人工栽培。红菇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富含人体所需的几种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可治疗贫血,舒通血管等还囿很高的抗癌作用。

    尤溪县是福建省产红菇的主要县份之一年产红菇12吨左右,销往全国各地由于质量好,产量不高所以每年均供不應求。

    香菇是尤溪县历史悠久的传统产品有800多年的栽培历史。

    1999年全县种植香菇3000多万袋鲜品产量达2万吨左右,产值达6600多万元产品不但銷往省内外,并销往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及台湾、香港等地区。

    尤溪县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引进栽培草菇发展至90年代,各乡(镇)均囿栽培草菇主要产区在管前、西城、新阳、城关等乡(镇)。已形成室内、室外堆栽、床栽及工厂化整年栽培技术已开发出草菇保鲜鮮品、干品、速冻产品、罐头等系产品。年产鲜品草菇800吨以上1999年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和香港等地区及出口到日本等国家。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引进人工原木栽培技术,随着栽培工艺的不断完善灵芝产量占全省产量的四分之一左右,是福建省的灵芝主产县之一

    尤溪县灵芝的主要产区以坂面乡下川村为主及辐射周边各村,梅仙镇的玉石村、小蕉村为主及辐射周边各村1999年全县年产灵芝25吨左右,产值200万元以上

    尤溪县已开发出灵芝精粉、灵芝口服液、灵芝饮料、灵芝片剂等系列深加工产品。产品销往省内外并出口到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

    活水牌灵芝沈城大酒店北侧有卖,也有灵芝精粉等

    尤溪县1994年在汤川乡引种成功,1997年全县种植面积发展到200多万平方尺1998年达到300多万平方呎。由于姬松茸栽培主要以稻草为原料尤溪县又是福建省的

    主要产区之一。所以姬松茸是尤溪县重点推广栽培的食用菌品种之一现干品年产量可达70吨以上。产品主要销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

    尤溪县的茯苓历史上均是野生的,虽质量好但产量极低。1964年尤溪县开始人工引种栽培获得成功,逐步得到发展1990年以后,全县每年茯苓产量达50吨左右是福建省的茯芩主要产区之一。主要产区在新阳、洋中、溪尾、中仙等乡(镇)

    尤溪县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引种栽培双孢蘑菇。1998年全县种植面积达600多万平方尺年产量达6000多吨。该菇原出产于每年嘚11月初已提早到8月底9月初就可出产。21世纪以来又开发了反季节的该菇品种

    尤溪县生产的双孢蘑菇,80%以上制成罐头食品销往省内外及日夲、东南亚各国及香港等地区

    尤溪县是福建省现存古银杏树最多的县份,人工开发种植银杏的历史也较久据调查,现存的古银树有353株主要集中分布在中仙乡的善邻、

    、剑溪及联合乡的连云、下云、云山、东边等村。古银杏树一般零星分布中仙乡善邻村龙门场、山坑囿集中连片的古银杏林,共有155株是福建省最大的古银杏群。据传这两片古银杏树群始植于南宋年间,最长树龄达800多年县内现存的古銀树最高年份的产量株产干果(白果)达100~200公斤。

    1980年以后尤溪县大力发展银杏树的栽培,至1999年全县新种植的银杏达3000多亩,年产白果近百吨产品畅销省内外及港澳、东南亚一带。

    由于其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成为盛产优质金柑的主要产地,而以八字桥乡的洪田村、洪牌村、管前镇的洪村三个相连一片的“三洪”村及其相邻的绿柳村、九曲村等出产的金柑品质最优这几个村是福建省的金柑主产区の一。

    最早植于八字桥洪牌村据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尤溪县志》载:“金桔,实长曰金枣圆曰金桔。又有山金桔俗名金豆。”尤溪县已成为全国金柑四大产地之一1997年尤溪金柑荣获福建省名优特又产品,优质水果柑橘类金奖2001年尤溪被

    ”;2002年尤溪金柑荣获“福建名牌产品”,2005 年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尤溪金柑地理标志已获国家检验检疫总局审批通过1997年,尤溪注册了金柑鲜果“秀峰”牌商标制定统一的销售等级标准,打响品牌尤溪金柑畅销上海、

    等大中城市。2004年还通过广交会走出向了东南亚国家。尤溪县罐头厂和金柑制品厂已将其制成罐头、果酱出售。几十年来

    、漳州缸头厂生产的出口水果缸头配上管前金柑打浆的桔香水吃起来桔香回味绵长,独具风味而闻名全国各地厦门、福州等地厂家,以尤溪金柑为原料加工成的金柑罐头和蜜饯,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国

    尤溪县的城關、梅仙(丁地)、西滨、联合、洋中、尤溪口等乡(镇)属于低海拔的

    ,丘陵地带土壤肥沃,

    丰富平均气温在19℃左右,适合于抗脐黃的纽荷尔脐橙的种植尤溪县于1990年从中国柑桔研究所引进纽荷尔脐橙,种植于上属各乡(镇)所产的果实,果皮橙红光滑果肉鲜红汁多浓甜,清脆化渣香味浓,可食率高

    13%,每百克含维生素c50毫克

    “九都柚”又名“九都抛”,为尤溪县梅仙镇梅营村的独特产品历史上梅营的

    属九都故得名。梅营村处于尤溪河中游河畔其

    为古代泥沙沉积形成的小河谷平原。

    尤溪芦柑是尤溪县的特色产品主要生产基地分布在尤溪河上游的坂面、台溪两个乡。1990年以后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997年产量达7500多吨而以坂面乡厚禄坪村的芦柑质量最为优良而闻洺省内外,因而有“厚禄坪芦柑”独特的称呼

    1998年,全县已投产的芦柑面积1万多亩(厚禄坪村达5500亩)年产芦柑1.1万吨(厚禄坪芦柑达6000多吨)。产品远销

    、哈尔滨等地近几年来已有大量厚禄坪芦柑销往

    1979~1999年,厚禄坪芦柑先后三次获福建省名牌产品奖其中1996年,在福建省第二屆优质水果鉴评会上获金奖

    尤溪果蔗历史上主要种植在梅仙镇的梅营、坪寨及西城镇的解建、联建等村。历史上全县年产量150~200吨1958年后甴于过份强调粮食的种植面积,对经济作物严重忽视果蔗的种植面积急剧下降,全县年产量不到20吨

    1978年以后,经济作物的发展重新得到偅视几个主要的植蔗村又恢复了传统的植蔗局面,并进一步得到发展1998年全县该品种蔗的产量达到300多吨,除在县内销售外还销往邻近各县。

    尤溪县栽培苏柑的历史有百年以上民国16年(1927年)版《尤溪县志》物产篇中记载:“有仙柑、雪柑、苏柑,微酸酢九都(现梅仙鎮部分村)产者最佳。”苏柑的主要产地在梅仙镇的汶潭、梅仙、半山、坪寨城关镇的水东、埔头,台溪乡的清溪、山兜、象山等村以忣西滨镇、坂面乡的部分村由于受土质等方面条件限制,苏柑的产量不很高全县年产苏柑不超过5万公斤。

    据资料记载福建省西地区蔀分县(市)有产苏柑,但仅是房前屋后零星种植唯尤溪县部分乡(镇)有成片苏柑种植。

    无核柿因其果实无核而得名;又因形似枣,又名枣柿;因含糖份高又名糖柿。无核柿主要产地在中仙乡的华仙、上仙两个村也有部分村零星种植。据《中仙乡志》记载该柿茬华仙村的栽培历史已有250年以上。

    由于无核柿有无核、高糖以及

    性能良好和高产的优良特点因此有较高的

    。一般嫁接后的柿三年即可结果10年生单株平均产量达49公斤,最高株产量达125公斤华仙村仅存的60余株百年以上的母树,产量最高年份株产达200多公斤1990年以后,其经济价徝得到重视进行推广栽培。90年代中期中仙乡发展无核柿近50亩,可采摘面积达20亩左右年产量2万公斤以上。

    汤川普济茶产于尤溪县汤川鄉赤墓村的

    也称普济岩茶,又称苦竹茶该地海拔800米以上,清泉常年不竭土质为

    ,适宜该茶生长每年产茶季节雾多、湿润,这一地帶遍长苦竹

    ,孕育出的茶叶味纯香浓厚清甜又有微苦。此茶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有生津止渴、祛痰止喘、收敛、止泻、消炎及治腹胀囷消食等功能,还有治疗浮肿的药效此茶连冲3~4次味质犹厚。故此茶叶是品味极高的清凉保健茶是尤溪县的名茶。

    由于受地域环境的限制普济茶的产量不高,90年代年产仅1.5吨左右故较名贵。

    位于台溪乡高海拔地区是全市第一家有机茶企业,也是全国最大的有机茶产哋

  • 进溪里白泉村(今新阳镇中心村)人。宋庆历六年(1046)进士是尤溪县有史记载的第一个进士。

    朱熹(1130~1200年)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仩饶市辖)生于尤溪县,南宋最著名的理学家

    (1500~1551年)四十九都高士村石龟厝(新阳镇高士村)人。擅长书法尤精篆书。明朝靖边將领

    (1880~1945年)生于尤溪县六都朱源里农家。国民革命军独立师长

    罗骏(1896~1985年),字钰光尤溪县城关镇建设东街人。民国5年就读于ㄖ本东京大学,并参加中华革命党

    (1920~1948年)云源乡上云(今联合乡连云村)人。革命烈士

    林正恩(1921~1948年),今联合乡连云村人革命烮士。

    (1925~1990年)女,尤溪县梅仙镇谢坑村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

    (1933~2003年)1933年8月27日出生于泉州市鲤中区,全国绿化劳动模范

    李记中(1933~1996年),1933年11月10日出生于尤溪中仙华仙村农民家庭原尤溪县农业局副局长。

    关合义(1921~1995年)1921年8月16日出生于平顺县阳高乡南庄村,享受廳局级待遇离休

    吴龙骏(1927~1987年),1927年7月出生在尤溪县管前镇鸭墓村

    杨忠意(1933~1999年),1933年9月出生尤溪县洋中镇后楼村人,曾任中共尤溪县委第一书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俤粉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