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其他公司冒用身份信息需发工资产生个税该怎么办?

被盗用个人信息发12个月,累计工资43800,个人税增加,如何索赔。

*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你好,这是可以进行,起诉解决的

  • 如果有证据证明的,可以向税务部分反映,要求冒用个人信息的单位承担相应责任

  • 去找上班单位理论,或者去当地劳动局报案

  • 你好,这样的情况可以向劳动部门举报的。

  • 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是发放年终奖当月的工资高于5000元的按照年终奖除以12再乘以对应税率计算,当月工资低于5000元的,按照年...

  • 一、一个月内发放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年终加薪等各项年度奖金,可合计作为一次收入,按12个月分解后确定适用税率和相应的速算扣除数并据此全...

  • 对于实行月工资计薪的公司,2月份只有28天不影响工资的计算方法。根据按照《劳动法》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所以计...

肯定不合法。先说一下信息核实,下载一个个人所得税app,在上面可以看见你的任职受雇单位,信息不准确可以申诉,申诉信息直接推给税局,税局会找该公司核实的。APP上还可以查看自己的详细收入。再说一下是否会补税,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综合所得按月预扣预缴,除了法定扣除数5000外还可以税前扣除专项扣除和专项附加扣除,有的扣除数较多的工资过万都交不了税。第三再说一下,为什么出现信息被盗用的情况。一种是信息泄露,现在个人信息泄露的方式多种多样,只要人家想知道,我们是预防不了的。第二种是自身办理过一些诸如返现的活动,比如买车险返现,受理公司也是会以工资薪金的方式进行申报返现的。




我老婆发现自己19年8月到12月的工资多扣了个人所得税,到税务局一查,是一家建筑公司每月以她的名义发了5000块工资,本地税务局马上向该公司所在地税务局发出了核查通知,第二天税务信息就改过来了,建筑公司也打电话来道歉,因为没有实质性的损失,这事就到此为止了。




这是里勾外联的典型案例,另一个公司在摊销成本!说白了就是对国家偷税。

或非法截留虚无人员工资用于自己消费,罪名是一一贪污!




打两份工不违法,只要按规定申报就可以,如果是其他公司冒用你的身份给你申报,你可以进行申诉




核实确实是你妹子,叫你公司财务和税务局管理人员反应,有相应处理流程的,建议处理,不然万一你偶然有收入,合并达到起征点,个税系统会反映出来的。




哈,你的身份被盗用了,赶快报警!




如果你有兼职,那必须合并纳税




个人所得税APP上可以申诉的,我也是被一家从来没有听说的公司给搞成员工了,直接在APP申诉,现在已经解除了




可以有多个公司上班,但如果是冒用身份,可以在个税平台申诉!




呵呵,我也是,我在南京上班,还有一家北京公司每月发劳务费记录,没多想就申诉了,第二天接到那家公司老板电话,让我撤除,赶紧撤除申诉,还被北京税务局一阵质询,好不容易糊弄过去了,这个老板是我高中同学,用我身份证的时候没打招呼,结果被税务局给查了,搞了好长时间才摆平,所以说这个不可取

三湘都市报记者 杨洁规

近日,李先生在进行个税申报时,发现自己多出一家任职公司,还按工资交了个人所得税。这种“被就业”的现象究竟怎么回事?记者展开了调查。

遭遇:个税申报,发现自己“被就业”

4月中旬,李先生打开了个税APP,查看自己要退税的金额是多少,结果却令他大吃一惊。“莫名其妙,‘被就业’了。”李先生说,他后来查询发现,自己不仅在现在的单位任职,同时还在筑诚工程劳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筑诚劳务”)内任职。

这令李先生郁闷不已,他在个税APP上申诉信息中写道:“从未在此公司上过班,也从未得到此公司的薪金,甚至不知道此公司在何处,也不知道此公司。”更有甚者,李先生的一位朋友也“被就业”了6家公司。

核实:承认违规,保证不会再冒用

记者在筑诚劳务公司提供的资料中看到,李先生的个人身份证信息是国网株洲城东客户服务中心清水塘网格站采集运维项目部记录的,报到了公司,公司则造了工资表,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张表单及考勤表上,都有“李先生”的签名甚至是手印。

对于冒用李先生的个人信息一事,筑诚劳务法人代表杨先生解释说,一些小项目,工资都是直接发放现金,需要通过做工资表的形式将项目资金取出来,有的工人没有身份证,项目才会冒用别人的身份证信息。

“我没有偷税漏税,可能只是违规。”杨先生说,接到李先生的申诉,公司已经第一时间做了处理,而且保证以后不会再冒用李先生的个人身份证信息,但杨先生拒绝透露这些个人身份信息的来源,“要查源头,劳务公司的业务就没法开展了。”

部门:冒用信息公司或涉偷税漏税

对此,株洲市税务局工作人员表示,李先生的身份信息可能被人冒用。当事公司在做账时,雇用子虚乌有的人虚假发放工薪,企业的应税所得减少,就可以更少缴纳企业所得税,如查实则涉嫌偷税漏税。该工作人员还说,个人发现有“被开公司”“被就业”的情况,应及时处理。可直接在APP上点击该单位名称,并通过右上角的“申诉”按键发起申诉,该过程不影响办理涉税事项,也不会增加税收负担。

针对李先生遇到的情况,目前,税务机关正在调查中。那么,泄露信息者又该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据法律人士介绍,故意泄露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最高可以判处七年有期徒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被公司冒用身份发工资赔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