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人有哪些副作用?

目的:通过电针内关穴、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及针药结合等三种不同治疗方法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心肌耗氧量和临床症状积分的改变进行客观疗效比较,找出最佳中医治疗方法,并为电针手厥阴心包经内  (本文共6页)

目的找出针、药及针药结合三者的最佳治疗方法,并为电针手厥阴心包经内关穴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通过电针内关穴、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及针药结合等3种不同治疗方...  (本文共3页)

复方丹参滴丸和复方丹参片均为医保甲类中成药,为中医理血剂,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功,主治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以及冠心...  (本文共1页)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不同治疗方案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早期DN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试验组2、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1在基础治疗上加服复方丹参滴丸,缓解后立即停药,若复发则继续用药;试验组2在基础治疗上加服复方丹参...  (本文共2页)

复方丹参滴丸是临床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中药复方制剂,对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HL)等社区常见慢性病有着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且毒副作用较少,价格低廉...  (本文共2页)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北京市丰盛中医骨伤专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15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按照用药种类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复方丹参滴丸组采用常规药物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用药后心绞痛消失时间;治疗前后心绞痛改善情况和用药量;不良反应。结果... 

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增生的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关节疾病。目前全球有3.55亿关节炎患者,亚洲地区每6人中就有1人会患上关节炎。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腿老在关节”。“腿老”也就是关节的退化病变,关节炎也被称为“老年性关节炎”,多发生于50-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骨性关节炎大多是软骨出现问题。关节内压力变化,加重对软骨的损害,引起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加重。

预防关节炎重中之重是保护好软骨,软骨是关节内的一层“弹性保护垫”,在关节里能起到缓冲压力、减轻震荡以及润滑的作用,软骨健康,骨骼就更年轻。

预防关节炎,重在保护软骨

人到了一定年纪,骨关节的疼痛就像“亲戚”一样不时来“走动”。多位知名专家分享针对关节炎的独家秘方,总有一款能助你摆脱关节炎。

中医对骨关节炎的认识是怎样的?

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有“骨痹”的称谓,与骨关节炎的症状极为一致,并且将最多发的膝关节骨痹称为“膝痹”。本病的病变特点是:早期或症状发作期以血瘀、寒湿等属于“标”、“实”的症候为主;后期或缓解期以肝肾亏虚则以“本、虚”为主,或虚实夹杂。发病特点是筋骨同病,痿痹并存,多因肝肾亏虚、寒湿劳损所致。

常见证型有气滞血瘀、湿热痹阻、寒湿痹阻、肝肾亏虚、气血虚弱。治疗原则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防治结合。

中医治疗有些什么优势?

中医治疗的方法众多,能够针对个体的特殊情况“量身定制”治疗方案和方法,做到精准治疗。

中医治疗的效果不管是急性期的止痛、缓解期的修复病损组织,效果都与西医疗法相当,在有些方面还具有明显的优势,例如中药外治的形式非常丰富。更为突出的是中医药治疗的副作用较小,能够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安全感。另外,中医药治疗的价格比较低,能够被更多的人群所接受。

中草药治疗“骨痹”具有悠久的历史,效果也是十分突出的,有许多经典的方药。例如《金匮要略》中的八味肾气丸、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附子汤、乌头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等。

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当归、川芎、延胡索、鸡血藤、穿山甲、蕲蛇、牛膝等对缓解关节疼痛有良好疗效;熟地黄、骨碎补、续断、丹参、血竭、自然铜、黄芪、鹿茸、淫羊藿、龟甲、牛膝等对软骨修复有确切的效果。将中草药制作成丸剂等有利于长期服用。

医生,中药外敷与中药治疗设备治疗有何不同?

中药外治疗法有传统的中药外治(外敷为主)和借助仪器设备透药两类。让我和你一一解说~

敷药是将中药直接贴敷在皮肤上,其有效成分透皮吸收,作用于关节及周围组织而发挥治疗作用,特点是方便携带、价格较低;

利用仪器设备的中药外治,或利用中、低频电将中药透入局部,或利用汽化的中药透过皮肤,药物的作用深度或广度较前一种方法更优,中药透皮的浓度也提高许多,疗效多能大幅提升,但需要较为昂贵的机器设备,只能在医院或诊所完成治疗。

可以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骨痹的全程都可实施;

作用类同于针灸,尤其适于缓解肝肾亏虚证、气血虚弱证的关节隐痛,酸痛不适;

能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用于关节疼痛、晨僵、肌肉粘连、功能受限、挛缩畸形明显的发作期和缓解期;

也能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发作期、缓解期适于刺络拔罐,而缓解期、康复期适于拔罐治疗;

能防止肌肉萎缩、加强关节稳定性,适于缓解期、康复期的患者。

解发良: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知名专家

方药:透骨草、伸筋草各30克,苏木、海桐皮各20克,嫩桑枝、威灵仙各15克,红花、鸡血藤、白芷各12克,乳香、没药、川乌、草乌、秦艽、全当归各9克。

用法:用布包裹药后放入锅中,加入1000克清水煎煮40-50分钟后取出药包,将两条毛巾浸于药液中,待药液温度凉至38-42摄氏度时,取出毛巾敷于患处。

每次敷30-40分钟(要保证药液的温度保持在38-42摄氏度)。每日可敷1-2次,每治疗一周后,要间隔2天时间,21天为一个疗程。一般每剂药可连用2-3天。

白胡椒敷贴治风湿性关节炎

唐汉钧: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教授

方药:用肉桂、干姜、白胡椒、细辛各100克,公丁香50克,研末;用200克蜂蜜,熬成膏。

用法:拌入药调匀,摊在纱布上贴患处,可治风湿性关节炎。该方有除湿止痛之功效。一年四季均可外敷。

朱良春:国医大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方药:熟地黄、淫羊藿各15克,川桂枝、乌梢蛇、当归、制川乌各10克,鹿衔草30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即使症状缓解后,还需继续服药6~12个月,才能巩固疗效,减少或防止复发。

如果您不想吃药,在生活中牢记以下五点,也可以成功防治关节炎!

膝关节病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尽量让膝关节少负重。比如少上下楼梯、少远足、少登山、少久站、少抱小孩、少提重物等。

骑自行车是锻炼膝关节的良好方法。但在骑车时,要调好车座的高度,以坐在车座上两脚蹬在脚蹬上、两腿能伸直或稍微弯曲为宜。

饮食方面,应多吃含蛋白质、钙质、胶原蛋白、异黄酮的食物,如奶及奶制品、豆及豆制品、鱼虾、海带、黑木耳、鸡爪、猪蹄、羊腿、蹄筋等。

这些既能补充蛋白质、钙质,防止骨质疏松,又能营养软骨及关节润液,还能补充雌激素,使骨骼、关节更好地进行钙质的代谢,减轻关节炎的症状。

治疗方面,膝关节一旦出现疼痛,要积极治疗。氨糖,可以润滑关节,缓解疼痛。必要时,请教专业医生。

尽量避免穿高跟鞋走远路。老年人日常活动中应首选厚底而有弹性的软底鞋,以减少膝关节所受的冲击力,避免膝关节软骨发生撞击、磨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增生性膝关节炎、老年性膝关节炎等,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主要在中老年人骨骼、肌肉系统在衰老、退变的过程中形成,临床表现为缓慢发展的关节疼痛、僵硬、肿大伴有活动受限,严重者导致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疾。目前尚无有效阻止该病发展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本病则有其独特优势,本文就近几年来中医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研究进行总结归纳,以期为日后治疗提供参考。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原则,不少学者对本病采用辨证分型治疗。莫少庸以中药汤剂为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按照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将本病分为肝肾亏损、气阴两虚、痰湿和寒凝瘀阻4型,并分别施以加味二仙汤、柔阴通痹汤、祛痰通痹汤、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刘洪旺等将本病分为3型论治。气滞血瘀型选用身痛逐瘀汤加减;寒湿痹阻型以当归四逆汤加独活寄生汤加减;肝肾亏虚型用六味地黄汤加减。张建福等将本病分为3型,气血凝滞型,方用化瘀通痹汤;肝肾不足型,方用增生汤;寒湿痹阻型,方用通痹汤加制川乌、制草乌、桂枝、薏苡仁、木瓜。

除辨证论治外,许多人采用专方治疗骨关节炎。程永远认为,活血化瘀、燥湿化痰是本病有效治法之一,以归芎化瘀汤为基本方治疗本病60例,有效率95%。齐立卿等强调本病发病以虚为主,治疗以补肝肾治本为主,以培元固本、生津荣骨立法,用扶元荣骨汤治疗64例,总有效率92.18%,复发率18.75%,且远期疗效较好。曹向阳等从整体观念出发,围绕肾、肝、脾三脏立法组方,以滋补肾阳为基础,温煦肢节、气化水湿。运用自拟壮筋活血汤治疗本病,并与壮骨关节丸治疗作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壮筋活血汤效疗明显。

中药外用可借助其药力将舒筋通络,祛风散寒之药直接作用于患膝局部,渗透肌肤,直达病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降低骨内压,促进炎症吸收,缓解或消除症状。中药外治主要有熏洗法、中药熏蒸法、中药贴敷法、热敷法。汪永夫等应用关节腔内注射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治疗129例,疗效理想,无副作用。崔育生自拟外敷药剂(土鳖虫、乳香、没药、红花、当归、牛膝、羌活研末,加醋或凉茶水调成糊),外敷患处,用纱布固定。童培建等自拟熏洗方结合穴位敷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78例103膝。结果根据膝关节疼痛及功能评分,总优良率为87.38%。无严重并发症。

针灸亦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重要中医疗法,除传统的针刺和艾灸外,有电针、温针灸、火针、小针刀等在临床上也有广泛的应用。

李正祥针刺犊鼻、内膝眼、梁丘、血海、足三里为主穴治疗本病,据舌脉及兼证分型配穴,热痹加曲池;寒痹加关元。杜引平采用齐刺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50例,总有效率86%。张必萌等将5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长针穴位透刺组32例和单纯西药治疗组18例,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两种治法均可有效。其中长针组的总有效率为87.5%,西药组的总有效率为55.6%。

《灵枢·官能》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采用针刺不佳的病症可用灸法治疗。艾灸集热疗、光疗、药物刺激于一体,作用于特定穴,能温经通络,迅速改善局部血循环,从而达到蠲痹止痛效果。李宁等采用传统灸法,用艾条悬灸患者腰阳关穴及患膝犊鼻穴。黄静采用瘢痕灸,以麦粒大实心艾柱置于足三里、悬钟穴上,自然熄灭后取下艾灰,穴位上覆胶布密封,结果痊愈10例,总有效率92%。

温针灸法是借艾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达到治病、防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及防病保健等作用。对不适合服药控制关节疼痛的患者,温针灸为一种既受欢迎又有良好效果的治疗手段。孙建才用温针灸膝三针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33例,疗效满意。林国华等采用温针治疗膝骨关节炎40例,以膝眼、阳陵泉、足三里、梁丘为主穴,结果总有效率为92.5%。王建国等将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温针灸组和针刺加TDP照射组,取穴相同,2个疗程后,温针灸组临床基本痊愈率为30.0%,针刺加TDP照射组临床基本痊愈率为10.0%。

火针具有汇聚针、温热于一体的双重作用,是针与灸的有机结合,具热能且灭菌彻底,可温阳振阳,消除寒、湿、瘀等阴邪,刺激量大,作用时间长,促进代谢产物及炎症物质吸收,可消炎镇痛。李萍等取内外膝眼、梁丘,配以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膝阳关,主穴每次必用,配穴选用,采用火针疾刺法。治疗患者41例,结果显效21例,总有效率97.6%。金永明等在膝眼、梁丘、血海及阿是穴施以火针,用疾刺法不留针治疗患者110例,临床治愈64例,总有效率96.4%。李亚东采用以阿是穴为主,配足三里、阳陵泉、犊鼻、阴陵泉、血海为辅,将细型贺氏火针烧红后,迅速在阿是穴处散刺,同时选配穴2~3穴快速针刺,其余穴位可用毫针留针,平补平泻手法。共治疗患者49例,全部有效。

穴位注射是穴位和药物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常用的药物有地塞米松、当归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等,可针对不同关节炎灵活辨证运用。陈一凡等采用当归注射液和胎盘注射液的混合液,于患侧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等处进行穴位注射,并口服中药治疗患者106例,结果痊愈67例,总有效率94.3%。唐韬等运用纯中药制剂蜂毒注射液和风痛宁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并与局封治疗作对照。结论:蜂毒和风痛宁穴位注射治疗本病疗效优于局封治疗,且能减少副作用,延长复发时间。

电针疗法能消炎镇痛,促进血循及渗出物吸收,也可有效恢复股四头肌的功能,减轻膝关节疼痛和僵硬症状,促进炎症吸收,有利于组织代谢和修复。孔德清取王氏犊鼻穴、鹤顶穴接电针,同时针刺配穴阴陵泉、阳陵泉等,并配合中药口服治疗患者48例,总有效率100%。丁青采用电针治疗51例患者,以膝关节周围的穴位为主,消肿止痛效果明显,总有效率82.35%。

小针刀治疗能解除膝关节周围形成的轻度组织粘连,缓解痉挛,消除软骨边缘的骨质增生,缓解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胡平安等报道用小针刀治疗患者68例,在膝关节周围阿是穴处进针刀直到骨面,剥离粘连,以刀下有松动感为宜,结果优49例,优良率86.8%。门赞等采用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2例,总有效率88.9%。

祖国医学没有骨关节炎这个病名,但在中医经典著作及历代文献中早有相似于本病的描述。该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与“痹症”中“鹤膝风”、“骨痹”、“筋痹”相类似。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与肝、脾、肾亏虚,风、寒、湿及瘀血客于局部有关,最终都导致局部血瘀气滞,经络痹阻不通而发病。《张氏医通》云:“膝为筋之府,膝痛无有不因肝肾虚者,虚则风寒湿气袭之。”本病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肝肾亏虚是病变的根本,风寒湿痰瘀痹阻经络为标。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老年肝肾不足或劳损、外伤损伤气血,复受风寒湿(热)邪,邪滞膝部,气滞血瘀,经络闭阻,筋骨失荣为本病的基本病机。

现代医学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关节退行性病变,以关节软骨的退变为其特征,可致软骨破坏、滑膜增生、关节间隙变窄、骨赘形成、游离体出现等。目前,现代医学尚无改变病情、阻止病情进展的有效药物。

运用中医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已有多年历史,中医中药对其防治康复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独特的见解。通过对近几年来中医的治疗方法分析,没有任何药物或外科手术能确切改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进程,本病治疗主要在于解除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保护关节结构。结合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综合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手段,从膝关节局部用药和全身整体出发,内外兼治,动静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综合治疗,不失为治疗该病行之有效的方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非化脓性炎症为主的人身性疾病,常伴关节外病症状,故称类风湿病。中医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有着丰富的相关记载和临床治疗经验,一般多根据《素问·痹论篇》:“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认为风寒湿邪侵袭为本病的病因。今天为你推荐历代老中医总结下来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方,事实证明这些药方的效果是很好的。

金刚刺地龙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温经祛湿。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组成】金刚刺15克,广地龙15克,蜈蚣1条,黄芪40克,桂枝12克,海风藤12克,威灵仙12克,甘草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20剂为1疗程,一般宜服2~3个疗程。

【加减】若关节肌肉红肿热痛者,可加忍冬藤15克、知母10克、黄柏2克;若病程长,关节肌肉冷痛剧烈,痛处固定者,可加制川乌8克、制草乌8克;若肢体全身游走性疼痛者,可加防风12克、羌活10克;若久病关节变形,屈伸不利,伴头晕腰酸者,加熟地12克、狗脊10克、龟版12克。

桂枝川乌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证见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关节屈伸不利,痛处不红不热,常有冷感,得热则痛稍缓,或疼痛呈游走性,或疼如刀割针扎,或酸痛,关节肿胀,舌质淡,苔白或白腻,脉弦紧或濡缓或浮缓。

【偏方组成】桂枝、制川乌(先煎)、当归、乌梢蛇各10克,仙灵脾、熟地各15克,鹿衔草30克,甘草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避风寒。

【加减】若风盛者,加寻骨风、钻地风各20克;湿盛者,加苍术、白术各10克,生薏仁、炒薏仁各15克;寒盛者,加制草乌(先煎)、熟附片各10克;刺痛者,加地鳖虫10克,参三七3克(研冲),延胡15克;痛剧者,加炙全蝎3克(研冲)。

二黄双仁汤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补肝肾。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组成】大黄9克,黄岑12克,桃仁、杏仁、赤芍、干地黄各15克,甘草、虻虫各6克,生川芎10克,桑寄生18克,牛膝20克,乌梢蛇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1个月为1疗程。

【加减】气血虚弱者,加黄芪、当归;肝肾亏损者,加鹿角胶、杜仲、巴戟天。

乳香川乌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化瘀通络,利湿除痹。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组成】乳香、制没药各12克,制川乌15克,地龙、土鳖虫各20克,桃仁、蜈蚣各10克,青风藤、薏苡仁、生地各30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日1剂。3个月为1疗程。

【加减】湿热阻络型,加防己、苍术各10克,萆光(氵光)、连翘各20克,金银藤30克;寒热错杂型,加桂枝10克,白芍15克,知母12克,生黄芪30克,附片20片;肝肾亏损型,加川续断、桑寄生、狗脊、附片各15克,骨碎补10克,白芍12克。

黄芪威灵仙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组成】生黄芪30~50克,威灵仙20~25克,制附子20克,桂枝、白芍、秦艽、鸡血藤各10克,麻黄、防风、知母、川黄柏、生甘草各8~10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3~4次口服,15剂为1个疗程。

由于本病病情复杂,病程漫长,易于反复,治疗难度大,见效慢,医者对此应有足够的认识,治疗不可操之过急,尤忌轻率地更方易法,只有详查细审,精确辨证,守法守方,坚持长期治疗,方可获得满意疗效。

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在中医里属于“痹证”“痹病”范畴,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该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还可能出现关节周围或内脏的类风湿结节,并可有心、肺眼、肾、周围神经等病变,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残。

(1)上肢部推拿患者仰卧势:两手臂自然伸直置于身体两旁。医者可先在右侧用接法掌背面向上沿腕背、前臂至肘关节。往返3~5遍,然后患者翻掌再以揉法施治,并配合肋、腕、掌指关节的被动运动患者俯卧势:接上势,在肘、腕部以按揉法1~2分钟并配合肘关节的伸屈和腕关节的摇动。然后以捻法,捻每一手指关节与掌指关节并配合小关节的摇动,最后再摇肩关节,搓上肢3~5次。左右相同。

(2)下肢部推拿患者俯卧势:医者先用揉法施于臀部再向下沿大腿后侧、小腿后侧,直至跟腱,往返2~3次。

患者仰卧势:医者站于旁,用揉法施于大腿部及内外侧,再沿膝关节向下到小腿前外侧、足背,直至趾关节。同时配合踝关节屈伸及内、外翻的被动运动.

(1)选膈腑、血海二穴,用单纯拔罐法,各穴拔罐后留罐1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疗程。本法适用于类风湿风证,证见: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发病初期肢节亦红亦肿,屈伸不利,或恶风,或恶寒。

(2)选关元、肾二穴。针刺后拔罐。先用毫针刺人,得气后留针10分钟,出针后,再进行拔罐,留罐10分钟,起罐后加和灸10分钟,以皮肤潮红、人体感觉舒适为度,隔日1次,5次为1疗程。本法适用于类风湿寒证,证见:肢体关节紧痛不移遇寒痛增,得热痛减,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

(3)选足三里、三阴交二穴。单纯拔罐法。各穴拔罐后留罐1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疗程。本法适用于类风湿湿证,证见:肢体关节重着、疼痛、肿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活动不便,肌肤麻木不仁。

(4)选取大栋、曲池二穴。刺络拔罐法。取局部疼痛点及大椎、曲池两穴,三棱针点刺出血,出血量以3~5毫升为度,之后上述各穴进行拔罐,留罐1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疗程。本法适用于类风湿热证,证见:肢体关节红肿灼热剧痛,痛不可触。得冷稍舒,多伴有发热、怕风、口渴、尿黄、烦闷不安等全身症状。

(1)葛蒲、小香各60克,食盐500克,同炒热,布包。烫患处。本法适用于肢体关节冷痛,遇寒痛增,得热痛减者。

(2)石蒜、生姜、葱适量捣烂,外敷患处。本法适用于关节疼痛,怕风提寒者。

(3)新鲜骨碎补3~5根捣烂敷患处,每次5~10分钟即可见效。本法适用于关节冷痛者。

(1)陈醋1500毫升,煎三四沸,再入葱白25克,煎一沸,滤去。纱布数层,蘸药汁热熨之,可缓解风湿诸症。

(2)透骨草、马鞭草、追地风、络石藤各30克,红花15克,加水2000毫升,煎沸5~8分钟,先熏后洗。可缓解风湿痹痛。

5.药熨疗法生川乌、生草乌各30克,白芷、姜黄、防风各10克,络石藤60克。捣碎,装入药袋。加酒或醋适量,入蒸锅中加热30分钟,取出热熨患处。本方适用于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局部得热则减,遇寒则甚者。

(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或生产劳动,如保健体操、练气功、太极拳、做广播体操散步等,凡是能坚持体育锻炼的人,抗御风寒湿邪侵袭的能力比一般没经过体育锻炼者强得多。

(2)春季雨水较多,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好发季节,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夏季不要贪凉、空调不能直吹、不要暴饮冷饮等,秋冬季节要防止受风寒侵袭,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

(3)在饮食上,要少食牛奶、羊奶等奶类和花生、巧克力、小米、干酪、奶糖等含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食物;适量多食动物血、蛋、鱼、虾、豆类制品、土豆牛肉、鸡肉及牛腱子肉等富含组氨酸、精氨酸、核酸和胶原的食物等。

(4)有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在患了扁桃体炎、咽喉炎、鼻窦炎、慢性胆囊炎,龋齿等感染性疾病之后而发病的。所以,预防感染和控制体内的感染病灶也是重要的。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人喝鹿血的副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