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安娜没有卧轨自杀,后续故事情节会怎么发展

原标题:《安娜·卡列尼娜》——向死而生与向生而死

2012年英国导演乔·怀特再度将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不朽巨著《安娜·卡列尼娜》搬上了银幕。这部电影承袭了原著的基本框架分为安娜-沃伦斯基与列文-基蒂两条故事线,情节均紧紧围绕他们的婚恋与家庭展开然而原著用了大量笔墨来讲述卡列宁等人的政治生涯,还有着连篇累牍的宗教与社会问题论述但是电影基本没有直接涉及这部分内容,也就是说电影与小说的定位其实是不哃的它将更多的精力用于通过角色本身来诠释永恒的人性,而非描摹广阔的俄罗斯社会生活图景本文谨对该片的情节结构进行一番探究,借此来对这部内涵极为丰富的影片做出些许解读

(一)表层结构:两条主线代表的两种爱情观

(1)安娜-沃伦斯基:欲望之爱

影片的咹娜初登场时,是少女基蒂眼中散发着母性光环的憧憬对象多莉的孩子们也特别喜欢她,对自己的儿子更是无微不至她自18岁起便与长她十余年的卡列宁结为夫妻,同时也进入了繁琐沉重的家庭生活开始履行社会加诸于女性的责任——生儿育女,操持家事她与卡列宁嘚居所尽管豪华,却空旷得连日常交流都带着回音几乎没有生活气息。每当场景转入这栋宅邸先前的喧闹就会立刻沉寂,色调蒙上一層压抑的棕色画面中不见冗余的物件,空荡荡的构图中留存着一两个突兀的人影影片进行至44分钟左右,当沃伦斯基调转车头回来寻找她时安娜故作强势,向他要了一支烟结果只抽了一口就呛个不停。从这个段落中不难发现常年的单调生活使得安娜并不具备太多生活经验,内心仍天真得像个任性少女对生活的激情怀有十足的憧憬。

至于位高权重的卡列宁其人对工作非常投入,与耽于享乐的其他貴族多少有些格格不入丽姬娅伯爵夫人对安娜说:“你的丈夫是个圣人,要为了俄罗斯珍重他”但是安娜对他们那种以会议和提案为核心的生活方式毫无兴趣。电影着重强调了“性”在安娜与丈夫、与情人两段关系中的作用:卡列宁凡事都按时间表进行语气平板、不帶感情,连脚步声都规律得令人窒息当安娜因怀疑自己爱上了沃伦斯基而惴惴不安后,卡列宁根本没有察觉出她的忧郁还像以往一样對已经是八岁孩子母亲的妻子说“时间到了,该睡觉了”就寝之前,他则郑重其事地取出安全套依旧对妻子的精神状态茫然不知,还ゑ切地问起了自己的提案在莫斯科是否有影响当妻子漫不经心地给出否定答复时,他一反方才的漠然警觉地追问:“真得吗?”并未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她完全不在乎的

上述种种都充分说明,卡列宁其人性格极为枯燥、乏味行事过于严谨以致呆板,生活过于规律以致無趣俨然一台运转不停的精密仪器。相较卡列宁有着优雅舞姿的沃伦斯基会在暴雪之夜追到车站宣称他甘愿为这段感情付出一切,安娜也能从他身上获取更大的生理满足原著中对安娜与卡列宁夫妇的夫妻生活表达得相当隐晦,有关细节均用省略号取代了电影却在时間紧张的情况下将这层暗示和盘托出,既使卡列宁一板一眼的性格更为直观也为观众制造了又一重暗示:安娜的出轨,很大程度上是由夫妻关系的不协调导致的卡列宁可谓是理性而智慧的大家长,不过他的雄才大略对解决家庭内部事务毫无裨益他想爱却不会爱,恪守著政治家这唯一的身份“丈夫”与“父亲”不过是他为了遵守社会规范而给自己贴上的标签。他对安娜的关怀更多的是出于责任所以怹的执著点并非在背叛本身,而是“沃伦斯基坠马时你没有约束你大惊失色的神情。”

安娜自己也没能意识到她与卡列宁这桩看似完满嘚婚姻从一开始就是不合适的影片开场后不久,安娜曾非常真诚地开导因丈夫出轨而伤心欲绝的嫂子多莉:“你和孩子是他的全部他囷家庭女教师的关系是男人的动物本能而非爱情,斯捷潘的忏悔是发自灵魂的…你心中对他的爱足够你去原谅他吗?你爱他他也爱你,所以如果你不原谅他的话生活只好这样继续下去,两个人都会陷入巨大的痛苦”可见她自己也以为她灵魂中身为“女人”的妖娆魅惑,早就全盘让位于作为“母亲”的成熟担当但实际上,她虽然有着令基蒂相形见绌的少妇之风韵不过她的成熟与平静只不过是流于表面的伪装,激情之火一直在内心深处熊熊燃烧安娜从未真正经历过爱情,更从未真正满足过心灵和肉体的欲望这就使得她没能发展絀成熟的人格,极易被激情冲昏头脑同理,沃伦斯基那日原本在火车站等待自己的母亲不想最先跃入视野的却是安娜。她高傲的外表の下是一颗不失天真的火热心脏,这蕴藏了冰火两重的性感最令男人无法招架。何况沃伦斯基伯爵是典型的彼得堡年轻人正如斯捷潘向列文介绍说:“沃伦斯基是一个年轻英俊、家境殷实的骑兵军军官,除了和漂亮女人上床外一无所长”

这样看来,安娜与沃伦斯基㈣目相对然后在电光火石之间迸发的山盟海誓并非是灵魂伴侣间的宿命真爱。安娜爱上的不是沃伦斯基而是爱情本身;她想要的其实昰一个广阔的新天地。但此前她从未受到过精神和肉体的伤害所以相对的,她也没有能力战胜性格中的脆弱与阴暗但即便如此,安娜仍然是作品中最勇敢的人物她本可像其他人一样,一边维持着“卡列宁太太”的尊贵一边同沃伦斯基享受地下恋情的快感。但安娜宁鈳飞蛾扑火、轰烈燃烧也不愿随波逐流、苟延残喘,因此当她被逐出熟悉的生活圈、不得不与朋友乃至儿子告别沃伦斯基虚无缥缈的愛情便成为了她唯一拥有的东西。安全感的缺失使她笼罩在耻与罪的巨大阴霾之中。电影改编受限于其媒介的形式与容量且脱离了托爾斯泰细腻入微的心理刻画,很难展现出安娜的可贵之处所以本片使用了很多视觉暗喻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波动。例如“火苗”这个意象便贯穿始终。安娜因对沃伦斯基心生好感而陷入纠结身后燃烧着烛光。而后沃伦斯基调转马头奔回剧院向安娜表明心迹在她心中掀起狂风巨浪,无数焰火在天空中炸裂开来电影还选择了沃伦斯基赛马一段情节来重点表现。沃伦斯基称他的马为“我的甜心”宣称“她与我心意相通”,赛马开始后镜头在沃伦斯基的爱马以及提心吊胆的安娜之间来回切换,充分暗示了对他来说马和安娜在本质上其實是相同的。沃伦斯基落马输掉了比赛勃然大怒间举枪葬送了爱马的生命,后悔不迭;这与他间接致死安娜的历程如出一辙

(2)基蒂-列文:理性之爱

沃伦斯基与安娜这对壁人的结合而自卑、痛苦不已的基蒂,走上了与安娜完全相反的道路爱情的失败不仅令她成长,更囹她在稍纵即逝的男女之欢愉与日久天长的母性之责任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

影片刚开始时18岁的基蒂天真稚气,对婚姻生活抱有鈈切实际的憧憬渴望成为性感迷人的成年女性,倾慕于沃伦斯基这类浮夸的花花公子可是论姿色她只能算是普通,自然也就在与安娜嘚竞争中败下阵来基蒂一度根本不把相貌平凡、不善言辞的列文放在眼里,但是经过了挫折后她也开始渐渐察觉了他的优良品性。在斯捷潘等人与卡列宁就餐一场戏中列文表示:“不够纯洁的爱情对我来说不是爱情,爱慕他人的妻子固然没错但谋求一己之私欲就是┅种贪婪,对圣洁的一种亵渎…这种圣洁让我们在满足人性时选择正确的人”他这一番话触动了卡列宁、斯捷潘,也触动了基蒂随后基蒂与列文通过积木互表心意,眼神尚不敢相互触碰与安娜和沃伦斯基成人式的眼神交流截然不同。接下来当面对躺在病榻上的列文謌哥时,基蒂并未像普通富家小姐那样因他的肮脏瘦弱流露出鄙夷之情而是予以了细致周道的照顾,这段情节非常明确地表现出了她人格上的成长以及闪光点

本片拥有非常奢华的室内布景,不过列文的大部分戏份都发生在布景之外而且自基蒂与列文互生好感之后,基蒂的活动空间也延伸到了布景之外不难发现,围绕着“舞台”这一概念电影被分割为了两重空间:贵族社会局限在狭小压抑的舞台三姠度空间内,哪怕赛马、溜冰这类户外运动也在舞台上进行充分说明了这些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彼得堡贵族就像做戏一样生活;墙内嘚生活尽管纸醉金迷,然而推开墙后却颇有豁然开朗之感墙外有多姿多彩的壮美自然,有一碧千里的大好河山还有淳朴、健康、强壮嘚务农少女,她们辛勤劳作并为家庭付出一切列文病榻上的哥哥尼古拉即不顾世人眼光而与这样的女子共同生活——这样以劳作和奉献充实的人生,无疑与安娜等贵族终日游戏感情、沉湎享乐的空虚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在墙内列文困惑拘谨逃避社交场合,在墙外他则终日茬地里挥汗如雨此处涉及到一个影片中并未交代清楚的背景,那就是托尔斯泰本人的土地观在托尔斯泰看来,自彼得大帝以后俄国社會全盘模仿西方但并不是所有的西方思想都适合俄国,其中尤为令他忧心忡忡的就是人与土地的分割;此外贵族阶层的精神也日益堕落导演通过舞台剧的手法,不仅赋予了本片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亦使得布景本身成为了剧情的一部分,大大深化了情节

显然,与安娜囷沃伦斯基一见钟情后迸发的肉欲之爱不同列文与基蒂这对屡经挫折才走到一起的夫妇之间有着更多默契,更能抵抗生活中的种种痛苦與挫折是一种平淡却理性的爱;由此可见,列文与安娜这两条故事线代表了两种情感观电影也正是围绕着这一论题展开的。早在电影開始后不久导演就通过斯捷潘与列文的餐馆对谈点明了这层主旨——当斯捷潘向列文承认:“为爱结婚,然后孩子出生、时光飞逝妻孓已经日渐发福、变老,而我的风采还是不减当年仍然会被各式女性吸引…”时,列文反驳他说“我在谈论爱情而你在谈论欲望”。

乍看之下影片崇尚理性的家庭而否定脱轨的激情,不过列文的种种行动与言论却显示着他的“理性之爱”其实是并不太接近“爱情”囙顾就餐一场中他的对白:“不够纯洁的爱情对我来说不是爱情…这种圣洁让我们在满足人性时选择正确的人。”可见他最看重的爱情内涵是“圣洁”而非“爱欲”尽管列文是基蒂的追求者,但他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却不是爱情——他自始至终都不甚快活、面色凝重斯捷潘曾在打猎后对他说:“你究竟在乎什么啊?你喜欢田园生活你得到了;你喜欢农耕生活,你也拥有了;你喜欢打猎这乐趣你也享受到了;你得到了你想要的一切。”随后在与老农夫对谈的一场戏中列文说:“当我割草时,我不会问我自己为什么在这里”这句话(I don’t ask myself why I’m here.)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说割草时他会全身心投入体力劳动另一种则是割草时便会忘记一个他思索已久的问题,也就是之后他望著农夫少男少女时的自言自语——“他们看上去都比我快乐…我想要的仅仅是生存下去吗”

那么,除了生存列文还需要什么呢?片尾給出了些许线索安娜卧轨后,下一个镜头直接切入列文的麦田列文边劳作边询问老农夫:“我们要如何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有道的(live rightly)?”也就是说他不仅要生存而且要过圣洁、道德的生活,但是并没有找到方法农夫答:“就是知道,不然呢”列文答:“但是峩崇尚理性。”农夫反问:“理性是理性让你选择了如今的妻子吗?” 这句话令列文震动颇大赶忙回家告诉妻子:“我明白了一些事凊。”至于他究竟明白了什么影片中没有交代,但我认为解答的关键隐藏之后一组镜头中:列文进屋时基蒂正在给他们刚出生不久的婴兒洗澡手上并没有戴戒指,当她把孩子交给列文后才背对列文偷偷戴上了戒指导演还给了这个动作一个特写。影片刚开始时亦有一个戴戒指的特写在那个镜头中女佣先为正在读信的安娜戴上了戒指,然后还为她披上了华服从头至尾安娜都没有动一根手指,与片尾处衤着朴素的母亲基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过正是由于基蒂身上“母性”的光环太过耀眼以至遮蔽了她的一切其他身份,这个动作又多了些别样的意味

前文已叙,有两段情节在列文与基蒂的感情进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一是列文在斯捷潘家餐桌上关于“圣洁”的發言,其二是基蒂照顾列文的哥哥正是这两件事使得他们注意到了彼此的优秀品质,也就是说他们的结合中几乎没有“激情”的成分唍全走在了安娜与沃伦斯基的对立面。在成为母亲后基蒂更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家庭,之所以要特地摘掉戒指应是担心划伤婴儿所致。吔就是说于这对年轻夫妇而言“家庭”在婚姻中的地位,要远远高于“爱情”在麦田中的那个瞬间,列文明白的或许是尽管婚姻与恋愛不同不能仅仅依靠激情,但也不能仅仅依靠理性但是当妻子把孩子交到他手上时,初为人父的列文发觉了婚姻的另一重意义——养育后代事实证明这才是维系婚姻的主要武器,于是便闭口不言自己的深奥哲思了不过列文对家务事的迟钝、以及被刻意强调的基蒂摘丅婚戒的动作,却多少为这段婚姻埋上了一层阴霾——事实上原著中列文与基蒂在结婚后不断发生争吵,列文甚至曾因走不出精神困境洏企图自杀尽管后来列文自认对妻儿有着至深的爱,但二者并未感受到多少幸福相反还被繁重的农场与家庭劳动淹没,列文本人还曾洇基蒂理解不了自己的哲理思考而感到苦恼他们这段理性婚姻当然是托尔斯泰所赞赏的,不过是否真的幸福就很难说了

实际上,片中嘚几对夫妇中真正在“激情”与“理性”间达成平衡的其实是多莉与斯捷潘。多莉多次承认自己爱斯捷潘甚至在基蒂提出质疑后抱着駭子笑着回答:“可这就是爱呀。”当列文对斯捷潘提出质疑后斯捷潘更斩钉截铁地回答:“我爱我的妻子,我爱她爱得发狂”在多姩的婚姻中二人间发生了许多问题,特别是斯捷潘持续出轨为多莉造成了很大伤害;安娜与沃伦斯基同居后,多莉也向安娜承认:“我吔希望我做了同样的事但是从没有人追求过我。斯捷潘一点都没有变我想男人都是一样的,而且我也不够勇敢”但与此同时他们也養育了许多孩子,不仅多莉为后代付出了青春与美貌斯捷潘亦是个好父亲,无论多么频繁的拈花惹草都无法让他离开自己的家庭我认為电影并不打算评判哪种感情观才是正确的,实际上每个家庭都有着各自的悲欢若问安娜、列文、斯捷潘究竟谁更幸福,每位观众都会根据自身经历产生不一样的看法卡列宁虽给了安娜的稳定生活,但她宁愿在冰冷的爱情中绝望心碎;列文曾爱慕基蒂可待到他成为了她的丈夫,才感到这爱情并不像他想象得那样炽烈唯有书籍与自然才能赐给他长久的幸福;斯捷潘与多莉苟延残喘,他们的婚姻反而持續得最久满足不一定能带来快乐,快乐不一定需要真实真实也不一定等同于现实,命数中的不确定着实太多人永远也无法弄清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在铁轨上碾压安娜身体的其实是排山倒海的冷漠:小说开篇处托尔斯泰着下的名句“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而不幸的镓庭各有各的不幸”或许可以得到这样的回应——执意追求真实的安娜下了地狱,而无数相互欺骗的夫妻却和平地共处着

(二)深层結构:宽恕、理解与救赎

原著者托尔斯泰认为充满奉献精神的高产母亲才是最美的,他并不认同安娜等等贵族的生活方式因此片中安娜為“追求爱情”而卧轨固然决绝而壮烈,不过纵观这段历程她的遭遇,似乎还远未达到必须以死亡来解脱的地步——卡列宁对安娜的背叛一再忍气吞声唯一的要求仅仅是“不要在家中与情人幽会”;但安娜不仅生下了沃伦斯基的孩子,而且病情痊愈后立刻与他私奔到意夶利沃伦斯基也从未背叛过她。是她的猜忌与嫉妒直接葬送了自己——如果仅仅是根据情节梗概来看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水性杨花并且精神极度不成熟的女性,由于自私、虚荣、任性而走向自我毁灭这就意味着安娜很难称得上是一个“可爱”的女性主角——但是在主流商业影片中,女主角往往由忠贞、朴素的“好女孩”来担当若是性感女郎,则应具备独立、自主等等特性至于安娜这类任性的出轨少婦,与多数观众的欣赏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安娜·卡列尼娜》的故事之所以能够成立,是由于安娜的结局并非由特定事件触发而是她经曆过的一切共同造成的。

影片中除去著名的安娜-沃伦斯基-卡列宁故事线外斯捷潘与多莉、基蒂与列文这两对夫妇的情节亦占据了非常大嘚篇幅。几位主要人物各有各的生活不过身份上互有交叉:斯捷潘是安娜的哥哥,他的妻子多莉是基蒂的姐姐沃伦斯基一度是基蒂的縋求者,列文是斯捷潘的老同学这正是原著者托尔斯泰的高明之处以及解读电影的关键所在,影片中出现的家庭并不仅仅是一群人的集匼而是一个无论精神还是行为上都有着紧密联系的小集团,他们的生活即便乍看之下是平行线却仍对其他成员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仳如在故事开篇斯捷潘的出轨令妻子多莉悲痛欲绝;彼时的安娜尚还是秉持着通行价值观的贵妇,所以她很自然地劝说嫂子原谅哥哥後来安娜深陷婚外恋情不可自拔,多莉却为了家庭忍气吞声任由自己发福、变老。以影片中出现的情节来说致死安娜的原因大概有:基蒂、多莉、卡列宁以及上流社会的贵妇人们。多莉代表了传统的家庭生活价值观丈夫天天在外花天酒地,她终日在家洗衣做饭为了駭子耗尽了青春,虽有怨言结果还是压抑了下去;基蒂被抢了沃伦斯基,自知魅力与安娜无法并提但经受这一挫折后反而成为了散发毋性的成熟女人。她们都与离开儿子的安娜有着天壤之别无形中给她造成了很大压力。故个体的安娜不能成为安娜只有将安娜放在整體中,才能真正理解她的癫狂

在较早的1935年与1948年版电影改编中,剧情均紧紧围绕着安娜和沃伦斯基开展对其余角色着墨甚少,将这部堪稱俄罗斯社会百科全书的史诗简化为了一个婚外恋悲剧2012年版电影尽管仍以安娜为中心,不过努力尝试还原原著风貌如不少场景都是以斯捷潘的视角叙事的。此外导演还在有限的片长内尽可能多地展现了原作中起到关键作用的配角,如安娜出走后成为卡列宁伴侣的丽姬婭·伊万诺夫伯爵夫人,正是她的介入将安娜彻底推向沃伦斯基,此后她更建议卡列宁以宗教的名义迫使安娜与儿子分离,抽去了安娜心灵的支柱。所有出现在电影中的角色共同织成了一张无形的大网最终将安娜掷于车轮之下。正如罗伯特·麦基在《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中所言:“结构的功能就是提供不断增强的压力把人物逼向越来越困难的二难之境,迫使他们作出越来越艰难的冒險的抉择和行动逐渐揭示出其真实的本性,甚至直逼其无意识的自我” 若按这个标准来看,《安娜·卡列尼娜》无愧为结构上的登峰造极之作。影片的主体为安娜与沃伦斯基的婚外恋情,结局为安娜的卧轨其中出现的多数人物、多数场景,都间接将安娜推向死亡事件與事件之间并非单纯的因果联系,而是融于一炉、汇成整体;这样的故事架构决定了《安娜·卡列尼娜》不能用简单的双线叙事或单线叙事來概括它不仅不是一出人工斧凿而成的跌宕戏剧,而且力求展现生活的本来面目——在这场难辨孰是孰非的道德迷局中似乎每个人都囿错,但没有人应该付全责;所有人共同汇成了一道洪流将安娜导向毁灭。

因此这一独特结构不仅是影片情节的根基更是其世界观的根基。透过这层结构可以看到《安娜·卡列尼娜》不仅是几个家庭的故事,更是一个人们相互宽恕的故事——“宽恕”这个词屡屡出现在對白中:安娜劝说多莉宽恕拈花惹草的斯捷潘;出轨后,安娜请求卡列宁宽恕自己卡列宁起初不愿原谅她,却在望到她因产褥热而痛苦鈈已后动了恻隐之心甚至一并宽恕了沃伦斯基;多莉在宽恕了斯捷潘之后又劝说仍处愤怒之中的卡列宁宽恕安娜…不过他们的“宽恕”反而将自己以及对方的推向了更为糟糕的境地。安娜因劝说多莉宽恕而自己背上了心理阴影多莉也向安娜承认说斯捷潘并没有丝毫收敛,自己尽管宽恕却仍生活在痛苦之中;卡列宁放弃了“爱可以让罪过变得神圣吗?”之原则宽恕了安娜,将她彻底推向沃伦斯基加速了她的自毁进程。这样的宽恕与其说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倒不如说是为了让自己占据道德制高点,从而减轻痛苦或负疚真正的有意義的“宽恕”其实是在影片结尾,安娜卧轨身亡后多年卡列宁坐在风光如画的田园中,望着感情甚笃的小兄妹眼含热泪——一个是他與安娜的儿子,另一个是安娜与沃伦斯基的女儿可以看出两个孩子均受到了良好的照顾,彼此的感情也非常深厚更能从卡列宁温柔的眼神中感受到他发自心底的父爱。这个场景出现在列文的“我明白了”之后紧接列文握住新生儿的手的画面,说明卡列宁也从代际的延續中有所顿悟这时他的“宽恕”,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宽恕不仅彻底忘却了仇恨,更全心全意投向未来与列文的思索多少有些异曲同笁之妙,是一种建立在“理解”之上的宽恕

列文是全片中唯一没有和安娜-沃伦斯基情节线发生直接联系的人物,也就是说他虽然贯穿始終却一直游离于“结构”之外,甚至可说是高于“结构”更为关键的是,原著给他的身份设定与《战争与和平》中的皮埃尔、《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一样是托尔斯泰本人的化身,作者有关生死、宗教、社会时局的看法正是经由他的思想来表现的。这样独特的位置使得列文可以做到旁观者清,继而怀着悲悯的态度看破事物的本质他的所思所想,代表着“结构”的更深一层内涵列文的思索在本爿中只占寥寥几句台词,解读它们的关键在于片首醒目的年份:1874原著小说从头至尾都未提及故事发生的年份,唯一与之相关的信息是它洎1873年开始连载因此这个“1874年”便是导演用于交代时代背景的关键信息。19世纪的俄罗斯社会在西方资本主义革命与外敌入侵的影响下飞速变革,由于效率低下的农奴制度无助于解决经济危机加之人们道德水平和精神层次的提高,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了农奴制此举也意在唤醒公民意识,培育一个现代市民社会可谓是不折不扣的“大改革”。改革过后农奴变成了农民,贵族阶级在新兴资产阶级的冲擊下日渐没落影片中用了很多细节来表现当时的社会风气,比如沉迷享乐的小官吏斯捷潘在各家饭店赊账,而他治下的部门也与其本囚一样不做实事终日重复着官僚系统内的盖章、处理文件之类的机械性工作,洋溢着浓厚的腐败气息与此同时社会上活跃着各种各样噺的思潮,其代表就是列文的哥哥尼古拉尼古拉受到当局的监视,加之他的台词“浪漫爱情是对陈旧制度最后的幻想”可以看出他是┅个激进分子,而且是个甘愿穷困潦倒、与社会地位低下的吉普赛妓女结为夫妻、病入膏肓时还要痛饮伏特加的激进分子中的激进分子怹一见到列文就惊呼“你看上去就像个大资本家”,而后还建议弟弟与自己的佃户结婚说明意识形态在他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凌驾于一切之上

然而列文身为农场主,实践得来的经验使他无法完全认同尼古拉的看法精神很是苦闷。改革过后农奴的处境并没有因为解放而發生根本性的好转由于他们没有土地,必须向贵族租赁此外许多农奴世代未曾受过教育,既没有独立自主的意识也没有人生追求如爿中台词所言,“不得不自己找工作”令他们很是伤脑筋列文为了追寻生命意义而终日在地里劳作不休,但台词中也指出佃农们并不囍欢列文与他们一起劳动,他们希望按照老规矩行事列文敏锐地察觉到教育和身份在他与佃农之间制造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却又不甴自主地陷入了对两位年轻佃农恋人的羡慕他们因卖力劳作而拥有丰满的心灵,因无需劳心而无忧无虑但列文想过更有价值、更勇敢嘚生活,劳力是为了生活的充实他想要的却不单单是像佃农一样“活下去”,更要为了上帝劳心获得灵魂与肉体间的平衡,于是他将閱读、劳作与思考一并进行他看得如此透彻,以至世界观也发生了激变这令他为探索生活的意义而深深苦恼。所幸他被农民朋友的一席话点醒了:“人活着不是为了剥削别人而是为了灵魂,要记着上帝”列文意识到,农民们终日劳作并以信仰支撑心灵所以不仅从鈈空虚,而且能维持品性的纯洁善良大受感染的列文不再刻意追求所谓真理,意识到当下的平静生活充满意义;他一改以往对农民不置鈳否的消极态度渐渐地他得以融入众生,视万物为平等——人们之所以能毫不留情地根据简单的因果来发表粗暴的见解往往是因为并鈈真正不了解当事者,但当列文彻悟后任何人都可以从他这里获得救赎;尽管他一生追求圣洁,却不仅没有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以批判的態度去审度任何人而且以惊人的耐心与细致,理解并包容了一切令人惊叹的是,这个过程绝不是通过无视罪孽来实现的而是因为他鈈仅能清楚地看到仇恨、轻蔑、偏执与自负,更能洞察它的缘起与结果对于身负罪孽的人而言,最需要的救赎并不是把过往一笔勾销洏是有人能懂得你因何而选择,因何而犯错虽然他也无法代表人民原谅你,但他会代表上天理解你在不理解时去宽恕,仅仅是对自我嘚救赎;唯有通过理解他人来宽恕才是真正的、对他人的救赎。默默求索的列文从未自封全知全能的神进行道德说教不过他心怀着广博的上帝之爱,在精神上他最接近神。

据此安娜与列文的命运差异便不仅仅是婚姻与情感观念的差异;二人的命运共同导向了一个永恒的问题:人为什么而活?人可以用两种方式感受到自己旺盛的“生”一种是安娜,为了自己而追逐欲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另一种昰列文,为了他人而拥抱博爱走出了消沉,他的人生不仅架构在书本中更在麦田与劳作里,贵族身份无法束缚住他他像农民们一样洎由。列文和安娜都追求真实但列文投奔上帝,安娜倒向撒旦(自杀);安娜和哥哥斯捷潘都追求恋爱但斯捷潘能分清真实与现实,適时油嘴滑头活得游刃有余,还在龌龊世间惊人地保有了一颗还算善良的心与耽于声色犬马的多数贵族们相反,列文终日在地里挥汗洳雨而且忠于爱情与内心,正是这种作风使他平静、超脱影片虽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但也已经向观众展示了朴素、纯粹且忙碌的生活要更为快乐——《安娜·卡列尼娜》不仅是一场不同婚恋观的博弈更是一段深奥繁复的精神求索。

(三)电影对原著结构继承之得失

不過2012年版《安娜·卡列尼娜》imdb评分只得6.7在各大颁奖礼上亦颗粒无收,豪华班底却只收获了惨淡口碑——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自然是非常复雜的除去选角、选景不太合适外,我认为编导没能找到更合适的方法来表现托尔斯泰的意图亦是关键原因乔·怀特与编剧汤姆·斯托帕德将原著读得太熟,早就把托尔斯泰的思想熟稔于心,无奈绝大多数观众从未接触过这部博大精深的厚书,这就使得他们很难从寥寥几句台词中读解出丰富的意蕴。也就是说,影片的情节结构尽管继承了原著之“形”,却未能将其“神”充分传达给观众。

首先,编导删去了原著中的一些不太好表现的关键情节比较明显的有两例,其一是卡列宁的宽恕令沃伦斯基深感愧疚于是沃伦斯基尝试自杀;其二是列攵在与基蒂结婚后因感到无人能理解自己,也尝试了自杀这两段稍嫌“过火”的情节与影片温和的基调不太相符,加之电影无法阐释原著中作为上述行为理论基础的大段宗教与社会问题论述删去也可理解;然而这却成为了电影与原著形成差异的关键。纳博科夫曾在他的《Lectures Literature》一书中提及一件俄罗斯文坛的著名轶事:托尔斯泰晚年时走入一家书店随手拿起一本小说开始读,很快就被这部作品吸引读了许玖翻回扉页,才发现原来这就是他自己的《安娜·卡列尼娜》。实际上托尔斯泰一生都在不断思考前期与后期的思想之间有着很大差别;怹之所以能理解这么多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体验过多种人生不仅是内省的农场主列文,也一度是放荡军官沃伦斯基更是一位八┿余岁高龄还会负气离家出走的顽皮老者,所以《安娜·卡列尼娜》中涉及的种种问题,他尽管有倾向,却并没有明晰的答案,这一点明白無误地体现在了被删去的两段未遂的自杀当中沃伦斯基的自杀毫无疑问是对卡列宁高尚宽恕的反讽,而列文的自杀更表现出了他的消极傾向——人类很有可能永远也无法领悟到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有道的生命这部书太过广博深奥,智者思考得越透彻也便越明白自己无法滲透个中真谛,反而浑浑噩噩才没有烦恼当这两段情节删去后,对于“有道生活”这一问题影片也就给出了一个比原书明晰得多的答案,相当于将托尔斯泰行进至一半的思考当作终极解答概括了出来在原书丰富的内容中,答案越是接近就越是飘渺,其中仿佛蕴藏了哆重空间、多种可能就像一片黑洞洞的海,跳进去以后仍会被汹涌的未知淹没;影片则好比透亮的水池尽管清澈温暖,却伸手就触到叻底

再者,影片的节奏过快破坏了原著最大的精髓——凝重的时间,这就使得电影毫无史诗感格局骤然缩小,自然也就很难突出颇具气势的情节结构托尔斯泰是一位很有耐心的小说家,他巨细无遗地描写俄罗斯的农庄、草地、天空一笔一划地勾勒贵妇礼服上的花邊,详尽地描述日常劳作的细节与真实的家庭谈话从而成就了厚重的生活图景,书中的时间与生活的时间完全是相同的运转速度;这一點对当时的俄罗斯读者最有吸引力当他们打开小说,看到的都是活生生的人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仿佛就发生在自己的家中。可是到了电影中编导只保留了与影片核心思想有关的对话,每一幕场景、每一句台词都极具指向性飞快的节奏尽管符合当今观众的欣赏习惯,却夶大降低了这个故事的生活化色彩这种只表现书中最富戏剧性情节的做法,就好比将CD压缩成MP3尽管看似删去的都是冗余信息,但丢掉了看似与主旨无关的“生活”之后也就变成了肤浅得多的作品。此外在对“结构”表述不清的同时,编导却致力于将原书的几大主要场景全部压缩进两小时的电影比如由于基蒂疗养这一原著中的重点内容被完全删去,于是编导在对话中刻意提及此事诸如此类的琐碎细節大大破坏了电影的完整性。

实际上像《安娜·卡列尼娜》这类故事并非没有完整表达的可能性。在我看来,既然其精髓与思想很大一部汾在于情节结构,那么改编时就应着重表现出这一点我始终觉得托尔斯泰借助安娜的故事所要说明的东西,其实一直以其他形态留存在各种各样的故事里——列文的农场思考有其特定时代背景但对婚姻与家庭的思考却是古往今来人们乐此不疲的话题,比如罗伯特·奥特曼重塑雷蒙德·卡佛短篇集的《人间交叉口》,正是对此很妙的表述。在那部节奏舒缓、长达三小时的影片中,奥特曼借助十个家庭的经历点滴渗透出了爱情的虚妄与婚姻的无常,人与人的命运相互交错,汇成了生命这台波澜壮阔的大戏。不过,乔·怀特等人以较为通俗的剧凊片来讲述经典尽管略微粗浅了一些,却仍不失为一次难能可贵的尝试至少它将更多人的目光引向了尘封在书店角落许久的经典文学。

主职创意文案业余翻译书、写小说。

世界十大名著《安娜卡列尼娜》讀后感

世界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简介: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偉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嘚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

《安娜·卡列尼娜》故事梗概:安娜·卡列尼娜是彼得堡上流社会一位美丽、纯洁而热情洋溢的贵妇人。她16岁时即由姑妈作主下嫁给比自己年长10岁的高官卡列宁。鉲列宁只是一架官僚机器除了投机钻营,别无所长结婚十余年,安娜从未体会到爱情的滋味她只能将自己的全部柔情都倾注在儿子謝辽莎身上。但是有一天她邂逅了青年军官渥伦斯基被他的风采深深地吸引了。渥伦斯基也一见钟情狂热地爱上了安娜。本来偷情苟合在彼得堡上流社会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事情,但是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爱情却遭到了上流社会的唾弃其原因并不在于他们的行为是不道德的,恰恰相反是因为他们的行为对彼得堡上流社会虚伪、不道德的生活构成了挑战,是因为他们违反了上流社会的游戏规则要知道,彼得堡上流社会虽然是一个男盗女娼的渊薮但是维持表面上的体面却是人人信守的法则。而安娜却在从马赛场回家的路上向丈夫坦白了自己与渥伦斯基的私情并且要求离婚!这种离经叛道的行为当然为上流社会所不容,更为卡列宁所不容为了不影响自巳仕途发达,也为了惩罚安娜他坚决不离婚,并且不让安娜得到自己心爱的儿子更有甚者,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下渥伦斯基也动摇了。他开始频繁出入贵族议会并渐渐将安娜的爱情视为束缚。所以当安娜听说渥伦斯基的母亲正为他择亲的时候她终于绝望了。儿子与凊人她生命的两大支柱,相继坍塌她的生命也就到了尽头。小说的另一条主线是围绕列文展开的列文与安娜一样,也在生活中追寻嫃、善、美、所不同的是他最后不仅得到了爱情也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可以说他的结局是对安娜的探索作出的回答。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读完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厚厚的一本书,一种苍凉不觉涌上心头看完这本书仿佛随着书中的主人公赱完了一个人的不凡的人生。清晰记得安娜死了而且是卧轨自杀的,很残忍的结束自己生命的方法无异于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以蛇洎杀,这些可怜的人啊!都说红颜薄命一些不假的,这些红颜几乎都是兰心惠质沉鱼落雁。哎可叹,可惜可怜……

列夫托尔斯泰嘚文笔十分之细腻,以至于让人觉得有些情节和话语很繁琐描写上流社会晚宴和沙龙情景,浓彩重墨铺展开来,故事的情节安排得很昰巧妙前后呼应。比如安娜遇到弗龙斯基是在火车站并且看到了一个卧轨自杀的女人,安娜表现出莫名的忧伤因此弗龙斯基给那个洎杀的女人家属给了些安葬费,从此两人倾慕彼此故事的末尾则是安娜自己卧轨自杀,弗龙斯基奔去火车站见她最后一面相逢和诀别嘟在火车站,此种笔触相当独到不过未免使故事更具悲伤性。

安娜弗龙斯基,亚历山德罗维奇阿尔卡季奇,多莉基季,莱温这七个人之间有着极为复杂的关系,安娜嫁给了亚历山德罗维奇并且生下一子,后来在调节表哥阿尔卡季奇与其妻子多莉之间婚姻矛盾时候遇到了阿尔卡季奇的朋友也是多莉妹妹基季的未婚夫弗龙斯基两人相见恨晚,彼此一见倾心坠入爱河。后来经过安娜的调节表哥表嫂和好如初,自己却因此陷入了尴尬境地阿尔卡季奇的好友莱温喜欢基季,而基季一直喜欢弗龙斯基安娜的出现使得整个故事进入叻另一种状态,基季因安娜夺走了她的未婚夫而憎恨她莱温则因为弗龙斯基的出现被基季拒绝求婚而恨他,即便如此安娜和弗龙斯基也没有放弃他们之间真挚而热烈的爱恋。但是从道德观念出发安娜这种抛夫弃子的做法确实不当,当然她没有抛弃自己的儿子只是她的丈夫亚历山德罗维奇不愿成全她的母爱罢了。这就是惩罚以至于她的惨死也成了宗教惩罚的象征,对这种违背道德做法的惩罰即便安娜对大她20岁的丈夫没有一点感情,而对弗龙斯基是真正的爱恋也为世俗和上流社会所不容。安娜处在夹缝中后来安娜怀孕苼女儿时险些送命,之后两人去了国外几年后回到莫斯科,在弗龙斯基一再劝导下安娜给丈夫写信要求离婚,丈夫不肯她被丈夫和兒子看不起,被上流社会摒弃在这种状况下,她不断猜忌以至于陷入了思想混乱,怀疑弗龙斯基对她的爱于是她毁掉了自己……

基季最后与莱温成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弗龙斯基则伤心欲绝,为了处理掉没有意义的生命他自费带着一个连队去前线参加了塞尔维亞战争。亚历山德罗维奇的不忠使得多莉差点与他离婚,而最后多莉变卖自己的家产还帮他还了高利贷于是和好如初……

卡列宁,这個官僚制度的化身他在生活中孜孜以求的只是勋章和官爵。在他看来他之所以需要一个家庭,并非出于爱情的需要而是因为他在仕途上少不了这样一个点缀品。

这么一个冷酷的政界高官一个从小便是孤儿不懂得爱只会追逐名利的人,一个让安娜八年后想起便会哆嗦嘚丈夫!他是现实卑劣的为了前程娶下毫无感情基础的妻子,冷漠对待安娜与自己唯一的儿子他,无疑不能给安娜带来她所心心念念嘚爱情他和安娜的结合,自始至终都是个错误安娜心中对爱情的渴求与可列宁的冷酷无情完全无法磨合。所以安娜之后才会如飞蛾撲火式的深爱弗龙斯基,因为他能带给她所谓的爱情

安娜是勇敢的,她始终不悔自己选择的道路:假使一切要从头再来也还是会一樣的。她鄙视那班贵族男女堕落虚伪的生活安娜和弗龙斯基的爱情是彼此放弃了上流社会的地位,放弃了好名声好前程,因为爱情陷入了一种万人不容的状态,以至于最后各自走向毁灭……

主人公的爱情和生命以悲剧而结束更能引起读者久久的思索……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