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中电多久显示毕业

山西教育考试网温馨提示 2020年高考倒计时41天

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孩子毕业能有个稳定的“铁饭碗”,在应届大学生期待的就业单位中,央企一直高居榜首。虽然国企近些年已经失去了铁饭碗的光环,但是央企的金饭碗光环依然耀眼,能进入央企工作是众多毕业生梦寐以求的梦想。

根据近5年央企在官网上公布的招聘和录用数据来看,国内有20所高校最受央企青睐,这20所大学名单如下:

中国石油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开展“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并建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教育部和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是石油石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被誉为“石油科技、管理人才的摇篮”,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石油石化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毕业生有26%进入央企和机关工作。主要集中在能源开采企业,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

哈尔滨工业大学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以理工为主,理工管文经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拥有哈尔滨、威海、深圳三个校区。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哈工大共有17个学科位列A类,学科优秀率(A类学科占授权学科的比例)位列全国第六位,A类学科数量位列全国第八位,工科A类数量位列全国第二位。毕业生有21%进入央企和机关工作。主要集中在工程及建工类企业,如中铁、中建、各大研究院所。

清华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11工程”、“985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111计划”,为九校联盟、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毕业生有20%进入央企和机关。主要分布于各大国字号企业,如国家电网、中信、中科院等。

四川大学坐落于四川省会成都,是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强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会员、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成员、自主划线高校,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毕业生有20%进入央企和机关工作。主要集中在卫生医疗和军工装备类企业,如各顶级医院、中建集团、京东方、中国移动等。

西安交通大学位于陕西省会西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的副部级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七五”“八五”重点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毕业生有20%进入央企和机关工作。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和能源类企业,如国家电网、中核、中航、中国兵器等

中南大学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毕业生有20%进入央企和机关工作。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交通类企业。如中铁、中冶、、中建等

吉林大学位于吉林省省会长春,是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毕业生有20%进入央企和机关工作。主要集中在金融信息和装备制造领域。如中国移动、各大银行、一汽集团等

中国人民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211工程”、“985工程”,毕业生有19%进入央企和机关工作。主要集中在政府机关和金融领域。如各部委、银行、中信等

武汉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985工程”、“211工程”;毕业生有18%进入央企和机关工作。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和大型央企。如国家电网、中建、长江证券等。进入华为腾讯这样的大型上市民企的比例也很大。

重庆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学校地处国家西南工商业重镇、长江上游经济中心——重庆市,坐落在人文荟萃的文化名区——沙坪坝区。毕业生有18%进入央企和机关工作。主要集中在工程机械和制造业。如中建、国家电网、京东方、上汽、中铁等。且大部分在西南地区就业,如重庆和成都两个城市占比巨大。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毕业生有17%进入央企和机关工作。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和信息技术领域。如上汽集团、国家电网中航工业集团、中兴通讯等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生有16%进入央企和机关工作。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和建筑领域。如中建集团、中航、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国家电网、东风汽车等

浙江大学是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在国家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名单中,学校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18个学科入选一流建设学科,居全国高校第三。毕业生有15%进入央企和机关工作。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国防军工领域。如国家电网、中国兵器、中核工业等。且多数毕业生喜欢留在杭州工作。深受阿里和华为的喜欢。

西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西工大)坐落于陕西西安,是一所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等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是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毕业生有15%进入央企和机关工作。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装备领域。如中航工业、航天科技、中电科技等

北京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11工程”、“985工程”,毕业生有14%进入央企和机关工作。主要集中在金融领域。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信证券等

16、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以信息与电子学科为主,工、理、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是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211工程”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毕业生有13%进入央企和机关工作。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和金融领域。如中国银行、平安保险、中航工业、中国兵器、国家电网等

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70年来,学校共培养了近60万名高级专门人才,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为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培养人才规模最大的学校,已成为我国“三大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毕业生有13%进入央企和机关工作。主要集中在船舶和制造业。如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海集团、中远集团、东风汽车等

大连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毕业生有12%进入央企和机关工作。主要集中在船舶和工程建设领域。如中建集团、船舶工业、中航工业、中国一汽等

北京化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北京化工学院,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技术所需求的高级化工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毕业生有11%进入央企和机关工作。主要集中在化工能源领域。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核集团、海洋石油等

2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成立于1952年,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学校所在地北京,分为学院路校区、沙河校区,占地3000多亩,总建筑面积170余万平方米。建校以来,北航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是全国第一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也是80年代恢复学位制度后全国第一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首批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2013年入选首批“2011计划”国家协同创新中心,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毕业生有10%进入央企和机关工作。主要集中在航天和航天装备。如中航工业、电子科技、船舶工业、中国商飞等。且硕士占比大。

刘达人,贵州省典义市人,1919年出生于上海市。1941年在重庆国立中央大学政治系毕业。1947年在美国纽约大学研究院毕业,获得政学硕士。1968年获菲律宾圣多玛士大学政治学博士。历年在台湾外交界服务,任职亚、美、澳、非、欧五洲各地。曾任台湾中大校友会会长。

中国对日本抗战初期,那是1937年的6月,我刚自上海市光华大学附属中学毕业。同年77日发生日军攻打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我由刚考取之浙江大学转学到由南京迁移重庆之国立中央大学。在中央大学求学四年,19426月中央大学毕业。194112月日军发动轰炸珍珠港,并大规模进军东南亚各地区,爆发了太平洋区域大战,中日血战八年,19458月日本宣布对盟国无条件投降,迄今已五十七年矣。

八年抗战时期,日本军对我大后方如重庆、长沙、桂林等地区展开大规模的轰炸行动,所以1938年我到重庆中央大学报到之后,几乎都在防空洞“躲警报”。刚开学时,同学们都住在松林坡,我就读历史系一年级,与一位化学系同学方振声同睡上下铺,躲防空洞时也常在一起,有一次我带了一架老式照相机,与方君偷偷的溜出防空洞,爬在松林坡的树林内拍日军轰炸后的大火情形,因是老式的大镜头相机,拍照时会有闪光,结果警卫看到闪光,大叫“有汉奸”,我与方君两人双双被捕,以“间谍”嫌疑被关在校警室,后经查明只为照相,写了悔过书后才被释放。过了一天,校务会议决议将我们两人分别记大过,也就是说三年内如果再犯一次大过,即被开除学籍;因此我戏称日后三年内已无“活动空间”,只好循规蹈矩。

我原考入浙江大学,现寄读中央大学,乃属于“借读生”,分发在中大一年级,必须到嘉陵江畔的柏溪分校上课,距校本部沙坪坝约三十华里。分校建在山坡上,由柏溪沿着石板路上山。分校的饭厅,恰好位于最高处,而校本部松林坡的最高处则是图书馆,故后期同学乃仿照当时要人训话的口吻,戏称:“柏溪以吃饭为要务,沙坪坝以读书为中心。”吃饭在当时是一件大事,米饭中掺杂有谷子、砂子、稗子,甚至有鼠粪,不一而足,同学们称之为“八宝饭”,菜肴则多为四川榨菜,空心菜,豆腐等。偶而会有白馒头佐食;虽是粗茶淡饭,但每逢用餐时刻,大家却很兴奋,争先恐后,抢着吃,否则会吃不饱。

当时年轻,活动力强,与若干理工农学院的同学,如刘裕瑄、王裕平、钱定宽、张锡龄、黄嵩松等十人组织了一个福星社(Lucky Star)团体,我们这个团体所做的第一件事是与柏溪镇唯一的饭店——柏溪饭店的人员大打出手。该饭店是当地一位土绅士王九老爷所开设,不知是否因为面价太高或服务不周,我们社友八、九人前往与之理论而发生冲突,最后他们只好关门大吉。当时校方一方面不愿意得罪当地土豪劣绅。另则因我已不能再被记过,否则会面临开除的命运,所以只好从轻发落。

此外,在松林坡上的社团很多,各大小社团经常举办娱乐活动,因此各式各样的壁报、海报层出不穷,言论开放。

中央大学历史系素重国学修养,当时的国学大师柳诒徵、朱希祖、汪辟疆等均在中大文学院任教,影响所及,历史系也以中国古代史、断代史为主,而我自觉国学基础不好,想专攻西洋史却不成,乃请求转系。二年级时我由历史系换到政治系,因而由文学院转到法学院,环境大不相同。当时法学院的教授、同学都沾有一些政治气息,对时事较有兴趣。法学院院长先后为董冠贤、马洗繁,法律系主任先后为何义均、张庆桢,政治系主任张汇文,经济系主任吴干。这几位院长,主任,除马洗繁外,其他人后来都去竞选立法委员,全成为行宪后第一届立法委员。童冠贤、张汇文未迁移来台。

校长先为罗家伦,他是五四运动的健将,我离校时的校长是顾孟余,后来于1943—1944年间,一度由蒋中正兼任。

二年级我改到沙坪坝校本部上课,该校舍建在松林坡上,环山而筑,有点像印尼爪哇岛的浮罗浮屠佛城,与国立重庆大学为邻。全校有七个学院,一个研究所,三千一百多位学生,但女生只有二、三百人,约为十分之一。学生们读书上课的教室、作息的宿舍全围绕在此山坡。当时沙坪坝有所谓四抢:一抢图书馆座位,二抢教室前排座位,三抢饭桶,四抢水用。

1940—1941年时期,日机曾以中大为目标,投过三、四次炸弹,校方利用该地地形将防空洞筑在山丘内,故当时有句笑话“见机而奔入穴为安”,在此情况下,乃饮食无望,睡眠也不足。

当年校舍虽然简陋,但师生们充满爱国情操,无人对此发出怨言,老师的教学精神以及学生的求学风气,反而更为旺盛。由于大部分学生的家都在抗日沦陷区,经济来源中断,乃依靠政府的公费、贷金提供食宿,以维持生活。大家的日子都过得十分清苦,又经常处在空袭威胁之下,但每个人仍不分酷暑或严冬、白天或夜晚,努力用功读书,故图书馆的座位在课后往往无一虚席。人人志气高昂,觉得前途无量,亦可谓人人以天下为己任,虽衣着褴褛(破旧蓝布大褂),面有菜色,但仍显露英锐之气,实是新时代希望之所寄。

当时日机每天轰炸重庆,有时一天之内连续轰炸四、五次,企图迫我国投降。这时大家只好躲在防空洞内,洞内照明不足,大家挤在一起,根本无法读书,但每当警报一解除,图书馆或空教室内立刻坐满学生自修,读书风气反较平时为盛,教授们也多专心于任教,有使命感,因而轰炸摧毁不了我们的决心。

在沙坪坝的一个大宿舍里,住着二、三百个系别不同的青年学生,大家睡在统舱的上下铺,房内无自己的书桌,彼此反而较和谐团结。毕业后,只要碰到校友,不论在校是否认得,片刻间即成为熟友。绝大多数的中大师生在社会上单打独斗,并无所谓的“中大帮”,此或受到罗家伦校长所树立的风范“诚朴学风”所致。现在仍在台湾同班或先后班同学有:朱汇森、王作荣、易劲秋、楚崧秋、谢森中、高廷彬、史锡恩、王聿均、胡三奇、管传来、张锡龄、何国瑄、潘人木、吴敬基等人。在海外者有:庞曾濂、郑士鎔、冷绍拴、朱声铎、陆孝同、易家训、钱定宽、刘裕椬、童传辰、杨毓德、居载春、杨宗珍(孟瑶)、胡梅漪等多位。

抗战时期,陈立夫担任教育部长,创导贷金制度,(学生不曾偿还),19381月至19442月,各大学学生全以公费待遇,一律免费供给伙食、衣物、书籍。此举成就了流亡学生离乡背井、在大后方接受了完整的高等教育,这批学生为数达十二万八千余人。由于战时的环境特殊,生活艰难,大家在毕业后都能吃苦耐劳,对国家民族意识特别强烈,对律己、热诚助人的行径也特别认同。

1939年,日本滥炸后方云、贵、川等各省城市,重庆有所谓五三、五四、五二五等三次大轰炸,日军每天由早到晚出动大批飞机,集中目标,投弹于重庆市区内,造成死伤达七千五百人,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极为惨重。

幸运的是,重庆一到冬季,整个市区及近郊全都笼罩在浓雾中,能见度极差,因而避过了日军的轰炸,市民、学生乃利用此大雾下“不跑警报”,赶去办事或上课。到了夏天,空袭又恢复了,从五月开始到十月,连续轰炸六个月,无人可以正常工作,此种整天处在空袭的日子,被称为“疲劳轰炸”。

我大学二、三年级时,抗战最为激烈,不过,大家却还能苦中作乐,记得当时重庆的文艺活动特别蓬勃(全国皆然)。电影公司有中国电影制片厂,简称“中制”,另有一中央电影摄影厂,简称“中电”,他们各拥有大批的明星,如白杨、舒绣文、张瑞芳、秦怡等。此外还有两个话剧社,一是中国青年剧社,一是中华剧艺社,他们都借用抗建堂、国泰戏院等学校礼堂,公演话剧,如《日出》、《雷雨》、《放下你的鞭子》、《野玫瑰》、《雾重庆》、《屈原》等大型话剧。一般市民和大学生对看戏都非常的踊跃,这是在大轰炸下勤跑警报的唯一欢乐,当时校园内流行着歌唱音乐会,歌名如《松花江上》、《八百壮士》、《义勇军进行曲》、《旗正飘飘》等爱国歌曲。当时的学风非常朴实、坚忍,具有时代背景,与目前学生的兴趣或关心的问题,似有天壤之别。

194112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同时并派遣大军席卷香港、菲律宾、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等地,造成太平洋战争。整个局势路转峰回,我国已露出胜利曙光,再经过半年,我四年的大学生活终告结束,于1942628日取得中大法学士文凭,转而投身社会。

我毕业于中央大学政治系三〇级,同时毕业的同学共有十三人。其中有三位已作古:王桂生、李学禧、李福祥;留在大陆者七人:陈祥达、朱本源、陶成龙、周斌汉、王贡献、邓继康;在台湾者一人:刘达人;在美国者有二人:张国勋、郑士鎔。时光易逝,转眼毕业已近六十年矣。

 选自《永恒的魅力》

有态度 有温度 全网青年都在关注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青年报”(ID:zqbcyol )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文汇教育”(ID:wenhuieducation)、交大就业中心、上海教育新闻网、上观新闻、网友评论等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晒出了今年0010的毕业生录用协议,引来大批网友表白!

铸国防基石 做民族脊梁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2020届博士毕业生高娇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录取,她成为今年第一位成功签约的交大毕业生。

别家的姑娘做着“红装梦”,而“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一直以来是高娇的追求。在校期间,她已累计发表二区以上SCI论文九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四项,还获得了“挑战杯”“节能减排”大赛等多项国内顶级创新创业竞赛的特等奖。

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宣讲会上,当看到宣传册上“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几个大字赫然醒目,高娇瞬间热泪盈眶。

她告诉记者,获得共和国勋章、“两弹一星”功勋的于敏先生曾在那里工作过,于敏先生曾说过,“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她认为,无论工作性质还是工作地点,中物院都是她心中最佳的选择。

高娇0000001号成功签约不仅圆了她“国防兴国”的梦想,更鼓励了一大批她的同龄人。

继0000001号协议成功签约后,编号为0000002至0000010号协议书的签约毕业生也出自上海交大,均被国家重点单位录取。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毕业生王志恒签约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当看到93岁黄旭华老先生被授予“共和国勋章”时,王志恒深受触动。这位交大校友、中国核潜艇之父的一生深深地感动了他,怀着一腔热血,王志恒放弃了互联网公司的高薪工作机会,选择了黄老先生所在的七一九研究所,希望自己也能为国家的富强抛洒自己的热血。

心怀报国梦 智造“中国芯”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硕士毕业生张仕强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录取。

中电十三所科研肩负着“振兴民族半导体,实现国家信息化”的历史使命。在读研期间,张仕强选择了微波无源器件作为他的研究方向,并参与到导师与中电十三所的项目。

李晓旺是航空航天学院的一名博士毕业生,目前已签约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06所。

李晓旺的研究内容是以飞行器结构为对象,对导弹弹体、飞艇等飞行器结构作振动分析。在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6年时间里,他累计发表SCI论文4篇,EI论文1篇,和课题组的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完成来自不同航天院所的项目共计5项。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博士毕业生齐文元签约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八院)。

航天八院研制生产的多型防空武器装备先后参加了国庆50周年、60周年和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率超过98%,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和探月工程任务的圆满完成作出突出贡献。

最终,齐文元进入航天八院,也如愿加入到国防事业的建设当中。

国防梦,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

彭至鹤是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硕士毕业生,目前已签约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第701研究所。

他曾获全国研究生数模竞赛二等奖,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国际学术会议中发表EI会议论文一篇。此外,他还通过学校筛选前往上海徐汇区区委组织部挂职实践,调研机关生活……

袁麟是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硕士毕业生,目前已签约航空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

袁麟并不想成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安逸者。他最终选择了位于祖国西部的一飞院就业,以行动践行理念,以期在将来为后人留下一小片纳荫之处。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周文俊,目前已签约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

周文俊主要研究船舶在波浪上运动这一水动力学问题。在博士期间,他投稿三篇SCI论文,两次在国际会议上发言,并参与组织2014年PAAMES(泛亚海事工程学会)国际会议。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博士毕业生毛立夫,目前已签约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读博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毛立夫参与了多项军工科研项目,负责总体方案设计和船舶性能研究,并先后两次出海参加海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发表了SCI 1篇,国际会议1篇,中文EI 2篇。

蒋冬冬是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子系的博士毕业生,目前已签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在博士学习五年间,蒋冬冬在通信方向著名国际期刊上发表六篇文章,同领域国际会议上发表五篇会议论文。

得知几位毕业生的故事,不少网友前来打call:青春有梦想,真好!

定制标准版团旗、团徽,下载团歌

编 辑 | 关凯麟(团哈尔滨市委)

铸国防基石 做民族脊梁!

原标题:《编号0000001到0000010,最牛毕业生就是他们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