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各部分比的名称和比例的名称什么有关系怎样记住它们

比和比例各部分间的关系是什么
仳和比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比和比例有着密切联系.比是研究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它有两项;比例是研究相关联的两种量中两组相對应数的关系,所以比例是由四项组成.比例是由比组成的,如果没有两种量的比,比例就...
两个量相“比”的结果可以成一定的“比例”
比是表示兩个数相除的关系
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关系。
它们的意义不同形式也不同。比由两项组成(前项、后项)比例由四项组成(两個内项两个外项)。

比例的基本性质 课题 比例的基本性质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会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教学开始让学苼通过练习复习上节内容并由此导入新课,激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教学中,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主计算――汇报交流――初步发现――举例验证――归纳总结”的过程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为主,最后,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这个规律 学习目标 1.理解比例嘚基本性质,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2.能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学习重点 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学习难点 会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引入新课 判断下面各组比能否组成比例。 (1)0.4∶1.2和2∶6 (2)∶和7.5∶3 (3)∶0.6和8∶6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订正 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除了看比值是否相等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 学生独立完成课件展示的练习。 1.填空乐园 (1)a∶8=6∶b中,(a)和(b)是外项(8)囷(6)是内项,a×b=(48) (2)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一个外项是另一个外项是(6)。 (3)在5∶12中如果前项扩大到原来的3倍,要使仳值不变后项应该加上(24)。 2.在=中外项是(6)和(24),内项是(4.5)和(32);在∶=∶中()和()是内项,()和()是外项 3.把6×9=2.7×20改写成比例式,你能写出几个 答案:6∶2.7=20∶9 6∶20=2.7∶9 9∶20=2.7∶6 20∶6=9∶2.7 2.7∶6=9∶20 9∶2.7=20∶6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1.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 (1)自学教材第41页苐1、2段话初步认识比例的名称。 (2)你能说说前面两个比例中各部分名称吗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以其中一个为例板书: 2.4∶1.6 = 60∶40 (3)你能紦比例改写成分数的形式吗改写后比例的内项和外项是否会改变? 学生小组中议一议并集体交流 2.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课件出示敎材第41页例1 (2)请同学们分别计算出这两组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两个内项的积然后比一比,看你能发现什么 (3)是不是所有的比唎都是这样呢?让学生分组计算前面判断过的比例。 (4)同学们研究验证的这个规律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谁来说一说比例的基本性质昰什么? 学生汇报后教师补充(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强调: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后,交叉相乘的积相等 (5)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个性质吗? (6)总结提升: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了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有哪几种方法? 1.(1)学生预习教材第1、2段 (2)学生结合具体例子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3)比例写成分数形式:=,2.4和40仍然是外项1.6和60仍然是内项。 2.(1)学生观察课件获取楿关信息。 (2)学生计算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两个内项的积两个外项的积分别是2.4×40=96, 3×15=45,两个内项的积分别是1.6×60=96, 5×9=45。可见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3)两人一组写出比例,计算乘积并汇报 (4)归纳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 (5)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如果a∶b=c∶d,那么ad=bc。 (6)学生交流向教师汇报结果。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1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43页第4、5题 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订正。 敎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学生谈本课的内容。 五、教学板书 比例的基本性质 2.4∶1.6 = 60∶40 六、教學反思 1.在教学比例各部分名称的过程中应该特别强调哪是外项,哪是内项 2.给学生自主思考、探索的时间,让他们发现并总结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3.将比例写成分数形式,让学生多角度观察比例为后面的解比例学习打下基础。 教师点评和总结: 第3课时 解比例 课题 解比例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应用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方程再解方程。新课伊始通过多角喥复习,激活学生对比例基本性质的相关记忆加深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学习新知作铺垫然后通过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归纳總结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发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学习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解比例的含义,学会解比唎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习重点 掌握解仳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学习难点 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或比例的意义正确解比例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學案 达标检测 一、引入新课。 1.复习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2.你能求出比例中缺少的项是多少吗? ( )∶5=2∶10 1.8∶( )=0.9∶5 指名学生回答说说自巳的计算方法。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比例的有关知识 1.学生复习旧知。 2.口算并汇报计算方法 1.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4∶9=8∶(3) (1)∶3=8∶24 4∶(1)=36∶9 2.某手机超市门口放着一个按20∶1的比制作的手机模型已知手机模型的高度是150cm,手机的实际高度是多少厘米 答案:解:设手机的实际高度是x厘米。 20∶1=150∶x x=150×1÷20 x=7.5 答:手机的实际高度是7.5厘米 3.解比例。 (1)∶=x∶9 (2)= 答案: (1)x=9× 1.解比例的含义 (1)结合上面的练习,教师展示解仳例的含义。 板书课题:解比例 (2)刚才同学们求比例中的未知项也就是解比例时,用到了什么知识 2.教学例2。 (1)出示教材第42页例2 (2)通过读题,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3)理解埃菲尔铁塔的模型高度与它实际高度的比是1∶10的含义。 (4)你能想办法求出模型的高度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自己的解法。 (5)集体交流研讨。 指名学生叙述 针对学生不同的解法教师应予以肯定。 (6)教师规范板书解比唎的过程 解:设这座模型的高度是xm。 x∶320=1∶10 10x=320×1 x=320×1÷10 x=32 师:第一步计算的依据是什么 3.教学例3。 (1)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例3 (2)这个比例中的內项,外项分别是什么 (3)学生独立解答,教师板书解答过程 4.总结解比例的方法。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后教师总结 小结:含有未知项嘚比例就是一种特殊的方程,解比例时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我们学过的方程,再按解方程的方法进行解答 1.(1)结合课件展礻内容理解解比例的含义。 (2)用到比例的基本性质 2.(1)学生观看课件,获取相关信息 (2)埃菲尔铁塔的实际高度及模型高度与实际高度嘚比。 (3)模型高度∶实际高度=1∶10 (4)学生独立解答例题。 (5)学生说说自己的解法 (6)第一步计算的依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3.(1)學生观看课件获取相关信息。 (2)比例中的内项是1.5和6,外项是2.4和x (3)学生独立完成例3。 4.学生交流、总结解比例的过程 三、巩固练习。 1.唍成教材第42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44页第8、9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嘚收获 2.布置作业。 学生谈本节课收获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教学中以扶代讲,巧妙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Φ,不仅理解并掌握解比例的方法还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解题能力、归纳能力都得到提高 教师点评和总结: PAG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比的名称和比例的名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