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亮教育的收费高吗?

广东中小学教师的“奥运会”来了!

由广东省总工会、广东省教育厅联合主办,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东省教科文卫工会承办的第二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总决赛于12月16日至23日举行,来自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6个组别的69位选手将在总决赛的舞台上比拼教学能力,展现教师风采。

总决赛69位选手中,谁能成为“人气王”?谁将获得最后的大奖?赶紧为你支持的选手投票、点赞、转发吧!

第二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普通高中教育组 深圳市第七高级中学 陈芳欣 广东实验中学 莫莉 中山市第一中学 孙要强 汕头市金山中学 肖晓洪 中山市华侨中学 岳鹏 湛江市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夏姣 东莞中学 魏强 深圳宝安中学(集团) 王雪 南海区狮山石门高级中学 屈迪扬 佛山市顺德区实验中学 丁艳 深圳市深圳中学 陈冬燕 深圳市盐港中学 林琳 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 宋新波 广州市增城区增城中学 陈宗兰 广州市南沙区第一中学 向黎 提交

陈芳欣,深圳市第七高级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深圳市高考命题比赛一等奖、全国健美操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在教育教学中,秉持着始于德、行由责、志向国的教育理念,期待能够培养出修身立德为先、使命但当前行、矢志不渝为国的少年们。

莫莉,广东实验中学语文教师、《文学视野下的中学生美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编写者之一,教学采访和文章多次登上《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日报》和《南方都市报》。热爱一切美好事物的“书女”——在文字中获得幸福感,在故纸堆中探寻旧时光的芬芳,在教学中展现灵魂的舞蹈。

孙要强,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中数学教师、中山市骨干教师、市优秀教师、两届市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获得者。一支粉笔,两把尺子,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十载耕耘——勤勉工作,积极进取。用“科学,严谨,求实,创新”的治学态度,坚持“教好书,育好人”的方向,努力成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数学人。

肖晓洪,汕头市金山中学英语教师,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文学、法学双学位。汕头市第九届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第一名,“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获得者,汕头市许志军高中英语教师工作室成员。善于用抑扬顿挫的语言感染学生、启迪心灵;乐于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化之美;甘于在平凡岗位上获取那一霎光亮,在琐碎教学中捕捉一瞬的甜蜜。

岳鹏,中山市华侨中学物理教师。曾获中山市高中物理竞赛优秀辅导教师、中山市“一师一优课”活动一等奖、校青年教师班会课比赛特等奖、校优秀班主任特别贡献奖。在物理教学中注重借助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夏姣,湛江市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化学教师,曾获广东省化学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大赛(高中)一等奖。她坚持以人为本,善于在民主平等的课堂里,挖掘学生的潜能;立足多元智能理论,尊重并善待学生的差异,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发展;偏爱“慢教育”的节奏,给学生充分的自我学习机会。

魏强,东莞中学高中生物学教师:曾获省生物学教学质量奖一等奖、省生物学竞赛优秀辅导教师;东莞市教学能手一等奖,多个微课、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获市一等奖。

王雪,深圳宝安中学(集团)历史教师、深圳市宝安区历史兼职教研员、周朝阳名师工作室成员、吴磊名师工作室成员。希望以“回到历史现场”的课堂,带领学生感受“人”的历史,以历史学科的价值,启迪学生智慧,汲取人生力量,传承人类文明。与学生一起追求润泽生命的教育,让学生在未来的人生发展中自定航向。

屈迪扬,佛山南海区狮山石门高级中学地理教师,区优秀中共党员,广东省班主任能力大赛一等奖得主。创造性地提出“温度教育”理念,并贯穿于地理教学实践;擅于创设趣味地理情境,引导学生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娴于营造温暖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学科品格和家国情怀;乐于聚焦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生成个人发展规划,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丁艳,佛山市顺德区实验中学音乐教师、佛山市优秀学科教师、佛山市普通高中音乐特长生教学视导专家组成员、佛山市音乐家协会会员、顺德钢琴学会副会长、顺德区动态资源库建设“先进个人”。

陈冬燕,深圳中学美术教师,十年如一日的雕塑创作者,学生们眼中可爱可亲的老师,作为一名“美的创作者和传播者”,用实践和理念引导学生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在有温度、有情怀、有美感的课堂中,培养有中华底蕴、爱国情怀、国际视野的爱“美”之人。

林琳,深圳市盐港中学体育老师,获得盐田区“四有杯”高中组一等奖,广东省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原广东省女子排球队队员。作为一名由运动员转型的老师,不断地学习是根本,学生的进步是动力。希望在有限的课堂内,给予学生真正需要的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做学生人生路上的优秀导师。

宋新波,中山纪念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学校信息学竞赛总教练,辅导的学生获全国联赛一等奖400多人次,获全国决赛金牌22枚、银牌22枚、铜牌15枚,25人次入选国家集训队,3人入选国家队,获国际金牌2枚、国际银牌1枚,输送清华北大40余人。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南粤优秀教师、中山市十大杰出青年、中山市十杰市民、信息学钻石指导老师等荣誉称号。

陈宗兰,广州市增城中学通用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科组长、广州市第六批科技骨干教师、增城区优秀共青团干部,辅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获奖达224人次,其中国家级16人次、省级79人次。

向黎,广州市南沙区第一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广州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专委会理事、广州市第三届综合实践活动十佳教师。作为一名“没有围墙课程”的教师,坚信“知识是基础不是目的,知识的获取和运用的过程才是教育的价值”,鼓励学生从与生活、自然、自我的对话中发现问题,在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就更优秀的自己。


对教育的价值,教育对人所起到的作用,一直有很多讨论和辩论。对美国人来说,把孩子送进学费高昂的好大学,对于孩子事业,和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固然有很大的意义,但是,正如我之前所说的,很多美国父母尊重孩子的选择,如果孩子自食其力,自己体会工作的快乐,哪怕从事蓝领工作,也很满意。这一点, 我仍然相信是中国父母应该学习的。因为,归根结底,孩子是一个个的个体,他/她的一生, 属于他/她自己,并不属于父母。我赞同美国的开明教育理念,是基于我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至于父母要为孩子付出,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想付出,可以不要孩子, 要了孩子,就必须付出。付出不是强迫孩子执行父母意志的理由。

至于父母要为孩子付出,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想付出,可以不要孩子, 要了孩子,就必须付出。付出不是强迫孩子执行父母意志的理由。

赞同多元化的人生选择,并不意味着否定教育的意义。在我看来, 教育--包括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终极意义,是使受教育的人, 比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不仅有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更能获得一种全面和审慎的思维方式,以及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比如,今天中国游客在世界各地各种破坏当地规范和习俗的行为, 包括在国内的不管多么珍贵的名胜古迹都不遗余力地刻上“XX 到此一游”的字迹,在我看来,都是缺少教育的结果。这并不是说, 教育会具体地教一个人: 不要破坏文物古迹!而是说, 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不需要这样直白的告诫,只要具备知识和对人类社会的正常了解, 就自然知道,这种行为是破坏性的, 是不雅的, 或者, 不合适的, 从而会自动避免。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应该不会从刻 “XX到此一游”,或者骑在雕像的脖子上照相--获得多大的满足, 因为在他/他的精神世界里, 比这种行为有意思的事情太多了。

他可能不一定很成功,但绝不会无聊到去打迪士尼人偶的头,因为这样做不会给他带来快乐。

我回国的时候,一个大学同学讲到媒体报道过的事情:一个对公交车的服务的不满的人, 直接要取代司机驾驶, 同学觉得很不可思议,因为在他看来, 这种危险动作,显而易见是是疯狂非理性的,无法想象一个人会这样做。我说, 你这样想的时候,就已经说明你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 所以你会考虑一个行为的后果和性质,而一个欠缺教育的人, 会更多地被自己的情绪和冲动支配,无法考虑行为的后果,他的思维和你是不一样的。

因此,我并不是在说, 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更“好”,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更“坏”,因为就道德意义上的“好”和 “坏”来说, 人和人之间相差并不大,受过很好教育的人也可以很坏。但是区别在于,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更容易审慎和全面地考虑一个行为的后果,对他人和对自己的未来的影响,而不被自己的冲动所支配。当一个人能冷静地考虑到如果行使暴力去报复一个自己仇恨的人会该自己带来的后果,也就是“成本”的时候,他可能宁愿放弃仇恨,因为这样做是不划算,得不偿失的。英语里有句谚语:The best revenge is living better,我觉得这就是受过教育的人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 我没说,“ 我没有敌人”---没那个境界,但是我也懒得理你,把自己的生活过好而不是直接地伤害你,过得比你更好, 也算甩了你一个耳光---假如还就想甩那个耳光的话。

教育的一个隐形的,抽象的,在职业培训以外的功能就是培养人的“emphathy”,一种能体会他人的感受的能力。具有这种能力,你就不可能在超市里用牙签去刺一个水果,一个个品尝,然后走掉, 因为你自然会想,假如别人买到了这样的水果是否公平? 谁愿意买这样的水果?就能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再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但是,这仍然不是说, 任何课堂上需要直接讲授这样的内容,而是一个受过充分的教育, 有阅读体验, 批判思维和感受力的人, 会自然而然地避免一些过于离谱的行为。

所以,在我看来, 中国游客在国外的很多奇怪行为, 没有任何辩解的余地,也和“随心所欲”,“自由自在”无关,和善良不善良无关,就是缺少良好教育的结果而已。再举一个例子:我在台北机场排队过安检的时候,一个来自大陆的旅游团似乎有一名团员忘了什么东西, 或许是掉了登机牌。的确,在我的感觉里, 这样的事情虽然有点麻烦,但一定有解决的办法,团员间,尤其是带队的人仔细思考一下, 想出办法,或报告机场工作人员即可,然而我看到的是:大妈们聚在一起, 反复大声说几乎同样的话: “哎呀,这可怎么办呀! 怎么办呀!”不时有大妈掀开排队的分隔尼龙带, 钻进又钻出,在安静的人群中格外刺眼。

的确, 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而留学美国的人中, 发生过多起因为感情纠葛,男生用暴力杀害女性的事件。在我看来,这不证明教育的失败, 而是说明这类人所受的“教育”其实局限在某些非常狭隘的,以教科书和考试为核心, 以找工作为目的的专业训练上,而没有达到对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微妙的塑造。

这里不得不说,重视政治教育和技术教育(因为“有用”),轻视人文社科教育的理念起了遗害百年的作用。这种观念, 不仅使得生活在一个半封闭社会里教育水平低下的一般民众除了“爱国“,或借爱国的名义在日常行为中胡搅蛮缠发泄郁闷,忽视和破坏规则以外,也使得一些看似受过高等(技术)教育的,也可以说本质善良的人并不具有和其学历相称的通感能力和对人性,人情的体谅,世界观偏狭,行为极端。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最终目的,应该是在获得某种谋生技能之外,培养一种全面和平衡的人生观和生活, 认知方式。

在今天的“教育之窗”公众号的推文“

”中使用了漫画描述了教育工作的真正目标。

但是很可惜,推文只是描述了一种教育和被教育者的美好愿望,但如何能够实现它、在什么情况下这些准则是合适的,推文并没有给出分析。这就是使得漫画里这些说法成为是是而非、虚幻而缥缈的鸡汤了。

尽管如此,这些漫画还是能够引起教育双方的共鸣和遐想。

^教育的困境 - 按着“牛头”吃草模式^

教育的任务是供给孩子内心成长的元素

教育要让人自由生长、主动学习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潜教育”,即学生感觉不到被教育

教育回归到心灵深处就是生活态度的转变

教育者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教育素材

培养内心强大(能够承担喉管、改善自身和环境)的学生自然会主动探寻道理,研习技能

注重心情的教育才能回归到心灵教育

越是平静过程中的教育,学生背后发展空间越大

兴趣是爱学、会学的基础

教师无为可以培养孩子的主动性

保护孩子的主动性、关键在于放下自我

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长,而不是显示自己的聪明和成就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时需要教育者后退一步

在教育过程中的沟通,不一定需要非常充分。

允许学生内心存在着那些不切实际的秘密

以人为本-以人性为本,放大人性的光亮,抑制人性中的黑暗

穿越与等待^穿越 | 公众号留影^

^等待 | 公众号留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锐教育收费高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