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治好斜颈?

中药治疗“痉挛性斜颈病”(中医中药;痉挛性斜颈病)

中华医药:治病先辨证 擒贼先擒王。信息来源:

年过半百的孙女士,两年前因受风致痉挛性斜颈,颈部向右偏斜伴抽搐,颈肩疼痛剧烈,以致影响生活与工作。她痛苦万分,求医无数,口服多种药物无效,又不愿接受风险大、费用高的手术治疗,无奈来求诊。    

经仔细检查,辨为寒束筋脉证,并采用发表解痉、调和营卫方法,以葛根汤为主方,药用:葛根60克,生麻黄9克,川桂枝30克,白芍90克,炙甘草15克,全蝎9克。服药10剂后,患者斜颈缓解一半,睡眠改善。又继服30剂,患者斜颈基本缓解,颈肩腰痛已基本消失,仅睡觉时有轻微头颤,不影响睡眠。后电话随访,患者斜颈已完全缓解,头颤消失。

这个病例的成功,与运用张仲景的抓主证思维分不开,与灵活使用经方分不开。该患者有受风史,颈部偏斜、痉挛抽搐是主证,以葛根汤为主方,可以达到理想效果。    

中医从证论治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过程,—证—方、—证—药凝结着每一时代医学家的宝贵经验,如大便干结用麻子仁、鱼骨鲠喉用威灵仙、巅顶头痛用藁本、后项头痛用葛根、前额头痛用白芷等,已成为临床针对某些症状治疗的范例。《伤寒论》中“但见一证便是”就揭示了辨主证对临床施治的重要意义。它既简化了辨证过程,指导组方配伍,同时又提高了临床疗效。    

从表面看,抓主证似乎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肤浅治标方法,其实不然。症状是证的主要外部表现形式,每个证都是由一定的症状组合而成,对证的认识必须通过对症状的辨析才能识得病因、病性、病位、病势。主证的强与弱、多与少等量的改变可导致证的质变,往往是病机的重要提示。许多急、重证以及怪病,病机复杂,一时难以明辨,可根据一两个最突出的主证,选择相应方药。如果“擒贼先擒王”,针对主证而治,往往可收立竿见影之效。

抓主证思维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对临床组方配伍的指导作用。依主证确定君臣佐使的组方之法,不仅有的放矢,针对性强,而且便于理解掌握,特别适于初学者。    

如果依主证立法处方,则君臣易定位,佐使好安排。当然,君臣药物也尽可能选择与辨证药性相符合的药。如麻杏石甘汤,“喘”是主证,选择善于平喘的麻黄为君,以宣降肺气之杏仁为臣,以辛凉宣泄之石膏为佐,调和诸药的甘草为使。如此配伍组方,君臣佐使简单明了,便于临床应用。    

随证加减对于初学者最不易掌握。因为基本病机及证的本质往往变化较慢,随证加减多是针对症状加减,因此,所加之药多是针对新现主证,所减之药多是由于某证已经减轻。如杞菊地黄丸即是在六味地黄丸主证基础上出现两目昏花、视物模糊、眼干涩,所以可以把枸杞子、菊花作为君药。   

依主证立方还可解决临床常见的无证可辨问题。此时实验室指标异常可以视为“主证”,依“主证”立方,即首先针对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指标择用有效中药作为君药(这些药物或可称为指标药),再根据体质、舌苔、脉象等征象确定其寒热虚实属性,进而选择佐药。

“以毒攻毒”治痉挛性斜颈 一男子甩掉颈上“大包袱”

东北网4月29日讯 近日,哈医大二院神经内科用肉毒素注射的方法治好了一名患有严重痉挛性斜颈的患者。短短几周的治疗为这名患者解除了困扰其近三年的病痛,甩掉了压在他脖子上的“大包袱” 。  

三年前,家住齐齐哈尔的王先生感觉颈部僵硬,上下活动不灵活,经常出现头部不自觉向后倾斜的症状,当地医院诊断他患了痉挛性斜颈。经多方治疗却越来越严重,最后发展成头部向后呈90度倾斜,只能在脖子上扛一个装满填充物的“大包袱”。   

日前,王先生到哈医大二院神经内科就诊,张丽梅副教授为其实施了局部注射肉毒毒素的治疗方法。经过治疗,王先生颈部痉挛、疼痛的症状明显好转,脖子不再向后倾斜,头部基本恢复到正常位置,终于甩掉了“大包袱”。  

据介绍,在神经科里,眼睑痉挛、面肌痉挛、痉挛性斜颈、口下颌肌张力障碍、成人肢体痉挛等常常让人的面部肌肉或肢体肌肉不主动地抽搐、扭曲,不仅疼痛而且给患者心理造成沉重的负担。而在临床治疗中,用针灸、理疗的方法起效时间长,效果也不明显,而一些抗抑郁、抗焦虑药物也不能有效控制痉挛,而且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然而,让人意料不到的是A型肉毒毒素能解决这些问题。  

肉毒毒素是一种毒性很强的药物,只需1毫克就能毒死2万只老鼠,如果一次性注射达到2000个单位以上,就可能致人死亡。因此,A型肉毒毒素在使用剂量和方法上对医务人员有着严格的要求,张丽梅副教授提醒大家,使用肉毒毒素治疗疾病,一定要找专业医疗机构及专业医生。

桂枝加葛根汤——斜颈(痉挛性斜颈)

王立恒医案:王某,男,32岁,1980年8月5日初诊。

自诉5小时前,无故突然头呈阵发性、不自主地向右上方倾斜。曾在某县医院肌注氯丙嗪50毫克,庆大霉家8万单位治疗,病情无好转,急来我院诊治。察舌质谈,苔薄白,脉缓。体检:发作时先是头呈不规则的细小的动摇,继则头逐渐向右上方倾斜或后仰,下颌向对侧扭转并稍上,口张难合,两目上翻,并伴有项背强急,自汗,恶风,咽干。每5-10分钟发作一次。西医诊断:痉挛性斜颈。中医辨证为外邪侵袭,营卫失调,太阳经输不利,津液不布,筋脉失养。治宜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流利经脉,方用桂枝加葛根汤:

葛根15克,桂枝12克,杭白芍30克,炙甘草l 0克,大枣5个 生姜3片。水煎服,1日l剂,分2次服。服药2帖,病告痊愈,随访2年未复发

按语:痉挛性斜颈为神经系统疾病之一,主要由颈服、胸铰乳突肌、斜方肌等不随意的收缩而产生的痉挛,局中医“痉病”范畴。本案兼见自汗、恶风、脉缓,故用桂枝加葛根汤治疗。

从痉挛性斜颈治验看随症施量

病例介绍:患者孙某,女,51岁。主诉:斜颈两年余。现病史:患者两年前,因受风出现颈部向右偏斜伴抽搐;口服坤宝丸效果不显,患者担心风险大、费用高拒绝手术,遂来我院求诊。刻见:颈部向右偏斜,伴抽搐,颈肩疼痛,腰部不适,烘热眠差,盗汗但量不多。血压:120/80mmHg。舌暗苔白,脉象:略弦滑。西医诊断:痉挛性颈斜;中医诊断:痉证,证属邪闭太阳。治法:解肌发表,解痉通络。处方:葛根汤加减。葛根60g,生麻黄9g,川桂枝30g,白芍90g,炙甘草15g,全蝎9g。10服,水煎服,日1服分2次服。  

二诊(2006年2月) 服上方药10服后,斜颈、颈痛、肩痛、腰痛皆减轻一半。烘热消失,头震颤减轻,睡眠改善,汗出不多,饮食尚可,双下肢酸软乏力,左手麻木,周身皮肤瘙痒,二便调。舌暗边有齿痕,苔白腻,脉象:弦略滑数。上方加荷叶30g,西河柳15g,威灵仙15g。电话追访,二诊方服30服,斜颈完全消失。  

痉挛性斜颈属于中医“痉证”范畴。《伤寒论》太阳篇第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本案最大的特色就是:重剂起沉疴。中医不传之秘在于药量。笔者的导师仝小林教授早年受到上海柯雪帆教授对经方剂量考证的启发,坚信经方取效关键是药量开到位。根据柯雪帆考证:1两=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德胜门外安翔北里9号   

处方与用法:黄芪30克,川芎、全蝎、当归、地龙各10克,巴戟天、天麻、赤勺各15克,红花6克,蜈蚣6条,丹参20克,木瓜18克。

水煎服,每日1剂,30天为1个疗程。

功效:补气活血,养血通络,主治老年人帕金森综合征,手脚颤抖,或伴局部疼痛等。

老年帕金森综合症:桑枝50克、黄芪30克,川芎、全蝎、当归、地龙各10克,巴戟天、天麻、钩藤、赤勺各15克,红花6克,蜈蚣6条,丹参20克,木瓜18克。水煎服,每日1剂,30天为1个疗程。功效:补气活血,养血通络,主治老年人帕金森综合症,手脚颤抖,或伴局部疼痛等。

神经病(又叫癫痫、羊癫痫、疯狂病、狐大仙):干桃花3两,用刀切成细末,分成十份,每次一份,在发病时用淡明矾水送服,一日二次,5天一疗程,连用3疗程。

早泄(男子在房事时过早射精):韭菜籽半斤炎黄,用黄酒送服,一次2钱,一日三次,服完即痊愈。

治疗手脚震颤:取老丝瓜筋50克,煎汤1碗1次服下,每日2次,连服1星期,有特效。

处方:黄芪30克,川芎、全蝎、当归、地龙各10克,巴戟天、天麻、赤芍各15克,红花6克,蜈蚣6条,丹参20克,木瓜18克;水煎服,每日1剂,30天为1个疗程。

功效:补气活血,养血通络,主治老年人帕金森综合征,手脚颤抖,或伴局部疼痛等。

有一女性朋友才40岁,不知何原因,头发全脱落,成了光头,四处求医,花了几万元也没治好,后来有人给她一方用后奇迹般长出一头乌黑的头发,她高兴极了

痉挛性斜颈有什么好治疗方法

痉挛性斜颈它治疗方法一般可以采取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一般是由于患儿在一岁以内,特别是早期的发现,患者治疗的效果比较理想。一般在出生后的两周可以进行相关的治疗,一般是局部进行推拿,按摩,热敷,红外线照射,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局部包块的消散,预防出现了胸锁乳突肌进行纤维化。同时要让其父母轻微的使患者的头颈部进行牵拉,可以伸展胸锁乳突肌。

如果是超过了一岁,一般要进行手术治疗,这样才能缓解斜颈的情况。


最近孕事妈在微博上看到一个视频,真是堪称恐怖片。

一名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的男性按摩师,将一名小宝宝的头朝下吊着,双腿夹住头,并数次将婴儿头部旋转近180度。

多次旋转头部180度!小宝宝怎么受得了啊!期间宝宝一直大哭不止。

视频里的按摩师认为自己的这套方法可以有效治疗斜颈,民间俗称“歪脖子”。

这样的暴力操作,真的是在给孩子治病吗?

光看就恐怖可怕,真不怕扭断脖子吗?

孩子能活着长大真不容易……

佩服敢把孩子送去做的爸妈,我是不敢拿自己娃开这种玩笑的!

太可怕了吧,有点脑子的人都做不出来这啊!

哪个国家都有这样的巫医!


是啊,这么大幅度的转动宝宝的头,真是为孩子捏一把冷汗。

斜颈的治疗,确实是需要按摩牵引拉伸,但这样倒挂着转来转去,真的没必要!

宝宝斜颈,用错方法真要命!

其实像上面暴力治疗的按摩师,在国内也有。

还记得之前上热搜的“摇头爷爷”吗?因为对一位孩子进行“中医特色推拿康复治疗”,导致孩子成为了脑瘫!


还有一位妈妈也在网上分享过自己遇到过的情况:一位女医生疯狂的给一宝宝摇头,宝宝大哭。


“按摩手法和摇头爷爷如出一辙,真是没有想到都被报道了还有家长去!”

宝宝斜颈,其实只要用对治疗方法,宝宝根本不用遭这些罪。

孕事有位粉丝妈妈就曾分享过她家宝宝斜颈的经历,她家宝宝是从15天开始就检查出斜颈,并坚持在医院按摩治疗。


因为她及时发现,也坚持配合治疗,加上自己在家也会给宝宝按摩,宝宝恢复的比其他孩子都快。

她还特别强调:斜颈一定要及早干预,不能拖,有条件一定要去医院治疗!


是的,如果宝宝出现了斜颈,一定要去专业的医院找医生检查判断,再进行相应的治疗。

那些打着推拿按摩治疗斜颈(歪脖子)的私人诊所/按摩店等,千万别带孩子掉坑!

宝宝斜颈正确应对的第一步:及时发现,正确治疗!

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斜颈。

斜颈是描述颈部扭曲的医学术语,也被称为“歪脖子”,因为有斜颈的宝宝,头部向一侧倾斜,而颏部朝向对侧。


如果宝宝出生时就有斜颈,又或是医生说孩子“斜颈”需要手术的时候,这里的“斜颈”通常指的就是“先天性肌性斜颈”。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婴幼儿斜颈最常见的原因,就诊时的中位年龄为 2个月。


肌性斜颈是由胸锁乳突肌异常挛缩引起的,随着肌肉挛缩,会失去正常的张力,牵拉着头颈部导致歪斜,也影响头颈部的正常转动。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肌性斜颈呢?

目前关于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病因有很多种,具体包括:

①出生创伤。颈部受压导致胸锁乳突肌的静脉受压,这会导致腔室综合征,并导致胸锁乳突肌组织纤维化。

②子宫内被挤压或处于异常位置。宫内胎位不正,使一侧胸锁乳突肌承受过度的压力,致局部缺血,继而过度退化,为纤维结缔组织所替代。

③辅助分娩。如果在分娩过程中医生使用过镊子或真空设备,那么这些也可能会给宝宝的胸锁乳突肌(SCM)带来压力,导致斜颈。

据调查,250名婴儿中约有1名出生患有斜颈。(10%至20%患有斜颈的婴儿也伴有髋关节发育不良和髋关节畸形的情况。)

如何判断宝宝是不是斜颈呢?

要判断斜颈很简单,因为“斜颈”的宝宝们有明显的症状:

①头部向下倾斜,而下巴向另一侧倾斜。

②头部一侧出现扁平区域或始终在侧着睡觉。

③颈部肌肉出现软块(这一般在宝宝斜颈的头几周发生)。

注意:如果孩子生后不久就发现头颈总是歪斜,尤其是在生后的一两个月内,那就应该去找医生看看,排查是不是肌性斜颈。

不是所有斜颈都是先天性肌性斜颈。

宝宝出生后,后天性创伤、不正确的抱姿等行为也会导致婴儿斜颈,比如:

①姿势性斜颈。不正确的抱姿,长时间使宝宝的头偏向一侧等会使宝宝的肌肉或神经系统受伤的行为,可能会导致姿势性斜颈。

②眼性斜颈。是由于孩子眼肌麻痹,斜视,内视(俗称“斗眼”)等眼睛疾病导致的颈部歪斜。

③骨性斜颈。是由于孩子的颈椎椎体发育异常。这种性质的斜颈,孩子的颈部会有活动受限,脖子转动不灵活等表现。


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斜颈,家长们都不要急着自己去纠正,一定要先去医院检查,儿科医生可以通过一系列检查来诊断宝宝斜颈情况,包括:

●婴儿颈部的CT扫描。

●用于确定颈部以及肌肉是否受到影响的肌电图。

●诊断缩短颈部肌肉的状况等。

医生通过检查宝宝的颈部,看看有没有异常的包块,转动一下脖子看看活动有没有受限,再配合仪器检查,通常就可以判断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斜颈。

只有确定宝宝斜颈的情况,然后才能选择合理治疗方案。

斜颈的治疗,抓住黄金时间事半功倍!

斜颈的最佳治疗时间是在6个月之前,这个时候宝宝的头骨还在成长中,及时干预还可以纠正不对称。

如果发现晚,超过1岁,应进行手术治疗,切断已经纤维化的肌肉。

如果能在2岁前纠正斜颈,还不至于让宝宝发生严重的面部畸形,面部五官也可以随着发育逐步纠正。

如果拖延更久,对于大宝宝来说,即便手术,面部偏斜畸形也难以矫正。

所以,对于斜颈,越早干预治疗,效果越好。

1、如果是骨骼问题,尽早带宝宝去骨科就诊,针对治疗。

2、如果是斜视导致的斜颈,则需要去治疗眼睛问题。

3、如果是姿势性斜颈,则要注意调整姿势,让宝宝伸展颈部肌肉,平时可以多趴练习抬头,抱、喂奶时注意换手,通常能自己改善。

4、如果确定孩子是肌性斜颈,通常通过物理治疗,越早干预,效果越明显。

物理治疗的方法是通过外力牵拉挛缩的肌肉,慢慢来改善肌肉的张力,建议家长让医生来进行治疗和操作,这样效果好而且又安全。

也可以先找医生或者理疗师指导,学会后可以自己在家操作,一天可以做4-5次,治疗操作可以参考下面视频。

除了医生的治疗方案,妈妈们在家也可以帮助宝宝来恢复“斜颈”。

试着让宝宝伸展颈部肌肉,这是对斜颈的最佳治疗方法,而且是安全的。

医生可能会教你一些与小孩有关的具体练习。这些动作将有助于延长宝宝脖子处紧致的短肌肉。

以下是家长们可以在家帮助宝宝恢复的小技巧:

①以宝宝的食欲为动力。给宝宝喂奶瓶或母乳的时候,引导他从他喜欢的一侧移开。

②用玩具吸引让宝宝双向看。那些有声音和灯光的玩具很容易引起宝宝的注意。

③让宝宝手和脚一起玩。婴儿喜欢把双手放在一起,双脚放在手上。当你的宝宝这样做时,他会锻炼他用来爬行的肌肉。

④给宝宝足够的俯卧时间。让宝宝自主抬头,锻炼颈项部肌肉力量,提高控头能力,有利于促进颈项部血液循环,促进患侧胸锁乳突肌局部的包块消退或挛缩部位的恢复。


通过治疗,一般90%的孩子可以通过物理治疗,得到矫正,避免手术。

但如果治疗期间,物理疗法效果不好的话,家长要及时找医生复查,根据孩子的情况,也有可能需要手术进行矫正。

最后要重点强调的是:无论是姿势性斜颈还是肌性斜颈,都需要及早干预治疗。

长期的斜颈没有及时纠正,会导致习惯性斜颈,不干预会导致高低肩、大小脸、大小眼、大小耳、脸面部变形等。

斜颈关乎宝宝的健康和颜值,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同时也要注意,一定要带宝宝去正规医院进行诊治!

文章:《drpei 宝宝脖子歪,是肌性斜颈吗?》 @河南商报洛阳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岁半斜颈能治好吗 的文章