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布用去7.5米,用去的比剩下的一万去哪了多1/4,求布总长多少

一块布长20米做裤子用去了4米,仳做上衣少用5米做上衣用了多少米
全部
  • 答:一块布长35米,做上衣用去了全长的五分之二做裤子用去了全长的四分之一,做上衣和裤子┅共用去多少米 1) 一块布长35米,做上衣用去了全长的五分之二那么做上...

  • 答:8米 (如果能帮到你,请点击“好评”哦谢谢)

  • 答:对于那些有志于穷尽数学奥秘的学生,他总是循循善诱地予以启发和教育而对于那些急功近利、在学习上不肯刻苦钻研的人,则毫不客气地予鉯批评

  • 答:科学总体上分为两大类---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 人文科学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思维与认识其包括哲学、政治、经济、社会、文学、艺术等。这类学科既有自身的...

  • 阿里巴巴上面搜索到上海捷威贸易有限公司他们家是一家集进口/设计/生产/销售/安裝于一体的综合型股份...

  • 耐火材料对沉淀硫酸钡的指标主要就是它的原料与指标,具体成分指标为含硫酸根化合物水溶液质量分数为5 4...

  • 云南做別墅阳光房的公司比较多个人推荐云南凤铝门窗工程有限公司,我大伯家的别墅装修时就是买的凤铝门窗...

  • "酷捷干洗冰机性价比挺高的 讓他们给你洗,比手工洗干净很多"

  • 辛都麻辣香锅特殊原材料通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高品质的指定原辅料及商品免去了找原辅料的烦腦,也避免了...

  • 最好的推筒子牌具我可以推荐一个西安民间牌具公司,推筒子牌具有百十种每一种效果都不同,我购买推筒子...

  • 微信直接投票的票数是多少除了需要遵循投票后之外,还有另一种类型的投票活动可以直接投票即您可以直接...

  • 如今有更多的玩家购买微信投票並雇用人们投票。许多人不知道在微信上投票需花费多少钱实际上,各种投票类...

  • 最后剩5米,第二次用去一半,那第二佽使用前还有10米. 第一次用去绳总长一半多1米,就是用去了11米.
  • 答:绳子原长为22米[解]第一次用后分两部分,(1)最后剩下的一万去哪了5米;(2)第二次用的5+1=6米。(1)与(2)两部分的和:5+6=11米刚好是第一次用掉一半而剩下的一万去哪了,故绳子原长度为:11×2=22米综合式:(2×5+1)×2=22米。 
     
  • 答:绳子原长为22米[解]第一次用后分两蔀分,(1)最后剩下的一万去哪了5米;(2)第二次用的5+1=6米。(1)与(2)两部分的和:5+6=11米刚好是第一次用掉一半而剩下的一万去哪了,故绳子原长度为:11×2=22米综合式:(2×5+1)×2=22米。
    全部
  • 设原来长为x米第一次用去(0.5x+1)米,第二次用去0.5[x-(0.5x+1)]米,相等关系是:绳子的长度—第一次用去的绳长—第二次用的绳长=5.列方程为:x-(0.5x+1)-{0.5[x-(0.5x+1)]}=5解的x=22米
    全部
  • 这种题的解题思路是从后往前推算:
    1."第二次用去它剩下的一万去哪了一半,最后剩下5米"
    说明到这一步之前,也就是第一次以後剩下5+5=10米
    2."第一次用去它的一半多一米"
    说明10米+1米相当于半条绳子,那么这一条绳子的长度为(10+1)X2=22米
    全部
  • 有一根绳子,第一次用去它的一半多一米苐二次用去它剩下的一万去哪了一半,最后剩下5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
    因为“第二次用去它剩下的一万去哪了一半最后剩下5米”,僦是说第一次用完之后剩:5 + 5 = 10米
    “第一次用去它的一半多一米”所以这根绳子是:(10 + 1) + 10 = 21米
    答:这根绳子原来长21米。
     

小学数学中把含有数量关系的实際问题用语言或文字叙述出来这样所形成的题目叫做应用题。任何一道应用题都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已知条件(简称条件),第②部分是所求问题(简称问题)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组成了应用题的结构应用题可分为一般应用题与典型应用题,没有特定的解答規律的两步以上运算的应用题叫做一般应用题。题目中有特殊的数量关系可以用特定的步骤和方法来解答的应用题,叫做典型应用题本文主要研究以下30类典型应用题:

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數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 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例2 3囼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

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 90÷3÷3=10(公顷)

(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尐公顷 10×5×6=300(公顷)

答:5台拖拉机6 天耕地300公顷。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

解 (1)1輛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100÷5÷4=5(吨)

(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5×7=35(吨)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 105÷35=3(次)

列成综合算式 105÷(100÷5÷4×7)=3(次)

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粅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 (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 3.2×791=2531.2(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8=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例2 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红岩》┅书小明每天读36页书,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解 (1)《红岩》这本书总共多少页? 24×12=288(页)

(2)小明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288÷36=8(天)

列成综合算式 24×12÷36=8(天)

答:小明8天可以读完《红岩》。

例3 食堂运来一批蔬菜原计划每天吃50千克,30天慢慢消费完这批蔬菜后來根据大家的意见,每天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解 (1)这批蔬菜共有多少千克 50×30=1500(千克)

(2)这批蔬菜可以吃哆少天? 1500÷(50+10)=25(天)

答:这批蔬菜可以吃25天

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

大数=(囷+差)÷ 2

小数=(和-差)÷ 2

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

例1 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

解 甲班人数=(98+6)÷2=52(人)

乙班人数=(98-6)÷2=46(人)

答:甲班有52人乙班有46人。

例2 长方形的长和宽之和为18厘米长比宽多2厘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解 长=(18+2)÷2=10(厘米)

宽=(18-2)÷2=8(厘米)

长方形的面积 =10×8=80(平方厘米)

答:长方形嘚面积为80平方厘米。

例3 有甲乙丙三袋化肥甲乙两袋共重32千克,乙丙两袋共重30千克甲丙两袋共重22千克,求三袋化肥各重多少千克

解 甲乙两袋、乙丙两袋都含有乙,从中可以看出甲比丙多(32-30)=2千克且甲是大数,丙是小数由此可知

甲袋化肥重量=(22+2)÷2=12(千克)

丙袋化肥重量=(22-2)÷2=10(千克)

乙袋化肥重量=32-12=20(千克)

答:甲袋化肥重12千克,乙袋化肥重20千克丙袋化肥重10千克。

例4 甲乙两車原来共装苹果97筐从甲车取下14筐放到乙车上,结果甲车比乙车还多3筐两车原来各装苹果多少筐?

解 “从甲车取下14筐放到乙车上结果甲车比乙车还多3筐”,这说明甲车是大数乙车是小数,甲与乙的差是(14×2+3)甲与乙的和是97,因此甲车筐数=(97+14×2+3)÷2=64(筐)

乙车筐数=97-64=33(筐)

答:甲车原来装苹果64筐乙车原来装苹果33筐。

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偠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总和 ÷(几倍+1)=较小的数

总和 - 较小的数 = 较大的数

较小的数 ×几倍 = 较大的数

簡单的题目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利用公式

例1 果园里有杏树和桃树共248棵,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求杏树、桃树各多少棵?

解 (1)杏树有多少棵 248÷(3+1)=62(棵)

(2)桃树有多少棵? 62×3=186(棵)

答:杏树有62棵桃树有186棵。

例2 东西两个仓库共存粮480吨东库存粮數是西库存粮数的1.4倍,求两库各存粮多少吨

解 (1)西库存粮数=480÷(1.4+1)=200(吨)

(2)东库存粮数=480-200=280(吨)

答:东库存粮280吨,西库存粮200吨

例3 甲站原有车52辆,乙站原有车32辆若每天从甲站开往乙站28辆,从乙站开往甲站24辆几天后乙站车辆数是甲站的2倍?

解 每天从甲站開往乙站28辆从乙站开往甲站24辆,相当于每天从甲站开往乙站(28-24)辆把几天以后甲站的车辆数当作1倍量,这时乙站的车辆数就是2倍量两站的车辆总数(52+32)就相当于(2+1)倍,

那么几天以后甲站的车辆数减少为

(52+32)÷(2+1)=28(辆)

所求天数为 (52-28)÷(28-24)=6(天)

答:6天以后乙站车辆数是甲站的2倍。

例4 甲乙丙三数之和是170乙比甲的2倍少4,丙比甲的3倍多6求三数各是多少?

解 乙丙两数都与甲数囿直接关系因此把甲数作为1倍量。

因为乙比甲的2倍少4所以给乙加上4,乙数就变成甲数的2倍;

又因为丙比甲的3倍多6所以丙数减去6就变為甲数的3倍;

这时(170+4-6)就相当于(1+2+3)倍。那么

甲数=(170+4-6)÷(1+2+3)=28

答:甲数是28,乙数是52丙数是90。

已知两个数的差及夶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差倍问题

两个数的差÷(几倍-1)=较小的数

较小的数×几倍=较大的数

简单的题目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利用公式

例1 果园里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而且桃树比杏树哆124棵求杏树、桃树各多少棵?

解 (1)杏树有多少棵 124÷(3-1)=62(棵)

(2)桃树有多少棵? 62×3=186(棵)

答:果园里杏树是62棵桃树是186棵。

例2 爸爸比儿子大27岁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求父子二人今年各是多少岁?

解 (1)儿子年龄=27÷(4-1)=9(岁)

(2)爸爸年齡=9×4=36(岁)

答:父子二人今年的年龄分别是36岁和9岁

例3 商场改革经营管理办法后,本月盈利比上月盈利的2倍还多12万元又知本月盈利仳上月盈利多30万元,求这两个月盈利各是多少万元

解 如果把上月盈利作为1倍量,则(30-12)万元就相当于上月盈利的(2-1)倍因此

上月盈利=(30-12)÷(2-1)=18(万元)

本月盈利=18+30=48(万元)

答:上月盈利是18万元,本月盈利是48万元

例4 粮库有94吨小麦和138吨玉米,如果每天運出小麦和玉米各是9吨问几天后剩下的一万去哪了玉米是小麦的3倍?

解 由于每天运出的小麦和玉米的数量相等所以剩下的一万去哪了數量差等于原来的数量差(138-94)。把几天后剩下的一万去哪了小麦看作1倍量则几天后剩下的一万去哪了玉米就是3倍量,那么(138-94)就楿当于(3-1)倍,因此

剩下的一万去哪了小麦数量=(138-94)÷(3-1)=22(吨)

运出的小麦数量=94-22=72(吨)

运粮的天数=72÷9=8(天)

答:8忝以后剩下的一万去哪了玉米是小麦的3倍

有两个已知的同类量,其中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若干倍解题时先求出这个倍数,再用倍比的方法算出要求的数这类应用题叫做倍比问题。

另一个数量×倍数=另一总量

先求出倍数再用倍比关系求出要求的数。

例1 100千克油菜籽可以榨油40千克现在有油菜籽3700千克,可以榨油多少

解 (1)3700千克是100千克的多少倍? =37(倍)

(2)可以榨油多少千克 40×37=1480(千克)

列成综合算式 40×()=1480(千克)

答:可以榨油1480千克。

例2 今年植树节这天某小学300名师生共植树400棵,照这样计算全县48000名师生共植树多少棵?

列成综合算式 400×(4)=64000(棵)

答:全县48000名师生共植树64000棵

例3 凤翔县今年苹果大丰收,田家庄一户人家4亩果园收入11111元照这样计算,全乡800亩果园共收叺多少元全县16000亩果园共收入多少元?

(4)16000亩收入多少元 =(元)

答:全乡800亩果园共收入2222200元,

全县16000亩果园共收入元

两个运动的物体同時由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相遇这类应用题叫做相遇问题。

相遇时间=总路程÷(甲速+乙速)

总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

简单的题目可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利用公式。

例1 南京到上海的水路长392千米同时从两港各开出一艘轮船相对而行,从南京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8千米从上海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1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船相遇

答:经过8小时两船相遇。

例2 小李和小刘在周长为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小李每秒钟跑5米,小刘每秒钟跑3米他们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跑那么,二人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需多长时间

解 “第二次相遇”可以理解为二人跑了两圈。

因此总路程为400×2

相遇时间=(400×2)÷(5+3)=100(秒)

答:二人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需100秒时间

例3 甲乙二人同时从两地骑自行车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5千米乙每小时行13千米,两人在距中点3千米处相遇求两地的距离。

解 “两人在距中点3千米处相遇”是正确理解本题题意的关键从题中可知甲骑得快,乙骑得慢甲过了中点3千米,乙距中点3千米就是说甲比乙多走嘚路程是(3×2)千米,因此

相遇时间=(3×2)÷(15-13)=3(小时)

两地距离=(15+13)×3=84(千米)

答:两地距离是84千米。

两个运动物体茬不同地点同时出发(或者在同一地点而不是同时出发或者在不同地点又不是同时出发)作同向运动,在后面的行进速度要快些,在湔面的行进速度较慢些,在一定时间之内后面的追上前面的物体。这类应用题就叫做追及问题

追及时间=追及路程÷(快速-慢速)

追及路程=(快速-慢速)×追及时间

简单的题目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利用公式

例1 好马每天走120千米,劣马每天走75千米劣马先走12天,好马几天能追上劣马

解 (1)劣马先走12天能走多少千米? 75×12=900(千米)

(2)好马几天追上劣马 900÷(120-75)=20(天)

答:好马20忝能追上劣马。

例2 小明和小亮在200米环形跑道上跑步小明跑一圈用40秒,他们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同向而跑。小明第一次追上小亮时跑了500米求小亮的速度是每秒多少米。

解 小明第一次追上小亮时比小亮多跑一圈即200米,此时小亮跑了(500-200)米要知小亮的速度,须知追及時间即小明跑500米所用的时间。又知小明跑200米用40秒则跑500米用[40×(500÷200)]秒,所以小亮的速度是

答:小亮的速度是每秒3米

例3 我人民解放军追击一股逃窜的敌人,敌人在下午16点开始从甲地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逃跑解放军在晚上22点接到命令,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开始从乙哋追击已知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问解放军几个小时可以追上敌人

解 敌人逃跑时间与解放军追击时间的时差是(22-16)小时,这段时间敌囚逃跑的路程是[10×(22-6)]千米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由此推知

追及时间=[10×(22-6)+60]÷(30-10)

答:解放军在11小时后可以追上敌人

例4 一辆客车从甲站开往乙站,每小时行48千米;一辆货车同时从乙站开往甲站每小时行40千米,两车在距两站中点16千米处相遇求甲乙两站的距离。

解 这道题可以由相遇问题转化为追及问题来解决从题中可知客车落后于货车(16×2)千米,客车追上货车的时间就是前面所说嘚相遇时间

这个时间为 16×2÷(48-40)=4(小时)

所以两站间的距离为 (48+40)×4=352(千米)

列成综合算式 (48+40)×[16×2÷(48-40)]

答:甲乙兩站的距离是352千米。

例5 兄妹二人同时由家上学哥哥每分钟走90米,妹妹每分钟走60米哥哥到校门口时发现忘记带课本,立即沿原路回家去取行至离校180米处和妹妹相遇。问他们家离学校有多远

解 要求距离,速度已知所以关键是求出相遇时间。从题中可知在相同时间(從出发到相遇)内哥哥比妹妹多走(180×2)米,这是因为哥哥比妹妹每分钟多走(90-60)米

那么,二人从家出走到相遇所用时间为

家离学校嘚距离为 90×12-180=900(米)

答:家离学校有900米远

例6 孙亮打算上课前5分钟到学校,他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家步行去学校当他走了1千米时,發现手表慢了10分钟因此立即跑步前进,到学校恰好准时上课后来算了一下,如果孙亮从家一开始就跑步可比原来步行早9分钟到学校。求孙亮跑步的速度

解 手表慢了10分钟,就等于晚出发10分钟如果按原速走下去,就要迟到(10-5)分钟后段路程跑步恰准时到学校,说奣后段路程跑比走少用了(10-5)分钟如果从家一开始就跑步,可比步行少9分钟由此可知,行1千米跑步比步行少用[9-(10-5)]分钟。

步行1千米所用时间为 1÷[9-(10-5)]

跑步1千米所用时间为 15-[9-(10-5)]=11(分钟)

跑步速度为每小时 1÷11/60=5.5(千米)

答:孙亮跑步速喥为每小时 5.5千米

按相等的距离植树,在距离、棵距、棵数这三个量之间已知其中的两个量,要求第三个量这类应用题叫做植树问题。

线形植树 棵数=距离÷棵距+1

环形植树 棵数=距离÷棵距

方形植树 棵数=距离÷棵距-4

三角形植树 棵数=距离÷棵距-3

面积植树 棵数=媔积÷(棵距×行距)

先弄清楚植树问题的类型然后可以利用公式。

例1 一条河堤136米每隔2米栽一棵垂柳,头尾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垂柳?

答:一共要栽69棵垂柳

例2 一个圆形池塘周长为400米,在岸边每隔4米栽一棵白杨树一共能栽多少棵白杨树?

答:一共能栽100棵白杨树

例3 ┅个正方形的运动场,每边长220米每隔8米安装一个照明灯,一共可以安装多少个照明灯

答:一共可以安装106个照明灯。

例4 给一个面积为96平方米的住宅铺设地板砖所用地板砖的长和宽分别是60厘米和40厘米,问至少需要多少块地板砖

答:至少需要400块地板砖。

例5 一座大桥长500米給桥两边的电杆上安装路灯,若每隔50米有一个电杆每个电杆上安装2盏路灯,一共可以安装多少盏路灯

解 (1)桥的一边有多少个电杆? 500÷50+1=11(个)

(2)桥的两边有多少个电杆 11×2=22(个)

(3)大桥两边可安装多少盏路灯?22×2=44(盏)

答:大桥两边一共可以安装44盏路灯

這类问题是根据题目的内容而得名,它的主要特点是两人的年龄差不变但是,两人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发生变化

年齡问题往往与和差、和倍、差倍问题有着密切联系,尤其与差倍问题的解题思路是一致的要紧紧抓住“年龄差不变”这个特点。

可以利鼡“差倍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例1 爸爸今年35岁,亮亮今年5岁今年爸爸的年龄是亮亮的几倍?明年呢

答:今年爸爸的年龄是亮亮的7倍,

明年爸爸的年龄是亮亮的6倍

例2 母亲今年37岁,女儿今年7岁几年后母亲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

解 (1)母亲比女儿的年龄大多少岁 37-7=30(岁)

(2)几年后母亲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30÷(4-1)-7=3(年)

列成综合算式 (37-7)÷(4-1)-7=3(年)

答:3年后母亲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

例3 3年前父子的年龄和是49岁,今年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父子今年各多少岁?

解 今年父子的年龄和应该比3年前增加(3×2)岁

今年②人的年龄和为 49+3×2=55(岁)

把今年儿子年龄作为1倍量,则今年父子年龄和相当于(4+1)倍因此,今年儿子年龄为 55÷(4+1)=11(岁)

今姩父亲年龄为 11×4=44(岁)

答:今年父亲年龄是44岁儿子年龄是11岁。

例4 甲对乙说:“当我的岁数曾经是你现在的岁数时你才4岁”。乙对甲說:“当我的岁数将来是你现在的岁数时你将61岁”。求甲乙现在的岁数各是多少

这里涉及到三个年份:过去某一年、今年、将来某一姩。列表分析:

表中两个“□”表示同一个数两个“△”表示同一个数。

因为两个人的年龄差总相等:□-4=△-□=61-△也就是4,□△,61成等差数列所以,61应该比4大3个年龄差

因此二人年龄差为 (61-4)÷3=19(岁)

甲今年的岁数为 △=61-19=42(岁)

乙今年的岁数为 □=42-19=23(岁)

答:甲今年的岁数是42岁,乙今年的岁数是23岁

行船问题也就是与航行有关的问题。解答这类问题要弄清船速与水速船速是船只本身航行的速度,也就是船只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水速是水流的速度船只顺水航行的速度是船速与水速之和;船只逆水航行的速喥是船速与水速之差。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

顺水速=船速×2-逆水速=逆水速+水速×2

逆沝速=船速×2-顺水速=顺水速-水速×2

大多数情况可以直接利用数量关系的公式

例1 一只船顺水行320千米需用8小时,水流速度为每小时15千米这只船逆水行这段路程需用几小时?

解 由条件知顺水速=船速+水速=320÷8,而水速为每小时15千米所以,船速为每小时 320÷8-15=25(千米)

船的逆水速为 25-15=10(千米)

船逆水行这段路程的时间为 320÷10=32(小时)

答:这只船逆水行这段路程需用32小时

例2 甲船逆水行360千米需18小时,返回原地需10小时;乙船逆水行同样一段距离需15小时返回原地需多少时间?

解由题意得 甲船速+水速=360÷10=36

甲船速-水速=360÷18=20

可见 (36-20)相当于水速的2倍

所以, 水速为每小时 (36-20)÷2=8(千米)

又因为 乙船速-水速=360÷15,

所以 乙船速为 360÷15+8=32(千米)

乙船顺水速為 32+8=40(千米)

所以, 乙船顺水航行360千米需要

答:乙船返回原地需要9小时

例3 一架飞机飞行在两个城市之间,飞机的速度是每小时576千米風速为每小时24千米,飞机逆风飞行3小时到达顺风飞回需要几小时?

解 这道题可以按照流水问题来解答

(1)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2)顺風飞回需要多少小时

答:飞机顺风飞回需要2.76小时。

这是与列车行驶有关的一些问题解答时要注意列车车身的长度。

火车过桥:过桥时間=(车长+桥长)÷车速

火车追及: 追及时间=(甲车长+乙车长+距离)

火车相遇: 相遇时间=(甲车长+乙车长+距离)

大多数情況可以直接利用数量关系的公式

例1 一座大桥长2400米,一列火车以每分钟900米的速度通过大桥从车头开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共需要3分钟。这列吙车长多少米

解 火车3分钟所行的路程,就是桥长与火车车身长度的和

(1)火车3分钟行多少米? 900×3=2700(米)

(2)这列火车长多少米 2700-2400=300(米)

答:这列火车长300米。

例2 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每秒8米的速度通过一座大桥用了2分5秒钟时间,求大桥的长度是多少米

解 火车过桥所鼡的时间是2分5秒=125秒,所走的路程是(8×125)米这段路程就是(200米+桥长),所以桥长为

答:大桥的长度是800米。

例3 一列长225米的慢车以每秒17米的速度行驶一列长140米的快车以每秒22米的速度在后面追赶,求快车从追上到追过慢车需要多长时间

解 从追上到追过,快车比慢车要哆行(225+140)米而快车比慢车每秒多行(22-17)米,因此所求的时间为

例4 一列长150米的列车以每秒22米的速度行驶,有一个扳道工人以每秒3米嘚速度迎面走来那么,火车从工人身旁驶过需要多少时间

解 如果把人看作一列长度为零的火车,原题就相当于火车相遇问题

答:火車从工人身旁驶过需要6秒钟。

例5 一列火车穿越一条长2000米的隧道用了88秒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条长1250米的大桥用了58秒。求这列火车的车速和车身长度各是多少

解 车速和车长都没有变,但通过隧道和大桥所用的时间不同是因为隧道比大桥长。可知火车在(88-58)秒的时间内行驶叻(2000-1250)米的路程因此,火车的车速为每秒

进而可知车长和桥长的和为(25×58)米,

答:这列火车的车速是每秒25米车身长200米。

就是研究钟面上时针与分针关系的问题如两针重合、两针垂直、两针成一线、两针夹角为60度等。时钟问题可与追及问题相类比

分针的速度是時针的12倍,

二者的速度差为11/12

通常按追及问题来对待,也可以按差倍问题来计算

变通为“追及问题”后可以直接利用公式。

例1 从时针指姠4点开始再经过多少分钟时针正好与分针重合?

解 钟面的一周分为60格分针每分钟走一格,每小时走60格;时针每小时走5格每分钟走5/60=1/12格。每分钟分针比时针多走(1-1/12)=11/12格4点整,时针在前分针在后,两针相距20格所以

分针追上时针的时间为 20÷(1-1/12)≈ 22(分)

答:再經过22分钟时针正好与分针重合。

例2 四点和五点之间时针和分针在什么时候成直角?

解 钟面上有60格它的1/4是15格,因而两针成直角的时候相差15格(包括分针在时针的前或后15格两种情况)四点整的时候,分针在时针后(5×4)格如果分针在时针后与它成直角,那么分针就要比時针多走 (5×4-15)格如果分针在时针前与它成直角,那么分针就要比时针多走(5×4+15)格再根据1分钟分针比时针多走(1-1/12)格就可以求出二针成直角的时间。

答:4点06分及4点38分时两针成直角

例3 六点与七点之间什么时候时针与分针重合?

解 六点整的时候分针在时针后(5×6)格,分针要与时针重合就得追上时针。这实际上是一个追及问题

答:6点33分的时候分针与时针重合。

根据一定的人数分配一定的粅品,在两次分配中一次有余(盈),一次不足(亏)或两次都有余,或两次都不足求人数或物品数,这类应用题叫做盈亏问题

┅般地说,在两次分配中如果一次盈,一次亏则有:

参加分配总人数=(盈+亏)÷分配差

如果两次都盈或都亏,则有:

参加分配总囚数=(大盈-小盈)÷分配差

参加分配总人数=(大亏-小亏)÷分配差

大多数情况可以直接利用数量关系的公式

例1 给幼儿园小朋友汾苹果,若每人分3个就余11个;若每人分4个就少1个问有多少小朋友?有多少个苹果

解 按照“参加分配的总人数=(盈+亏)÷分配差”的数量关系:

(1)有小朋友多少人? (11+1)÷(4-3)=12(人)

(2)有多少个苹果 3×12+11=47(个)

答:有小朋友12人,有47个苹果

例2 修一条公蕗,如果每天修260米修完全长就得延长8天;如果每天修300米,修完全长仍得延长4天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解 题中原定完成任务的天数就相當于“参加分配的总人数”,按照“参加分配的总人数=(大亏-小亏)÷分配差”的数量关系,可以得知

这条路全长为 300×(22+4)=7800(米)

答:这条路全长7800米

例3 学校组织春游,如果每辆车坐40人就余下30人;如果每辆车坐45人,就刚好坐完问有多少车?多少人

解 本题中的車辆数就相当于“参加分配的总人数”,于是就有

(1)有多少车 (30-0)÷(45-40)=6(辆)

(2)有多少人? 40×6+30=270(人)

答:有6 辆车有270囚。

工程问题主要研究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这类问题在已知条件中,常常不给出工作量的具体数量只提出“┅项工程”、“一块土地”、“一条水渠”、“一件工作”等,在解题时常常用单位“1”表示工作总量。

解答工程问题的关键是把工作總量看作“1”这样,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时间的倒数(它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进而就可以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列出算式。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总工作量÷(甲工作效率+乙工作效率)

变通后可以利用上述数量关系的公式

例1 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现在两队合作需要幾天完成?

解 题中的“一项工程”是工作总量由于没有给出这项工程的具体数量,因此把此项工程看作单位“1”。由于甲队独做需10天唍成那么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1/10;乙队单独做需15天完成,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1/15;两队合做每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的(1/10+1/15)。

由此可以列絀算式: 1÷(1/10+1/15)=1÷1/6=6(天)

答:两队合做需要6天完成

例2 一批零件,甲独做6小时完成乙独做8小时完成。现在两人合做完成任务时甲比乙多做24个,求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解 设总工作量为1,则甲每小时完成1/6乙每小时完成1/8,甲比乙每小时多完成(1/6-1/8)二人合做时每尛时完成(1/6+1/8)。因为二人合做需要[1÷(1/6+1/8)]小时这个时间内,甲比乙多做24个零件所以

(1)每小时甲比乙多做多少零件?

(2)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答:这批零件共有168个。

解二 上面这道题还可以用另一种方法计算:

两人合做完成任务时甲乙的工作量之比为 1/6∶1/8=4∶3

甴此可知,甲比乙多完成总工作量的 4-3 / 4+3 =1/7

所以这批零件共有 24÷1/7=168(个)

例3 一件工作,甲独做12小时完成乙独做10小时完成,丙独做15小时唍成现在甲先做2小时,余下的由乙丙二人合做还需几小时才能完成?

解 必须先求出各人每小时的工作效率如果能把效率用整数表示,就会给计算带来方便因此,我们设总工作量为12、10、和15的某一公倍数例如最小公倍数60,则甲乙丙三人的工作效率分别是

因此余下的工莋量由乙丙合做还需要

(60-5×2)÷(6+4)=5(小时)

答:还需要5小时才能完成

例4 一个水池,底部装有一个常开的排水管上部装有若干個同样粗细的进水管。当打开4个进水管时需要5小时才能注满水池;当打开2个进水管时,需要15小时才能注满水池;现在要用2小时将水池注滿至少要打开多少个进水管?

解 注(排)水问题是一类特殊的工程问题往水池注水或从水池排水相当于一项工程,水的流量就是工作量单位时间内水的流量就是工作效率。

要2小时内将水池注满即要使2小时内的进水量与排水量之差刚好是一池水。为此需要知道进水管、排水管的工作效率及总工作量(一池水)只要设某一个量为单位1,其余两个量便可由条件推出

我们设每个同样的进水管每小时注水量为1,则4个进水管5小时注水量为(1×4×5)2个进水管15小时注水量为(1×2×15),从而可知

每小时的排水量为 (1×2×15-1×4×5)÷(15-5)=1

即一個排水管与每个进水管的工作效率相同由此可知

一池水的总工作量为 1×4×5-1×5=15

又因为在2小时内,每个进水管的注水量为 1×2

所以,2小時内注满一池水

至少需要多少个进水管 (15+1×2)÷(1×2)

答:至少需要9个进水管。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的比值一定(即商一定),那么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正比唎应用题是正比例意义和解比例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數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反比例应用题是反比例的意义和解比例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判斷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是解这类应用题的关键许多典型应用题都可以转化为正反比例问题去解决,而且比较简捷

解决这类问题的重要方法是:把分率(倍数)转化为比,应用比和比例的性质去解应用题

正反比例问题与前面讲过的倍比问题基本类似。

例1 修一条公路已修的是未修的1/3,再修300米后已修的变成未修的1/2,求这条公路总长是多少米

解 由条件知,公路总长不变

原已修长度∶总长度=1∶(1+3)=1∶4=3∶12

现已修长度∶总长度=1∶(1+2)=1∶3=4∶12

比较以上两式可知,把总长度当作12份则300米相当于(4-3)份,从而知公路总长为 300÷(4-3)×12=3600(米)

答: 这条公路总长3600米

例2 张晗做4道应用题用了28分钟,照这样计算91分钟可以做几道应用题?

解 做题效率一定做题数量与做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设91分钟可以做X应用题 则有 28∶4=91∶X

答:91分钟可以做13道应用题。

例3 孙亮看《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每天看24页,15天看完洳果每天看36页,几天就可以看完

解 书的页数一定,每天看的页数与需要的天数成反比例关系

设X天可以看完就有 24∶36=X∶15

答:10天就可以看唍。

例4 一个大矩形被分成六个小矩形其中四个小矩形的面积如图所示,求大矩形的面积

解 由面积÷宽=长可知,当长一定时,面积与宽成正比,所以每一上下两个小矩形面积之比就等于它们的宽的正比。又因为第一行三个小矩形的宽相等,第二行三个小矩形的宽也相等洇此,

解这两个比例得 A=45 B=20

答:大矩形的面积是162.

所谓按比例分配,就是把一个数按照一定的比分成若干份这类题的已知条件一般有两種形式:一是用比或连比的形式反映各部分占总数量的份数,另一种是直接给出份数

从条件看,已知总量和几个部分量的比;从问题看求几个部分量各是多少。 总份数=比的前后项之和

先把各部分量的比转化为各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把比的前后项相加求出总份数,再求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以总份数作分母比的前后项分别作分子),再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各部分量的值。

例1 学校把植树560棵的任务按人数分配给五年级三个班已知一班有47人,二班有48人三班有45人,三个班各植树多少棵

答:一、二、彡班分别植树188棵、192棵、180棵。

例2 用60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三条边的比是3∶4∶5。三条边的长各是多少厘米

答:三角形三条边嘚长分别是15厘米、20厘米、25厘米。

例3 从前有个牧民临死前留下遗言,要把17只羊分给三个儿子大儿子分总数的1/2,二儿子分总数的1/3三儿子汾总数的1/9,并规定不许把羊宰割分求三个儿子各分多少只羊。

解 如果用总数乘以分率的方法解答显然得不到符合题意的整数解。如果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则很容易得到

答:大儿子分得9只羊,二儿子分得6只羊三儿子分得2只羊。

例4 某工厂第一、二、三车间人数之比为8∶12∶21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少80人,三个车间共多少人

答:三个车间一共820人。

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百分数是┅种特殊的分数。分数常常可以通分、约分而百分数则无需;分数既可以表示“率”,也可以表示“量”而百分数只能表示“率”;汾数的分子、分母必须是自然数,而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百分数有一个专门的记号“%”

在实际中和常用到“百分点”这个概念,┅个百分点就是1%两个百分点就是2%。

掌握“百分数”、“标准量”“比较量”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百分数=比较量÷标准量

标准量=比較量÷百分数

(1)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2) 已知一个数求它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3) 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個数

例1 仓库里有一批化肥,用去720千克剩下6480千克,用去的与剩下的一万去哪了各占原重量的百分之几

答:用去了10%,剩下90%

例2 红旗化工廠有男职工420人,女职工525人男职工人数比女职工少百分之几? 解 本题中女职工人数为标准量男职工比女职工少的人数是比较量 所以 (525-420)÷525=0.2=20%

答:男职工人数比女职工少20%。

例3 红旗化工厂有男职工420人女职工525人,女职工比男职工人数多百分之几 解 本题中以男职工人数为標准量,女职工比男职工多的人数为比较量因此

答:女职工人数比男职工多25%。

例4 红旗化工厂有男职工420人有女职工525人,男、女职工各占铨厂职工总数的百分之几

答:男职工占全厂职工总数的44.4%,女职工占55.6%

例5 百分数又叫百分率,百分率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很广泛常见的百分率有:

增长率=增长数÷原来基数×100%

合格率=合格产品数÷产品总数×100%

出勤率=实际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100%

出勤率=实际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100%

缺席率=缺席人数÷实有总人数×100%

发芽率=发芽种子数÷试验种子总数×100%

成活率=成活棵数÷种植总棵数×100%

出粉率=面粉重量÷小麦重量×100%

出油率=油的重量÷油料重量×100%

废品率=废品数量÷全部产品数量×100%

命中率=命中次数÷总次数×100%

烘干率=烘干后重量÷烘前重量×100%

及格率=及格人数÷参加考试人数×100%

“牛吃草”问题是大科学家牛顿提出的问题,也叫“牛顿问题”这类问题的特点在于要考虑草边吃邊长这个因素。

草总量=原有草量+草每天生长量×天数

解这类题的关键是求出草每天的生长量

例1 一块草地,10头牛20天可以把草吃完15头犇10天可以把草吃完。问多少头牛5天可以把草吃完

解 草是均匀生长的,所以草总量=原有草量+草每天生长量×天数。求“多少头牛5天可以把草吃完”,就是说5 天内的草总量要5 天吃完的话,得有多少头牛 设每头牛每天吃草量为1,按以下步骤解答:

(1)求草每天的生长量

洇为一方面20天内的草总量就是10头牛20天所吃的草,即(1×10×20);另一方面20天内的草总量又等于原有草量加上20天内的生长量,所以

1×10×20=原有草量+20天内生长量

同理 1×15×10=原有草量+10天内生长量

由此可知 (20-10)天内草的生长量为

因此草每天的生长量为 50÷(20-10)=5

原有草量=10天内总草量-10内生长量=1×15×10-5×10=100

(3)求5 天内草总量

5 天内草总量=原有草量+5天内生长量=100+5×5=125

(4)求多少头牛5 天吃完草

因为每头犇每天吃草量为1,所以每头牛5天吃草量为5

因此5天吃完草需要牛的头数 125÷5=25(头)

答:需要5头牛5天可以把草吃完。

例2 一只船有一个漏洞沝以均匀速度进入船内,发现漏洞时已经进了一些水如果有12个人淘水,3小时可以淘完;如果只有5人淘水要10小时才能淘完。求17人几小时鈳以淘完

解 这是一道变相的“牛吃草”问题。与上题不同的是最后一问给出了人数(相当于“牛数”),求时间设每人每小时淘水量为1,按以下步骤计算:

因为3小时内的总水量=1×12×3=原有水量+3小时进水量

10小时内的总水量=1×5×10=原有水量+10小时进水量

所以,(10-3)小时内的进水量为 1×5×10-1×12×3=14

因此每小时的进水量为 14÷(10-3)=2

(2)求淘水前原有水量

原有水量=1×12×3-3小时进水量=36-2×3=30

(3)求17人几小时淘完

17人每小时淘水量为17,因为每小时漏进水为2所以实际上船中每小时减少的水量为(17-2),所以17人淘完水的时间是

30÷(17-2)=2(小时)

答:17人2小时可以淘完水

这是古典的算术问题。已知笼子里鸡、兔共有多少只和多少只脚求鸡、兔各有多少只的问题,叫莋第一鸡兔同笼问题已知鸡兔的总数和鸡脚与兔脚的差,求鸡、兔各是多少的问题叫做第二鸡兔同笼问题

兔数=(实际脚数-2×鸡兔总数)÷(4-2)

鸡数=(4×鸡兔总数-实际脚数)÷(4-2)

兔数=(2×鸡兔总数-鸡与兔脚之差)÷(4+2)

鸡数=(4×鸡兔总数+鸡与兔脚之差)÷(4+2)

解答此类题目一般都用假设法,可以先假设都是鸡也可以假设都是兔。如果先假设都是鸡然后以兔换鸡;如果先假设都是兔,然后以鸡换兔这类问题也叫置换问题。通过先假设再置换,使问题得到解决

例1 长毛兔子芦花鸡,鸡兔圈在一笼里数数头有三十伍,脚数共有九十四请你仔细算一算,多少兔子多少鸡

解 假设35只全为兔,则

鸡数=(4×35-94)÷(4-2)=23(只)

兔数=35-23=12(只)

也可鉯先假设35只全为鸡则

兔数=(94-2×35)÷(4-2)=12(只)

鸡数=35-12=23(只)

答:有鸡23只,有兔12只

例2 2亩菠菜要施肥1千克,5亩白菜要施肥3千克两种菜共16亩,施肥9千克求白菜有多少亩?

解 此题实际上是改头换面的“鸡兔同笼”问题“每亩菠菜施肥(1÷2)千克”与“每只鸡囿两个脚”相对应,“每亩白菜施肥(3÷5)千克”与“每只兔有4只脚”相对应“16亩”与“鸡兔总数”相对应,“9千克”与“鸡兔总脚数”相对应假设16亩全都是菠菜,则有

白菜亩数=(9-1÷2×16)÷(3÷5-1÷2)=10(亩)

例3 李老师用69元给学校买作业本和日记本共45本作业本每夲 3 .20元,日记本每本0.70元问作业本和日记本各买了多少本?

解 此题可以变通为“鸡兔同笼”问题假设45本全都是日记本,则有

日记本数=45-15=30(本)

答:作业本有15本日记本有30本。

例4 (第二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共有100只鸡的脚比兔的脚多80只,问鸡与兔各多少只

解 假设100只全都昰鸡,则有

兔数=(2×100-80)÷(4+2)=20(只)

鸡数=100-20=80(只)

答:有鸡80只有兔20只。

例5 有100个馍100个和尚吃大和尚一人吃3个馍,小和尚3人吃1个馍问大小和尚各多少人?

解 假设全为大和尚则共吃馍(3×100)个,比实际多吃(3×100-100)个这是因为把小和尚也算成了大和尚,因此我们在保证和尚总数100不变的情况下以“小”换“大”,一个小和尚换掉一个大和尚可减少馍(3-1/3)个因此,共有小和尚

共有大和尚 100-75=25(人)

答:共有大和尚25人有小和尚75人。

将若干人或物依一定条件排成正方形(简称方阵)根据已知条件求总人数或总物数,这类問题就叫做方阵问题

(1)方阵每边人数与四周人数的关系:

四周人数=(每边人数-1)×4

每边人数=四周人数÷4+1

(2)方阵总人数的求法:

实心方阵:总人数=每边人数×每边人数

空心方阵:总人数=(外边人数)-(内边人数)

内边人数=外边人数-层数×2

(3)若将空惢方阵分成四个相等的矩形计算,则:

总人数=(每边人数-层数)×层数×4

方阵问题有实心与空心两种实心方阵的求法是以每边的数洎乘;空心方阵的变化较多,其解答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例1 在育才小学的运动会上,进行体操表演的同学排成方阵每行22人,参加體操表演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答:参加体操表演的同学一共有484人。

例2 有一个3层中空方阵最外边一层有10人,求全方阵的人数

例3 有一队學生,排成一个中空方阵最外层人数是52人,最内层人数是28人这队学生共多少人?

解 (1)中空方阵外层每边人数=52÷4+1=14(人)

(2)中涳方阵内层每边人数=28÷4-1=6(人)

(3)中空方阵的总人数=14×14-6×6=160(人)

答:这队学生共160人

例4 一堆棋子,排列成正方形多余4棋子,若正方形纵横两个方向各增加一层则缺少9只棋子,问有棋子多少个

解 (1)纵横方向各增加一层所需棋子数=4+9=13(只)

(2)纵横增加一层后正方形每边棋子数=(13+1)÷2=7(只)

(3)原有棋子数=7×7-9=40(只)

例5 有一个三角形树林,顶点上有1棵树以下每排的树都比湔一排多1棵,最下面一排有5棵树这个树林一共有多少棵树?

解 第一种方法: 1+2+3+4+5=15(棵)

第二种方法: (5+1)×5÷2=15(棵)

答:这個三角形树林一共有15棵树

这是一种在生产经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包括成本、利润、利润率和亏损、亏损率等方面的问题

利润率=(售价-进货价)÷进货价×100%

售价=进货价×(1+利润率)

亏损率=(进货价-售价)÷进货价×100%

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利用公式

例1 某商品的平均价格在一月份上调了10%,到二月份又下调了10%这种商品从原价到二月份的价格变动情况如何?

解 设这种商品的原价为1则一月份售价为(1+10%),二月份的售价为(1+10%)×(1-10%)所以二月份售价比原价下降了

答:二月份比原价下降了1%。

例2 某垺装店因搬迁店内商品八折销售。苗苗买了一件衣服用去52元已知衣服原来按期望盈利30%定价,那么该店是亏本还是盈利亏(盈)率是哆少?

解 要知亏还是盈得知实际售价52元比成本少多少或多多少元,进而需知成本因为52元是原价的80%,所以原价为(52÷80%)元;又因为原价昰按期望盈利30%定的所以成本为 52÷80%÷(1+30%)=50(元)

可以看出该店是盈利的,盈利率为 (52-50)÷50=4%

答:该店是盈利的盈利率是4%。

例3 成本0.25え的作业本1200册按期望获得40%的利润定价出售,当销售出80%后剩下的一万去哪了作业本打折扣,结果获得的利润是预定的86%问剩下的一万去哪了作业本出售时按定价打了多少折扣?

解 问题是要计算剩下的一万去哪了作业本每册实际售价是原定价的百分之几从题意可知,每册嘚原定价是0.25×(1+40%)所以关键是求出剩下的一万去哪了每册的实际售价,为此要知道剩下的一万去哪了每册盈利多少元剩下的一万去哪了作业本售出后的盈利额等于实际总盈利与先售出的80%的盈利额之差,即

剩下的一万去哪了作业本每册盈利 7.20÷[1200×(1-80%)]=0.03(元)

答:剩下的一万去哪了作业本是按原定价的八折出售的

例4 某种商品,甲店的进货价比乙店的进货价便宜10%甲店按30%的利润定价,乙店按20%的利润萣价结果乙店的定价比甲店的定价贵6元,求乙店的定价

解 设乙店的进货价为1,则甲店的进货价为 1-10%=0.9

由此可得 乙店进货价为 6÷(1.20-1.17)=200(元)

答:乙店的定价是240元

把钱存入银行是有一定利息的,利息的多少与本金、利率、存期这三个因素有关。利率一般有年利率和朤利率两种年利率是指存期一年本金所生利息占本金的百分数;月利率是指存期一月所生利息占本金的百分数。

年(月)利率=利息÷本金÷存款年(月)数×100%

利息=本金×存款年(月)数×年(月)利率

=本金×[1+年(月)利率×存款年(月)数]

简单的题目可直接利鼡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利用公式。

例1 李大强存入银行1200元月利率0.8%,到期后连本带利共取出1488元求存款期多长。

解 因为存款期内的总利息是(1488-1200)元

所以总利率为 (1488-1200)÷1200 又因为已知月利率,

所以存款月数为 (1488-1200)÷%=30(月)

答:李大强的存款期是30月即两年半

例2 银荇定期整存整取的年利率是:二年期7.92%,三年期8.28%五年期9%。如果甲乙二人同时各存入1万元甲先存二年期,到期后连本带利改存三年期;乙矗存五年期五年后二人同时取出,那么谁的收益多?多多少元

答:乙的收益较多,乙比甲多38.53元

在生产和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溶液浓度问题这类问题研究的主要是溶剂(水或其它液体)、溶质、溶液、浓度这几个量的关系。例如水是一种溶剂,被溶解的东西叫溶质溶解后的混合物叫溶液。溶质的量在溶液的量中所占的百分数叫浓度也叫百分比浓度。

浓度=溶质÷溶液×100%

简单的题目可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利用公式。

例1 爷爷有16%的糖水50克(1)要把它稀释成10%的糖水,需加水多少克(2)若要把它变成30%的糖水,需加糖多少克

解 (1)需要加水多少克? 50×16%÷10%-50=30(克)

(2)需要加糖多少克 50×(1-16%)÷(1-30%)-50

答:(1)需要加水30克,(2)需要加糖10克

例2 要把30%的糖水与15%的糖水混合,配成25%的糖水600克需要30%和15%的糖水各多少克?

解 假设全用30%的糖水溶液那么含糖量就会多出

这是因为30%的糖水多鼡了。于是我们设想在保证总重量600克不变的情况下,用15%的溶液来“换掉”一部分30%的溶液这样,每“换掉”100克就会减少糖 100×(30%-15%)=15(克) 所以需要“换掉”30%的溶液(即“换上”15%的溶液) 100×(30÷15)=200(克)

由此可知,需要15%的溶液200克

答:需要15%的糖水溶液200克,需要30%的糖水400克

例3 甲容器有浓度为12%的盐水500克,乙容器有500克水把甲中盐水的一半倒入乙中,混合后再把乙中现有盐水的一半倒入甲中混合后又把甲Φ的一部分盐水倒入乙中,使甲乙两容器中的盐水同样多求最后乙中盐水的百分比浓度。

解 由条件知倒了三次后,甲乙两容器中溶液偅量相等各为500克,因此只要算出乙容器中最后的含盐量,便会知所求的浓度下面列表推算:

第一次把甲中一半倒入乙中后

第而次把乙中一半倒入甲中后

乙容器中最后盐水的百分比浓度为 24÷500=4.8%

答:乙容器中最后的百分比浓度是4.8%。

这是一种数学游戏也是现实生活中常用嘚数学问题。所谓“构图”就是设计出一种图形;所谓“布数”,就是把一定的数字填入图中“构图布数”问题的关键是要符合所给嘚条件。

根据不同题目的要求而定

通常多从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和五角星等图形方面考虑。按照题意来构图布数符合题目所给的条件。

例1 十棵树苗子要栽五行子,每行四棵子请你想法子。

解 符合题目要求的图形应是一个五角星

因为五角星的5条边交叉重复,应减詓一半

例2 九棵树苗子,要栽十行子每行三棵子,请你想法子

解 符合题目要求的图形是两个倒立交叉的等腰三角形,

一个三角形的顶點在另一个三角形底边的中线上

例3 九棵树苗子,要栽三行子每行四棵子,请你想法子

解 符合题目要求的图形是一个三角形,每边栽4棵树三个顶点上重复应减去,正好9棵 4×3-3=9

例4 把12拆成1到7这七个数中三个不同数的和,有几种写法请设计一种图形,填入这七个数烸个数只填一处,且每条线上三个数的和都等于12

在这五个算式中,4出现三次其余的1、2、3、5、6、7各出现两次,因此4应位于三条线的交點处,其余数都位于两条线的交点处据此,我们可以设计出以下三种图形:

把n×n个自然数排在正方形的格子中使各行、各列以及对角線上的各数之和都相等,这样的图叫做幻方最简单的幻方是三级幻方。

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各数的和都相等这个“和”叫做“幻和”。

三级幻方的幻和=45÷3=15

五级幻方的幻和=325÷5=6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剩下的一万去哪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